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我的牙掉了》教案模板范文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牙掉了》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牙掉了》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牙掉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换牙的特点和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关心和关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小学生换牙的特点和过程。

2.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先向学生询问:你们有没有掉过牙?为什么会掉牙?2.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我的牙掉了》,一起了解一下小学生换牙的特点和过程。

步骤二:讲授新知(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并解释词义。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并配合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步骤三: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讨论:你们身边有没有小孩子换牙的情况?他们是怎么换牙的?2.学生分组进行口头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

步骤四:梳理归纳(1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小学生换牙的特点和过程。

2.教师给学生提供换牙过程的正确答案。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一个小故事或者漫画,讲述一个小孩子换牙的故事,可以自己编写或者使用已有的故事和漫画。

2.学生进行口头演讲,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故事。

步骤六: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学习本课,你们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资源准备1.课文《我的牙掉了》的教材和相关图片。

2.小组讨论和演讲的材料。

3.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和进行口语表达,帮助学生了解了小学生换牙的特点和过程,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强的讨论和表达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到讨论和展示活动中,互相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掉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掉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掉了》含反思大班教案《我的牙掉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换牙现象,了解乳牙和恒牙的区别,初步了解预防牙齿疾病的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我的牙掉了》含反思教案吧。

目标:1、正确对待换牙现象,了解乳牙和恒牙的区别。

2、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预防牙齿疾病的方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准备:1、PPT课件。

2、故事《换牙》的磁带。

3、保护牙齿的视频。

过程:一、丁丁担心啥。

--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一天早上他的牙齿摇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丁丁的牙齿到底怎么了?--教师播放故事前半部分(开头至”……就用手轻轻地碰碰牙齿”)。

--丁丁的牙齿摇动了,他以为牙齿怎么样了?(烂掉了)。

--丁丁为什么以为牙齿烂掉了?(因为他昨天晚上偷吃了糖而且没有刷牙)。

--丁丁以为他的牙齿要烂掉了,会掉下来,他是怎么做的?(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张大嘴吃饭,还用手捂住嘴巴)。

二、丁丁换牙了。

--老师发现丁丁害怕的样子,她是怎样做的呢?我们继续听下去。

--教师播放故事《换牙》的后半部分(从”这时,老师看见了……”至结束)。

--老师是怎样对丁丁说的?她为什么让丁丁别害怕?(因为丁丁的牙齿不是要烂掉,而是要换新牙了)。

--那你换新牙了吗?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旁边小朋友的牙齿,看看有什么发现,待会告诉我们。

(有黑的牙齿、掉了几个牙齿)。

--如果我们再有牙齿摇动或者是掉下来你们会害怕吗?--小结:你们为什么会不害怕了呢?因为换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自然现象,说明你们长大了。

--出示PPT1:我们在换新牙时,怎样才能有一口漂亮、整齐的牙齿呢?--小结:我们在换牙的时候,不能用手去扳它,用舌头去舔,这样长出来的牙齿才会漂亮、整齐。

三、乳牙与恒牙。

--人的一生有两种牙齿,一种叫乳牙,一种叫恒牙。

你想知道它们吗?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以乳牙的口吻边讲述《老朋友和新朋友》,边出示PPT2。

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及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的1.1 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针对大班的一堂社会课,本节课的内容为讲解孩子们身体的一个小部位——牙齿,并结合孩子们日常所熟悉的情境与语言进行讲解。

1.2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程,使得学生能够了解牙齿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学会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保持健康的身体。

2. 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内容1.通过图片和讲解,介绍人的牙齿构造与作用。

2.播放课程视频《我的牙掉了》,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于牙齿掉落之类的经历。

3.讲解如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结合游戏,让学生模拟刷牙、漱口等口腔清洁活动。

5.小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2 教学流程1.引入活动。

–学生观看照片,了解人的牙齿构造与作用。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牙齿掉落的经历。

2.视频课程学习。

–通过播放视频《我的牙掉了》,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牙齿掉落经历。

3.讲解口腔卫生习惯。

–通过展示图片及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游戏环节。

–通过为学生配发牙刷、杯子等物品,学生模仿刷牙、漱口等口腔清洁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型PK环节,比赛谁的牙齿清洁最干净。

5.小结环节。

–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强调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3. 教学思考及反思3.1 教学思考在本节课设计中,结合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刷牙、漱口等口腔清洁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同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牙齿掉落经历,通过观察和互动,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3.2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们的年龄较小,很容易产生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老师需要在课程设计中采取小组PK等交互性强、趣味性高的方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牙掉了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牙掉了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牙掉了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牙掉了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牙齿的生长和脱落过程。

2. 培养幼儿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3. 培养幼儿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牙齿的生长和脱落过程。

2. 牙齿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3. 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牙齿的生长和脱落过程。

2. 包含牙齿保护方法和口腔卫生的图片或卡片。

3. 牙刷等相关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教师给每个幼儿一颗彩色的牙齿模型,并问他们这是什么?2. 引导幼儿说出牙齿的作用。

展示和讲解:(15分钟)1. 显示幻灯片或图片,向幼儿展示牙齿的生长和脱落过程,并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

2.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牙齿脱落经历。

讨论和互动:(15分钟)1. 引导幼儿探讨牙齿的作用。

2. 围绕如何保护牙齿展开讨论,让幼儿积极参与。

练习和实践:(15分钟)1. 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际牙齿和牙刷等工具,模拟清洁牙齿的过程。

2. 引导幼儿互相展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总结和归纳:(10分钟)1. 教师总结讨论的结果,强调正确刷牙的重要性。

2. 与幼儿共同总结,形成保护牙齿的几个重要方法。

延伸活动:1. 观看卡通动画片《小猪佩奇的牙齿掉了》。

2.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份有关保护牙齿的绘本或绘图纸,鼓励他们和家长一起绘制创意作品。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案内容和方式。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程引导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1. 通过幼儿参与的方式进行口头反馈,检查他们对牙齿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进行刷牙演示和观察,评价幼儿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能力。

参考资源: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牙齿生长和脱落过程。

2. 牙齿模型和刷牙工具。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换牙的过程,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幼儿的防坑意识,懂得规避一些意外情况;•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话题引入老师可以放一段视频,引入话题并介绍下午要分享一件关于牙齿的故事。

故事分享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或网上类似的故事来讲述一下牙齿掉落的过程,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图片展示老师可以放一些有关换牙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交流来了解牙齿的特点和换牙的过程。

角色扮演老师可以邀请一些幼儿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模拟牙齿掉落的场景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游戏环节老师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找朋友”、“拼图游戏”、“传球游戏”等,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视频引入法: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关的视频来引入话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教学打下基础;•故事讲述法: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讲述一些有关牙齿掉落的故事,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图片展示法:老师可以通过放一些有关换牙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交流来了解牙齿的特点和换牙的过程;•角色扮演法:老师可以邀请一些幼儿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模拟牙齿掉落的场景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游戏环节法:老师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视频播放器;•有关换牙的图片或者PPT;•故事板书或PPT•牙模等道具;•简单的小游戏。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1节课(30分钟~ 40分钟)•教学步骤和运用时间:(1)话题引入(2分钟);(2)故事分享(5分钟);(3)图片展示(5分钟);(4)角色扮演(10分钟);(5)游戏环节(10分钟)教学反思教学中我们以多重方式让幼儿学习了有关换牙的知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角色扮演和游戏环节是教学中最好的一环,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材准备和课前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掉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掉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牙掉了》教学目标•了解牙齿的构成和作用;•学习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发现自己的牙齿问题,及时处理。

教学内容•牙齿的构成和作用;•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牙齿的保护;•牙齿问题的处理。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带着孩子们用图片或实物讲解牙齿的构成和作用,告诉孩子们牙齿的重要性,并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活动1:听故事(15分钟)老师讲述一个故事《我的牙掉了》,让孩子们了解发生口腔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并在过程中帮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3. 活动2:游戏(20分钟)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一场游戏,让孩子们分组互相比拼观察图片,看看谁能够最先发现图片中的口腔问题。

在比拼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识别不同的口腔问题,并提醒他们平时应如何保护牙齿。

4. 活动3:小动画(15分钟)老师播放有关牙齿保护的小动画片段,并让孩子们一起观看,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5. 练习(20分钟)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正确刷牙、漱口、以及如何自查口腔问题。

老师可以分别对每个孩子进行指导和提醒。

6.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内容,以及提醒孩子们平时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口腔问题。

教学反思经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很容易接受并记住这些内容。

在课堂中,我尽可能地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故事、动画片等,旨在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此外,我还在练习中倾听孩子们的问题和不解,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使得每个孩子都能真正学会这些知识。

以后,我会在这方面更加努力,希望孩子们的口腔健康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大班健康活动优质课《我的牙齿掉了》教案

大班健康活动优质课《我的牙齿掉了》教案

大班健康活动优质课《我的牙齿掉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和频率,提高口腔卫生意识。

2.培养学生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内容梗概大班健康活动优质课《我的牙齿掉了》是一节以讲故事和模拟刷牙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

首先,老师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关于口腔卫生和刷牙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和保护口腔健康的方法。

接着,老师将带领学生模拟刷牙,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频率。

2. 时间安排•故事讲解部分:20分钟•模拟刷牙部分:20分钟三、教学过程1. 故事讲解部分1.老师可以先简单介绍牙齿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成人和孩子之间的牙齿差异。

2.通过故事《我的牙齿掉了》介绍孩子们另一种看待牙齿的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口腔卫生。

3.在故事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和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

2. 模拟刷牙部分1.老师提供牙刷和模拟牙齿,让学生模拟刷牙。

2.通过观察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频率。

3.在模拟刷牙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活动,让孩子们分组互相帮助,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 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在模拟刷牙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2.学生对于故事中的问题的回答和反思。

2. 教师评估1.教学效果评估的综合反馈;2.教师对于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反思。

五、补充说明1.需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并引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问题,保证教学效果;2.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防止意外伤害;3.需要适时联系家长,增加家庭对于孩子口腔卫生的重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换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勇敢面对换牙现象,克服恐惧心理。

3.提高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的能力,增强集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换牙的过程,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

难点: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换牙,克服恐惧心理。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我的牙掉了》2.牙齿模型3.保护牙齿的宣传资料4.口腔卫生用品(牙刷、牙膏、牙线等)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口腔运动,如:张嘴、闭嘴、咬合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换牙的经历,引导幼儿谈论换牙的感受。

(二)主题活动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的一生有几颗牙齿吗?幼:两颗、三颗、四颗……师:其实,人的一生有两套牙齿,一套是乳牙,一套是恒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换牙的故事《我的牙掉了》。

2.故事分享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看课件,听一听故事里的主人公小松鼠换牙的经历。

(播放课件,讲述故事)3.故事讨论师:故事里的小松鼠为什么害怕换牙呢?幼:因为他不知道换牙是什么,害怕疼痛。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松鼠克服换牙的恐惧呢?幼:告诉他换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师:对,换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我们要勇敢面对。

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换牙的经历,我们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牙齿。

4.保护牙齿方法分享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平时是怎样保护牙齿的?幼: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定期检查牙齿……师:很好,这些都是保护牙齿的好方法。

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保护牙齿的宣传资料,请大家认真阅读,了解更多的护牙知识。

(发放宣传资料,引导幼儿阅读)5.实践操作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牙齿模型模拟刷牙的过程,看看谁刷得最干净。

(发放牙齿模型,指导幼儿进行刷牙操作)2.教师引导幼儿回家后,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共同关注口腔健康。

五、作业与拓展1.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观察家人的口腔卫生习惯,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我的牙掉了》教案模板范文
目标:
1、正确对待换牙现象,了解乳牙和恒牙的区别。

2、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准备:
1、PPT课件。

2、故事《换牙》的磁带。

3、保护牙齿的视频。

过程:
一、丁丁担心啥。

--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一天早上他的牙齿摇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丁丁的牙齿到底怎么了?
--教师播放故事前半部分(开头至"……就用手轻轻地碰碰牙齿")。

--丁丁的牙齿摇动了,他以为牙齿怎么样了?(烂掉了)。

--丁丁为什么以为牙齿烂掉了?(因为他昨天晚上偷吃了糖而且没有刷牙)。

--丁丁以为他的牙齿要烂掉了,会掉下来,他是怎么做的?(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张大嘴吃饭,还用手捂住嘴巴)。

二、丁丁换牙了。

--老师发现丁丁害怕的样子,她是怎样做的呢?我们继续听下去。

--教师播放故事《换牙》的后半部分(从"这时,老师看见了……"至结束)。

--老师是怎样对丁丁说的?她为什么让丁丁别害怕?(因为丁丁的牙齿不是要烂掉,而是要换新牙了)。

--那你换新牙了吗?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旁边小朋友的牙齿,看看有什么发现,待会告诉我们。

(有黑的牙齿、掉了几个牙齿)。

--如果我们再有牙齿摇动或者是掉下来你们会害怕吗?
--小结:你们为什么会不害怕了呢?因为换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自然现象,说明你们长大了。

--出示PPT1:我们在换新牙时,怎样才能有一口漂亮、整齐的牙齿呢?
--小结:我们在换牙的时候,不能用手去扳它,用舌头去舔,这样长出来的牙齿才会漂亮、整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