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康格里夫

合集下载

[指南]1945年后东德西德文学

[指南]1945年后东德西德文学

东德文学001、50年-60年代中期:000a. 50年代:00背景:反形式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000主要文学流派:建设文学Aufbauliteratur 000最重要的代表作:Eduard Claudius…Menschen an unserer Seite“ 《站在我们身边的人》00主要作家:Eduard Claudius,Otto Gotsche,Maria Langner,Karl Mundstock,Hans Lorbeer,Hans Marchwitza00b. 1961-1965:00背景:比特费尔德道路Bitterfelder Weg000主要文学流派:抵达文学(根据Brigitte Reimann的小说《在日常生活中抵达》“Ankunft im Alltag”得名)000代表作:Christa Wolf …Der geteilte Himmel“《分裂的天空》000主要作家:Brigitte Reimann,Christa Wolf, Karl-Heinz Jacobs,Hermann Kant,Erik Neutsch, Erwin Strittmatter00c. 这一时期(50年-60年代中期)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题材,即表现革命斗争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以及战争题材的创作。

00代表作:00Bruno Apitz:“Nackt unter Wölfen”《赤身在狼群中》00Anna Seghers:“Die Toten bleiben jung”《死者青春常在》00Franz Fühmann: “Kameraden”《同伴》00Arnold Zweig:“Die Feuerpause”《停火》,“Die Zeit ist rei f”《时机成熟》000d. 这一时期的戏剧:000Friedrich Wolf 沃尔夫戏剧Bertolt Brecht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和实践0002. 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000a、背景:民主德国的政治文化气氛日趋宽松,民德文学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000b、重要作家:00Anna Seghers:60年代中期以后,其作品的题材、风格都发生了转变00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弱者的力量》,“Die Kraft der Schwachen”000Christa Wolf:《追忆克丽斯塔·T》“Nachdenken über Christa·T”000《童年规范》“Kindheitsmuster”00Günter de Bruyn:《布列丹的毛驴》“Buridans Esel”000Ulrich Plenzdorf:《青年W某的新烦恼》000c、这一时期的戏剧:000哈克斯(Peter Hacks)的“后革命戏剧”00米勒(Heiner Müller)的“新戏剧”000布劳恩(V olker Braun)的现实生活剧0003.70年代-80年代末000比尔曼事件:1976 年11 月,诗人、歌手比尔曼Wolf Biermann(1936—)应邀去联邦德国旅行演出。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学术观点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学术观点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学术观点示例文章篇一:哇塞!你们知道吗?诺贝尔经济学奖那可太牛啦!每年都有超级厉害的人获得这个大奖呢!比如说,1970 年获奖的保罗·萨缪尔森,他就像一位智慧的大师,提出了好多重要的观点。

他告诉我们经济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一起表演一样!他强调了经济学的综合性,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哟!还有1976 年得奖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他的观点就像是一阵强风,吹开了很多人思想上的迷雾。

他觉得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可大啦,就好像是给一辆车加油,油加得合适,车就能跑得又快又稳!1991 年获奖的罗纳德·科斯呢,他的想法简直是给经济学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说交易成本就像是路上的石头,会挡住经济发展的路,如果能把这些石头搬开,那经济就能跑得更快啦!再说说2001 年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发现了信息不对称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在一个游戏里,有人知道所有的规则和秘密,而有人却蒙在鼓里,那游戏能公平吗?肯定不能呀!这些获奖者的学术观点,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他们的观点有时候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经济世界的认识;有时候又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理解经济难题的大门。

你们想想,如果没有他们的研究和发现,我们能这么清楚地了解经济是怎么一回事吗?能知道怎么让经济发展得更好吗?我觉得肯定不能!所以说呀,这些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们可真是太了不起啦!他们的贡献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更有信心!示例文章篇二:哇塞!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奖呢!今天我就来和你们说一说历年那些获得这个大奖的厉害人物,还有他们超牛的学术观点。

先来说说保罗·萨缪尔森吧!他就像是经济学领域的超级英雄。

他提出的那些观点,就好比给经济学世界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生化第4章学习酶

生化第4章学习酶
N orthrop, J. H . (1930) “C rystallin pepsin, 1: Isolation and tests of purity” J. G en . Physiol. 13 :7 3 9 -7 6 6 .
5、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核酶(ribozyme),这一
V、异构酶:催化 各种异构体之间的互变。
A
B
常见的有消旋和变旋、醛酮异构、顺反异构和变位酶类。
异构酶按照异构化的类型不同,分为 6 个亚类。命名时分别在底 物名称的后面加上异构酶(isomerase)、消旋酶(racemase)、 变位酶(mutase)、表异构酶(epimerase)、顺反异构酶(cistrans-isomerase)等。
几何异构 专一性
相对专一性:可作用于一类或一些结构很相似的底物。
O 酯酶:R—C—O—R′ + H2O
RCOO- +R O′H + H+
CH2OH
α-葡萄糖 苷酶
5 OH
OH
O 1O R +H2O
OH
绝对专一性:只能作用于某一底物。
第一章 酶学通论
1、酶的催化性质 2、酶的化学本质 3、酶的分类命名 4、酶的专一性 5、酶的活力与分离纯化
概述-酶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人们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 夏禹时代,人们掌握了酿酒技术。 公元前12世纪周朝,人们酿酒,制作饴糖和酱。 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曲)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
2.1 酶的化学组成

①经酸碱水解终产物是aa

②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活

③酶可变性失活
质 是
④酶是两性电解质

what is the beauty (1)

what is the beauty (1)
光本身并不亮,更没有颜色,它只是各种频率的电磁波。 只有眼睛接受到电磁波的刺激并产生了生物电,进而刺激视 觉神经中枢,才能产生光亮感——也就是可见光; 还有许多电磁波,人感受不到光亮——即不可见光,但是其 他动物却可以感受的到。
The different frequenc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will give us different stimulation——the so-called “color”. Of course,people’s vision system(视觉系统)is slightly different, so what we see is also different .
"This is true, when the person no longer love you, you will not be beautiful.... Because the beauty is a gift that the person who loves you to give you......." ——William Congreve《The Way Of The World》
……
Hale Waihona Puke In summary, whether lights, colors, sounds, smells, and so forth are totally our subjective feelings(主观感觉), so the beauty is also subjective feelings —— beauty = Sense of beauty. Now that feeling is the common feature of humans and animals, so whether animals also have the Sense of beauty?an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早年的时间管理大师有哪些

早年的时间管理大师有哪些

早年的时间管理大师有哪些时间管理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尤其对于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来说更为关键。

早年的一些时间管理大师们以他们的智慧、方法和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我们的时间。

本文将介绍一些早年的时间管理大师以及他们所提倡的方法和理念。

1. 弗朗西斯科·德·维多利亚(Francisco de Vitoria)弗朗西斯科·德·维多利亚是西班牙的一位道德哲学家和法学家,他被认为是早期国际法的奠基人之一。

尽管他并不是专门研究时间管理的大师,但他的思想对时间管理有很重要的启示。

他认为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

2. 爱德华·爱弗瑞特·赫罗(Edward Everett Hale)爱德华·爱弗瑞特·赫罗是19世纪美国的一位作家和牧师。

他以其在时间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而闻名。

他提出了“早起”的概念,强调每天早晨起床后的时间是最富有生产力的时段。

他主张早起的习惯可以提高效率和专注力,并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时间来追求个人目标。

3. 贝克·库埃斯泽(Buckminster Fuller)贝克·库埃斯泽是20世纪美国的一位设计师、发明家和作家。

他是著名的时间管理大师之一。

他提出了“概念驱动”的时间管理理论,强调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并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来实现高效工作。

他的观点对于如何提高生产力、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4. 朱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朱利乌斯·凯撒是古罗马的一位政治家、将军和作家。

尽管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成就,但他在时间管理方面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他制定了一个叫做“十二时辰制”的时间管理系统,将一天划分为12个等长的时段,每个时段持续大约两小时。

这个系统被广泛用于军事和政治活动,并对现代时间管理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7世纪英国文学改革与复辟

17世纪英国文学改革与复辟

21
22
王政复辟时期最受人欢迎 的作家是约翰 约翰•班扬 的作家是约翰 班扬 (John Bunyan)。查理 ) 二世复辟后, 二世复辟后,被清教徒关 闭的剧院重新开放, 闭的剧院重新开放,英国 戏剧获得新生。 戏剧获得新生。这一时期 出现的风俗喜剧是当时戏 剧的最高成就,威廉•康格 剧的最高成就,威廉 康格 里夫( 里夫(William Congreve, 1670-1729)的《以爱还 ) 爱》(Love for Love)、 )、 如此世道》 《如此世道》(The Way of the World)等剧作是 ) 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品。 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品。
23
24
“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 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
17世纪英国诗歌另外的一 17世纪英国诗歌另外的一 支是玄学派诗歌, 支是玄学派诗歌,代表诗 人有约翰•邓恩 邓恩( 人有约翰 邓恩(John Donne, 1572-1631)和安 1572-1631) 德鲁•马韦尔 马韦尔( 德鲁 马韦尔(Andrew 1621-1678)。 Marvell, 1621-1678)。 他们才智过人。 他们才智过人。喜欢使用 玄学奇喻” “玄学奇喻”,被称为玄 学派诗人。其中,约翰邓 学派诗人。其中, 恩为领导者。 恩为领导者。 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 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 18 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一直为世人所忽视,直到 20世纪初,才从历史的尘 20世纪初, 世纪初 封中重见天日, 封中重见天日,对现代主 义诗风产生很大影响。 义诗风产生很大影响。
•1649年1月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 年 月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 断头台,同年5月 断头台,同年 月,英国宣布为 共和国。因为资产阶级势力弱小, 共和国。因为资产阶级势力弱小, 在当时无法保证英国社会的稳定 和安全,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和安全,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他们只好和封建主义想妥协, 他们只好和封建主义想妥协,但 是1660年,查理二世回国复辟王 年 朝想置资产阶级于死地, 朝想置资产阶级于死地,为了自 身的利益, 身的利益,于是又发生了光荣革 期间,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 命,期间,约翰 弥尔顿(John Milton)积极投入资产阶级革命, 积极投入资产阶级革命, 积极投入资产阶级革命 曾任共和国政府拉丁秘书, 曾任共和国政府拉丁秘书,写了 不少文章捍卫共和国。 不少文章捍卫共和国。

英国文学名词解释

英国文学名词解释

1.The RenaissanceThe word Renaissance means rebirth. It meant the reintroduction into Western Europe of the full cultural heritage of Greece and Rome which encouraged a rebirth of human spirit, a realization of human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The movement changed the medieval Western Europe into a modern one. The term normally refers to the combined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including the emergence of humanism, Protestant individualism, Copernican astronomy etc. In literary terms, it may be seen as a new tradition running from Petrarch and Boccaccio in Italy to Jonson and Milton in England; it is marked by a new self-confidence in vernacular literatures, a flourishing of lyric poetry, and a revival of such classic forms of epic and pastoral literature.University Wit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golden age of English drama, there appeared a group of English poets and playwrights, the so-called university wits, who established themselves in London after attending university at either Oxford or Cambridge.The comedy of manners refers to the more realistic and often satirical comedy of the Restoration period, as practiced by William Wycherley威廉威彻利and William Congreve威廉康格里夫. It is named so because these plays were concerned with manners and conventions of an artificial and highly sophisticated society. The characters often have a single trait. They are presented as typical examples of a class of people rather than real life individuals. Satire is its main attraction. The comedy of manners often mocks people’s unnatural behavior. The follies and weakness of characters are emphasized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se people become types, such as jealous husbands, immoral mistresses.Romanticism is a literary movement first emerging in the European continent in the mid-18th century and then coming to England.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protest against the bondage of neoclassicism, which emphasized reason, emotion, and natural beauty. The Romantic Movement was politically linked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which promoted the idea of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that influenced and inspired many English writers. The movement bear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The Romanticism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life of man. 2. theromantic writers placed the individual instead of the society at the centre of their visio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causes became dominant themes in romantic poetry. 3. the romanticists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the spontaneous feelings, the rustic(乡村的,质朴的)in nature. the romanticists sought to escape from the limitations of reality. 5. Most romanticists were poets because poetry was believed to be the best medium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passions. 6. The romantics developed ways of writing which is intended to be closer to everyday speech and more accessible to the general reader.The heroic drama to which Dryden devoted much of his effort was typical of Restoration drama. The heroic drama helped to boost the morale of the English people, who needed heroism badly after the chaotic Civil War. The heroic play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rich costumes and exotic scenes, aimed at epic grandeur and dealt with strong emotional conflicts. The theme of love was exaggerated and played to a lengthy extent. The noble hero would typically be caught in a conflict between love and patriotic duty. The heroic drama was commonly written in rhymed heroic couplets .。

简明英国文学史问题及答案

简明英国文学史问题及答案

Quiz (1)1.The first settlers of the British Isles were Celt, and Britain got its name from a branch of thispeople called Briton. But later they were driven to live in Scotland, Wales and Ireland.不列颠群岛的第一批定居者是凯尔特人,Britain的叫法则就是来源于他们的一个叫做Briton(不列颠人)的分支。

但后来他们被驱赶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居住。

2.The Angles, Saxons and Jutes were Germanic tribes originally living on the Continent. Theymoved to the British Isles and became the ancestors of the English people.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是最初居住在大陆的日耳曼部落。

他们搬到不列颠群岛,成为英国人的祖先。

3.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of the Old English Period was Norman Conquest, which tookplace in the year 1066.古英语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1006年发生的诺尔曼征服。

4.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sent St. Augustine to England in 597 to convert the Englishpeople to Catholicism.罗马天主教会于597年将圣奥古斯丁派遣到英格兰,使英国人皈依天主教。

two poems of this period apart from Beowulf: Widsith, and The Seafarer.请列出这段时期的除了《贝奥武夫》两首诗:Widsith(威德西斯)和The Seafarer(水手) 6.Beowulf is an epic of Alliterative lines, and it tells the events that took place on theContinent before they moved to the British Isles.贝奥武甫(Beowulf)是一首头韵体裁的史诗,它讲述了在大陆迁移到不列颠群岛之前发生的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 Congreve,1670-1729年),英国剧作家。

出生于利兹附近,父亲是英国在爱尔兰驻军中的一名军官。

他求学于基尔肯尼学校和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与乔纳森·斯威夫特同学,二人终生保持友好关系。

1691年去伦敦学习法律,但因长期以来对写作的热爱,很快就放弃了学业。

1692年出版了几年前就已经完成的一部小说《隐姓埋名》。

于当时文人聚会的威尔咖啡馆结识了约翰·德莱顿。

在德莱顿赞助下,他写了第1部剧本《老光棍》(1693),在伦敦上演,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

他的第2部剧本《两面派》(1694),德莱顿曾写诗加以赞扬,而且认为康格里夫胜过本·琼森和弗莱彻,足以和莎士比亚媲美。

但这部戏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1695年,康格里夫的名剧《以爱还爱》上演,轰动了伦敦舞台。

1697年悲剧《悼亡的新娘》上演,也大受欢迎。

但他的杰作《如此世道》(1700)的,这部康格里夫自己以及后来的评论家认为是其杰作的戏剧,当时好评寥寥,康格里夫灰心丧气,以至于他后来基本没写什么作品。

但他作为作家的声名犹存,晚年经常和斯威夫特、亚历山大·蒲柏、理查德·斯梯尔等文学家来往。

蒲柏把自己翻译的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献给康格里夫。

法国作家伏尔泰来英国访问时曾拜会过他。

逝世后被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与其他受尊崇的英国作家为伴。

康格里夫是英国风俗喜剧一个杰出的作家和优秀的代表。

风俗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它描绘并且讽刺上流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

复辟时期的英国上流社会是英国风俗喜剧的讽刺对象。

莫里哀是法国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家,他讽刺法国的宫廷人物和资产阶级分子。

康格里夫的喜剧作品,一方面模仿莫里哀,另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17世纪初期英国剧作家本·琼森、马斯顿等人的社会讽刺喜剧传统。

复辟时期英国风俗喜剧的主要精神是讽刺的、批判的,具有严肃的道德目的,它大多写上流社会两性之间的关系,以讽刺、谴责贪婪、虚伪、纵欲、诽谤、陷害等社会罪恶和陋习。

杰瑞米·科利尔在一本小册子里对他进行了义愤填膺的强烈抨击,这本小册子还引发了戏剧改革运动(1698年)。

他的喜剧以活泼生动和对话高雅为特色,对角色(特别是一些次要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且多彩多姿。

他的情节主要围绕错综复杂和令人反感的风流韵事展开,真实性不强,构思不够巧妙。

《悲伤的新娘》(1697年)是他唯一的悲剧,其中有一些台词十分有名,如“音乐有安抚凶暴心灵的魅力”及“女人受到轻蔑,怒火比地狱之火还要可怕。

”等。

康格里夫的杰作《如此世道》写上流社会一对有才华的青年男女相爱成婚的故事,剧中有一场专门写他们两人谈判结婚条件,并且讨论婚后如何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以保证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

康格里夫并不采取直接说教的方式来教育观众,而是通过复杂的故事情节,塑造才华横溢的青年男女,并以高度机智、幽默的对话来达到他推崇严肃的道德目的:医治社会的疾病,建立人和人(尤其是两性)之间的真诚、友善的关系,改造人的社会行为。

康格里夫的喜剧语言达到了文雅、细致、锋利、流畅、精确、含蓄的完美境地。

19世纪英国批评家哈兹里特写道:“康格里夫喜剧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意义和讽刺,用最典雅、最尖锐的词语表达出来。

”19世纪末英国小说家梅瑞狄斯认为康格里夫足可和莫里哀相对起舞,树立喜剧创作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