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莒生宣肺清肺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_张楚翘

合集下载

名老中医王莒生的养生经

名老中医王莒生的养生经

名老中医王莒生的养生经作者: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8年第05期受访专家王莒生主任医师,教授,原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医学硕士,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妇联委员、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学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副会长等。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湿疹、痤疮、过敏症、习惯性便秘等。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周四上午好的医生不仅能给患者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能指导患者养生防病,今天的主角王莒生院长不仅为了广大患者的健康以及祖国医学的发展奉献了一生的精血,更是在长年累月繁重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生经,造福了一批又一批的患者。

润喉清肺养生茶王院长从四川刚到北京来上学,由于不适应北京干燥的气候,经常会出现咽干、口苦、咳嗽的症状,严重时半夜会被嗓子干醒,然后开始咳嗽。

由于母亲家里是开中药铺的,父亲也跟着爷爷学了一些中医知识,父母就教王院长用“果子”泡水喝,来缓解咽干咳嗽。

但王院长也表示,只有有咽干口苦、咳嗽咳痰、眼部瘙痒、尿黄便干、皮肤干燥而有斑点等火气旺盛的症状时,才能喝这味养生茶饮。

蚕桑茶说了良久,养生茶饮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当年泡水来缓解口苦咽干的茶饮叫蚕桑茶。

【食材做法】取青果、桑叶、蚕茧,泡茶饮用。

【方义】青果:有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的功效,主治咳嗽烦渴、咽喉肿痛。

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肺热燥咳,还可用于辅助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以及预防心肌梗死。

蚕茧:蚕茧里面含有大量丝胶蛋白以及一百多种氨基酸和各种其他的营养成分。

丝胶蛋白是水溶性的蛋白质,可以溶于水,有特别好的保湿作用。

【注意】泡茶时,宜选用稍大一些的桑叶,再摘取其中的桑芽泡茶更佳,因为桑芽鲜嫩,口感较完整的桑叶要好得多。

还可以将茶叶或桑叶放入掏空了的蚕茧里面,用沸水冲泡,使茶叶或桑叶随着蚕茧一起溶解。

从“肺”论治儿童银屑病50例

从“肺”论治儿童银屑病50例

1 1 一般资料 .
女2 例, 3 男女 比例为 12 1 初发年龄 1 2岁 , .:; 一l 平 均 59 , . 岁 其中 < 岁 1 , l 岁 3 例 ; 6 2例 6一 2 8 初发 2 9 例, 复发 2 例 ; 1 冬季发病 3 2例 ; 明确家族史 9例 ; 有 扁桃体 肿大 1 。 8例 12 皮疹类型 寻常型银屑病 4 . 7例 , 中点滴状 其 3 8例, 片状 9例。另有红皮 病型 1 , 斑 例 脓疱 型 2
节疼痛 , 纳呆 , 便干 , 溲赤苔黄舌红 , 脉数等症状。热
根据临床症状表现 , 将儿童银屑病
13 辨证分型 .
分为六型。其 中风寒袭 表证 7例 , 风热犯 肺证 2 9 例, 湿热蕴肺证 3例 , 热邪 壅肺证 8 , 热毒盛证 例 肺 1 , 胃津伤证 2 。 例 肺 例 2 辨证治疗 2 1 风寒袭表证 . 常见于肥胖儿童 , 秋冬季发病。
鲜红 , 暗红或紫红 , 鳞屑成片脱落, 或有散在脓疱 , 糜 烂, 流滋 , 结痂 , 或伴有 高热 , 战, 寒 甚则抽搐, 头痛,
临床表现为全身散在点滴状皮疹 , 白色鳞屑, 易于剥 脱, 少有出血点 , 伴有鼻塞 , 咽痒 , 咳嗽 , 低热 , 头痛 ,
怕冷 , 苔薄舌淡 , 脉浮等症状 。肺气不足, 风寒袭于 肌表 , 因肺主气 , 司呼吸 , 开窍于鼻 , 外合皮毛 , 风寒 来袭 , 卫阳被遏 , 营卫失和 , 搏于肌肤 而发疹。治宜 疏散风寒 , 调和营卫 , 宣通肺气 。方用桂枝汤合银花
13辨证分型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将儿童银屑病分为六型辨证治疗21风寒袭表证常见于肥胖儿童秋冬季发病22常见于瘦弱儿童冬春季节发病23湿热蕴肺证常见于肥胖儿童夏季易发24常见于复发性儿童患者25常见于多年反复发作26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临床痊愈

经方治疗皮肤病纵横

经方治疗皮肤病纵横

经方治疗皮肤病纵横王莒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100010王莒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人大常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妇联委员。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务理事、医院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等职务。

师从著名皮肤科专家张志礼教授、陈美教授以及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关幼波教授、王永炎院士,对多种疑难皮肤病和内科杂病的诊治潜心研究,经验丰富。

将皮肤科名老中医常用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中医内科专家常用的脏腑辨证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辨证方法,疗效显著。

1 经方治疗皮肤病概要经方治疗皮肤病常见方证的条文有:(1)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复下,复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按:太阳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故见痒症,用药微出汗,则痒可除,属于表郁轻症,可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

(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证,《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按:发黄、身痒、口黏不思饮,小便黄少,外感风热之邪,内有湿浊蕴郁,阻于肌表而发。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并举,既可祛风清热,外邪从表而散,又可清利在里之湿热,使内湿从溲道而出,即有“开鬼门洁净府” 之意。

可用于荨麻疹,水痘等。

(3)当归四逆汤方证,《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按:脉细欲绝为血少,血少则手足厥寒,本方证为血虚寒凝致厥的证治。

可用于冻疮、多形性红斑、皮肤皲裂等。

(4)桂枝加黄耆汤方证,《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7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痛,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银屑病的中医现代研究进展

银屑病的中医现代研究进展

银屑病的中医现代研究进展
顾景辉;王莒生;金力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017)013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慢性斑块鳞屑性皮肤病。

因“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中医称为“白疙”、“松皮癣”等。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将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2101-2102)
【作者】顾景辉;王莒生;金力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63
【相关文献】
1.银屑病中免疫抑制性细胞及中医药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2.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进展
3.寻常型银屑病血热期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4.斑块状银屑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5.整体系统医学(新医药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清华大学/教育部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发展历程及学术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莒生治疗银屑病思路

王莒生治疗银屑病思路

过 耗伤 心脾 ; 因饮食 不忌 过食 辛辣 腥发 之 品 , 或 以致
痰火 内生 。 病程 日久 , 燥热 之邪 久羁 , 若 或 耗伤 阴血 , 血 虚津 枯 难 以濡 养 肌肤 , 皮肤 干 燥 、 痒 , 损 浸 润 瘙 皮
明显 。 日久不 去 ; 或久 病脾 失运Biblioteka 化 , 湿 内生 , 痰 皮损 反
疗不当 , 外受 毒 邪 刺 激 , 火 毒 内盛 充 斥 肌肤 , 血 则 气
两燔 , 以致 经络 阻隔 , 气血 凝滞 , 通体 潮 红 , 发为 红皮
病 型银 屑病 ; 风湿 热毒 之邪 侵袭 关节 , 若 则关 节 红肿 疼 痛 , 则 畸形 , 为关 节 型 银 屑病 ; 患者 素体 脾 甚 发 若 虚 湿盛 或外 感风 湿之 邪 , 湿热 之邪发 于 皮肤 , 则成 脓 疱 型银 屑病 。 2 诊 治 特点 21 知 外揣 内。 . 治病 求本
血 络 , 络受 损 , 溢 脉外 , 血 血 壅于 皮 肤 , 发 为 红斑 ; 则
热 盛血 燥 , 肤失 养 , 肌 则皮 肤脱 屑 、 痒 。 瘙 而血 热 的形 成 , 因外感 风湿 热 毒 之 邪 , 或 以致肺 热 炽 盛 , 气 郁 肺 闭 , 伤 营血 ; 因肝郁 气 滞 郁 而 化火 ; 因思 欲 太 热 或 或
病行 之 有效 的思路 。 现将 王老 师经验 总结 于下 , 以供
广 大 同道学 习借 鉴 。
1 病 因病 机
银 屑病 ,中医学称 之 为 “ 白疙 ” 《 科大 成 》 ,外 称 “ 白疙 , 如 疹 疥 , 白而 痒 , 起 白屑 , 肤 色 搔 俗称 蛇虱 ” 。
王 老 师 强 调 , 屑 病 虽 发 于 外 . 实 为 内在 脏 银 但 腑 病 变 和 失 调 的结 果 , 知 外 揣 内 , 病 求 本 , 应 治 重 视 内治 , 其 重 视对 肺 和 大 肠 两个 脏 腑 的调 治 。她 尤 认为 , 寒热毒 之邪侵 袭肺 系 , 致肺热炽 盛 , 风 以 肺 气郁 闭 , 伤营血 , 热 血热 内盛 , 溢 络 外 , 于 皮 肤 血 发

王莒生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王莒生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王莒生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作者: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名医经验;王莒生;银屑病;中医疗法王莒生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人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师从著名皮肤科专家张志礼教授、陈美教授以及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关幼波教授、王永炎院士,对多种疑难皮肤病和内科杂病的诊治潜心研究,经验丰富,特别是皮肤科的顽疾一一银屑病。

王师将皮肤科名老中医常用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中医内科专家常用的脏腑辨证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治疗银屑病的辨证方法,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随师出诊,收获颇丰,现将王师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归纳如下,以飨同道。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王师继承赵炳南、张志礼、陈美教授的观点,认为血热是银屑病的根本病机,以血热、血瘀、血燥为常见的发病基础。

王师认为本病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以风邪为主,并与寒、湿、燥、火、毒等相兼致病;内因多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引发。

临床表现虽多在体表,但体表与脏腑、经络、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王师本着“有诸内必形诸外,治诸外必本诸内”的原则,在赵老、张老的血分辨证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脏腑辨证。

王师认为,银屑病的进行期[1]多为血热证, 并与肺、肝二脏功能失调有关;静止期多为血瘀证,与肝、脾二脏功能失调有关;退行期多为血燥证,与肝、肾二脏功能失调有关。

王师受王永炎院士提出“毒邪”概念的启发,认为银屑病进行期多为“热毒入血伤络”,故初期要重视清热解毒药物的应用。

2临床分期及辨证施治王师临证将寻常型银屑病主要分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并结合脏腑辨证具体分为6型进行辨证施治。

血热证多见于银屑病进行期,血瘀证多见于静止期,血燥证多见于静止期和退行期。

王师受已故名中医关幼波教授学术的影响,主张银屑病的脏腑辨证主要从肝论治,初期应清泄肝火,中期应疏肝理气,后期应滋补肝肾。

2.1血热证此证多见于进行期,属实证,治疗时可根据临床表现从肺和肝辨证论治。

王莒生教授“五步法”治疗咳喘!

王莒生教授“五步法”治疗咳喘!

王莒生教授“五步法”治疗咳喘!骨事汇:一个专业的、接地气的,百姓看得懂、医生看得上的专业骨科医疗平台!随着天气转凉,气候变得干燥,患有咳喘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咳喘大部分是因为肺的问题引起的,而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均令人咳,非独肺也。

”很多久治不愈的咳嗽,正是单纯着眼于肺脏治疗导致的。

王莒生教授治疗咳喘病多用“1,2,3,4,5”五步法治疗,不同数字代表不同中药或方剂,通过不同的组合,调整处方治疗方向,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及扩大古方应用范围治疗咳喘病,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

1、麻黄'1”指的是单味中药“麻黄”,麻黄,其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其主要有发汗、平喘、利水三大功能。

王莒生教授则认为麻黄为“肺经专药”,重点在于“开肺窍”的作用,其开宣肺气的作用非他药所能替代,是治疗咳喘类疾病不可或缺的药物。

许多人顾忌麻黄的副作用,用量偏小,王莒生教授认为张仲景时代即用麻黄,用量较大,毒副作用很少,因此可以放心使用,只要注意配伍合理,有些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如麻黄配苍术(出自苍麻丸),止咳而不至峻汗;麻黄配熟地(出自阳和汤)治疗久咳效佳。

2、二陈汤'2”指的是“二陈汤”。

中医理论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故咳喘病痰多是因为“痰饮”作祟,问题多在于脾。

王莒生教授认为二陈汤健脾消痰饮效果最佳。

3、三子养亲汤'3”指的是“三子养亲汤”,由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3味药物组成,这3味药都是化痰消食、顺气降逆之药,主治老人中虚,痰淤气滞之证。

从临床应用实际来看,更适于治疗现代医学所谓的“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气道分泌物较多的情况。

4、苏芩桑杏'4”指的是“苏芩桑杏”,此为己故名医滕宣光老先生治疗小儿咳嗽的名方,也是滕老重要的学术经验之一。

王莒生教授在学习滕老治疗儿科疾病经验期间,继承并发扬了滕老的治疗经验,将传统的“苏芩桑杏”结合施今墨“对药”理念加以完善,常用的药物配伍为:紫苏叶、紫苏子、黄芩、桑叶、桑白皮、杏仁。

王莒生教授治疗白癜风经验概述

王莒生教授治疗白癜风经验概述

王莒生教授治疗白癜风经验概述贾绍燕;王莒生;王丽【摘要】白癜风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治疗也较困难。

本文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基础药物选择、脏腑辨证、调和气血、祛风胜湿、顺应四季治疗、根据部位循经用药、心理治疗及调护等方面,阐述王莒生教授治疗白癜风的经验,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Vitiligo is a kind of difficult to treat skin disease. Its pathogenesis is not very clear and the treatment is also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rom basic drug selec-tion, viscer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harmonizing qi and blood, expelling wind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treatment according to four seasons, medication according to meridian pathways, psychotherapy and nursing. Experiences of professorW ang Jusheng in vitiligo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neficial reference.【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2038-2041)【关键词】白癜风;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祛风胜湿;调护【作者】贾绍燕;王莒生;王丽【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院北京 1001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41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是一种获得性的、皮肤色素脱失形成的白色斑片[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50117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20B047)作者单位:10001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张楚翘,王莒生,周冬梅)作者简介:张楚翘,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E-mail: zhangchuqiao9068@中医中药王莒生宣肺清肺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张楚翘,王莒生,周冬梅[摘要] 银屑病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中医认为其与血的关系最为密切,临床上分为血热、血瘀、血燥3型。

王莒生教授从血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用宣肺清肺法治疗银屑病,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银屑病;宣肺清肺;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 R758 363;R27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293(2015)01-0051-03Wang Jusheng’s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treating psoriasis with freeing heat and clearing lungZHANG Chu-qiao ,WANG Ju-sheng ,ZHOU Dong-mei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ttach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0, China[Abstract ] Psoriasis is a kind of common skin disease, which is very obstina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lds that psoriasis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erum, dividing the disease clinically into three types: blood heat, blood dry and blood stasis. Combining the treatment of blood aspect with whose clinical skills and experiences, Wang treated the disease by freeing heat and clearing lung, which achieved very good ef fi cacy.[Key words ] Psoriasis ;Freeing heat and clearing lung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Pract Dermatol, 2015, 8(1):51-53]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疕”,最早见于《外科大成》:“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屑,俗称蛇虱”。

对其病因,古人大多从风邪及血燥立论,如《外科大成》云:“白疕,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

《医宗金鉴》云:“白疕,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

近代医家多认为血热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从血论治,将银屑病辨证分为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3型[1]。

王莒生教授在赵老从血论治的基础上亦注重肺与皮肤的同源关系,用宣发肺气及清肺解毒方药治疗肺热炽盛证和风热闭肺证的方法,即宣肺清肺法在临床上颇有疗效。

1 宣肺对于治疗银屑病,王莒生从肺主皮毛的病机认识入手,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肺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肺朝百脉,运行气血到全身各处,而皮毛受之最为敏感。

对此,归纳为如下几点。

1.1 肺主皮毛《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

《素问•经脉别论篇》中高度概况:“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王莒生认为皮毛位于人体之表,有分泌汗液、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辅助呼吸等作用,是护卫机体、防御外邪的第一道门坎,其能温养并濡润皮毛,使肌肤温润,毛发有光泽,汗孔开合正常。

若肺气虚弱,易被邪气侵扰,导致肺气失宣,腠理郁闭而致皮肤失养,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布散精微物质于体表,则会出现憔悴枯槁,或出现欠温失荣,如银屑病患者表现出干燥、鳞屑、浸润、无光泽等皮损现象。

所以其在辨证论治时常以此理论贯穿诊治疾病始终,从肺论治银屑病,并且以宣肺清肺为主而收取疗效。

1.2 肺朝百脉在《灵枢•营气》篇指出肺脉为十二经脉之首,气血始从“太阴出”,又“复出太阴”,从经脉与肺的关系指出肺将气血运行全身经脉而濡养全身脏腑组织及器官。

张景岳云:“精淫于脉,脉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2]”。

如此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使气血协调,阴阳平衡,使皮毛得以濡养。

王莒生基于此理论,也十分重视肺与气血的关系,调整肺的阴阳平衡,进而使得其宣发与肃降功能的协调,通调全身的气血运行,从而濡润及调畅皮肤。

1.3 通调水道《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

肺在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肺失宣降,则常可影响水液的输布与排泄,致使水液停聚而为病,停于皮肤则可表现为水肿、汗液排泄不畅、皮损、皮肤皲裂等病理表现。

肺的宣发,一方面水液向上,呼出浊气;另一方面,水液向外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以汗液的形式由汗孔排泄;肺的肃降,一方面成为尿液之源,经肾的蒸腾气化,清者上升为机体所用,浊者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与饮食糟粕混杂而下,经大肠之传导排出体外。

王莒生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肺的宣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肺之宣发失调,则邪气易客于肌肤,皮毛失养,腠理郁闭则气血津液难以外荣而致皮损出现,所以肺气宣发与否是此病的关键点,临证中常大量运用清宣肺卫之品以增加疗效,如荆芥、薄荷、桑白皮、防风等。

2 清肺2.1 清肺热,解热毒王莒生主张肺毒热邪也是导致银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正如《严用和医学全书》中所载“肺毒热邪……生疮癣”,王莒生认为患者属体阳热偏胜而致热邪蓄积于肺中,复感六淫之邪,外邪入里,从阳化热;或因情志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进而化毒,与血气相搏,外发于肌肤,致全身出现红斑,肌肤失养,则于红斑上鳞屑叠起;或由肾精亏损,阴寒毒邪外侵,闭塞腠理玄府,阳气不得外达,蕴久化热,寒闭热伏,外发皮肤而致病,而清肺热,解热毒成为王莒生治疗银屑病中必用之法,同时王莒生认识到此类药物性味苦寒,势必导致阳气郁遏,故在大量使用清肺热,解热毒之品同时注意宣通阳气,疏通腠理,都是为了更好的利于热毒的外泄。

2.2 肠腑通畅王莒生指出皮肤病虽然发生在人体体表,但常是脏腑失调的外在表现,正所谓“诸病于内,必有形于外”,而大便的通畅则能及时排出体内的糟粕与毒素,有利于气血津液畅达于肌肤,皮肤则能滋润光滑,反之,大便秘结不通则肠道不能及时排出而被吸收,积聚体内,久则化热郁滞皮肤,即可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因此,王莒生十分注重银屑病患者的排便情况,每例患者都要仔细询问其排便规律及性状,如果患者平素排便不畅,必定根据舌脉加入通便药物。

认为古人提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肺热太过必可下移大肠而致肠道热毒壅滞,致使皮肤调节能力下降,因此清肺热也成为王莒生临证中常用之法。

3 论治特点王莒生根据前人的验证及大量临床经验,抓住事物的关键,不断拓展并付诸实践,在治疗银屑病中得出清热宣肺法之经验。

宣肺清肺法即用宣发肺气及清肺解毒方药治疗肺热炽盛证和风热闭肺证的方法。

王莒生结合赵炳南从血论治的经验加减运用清肺热、宣肺气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桑叶、炙麻黄、杏仁等,其中金银花、连翘为其必用之品,且用量宜大,常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从整体辨证论治出发,不仅仅停留于皮损的表现,重在治人而不在病。

3.1 宣肺疏风,清肺利咽平衡肺的水液代谢功能,王莒生主张此功能对于银屑病的治疗尤为重要,而平衡其功能根本上要协调肺的宣发和肃降。

银屑病患者易外感,而外感后又可诱发或加重皮损,因咽喉为肺之门户,则许多患者通常可伴有咽部红肿、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因此,王莒生用药加入宣肺疏风、清肺利咽的药味,如金银花、连翘、黄芩等有助皮损恢复。

3.2 宣肺清肺,通畅玄府临床上有许多银屑病患者伴有汗出不畅症状,均与肺失宣降失调相关。

肺的宣发功能失调,致使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于皮肤,玄府郁闭则汗出不畅,皮毛不得濡养则干燥皲裂,故加入清肺宣肺之品则可开通玄府而使汗液排出,如威灵仙、秦艽、细辛等。

3.3 宣肺理肺,清肺化痰王莒生通过加减运用宣肺理肺、清肺化痰之品,逐步恢复肺的正常功能,并能调整机体的免疫机制,提高整体的防御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和防御皮损再发的可能,如麻黄、杏仁、浙贝母等。

3.4 清肺解毒,通调肠腑临床上,许多银屑病患者常会伴有大便秘结不通,对此类患者,王莒生发现几个共同点,第一,排便不畅时皮损可加重,常伴有鳞屑增多,皮损色鲜红,可有严重瘙痒;第二,此类患者舌质偏红或暗红,苔黄厚腻,问其饮食嗜食肥甘厚腻之物,需嘱咐患者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谷类和肉类多重搭配。

临证时,王莒生常在组方中运用宣肺清肺之药味而非峻下之品来通调肠道,从而保证给邪以出路,皮损可逐渐缓解而至痊愈,常选用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轻灵透达之品,并将其作为君药,同时注意宣通阳气,加入桂枝、细辛等辛温之品,取“气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之意,共助热毒的外泄。

4 典型病例例1,男,28岁。

2014年2月26日初次就诊。

6年前无明显诱因小腹部出现针尖大小红色皮损,伴鳞屑,瘙痒,就诊于多家医院确诊为寻常性银屑病,并给予内服及外用药物后疗效不显。

就诊时全身可见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融合成片,以头部及背部浸润较深,伴有大量鳞屑,并伴有剧烈瘙痒。

患者15 d 前出现咽痛、咳嗽、咳痰、流清涕等外感症状,后皮损加重,舌红,苔黄腻,脉沉濡弦。

证属血热证兼肺热郁闭,又余邪未尽侵袭肺卫,疹出皮肤。

治以清热宣肺、疏风止痒,方药:双花30 g,川连15 g,黄芩15 g,首乌藤30 g,茅根30 g,赤芍10 g,生地10 g,炒枣仁30 g,细辛6 g,蛇舌草30 g,公英30 g,地丁30 g,楮桃叶20 g,白芍30g,生甘草10 g,浮萍10 g,防风10 g,荆芥10 g,马齿苋30 g,苍术15 g,白鲜皮30 g,土茯苓30 g,生石膏30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共14剂,水煎服。

外用芩柏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每日2次。

2014年3月19日复诊,服用前方后皮损明显减少,鳞屑减少,睡眠明显改善,二便调,有少量新发针尖大小红色皮损伴瘙痒,于前方去用炒枣仁、公英、地丁,加用羚羊粉0.3 g,生薏米30 g,乌梅10 g,共30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