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

合集下载

2021生物高考 高考生物培优课件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讲解部分)

2021生物高考 高考生物培优课件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讲解部分)

分裂结果
1个精原细胞 ↓
⑧ 4 个精子 (生殖细胞)
1个卵原细胞 ↓
1个卵细胞+⑨ 3个极体 (生殖细胞) (消失)
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 非同源染色体 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交叉互换 。 三、受精作用 1.概念:① 精子和卵细胞 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与卵细胞的② 细胞核 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 来自③ 精子(父方) ,另一半来自④ 卵细胞(母方) 。 4.意义:就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⑤ 染色体数目 的恒定,以及生物的⑥ 遗传和变异 都 是十分重要的。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2次
1次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
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
离,无交叉互换现象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自由组合
不出现自由组合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不变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 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2个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前期和中期
后期Βιβλιοθήκη 末期3.同源染色体“对数” 及“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①,表示减数分裂的是②。图乙中表示有丝分裂 的是③,表示减数分裂的是④。
4.利用柱形图分析减数分裂(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
5.常考易混的相关物质或结构变化的原因
提升三 配子来源的判断及异常配子的产生
四、减数分裂中常考易错的概念辨析

2021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1版《大高考》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

A卷全国卷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1.(2021·新课标Ⅱ,5)在生命科学进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试验⑤DNA的X光衍射试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觉了基因的分别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杂交试验证明白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NA的X光衍射试验说明白DNA分子呈螺旋结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试验。

答案 CDNA的结构与复制2.(2022·全国课标卷Ⅰ,29)在有关DNA分子的争辩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育基中培育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全部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TP水解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的是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即β位和γ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即γ位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

要将32P标记到DNA上,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γ位上。

21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精练: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细胞基础 含解析

21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精练: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细胞基础 含解析

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专题九遗传的细胞基础考点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1.[2020山东师大附中模拟]某种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A.2个B.3个C.4个D.5个2.[2020浙江十校联考]如图是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时不可能出现不均等分裂B.该细胞中有3条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组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3.[2020三湘名校第一次联考,9分]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2n=8)经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过程在该动物的(器官)中发生。

(2)②表示细胞。

正常情况下,一个细胞①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②的基因型(填“相同”或“不同”)。

(3)若过程Ⅱ正常进行,但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细胞③中多了一条染色体,那么,另外三个细胞③分别含有条染色体。

(4)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正常情况下,当一个细胞④的基因型为AB时,与该细胞一起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④的基因型为。

若基因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细胞①分裂产生了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的四个细胞④,其原因是。

考点2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4.[2020湖南四校联考]下列关于某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B.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C.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D.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5.[2020安徽示范高中联考]某兴趣小组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鼠细胞(2n=40)的图像时,发现了一个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B.若该细胞移向某一极的染色体为40条,则一定为有丝分裂C.若该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则一定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若该细胞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不完全相同,则一定不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2020江西南昌模拟]图中①~⑤为某二倍体生物各细胞分裂时期模式图,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A.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④7.[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2021高考生物江苏一轮复习精炼: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

2021高考生物江苏一轮复习精炼: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考点考向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多以细胞分裂图、坐标图、染色体结构图等形式进行考查,高频考点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物质量变化的分析;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二者异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图像辨析等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归纳减Ⅰ、减Ⅱ和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联系及它们在各时期的相关图像的特点和识别方法;用不同方式描述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分子数量的变化,同时还要注意与遗传定律、生物变异的联系动物的受精过程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真题探秘】基础篇考点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基础集训】1.(2019江苏无锡一模,2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会出现两两配对的现象B.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C.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D.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答案ACD2.(2019江苏扬州一模,6)如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乙~丁表示其产生精子过程中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时期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甲→乙过程中发生了转录和翻译C.乙→丙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D.丙→丁过程中发生了着丝点分裂答案 D考点2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基础集训】1.(2019江苏华罗庚、江都、仪征三校联考,12)图1、图2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个细胞都能产生两种子细胞B.图中两个细胞均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图中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的原因都相同D.图中两个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答案 A2.(2019江苏启东、前黄、淮阴等七校联考,8)图1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2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遗传的细胞基础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遗传的细胞基础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遗传的细胞基础专题九遗传的细胞基础试验位点1减数分裂和受精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b.有三对同源染色体c.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已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2.如图1所示,显示了从动物卵母细胞中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图2显示了动物卵母细胞中的细胞① ② ③. 根据图片,以下陈述是错误的()图1a.细胞ⅱ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图1中的细胞II和III不包含同源染色体。

C.细胞IV有四种可能的基因型d.图2表示图1中的②,图1中细胞ⅳ的基因型为ab3.[2022年在湖北武汉进行的调查]以下关于ffxdy基因型果蝇精子产生的描述是正确的,即由于大小不同,A.X和Y染色体之间没有关联b.xd与xd、y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f、f与xd、y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d.f与f、xd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24.[2022安徽丽珍,4,6点]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图所示。

以下陈述是正确的()汇合点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5.该图是与哺乳动物有性生殖有关的概念图。

人们已经发现,人类神经肌肉无力的遗传特征是,儿童的疾病总是与母亲的疾病相同。

以下相关陈述是正确的()a.①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③表示同源染色体会合,细胞④为精原细胞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3次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c.基因重组只能伴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实现d.人类的神经性肌肉衰弱症致病基因可能位于线粒体中6、河南南部九所学校(4)的2022项联合检查: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与女性红色和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第二减数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

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色盲基因的比例是1:1b,染色单体的比例是2∶ 1C 常染色体数目的比率为4∶ 1D核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4∶ 1.7.[2021四川理综,2,6分]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

2021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遗传的细胞基础

2021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集训: 遗传的细胞基础

2021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集训——遗传的细胞基础1.若将果蝇精巢中某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然后该细胞在非同位素标记的环境中进行了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有的无放射性,则该细胞(染色体正常分配)进行的分裂方式及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有丝分裂,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D.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解析】将一条染色体的DNA进行同位素标记,若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的无放射性,表明该细胞并非有丝分裂所产生,而是经过了减数分裂,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子细胞中具有无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

【答案】C2.下列关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的时间未发生改变B.分化后的细胞,核酸不变,但蛋白质发生改变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某细胞中共有8个DNA分子,则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解析】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一般变短,A错误;分化后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变,但RNA和蛋白质发生改变,B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C正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某细胞中共有8个DNA分子(包括核DNA和质DNA),则性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小于8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对数小于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四分体个数小于4,D错误。

【答案】C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解析】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A错误;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和2,不相等,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离不开星射线的牵引,而星射线是由组成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的,所以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D正确。

【高三】202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遗传的物质基础

【高三】202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遗传的物质基础

【高三】202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遗传的物质基础一、典题例析参考点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包括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例1.(2021广东卷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用于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试着从蛋白质中分离DNA并研究它们的作用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分析】肺炎球菌转化实验未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两个实验均未发生突变和重组。

【答案】c[knowledge link]avery等人在肺炎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首次证明DNA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好时和蔡斯通过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例2.(2021江苏卷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酵母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分析】细胞生物(PEA)的遗传物质只是DNA,a是错误的;酵母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在线粒体中有少量分布,B对;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不含s元素的DNA;HIV D的遗传物质是RNA,它被水解产生四种核糖核苷酸。

【答案】b【容易出错的警告】适用对象“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不清楚。

这意味着生物体中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DNA。

但对于一个特定的有机体来说,只有一种遗传物质,DNA就是DNA,而不是“主要的”。

例3.(2021江苏卷23)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a、从细胞中提取DNA和蛋白质需要蒸馏水来破碎细胞b.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蛋白质c、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的透析可以去除溶液中的DNAd.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分析】从动物细胞中提取DNA时,需要用蒸馏水,而不是植物细胞,这是错误的;将DNA溶解在2ol/L NaCl溶液中,过滤出蛋白质,然后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以沉淀DNA 和B对;透析只能去除小分子物质,DNA是大分子物质,透析不能去除,C错;DNA和蛋白质样本带负电。

年高考生物总温习 第四单元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

年高考生物总温习 第四单元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1.(2021·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割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一、二、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割裂前期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 倍C.染色体1与2 在后续的割裂进程中会彼此分离D.染色体1与3 必然会出此刻同一子细胞中解析:选C。

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故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割裂进程中,A项错误;图中每条染色体均含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割裂,故染色体数量不可能是体细胞的2倍,B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时期细胞中存在联会形成四分表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割裂前期,染色体1和2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割裂的后期将会分离,C项正确;染色体1和3为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1和4也是非同源染色体,由于减数割裂进程中非同源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故染色体1和3不必然出此刻同一子细胞中,D项错误。

2.(202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割裂和减数第一次割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二者前期染色体数量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量不同B.二者中期染色体数量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量相同C.二者后期染色体数量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量相同D.二者末期染色体数量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量不同解析:选C。

分析有丝割裂和减数第一次割裂进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转变,逐项进行解答。

有丝割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割裂前的间期都进行了DNA的复制,但染色体数量都没有加倍,二者前期染色体数量、DNA分子数量相同。

有丝割裂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减数第一次割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二者染色体行为不同,A项错误。

二者中期染色体数量、DNA分子数量相同,有丝割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割裂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二者染色体行为不同,B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实用文档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
考点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xx 安徽理综,4,6分)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
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 A
2.(xx 江苏单科,28,8分)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
是 。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 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 ;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

答案 (8分)
(1)甲、丙、丁 甲、丁 不一定相同
(2)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
(3)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 蛋白质 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
考点2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iF35218 8992 覒lU24949 6175 慵Z31731 7BF3 篳25395 6333 挳431646 7B9E 箞-38959 982F 頯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