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培训教材.pptx
合集下载
《流水生产组织》课件

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流水生产组织
总结词
灵活、快速响应
VS
详细描述
该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 ,针对不同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快 速组装和生产。同时,该企业注重生产线 的柔性改造,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产品的生 产需求,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市场竞 争力。
某服装企业的流水生产组织
总结词
高效、低成本
优化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流水生产组织也
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02
流水生产组织的类型
连续流水生产组织
总结词
连续流水生产组织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连续加工和运输,实现高产出和低 成本。
详细描述
连续流水生产组织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以一定的生产节拍,不 断地、连续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完成各个工艺阶段的加工和装配,从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可以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适用于大批量、重复性、流程性产品的生产。
间歇流水生产组织
要点一
总结词
间歇流水生产组织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产品的 生产,通过工作地的协同作业,实现产品的高效生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间歇流水生产组织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工艺 顺序,在不同的工作地之间进行间歇性的加工和装配,每 个工作地完成各自工序的加工或装配后,再传递到下一个 工作地。这种生产组织形式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定制 化产品的生产,可以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通过 工作地的协同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在流水生产组织中,每个工序都有固 定的设备和工人,负责完成特定的加 工或装配任务,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补充:③综合法
已知:N j= 2000、1875、1857 件 ; T j = 40、32、28 分 ; F = 24000分
∴
rA= 0.125×40=5 ; rB=0.125×32=4 rC= 0.125×28=3.5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2)求流水线的Kα、D、B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 织和控制
2020/11/27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 1.流水生产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2.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3.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4.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5.大量生产在制品的分类和有关计算.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7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工序单件工时的比值相一致; (4)工艺封闭(成链索形式 ); (5)高度的连续性 。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8.1.2 流水线的分类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8.1.3 流水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1.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优点 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
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 2.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缺点
70%
0.4 0.5 0.9
1
1
1
65
1
40% 50% 90%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组织工序同期化——流水线的平衡问题 • 所谓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
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 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 (或接近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 • 工序同期化的基本方法 :工序的分解或合 并
补充:③综合法
已知:N j= 2000、1875、1857 件 ; T j = 40、32、28 分 ; F = 24000分
∴
rA= 0.125×40=5 ; rB=0.125×32=4 rC= 0.125×28=3.5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2)求流水线的Kα、D、B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 织和控制
2020/11/27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 1.流水生产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2.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3.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4.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5.大量生产在制品的分类和有关计算.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7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工序单件工时的比值相一致; (4)工艺封闭(成链索形式 ); (5)高度的连续性 。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8.1.2 流水线的分类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8.1.3 流水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1.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优点 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
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 2.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缺点
70%
0.4 0.5 0.9
1
1
1
65
1
40% 50% 90%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第8章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
组织工序同期化——流水线的平衡问题 • 所谓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
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 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 (或接近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 • 工序同期化的基本方法 :工序的分解或合 并
4流水生产线组织课件

• N= 计划期产量;
r Te T0
NN
• 这里,生产节拍r=450min/360件=1.25min/ 件=75s/件。
例:某轿车厂2008年计划生产轿车40万辆,单班制,每班有效 工作时间7.2小时,一年按250个工作日;求该厂轿车生产的节 拍?
• 确定节拍的依据是计划期的产量和有效工作时 间。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r = Te / N
计划期的产量
有效工作 计划生产的时间,它可根据制度工作时间和时 时间: 间有效利用系数求得;
计划期制 包括计划产量(包括产品和提供的备件)和预 品产量: 计废品量;
• Te=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 T0=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 • η= 时间利用有效系数;
• 当前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小于或等于后道工序 的单件作业时间时,则前道工序上完工的每一个 零件应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加工,即按平行移 动方式单件运输。
• 当前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大于后道工序的单件 作业时间时,则前道工序上完工的零件,并不立 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加工,而是等待到足以保证 后道工序能连续加工的那一刻,才将完工的零件 全部转移到后道工序去,这样可以避免后道工序 出现间断性的设备停歇时间,并把分散的停歇时 间集中起来加以利用。
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节拍确定、设备需要量和负荷系数的计算;工人配备;工 序同期化工作;制品传送方式的设计;流水线平面布置; 流水线的工作制度和标准计划图表的制定;“软件”设计;
组织设计是技术设计的根据,技术设计应保证组织设计的 实现;
• 在进行流水线组织设计之前,首先要对产品(部件、 零件)的结构和工艺进行审查,判明是否能够或适 合组织流水线,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 理。流水线设计得正确与否,对流水线投产后的 正常运行和企业技术经济效果都有很大影响。总 之,流水线的设计,无论是组织设计,还是技术 设计,都应当符合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基 本原则要求。
r Te T0
NN
• 这里,生产节拍r=450min/360件=1.25min/ 件=75s/件。
例:某轿车厂2008年计划生产轿车40万辆,单班制,每班有效 工作时间7.2小时,一年按250个工作日;求该厂轿车生产的节 拍?
• 确定节拍的依据是计划期的产量和有效工作时 间。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r = Te / N
计划期的产量
有效工作 计划生产的时间,它可根据制度工作时间和时 时间: 间有效利用系数求得;
计划期制 包括计划产量(包括产品和提供的备件)和预 品产量: 计废品量;
• Te=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 T0=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 • η= 时间利用有效系数;
• 当前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小于或等于后道工序 的单件作业时间时,则前道工序上完工的每一个 零件应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加工,即按平行移 动方式单件运输。
• 当前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大于后道工序的单件 作业时间时,则前道工序上完工的零件,并不立 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加工,而是等待到足以保证 后道工序能连续加工的那一刻,才将完工的零件 全部转移到后道工序去,这样可以避免后道工序 出现间断性的设备停歇时间,并把分散的停歇时 间集中起来加以利用。
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节拍确定、设备需要量和负荷系数的计算;工人配备;工 序同期化工作;制品传送方式的设计;流水线平面布置; 流水线的工作制度和标准计划图表的制定;“软件”设计;
组织设计是技术设计的根据,技术设计应保证组织设计的 实现;
• 在进行流水线组织设计之前,首先要对产品(部件、 零件)的结构和工艺进行审查,判明是否能够或适 合组织流水线,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 理。流水线设计得正确与否,对流水线投产后的 正常运行和企业技术经济效果都有很大影响。总 之,流水线的设计,无论是组织设计,还是技术 设计,都应当符合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基 本原则要求。
流水线生产管理培训课件(ppt 36页)

2.工序与工序之间按接力赛的形式流水,相互监 督,促进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 时赚更多的钱。
3.减少无价值的多余动作。
4.需要团体协作,它加强了工人之间的团结,互 助精神,减少了等待和瓶颈的机会,同时员工 也有机会学习多种技能。
也就是说,流水线在帮助我们增加收入提
高公司利润的同时,自身技术也能得到全面发
9
六、装配生产线安排流程
图面
试作
出勤率其他
支援人员 间接人员
场区空间分析
•作业空间 •保管空间
装配顺序的决定
时间分析
主线、副线区分 编成条件分析
•优先顺位 •作业位置 •设备
生产线平衡 (工程分割结合)
所要工程数
所要作业人员
人员编成
全面工厂 布置计划
生产计划 规制时间推算
产品的尺寸 作业性其他 工程间隔 生产线长度
29
(六)流水线 步骤一:全员的意识改革,达成全员共识。 步骤二:成立示范改善小组,小组成员来自不同 部门的中坚干部组成,并且以改善对象 的生产单位的主管,来担任小组长。 步骤三:选定示范生产线,必须以有改善意愿的 地方先开始。
30
步骤四:现况调查分析。 在选定示范线之后,必须准备好生产 流程图,原有生产线的布置方式,人 员的配置并调查出改善前的产量、人 员数、效率、不良率、半成品的库存 数量、生产周期及所占空间。
搬运设备选定
生产线布置设计
工厂 布置原则
稼动时间 预测不良率等
输送带上 的产品间隔 生产线速度
产品特性 作业特性
10
七、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是将生产工程和作业方法进行调 查分析,来掌握问题点的手法,系从原材料至 完成产品为止,顺沿着工程的流动把各工程用 记号(图1)表示之,作成作业流程图(图2)。 再搜集全工程的总括表,经分析结果予以数据 化,就可找出问题点。
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课件

大量流水生产的优势与挑战
01
挑战
02
设备投资大:大量流水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资金,对于一些中小 企业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
03
员工技能要求高:大量流水生产需要员工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 能力,对于员工的培训和管理要求较高。
04
市场需求变化快: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大量流 水生产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
CHAPTER 06
总结与展望
大量流水生产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提高生产效率:大量流水生产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
产品质量稳定:大量流水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减 少不良品率。
大量流水生产的优势与挑战
•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大量流水生产可以根据市场 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 户需求。
生产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设置
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公道的组织结构,包括 生产、技术、质量、采购等部门。
岗位职责明确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顺利进 行。
人员配备与培训
根据岗位需求,配备合适的人员并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素养和工作效率。
CHAPTER 03
大量流水生产的控制
质量控制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要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材 料质量、加工精度、成品检验等。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 于受控状态。
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防止问题扩大。
成本控制
制定成本预算
流水线生产管理培训课程(PPT29张)

第四章 流水生产组织
四、流水线设计 (一)流水线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 1、组织设计:是指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设备的设计、 设备改装设计、专用工夹具的设计、运输传送装置的设 计等等。这是流水线的“硬件”设计。 2、技术设计:是指流水线节拍的确定、设备需要量和设 备负荷系数的计算、工序同期化工作、人员配备、生产 对象传送方式的设计、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流水线工 作制度、服务组织和标准计划图表的制定等等。这是流 水线的“软件”设计。 3、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关系 组织设计是技术设计的前提和条件;技术设计应当保证 组织设计各项指标的实现;组织设计要考虑技术设计实 现的可能性
第四章 流水生产组织
①代表产品法:在流水线所生产的制品中选择一种产量大、劳 动量大、工艺过程复杂的制品为代表产品,将其它产品按劳动量换算 为代表产品的产量,尔后以代表产品来计算节拍。 假设A为代表产品,则:换算后的总产量为 Q = Q A + QB
B
+ QC
C
其中: B = TB / TA,C = TC / TA 则各零件的节拍为: RA = T效 / Q
第四章 流水生产组织
3 .按连续程度: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 连续流水线:制品从投入到产出在工序间是连续进行的没有等待和间断时 间。 间断流水线:由于各道工序的劳动量不等或不成整数倍关系,生产对象在 工序间会出现等待停歇现象,生产过程是不完全连续的。 4 .按节奏性程度: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和粗略节拍流水线 强制节拍流水线: 要求准确地按节拍出产制品. 自由节拍流水线: 不严格要求按节拍出产制品,但要求工作地在规定的时间 间隔内的生产率应符合节拍要求. 粗略节拍流水线: 各个工序的加工时间与节拍相差很大,为充分地利用人力、 物力,只要求流水线每经过一个合理的时间间隔,生产等量的制品,而每 道工序并不按节拍进行生产。 5 .按机械化程度:手工流水线、机械化流水线和自动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计算: 1、节拍r; 2、最小工作地数Smin; 3、流水线负荷系数,损失系数和损失
时间 4、确定投产顺序 5、一个连锁的生产周期
• r 节拍 • rg 节奏
• Si 第i道工序理论工作地数 • Sei 第i道工序实际工作地数
• tei 第i道工序每件制品的间隔时间
• Ki 第i道工序负荷系数 • Kα 流水线的负荷系数 • D 流水线的损失系数 • B 流水线的损失时间
9
r 节拍:流水线的节拍就是顺序生产两件
相同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rC= 0.125×28=3.5
24
(2)求流水线的Kα、D、B
K N j Tj 191996 88.89% Se •F 9 24000
D 1 K 1 88.89% 11.11%
B 9 24000 191996 24004分
s 已知实际工作地数 e=9
25
8.3.2 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序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2)每个工作地分配到的工序作业时间之和不能大 于节拍。
3)各工作地单件作业时间应尽量相等和接近节拍
19
②按同期化要求分配工作地如下:
工作地号
Ⅰ
Ⅱ
Ⅲ
方案1-原工序号 方案2-原工序号 方案3-原工序号 方案4-原工序号
②③⑤ ①③⑥ ②③⑤ ①③⑥
① 代表制品法 ② 加工劳动量比重法。
23
补充:③综合法
rj
F
N T
j
j
T j
已知:N j= 2000、1875、1857 件 ;
T j = 40、32、28 分 ; F = 24000分
∴
rj
F
N
j
T j
24000 191996
0.125
rA= 0.125×40=5 ; rB=0.125×32=4
rg =QN·r 式中: rg——流水线的节奏;
QN——运输批量。
11
补充题: 某一流水线 r=10(分/件)
示意图如下:
12
r=10(分/件) t1=21 t2=4 t3=5 t4=9
Si = ti / r
2.1
Sei=[Si]
3
tei= r- ti / Sei 3
Ki = Si / Sei
70%
0.4 0.5 0.9
1
1
1
65
1
40% 50% 90%
13
m
m
ti Si
K
i 1 m
3.9 / 6 65% i1
rs Sci
39 65% 10 6
i 1
D 1 K 1 65% 35%
B
r
*
s
m
ti
60
39
21分钟
i 1
14
组织工序同期化——流水线的平衡问题 • 所谓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
第8章 大量流水生产 的组织和控制
1
本章重点
• 1.流水生产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2.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3.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4.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5.大量生产在制品的分类和有关计算.
2
8.1 流水生产的特征和分类 8.1.1 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 流水生产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
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 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 (或接近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 • 工序同期化的基本方法 :工序的分解或合 并
15
工序同期化后的流水线
16
m
m
ti Si
K
i 1 m
3.8 / 4 95% i1
rs Sci
38 95% 10 4
i 1
D 1 K 1 95% 5%
7
8.2 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8.2.1 流水线设计的内容
1、流水线的设计包括技术设计和组织设计
技术设计是流水线“硬件”方面的设计,包括工 艺路线、工艺规程的制定;……
组织设计是流水线“软件”方面的设计,包括流 水线的节拍和生产速度的确定;设备需要量及 负荷的计算;工序同期化设计;工人配备…
8
2.单一品种流水线的期量标准
r F N
• [例1]某厂生产计划中规定变速齿轮 的日产量为56件,每日工作8小时,时间
利用系数为0.95,废品率为2%,试求该
齿轮的平均节拍。
解:
r
F N
8 60 0.95
56/1 2%
456 57.1
7.99
=8(分/件)
10
Rg 节奏
顺序生产两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 隔称为节奏。 它等于节拍与运输批量的乘积。
B
r
*
s
m
ti
40
38
2分钟
i 1
17
3.单一品种流水线工序同期化的 平衡(直观法)
补充例题: 某产品的装配流水线示意图如下: r=8(分/件)
18
要求:①计算流水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
Hale Waihona Puke SminT r23 8
2.875
3
②按同期化的要求,将各工序分配到工作地。所
谓同期化的要求,是指向每一个工作地分配工
相同点
产品工艺相似 工序负荷大致相当
22
8.3.1 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例3]设可变流水线上生产A、B、C三 种产品,其计划月产量分别为2000、 1875、1857件,每种产品在流水线上各 工序单件作业时间之和分别为40、32、 28分,流水线按两班制工作,每月有效 工作时间为24000分 。 (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①④⑥ ② ④⑤ ①⑥⑧ ②⑧⑤
⑦⑧ ⑦⑧ ④⑦ ④⑦
20
③计算:
m
ti K i1 23 95.83% rs 83
D 1 — K 1— 95.83% 4.17%
B
r
*
s
m
ti
24
—
23
1分钟
i 1
21
8.3 多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可变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成批轮番生产
均匀混合流送
不同点
品种更换,调整设备 品种更换,不需要调整
路线,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 一定的生产速度(节拍)完成工艺作业的 连续重复生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3
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如下: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2)节奏性强; (3)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量与各 该
工序单件工时的比值相一致; (4)工艺封闭(成链索形式 ); (5)高度的连续性 。
4
8.1.2 流水线的分类
5
8.1.3 流水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1.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优点 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
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 2.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缺点
是不够灵活。
6
3. 组织流水生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品种稳定; (2) 产品结构比较先进,设计基本定型; (3) 原材料、协作件必须是标准和规格化的; (4) 机器设备完好; (5) 检验与生产同步进行。
时间 4、确定投产顺序 5、一个连锁的生产周期
• r 节拍 • rg 节奏
• Si 第i道工序理论工作地数 • Sei 第i道工序实际工作地数
• tei 第i道工序每件制品的间隔时间
• Ki 第i道工序负荷系数 • Kα 流水线的负荷系数 • D 流水线的损失系数 • B 流水线的损失时间
9
r 节拍:流水线的节拍就是顺序生产两件
相同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rC= 0.125×28=3.5
24
(2)求流水线的Kα、D、B
K N j Tj 191996 88.89% Se •F 9 24000
D 1 K 1 88.89% 11.11%
B 9 24000 191996 24004分
s 已知实际工作地数 e=9
25
8.3.2 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序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2)每个工作地分配到的工序作业时间之和不能大 于节拍。
3)各工作地单件作业时间应尽量相等和接近节拍
19
②按同期化要求分配工作地如下:
工作地号
Ⅰ
Ⅱ
Ⅲ
方案1-原工序号 方案2-原工序号 方案3-原工序号 方案4-原工序号
②③⑤ ①③⑥ ②③⑤ ①③⑥
① 代表制品法 ② 加工劳动量比重法。
23
补充:③综合法
rj
F
N T
j
j
T j
已知:N j= 2000、1875、1857 件 ;
T j = 40、32、28 分 ; F = 24000分
∴
rj
F
N
j
T j
24000 191996
0.125
rA= 0.125×40=5 ; rB=0.125×32=4
rg =QN·r 式中: rg——流水线的节奏;
QN——运输批量。
11
补充题: 某一流水线 r=10(分/件)
示意图如下:
12
r=10(分/件) t1=21 t2=4 t3=5 t4=9
Si = ti / r
2.1
Sei=[Si]
3
tei= r- ti / Sei 3
Ki = Si / Sei
70%
0.4 0.5 0.9
1
1
1
65
1
40% 50% 90%
13
m
m
ti Si
K
i 1 m
3.9 / 6 65% i1
rs Sci
39 65% 10 6
i 1
D 1 K 1 65% 35%
B
r
*
s
m
ti
60
39
21分钟
i 1
14
组织工序同期化——流水线的平衡问题 • 所谓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
第8章 大量流水生产 的组织和控制
1
本章重点
• 1.流水生产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2.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3.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4.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 5.大量生产在制品的分类和有关计算.
2
8.1 流水生产的特征和分类 8.1.1 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 流水生产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
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 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 (或接近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 • 工序同期化的基本方法 :工序的分解或合 并
15
工序同期化后的流水线
16
m
m
ti Si
K
i 1 m
3.8 / 4 95% i1
rs Sci
38 95% 10 4
i 1
D 1 K 1 95% 5%
7
8.2 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8.2.1 流水线设计的内容
1、流水线的设计包括技术设计和组织设计
技术设计是流水线“硬件”方面的设计,包括工 艺路线、工艺规程的制定;……
组织设计是流水线“软件”方面的设计,包括流 水线的节拍和生产速度的确定;设备需要量及 负荷的计算;工序同期化设计;工人配备…
8
2.单一品种流水线的期量标准
r F N
• [例1]某厂生产计划中规定变速齿轮 的日产量为56件,每日工作8小时,时间
利用系数为0.95,废品率为2%,试求该
齿轮的平均节拍。
解:
r
F N
8 60 0.95
56/1 2%
456 57.1
7.99
=8(分/件)
10
Rg 节奏
顺序生产两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 隔称为节奏。 它等于节拍与运输批量的乘积。
B
r
*
s
m
ti
40
38
2分钟
i 1
17
3.单一品种流水线工序同期化的 平衡(直观法)
补充例题: 某产品的装配流水线示意图如下: r=8(分/件)
18
要求:①计算流水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
Hale Waihona Puke SminT r23 8
2.875
3
②按同期化的要求,将各工序分配到工作地。所
谓同期化的要求,是指向每一个工作地分配工
相同点
产品工艺相似 工序负荷大致相当
22
8.3.1 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例3]设可变流水线上生产A、B、C三 种产品,其计划月产量分别为2000、 1875、1857件,每种产品在流水线上各 工序单件作业时间之和分别为40、32、 28分,流水线按两班制工作,每月有效 工作时间为24000分 。 (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①④⑥ ② ④⑤ ①⑥⑧ ②⑧⑤
⑦⑧ ⑦⑧ ④⑦ ④⑦
20
③计算:
m
ti K i1 23 95.83% rs 83
D 1 — K 1— 95.83% 4.17%
B
r
*
s
m
ti
24
—
23
1分钟
i 1
21
8.3 多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可变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成批轮番生产
均匀混合流送
不同点
品种更换,调整设备 品种更换,不需要调整
路线,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 一定的生产速度(节拍)完成工艺作业的 连续重复生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3
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如下: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2)节奏性强; (3)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量与各 该
工序单件工时的比值相一致; (4)工艺封闭(成链索形式 ); (5)高度的连续性 。
4
8.1.2 流水线的分类
5
8.1.3 流水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1.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优点 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
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 2.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缺点
是不够灵活。
6
3. 组织流水生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品种稳定; (2) 产品结构比较先进,设计基本定型; (3) 原材料、协作件必须是标准和规格化的; (4) 机器设备完好; (5) 检验与生产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