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模拟2
2024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K-39 V-51 Fe-56 Ti -48 Co -59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神舟飞船”接力腾飞、“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福建号”航母下水、国产“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都彰显了中国力量。
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神舟十五”号飞船使用的耐辐照光学窗材料——石英玻璃B.“天宫”空间站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砷化镓C.“福建号”航母使用的高强度甲板材料——合金钢D.“C919”大飞机使用的机身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环氧树脂2.用NaCN溶液浸取矿粉中金的反应为4Au+2H2O+8NaCN+O2=4Na[Au(CN)2]+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B.NaCN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1mol[Au(CN)2]-中含有2molσ键D.NaOH的电子式为····Na:O:H3.由SiCl4制备高纯SiH4的反应为SiCl4+LiAlH4乙醚SiH4↑+LiCl+AlCl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Cl>SiH4B.离子半径:r(Li+)>r(H-)C.第一电离能:I1(Al)>I1(Cl) D.共价键的极性:Si-Cl>Al-Cl 4.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验证氨气的还原性,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生成氨气B.用装置乙干燥氨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的还原性D.用装置丁和戊分别收集氨气和氮气5.元素周期表中VIA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应用。
2023年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二)

北京市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二)一、单选题1.现有甲、乙、丙三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表面有气泡产生,再把乙和丙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后,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变化。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甲丙乙B.乙丙甲C.丙乙甲D.乙甲丙2.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铁锅B.羽绒服C.塑料盆D.书本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葡萄:3.5~4.5B.苹果:2.9~3.3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A.B.C.D.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使用上述食物中的()A.苹果B.西瓜C.牛奶D.玉米粥6.下列物质能用作磷肥的是()A.NH4NO3B.CO(NH2)2C.Ca3(PO4)2D.K2SO4 7.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D.氢能源因制取成本高、贮存难,现阶段还不能广泛利用8.二氧化钛(TiO2 )可作水分解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 9.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B.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C.用霉变花生压榨花生油D.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10.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11.装修材料释放出的有毒气体甲醛,其分子模型如图,有关甲醛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B.甲醛是由分子构成的有机物C.甲醛气体是无色的,其分子也是无色的D.甲醛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2.以下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13.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呼出气体中CO2比吸入空气中含量高B.蜡烛中含氢元素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D.试管1产生的是H21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红磷过量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细沙D.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四处飞溅伤人﹣﹣将水注入浓硫酸中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16.如图,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X 滴入装有物质Y 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
分析化学模拟试卷2

化学分析模拟试卷 (2)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12题23分 )1. 2 分 (0112)0112用同一 KMnO 4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 H2C2O4溶液 ,耗用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对两溶液浓度关系正确表述是 --------------()(A) c(FeSO4)= c(H 2C2O4)(B) 2 c(FeSO4)= c(H 2C2O4)(C) c(FeSO 4)=2c(H 2C2O 4)(D) 2 n(FeSO4 )= n(H2C2O4)2. 2 分 (0202)0202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B)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C)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D)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3.2分 (0224)0224已知某溶液的pH 值为 11.9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A) 1 × 10-12 mol/L(B) 1.3 × 10-12 mol/L(C) 1.26 × 10-12 mol/L(D) 1.258 × 10-12 mol/L4.1分 (0305)0305下列各组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 H 2CO 3和 CO 32-(B)NH 3和 NH2-(C) HCl 和 Cl -(D) HSO 4-和 SO42-5.2分 (0321)0321在磷酸盐溶液中 ,HPO42-浓度最大时的pH 是----------------()(已知 H3PO4的解离常数 pK a1 = 2.12, p K a2 = 7.20, pK a3 = 12.36)(A) 4.66(B) 7.20(C) 9.78(D) 12.366.2分 (0414)0414六次甲基四胺 [(CH 2) 6N4] 缓冲溶液的缓冲 pH 范围是 ----------()pK b [(CH 2)6N4] = 8.85(A) 4~6(B) 6~8(C) 8~10(D) 9~117. 2 分 (0514)0514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 0.1mol/LHCl-0.1mol/L H 3PO4混合液 ,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突跃-------------------------------()(A) 1(B) 2(C) 3(D) 48. 2 分 (0710)0710已知 lgK(ZnY)=16.5和pH4567lg Y(H)8.44 6.45 4.65 3.32若用 0.02 mol/L EDTA滴定 0.02mol/L Zn2+溶液 ,(要求 pM=0.2, E t=0.1%) 滴定时最高允许酸度是 -------------------()(A) pH ≈ 4(B) pH ≈ 5(C) pH ≈ 6(D) pH ≈ 79 2分 (0807)0807络合滴定中 ,当被测离子M 浓度为干扰离子 N 浓度 10倍时 ,欲用控制酸度方法滴定 M,要求 E t≤± 0.1%、 pM= ± 0.2,则 lg K(MY) lgK(NY) 应大于 ---------()(A) 5(B) 6(C) 7(D) 810. 2 分 (0905)0905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 2 时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A) 0.09 V(B) 0.18 V(C) 0.27 V(D) 0.36 V11. 2 分 (1023)1023Ag 2S 的 K sp=2.0× 10-48,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计算式为---------()(A) s =3 K sp(B) s =3 K sp / 4(C) s =3 K sp / x(S2 - )(D) s =3 K sp / 4 x(S2 - )说明:χ就是副反应系数α的倒数。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2)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2)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Zn-65。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营养均衡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小明同学为全家人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炒芹菜B.紫菜汤C.清蒸鱼D.米饭2、化学与生活、能源、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航天员的饮用水可用活性炭进行消毒B.用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开发使用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降低“白色污染”3、日前,金属材料顶级期刊《Acta材料》刊登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
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钼属于金属元素B.钼的原子序数是42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D.钼合金比钼硬度大、强度高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锌粒B.振荡试管C.连接仪器D.点燃酒精灯5、布洛芬(C13H18O2)具有解热镇痛功效,可用于缓解新冠引发的发烧症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洛芬含有三种非金属B.布洛芬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C.布洛芬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布洛芬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9:166、家庭劳动和学校活动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
下列劳动或活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或活动项目化学知识A 以天然气为燃料煮饭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B 用墨书写或绘制书画办板报碳单质具有还原性C 消防演练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能隔绝O2D 文艺汇演时用干冰创设云雾缭绕舞台效果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A.A B.B C.C D.D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将细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将木炭放入品红溶液中,溶液变成无色C.向稀盐酸溶液中加入光亮镁带,有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烫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8、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2(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a40Fe56 Cu64Br80Ba137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A.淀粉B.纤维素C.蛋白质D.乙酸乙酯【答案】D【解析】相对分子质量成千上万的分子为高分子,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而乙酸乙酯即CH3COOCH2CH3,其相对分子质量只有8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故选D。
2.现代通信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
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A.硅B.铜C.二氧化硅D.纤维素【答案】C【解析】A项,硅可以导电,可用作半导体材料,A不选;B项,铜是金属单质,可用于金属材料,B不选;C项,二氧化硅可以传递光信号,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C选;D项,纤维素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制造光导纤维,D不选;故选C。
3.下列仪器名称为“坩埚”的是()A.B.C.D.【答案】D【解析】A项,图示装置为圆底烧瓶,A不符合题意;B项,图示装置为烧杯,B不符合题意;C项,图示装置为容量瓶,C不符合题意;D项,图示装置为坩埚,D符合题意;故选D。
4.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元素的单质与氧气直接反应能生成酸性氧化物的是()A.Cu B.S C.Al D.N【答案】B【解析】A项,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CuO为碱性氧化物,A错误;B项,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为酸性氧化物,B正确;C项,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为两性氧化物,C错误;D项,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为不成盐氧化物,D错误;故选B。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二)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二)(试卷满分100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6 Mg—24 Ca—40 Zn—65 Cu—64 Ag—108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脱离空间站B.自由下落C.外壳烧蚀D.打开降落伞2.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带火种”的是()A B C D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酸钾:KClB.1个氯分子:Cl2+2C.硫酸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FeSO4D.铜离子:Cu+24.铼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75B.元素符号为ReC.核外电子数为186.2D.元素名称为铼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盐:亚硝酸钠、氯化钠、碳酸钙B.碱:纯碱、烧碱、熟石灰C.氧化物:干冰、铁锈、生石灰D.有机物:碳酸、葡萄糖、甲烷6.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为保持海产品鲜美,可用甲醛溶液浸泡B.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D.高层建筑物起火,不可乘电梯,应从安全通道撤离7查阅资料可知:酸性溶液对橡胶有腐蚀作用,碱性溶液对磨砂玻璃有腐蚀作用。
下列溶液存放正确的是()A B C D8.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6H10O5)n(n约为103~104)。
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化合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0+16×5)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 /(2x6+1x0+16x5)×100%9.下列各组高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a2+、NO3-、Cl-B.Ag+、H+、Cl-、NH4+C.NH4+、K+、OH-、SO42-D.Na+、Fe3+、SO42- 、Cl-10.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用活性炭检验软、硬水 B.用食醋除铁锈C.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D.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11.小强在了解了氯元素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价类二维图。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二(全国卷)(原卷版+解析版)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全国卷专用)二轮拔高卷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K 39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洗涤C.“天和”核心舱其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地沟油经处理后可得到生物柴油,其主要成份和柴油相同,都是烃类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B.3.1gP4(正四面体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0.4N AC.2.3gNa在空气中点燃,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1N AD.11g由3H和16O组成的超重水中,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为10N A9.2021年10月6日,德国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David MacMillan),因“开发了不对称有机催化”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脯氨酸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脯氨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5H9NO2B.与甘氨酸()互为同系物C.能发生缩聚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10.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添加剂,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非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2是酸性氧化物B.WZ3中W达到8电子结构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11.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物为CO2B.A极区,在菌株的作用下,有机物和O2反应生成CO2和H2OC.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有机物为葡萄糖(C6H12O6),处理1 mol葡萄糖时有12 mol H+移动到右室13.25℃时,用10.100mol L-⋅高氯酸溶液分别滴定120.00mL0.100mol L-⋅的氨水和120.00mL0.100mol L-⋅NaOH 溶液,两溶液的pH与所加高氯酸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答案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江苏模式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答案等级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Ag 1081.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热塑性塑料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聚氯乙烯的单体是CH3CH2ClB. 聚氯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C. 聚氯乙烯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聚氯乙烯保鲜膜最适合用来包装蔬菜、水果及熟食2. C3N4和Si3N4晶体结构相似,最新型的非金属高温结构陶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3N4和Si3N4晶体中含有共价键B. C3N4和Si3N4中N的化合价为+3C. C3N4和Si3N4易与水反应生成NH3D. C3N4晶体的硬度比Si3N4晶体的硬度小3. 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规律的一族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碱金属单质中锂的密度最小,熔点最低B. 碳酸钾溶液的pH<7C. 乙醇与金属钾反应生成氢气D. 用电解铯盐溶液的方法冶炼金属铯4. 世界年产量95%以上的H2O2由蒽醌氧化法生产。
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O2可用作漂白剂、消毒剂,也可作为燃料B. H2O2可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C. 蒽醌氧化法生产H2O2的实际结果是H2和O2生成H2O2D. H2O2化学性质稳定,便于储存和运输5. 据报道,氢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B.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C.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D. 氢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6.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mol 电子转移D. 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7. 尼泊金甲酯可在化妆品中作防腐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模拟卷(三)(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班别: 姓名: 学号: 分数: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Al -27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干冰冷藏食品 B .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C .用熟石灰作建筑材料D .大理石雕像受到酸雨腐蚀 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B .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C .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D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把硬水变成软水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塞紧橡皮塞B .称取一定质量C .稀释浓硫酸D .检查装置的的氢氧化钠气密性4.“生活无大事,处处有化学”,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家庭煤气泄露,立即开抽油烟机排气B.保健品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多吃无害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可使糕点松软可口5.小红发现庭院里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并且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
他应该选择下列哪种复合肥料来进行施用()A.KNO3B.CO(NH2)2 C.KCl D.NH4H2PO4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7.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B.具有吸附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8.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②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稀盐酸变成红色③焊锡(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锡的熔点要低④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⑤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A.①②④⑥ B.③⑤⑥C.②④⑤⑥ D.①②⑤9.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溶液,AgNO3见光分解时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 C.N2 D.NH310.下列化学处理措施与解释不.正确..的是()A.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的颜色不同——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B.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C.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D.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可用硝酸银溶液11.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A.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 g 9.8%的稀硫酸时,需要90mL蒸馏水(密度为1g/mL)B.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速率过慢,可能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C.由于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所以铝锅可以用来烹饪酸性食品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12.为除去下列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B.KCl(KClO3)——少量MnO2、加热C.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碳酸钙、过滤D.Na2CO3(NaOH)——适量石灰水、过滤13.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均正确的一组是()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CaOB.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D.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9分)15.(3分)现有①白菜、②酒精、③小苏打、④干冰、⑤食盐五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选填序号):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的是;蒸馒头时用到的发酵粉是;生活中可用于调味、防腐的是。
16.(4分)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17.(4分)右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1)碳酸氢铵属化学肥料中的(选填字母)。
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2)碳酸氢铵应具有的性质是(选填字母)。
A.易溶于水B.有挥发性C.受热易分解(3)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Ca(OH)2===CaCO3+2X+NH3↑,则X的化学式是。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选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18.(4分)右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2)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
(3)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9.(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可验证分子具有的性质。
(3)实验3中,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铁生锈的条件是与同时接触。
(4)实验4中,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0.(9分)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滤渣是废弃物,若是用碳酸钠溶液检验滤渣是否洗净,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若是用硝酸银溶液,则可能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直接来源可能有____________个。
(3)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__,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4)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30℃水B.30℃饱和氯化钠溶液C.30℃饱和氯化钡溶液21.(6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D 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1∶7,A、C、D 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E、F、G间的反应均在常温下进行,B与G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则B的化学式为; G→E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与 F、C与D、E与G它们两两之间属于同一类物质,B为另一类物质。
且B是金属氧化物,G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写出 G→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22.(14分)根据以下所给的仪器,回答问题:(1)用B、D和(选填字母)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配氯酸钾制备O2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选填字母)。
(3)实验室制备CO2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图1的发生装置正确且符合要求的是(选填字母);装置e中小试管起到节约液体药品和的作用。
(4)用大理石和浓盐酸制取CO2时,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某同学在发生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甲装置,再连接乙进行收集。
第一个甲装置内为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第一个甲装置的作用是,第二个甲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 (选填“f ”或“g ”)端进入。
23.(9分)学生在做“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的探究实验时,用到了H 2SO 4、Ba(NO 3)2、KOH 和K 2CO 3四种溶液。
实验结束后,所有的废液集中在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白色浑浊。
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化学实验小组将废液进行过滤。
【对滤渣的猜想】小东认为:滤渣中只有 BaSO 4。
小西认为:滤渣中只有 BaCO 3。
你认为:滤渣中含有。
【实验探究一】证明你自己的猜想成立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对滤液的猜想】小青认为:滤液中含有KNO 3、K 2CO 3、KOH 。
小黄认为:滤液中含有KNO 3、K 2SO 4、H 2SO 4。
小兰认为:滤液中含有KNO 3、Ba(NO 3)2、KOH 。
小红认为:滤液中含有KNO 3、K 2SO 4、Ba(NO 3)2、KOH 。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小红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资料提供】K 2CO 3溶液显碱性。
【实验探究二】【实验现象及结论】(1)根据实验①,的猜想不成立。
(2)根据实验②,若小兰的猜想不成立,现象a 为。
(3)根据实验③,若小青的猜想成立,X 溶液可能是,现象b 为。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4.(4分)右图为某药品的说明书的一部分:(1)该药品主要为人体补充。
(2)硫酸亚铁中Fe、S、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一个3岁的儿童若按说明书的用量,一天从药中获得mg铁元素。
25.(11分)已知:AlCl3+3NaOH===Al(OH)3 ↓+3NaCl,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又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NaCl和AlCl3的混合物30 g,将其配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