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三次工业革命PPT精品课件

三次工业革命PPT精品课件

4. 下列机器由美国人首先发明的是
A. 水力织布机
B. 改良蒸汽机
C. 汽船
D. 蒸汽机车 C
5. 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C. 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D D.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 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人电子计算机时代
三次科技革命
项目
第一 次工 业革 命
时间
18世纪60 年代--19世纪中
代表 蒸汽机
生产力
极大的提高 了生产力, 进入蒸汽时 代,资本主 义由工场手 工业过渡到 机器大生产
社会结构
社会分裂 为两大对 立阶级: 工业资产 阶级和无 产阶级
世界格局
密切了世界的 联系,初步建 立了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 和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
3.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积极:1.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 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2.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3.使人类的生产、 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4.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 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1.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2.各国之间围绕互 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3.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 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部分地克服 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互联网的产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 ⑤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 消极影响:
• 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 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第三次工业革命 ppt课件

第三次工业革命  ppt课件
15
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 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 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 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 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
ppt课件
16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 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69p年pt课,件 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17,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 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 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ppt课件
19
展望未来,你认为中国能 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 大国吗?
(2)(政治格局)多极化(1分)
欧盟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之一。(1分)
(3)科技革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分)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在世
走进高科技殿堂,走进高效课堂
ppt课件
1
科技的应 用给我们提 供了便利的 交通工具
ppt课件
2
科技的应用提高了我们的ppt课生件 活质量,减轻了家3务。
科技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快捷的通信
ppt课件
4
科技的应用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
ppt课件
5
你知道第一、二次科 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吗?

石油、电力
原子能
影响 启示
资本主义世界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促进经济格局多极化
终形成
入帝国主义阶段
和世界经济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共同影响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说明科学技 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最新中考P137)

专题 三次工业革命(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专题 三次工业革命(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首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越来越重 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其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 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在不断开阔。 最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加强,在现代 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 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化,另一方 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联系渗透的程度 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
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条件 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 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 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 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史专题
专题三
三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2、工业革命最先出现在英国的背景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 主义迅速发展 (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3)必要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 的原料、广阔的市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普了人们的生活,使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 强国。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了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造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 响。

《三次工业革命》--复习课课件

《三次工业革命》--复习课课件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
力发展 高新产业技术。
从中学生角度看: 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归纳总结、训练提升】
三次工业革命一次比一次先进,科技革命的累累果实, 让人们享受祖先无法涉及的舒适、快捷、沟通无限的现代生 活。而科技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只有全人类共同面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趋 利避害,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在多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 就,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步入经济 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的强国地位正 在不杂交断水稻提之父高。
请结合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
从国家角度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发展科技奠定 物质基础。
想一想:图一中人们为什么为这一发明而激动万分?
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提高了生产和运输效率,有利于经济发展……..
材料一: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84年,电动机为65 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
材料二: 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 1929—1947年 贡献率 31%
1986年苏联一 个核电站发生爆炸。 至今已有7000多人 死于这次事故的核 污染,围绕该核反 应堆31公里的禁区 仍一片荒芜。
核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能源的曙光,但也带来了遗患无穷的核污染
2007年11月20日,中国发现美国进口的大米含 有未经中国政转基因成分。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肾、 脾、消化道损伤。
1948—1973年 1974—80年代 中期

第三次工业革命学习教材PPT课件

第三次工业革命学习教材PPT课件

• 2.第二次工业革命 • 1)历史条件
• 了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 围内确立

统治。
②资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技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的 进展。
• 可能性 •

• 必然性―――――④市场: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2)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年代。主要表 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 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Hale Waihona Puke • ①经济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 基础。 • ②政治方面: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巩固自己的统治。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 ③社会方面: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 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政治地位。(社会结 构的变化) • ④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 生变化。工业革命使人口从农村地区移向市区中心,城市迅速成 长。 • ⑤国际影响:加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 ⑥工业布局: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煤铁复合型” 的工业布局。
• 2)工业革命的扩展: • ①法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19世纪20年 代起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完成。 • ②美国:18世纪晚期开始;19世纪以后,发展 迅速;19世纪中期完成。 • ③德国 19世纪早期开始 • ④俄国 19世纪中期开始 • ⑤日本 19世纪中期开始
•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正确认识三次科技(工业)革命时的中国



• • •
三次工业革命

复习三次工业革命

复习三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中最主要的动力机器:蒸汽机、内燃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科学技术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 展。 2、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 步。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 段。
三次科技革命总结
兴起时间 科技革命 开始国 重要标 重要发明 家 志 影响 共同影响
整合联系
工业革命 能源 最主要的动力机器 最主要的动力 新兴工业部门 煤 蒸汽机、 蒸汽 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 牛顿力学 资本主义世界 最终形成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第二次科技革命 石油 电力 内燃机 电力 电力工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 石油工业 电磁学 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 电子工业、核工业、 航天工业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子能
④今天我们应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
⑤作为学生我们要勇于创新,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坚 持不懈,努力探求科学奥秘。
(2011年中考)6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显示的机器是18世纪60年代发明的。这项发明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图二中机器的发明所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1分) (3)观察图三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工业革命。(4分)
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2、开始国家:英国 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3、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哈格里夫斯) 4、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5、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大机器生产成为工 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6、主要成果: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特点:特点:相互促进、连锁反应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在世界格局多 极化的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 性的作用。

高三历史课件:三次工业革命

高三历史课件: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生产和资本高度 集中产生垄断 产生垄断, 集中产生垄断,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相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 各国发展不平衡 ②各国发展不平衡 加剧引起重新瓜分 加剧引起重新瓜分 世界的斗争, 世界的斗争,最终 引发“一战” 引发“一战” ③帝国主义列强尤 其是后起者, 其是后起者,更富 于侵略性, 于侵略性,列强侵 略进入以瓜分世界 略进入以瓜分世界 和资本输出为主的 和资本输出为主的 时期, 世纪初 世纪初, 时期,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形成。 最终形成。
英国工业革命 ①生产力提高,巩固了 生产力提高, 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促进了美. ②促进了美 俄. 德. 意的 革命. 改革, 革命 改革,使资本主义 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③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 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 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影 阶级, 世纪 世纪30、 年 阶级,19世纪 、40年 响 工人运动兴起; 代,工人运动兴起; 开始了城市化 城市化的进程 ④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⑤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 式传播到各地, 式传播到各地,冲击着 旧制度、旧思想; 旧制度、旧思想; 东方从属于西方, ⑤东方从属于西方,殖 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 运动高涨。 运动高涨。
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点: 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点: 1.从社会环境看,前两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看,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2.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 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 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 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 结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 无 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3. 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 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 各国真正展开; 各国真正展开;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几个国家同时起步。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几个国家同时起步。 4.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 认识: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 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中考历史复习《三次工业革命》课件 岳麓版

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中考历史复习《三次工业革命》课件 岳麓版
3、大机器生产代替 工场手工业,工厂取 代手工工场。 3 、在一些后起的国 家,两次工业革命 同时进行,能充分 利用其成果,加快 经济的发展。
4、以蒸汽机的发明 为标志,资本主义进 入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大大发展了社会生
第三次工业革命
1 、创造了巨大的生 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 产力。 的迅速增长。它进一步 2、使资本主义社 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 接对立的阶级 ——资 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 、使社会面貌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为资本主义制度战 胜封建制度,进一步 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 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同时也加重了这些国 家对不发达地区的掠 夺和剥削。
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兴 棉纺织业、交通 工业 运输业、机器制 部门 造业。 进入 的时 代 蒸汽时代 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器制造业、化 学工业、石油工 业、汽车工业、 飞机制造业等。 电气时代 美国和德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 信息技术产业、 核工业、航空航 天工业、电子工 业。 信息时代 美国
领先 的国 家 动力 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 (蒸汽、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 (电力)、内燃 机(石油)
核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1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 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 财富的过程。 2 、 科学和技 术紧 密 结合,相互促进。 3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 之间相互渗透。 4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 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 种因素中,科技进步 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 标志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改进及 广泛使用
新能源的利用,新机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和新产品的创制,通讯 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 手段的发明。 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影响
B海外殖民活动 D全球化的推动
答案:A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 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 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自主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三次科技革命
备考要点
1、时间、重大发明;2、科学理论;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4、生产力; 5、能源;6、环境;7、交通、通讯工具 8、新兴工业部门;9、城市化; 10、国际格局;11、阶级关系、生产关系、 社会结构;12、突破口;13、技术来源; 14、政局;15、范围;16、与中国;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 棉纺织工业、钢铁 工业、交通运输业 机器制造业(轻工 业发展迅速、劳动 密集型为主)
第三次工业革命
标志
以电气化为主要标志,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普 内燃机、电力广泛应用 遍应用
工业 部门
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电子计算机、半导体、 出现电力、化学、石 核工业、航天工业、高 分子合成工业 (技术密 油开采和加工、汽车、 飞机制造、电讯等新 集型为主) 工业 (重工业发展 迅速、资本密集型为 主)
2. 2010年 1月12日,海地发生7.0级地震,引起世 界广泛关注。500多年前,海地岛曾被命名为 “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西班牙的岛”)。此 命名由来的历史依据是( ) A.西班牙语是当地通用语言 B.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到达海地 C.哥伦布发现此岛后宣布为西班牙殖民地 D.土著印第安人对该岛称呼的音译 答案:C
三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 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 1、有坚实的科学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基础,科学开始与工 验,科学与技术尚未 业生产紧密结合。 真正结合。 2、同时发生在几个 2、首先也主要发生 资本主义国家,规模 在英国,其他国家的 广泛,发展迅速。 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3、一些国家的两次 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主要在轻工业部 4、侧重于重工业部 门。 门。
由分散趋向集中, 工 业 区 由河流峡谷走近煤 布 局 特 点 炭产地
英国曼彻斯特、伯 明翰地区
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 工业摆脱能源地域限制, 工业地带,进一步趋 向新区扩散,形成新工 向集中 业区,总体趋向分散
德国鲁尔工业、英国 中部工业区、美国东 北部工业区、原苏联 的欧洲部分工业区域
美国西部、南部电子工业,宇 航等智力密集型工业,如硅谷。 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德 国慕尼黑的电子宇航工业
│ 教师备用习题
6.1851年首届世博会上10多万件展品中,一台630吨的蒸 汽机最为抢眼。面对这台庞然大物,人们啧啧称叹,就连英国 女王也兴奋不已。蒸汽机最为抢眼的主要原因是 ( ) A.蒸汽机外形庞大,甚为壮观 B.蒸汽机受到了女王的赞赏 C.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D.蒸汽机可以给各种机器提供动力 [解析] D 蒸汽机之所以是工业革命的标志就在于它是 “万能的原动机”,即为各种机器提供了动力,选D项。工业革 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排除C项。A、B两项可直接排除。
三次科技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 2、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 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都是在精确的自然科 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 3、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 才在各国开展起来;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几乎同时发 生在几个国家。 4、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 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 业为突破口。
5.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主持下,葡萄牙 和西班牙签署条约: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 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 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西班牙把 美洲抱在了怀里”与下列哪位航海家有关( ) A.哥伦布 答案:A B.迪亚士C.达· 伽马 D.麦哲伦
6.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欧洲贸易中 心区,造成图中贸易中心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应是( )
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同点
1、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 对立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三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以及人类衣、食、住、行的变革。 3、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次工 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 方;第二次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 次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4、三次科技革命都受到多国政府的重视。
知能检测:
1.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 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 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 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答案:B
实例
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 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 期?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 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 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的中国没有能够全面革 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 又一次错失机遇。 •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由于社会动荡(国共 两党的内战),再加上建国后左倾错误及 十年文革,使我们再次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 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 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 又高度综合。
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 产力,资本主义制度得 到巩固与广泛建立; 2、社会结构发生重 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阶级; 3、经济结构发生重 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 进程; 4、世界格局发生变 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 5、自由资本主义发 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 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3 、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 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 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 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答案:C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4.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 大洋洲,白种人成为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 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 答案:A
3.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我们习惯上分别 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 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设备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C
4.观察下图,四条曲线代表的是中国、英国、 美国、德国四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其中B线 代表的国家是( )
A.中国
课前准备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新航路开辟与中国 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5、早期殖民扩张与一革后殖民扩张的不同
能力检测: 1.《青年博览》2008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 “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 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 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 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 种族灭绝的先锋。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 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C.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 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着哥伦布的到来遭到灭顶之灾 答案:C
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比较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原子能技术、航 天技术、电子计 算机的应用,还 包括人工合成材 料、分子生物学、 遗传工程等。
成就
1、棉纺织、采煤、 1、电力的广泛应用, 冶金等部门使用机器。 发电机、电灯、电车 2、改良蒸汽机投入 问世。 使用。 2、内燃机和新交通 3、汽船、蒸汽机车 工具的创制,柴油机、 出现。 汽车、飞机投入使用。 4、拖拉机、缝纫机 3、新通讯手段的发 问世。 明,出现电话,无线 5、机器生产代替手 电报。 工业生产。 4、化学工业建立, 6、出现工厂制。 出现塑料,炸药。
B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 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而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 积累的进程,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两次工业革命使得世 界市场最终得以形成,而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为世界市 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点评] 确定研究课题的名称,应紧紧围绕材料,找出 材料揭示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做到材料与主题的统一,即体 现史论结合。
2.“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没有因 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没 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的上 升。”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 是因为( ) A.英国经过启蒙运动的充分洗礼 B.殖民运动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C.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 D.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有本质不同 答案:C
•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 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把 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 段,对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 收的态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 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 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等,但由 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 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再加上党在社 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始终 没有摆脱错误路线的束缚,科技革命 也没能快速的发展。直至十一届三中 全会,我国正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主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 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以更快的速 度向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