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广东省乐昌市一中高中政治文科《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试题 粤教版必修4
广东省乐昌市一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政治理)

广东省乐昌市一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曁政治生活学分认定考试试题(理科)本试卷为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黄本勤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在全体公民实行民主C、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D、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2、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C、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D、监督权3、2008年12月5日,商务部条法司前巡视员郭京毅被北京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其被指控涉嫌受贿罪。
上述材料体现了A、民主集中制原则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A.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B.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C.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5、市民上网发表各自对火车票价格调整的看法。
这是公民通过()来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A、社情民意反映B、专家咨询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D、社会听证6、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
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
下列有关村民自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①村民可以直接投票选举村干部②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只要对村民有利就行③村委会主任由乡镇政府任命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都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在于()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能否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8、要解决右边漫画中的问题,我国政府必须行使的职能。
教育最新K12广东省乐昌市一中高中政治文科《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试题 粤教版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就是说()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其他科学都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由哲学派生出来的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4.我们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体现了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独自自主,自力更生5.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能够开启人的智慧④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
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7.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2022广东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2广东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根据题目要求,以下是一份模拟的2022年广东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2022年广东高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计划经济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哪些?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以上都是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依法纳税D. 以上都是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人身自由D. 以上都是7. 我国坚持的发展理念是什么?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B.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 以人民为中心D. 以上都是8. 我国坚持的外交政策是什么?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不干涉内政C. 互利共赢D. 以上都是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四个坚持C. 四个现代化D. 以上都是10.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什么?A. 五位一体B. 四个全面C. 三个代表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
12. 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并说明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4. 某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高二政治:文科综合政治科《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4

1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高二政治:文科综合政治科《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4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文科综合政治科《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汕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汕头的发展置于全国、全省的发展大局,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来谋划汕头新一轮发展。
这表明,谋划汕头新一轮发展必须A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B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C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D .发扬革命批判精神2.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 工作的重中之重。
与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A .牵牛要牵牛鼻子B .弹钢琴的工作方法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 .因地制宜某市花费了420万巨资引进了4000颗大树,因“水土不服”已有1000多棵死掉。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政治模块测试试题:必修二政治生活

必修2政治生活模块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2016年1月1日《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我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建立居住证制度,持居住证的外来人口可享同等市民待遇。
《条例》的施行①是对公民平等权的尊重和保护②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发展差距③体现了我国贯彻依法治国原则④保证了农村居民应有的居住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法不下乡”“以言代法”的状况,对此,文件指出,要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这要求①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权力监督机制②充分发挥村委会在基层政权中的作用③加强现有法律法规在农村的贯彻执行④加强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领导作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漫画《“醉驾”,“罪驾”》这启示我们①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任何权益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行使权利不忘履行义务③要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④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4.关心民主政治发展的人会发现,时下事关群众法治信心的“立案难”现象,逐渐成为历史。
小到解决“钉子户”难题,大到推进各项利民改革落地,法治已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稳定器、改革的压舱石。
这彰显了①国家不断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②法治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③法治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重要保障④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得到更好地维护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公民可以在网络上“灌水”。
但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①是为了保证公民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②启示我们要把法治意识贯彻在生活中③告诉我们享有权利需要依法履行义务④体现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6.“打击号贩子”成为2019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开年热词。
2011届广东省乐昌市一中文科综合周考政治试题2

2011届广东省乐昌市一中文科(wénkē)综合周考政治试题22011.2.2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tímù)要求。
)24.2010年9月以来,海南省遭遇49年来的特大暴雨,导致岛内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如排骨卖到120元/千克(qiānkè),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
这一现象说明()①供求影响价格(jiàgé) ②高价卖排骨违背了价值规律③价格影响消费(xiāofèi) ④市场已不能有效配置资源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这表明()①财政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②国家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③教育是当前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④国家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26.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做好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通知》发出后,一些物价涨幅较大的城市,纷纷发布限价令。
这里的“限价令” ()①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举措②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③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④比市场调节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7.2010年1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回应网友的观点“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时对敏感的问题不回避,指出今年采取的措施落实不够好,表示在他的任期内,一定要使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努力而不退缩。
这表明()A.政府作为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B.政府作为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C.政府作为权威的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D.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8.美国《侨报》盛赞中国共产党注重民生问题,指出:“民生不仅是百姓安身立命所依,更是一个党安身立命的根基。
粤教版必修一第2单元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高中语文试题试卷.doc

单元综合检测(二)(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解析:选 B 。
A 项,分别读 n6ng /long , xua n, kuai/kui: B 项,分别读 mCng /meng , pi/p I , xiao/jiao ;C 项,分别读 qiao, chuang , su ;D 项,分别读 jin/jing , qi, zhe n 。
2. 下面一段文字,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如鲁迅这样洞察世事、不为势利左右的学者,或者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可谓 寥若晨星。
可以说,鲁迅被称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是当仁不让的,中学课 本删减他的文章是极度短视和愚昧的做法。
A.左右B.寥若晨星C. 当仁不让 解析:选C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 退让。
此处应为“当之无愧”。
当之无愧:完全够条件承当某种荣誉,不用惭愧。
A.左右:支配, 操纵。
B.寥若晨星:稀少的像早上的星星。
D.短视:眼光短浅。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屮学的3位化学教师对“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生成”实验提出质 疑,并经过上百次实验研究发现,灰绿色沉淀不是被氧化的结果,而是氢氧化亚铁吸附了亚铁离子 引起的。
B. 冇氧运动是以增强冇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冇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 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 许多水果都冇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冇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 等成分就具冇很强的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 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 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解析:选D 。
A 项,语意重复,“质疑”有“提出”的意思。
应将“质疑”改为“疑问”。
B 项,搭配不当,在“输送氧气”后加上“的能力”。
2011-2014广东高考文综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部分

2011-2014广东高考文综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部分试题整合:杜平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2、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3、图9漫画中,“幸运”壁虎对“中奖”经历应该作出的合理反思是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B.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C.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D.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十八大报告指出,全而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的差异、维护中央权利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通的规律5、图5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科《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3*20
1.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A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②路线、方针、政策③公式定理④生产关系⑤法律
A.①④
B.③
C.①③④
D.①③⑤
2.《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一观点是( B )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3.一个小偷,被别人抓住后为自己辩解说:“偷盗的我是刚才的我,现在的我已不是刚才的我。
”他的观点( C )
A.属于辩证法,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B.属于唯物论,看到了运动的客观性
C.属于诡辩论,否定了静止的相对性D.属于唯心论,夸大了意识的独立性
4.万有引力规律使得物体在脱离支撑以后会普遍下落,但人可以造出各种飞行器向上运动。
这说明( A )
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
B.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
C.改造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5.越南流行一句谚语:“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
”下列的格言、警句体现了相同道理的有( A )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②劈柴不识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在于( D )
A.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稳定的 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简单的,意识是复杂的 D.物质能够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B )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相似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8 、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B
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
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
9.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小论文。
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有的讨论传统饮食,有的讨论传统服饰,有的研究古典诗歌,有的研究书法艺术。
这表明( D )A.意识有目的性B.意识有计划性
C.意识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有自觉选择性
10.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解放思想是推动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
大法宝。
解放思想的根本任务是要( A )
A.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B.发挥意识能动认识世界的作用
C.摆脱各种束缚,获得自由D.发挥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
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
一
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
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说明 A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30年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对政府的
政务由“不知”到“求知”,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
①物质决定意识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③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④意识的内容
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3.排球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些边界球,人们评视觉观察很难判定这些球是在界内还是界外,
需要通过高速摄像机回放才能准确判定其位置。
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认识受到具体时空条件的限制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14.“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
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室,采
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
”东汉思想家王充批评的这种人( D )
A.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5.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新的行星定义,不再将传统九大
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
①真理是客观的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追求真是一个过程④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这是B
A.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17.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
是 C
①苹果落地②新陈代谢③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⑤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⑥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A.②③⑤⑥
B. ①②④
C.②③⑤
D. ①④⑥
18. 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
”的说法。
这说
明 C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
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19.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D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20、中国人常见的问候语是“吃了吗”“干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对自身隐私权的
重视,人们问候语正变成“忙呢”“你好”发财吗”等。
可见( D )
A、先前问候语是主观与客观背离,是错误的
B、问候语变化体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问候语变化表明社会状况随思想观念的进步而变化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2*20.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
21、2009年6月14日,中国科技部,中国发改委等14个部委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将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国际技术转让。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将气候变化的相关科技合作纳入双边,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提升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哪些哲理?
22.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理论创新看做永葆自己生机活力的根本,而理论创新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在世纪之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伟大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纲领和理论指南。
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条基本规律。
(1) 请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因。
(10分)
(2) 有人认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
试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0分)
参考答案
21、(1)物质决定意识,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国家制定政策,采取行动必须立足我国气候方面的国情,做到从实际出发。
(2)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全球气候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3)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尽管气候变化十分复杂,但是人们还是取得了很多认识成果;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必须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
22.(1)①物质与意识存在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理论只有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指导作用。
(2分)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破除思想僵化,进行创造性思维,使理论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创新。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