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大学语文简明教程期末复习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张中丞传后叙的艺术风格: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
例如:“远虽材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
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
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
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再如“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2、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文中,张、许、南三个正面人物,相互映衬,各显个性,许远官职本在张巡之上,因巡贤能,授权于巡,自然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
这里既突出了许远的谦和让贤,又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睢阳城陷落后,敌人劝降南霁云。
张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将欲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里一呼一答,既写出了张巡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写出南霁云想保存实力,何机复仇的心理。
而且从他的答语中,可见张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两个相互映衬,更见英雄气概。
文中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鄙无耻,衬托南霁云的忠肝义胆和刚烈性格,刻画人物极其传神。
二/长恨歌的艺术特色-->>白居易的创作风格长恨歌艺术特色p149;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
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参考材料(仅供参考)一、考试题型:成语填空、修改病句、划线字词解释、默写、阅读、作文。
二、默写部分范围说明:《大同》《老子二章》《春江花月夜》《永遇乐〃元宵》(李清照)三、阅读出题范围为讲过的十篇文章,其中以中国古代文学部分(即文化原典、古代散文、唐诗、宋词、戏曲小说)为重点。
一、解释词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匹配之意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着。
寐:睡着。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服:念,想。
悠哉悠哉悠:思,想念。
优哉游哉:形容思念深长。
离骚离,通罹,遭受。
骚,忧。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与:参加。
蜡:祭名,年终祭祀。
宾:陪同祭祀的人。
出游于观之上。
观:门阙,门楼。
与三代之英。
三代之英: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等三代杰出的人物。
即夏商周三代英明的君王。
矜寡孤独废疾者。
鳏:老而无妇。
寡:老而无夫。
孤,少儿无父。
独:老而无子。
废:残废。
疾:有疾病的人。
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业。
归:归宿。
道可道,非常道。
道:宇宙本源。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
著:彰显。
考,成就。
刑仁:用仁义作为规范。
我无为,而民自化。
化:化育。
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边际,边界。
以正治国。
正:无为清净之道。
取名寤生,遂恶之。
恶:厌恶。
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多次。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患:担心,发愁。
阙:通掘,挖掘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边境之邑。
厚将崩。
厚:实力增强、土地扩大。
崩:瓦解。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都邑,城:城墙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不过:不超过,参:同“三”,国:国都姜氏欲之,焉辟害?焉:怎能,辟=“避”蔓,难图也。
蔓:蔓延,生长,图:图谋,谋划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
贰:两属无庸,将自及。
庸=用,自及:自己遭殃的意思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亲近。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修治城廓,聚:积聚粮草,甲:铠甲,兵:武器,卒:步兵,乘:战车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答案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大学语文业余学生考试采用一页开卷的形式,题型为填空(30%)、词语解释(10%)、名词解释(10%)、分析题(20%)、作文(30%)一、填空题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有305篇诗歌。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楚辞以楚语、楚声、楚物和楚地风光显示出浓郁的地域色彩。
4.《离骚》全诗共375句,是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5.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7.《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里面汇集了春秋时期各国的史料。
8.乐府诗歌收集在宋代郭茂倩所编写的《乐府诗集》中。
9.东汉五言诗的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
10.曹丕写的文学批评的论著是《典论·论文》。
11.《李将军列传》中有这样一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曹操字孟德,其诗歌《短歌行》表达了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诗歌《长歌行》中的名句。
14.初唐四杰是指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15.王维、孟浩然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开创了边塞诗派。
16.晚唐诗坛上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17.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8.杜甫字子美,其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的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
19.被称为“诗鬼”的唐朝诗人是李贺。
2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唐朝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21.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说唱艺术的代表,为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2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蝶恋花》中的名句。
23.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一、《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人们般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来观照。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J照邻、骆宾王)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1、默写: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①诗歌情调哀而不伤。
虽带有不少凄凉伤感的成分,但总的看来显得清新健康。
②其中虽有对青春苦短的伤感但笔调轻盈,交织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宇宙人生哲理思索;③虽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悠悠相思中饱含着脉脉的温情,充满着对重逢的企盼和对幸福的憧憬。
二、《圆圆曲》——吴伟业吴伟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有“一代诗史”之誉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的七言歌行自成一体,时称“娄东派”世称“梅村体”。
1、默写: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吴三桂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赞赏他对爱情的忠贞,有人谴责他断送了大明江山,还有人认为他的人生历程根本就是一个悲剧。
对这些你有何看法?作者对引狼入室导致明清易代的吴三桂,肯定有憎恶之情;吴三桂作为清朝新贵,诗人不得不投鼠忌器,婉转隐约闪烁其辞;而作为一代文学家,对于吴三桂的悲剧性人生处境又不免同情,吴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冲冠一怒,而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
所以吴伟业对于吴三桂的态度是很令人寻味的,不是明确的,而是含混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似乎有憎恶之情,又有婉曲的嘲讽,却又不时流露出同情。
(此题注意加上自己的看法)三、《苏秦始将连横》——刘向《战国策》,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等称呼。
西汉末年(《战国策》)刘向整理宫中图书编辑成33篇。
2020-2021(2)《大学语文》复习题(2021级定稿)

2021秋《大学语文》期末复习一、填空1、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双关、借代、夸张、对比。
3、某学校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需购买一批现代教学设备,因资金不足而行文至上级主管部门,应用请示。
4、大学毕业生自己设计制作的求职文书包括个人简历和电子邮件。
5、《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6、按公文行文方向分,通知是下行文。
7、计划的形式主要有文章式、条文式和图表式和综合式。
8、某学校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需购买一批现代教学设备,因资金不足而行文至上级主管部门,应用请示。
9、通知按用途可分为、、三类。
10、常见的简报格式一般分为报头、报核、报尾3个部分。
11、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文尾3部分组成。
12、条就是便条,据就是单据13、戏剧高潮的设计要水到渠成、石破天惊、醍醐灌顶。
14、我国古典戏剧中以元曲最为兴盛,著名的元曲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王实甫等。
15、诗歌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头。
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是屈原,其代表作是离骚。
16、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中,《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演义小说。
17、鲁迅原名周树人,其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第一部彻底的反封建文学作品。
18、司马迁的《史记》代表着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柳宗元、王安石是唐代作家。
1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20、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从表现手法而言,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伟大的散文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的神魔小说小说。
21、元曲以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为最著名。
22、小说的美学特征是指人物美、情节美和叙述美。
23、小说是通过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的文学样式。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庄子》B.《论语》C.《孟子》D.《战国策》2.在《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部分是()A.风B.大雅C.颂D.小雅3.下列作品中,通过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A.郭沫若的《炉中煤》B.高尔基的《鹰之歌》C.屠格涅夫的《门槛》D.契诃夫的《苦恼》4.“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庄子》B.《孟子》 C《论语》 D.《史记》5.《红楼梦》的体裁是()A.长篇章回白话小说B.长篇文言小说C.诗体韵文小说D.小说集6.《西厢记》是一部()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7.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陶渊明8.在《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A.列传B.世家C.表D.本纪9.《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A.骁勇善战B.爱护士卒C.负能使气D.不幸遭遇10.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儒林外史》11.“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二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象征B.比喻C.比拟D.用典12.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后感叹人事变迁的诗句是()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3.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4.所写的山水田园诗具有“诗中有画”特点的诗人是( )A.王维B.刘禹锡C.张继D.杜牧15.原始歌谣最突出的特点是()A.华丽B.质朴C.讲究修辞D.多有润色16.以下属于春秋时代的历史散文有()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17.被称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A.《汉书》B.《史记》C.《战国策》D.《红楼梦》18.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A.《西洲曲》B.《木兰辞》C.《别赋》D.《孔雀东南飞》19.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儒林外史》D.《红楼梦》20.汤显祖的代表作是()A.《邯郸记》B.《牡丹亭》C.《南柯记》D.《宝剑记》21.《统筹方法平话引子》:“比如,想泡壶茶喝。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使用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的同仁:为了方便期末出题,以下篇目请作重点讲解:1、樊迟、仲弓问仁;2、齐桓晋文之事;3、冯谖客孟尝君;4、容忍与自由;5、像山那样思考;6、北征;7、我的世界观;8、我有一个梦想;9、拣麦穗;10、枕中记;11、婴宁;12、公寓生活记;13、别赋;14、江南的冬景;15、乡土情结;16、二月兰;17、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8、我与地坛;19、陶然亭的雪;20、赤壁赋。
背诵作品:又呈吴郎;鹊桥仙;沈园;春江花月夜;长恨歌;饮酒。
说明:1、期末题型:填空、选择、连线题、翻译、简答题、论述题、作文2、填空和选择以课前提示为重点。
连线题为要求背诵的篇目。
翻译为重点篇目中的古文节选。
简答题和论述题出自重点篇目后的练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早年贫而贱,做过委吏和乘田等小吏。
3、孔子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和整理典籍。
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宣扬“克己复礼”,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5、《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6、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一共二十篇。
7、《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8、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9、墨子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对逻辑学和认识论也有探究。
10、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主要代表。
11、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以得孔子嫡传自居。
12、孟子继承孔子学说,将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3、《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今传本七篇。
14、宋代朱熹将《孟子》、《论语》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15、《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对其整理编订后定名为《战国策》。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参考材料(仅供参考)一、考试题型:成语填空、修改病句、文学常识、划线字词解释、默写、阅读、作文。
二、默写部分范围说明:《大同》《老子二章》《春江花月夜》《永遇乐·元宵》(李清照)三、阅读出题范围为讲过的十篇文章。
注:此材料仅供参考,如有未尽之处,请自行补充。
一、解释词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匹配之意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着。
寐:睡着。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服:念,想。
悠哉悠哉悠:思,想念。
优哉游哉:形容思念深长。
离骚离,通罹,遭受。
骚,忧。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与:参加。
蜡:祭名,年终祭祀。
宾:陪同祭祀的人。
出游于观之上。
观:门阙,门楼。
与三代之英。
三代之英: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等三代杰出的人物。
即夏商周三代英明的君王。
矜寡孤独废疾者。
鳏:老而无妇。
寡:老而无夫。
孤,少儿无父。
独:老而无子。
废:残废。
疾:有疾病的人。
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业。
归:归宿。
道可道,非常道。
道:宇宙本源。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
著:彰显。
考,成就。
刑仁:用仁义作为规范。
我无为,而民自化。
化:化育。
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边际,边界。
以正治国。
正:无为清净之道。
取名寤生,遂恶之。
恶:厌恶。
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多次。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患:担心,发愁。
阙:通掘,挖掘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边境之邑。
厚将崩。
厚:实力增强、土地扩大。
崩:瓦解。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都邑,城:城墙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不过:不超过,参:同“三”,国:国都姜氏欲之,焉辟害?焉:怎能,辟=“避”蔓,难图也。
蔓:蔓延,生长,图:图谋,谋划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
贰:两属无庸,将自及。
庸=用,自及:自己遭殃的意思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亲近。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修治城廓,聚:积聚粮草,甲:铠甲,兵:武器,卒:步兵,乘:战车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简明教程期末复习整理:陆世坤形式:闭卷题型:1.填空30分2.名词解释及翻译20分3.分析题20分4.作文30分第一讲:诗经一、重点学习《蒹葭》1、分析(1)思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
(2)思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所谓”是什么意思?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被念叨。
(3)思考:你怎样理解“在水一方”?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
(4)“苍苍”,“凄凄”,“采采”的使用有什么作用?三个同义的叠词,描绘蒹葭的繁茂。
(5)“为霜”、“未晞”、“未已”的变化有什么作用?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6)“方”、“湄”、“涘”;“长”、“跻”、“右”和“央”、“坻”、“沚”的等字的变换,起什么作用?用“长”、“跻”、“右”,描述道路的艰难。
用“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以及“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等句子,显示“伊人”位置的移动,增加伊人寻找的困难。
赏析:现代的人更愿意将“伊人”理解为意中人,把它当做爱情诗来读,或是将“伊人”的理解抽象化,视为美好理想之类的象征,“在水一方”则涵容了时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它的三章只有一意,一意化为三叠的组织章法,既创造出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又起到了深化意境的作用。
第二讲楚辞屈原的作品,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用他全部生命的热情铸就的,从而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有几种借景抒情的范例?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渲染、扩散和深化了抒情主人公的相约未见的愁情,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鸟儿为何聚在水草上中,渔网却为何挂在树梢上;麋鹿(本应在山野),为何来到庭院吃东西,蛟龙(本应在山渊),为何来到水边”,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比喻自己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3、极力铺陈美好场景四、读“筑室兮……缭之兮杜衡”,看看诗中一共列了多少种植物,罗列这么多植物的作用是什么?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一方面是美化环境,渲染浪漫的气氛。
绘制出一个一切都无限美好,处处喜气洋溢的氛围,使整个画面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幻奇境界。
另一方面,这些香草,香木是一种比喻、比拟、比兴,明写美物、美事,暗写美的人、美的心;美的事物、美的画面衬托着动人的爱情,动人的理想,包蕴着对幸福爱情生活的无限陶醉和对无限美好理想的难以遏制的追求的力量。
五、景物描写在诗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千古名句,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通过“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等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的描写巧妙衬托了主人公爱而不见,事与愿违的内心情绪。
诗歌中极力铺陈美好场景,缤纷多彩,绚丽斑斓,展现了诗人奇异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一种美丽凄婉、如梦似幻的浪漫意境。
六、比较:《蒹葭》和《湘夫人》的异同同:1、秋天秋景2、水边3、追求的执著与结局的惆怅异:1、语言上的差异。
《蒹葭》:语言清新,简洁,朴素。
《湘夫人》:语言瑰丽优美,有极强的表现力。
2、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蒹葭》:平和冲淡《湘夫人》:热情奔放3、不同的象征意义。
七:赏析:选自《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
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将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渴盼中准备相会的欢喜之情。
一口气罗列荷,椒,桂,兰十多种奇花异草香木芬树,色彩缤纷,香气馥郁,极力表现相会地华美艳丽,目的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是全诗最富想象力和浪漫的一笔。
第三讲诸子散文论语语录选讲解子张向孔子问仁。
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
”子张说:“请问哪五种。
”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①博施:广施恩惠。
②济:原意为“渡”,引申为帮助、振济。
③何如,如何,怎么样?④近取譬,就是拿自己作比方。
⑤仁之方也,意思是“这是仁义之道”。
假如有人君能广施恩惠于老百姓,又能振济万民于患难中,他的德性怎么样?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回答说:“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呢!所谓仁,自己要立身处世,同时也使别人立身处世,自己要通达,同时也使别人通达,能够拿自己打比方,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①克,约束;②复,实践,履行;③一日:一旦。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天下也就归依于仁了。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会靠别人吗?”④目,具体的条目。
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⑤事,动词,实行。
①难:指患难,引申为后果、后患。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待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生气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富,财物多;贵,地位高。
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
穷困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
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那样短暂的时间里离开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第四讲历史散文《垓下之围》学习第一段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
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完全已经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写项王被围垓下,四面皆楚歌,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
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
在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跑!骓马不往前跑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把你怎么办?”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
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写项王诀别虞姬,悲歌慷慨,表现英雄末路多情而无可奈何的心境。
第二段找出描写项羽语言和动作的句子,思考这些语言和动作呈现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征。
语言:“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自负,失败而心不服)动作: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勇猛无敌,英勇善战)第二段写东城快战。
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突围失道,陷大泽中;二是自认兵败被围,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表现其恃勇自负;三是写东城快战,连斩敌将,说到做到,部下叹服,展露他勇猛无敌的英姿。
第三段第三段写乌江自刎。
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因愧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南逃;二是将宝马送给乌江亭长;三是将头赠给故人,自杀。
这三层主要表现了项羽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一面。
第五讲魏晋诗文《登楼赋》学习第一段登上麦城城楼向四面眺望,姑且假借时光消解忧愁。
(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
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弯曲的沮水环绕着水中的长形陆地。
楼的北面是地势高平的广袤原野,面临的水边之地、低湿之地有可供灌溉的水流。
北接陶朱公范蠡葬地的郊野,西接楚昭王的坟墓。
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农作物布满了田畴。
这地方确实美,但不是我的故乡,竟不能让我短暂地居留。
首句以“忧”字奠定抒情基调,由登楼四望,引发怀乡之情,一个“忧”字贯穿全文,这二句是全赋纲领。
地理位置好古迹人文美自然环境美物产之美最后一句,笔势陡转,发出了喟然长叹,点出了作者所销之忧,是羁旅他乡、怀念故土的愁思此段交代登楼之因,描写登楼所见之景,以及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前面所写的山川美好的乐景,其目的是为了反衬怀旧思归之哀情。
以乐衬哀,愈见其哀。
这样,一个满怀忧思、怅然失意、羁旅他乡的文弱书生的形象,便跃然眼前了。
第二段生逢纷乱浑浊的乱世到处迁徙流亡啊,长长地超过了十二年直到如今。
念念不忘想着回家啊,这种忧思,谁能承受。
靠着栏杆远望啊,面对北风敞开胸襟。
地势平坦可极目远望啊,挡住视线的是那荆山的高峰。
道路曲折而漫长啊,河流长而渡口深。
故乡阻隔令人心悲啊,止不住泪流满面。
从前孔丘在陈绝粮,曾叹息说“归欤,归欤”。
钟仪为晋所俘仍操楚国乐调,庄舄显贵,病中思乡,仍发出越国的语音。
怀念故乡的感情人人相同啊,哪会因为穷困或显达而变心。
这段由诗人动作开端:凭栏槛——遥望——开襟——极目——涕横坠,既描写了山川景物,又引用了古人古事。
层层深入地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然而,这并不是他忧思的全部内容,下段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往深广出开掘拓展。
写在城楼上遥望故乡,抒发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三段日月一天天消逝啊,黄河水还没有到澄清的那一天。
希望国家能统一平定啊,凭借大道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力。
担心自己像匏瓜那样白白地悬挂在那里,不被任用。
害怕井淘干净了,却没有人来打水吃。
在楼上徘徊漫步啊,大阳将要下山了。
萧瑟的风声从四处吹来啊,天暗淡而无光。
野兽惊恐的回头望寻找伙伴啊,鸟张开翅膀互相鸣叫。
原野上静寂无人啊,远行的人还在匆匆赶路。
内心凄凉悲怆啊,心情悲痛而凄伤。
循着阶梯下楼啊,闷气郁结,填塞胸臆。
到半夜难以入睡啊,惆怅难耐,辗转反侧。
写凄清暮色中的悲怆心情,表达怀才不遇之忧八、《登楼赋》的艺术特色1、结构严谨,脉络分明2、抒情方式灵活多样3、语言清丽自然九、背诵《短歌行》通读《饮酒》第六讲唐诗《春江花月夜》学习第一部分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
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
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
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蜿蜒曲折的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