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脓毒症中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治进展
脓毒症的诊治进展

3.肠道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由于缺血缺氧,内毒素血症, 休克,营养不良等,破坏了细胞的生 态环境,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 了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入血 (MODS原动力学说),激发大量的炎 症介质而引发的MODS。
MODS诊断标准(参考)
1.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① ② ③ ④ SBP<90mmhg; MAP<70mmhg; HR<60或>100次/分; 发生休克,室速,或室颤,心梗。 具备第1、2、4项之一和(或)第3项, 即可诊断。
脓 毒 病 诊 治 进 展
脓毒病(sepsis)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急危重病医学领域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 它是由严重感染因素或非感染因素而引发的 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发生机体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乃至衰竭而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症。
由于它“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 三高现象,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但由于发病的 本质仍未明确,给救治带来困难和挑战。
4.血液功能障碍
① PLT<100*109/L; ② HCT<40%; ③ CT、APTT、PT延长,3P阳性; 具备第1、3项之一和(或)第2项,即 可诊断
5.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① 意识出现淡漠或烦躁,嗜睡,昏迷; ② Glasgow平分≤14; 具备1、2项之一,即可诊断。
6.胃肠功能障碍
①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② 胃引流液,大便OB阳性或出现黑便,呕 血; 具备1、2项之一,即可诊断。
1、早期复苏治疗 复苏目标: 要求使中心静脉压,血压和 尿量等指标基本达标外,更要求使混合静脉 压氧饱和度=70%。 治疗上可加大输液量,使用血管活性药 物等 。
2、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TV 6mg/kg 平气压=30cmH2O 3、皮激素的使用 甲强龙40mg/q6-8h,持续3—5天,中 等 剂量,较长效程
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 例报告

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 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婴儿肺炎克雷伯菌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经过,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患儿,男,7月,以发热、呕吐、烦燥不安为主症,经尿培养及血培养证实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联合治疗好转出院。
结论: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耐药率高,早期诊断,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并联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严重脓毒症;婴儿【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515-01【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pyohemia. 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course of infant with severe Klebsiella pneumonia pyohemia and then summarized the clinic features .Results: The male children was 7 months old,who was unease with fever、 vomiting、 irritation as the primary symptom . He was confirmed the infectio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by urine culture and blood culture,and presente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s well. After combination therapy, his condition improved and discharged. Conclusion: Inf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pyohemia shows the acute onset, rapid development, dangerous condition, high resistance rate,only early diagnosis, timely select effective antibioticsand combination therapy can reduce the mortality.【Keyword】Klebsiella pneumonia,severe pyohemia, infant肺炎克雷伯菌(KP)是儿童脓毒症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2020拯救脓毒症运动国际指南: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管理》解读

《2020拯救脓毒症运动国际指南: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管理》解读脓毒症是全世界儿童发病、死亡和医疗资源利用的主要原因。
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儿童脓毒症每年约为22例/10万人,新生儿脓毒症为2 202例/10万活产儿,也就是每年有120万例儿童脓毒症患者[1]。
高收入国家超过4%的18岁以下住院儿童,4%~8%的PICU儿童患有脓毒症;脓毒症患儿的病死率4%~50%不等[2]。
大多数死亡患儿患有难治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且多数发生在治疗最初的48~72 h内[2],因此,早期识别并进行恰当的复苏和管理对改善脓毒症患儿的结局至关重要。
从1991年开始,至今一共有3个成人脓毒症定义指南(分别为1991、2001、2016年,也就是Sepsis 1.0、2.0、3.0),4个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诊疗指南(2004、2008、2012和2016年,前3个包含儿童内容),2个儿童指南发布(2005定义指南、2020诊疗指南),2017年还有一个《儿童和新生儿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管理临床实践》发布[3]。
2020年,美国重症医师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和欧洲危重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组成专家组提出新的《拯救脓毒症运动国际指南: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管理》[2](简称2020版指南),指导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sepsis associated organ dysfunction,SAOD)的管理。
2020版指南针对的人群是婴儿、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不包含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但包含足月儿;目标适用人群是医院、急诊或其他急症环境中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和SAOD 的医疗专业人员;2020版指南转化为治疗流程或集束化或标准还需要考虑当地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特别是在资源有限地区。
脓毒症诊治进展情况汇报

脓毒症诊治进展情况汇报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脓毒症的诊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就脓毒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一、脓毒症的诊断。
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对于救治患者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SIRS标准、SEPSIS-3标准和SOFA评分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培养、炎症因子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诊断。
近年来,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脓毒症的诊断,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二、脓毒症的治疗。
脓毒症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器官支持治疗等。
在抗感染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休克、代谢紊乱等并发症,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细胞因子拦截剂、免疫调节剂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脓毒症的预防。
预防脓毒症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源、提高抗感染能力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规范使用抗生素,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慢性疾病患者,也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四、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脓毒症认识的不断深入,脓毒症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目前,国内外有关脓毒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层出不穷,涉及病理生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研究成果为脓毒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综上所述,脓毒症的诊治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推动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不断完善脓毒症的诊治体系,为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临床医生加入到脓毒症的研究和救治工作中,共同努力,为控制和治疗脓毒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摘要】脓毒症发病时最常、最易累及的器官就是胃肠道,胃肠道不仅具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兼具肠道屏障功能,能有效地阻止肠道内毒素、细菌以及有害物质的入侵。
将近年来现代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法归纳为4种进行综述,即中药内服疗法,如半夏泻心汤、大承气汤、六君子汤、清营汤、鼻饲生大黄粉、桃红四物汤等;穴位敷贴疗法,如芒硝贴敷脐、如意散贴敷神阙穴、消胀贴神阙穴、酒调吴茱萸和丁香敷脐等;中药灌肠疗法,尤其是大承气汤灌肠疗法;针灸疗法,如持续电针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和下巨虚等穴位。
这4种疗法均充分体现了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积极临床应用效果,能够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有效减轻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关键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药内服疗法;穴位敷贴疗法;中药灌肠疗法;针灸疗法【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06-03脓毒症(sepsis)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脓毒症发病时最常、最易累及的器官就是胃肠道,胃肠道不仅具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兼具肠道屏障功能,能有效地阻止肠道内毒素、细菌以及有害物质的入侵。
可见,胃肠道与脓毒症的关系密切,需要加以研究之,强化胃肠道的肠道屏障功能,有利于脓毒症的消散,反之,出现了胃肠道障碍则不利于脓毒症的治疗。
一般而言,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急性危重症状态下会出现逐渐或突然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医学临床实践证明,一旦出现高度腹胀,产生中毒性肠麻痹,后果不堪设想,一般预后极差,重者危机生命,死亡率极高。
1.中医关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随着脓毒症发生率的不断提升,现代中医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变机理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
尽管中医古文献中并未出现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这一病疾,但笔者在诸如《伤寒论》《素问·太阴阳明论》等多种中医经典古籍中发现了很多相似的论述。
小儿脓毒症诊治进展

• 儿科今后应在推广应用方面下功夫。
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指南-责任 回归到最基本-循证指导临床实践
•
:2008 2008,36:296-327.
• 抗生素应用及病灶清除
• 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目标导向治疗)
• 其他脏器支持治疗
• 。。。。。。。。。。。
• 采用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 病死率明显下降(4923<0.05) 2005,9(6)764-70
感性和耐药情况(如肺炎)。 • 明确病灶:感染部位确定有助于判断感染的病原。此外病灶的清除对感染的控制非常重要,
如果有阑尾炎、腹膜炎、脓胸等要尽早行外科手术或引流。 • 院内或院外感染:是判断病原的重要参考,比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
是不同的,细菌耐药性也不一致,在选择药物时决策也不同。 • 年龄:是考虑病原的重要参考,不同的年龄可能感染的病原是不同的
病死率* 40% 60%
80%
100 %
; 2003
抗生素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
早期发现、早期明确病原,早期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细菌与真菌)及病灶的清除起到关键作用 即使重症脓毒症恰当抗生素治疗也是抢救成功的基础(虽然有时不能完全挽救生命) 抗生素每延迟1小时 病死率增加7.6%( 2006; 34:1589–1596) 肺炎病死率也明显增加(等在一个前瞻性多中心超过14000例患者参与的研究中强调了首剂抗生素使用时
脓毒症增加的趋势 ❖ . J 2003; 167:695–701
儿童脓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 美国:年发病率0.56/1000(1995年,婴儿5.6/1000)
• 住院的重症脓毒症病死率为10.3%.全国6.2/10万儿童死于脓毒症,
儿童脓毒症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万方数据
垦隧』b整堂塞查垫!兰生i旦筮璺!鲞筮!翅丛!型i塑:丛堑垫!璺:型:璺!:№:兰
SOCS均可作用于JAK/STAT通路,使其活化。由于 JAK及STAT家族成员众多,不同的家族成员激活, 其产生的效应也不同。Hui等Ⅲo通过建立脓毒症大 鼠模型发现,JAK2/STAT3通路受到抑制的大鼠,其
【Key words】
Sepsis;Children;Diagnosis;Pathogenesis;Virus
脓毒症作为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具有患病率 高、病死率高、治疗棘手等特点,近来不断受到儿科 学界的重视。在我国,由于临床医生对脓毒症的认识 不足,造成大量脓毒症患儿被漏诊、误诊,引起严重 后果。虽然抗生素在降低脓毒症病死率方面有了长足 进展,但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致使脓 毒症的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充分掌握脓毒症的诊 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深刻理解并探索脓毒症的发病机 制,是临床医生攻克脓毒症诊治误区的关键。
【关键词】脓毒症;儿童;诊断;发病机制;病毒
The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psis in child聆n rics,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ls Hospital,Chengdu 610072.China
Yang
(3)平均呼吸频率>各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
脓毒症的新概念最早出自1992年美国胸科医师 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其将成年人的感染性疾病进行 了动态分期并统一了相关术语,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 合征(systemic response syndrome, SIRS)、感染(infection)、脓毒症(sepsis)、严重脓
2.5
0|。
儿童脓毒性休克诊治进展病历

血管活性药物
②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剂量5-20ug/kg. min,用于心输出量降低者。多巴酚丁胺抵抗者, 可用肾上腺素。 ③肾上腺素: β-受体作用,正性肌力作用。 α-受体作用,用于多巴胺抵抗冷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
④去甲肾上腺素:暖休克时首选去甲肾上腺素, 输注剂量,当需要增加剂量以维持血压时,建议 加用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替换去甲肾上腺素。 ⑤米力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增加心肌收 缩力和扩血管作用,用于低排高阻型休克。可先 予以负荷量25-50μg/kg(>10min,IV),然后维持 量min静脉输注。
经液体复苏后1-2次后仍然存在低血压和低灌注,需考 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提高和维持组织灌注压,改善氧输送。 ①多巴胺:用于血容量基本充足和心脏节律稳定的低血 压和组织低灌注患儿。多巴胺对心血管作用与剂量相关。
中剂量5-9ug/ kg.min 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外周血管 阻力,用于低排高阻者。 使血管收缩血压增加,用于血压降低的冷休克(低排低阻
• 若循环灌注改善不明显,则再予第2、3次液体,可按1020 ml/kg,并适当减慢输注速度,1小时内液体总量可达 40-60 ml/kg。
• 如仍无效或存在毛细血管渗漏或低蛋白血症可给予等量5% 白蛋白。
• 接近成人体重的患儿液体复苏量为:每次晶体液5001000ml或5%白蛋白300-500ml,30min内输入。
二、脓毒症的诊断
•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机体 在感染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及临 床病情严重程度变化的动态过程,其实质 是全身炎症反应不断加剧、持续恶化的结 果。
(一)脓毒性休克诊断
• 脓毒症患者出现组织灌注不足和心血管功能障碍即诊断脓 毒性休克,表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小儿脓毒症中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治进展
作者:莫坚, 王玲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九临床附属医院,536000
刊名:
中国医学创新
英文刊名: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年,卷(期):2009,6(22)
1.张淑文;王超;阴晟宏1087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01)
2.韦巧珍;王琳琳感染与胃肠功能障碍[期刊论文]-医学综述 2008(09)
3.陈文亮;王选;韩曙急性胰腺炎患者核因子-κB激活的检测[期刊论文]-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07)
4.Shi C;Zhao X;Wang X Role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cellular signaling in the early phase of acute pancreatitis[外文期刊] 2005(01)
5.嵇晴;张利东;贾宏彬己酮可可碱对内毒素诱导的核因子kappa B及其炎性因子的影响[期刊论文]-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01)
6.Shindou H;Ishii S;Yamamoto M Priming effect of lipopolysaccharide onacetyl-coenzyme A:lyso-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transferase isMyD88 and TR IF independent 2005(02)
7.Ewer AK;Al-SaltiW;Coney AM The role of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in a neonatal piglet model of 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外文期刊] 2004(02)
8.王丽杰;孙梅炎症反应与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5(04)
9.吴秀清;王虹;孙梅幼年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02)
10.吴秀清;阎虹;孙梅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小肠Bcl-2、Bax-mRNA的变化[期刊论文]-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6(02)
11.张妮;朱保权;张庆立血浆D-乳酸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评价的研究[期刊论文]-小儿急救医学 2005(06)
12.罗立芳;刘芳珍;王淑珍胃肠功能衰竭患儿血清酶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期刊论文]-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10)
13.黄爱蓉;金益梅;何时军危重症患儿血清促胃液素、血浆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期刊论文]-实用儿科杂志 2008(06)
14.张淑文脓毒症与急性肠衰竭 2008(01)
15.杨杰危重症小儿44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生 2008(07)
1.何秋颖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与胃肠功能障碍53例临床分析研究[学位论文]2009
2.许伟力.乔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及常见并发症[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
3.王镇.戴朝六.邱芳.卜献民.杨福全.赵阳.夏振龙肝圆韧带修补上腹部术后缺损16例报告[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1)
4.孙瑞玥.杨光田内毒素耐受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会议论文]-2007
5.邓书秀.魏丽.黄星原小儿胃肠功能障碍42例临床分析(附典型病例报道)[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
6.梁建红.黎小燕.江秀珍.梁惠红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期刊论文]-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9)
7.陈立军.尉承泽.赵立.宋旭华.孟宪钧促炎及抗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小鼠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5)
8.邱方.李志强.安媛.Fang Qiu.Zhi-Qiang Li.Yuan An卡巴胆碱治疗创伤和感染后胃肠功能障碍78例[期刊论文]-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0)
9.孙昌勤.陈建勋.王和斌.范耀刚肝圆韧带修复胆管横断损伤12例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四川医学2011,32(6)
10.夏斌.胡森N-乙酰半胱氨酸复合去铁胺治疗改善脓毒症大鼠存活率[期刊论文]-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16(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yxcx20092212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