西藏与南亚边境贸易问题研究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3南 亚 贸易 大 通 道建 设 。“ 二 五 ” 间 , 藏 . 十 期 西 将 加快南 亚 贸易陆 路 大 通道 建 设 , 断 增 强 外 贸对 不 经 济 增 长 的拉 动 作 用 ; 施 口岸 大 建 设 , 吉 隆 、 实 以 樟
木 、 兰 、 东 、日 屋 口 岸 建 设 为 体 系 , 强 口岸 基 础 普 亚 加 设 施 建 设 , 面 提 升 口岸 功 能 , 终 形 成 “ 线 、 基 全 最 一 两
3 互 补 的 市 场 结 构 。西 藏 同 南 亚 国 家 有 较 强 的 .
贸 易 互 补 性 。 ( ) 度 出 口的 有 钢 铁 、 械 、 织 、 1印 机 纺 食 品 、 车 工 业 等 产 品 ; 藏 出 口的 有 畜 产 品 、 业 原 汽 西 工
山 口位 于 中 国 西 藏 的 亚 东 县 与 印 度 锡 金 邦 的 交 界
项 目。
印两 国在西 藏亚东 县 与印度 锡金邦 交界 处 的乃堆拉
山 口举 行 仪 式 , 启 中 断 达 4 重 4年 之 久 的 亚 东 边 贸 通 道 。 ( ) 放 时 间 长 。 每 年 6月 1 日到 9月 3 日 之 1开 0 间 , 放总 计近 1 开 00天 。 ( ) 理 位 置 优 越 。 乃 堆 拉 2地
条 通 往 聂 拉 木 县 的 樟 木 口岸 到 中 国 、 泊 尔 边 界 , 尼
不 丹 、 泊 尔 等 国 及 克 4 米 尔 地 区 接 壤 , 境 线 长 达 尼 - V 边
40 0 0多 公 里 。 在 漫 长 的 边 境 线 _ I x有 21个 边 境 县 , 对 外 通 道 31 条 , 中 常 年 性 通 道 44条 , 节 性 通 2 其 季
边防与边境贸易的关系与影响

边防与边境贸易的关系与影响边防和边境贸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体系。
本文将探讨边防与边境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影响。
一、边防与边境贸易的关系边防是一个国家维护国土安全、边境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它包括巡逻、警戒、通行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旨在阻止非法移民、走私贩运、恐怖分子渗透等危险因素。
边境贸易,则是边境两国之间进行商业活动和贸易往来的过程。
边防和边境贸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边防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对边境贸易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边境贸易需要有稳定的边境环境,以确保货物的顺利流通和贸易往来的安全性。
边防机关和执法人员的存在和职责履行,可以有效阻止非法贩运活动的发生,保障边境贸易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另一方面,边境贸易的繁荣和发展也需要有大力度的边防保障。
较为宽松的边境管理和边防政策,可以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和推动力。
减少贸易壁垒和舒缓贸易关键的措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机会,提升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边防与边境贸易的关系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良好的边防体系可以提高边境贸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推动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二、边防与边境贸易的影响1. 经济影响:边境贸易对国家经济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较宽松和快捷的边境通关手续,可以吸引更多的跨境贸易活动,提升国家贸易总量和国际竞争力。
边境地区也因此成为经济热点和投资驱动的目标地。
2. 社会影响:边境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促进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
边境贸易还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安全影响:边防的加强可以有效遏制跨国犯罪活动,维护国境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严密的边境防控和执法合作,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非法移民、走私贩运、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
尽管边防与边境贸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特点,但也需要在实践中找到平衡点。
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

标题:西藏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融入,助力西藏经济发展序关于同意西藏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对于推动西藏与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该决策的意义、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西藏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的背景与意义1. 西藏里孜公路口岸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西藏里孜公路口岸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处于我国与尼泊尔边境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对于促进我国与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具有重要作用。
2. 对于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西藏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广人稀,发展相对滞后。
开放里孜公路口岸将为西藏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促进西藏与南亚地区的贸易合作,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 对于建设的积极影响作为核心区域,西藏对于我国参与“”建设具有重要地缘意义。
里孜公路口岸的对外开放将为“”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新的便捷通道,促进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
二、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的影响与展望1. 对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影响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将为西藏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更便捷的通道,增加对外贸易量,提升西藏地区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为西藏地区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2. 对于西藏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影响里孜公路口岸的对外开放将为西藏与南亚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增添新动力,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为两地区的共同发展搭建更多的合作评台。
3. 发展方向展望在推动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贸易环境、提升通关效率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对外开放的效果能够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总结同意西藏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对于推动西藏地区与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里孜公路口岸的对外开放将为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对于西藏地区融入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个人观点在推动西藏里孜公路口岸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平衡地区发展和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关系。
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引言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西藏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来探讨西藏对外贸易的问题。
发展趋势1. 境外需求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与发展,西藏的特色产品和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需求。
例如,西藏的优质奶制品、藏药以及旅游资源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在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的基础上,西藏对外贸易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2. 地理因素的优势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西藏可以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边境贸易。
例如,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贸易往来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拓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西藏还可以利用喜马拉雅山脉作为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3. 西藏特色产业的崛起西藏作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具备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
例如,高原农牧业、特色旅游、藏药等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西藏的特色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策建议1. 深度挖掘本地优势资源西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政府应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组织专业团队对潜在市场进行调研,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
2. 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理条件相对较为复杂。
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对提升对外贸易水平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升物流运营水平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政府应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
同时,加强对外贸易人才培养,提高贸易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为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加强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自主品牌是提高西藏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论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

论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青藏高原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对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青藏高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青藏高原地区商贸经济发展的现状、所面临的形式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标签:青藏高原商贸经济政策支持发展思路青藏高原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级”,雄踞亚洲大陆中部,总面积290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及川、滇、甘三省的广大藏族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虽然自然环境严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进一步扩大青藏高原地区的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对实现青藏高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商贸经济的重要性开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区域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及配置过程的流动、变化与创新,成为该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方法。
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开放潮流,坚定地走开放之路。
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所面临的开放与封闭关系,主要是如何走出封闭、扩大开放的问题。
青藏高原经济的发展要走出封闭、扩大开放,首先要摆脱思想的封闭状态,辨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的利益实现方式。
没有观念转变和开放意识的觉醒,就不可能形成自觉的开放行为。
青藏高原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
一方面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封闭,以及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封闭性,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守旧,开放性、创造性不足,不敢突破和创新,导致社会变革的迟滞性和不彻底性。
转变观念,确立开放意识,就是转变封闭思维定势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得失观,跳出狭小的经济发展与利益实现的封闭目标,从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去考虑经济的发展利益及利益实现的途径。
其次,要走出环境的封闭状态,重新审视、分析所处地理环境和资源结构,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摘要:笔者介绍了西藏边境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了边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相应问题提出了适合西藏区情的西藏边贸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西藏;边境贸易一、西藏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一)地缘优势1.边境线长,贸易通道多。
西藏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
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有21个边境县,对外通道312条,其中常年性通道44条,季节性通道268条。
2.口岸建设初见规模。
按照“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提升樟木口岸,积极恢复亚东口岸,逐步发展普兰口岸和日屋口岸”的口岸发展战略。
“十一五”时期,西藏完成口岸建设投资1.9亿元,完成了樟木口岸联检楼、吉隆镇“两纵两横”道路和给排水、樟木口岸第二:停车场、亚东口岸滨河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3.互补的市场结构。
西藏同南亚国家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
(1)印度出口的a%-钢铁、机械、纺织、食品、汽车工业等产品;西藏出口的有畜产品、工业原料、化工产品、皮革等产品。
(2)尼泊尔出口的有绵羊毛、麝香、食盐为主,还涉及到山羊绒、牦牛毛、藏毯、皮张、活羊、铬铁矿等,并由初级产品发展到加工制成品;进口的有纺织品、轻工业用品、成品油、轮胎、机械设备,以及工艺、化工、五金产品和医药等。
(二)时机优势1.青藏铁路辐射作用。
(1)改变边贸格局。
中印贸易,西藏的外贸从天津港吞吐,两地相距数千公里。
青藏铁路建成使用,货物如果走乃堆拉山口通道,则拉萨经亚东至加尔各答等印度洋港口的距离就可缩短至约1200公里。
中国内地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
(2)青藏铁路首条支线已经开始动工,通往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
日喀则市区到中尼边境约400多公里,也将由铁路连接起来。
从日喀则伸出两条支线,一条通往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到中国、尼泊尔边界,一条通往亚东县到中国西藏和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
(3)青藏铁路通车的国际化影响。
【2018-2019】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1)论文(word格式)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1)论文[摘要] 西藏经济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GDP年平均增长率加快,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本文拟从经济的资源要素出发,通过人口、资金、资源的现状分析,试图诠释其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西藏经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农牧民收入一、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关于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自然资源。
西藏的草地、森林、水能、矿产、地热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这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现已发现的矿产达10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居全国前五位的就有十几种,但受交通、能源、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西藏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
西藏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的30%,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有5600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0%,但现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还不足可开发利用的0.5%。
光能资源:西藏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烈,总辐射值接近世界最大值,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撒拉沙漠地区,其丰富的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潜力。
除此之外,西藏土地资源的面积之大居全国之首,热能储藏量居全国之冠,其森林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但这些有利条件目前尚未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
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包括各种文化资源,如语言、服饰、电影、戏剧、音乐、宗教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
西藏有遍布各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人文资源,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大昭寺,举世闻名的扎什布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等佛教寺庙,及浓郁的藏族风情,是西藏文化产业的资源依托。
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交通条件太差,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
文化产业才刚开始萌芽。
边境贸易区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边贸局大力发展边境贸易,通过边贸口岸及边贸市场的建设,鼓励群众开展边民互市贸易,发挥“兴边富民”作用,带动边境地区群众收入的增长。西藏自治区边贸局利用西部外贸发展促进资金建成了日喀则地区亚东帕里、阿里地区普兰等3个边贸市场,为当地群众致富提供了条件。九五以来,西藏边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边贸进出口总额为2.35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3倍多。2000年全区边贸总额1.08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2001年受尼泊尔国内局势影响,樟木口岸两度关闭,再加上外汇结算方式改变等因素,边贸总额完成8113万美元,其中出口7613万美元。近几年来西藏办企业的尼泊尔商人不断增加,已设立合资合作企业44家,涉及餐饮娱乐、民族手工业、建筑业等,利用外资1095万美元。西藏企业到尼泊尔投资2家企业,投资金额约500万元人民币。
如今,边贸热一浪高过一浪,国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在西部边贸中大显身手。
新疆:
在困境中攀升,
成为中国第二大边贸省区
新疆在发展边境贸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八个国家接壤,现拥有国家批准的一类开放口岸16个,其中陆路口岸14个,航空口岸2个;二类开放口岸11个。此外,新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非常接近,双方开展边境贸易的条件十分优越。1986年,外经贸部正式批准新疆开展地方边境贸易,主要是对原苏联及东欧。1991―2000年新疆与中亚5国的双边贸易总额达68.925亿美元,年均增长45%,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境贸易占据其总体边境贸易的70%。为方便边境贸易进行,乌鲁木齐已建成二类边贸口岸,旅游购物贸易可在乌鲁木齐市内进行,直接用美元或人民币现金支付,设在乌鲁木齐市边疆宾馆内的边疆商贸城是新疆目前贸易量最大的旅游用品交易市场。进入90年代,新疆边境贸易已由1997年的9436万美元发展到2001年的9.81亿美元,连续九年占据新疆外贸的“半壁江山”,成为新疆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和主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