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6.3_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共26张PPT)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学习目标(1分钟)
1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原因:山洞中低 处CO2比较高
根据故事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CO2无毒,但 不能 供给呼吸(填能或不能) 2.密度比空气 大 。 (填大或小)
自学指导1: (1分钟)
1
2
3
自学内容: 自学方法: 自学要求:
3. 碳酸 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方程式: H2CO3=CO2 ↑ +H2O。当加热时 碳酸分解,
所以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 紫色 。
4.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CO2与 氢氧化钙, 反应生成了 白 色的 碳酸钙 沉淀的缘故。Ca(OH)2 方程式: CO2+Ca(OH)2 =CaCO3↓+H2O 。
2.实验6-3:如右图,将CO2气体慢慢 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
3.实验6-4:如右图,向盛满CO2的软 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 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4. CO2 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体积的CO2 。增大
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
就是利用了CO2的这一性质。
3.为了使抹了石灰浆(Ca(OH)2)的墙壁快干燥,常在 室内生个炭火盆。而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会变得潮湿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 炭火盆的作用是
。
(2)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会变得潮湿
。
4.在国外,有一山洞人们称为“死狗洞”也就是
当狗等一些小动物进入洞内会昏迷或死去,而人
却没有变化,其原因是
。
CO2能溶于水,使瓶内 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学习目标(1分钟)
1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原因:山洞中低 处CO2比较高
根据故事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CO2无毒,但 不能 供给呼吸(填能或不能) 2.密度比空气 大 。 (填大或小)
自学指导1: (1分钟)
1
2
3
自学内容: 自学方法: 自学要求:
3. 碳酸 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方程式: H2CO3=CO2 ↑ +H2O。当加热时 碳酸分解,
所以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 紫色 。
4.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CO2与 氢氧化钙, 反应生成了 白 色的 碳酸钙 沉淀的缘故。Ca(OH)2 方程式: CO2+Ca(OH)2 =CaCO3↓+H2O 。
2.实验6-3:如右图,将CO2气体慢慢 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
3.实验6-4:如右图,向盛满CO2的软 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 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4. CO2 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体积的CO2 。增大
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
就是利用了CO2的这一性质。
3.为了使抹了石灰浆(Ca(OH)2)的墙壁快干燥,常在 室内生个炭火盆。而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会变得潮湿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 炭火盆的作用是
。
(2)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会变得潮湿
。
4.在国外,有一山洞人们称为“死狗洞”也就是
当狗等一些小动物进入洞内会昏迷或死去,而人
却没有变化,其原因是
。
CO2能溶于水,使瓶内 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课件

作出猜想:
猜想假设
猜想1:
H2O
猜想2:
CO2
设计实验 方案
猜想3: CO2和H2O 生成新物质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不变红
不是H2O使石 蕊变红
不变红 不是CO2使石 蕊变红
变 红 CO2和H2O生成的
新物质使石蕊变红
想一想
CO2和H2O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使石蕊变红?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自主学习:
检查预习题: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4、什么叫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质疑点拨:
活动A(教师演示课本实验6-3)
向有燃着阶梯蜡烛的烧杯中释 放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下蜡烛火焰
变化的现象, 现象说明什么? 现象:两支蜡烛的火焰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氧气
人、动物、植物的 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你了解二氧化碳吗?它有哪些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我们经历科
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 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保持和增强对生活 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通过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 出结论的过程。
答:不是越多越好。空气中CO2 含量太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CO2不能供给呼吸,过多对人有
害,甚至死亡,但温室中样进入一个久未
开启的菜窖较为恰当?
先做灯火实验,一 定要证明菜窖的安
全方可进入!
探究延伸
人教新课标版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课件课件PPT

实验6-5 探究CO2的溶解性
设计方案: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 体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 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 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 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 么气体呢?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
气体是二氧化碳,在通 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 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 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可乐等 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的这一性质。
1、石灰水由什么组成? Ca(OH)2 H2O
2、“澄清”石灰水说明Ca(OH)2的溶解性如何
3、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说明什么? 通入的CO2与Ca(OH)2发生化学变化 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
4、是否可能是CO2与H2O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 溶于水的沉淀? 5、你能写出这个化学方程式吗?
CO2 + Ca(OH)2 CaCO3↓+ H2O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比较表
物质
化学性质
①有剧毒
CO ②可燃性 2CO + O2 =点燃 2CO2
③还原性
3CO
+
高温
Fe2O3 =2Fe
+
3CO2
①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CO2 ②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③与澄清石 灰水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变红 变色
色石蕊
变色
Ⅳ
变红色,加热后变 回紫色 CO2与H2O反应生成酸 令紫色石蕊变红。碳酸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是CO2? 检验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课件

⑶此套装置中增添了尾气处理装置。
仔细观察CO和H2在还原CuO时,装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置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装置?
对CO还原CuO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方法有哪 几种?你认为哪种方法较好?请说明理由。
在点燃CO之前是否也要通过验纯?为什么?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你知道吗?
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 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2.CO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操作:⑴点燃纯净的CO。 ⑵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石
灰水的烧杯。
现变浑浊。
结论:⑴CO具有燃性。 2CO + O2 点 燃 2CO2 ⑵CO燃烧的产物是CO2。
CO2 + Ca(OH)2
CaCO3↓+ H2O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1.CO 能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的酸。
操作:将CO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现象:紫色石蕊没变色。 结论:C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CO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CuO 失氧
Cu
氧化铜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 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仔细观察CO和H2在还原CuO时,装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置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装置?
对CO还原CuO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方法有哪 几种?你认为哪种方法较好?请说明理由。
在点燃CO之前是否也要通过验纯?为什么?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你知道吗?
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 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2.CO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操作:⑴点燃纯净的CO。 ⑵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石
灰水的烧杯。
现变浑浊。
结论:⑴CO具有燃性。 2CO + O2 点 燃 2CO2 ⑵CO燃烧的产物是CO2。
CO2 + Ca(OH)2
CaCO3↓+ H2O
⒉CO化学性质
假设 1.CO 能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的酸。
操作:将CO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现象:紫色石蕊没变色。 结论:C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CO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CuO 失氧
Cu
氧化铜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 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精品课件(第1课时)

A.制纯碱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光合作用
4、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个火盆,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 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2溶于水后,使瓶内
①③④ D. 分析
的压强减小,大气压把
④ C.向用紫作色气石体蕊肥试料液中D通.入生二产氧碳化酸碳饮瓶气料体压,扁试液。变红.
CO2+H2O =H2CO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常生活,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双面使用纸
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石灰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H)2
CO
B.
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通常所说的大气“温室效应”,主要是下列哪种气体造成的( )
一、二氧化碳
CO2能溶于水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 1、生产饮料等
2、人们常常在菜窑中放几盆水除CO2
一、二氧化碳
现象 紫花变成红色
紫花不变色
紫花不变色
紫花变成红色
分析 稀醋酸能使紫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所以能像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现象: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 现象分析: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一、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状态的改变
4、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个火盆,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 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2溶于水后,使瓶内
①③④ D. 分析
的压强减小,大气压把
④ C.向用紫作色气石体蕊肥试料液中D通.入生二产氧碳化酸碳饮瓶气料体压,扁试液。变红.
CO2+H2O =H2CO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常生活,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双面使用纸
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石灰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H)2
CO
B.
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通常所说的大气“温室效应”,主要是下列哪种气体造成的( )
一、二氧化碳
CO2能溶于水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 1、生产饮料等
2、人们常常在菜窑中放几盆水除CO2
一、二氧化碳
现象 紫花变成红色
紫花不变色
紫花不变色
紫花变成红色
分析 稀醋酸能使紫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所以能像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现象: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 现象分析: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一、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状态的改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人教版ppt课件1

复习目标
1.了解CO的性质及用途。 2.能结合实例说明CO2的主要性质和
用途。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物 色味态
理 性
密度
质 溶解性
原因是 CO2 + H2O == H2CO3
。
如果将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到 试管内的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是 CO2 + Ca(OH)2== CaCO3↓+ H2O
。
CO2
;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第一轮复习第二讲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典例赏析:
1、如图,将一支盛有CO2的试管倒立 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中
观察到 试管内液面上升
;
原因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管内气压变小 。
如果将水换成紫色石蕊试液,
可以看到试管件下载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优质课件

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C+CO2 高温 2CO
有还原性 CO+CuO △ Cu+CO2
思考与交流
1.鉴别CO和CO2的方法?
①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的是CO2,不变的是CO。 ②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 ③在尖嘴玻璃管口点火,气体被点燃的是CO,不能被点燃的是CO2。 ④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
(高炉炼铁原理)
炼铁高炉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对比项目
可燃性
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
反应
氧化性或 还原性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不能燃烧 ,一般也不能支 持燃烧 ,也不能供给呼吸
CO2 + H2O==H2CO3
有可燃性 2CO+O2 点燃 2CO2 一般不能跟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不能跟石灰水反应
注意:要辩证的认识事物,既要看到CO2有 利的一面,也要看到CO2不利的一面。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01 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02 掌握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毒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质。 03 知道一氧化碳的用途以及中毒的机理。
课程回顾
二氧化碳的化学 性质有哪些?
密度比空 气略小
空气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是29,CO相 对分子质量是28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比较(通常状况下)
颜色
状态
密度(与空
气味
溶解性
气比较)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3课时)1

5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存在的是 ( D)
A.集气瓶正放在桌上,瓶中没有颜色
B.往集气瓶内倒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变红色
C.将烧着的木条伸入瓶口,木条熄灭
D.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6、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 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 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D ) A.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2、CO2跟水反应 CO2+H2O = H2CO3
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
H2CO3 = CO2↑ +H2O 3、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 CO2+ Ca(OH)2 = H2O +CaCO3 ↓
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O2 , H2CO3 , (2) 干 冰 _____ (1) 碳 酸 ______ Ca(OH) CaCO3 。 (3) 石灰水中 主要成分 ______2, (4) 碳酸钙 ________
CO和CO2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 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
1 、火焰呈蓝色
现象
2、 放热
3、 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结论:2CO + O2 ==== 2CO2
2、一氧化碳的毒性
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中 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 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200倍, 从而使血液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 氧化碳中毒时,人会感到全身乏力, 头剧烈疼痛。急救的办法是将病人移 至室外空气流常在家用煤气(含有 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 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因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泄漏后 无法查觉,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 体,可以判断CO是否泄露。 煤气泄露后,应迅速关闭阀门,打开 门窗透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CO和CO2的组成,不难看到两者的组 成元素是相同的, 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 1 火焰呈蓝色
2 放热
3 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2CO + O2 ==== 2CO2
2、 一氧化碳的毒性
(1)提出问题: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讨论
洗气装置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集气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测气体体积
碳和碳的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图 C2H5OH CH4(有机物)
C
O2 或 CO2 O2
CaCO3
Ca(OH)2
CO2
常温或 H2O 加热
CaCl2
CO
Na2CO3
H2CO3
碳和碳的化合物——化学性质
C:1、可燃性 C H OH 2 5 2、还原性 CH 4 3、常温稳定
6、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 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 D 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B.只是煤的燃烧
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2、反应后为什么要先停止加热,后停止
通CO?
3、尾气的理方法及原因?
高温 Fe2O3 + 3CO==== 2 Fe+ 3 CO2
思考:煤炉中的化学反应 点燃 2CO + O2 === 2CO2 上层: 高温 中层: + CO2 === 2CO C
点燃 下层:C + O2 === CO2 点燃 2C + O2 === 2 CO
一氧化碳的毒性 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与 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200倍,从而使血液失 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中毒时,人 会感到全身乏力,头剧烈疼痛。急救的办 法是将病人移至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解 开衣服,垫高头部,进行人工呼吸。如果 中毒严重,皮肤还会出现樱桃红的斑点, 要将病人送至医院抢救。
CO2+H20 =H2CO3 _________ ,将溶液加热又变成
紫 H2CO3 = H2O+CO2 ___色,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3、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往往形成 一层
CaCO3 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
CO2+Ca(OH)2=CaCO3+H2O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六、下列各物质中,化学式相同的不同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 C、水银和银 B、金刚石和石墨 D、干冰和二氧化碳
B)
巩固练习
七、家用热水瓶时间长了会在瓶胆内结一层水垢(主要成分 是碳酸钙),可用来除去水垢的是( B ) A、石灰水 B、稀盐酸 C、水 D、洗洁精
CaCO3 八、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膜,白膜是___, 白膜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 Ca(OH)2 = CaCO3 + H2O 要除去白膜,应向其中加入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 稀盐酸 式为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九、在H2、O2、CO2、CO四种气体中,燃烧放出热量高无 污染的是___;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_____;固体可 CO H2 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 _ _;密度接近空气 CO2 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液化后呈淡蓝色的 CO 是_______。 O2
3、与石灰水反应 讲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 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
CO2 + Ca(OH)2 == CaCO3 + H2O 这个反应可以用来 检验二氧化碳。
讨论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 瓶壁有一层白膜,它是 什么?怎样才能将其除 掉?
CO2 + Ca(OH)2 == CaCO3 + H2O
CO2=1.977
克 /升, 比空气的密度大。
二、CO2的化学性质
2、CO2跟水反应 CO2+H2O = H2CO3
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
H2CO3 = CO2↑ +H2O 3、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 CO2+ Ca(OH)2 = H2O +CaCO3 ↓
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⒈无色无味的气体、 ⒉密度比空气大、 ⒊能溶于水(1体积水能 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⒋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加压 CO2(气体) 降温 CO2 (无色液体)
加压 CO2(固体) 降温
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现象:塑料 瓶无变化
—CO2
—CO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溶解性比较
主题思维
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上的比较:
色态味 溶解性(通常状况)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略小
CO2 无色无味气体 CO 无色无味气体
一、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 (1.250g/L),难溶于水 思考:一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排水法 有毒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
碳酸钙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固态的二氧化碳
的二氧化碳称为
干冰
干冰可用作制冷 剂和人工降雨
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自学课本P120-121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温室效应
3、造成温室效应的 主要气体。
4怎样防止温室效应?
四、用途
纯碱
灭火
尿素
汽水
人工降雨
CO22 CO
光合作用
工业原料
致冷剂
温 度 计
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O2 H2CO (1) 碳 酸 ______3 , (2) 干 冰 _____ , Ca(OH) CaCO3 (3) 石灰水中 主要成分 ______2, (4) 碳酸钙 ________ 。
紫 2、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____色石蕊试液,石 红 蕊试液变 _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温
Cu +CO2
反应现象: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装置
(3)、还原性 现象:
1、黑色氧化铜
变为红色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
CO + CuO == Cu + CO2
步骤:①验纯 ②通CO ③加热
④停止加热 实验思考: ⑤停止通CO
1、反应前为什么要先通CO,后加热?
1.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的云雾缭绕、 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 的物质的是 ____________。
猜猜诗中说的是什么化合物?根据你对该化合物的认 识,对诗中的描述作出解释。
2.下面是明朝于谦(1398—1457)在幼年 所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于谦借某化合 物来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第二课时一氧化碳
引入新课
• [问题]: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 原子,这种分子组成上的差异给一氧化碳的性质 带来什么影响?
O
C
二氧化碳
O
C
一氧化碳
O
情境设置
一、物理性质 1、提出问题: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 性质有何不同? 2、学生分组讨论
也不供感给呼吸。 演示[实验6-14]:
现象:
⒈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石蕊变红
是二氧化 碳使紫色 石蕊变红 的吗
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
酸, 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CO2 + H2O == H2CO3 现象:
⒉加热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结论: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碳和水 H2CO3 === H2O+CO2
P118讨论: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 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 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因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泄漏后 无法查觉,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 体,可以判断CO是否泄露。 煤气泄露后,应迅速关闭阀门,打开 门窗透气。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反应原理: CO + CuO
△
① 现 象 结 论
变 红 色 紫色 石蕊 遇酸 变红
②
无 变 化
水不能 使紫色 石蕊变 色
③
无 变 化
CO2不能 使紫色 石蕊变 色
④
变红色,加热后 变回紫色.
CO2与H2O反应生成 碳酸,碳酸使紫 色石蕊变红.碳酸 不稳定,受热易分 解.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 == H2O + CO2 加热后红色石蕊溶液又变为紫色
(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10、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物质中,相同的是( A.原子数 C.元素种类 B.碳元素质量分数 D.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C
课堂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CO2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能溶于水(1:1) 3、标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