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例脐带绕颈临床分析
脐带绕颈对分娩及胎儿影响的临床分析研究

注 : 与无 缠绕 组 比较 < O . 0 5 ,有极 显 著 差异 。说 明脐 带 绕 颈可 使 产程延 长,剖 宫产率 及 阴道 助产 率增 高 颈周数 、绕颈 的松 紧度及胎头 的衔接程度 及胎头下 降的程 度而有所不 同 ,在大多数情 况下 ,脐带绕颈无 明显临床症状 ,脐带绕 颈即使脐带 可 移动部分变短 ,在分娩 前往往也无 临床 征象。有报道指 出 ,脐带的 安 全长度须超过从胎盘附着处达母体外阴的距离 ( 若从官底计算其长度
1 . 1一般资料 :2 0 1 1 年1 月至2 0 1 4 年6 月在本院分娩的足月产妇共5 2 8 0
例 ,其 中脐 带绕 颈 1 1 6 8 例 ,绕 1 周者 9 4 4 例 l绕 2 周者1 7 2 例 l绕3 周 者5 2 例 ,无脐 带缠 绕4 0 7 2 例 。产妇 平均 年龄 ( 2 6 . 9 士3 . 8 )岁 ,平 均 ( 3 8 . 9 ± 2 . 7 )周。
2 0 1 4年 1 1月第 1 2卷 第 3 2期
・
临床研 究 ・ 2 4 l
脐带绕颈对分娩及胎儿影响的临床分析研究
杨 勉
(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辽宁 辽 阳 1 1 1 0 0 0 )
【 摘要 】 目的 研 究分析 脐 带绕 颈对分娩 及胎 儿的影响 与 临床 意 义 。方 法 采 用整体取 样 法对 1 1 6 8 例 脐带 绕颈足 月分娩产 妇进行 回顾 分析
脐带是一条索状 物,一端和胎儿腹壁的脐轮相连 ,另一端 附着于胎
表2 绕颈 组与 无缠绕 线产程 时 间及 分娩方 式的 比较
盘子体面,妊娠足月时长3 0 , . , 7 0 c m,内含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血
管周围为华通氏胶,借以从母体摄取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
脐带绕颈226例产程分析

脐带绕颈226例产程分析
陈永凤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0(17)10
【摘要】@@ 脐带绕颈属高危妊娠范畴.绕颈致相对脐带过短,临产后可出现脐带过短的临床表现,因此正确处理产程尤为重要.我们对本院226例头位脐带绕颈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28)
【作者】陈永凤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中医医院314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
【相关文献】
1.脐带绕颈患者产程及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J], 周增明
2.脐带绕颈280例产程及分娩方式分析 [J], 苗咏梅
3.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分析 [J], 王利娟
4.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 [J], 张晓玲;和银侠;张红丽
5.脐带绕颈头位分娩的产程观察及护理对策分析 [J], 吕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脐带绕颈临床分析与对策

Ke r :mio r so ;e t l ; o t a t m e r h g y wo ds s p o t l r ca l p sp ru h mo a e y
医学信息 2 1 0 0年 0 8月第 2 3卷第 8期 Me i lnoma o . u . 0 0 V 12 . o8 dc fr t n A g 2 1. o. 3 N . aI i
A s at b t c:0bet e o osre teefcso i potlo e ut no otatm e orae i eacn sco .Meh d T o h n rd r jci T bev h f t fms rs n rd ci fp s r v e o o o p u h m r g n csra et n h i to s w u de ssra et ni u opt o 2 0 . t 0 97weern emi dit t ogop : spit ru (= 0 ) 0 1 iortl a ie etl eac nsci or si f m 0 78 o2 0 . r ad r z o w ru s o r o gopn 10, 0. m spoo w sgvnrc l o n h l ar e n mi sl 4  ̄ g ay
at h p rt na d e tclo a lae,cnrlgo p (= 0 ) xt i O nrmuclrijcini da l atrteoeaina d f rteoeai n hmaoo sw scerd o t ru n 10, yo n luit e o p o o e a sua et mmeit yf e h p rt n n o e o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与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正确的分娩方式。
方法对足月妊娠产前一周内行常规超声检查,将检出的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进行产后对比分析。
结果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阳性率、阴性率、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及准确率分别为92.75﹪、97.30%、91.87%、97.61%、7.25%、2.70%、96.71%。
脐带绕颈组胎儿宫内窘迫率、胎儿剖宫产率及羊水过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脐带绕颈组(p180度,即在同一切面3点、9点、12点处均可见脐带彩色血流显像(图4),本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准确性达96.17%,特异性达97.61%,说明彩超是诊断脐带绕颈的准确可靠的方法。
超声诊断的104例脐带绕颈中有7例误诊,出现假阳性,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脐带绕颈较松,分娩中胎儿下降,脐带牵拉自行滑脱;二是脐带绕颈虽达1周,但绕颈脐带两端未形成交叉,产程中胎儿俯屈,旋转而使绕颈脐带自行解脱,故此二种情况并非真正意义的假阳性和误诊。
再者就是脐带搭在胎儿颈部及堆积于颈周围未形成真正的缠绕而造成超声诊断的假阳性,另外,羊水过多,脐带过长,胎儿枕后位,操作者经验不足等,也是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原因[5]。
超声诊断314例无脐带绕颈中,有9例漏诊造成假阳性,分析原因,一是扫查不细;二是胎儿处于枕后位及羊水偏少导致胎儿颈部显示皮缘压迹困难而造成假阴性。
避免假阳性(误诊)和假阴性(漏诊)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①应用规范细致的扫查多变扫查角度及切面;②临产前1-3天进行复查;③应用CDFI可避免近场效应干扰造成的假象及胎儿颈后方皮肤皱褶与皮肤压迹的混淆[6];④必要时孕妇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
研究发现,脐带绕颈组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达11.00%,明显高于无脐带绕颈组的6.70%,说明,脐带绕颈可能是导致羊水过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超声检查可作为产前观察脐带结构的安全、无创的首选方法判断脐带绕颈的缠绕方向,该方法简便、准确、实用,对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降低产儿并发症具有指导意义。
脐带绕颈临床分析

脐带绕颈临床分析脐带因素是导致胎儿窘迫常见又难以防范的高危因素之一,而脐带因素中脐带绕颈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为更好地认识脐带绕颈,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本文对我院2008年全年1652例脐带绕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总数6548例,其中脐带绕颈者1652例。
发生率25.22%,其中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9.3岁,初产妇1416例,经产妇236例,孕周为36~42周。
2 结果2.1 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的关系脐带绕颈1周者1501例,占90.86%,绕颈2周者145例,占8.78%,绕颈3周者4例,占0.24%,绕颈4周以上2例,占0.12%,1652例中脐带绕颈合并脐带过长283例,占17.13%,最长5周1例,约长120cm,最短1例26cm。
2.2 产前B超检查对脐带绕颈的诊断1652例产归中临产前1周内行B超检查看1523例,发现脐带绕颈者1489例,占97.7%,多可明确脐带绕颈周数。
2.3 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关系1652例中行剖宫产411例,占24.8%,产钳助产23例,占1.4%,手术产率26.3%,仍以正常分娩为主,在分娩过程中可出现产程延长、停滞、胎头位置异常、胎头高浮、胎膜早破等。
2.4 脐带绕颈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1652例中发生胎儿窘迫者267例,占16.16%,胎儿窘迫发生率随着脐带绕颈周数增多,发生程度亦越严重,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82例,占11.01%,Apgar评分4~7分者167例,<4分者15例,脐带绕颈5周1例宫内窒息死亡。
3 讨论脐带异常中以脐带缠绕多见,脐带缠绕又以脐带绕颈最为常见,脐带绕颈多见于绕颈1周者。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器官,胎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交换,若脐带受压导致血流受阻时,缺氧可危及胎儿生命,而脐带本身具有补偿性物质,不拉紧至一定程度,不会发生临床症状,故脐带绕颈在妊娠期极少发生危险,仅在进入产程中可出现异常,影响胎先露衔接或下降,常发生胎膜早破,若绕颈过紧或过多,临产后影响胎头下降,脐带牵拉过紧影响脐血流,造成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脐带绕颈临床分析

脐带绕颈临床分析脐带绕颈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医师的正确分析及处理,能大大减少孕产妇的心理障碍,对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
适时恰当地选择分娩方式,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
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分娩的脐带绕颈27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分娩1384例,其中脐带绕颈276例,发生率19.9%,其中脐带绕颈1周258例占93.5%,脐带绕颈2周以上18例,占6.5%。
经阴道分娩212例,其中阴道助产(胎吸助产)14例,剖宫产64例。
1.2 临床表现:276例脐带绕颈中有253例出现临床症状,发生率91.6%,23例无异常表现。
253例产妇的临床症状均在临产后出现,主要表现:(1)胎心率改变:正常胎心率范围120~160次/分,当产力强,产程进展快时,易至胎心率改变(胎心率>160次/分,或<120次/分),胎心电子监护仪表现为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
胎心率改变通常为首发症状,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出现。
(2)活跃期延长:产程进入活跃期(从宫口开3cm至开全)持续时间超过8小时。
(3)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第二产程超过1小时无进展为停滞,超过2小时无进展为第二产程延长。
(4)胎头迟迟不能衔接,经阴道检查或肛诊检查胎头浮。
1.3 产程中处理及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对出现胎心率改变的产妇,采取改变孕妇卧位为左侧卧位,间歇给氧,采用鼻塞法吸氧,氧气流量4~5 L/分,每次吸氧30分钟,间歇5分钟。
如胎心率仍异常者,静脉滴注维生素C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经上述处理后胎心率大部分可恢复正常。
如胎心率仍有异常,宫口已开全先露达棘下3 cm及以下者尽快经阴道助产,以缩短第二产程,而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的则行急诊剖宫产术。
胎头娩出后如脐带绕颈较紧需立即剪断以松解脐带,防止脐带断裂,增加新生儿窒息及胎盘剥离、子宫内翻的风险。
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1分钟):8~10分261例,4~7分12例,<4分3例。
脐带缠绕胎儿260例临床分析

脐带缠绕胎儿2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在分娩中的风险性和并发症,及如何权衡利弊选择最佳分娩方式以最大可能保障母婴安全。
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医院住院分娩产妇共5547例,比较产后和剖宫产术后260例证实为脐带绕颈和260例无脐带绕颈的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围产儿监护情况及围产儿结局。
结果:缠绕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病风险随缠绕周数的增加而增加。
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高;缠绕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脐带绕颈患者产时风险性显著增加,加强产前产时胎儿监护十分重要。
必要时应放宽剖宫产手术指证。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d around the neck in the delivery of the risks and complications,and how trade-offs to select the best delivery method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protection of mother and child safety.Methods:January 2006~January 2009 I was hospitalized a total of 5547 cases of maternal childbirth,postpartum and cesarean section compared 260 cases of confirmed 260 cases of nuchal cord and no cord around the neck of the normal full-term pregnant women,perinatal monitoring the situation and perinatal outcome.Results:The incidence of fetal distress winding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winding number of weeks with the increase.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neonatal asphyxia;wrapped in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Conclusion:The umbilical cord around neck when the patient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isk,strengthening antenatal intrapartum fetal monitoring is important.Necessary,testify to relax the cesarean section.【Key words】Umbilical cord around neck;Delivery complications;Cesarean section脐带缠绕是指脐带环绕胎儿身体,通常以绕颈最为常见,另外,躯干及肢体的缠绕也有可能发生。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200例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200例分析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胎儿脐带绕颈200例,回顾性分析胎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分娩结果对照,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价值。
结果:胎儿临床分娩后与超声诊断结果对照,存在脐带绕颈胎儿为194例,诊断符合率为97.00%;其中,绕颈1周为174例(89.69%)、绕颈2周为15例(7.73%)、绕颈3周为5例(2.58%);本研究194例脐带绕颈胎儿中,15例脐动脉S/D值大于3,RI大于0.7,颈部脐带压迹较深,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经剖宫产手术证实。
结论:在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可重复,可直观显示胎儿颈部脐带缠绕及血流状况,并监测脐动脉S/D值与RI,用于评价妊娠期孕妇宫内胎儿血供,可为临床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标签:胎儿;脐带绕颈;超声诊断;宫内窘迫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胎儿脐带绕颈,主要原因是孕妇羊水过多、脐带过长、体位变化及胎动频繁等[1]。
由于脐带缠绕胎儿颈部,对血液循环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由于脐带绕颈而导致的胎儿死亡数量占妊娠总数的25%~35%,对围生儿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2]。
在临床诊断中,及时发现脐带绕颈对做出正确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纳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脐带绕颈胎儿,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B超室超声诊断检查发现存在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20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年龄21~32岁,平均(27.4±2.3)岁,孕周27~40周,平均(36.7±1.6)周,包括初产妇186例、经产妇14例,均为单胎,检查后于本院分娩,200例孕妇均排除心肺功能不全、血液疾病及传染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王新花 , 7 高海英. 梢血标 本放置 时间对血 小板 测定 结果 的影 末 响 [ ] 临床 检验杂志 , 9 ,5 5 : 8 J. 1 7 1 ( )2 . 9 7
『 ] 吕斌斌. 稀释 标本 放置 时 间对 血液分 析仪 测定 结果 的影响 8 预 [ ] 临床检验杂志 ,9 7,5 1 :23 . J. 19 1 ( ) 3 - 4
血 。我们 认为可能是 由于末 梢循环 在受 到外界 环境变 化 、 情
血 和末梢血 血常规结果是正相关 的 , 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使用 。 综 上所 述 , 静脉 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 异 , 但 由于静脉血和末梢血 血常规 结果呈 正相关 , 梢血 和静脉 末 血测 定的血常规结果 , 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使用 。
[ ] 丛玉隆 , 3 丁颖. 血液分 析仪红 细胞九组 分布 图对 隐性铁缺 乏症
血 液分析仪测 定 的每例 患者 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 的结 果配 对 t 检验 分析 , 项 主要参 数 均 差异 有 显著 性 , 5 与李 春 华 … 等的报道基本 一 致。说 明用 不 同 的采血 方式 进行 血 液 分析 仪测定血常规 的结果差 异有显著性 。 从图 1~图 5可以观察到在静 脉血和 末梢血血 常规结 果 比较的折线图 中, 静脉血结 果 的连线 和末梢 血结果 的连线 基 本是平行 的, 末梢血 WB C略高于静 脉血 , R C H B、 C 而 B 、G M V 和 P T略低于静脉血 。只是偶 尔有 发生 交叉 的情况 , 可能 L 这 是由于 : 末梢血标本 预稀 释之后 到上机 测定 的时 间间 隔不 一 致 , 些末梢 血标 本是在 2 i 后才 上机测 定 的 , 有关 某 0 mn之 而 文献报道 末 梢血 标 本 预 稀 释 后 应 在 2 i 0 mn内完 成 上 机 操 作 , 这也是一个 相 当重 要 的影 响 结果 的因 素。采集 末梢 血时确保采血顺 畅 , 时混 匀 , 少各 种因 素的干扰 , 在采 及 减 并
血后放置 5m n~1 n 然 后在 2 n内检测 可减少 干扰 , i 0mi, 0mi
的诊 断价值 [ ] 上 海医学,97 2 ( ) 6 - . J. 1 9 , 2 :8 0 0 7 [ ] 彭涛 , 灵 , 4 王伟 李静尘. 静脉血样品放 置时间对血 细胞 分析结果 的影响 [] 临床检 验杂志,9 8 1 ( ) 3 7 J. 19 , 5 :0 . 6 [ ] 李胜 发, 大 林. 小板 可 逆 聚集 在全 血 细胞 分析 中的 影响 5 程 血 [ ] 临床检 验杂志 , 0 ,1 1 : . J. 2 32 ( ) 3 0 7 [ ] 俞胜琴. 6 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 时间对血常规测 定的影响 [ ] 现 J.
[ ] B s e .m r e l s ct no ae i yM V adR W 2 a m nJ Ipo dc s f ao m a b C D s D v ai i fn s i n 【 ] m JCi a o,9 3,0 3 2 J .A l pt l1 8 8 :3 . n h
[ ] R grH l ei a o t y H m t oyScn [ ] u e 9 oe a .M d a Lb r o e a l eod J .B t r 1 c l ar og t-
wot 1 91: 9 2 8 rh, 9 1 3, 1 .
提高检测 质量。从 表 1可 以看 出静脉血 和末 梢血血常规结 果 5项参数均高度相关 。结合 表 1和图 1~图 5可 应激 疾病 局部瘢痕 等情况下 , 均易造成末 梢循 环障碍 , 采集末梢血时血液 流不 畅 , 在 常常挤压 局部使组 织液渗入 , 血液稀释 。组织 液 中的组织 因子 是参 与凝血 的 Ⅲ 因子 , 织液的混入 、 组 血流不畅 、 采血时间延长 , 都有可能使血
( 收稿 日期 : 0 - - ) 2 7 61 0 0 7
2 0例 脐 带 绕 颈 临床 分 析 6
贺玉玲
( 贵阳市小河 30医院, 州 贵阳 500 ) 0 贵 50 0
[ 摘 要 ]目的 : 讨脐 带绕颈分娩 方式与新 生儿窒息的关 系。方法 : 探 将住 院产前诊 断为 头位脐 带绕颈 者 , 产前及 产 时使 用胎 儿 电子监护仪行胎 心外监 护 , 时发 现胎儿 宫 内窘迫 , 时终 止妊娠 等作 回顾性 分析 。结 果 : 带绕颈仍 及 适 脐 以 自然分娩 占大 多数 , 随着脐带绕颈周数增 多 , 宫产 术及 阴道助 产比例增 高, 生儿 窒息发 生率也增 高。急诊 剖 宫 剖 新 产 术组 的新 生儿 窒息 明显 大于选择 性剖 宫产术组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 常显著性 ( 0 0 ) P< .1 。结论 : 带绕颈 方式仍 以 脐 正常分娩 多见 , 其次为剖宫产分娩 , 对于脐带绕颈 2周 以上 者 , 生儿窒息发 生率高 , 新 分娩 方式宜以选择 剖宫产术。 [ 关键词 ]脐 带绕颈 ; 分娩 方式 ; 生儿窒息 新 [ 中图分类号 ]1 1 .6 [ 1 44 7 文献 标识 码]A [ 文章 编号 ]6 159 (0 7 2 -5 30 17 - 8 20 )63 6 -2 0
维普资讯
实用医技 杂志 20 0 7年 9月第 1 4卷第 2 6期 ( 旬刊 ) JMT, e t e.2 0 。 o.4, o2 (sudE eyT nD y) P S pe r 0 7 V 11 N .6 Ise vr e as mb
・
・3 3 ・ 56
小板聚集 , 产生微凝血块 , 造成 R C和 P T的数量减少 , V B L MC
增大 。
[ ] 李春华 , 1 祝建 东, 尹淑 君. 0 2 0例健 康成人指 血与静 脉血 的血细
胞 多参数检 测对比[] 中华检验 医学杂 志, 9 , ()4 . J. 1 72 1 : 9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