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拧螺丝钉的学问-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拧螺丝钉的学问-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

A.方向盘B.剪刀C.螺丝刀【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概念。

【解答】轮轴,顾名思义是由“轮”和“轴”组成的系统。

该系统能绕共轴线旋转,相当于以轴心为支点,半径为杆的杠杆系统。

所以,轮轴能够改变扭力的力矩,从而达到改变扭力的大小。

A.方向盘属于轮轴,不符合题意;B.剪刀属于杠杆,不属于轮轴,符合题意;C.螺丝刀属于轮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题】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

A.省力B.费力C.浪费材料【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知识点。

【解答】轮轴的省力情况与轮和轴的半径比例有关,半径比例越大就越省力,比例越小就越不省力。

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题】下列()情况能平衡。

A. B. C.【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杠杆原理。

【解答】杠杆原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

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力臂和力的乘积相等时,杠杆两边可以保持平衡。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题】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知识点。

【解答】轮轴省力的大小与轮的大小无关,而与轮和轴的半径的比例大小有关,轮与轴的半径比越大越省力。

并不是轮轴的轮越大就越省力,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5.【答题】轮轴用力在轮上才能省力。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轮轴的知识点。

【解答】轮轴在使用时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轮轴就可以省力。

轮轴用力在轮上可以省力。

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6.【答题】在使用螺丝刀时,拿在柄上要比拿在刀尖上更省力。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杠杆原理。

【解答】螺丝刀运用的是杠杆原理,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所以拿在柄上要比拿在刀尖上更省力。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B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 D )的物体容易沉。

A、轻B、重C、大D、小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A )等于(C )。

A、浮力B、压力C、重力D、动力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 B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 D )。

A、下沉B、下潜C、上浮D、上升4、软木塞浮在(B )上,塑料块浮在(C )上,葡萄在(D )上,铜砝码漂浮在( A )上。

A、水银B、油C、水D、糖浆5、(B )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B )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伽利略B、阿基米德C、牛顿D、爱迪生二、多项选择题。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AD)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B、材料C、液体D、液体的性质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精品带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精品带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6分)1.制作的生态瓶应该放在( )地方。

A.阴暗B.阴暗、有阳光都行C.阳光2.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这说明( )。

A.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B.种子萌发需要土壤C.种子萌发需要空气3.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后,你认为维护生态平衡最好的方法是()。

A.进行人工饲养和培育B.保护适合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少人为影响C.人为地把更多种类的生物组合在一起,为生物搭建复杂的食物网4.关于光照下的绿豆芽与黑暗处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黑暗处,绿豆芽不能生长B.在黑暗处的绿豆芽,叶的颜色更绿C.光照下的绿豆芽,叶的颜色更绿5.(1)小华在三个盘子里分别放人等量的棉花,并将数量和品质相同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的上面,然后在下面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发芽情况如下表所①要研究“空气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组和组。

②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豌豆种子发芽空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③甲组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缺少( )。

A.光照B.水分C.温度(2)小玲想要做一个“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她取20颗相同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组,将10颗埋在地下,另外10颗放在地面上。

阳光照射一周后,小玲发现地面下的种子全部发芽了,而地面上的种子全部未发芽。

因此小玲认为:蚕豆种子必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发芽。

请问小玲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6.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A.水分、温度、阳光B.水分、温度、空气C.水分、温度、土壤7.当研究空气是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时,需要使( )成为对照组、实验组显著不同的条件。

A.水B.空气C.温度8.生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下列不能体现光对动物行为影响的是()。

A.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B.刺猬的身上长满尖刺C.夏季的夜晚利用灯光诱捕昆虫喂鱼9.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①在瓶中种上水草,在水面放上浮萍②植物存活后,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③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洗干净后减去上半部分④在瓶的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水。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名师推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名师推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2.完善生态系统关系图。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有人认为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结合上面图示,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并写出理由。

3.( )被称为“沙漠之舟”。

A.华北赤狐B.骆驼C.鸵鸟D.金鱼4.生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下列不能体现光对动物行为影响的是()。

A.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B.刺猬的身上长满尖刺C.夏季的夜晚利用灯光诱捕昆虫喂鱼5.“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谜语体现燕子的生活习性是( )。

A.冬眠B.迁徙C.洄游6.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等)( )。

A.必须相同B.可以不同7.用一些沙子、金鱼藻和小鱼做成生态瓶,瓶中这些沙、金鱼藻、小鱼之间( )A.有的存在食物联系B.它们构成食物网C.只有食物联系8.奇奇也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奇奇制作生态瓶的步骤正确的是()。

A.准备玻璃瓶--种水草--放鱼虾B.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C.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D.准备玻璃瓶--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9.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A.缺少阳光B.温度过低C.缺少水分D.缺少空气10.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但雨后会爬到地面上。

这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C.蚯蚓需要到地面呼吸空气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飞蛾扑火”、花儿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动植物具有( )特点。

2.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 、 ( )的环境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知识点总结1、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实心),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没有关系(即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的情况下,的物体的物体容易沉;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潜水艇的原理是靠实现上浮和下潜。

5、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的托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7、当泡沫塑料块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8、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物体浸入水中的(也就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

9、阿基米德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阿基米德定律,即:。

10、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时,会;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时,会。

11、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

12、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当液体中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13、死海淹不死的原因是。

为什么叫死海?因为。

14、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

一般情况下,,其产生的。

,其产生的。

15、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在液体中;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在液体中。

16、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所以。

17、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

18、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答:。

1、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在水中是沉的,()、()在水中是浮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实心物体,改变它们的()、(),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变。

2.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体积大小相同时,()容易浮,()容易沉。

轻重相同时,()容易浮,()容易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突破训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突破训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6分)1.用一些沙子、金鱼藻和小鱼做成生态瓶,瓶中这些沙、金鱼藻、小鱼之间( )A.有的存在食物联系B.它们构成食物网C.只有食物联系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C.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3.人们在金鱼缸中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给金鱼提供食物B.给金鱼提供氧气C.给金鱼提供二氧化碳4.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开展研究。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控制变量5.小草、老虎、狐狸、野兔等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1)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2)其中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3)如果狐狸被大量捕杀,这个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C.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7.对种子发芽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会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8.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但雨后会爬到地面上。

这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C.蚯蚓需要到地面呼吸空气9.小玲想要做一个“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可是连续几天都下雨没有阳光。

终于等到了晴天,小玲取20颗相同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组,将10颗放在地面下3厘米处无阳光照射,另外10颗放在地面上,阳光照射一周后,小玲刨开地面,发现地面下的10颗种子全部发芽,而地面上的10颗种子全部未发芽。

由此小玲得出:蚕豆种子必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发芽(1)小玲每组取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

(2)请问小玲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10.有关绿豆发芽实验,下列叙述正确对是( )A.绿豆发芽必须有土壤B.绿豆发芽时先长叶后长根C.绿豆芽的根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喜欢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动物有( );喜欢生活在树枝上的动物有( );喜欢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有(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导热性最强的是()。

A. 塑料 B. 木材 C. 铜2、一块金属在力的作用下弯曲,力消失后,金属恢复原状,这说明金属具有()。

A. 弹性 B. 延展性 C. 密度3、下列材料中,耐腐蚀性最强的是()。

A. 铁 B. 铜 C. 铝4、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 B. 萤火虫 C. 镜子5、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填空题6、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和()。

61、我们可以用()的方法分离沙子和豆子,用()的方法分离糖和沙子。

611、()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6111、一个电路必须由()、()、()和()组成。

61111、常见的导体有()、()等,常见的绝缘体有()、()等。

三、简答题11、请描述一下什么是光的反射。

111、请简述一下声音传播的过程。

1111、请说明一下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

四、实验题14、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金属的延展性。

实验材料包括:金属片、锤子、铁钉、钳子、蜡烛和试管夹。

实验步骤如下: a. 用锤子敲击金属片,观察金属片是否有变形。

b. 用钳子夹住金属片,将其拉伸,观察金属片的延展性。

c. 用铁钉将金属片固定在蜡烛上,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将金属片加热,观察金属片的延展性。

实验现象及分析:a. 在用锤子敲击金属片时,金属片出现了()现象,这说明金属具有()性。

b. 在用钳子夹住金属片进行拉伸时,金属片出现了()现象,这说明金属具有()性。

c. 在用铁钉将金属片固定在蜡烛上并加热后,金属片出现了()现象,这说明金属具有()性。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延展性。

五、综合题15、请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易的传声筒。

要求画出传声筒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制作步骤和实验方法。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检测试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检测试题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B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面的动物行为,()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A.孔雀开屏B.蜻蜓点水C.大雁南飞2.下列现象能说明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青蛙冬眠B.北方的苹果远销南方C.企鹅来到杭州动物园3.小明在研究完蚯蚓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蚯蚓更为合适呢?()A.放回大自然B.放入垃圾桶中C.随丢掉4.某地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食物链5.甲组同学设计的种子发芽实验:准备两个同样的花盆,取同样多相同的土壤洒同样多的水,然后种下种子,摆在同一张桌子上,但把其中一盆用暗箱罩上,我们可以推断甲组同学要研究的是()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水B.温度C.光照D.养分6.大雁每年都要迁徙,导致大雁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的多少B.温度的变化C.空气的质量7.绿豆芽的根会朝着哪个方向生长()。

A.有水的地方B.没有水的地方C.与有水没水无关8.在做探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选用两颗一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一样的容器里B.一个容器里不加水,另一个容器里保持适量的水分C.一个容器放在阳光下,另一个容器放在冰箱里二、填空题9.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 )、( )、( )。

10.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 )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 )互相影响的。

11.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 )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的需求。

12.江山如画生态农场是绿色的、生态的、环保的。

小明在农场的围墙边看到了美丽的月季花,叶片上还有蚜虫和瓢虫,墙角还结了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请根据以上描述写出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13.同一盆植物放在窗台上,靠窗台外的长得茂密,窗台内的长得要稀疏些,根本原因是植物生长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B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 D )的物体容易沉。

A、轻B、重C、大D、小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A )等于(C )。

A、浮力B、压力C、重力D、动力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 B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 D )。

A、下沉B、下潜C、上浮D、上升4、软木塞浮在(B )上,塑料块浮在(C )上,葡萄在(D )上,铜砝码漂浮在( A )上。

A、水银B、油C、水D、糖浆5、(B )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B )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伽利略B、阿基米德C、牛顿D、爱迪生二、多项选择题。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AD)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B、材料C、液体D、液体的性质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

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五、连线题。

1、物体的沉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2、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在清水中浮在浓盐水中在浓糖水中沉在浓碱水中六、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

(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12页上图)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13页右中图)3、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14页下图)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就浮起来了。

等到浮在水面上之后,泡沫塑料块为什么不再向上冒?因为此时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很小了,受到的浮力也很小。

小到与它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就不再上浮,也不下沉。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水受热以后,(C )会增大,而(D)不变。

A、轻重B、大小C、体积D、重量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A),物体就( C )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 B ),物体就(D )了。

A、增大B、缩小C、膨胀D、收缩3、(D )的这种奇特性质曾被用在印刷上,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D )。

所说的铅其实是铅和(D )的合金,当溶化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却凝固时,由于(D )热缩冷胀,字的笔画会十分清晰,而且经久耐用。

A、铜 B 、铋 C、钢 D、锑4、热总是从较(B )的一端传向较(D )的一端。

A、粗B、热C、细D、冷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 B ):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C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热能的过程。

( A):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

A、热传导B、对流C、热辐射二、多项选择题。

1、大多的(ABC )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A、液体B、固体C、气体D、物体2、有(ABCDEF)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能热起来A、运动B、吃食物C、取暖器取暖D、晒太阳E、烤火F、加穿衣3、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张。

这两种金属就是(BD )。

ABCDA、铜B、锑C、钢D、铋4、(AD )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BC )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A、钢B、木头C、塑料D、铁三、填空题。

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3、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四、判断题。

1、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3、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4、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瓶外挤。

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6、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一样的。

(×)8、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9、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

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五、看图填空题。

1、你仔细观察过路面吗?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做成一块块的,块与块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

这是为什么呢?一条大马路做成平坦的一整条不是更好吗?(45页上图)原来,水泥路面在夏天被太阳晒得滚烫,受热体积(胀大),就会向四面延伸,有了这些缝隙。

留出了延伸的余地。

冬天冰天雪地,温度很低,水泥路面又要(收缩)。

每一块水泥路面都(收缩),缝隙处被拉大。

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那么水泥路面将会被自己的(热胀冷缩)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要坏掉。

所以水泥路面要做成一块块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 B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D)的物体容易沉。

A、轻B、重C、大D、小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时就下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A )等于( C )。

A、浮力B、压力C、重力D、动力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B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 D )。

A、下沉B、下潜C、上浮D、上升4、水受热以后,(C )会增大,而(D)不变。

A、轻重B、大小C、体积D、重量5、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A),物体就(C )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B ),物体就(D )了。

A、增大B、缩小C、膨胀D、收缩二、多项选择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AD )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B、材料C、液体D、液体的性质2、大多的(ABC)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A、液体B、固体C、气体D、物体3、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张。

这两种金属就是(DB )。

ABCDA、铜B、锑C、钢D、铋4、( C )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 D )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A、钢B、木头C、塑料D、铁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3、(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

(×)7、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8、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9、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一样的。

(×)11、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12、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

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五、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

(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12页上图)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13页右中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