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视角下老挝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合集下载

老挝会计准则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老挝会计准则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老挝会计准则变迁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对外开放,充分享受全球一体化发展红利,是世界各国谋求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

会计准则的趋同对促进国际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服务于国际资本跨境流动,是全球贸易活动的基础,会计准则国际化变迁及国际趋同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老挝与我国一样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从1986年老挝开始酝酿革新,1991年老挝党“五大”确定“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

按照这一发展历程,老挝财政部门主导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变迁,会计准则与财报编制成本得以降低,增强了会计透明度,吸引了大量外部资本的涌入,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动力,有力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规范及快速发展。

但是,老挝会计准则变迁过程中的转换成本依然较高,加大了政府压力,且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较低,难以客观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意图。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但也需要吸取老挝准则变迁中的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提高会计准则的标准化要求,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服务。

二、老挝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实选择(一)变迁的可能性。

(1)全球经济运行方式的趋同。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不同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共同特点,即不论国家社会经济制度性质如何,往往都是多种经济运行机制的复合体或混合体。

当前阶段,现代公司化的组织形式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并且存在趋同现象,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引导国家采取相同或相近的会计准则,有利于政府运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2)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善。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环境下,老挝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各国之间开展了频繁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同时,老挝采取系列政策不断改善和优化了国内的法治环境与经济环境,并在推动会计核算规范化发展过程中制定、实施了会计准则,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提高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效益。

社会主义与国际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国际合作与挑战

社会主义与国际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国际合作与挑战

社会主义与国际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国际合作与挑战社会主义与国际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国际合作与挑战社会主义是一种以社会公有制为基础,并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的逐渐发展,国际合作与挑战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国际合作与挑战,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一、经济合作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社会主义强调资源的公有化与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国家通常存在着大量的共同利益。

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共享资源,共同投资,并通过简化贸易程序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这种合作不仅能够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能够增进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然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和政策存在差异,合作过程中需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政治合作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是保持社会主义理念与制度稳定的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建立政治联盟、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政治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独立权益,还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理念的传播和普及。

然而,政治合作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由于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和政策差异,实现政治合作需要建立相互信任和平等互利的基础。

此外,一些国际关系问题也会对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带来影响,如国际制裁和地区冲突等。

三、文化交流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推动社会主义理念传播与传承的重要方式。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交流访问、教育合作、文化展览等形式,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承。

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友谊和了解,还能够提高社会主义理念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然而,文化交流也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存在差异,文化交流过程中需尊重彼此的差异,并寻求共同点,以实现交流的效果和目标。

总结起来,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国际合作与挑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国际关系视角下老挝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国际关系视角下老挝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2010年第26卷第3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26 N o.3 2010 (总第111期)JOURNAL OF NORTH UN IVERSIT Y OF CH INA(S OC I AL SC IENCE ED ITI ON)(Sum.111)文章编号:167321646(2010)0320001205国际关系视角下老挝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Ξ王蓉霞(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 从国际关系史发展演变、国际合作、国际战略三个角度分析了老挝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正确性。

从国际关系发展史角度看,老挝选择社会主义是全球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过程,是对全球殖民性国际关系模式的突破;从国际合作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老挝国家发展和融入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力量;从国际战略角度来看,老挝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确保了国家利益。

关键词: 老挝;国际关系史;国际合作;国际战略;社会主义政策 中图分类号: D814.1 文献标识码: A do i:10.3969 j.issn.167321646.2010.03.001The Ine v ita b ility of the S oc ia lis t S ys temΚLa osΕC ho iceΚfrom Inte rna tiona l Re la tion P e rs pe c tiveW ANG Rongx i a;Schoo l of M arxis mΚU niversity of Science&T echno logy BeijingΚBeijing100083ΚCh inaΓAbstractΠL ao s is one of the coun tries adhering to the socialist system today.T h is pap erΚbased on the evo lu ti on h isto ry of in ternati onal relati on sΚin ternati onal cooperati on and in ternati onal strategicΚ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co rrectness of L ao s’socialist cho ice.F 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 isto ry of in ternati onal relati on sΚL ao sΕcho ice is the inevitab le p rocess of globalizati on and is a b reak th rough of global m odel of the co lon ial natu re.F rom the persp ective of in ternati onal cooperati onΚsocialist ideo logy is a guaran tee fo r L ao sΕnati onal developm en t and in tegrati on in to the globalizati on.A nd from an in ternati onal strategic po in t of viewΚL ao sΕsocialist con structi on po licies p ro tects the nati onal righ ts and in terests.Key wordsΠL ao sΜh isto ry of in ternati onal relati on sΜin ternati onal coop erati onΜin ternati onal strategyΜsocialist po licies0 引 言老挝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支力量,在苏联解体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符合老挝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和老挝代议制度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和老挝代议制度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和老挝代议制度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和老挝是中南半岛的两个近邻国家,不论是地理和历史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尤其是在现代,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两国关系日益重要,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联系不断加强。

中国和老挝的政治制度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代议制民主,主张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在近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了解中国和老挝代议制度的比较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两国民主政治的活力和发展趋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中国和老挝代议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了解两国的代议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和效果,有利于深入了解两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向。

具体的研究目的如下:1. 了解两国代议制度的历史演进和政治制度的发展2. 比较两国代议制度的机构设置和选举制度3. 比较两国代议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和效果4. 探讨两国代议制度在未来的政治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已有的政治制度比较研究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内容分析,深入探讨两国代议制度在实践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和老挝代议制度的比较研究,预计可以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 对中国和老挝代议制度的机构设置和选举制度等方面,形成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2. 分析两国代议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和效果,发现其中的经验和不足3. 探讨两国代议制度在未来的政治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五、论文结构:本研究论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和论文结构等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中国代议制度的研究,介绍中国代议制度的历史、机构设置、选举制度和运作情况,分析其特点和不足。

第三部分,老挝代议制度的研究,介绍老挝代议制度的历史、机构设置、选举制度和运作情况,分析其特点和不足。

老挝人民革命党确立老挝迈向社会主义的路线

老挝人民革命党确立老挝迈向社会主义的路线

为 现 老挝 人l 孳 命党 确 定的 f: 1_!IJ老挝 要从 I._I给 [| 的 小 农经济 过 渡
会 {!义 lI怀 , 牢 { 把 党 的指 导思 剑 社会 义人生 J拉。 1)i_『老挝 址 人的
l,即 老挝 没 }I:会三}i义是 ‘个 长
际是 经 济 仍是 以 自给 自 的 小农
命知 分 广乃 的 【 族 、各阶 人
联 i; L址 人 J开 发 人 J资 源 ;
八 址要 、 人的 …防 j }安 力 : ;儿
址要广 交友 .少 附 股,川 lq发燧 友 好 合作 天 系。
{2 CO NTEM PO RARY WO RLD
20 1 8 9 当代 世 界
项 基 小 则 :UI J 仆 }f 会 卜义 、_l 0
0列 l 义、ll芒十 党 的 领 、 j‘ 【 ii
l}I 、坚十 :入【 l 0政 、 ·l 持 霞
义f¨l14 卜义 结 。
此 拯 J , 挝 人I 命党 响 定 J’迈 …ff:会 i 义 几项 j 小仃 筹 : ‘
址 要迎 没 Il_lf r 姒 的 党 ; 。 阵
’ I ]IJ政 仪 ; i址 r1 政 Jf=J:的任 川 发
眨 物 质技 术 J. 机 川 , Jt-f ̄' 政 府 观
:胖 的仅 峨 ;丁i=址 建 、 平lI先 法
体 系 :人 迎 以j 人、 l 平ll ’
【 L jIJ』复的蛾 离政 治纰 织 .始终 址 善 止 善 的过 程 。
笔挝 人阶 级 、劳 动 人 ,支9-.【 族 枞
完成 【 族 民 置革 命后 , 挝 进
利 平¨利 的 忠 吱代 。
入 r向社 会 卜义过 渡 的时 煳 。这 是 老

老挝的社会主义

老挝的社会主义

老挝的社会主义第四组成员:吴翠绵、周玮、吴咏梅、刘巧红、陈明娜、黄月娜、李翠娥、刘菊梅、程雅婷、王燕丽、杨美红、张欣欣一、背景(一)、基本概况——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1、地理:老挝,全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

2、人口:约600万(2007年)。

有60多个部族,大致划分为老龙族、老听族、老松族三大民族。

通用老挝语。

居民多信奉佛教。

华侨华人约1万多人。

3、政治: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

1986年老挝开始酝酿革新。

4、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二)、老挝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国情特点1、老挝是在“自然性质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起步低,基础差,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2、老挝经济对外依赖性非常强。

3、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老挝与越南、泰国有着特殊的关系,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受外来影响比较大。

4、老挝的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但老挝的民族心态缺乏进取精神,这也是其迟迟未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主观因素之一。

二、老挝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从国际关系史发展演变、国际合作、国际战略三个角度分析:1、从国际关系发展史角度看,老挝选择社会主义是全球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过程,是对全球殖民性国际关系模式的突破;2、从国际合作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老挝国家发展和融入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力量;3、从国际战略角度来看,老挝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确保了国家利益。

老挝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支力量,在苏联解体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符合老挝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东剧变以来,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不管你是否喜欢自由资本主义,你必须接受且无法超越其所制的自由民主的制度框架。

如齐泽克所言:“正如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极具洞察力的论及那样,再也没有人严肃认真地考虑可以用什么取代资本主义了,就好像即使在全球性生态灾难的情况下,自由资本主义也仍然是一个注定存在下去的‘实在’。

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r ul i n g pa ty r i n La o s s i nc e i t wa s ou f nd e d o n Ma r c h 2 2,1 9 5 5.S o f a r ,t h e L ao P e o p l e’ S Re v o l u t i o n a r y Pa ty r n o t o n l y h a s u n i t e d a nd l e d t h e L a o pe o p l e t o c o n t i n u e mo v i n g f o r wa r d a l o n g t h e r o a d o f s o c i a l i s m wi t h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a o s
走过 了6 2年 的光 辉历 程 , 取 得 了举世 瞩 目的辉 煌成 就 , 推 动 老 挝 由“ 陆锁 国” 向“ 陆联 国” 转 型 。 老挝 人 民革
命党始终代表老挝 工人 阶级和各族人 民利益 , 在长期反对殖民统治和帝 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
建设和革新开放 实践 中, 形成 了具有 自身特点的一 系列路线、 方针 、 政策。2 0 1 6 年1 月召开的老挝人 民革命 党第十次全国代表 大会和 4月召开的老挝 第八届 国会第一次会议取得 的一 系列成果, 标 志着老挝人 民革命
Ab s t r a c t : T h e L a o P e o p l e ’ s Re v o l u t i o n a r y P a t r y a r me d wi t h Ma r x i s m t h e o y r h a s b e e n t h e o n l y p a t r y a n d t h e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置|! = l f恩 怨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 中国的必然选择
易 彪
【 摘要 】 中国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制度, 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轨迹有关, 也是中国民众民心向背和主动必然
的选择 , 是中国人 民在发 展探 索中通过实践证明后 的必然选择。 从历史和辩证的角度 解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必 然性, 能更加 坚定坚持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
山先生 的革命运动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任务。 不管是 康有为领导的戊戍变法, 还是孙中山倡导的民主共和都最终失
近代 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正好是世界资本主义文 明大发 败了, 这样 的结果充分说 明了中国是不可能照搬西方国家 的资
展的时期; 在资本主义大发展 的同时, 社会主义思潮也开始萌 本 主义 制度 的。
的打击, 中国已经不能再继续维 持自给 自足的 自然经济, 朝 清
民强还有很大的距离。 之所 以会给国民政府这样的评价, 主要
不 的统 治 地位 己不 可能 继 续 维 持 , 太平 天 国起 义 和义 和 团运 动 向 原因是新掌权者代 表的仍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 , 不可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不可能消 清王朝发动了强有力的挑战, 尽管均告失败, 但是太平天 国起 可能实行多党制, 中国不管是走变革和改 良之路 , 还 义和义和 团运动 的失败 正好 也证 明了中国是不可 能继 续走过 除封建土 地制来解放农民。
认为中国只有走俄国的道 中国缺乏实行君主立宪的各种客观条件。 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 苏俄革命 运动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
过于稳定 , 小农生产模式的强大 阻隔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路 , 过新 民主 主义革命来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 , 能拯救 中 通 才 才是中国历史 发展的必然选 择。 以说 “ 民主 主义理论 可 新 没有同世界的资本主义共同进步。 虽然说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 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L .T ⒙ ﹢ ┈ ┉ ┇ ┉ a o s i s o n eo f t h e c o u n t r i e s a d h e r i n gt ot h es o c i a l i s t s y s t e mt o d a y h i s p a p e r b a s e do nt h e
4 ] 2 4 1 发展的必然结果 [ 。 老挝选择社 会主 义是 历史 的
无路可走 , 不能把各大城镇连接起来 。 这种情况下 ,
从而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 在老挝 , 独立和国家发展 ,
法国统治期间 , 老挝各民族爆发了若干次起义运动 ,
同许多“ 外围” 世 界 大战后的民 族独 立 运 动 高 潮 中 ,
模式最终建立 。 这一阶段 , 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关 系日益密切 , 互动也逐渐增多 , 国际关系体系整体在 制约各国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 全球殖民性国际关系模式的出现一方面推动世 另一方面 界 形 成 了 一个 比 较 完 整 的 资 本 主 义 体 系 , 对于这一现象 , 后来 制造了殖民国家对立面的存在 。 的学者用中心 心 外围论做了一个总结 。 所谓的 “ 中 外围 ” 理论 , 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 · 普雷
⒓瀭 ⒙ 灀 灐 灋瀳 灖 灋 灟 灑 灜 灇 灈 灑 灔 灑 灜 灢灗 灍 灜 灐 灋瀿 灗 灉 灑 灇 灔 灑 灛 灜 瀿 灢 灛 灜 灋 灕⒙瀷 灇 灗 灛 灐 灗 灑 灉 灋 灍 灚 灗 灕瀳 灖 灜 灋 灚 灖 灇 灜 灑 灗 灖 灇 灔 瀾 灋 灔 灇 灜 灑 灗 灖瀼 灋 灚 灛 灘 灋 灉 灜 灑 灟 灋
.F t h en e c e s s i t ya n dc o r r e c t n e s so f L a o s ' s o c i a l i s t c h o i c e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t h eh i s t o r y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1 ] 1 实在 ’ 在 这种 态势 下 , 我 一 个注定存在下 去的 ‘ 。 ”
⒓n .An L a o s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e n ta n di n t e g r a t i o ni n t ot h e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df r o ma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t r a t e g i c
⒙i ⒙a e v o l u t i o nh i s t o r y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 e l a t i o n s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r a t e g i c n a l y z e s
[ 2 ]
休领薪俸 。 法国在老挝征收重税 , 控制了老挝经济命 脉, 并剥夺老挝人学习本民族历史与文字的权力 , 而 以法文取而代之 。 法国人不发展老挝的交通 。 老挝 没有什么交通工具 , 各大城镇有公路 , 但是丛林地带 希望通过 解决 经 济 问 题 促 进 国 家 发 展 , 显然很不现 实 。 老挝寻求通过解决政治问题的途径来促进民族 发展不是依靠投入资本就能解决的经济问题 , 而是 “ [ 3 ] 8 ~1 4 一 个政治问题 ” 国家发展 , 在 。 为了民族独立 、 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 在随后 2 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 国家一样 , 老挝 爱 国 统 一 阵 线 组 织 巴 特 寮 坚 决 地 冲 击了资 本 主 义 的 殖 民 帝 国 主 义 体 系, 试图并成功 抵御了 地借助社 会主 义 崭 新 制 度 突 破 了 外 围 束 缚 , 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 外围 ” 国家的这些举动是对 资本主 义全球 化 的 反 动 , 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全球化
们 从国际关系 发 展 演 变 角 度 考 察 老 挝 社 会 主 义 , 可 以丰富对社会主义制度选择 ,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实 践的认知 。

收稿日期 : 2 0 1 0 0 2 0 3 作者简介 :王蓉霞 ( 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 。 1 9 7 3 ) ,女 ,讲师 ,博士 ,从事专业 :
⑶L ⒛h ⒛i ⒛i ⒛ ┎┌ ┄ ┇ ┈ a o s i s t o r y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 e l a t i o n s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o p e r a t i o n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r a t e g y
⒙L ⒓c r e l a t i o n s a o s h o i c ei st h ei n e v i t a b l ep r o c e s so f g l ok t h r o u g ho f g l o b a l mo d e l o f
维什 1 它将资本主义世 9 4 9年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 。 界划 分 成 两个部 分 : 一个部分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 多 样化的“ 中心” 这是个“ 大的工业中心” , ;另 一 个 部分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 “ 外围 ” 是“ 为大 , 的“ 外围 ” 。 前者主 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 ” 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 要 由 西 方发 达国 家 构 成 ,
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1 0年 第 2 6卷 第 3期 . 2 6 No . 3 2 0 1 0 Vo l 总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 ( 1 1 1 ) S u m.
.F ⒙s t h ec o l o n i a l n a t u r e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o p e r a t i o n o c i a l i s t i d e o l o g yi sag u a r a n t e ef o r ⒓s . p o i n t o f v i e w⒙L a o s o c i a l i s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o l i c i e sp r o t e c t st h en a t i o n a l r i g h t sa n di n t e r e s t s s o c i a l i s t p o l i c i e s 再也没有人严肃认真 明信极具 洞察 力 的 论 及 那 样 , 地考虑可 以用 什 么 取 代 资 本 主 义 了 , 就好像即使在 全球性 生态灾 难 的 情 况 下 , 自由资本主义也仍然是
引 言
老 挝 作 为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中 的 一 支 力 量, 在苏联 走出了一条符合老挝国 解体至今近 2 0年的时间里 , 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 苏东剧变以来 , 西方乃至整个世 界形 成 一 种思维 定 势 , 即不管你是否喜欢自由资本 主义 , 你必须接受 且 无 法 超 越 其 所 制 定 的 自 由 民 主 正如弗雷德里克 · 詹 的制度框架 。 如齐泽克所言 : “
〇﹢ ﹩ ┄ ┃ ┍ ⒉ ⒙B 0 0 0 8 3 ⒙C ⒕ S c h o o l o f Ma r x i s m⒙U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B e i j i n g e i j i n g1 h i n a
[ 2 ]
间屋子 ” 但是 “ 那间屋子 ” 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 。 重大进程 。“ 外围 ” 国家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选择开启 国际关系进入多极化发展 了 国际关系史 的 新 局 面 , 阶段 。 苏联解体后 , 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 “ 一大四 小” 社会主义 国家在实 践 中 摸 索 出 比 较 符 合 本 国 特 多空间模式是社会主义发展多样性和统一性的一 致, 是融入社会主义体系的过程 ; 从世界角度来讲是 是前 2 0世 纪 初 开 启 的 多 极 化 进 程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外围 ” 国家在第 一次 突 围 失 利 后 , 继续抵制资本主 “ 寻求更好地融入世界全球化过程的一 义的全 球化 、 种尝试 。 如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 样 , 2 0年来 老挝 的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众多挑战 , 包括苏联解体 、 国际 在重大危机与压力面前 , 老挝党于 1 9 8 6年 1 1月在四
国际关系视角下老挝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王蓉霞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 ( 0 0 0 8 3 ) 摘 要 : 从国际关系史发展演变 、 国际合作 、 国际战略三个角度分析了老挝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正确性 。 从国际关 老挝选择社会主义是全球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过程, 是对全球殖民性国际关系模式的突破; 从国际合作角度 系发展史角度看, 来看,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老挝国家发展和融入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力量; 从国际战略角度来看, 老挝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政策确保了国家利益 。 关键词 : 老挝 ;国际关系史 ;国际合作 ;国际战略 ;社会主义政策 中图分类号 : D 8 1 4 . 1 文献标识码 : A : 1 0 . 3 9 6 9 燉 . . 1 6 7 3 1 6 4 6 . 2 0 1 0 . 0 3 . 0 0 1 ┄ j i s s n
必然 。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老挝在当代进行国
际合作的精神武器
从当今国 际 合 作 角 度 来 看 ,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是老挝国家发展和融入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力 马克思指出 : 历史喜欢捉弄人 , 喜欢和人们开玩 量。 “ 笑。本 来 要 进 这 间 屋 子, 结果却跑进了那间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