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寓言故事,完成填空。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这则寓言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比喻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品词析句子。
(1)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2)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进出出,寻了这一个洞天与诸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读上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句的含义。
说一说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言文阅读。
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①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②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③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④矣,是以知之。
寓言文言文阅读

寓言文言文阅读【篇一:寓言文言文阅读】35、阳桥与鲂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
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
宓子贱曰:善!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
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注:宓子贱,人名。
单父(sh nf ),古县名,今山东单县。
扱(ch ),举。
(1)解释下面加点词。
过于阳昼()子亦有以送仆乎()请以送子()夫扱纶错饵()(2)翻译下面句子。
其为鱼,薄而不美。
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6、金壶丹书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
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晏子对曰:不然。
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
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晏子春秋》注:纪,春秋时期的原纪国。
鳋,鱼腥味。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君子有道()(2)翻译下面句子。
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7、臧谷亡羊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亡羊同也。
注:博塞,一说赌博,一说游戏。
(1)解释下面加点词。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2)翻译下面句子。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亡羊同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8、齐景公出猎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悲剧寓言故事文言文练习

悲剧寓言故事文言文练习
寓言故事:鹰与乌鸦
从前,有一只鹰和一只乌鸦住在同一个森林中。
鹰自视甚高,
总是飞得很高很远,为此骄傲自满。
乌鸦则嘲笑鹰的自大,并总是
喜欢挑衅和讽刺。
有一天,鹰和乌鸦在一棵大树的栖息地上发生了争执。
乌鸦对
鹰说:“你虽然能飞得很高很远,但你却无法像我一样灵活地在树
枝间跳跃,你真是个笨鸟!”鹰感到非常愤怒,于是对乌鸦说:“小鸟,你虽然能在树枝之间跳跃,但你永远无法像我一样触摸蓝天。
你只是一个终身被封锁在树枝上的普通鸟。
”争吵越来越激烈,最
终他们决定通过一场比赛来证明谁才是最好的鸟。
比赛的规则是,在一条河上,谁能从一个岸边飞到另一个岸边,并在那里找到一颗金苹果,谁就是最好的鸟。
鹰和乌鸦都迫不及待
地开始了比赛。
鹰飞得非常高,几分钟后就到达了另一个岸边。
他在那里找到了一颗金苹果,非常得意地叼走回来。
乌鸦看到鹰的成功,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鹰的高度。
在比赛结束后,乌鸦找到了一颗普通的苹果,他感叹道:“我不是如此高飞的鸟,但我仍然有我的优势。
我可以找到其他适合我的方式来获得满足和成功。
”
从此以后,乌鸦放下了对高度的嫉妒和挑衅,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特长和长处。
他学会了用智慧和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并发现了许多新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这个寓言故事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关键在于发现和运用这些优势。
与其嫉妒别人的成功,我们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滥竽充数的阅读答案

滥竽充数的阅读答案【篇一:《滥竽充数》习题】、组词寓言.)溜走.)二、阅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了王位。
齐泯王也爱听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改成一个挨一个地吹给他听。
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1、“挨”在文中读音是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组词____。
2、齐泯王喜欢怎么听吹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先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文言文练习题参考答案】t>一按要求填空1.谢婉莹繁星格春水体(2)有些人去做自己不该做的事,自然会产生负面效果。
原意用来褒扬骗蠕,钱钟书反向类比,引申为讥讽一种四面逞能和炫耀他人,实际在掩饰无能的文化人的卑俗心态。
(3)人应该互相帮助(4)骗子的技俩总会被人识破(5)教导人们不要太贪婪3 是夏天的一抹骄阳,蕴藏热量;是秋天的一片枫林,热情醒目;是冬天的一株腊梅,傲雪待放。
二.文言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1 (1)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2)以……为乐 (3)危险(4)改变(5)承受忍受(6)坚定2 c3 d4 (1)学习不思考就会有迷惑不解的地方,只思考不学习就有危险了。
(2)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有点加以学习,缺点和不足加以改正。
(3)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多问并且多考虑眼前的事情,仁德就在这其中了。
5 略6 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加以学习和跟从。
《虽有嘉肴》1 即使甘美困惑勉励2 (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兑命》中说,“教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 教学相长也。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①长:做首领;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子无.敢食我也: 2兽见之皆走.:3吾为子.先行: 4故.遂与之行:2.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通 2反归取之通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1反归取之 2何不试之以足3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列子学射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②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②守而勿失:记住他,不要忘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请于.关尹子 2又以报.关尹子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兔走.触株 2因释.其耒而守株3冀.复得兔 4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未穷.青之技 2秦青弗.止;3响遏.行云; 4薛谭乃射.求反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一毛不拔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1.解释加点的词语;1方.拔一根 2既.欲做人3拔之. 4不胜..痛叫2.翻译画线句子;3.文中有一成语是 ,它的意思是:苏州市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zhé伏②繁yǎn ③人迹hǎn 至④芳草如yīn______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在炎热的夏季,真想去海边感受那浩翰无边的奔腾深蓝,想领略阳光铺陈的银色沙摊,想聆听椰林与海风的呢喃绪语,想品位海蟹横行的无穷趣味;3.名句默写;10分①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②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③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④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 木兰诗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⑥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⑦ 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⑧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黄鹤楼⑨______________,彩笔新题断肠句; 贺铸青玉案4.名着阅读;4分①“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副对联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哪一件事情使得他虽“名注齐天”了,但“意”却“未宁”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五庄观,因什么事惹恼了观主镇元仙后来,镇元仙与孙悟空有什么约定最后,是谁帮唐僧师徒解了围,促成镇元仙与悟空完成约定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列的一则新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3分截至4月5日23时30分,全国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增至16人,上海6例、江苏6例、浙江3例、安徽1例,其中6人死亡;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类身上发现并致人死亡,系全球首次;预防H7N9禽流感的措施有:①吃熟食, 病毒100℃中1分钟即可灭活;②特别注意尽量直接接触病死禽、畜;③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④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戴上口罩,尽快就诊;①上面这则消息的划线句子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并修改一下;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你概括一下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8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然.往来视之遂以.名楼黄鹤楼国人视之漠然.七子之歌C.益习.其声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普少习.吏事赵普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不同的是哪一项2分例句:驴不胜怒,蹄.之;A.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于园B.遂以名.楼黄鹤楼C.则以钳.搏之以虫治虫D.每至晴初霜.旦三峡8.文章开头交待“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有什么作用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翻译下文中划线的两句话;4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①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②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注①难:刁难、为难; ②纳:接受、允许①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月迹选段,回答11-13题;8分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什么树呢”“桂树;”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象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谁”我们都吃惊了;“嫦娥;”奶奶说;“嫦娥是谁”“一个女子;”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一样漂亮的;”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1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一个孩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们做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请你跟孩子们一起找,写出你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并分别指出这些地方的“月亮”具体指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选段最后有关“月亮是个什么”的对话中,你认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月亮还只是天上的那轮明月吗请结合选段的相关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8分百岁兰1百岁兰的样子怪异,就像是死后被冲上海滩的一堆烂叶子;它不仅怪异,而且极为罕见,仅见于纳米比亚和安哥拉的沙漠中;它是安哥拉的国花;2百岁兰被认为是一种活化石,是来自侏罗纪时期的残留物;在侏罗纪时期,像百岁兰这样的裸子植物主宰着陆地风景;随着时间推移,类似的植物逐渐消失,百岁兰却历尽时艰,挺过环境和气候的巨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3百岁兰生长自一根短粗的木头似的树干,只有两片叶子从树干底部持续生长,还有一根长且粗的主根;发芽后,子叶长到2 5~3 5毫米长度,不久后出现两片永久性的叶子,长在子叶对面,并且在百岁兰一生中持续生长;它们最终长到2~4米长度,然后被风沙折磨得开叉,碎裂成多个条状,看上去就像一堆乱七八糟的叶子,从而再也看不出只有两片叶子的原貌;4两个生长中的子叶芽的末梢死亡后,它们的底部继续往侧面生长,这导致茎的便圆锥形延长,由此产生沟槽,叶子便从沟槽中生长出来;百岁兰也是雌雄异体,拥有独立的雄株和雌株;花粉从雄株到雌株球果的传播也是由昆虫来完成的,其中大多数是苍蝇,偶尔也有黄蜂和蜜蜂,它们都是被雄株和雌株球果产生的“花蜜”吸引来的;5百岁兰的年龄很难确定,但它们很长寿,能活1000年甚至更久,一些个体或许已有2000岁以上;这种植物通过自己叶子上面的结构吸收水分,采集来自夜间形成的露水中的湿气;科学家推测,百岁兰运用的是景天酸机制的光合作用,如果真是这样,它就是已知唯一这样做的裸子植物;不过,目前这方面的证据相互矛盾;6百岁兰因生长缓慢被认为是濒危植物,收藏者则对较为古老的百岁兰趋之若鹜;尽管这样,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野生百岁兰;百岁兰在安哥拉的受保护程度好于在纳米比亚,这是因为安哥拉的地雷集中度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吓阻了追逐百岁兰的人;7百岁兰可以用种子栽培,从珍奇植物种子商那里可以买到百岁兰的种子;种子必须在头几个星期里保持湿润,同时保持尽量高的热量和光照;从野外采集的种子经常被霉菌严重感染,这使得它们发芽后很快就腐烂;来自植物园或其他栽培源的种子则清洁得多,因而不容易腐烂;14.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百岁兰哪些方面的知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百岁兰为什么看不出两片叶子的原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它们很长寿,能活1000年甚至更久,一些个体或许已有2000岁以上”,加点的“或许”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7—21题; 17分天上飘下来的礼物孙道荣①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②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你到院子外去拿;”③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去捡;④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⑤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原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⑥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⑦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了信呢,是叔叔写给林奶奶的;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⑧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⑨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⑩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选自青年文摘17.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第③段中“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仔细阅读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儿子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内容是否可以删除请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⑦段中“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我为什么心里“酸酸的,感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何理解标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把目光放在底处,看一看街上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比如工地上的劳工,比如沿街的小贩……把目光放在底处,关注一下身边默默服务的人们,比如校园内的清洁工、比如收发室的老大爷……把目光放在底处,你会看到,是他们,让你我的生活变得如此温馨而美丽;请以“把目光放在底处”为话题,写一篇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3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30篇)一、愚人篇1.永县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六氓, 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
有顷, 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 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 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练习】1. 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 ___________________(2)乘小船绝.湘水 ___________________(3)吾腰.千钱 ___________________(4)有顷, 益怠 ___________________2. 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且死, 何以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阴贾人济阴之贾人, 渡河而亡其舟, 栖于浮苴(jū)上号焉。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50篇(含译文及答案)

1.杯弓蛇影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注释】①久阔:久别不见。
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
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⑤沉疴(kē):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译文】乐广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
”当时,朋友坐着喝酒旁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
乐广猜想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
于是,他又在上次的地方摆上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
”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长久而严重的病顿时治好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乐广尝.有亲客尝:广问其故.故:既饮而疾.疾:沉疴顿愈.愈:2、客人很久没有去乐广府的原因是什么?3、乐广再次招待,客人又看见了什么?实际上是什么呢?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前就胡乱定义。
B.不要在喝酒享乐的时候故意吓唬宾客。
C.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疑神疑鬼、胡乱猜忌。
D.不要斤斤计较小事情,心眼太小会容易生病。
答案:1. 2.因为那位客人在乐广府喝酒时看见酒杯中有一条蛇,心里特别厌恶,害起病来了、3.又看见酒杯中的蛇。
实际上是墙上角弓的影子映在了酒中。
4.C2.截竿入城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
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生动的寓言故事,完成下面小题。
玄鹤①献珠哙参②,养母至孝。
曾有玄鹤,为③弋人④所射,穷⑤而归参。
参收养,疗治其疮⑥,愈而放之⑦。
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焉。
(注释)①玄鹤:黑鹤。
玄:这里指黑色。
②哙参(kuài shēn):人名。
③为wéi:被④弋(yì)人:射手。
弋:用带绳的箭射鸟。
⑤穷:困窘。
⑥疮:伤口。
⑦之:代词,它,指鹤。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养母至孝(孝顺)B.参执烛视之(拿着)C.各衔明珠(衔接)D.以报参焉(报答)[2]下列内容不符合原文表达的一项是()A.哙参是一个非常孝顺母亲的人。
B.有一只玄鹤被射伤向哙参求助,哙参收留并治好了它,可见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C.在一个夜晚,哙参拿着烛火看门外,只见一只玄鹤衔着明珠,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D.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3]短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事情的起因是:黑鹤被射手射伤;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概括)结果是黑鹤们送给哙参夜明珠做为报答。
2.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3]对于那个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2.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通(2)反归取之通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2)何不试之以足()(3)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列子学射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②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
②守而勿失:记住他,不要忘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请于.关尹子()(2)又以报.关尹子()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2)因释.其耒而守株()(3)冀.复得兔()(4)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未穷.青之技()(2)秦青弗.止。
()(3)响遏.行云。
()(4)薛谭乃射.求反()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一毛不拔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
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
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
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方.拔一根()(2)既.欲做人()(3)拔之.()(4)不胜..痛叫()2.翻译画线句子。
3.文中有一成语是,它的意思是:苏州市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zhé) 伏②繁(yǎn) ③人迹(hǎn) 至④芳草如(yīn)______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在炎热的夏季,真想去海边感受那浩翰无边的奔腾深蓝,想领略阳光铺陈的银色沙摊,想聆听椰林与海风的呢喃绪语,想品位海蟹横行的无穷趣味。
3.名句默写。
(10分)①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②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③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④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
《木兰诗》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⑥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⑦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⑧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黄鹤楼》⑨______________,彩笔新题断肠句。
(贺铸《青玉案》)4.名着阅读。
(4分)①“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副对联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哪一件事情使得他虽“名注齐天”了,但“意”却“未宁”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五庄观,因什么事惹恼了观主镇元仙?后来,镇元仙与孙悟空有什么约定?最后,是谁帮唐僧师徒解了围,促成镇元仙与悟空完成约定?(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阅读下列的一则新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3分)截至4月5日23时30分,全国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增至16人,上海6例、江苏6例、浙江3例、安徽1例,其中6人死亡。
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类身上发现并致人死亡,系全球首次。
预防H7N9禽流感的措施有:①吃熟食, 病毒100℃中1分钟即可灭活。
②特别注意尽量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③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
④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戴上口罩,尽快就诊。
①上面这则消息的划线句子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并修改一下。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请你概括一下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8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然.往来视之遂以.名楼(《黄鹤楼》)国人视之漠然.(《七子之歌》) C.益习.其声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普少习.吏事(《赵普》)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不同的是哪一项?(2分) ( ) 例句:驴不胜怒,蹄.之。
A.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于园》) B.遂以名.楼(《黄鹤楼》) C.则以钳.搏之(《以虫治虫》) D.每至晴初霜.旦(《三峡》)8.文章开头交待“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有什么作用?(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
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文中划线的两句话。
(4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①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②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注】①难:刁难、为难。
②纳:接受、允许①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月迹》选段,回答11-13题。
(8分)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
”奶奶说。
“什么树呢?”“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象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