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水墨徽州(教案)
冀教版语文五上水墨徽州

白墙青瓦的街市 隐隐约约,晨风 之中,雾霭缥缈。
●漫步徽州的大街
小巷,那些葱茏
迷蒙的烟树,掩 ●清新,质
映着高大的马头
墙,粉墙黛瓦与
朴
潺潺流淌的小溪
组合着,交融着,形成了绝妙源自水●那墙那小巷那 无处不见的水, 悠悠地荡漾出 清新和质朴, 好像画家自如 地挥毫泼墨, 轻轻浅浅地勾 勒出疏树寒村
●入夜的歙县, 黑漆漆的,看 不出什么特别 的地方。但是, 早上从酒店一 出来,我就愣 住了——波光 闪烁的练江映
●生机盎然
●柔光轻拂绿水,
几艘剪影式的 ●生动地描
乌篷船,悄悄
地泊在水面。
述
几只水鸟贴着
清冽的水面起
起伏伏,划出
●视野内,山影朦 胧,横跨练江的
一座十六孔拱形 ●细致的观
石桥上,人影绰
●早上起来,我踏雪 去看牌坊。在通体 洁白的世界里,它 们兀自平静地立在 那里,像一个个忠 实的朋友从古老的 时光隧道走来,牢 记着远去的徽商的
●挺拔 的人格
●远处迷迷蒙蒙,
我感觉自己正
站在一幅古色 ●宏大的视
古香的山水画
角 前:白茫茫的
苍宇之间,村
庄、老树、揣
着袖子的独行
●那么多意味浓郁
的民居、廊桥、
●将景物移 入画卷之中
●眼睛的每一次定格, 都是一幅写意的风物 水墨丹青。
●风光秀美, 入眼皆画
● 当我在牌坊祠堂间 游览、在山间水乡穿 梭时,一场大雪降临 徽州。
●大雪降临
●寂寥的夜里, 在灯光的映射 下,大片大片 的雪花飞扬, 悄无声息地装 扮着古老的徽 州,描绘着一 幅优美纯净的
●更显纯净
祠堂,无声地挺 ●空间的延
【教育资料】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2-水墨徽州_冀教版学习专用

28水墨徽州【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经过解读课文内容,感觉徽州的独到风姿,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由 .3.经过多种渠道收集并整理有关徽州的资料。
【教课要点】经过解读课文内容,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由 .【教课难点】感觉徽州的独到风姿。
导教案一、读一读,写一写。
歙县活力盎然清冽模糊缥缈粉墙黛瓦穿越寥寂二、找到下边的字的部首,再用部首构成新的字,再用新构成的字组成词语。
艘:()()弧:()()融:()()袖:()()坊:()()揣:()()三、读课文,按要求写词语。
1. 比喻对事物轮廓的描绘。
()2. 不清楚;模糊。
()3. 形容朦模糊胧,如有若无。
()4. 像织布的梭子往返活动,形容来往屡次。
()5.加以烘托或装修,使原有景事物更为美好。
()四、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我就呆住了——()的练江()初升的太阳,生机盎然。
2. ()的街市(),晓风之中,()。
3. 那些()烟树,()高大的马头墙,()与潺潺流淌的小溪组合着,(),形成了绝妙的()。
4. ()的苍宇之间,乡村、老树、揣着袖子的独行人,都成了()。
五、全班沟通1、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描绘徽州的。
清晨、街巷、雪中。
2、文章为何以‘水墨徽州’为题?指引学生联合详细的语句谈自己的见解。
波光闪耀的练江映着初升的太阳,一时间,忧如置身于画中。
(剪影式的乌篷船、起伏在水面上的水鸟、模糊的山影、拱形石桥上的绰绰人影、白墙青瓦的街市,入目光景非白即黑,再笼上一层灰色的雾霭,这就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
)作者看到这些光景时是一种如何的心情?领会作者的这类心情读读有关句子。
闲步徽州的街头巷尾 ,, 烟树 ,, 马头墙 ,, 小溪,交融着,形成了绝妙的水光山色。
眼睛的每一次定格,都是一幅写意的风光水墨丹青。
寂廖的夜里,在灯光的映照下 ,, 描述着一幅优美纯净的冬日画卷 ,, 在通体洁白的世界里 ,,小结:那一幢幢因势而就、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有条有理、青瓦白墙的马头墙,玲珑雅致的“水口园林” ,将建筑精髓与徽州地理环境密切有机的联合,铸就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景。
冀教语文五上《28水墨徽州》[贾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冀教语文五上《28水墨徽州》[贾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20c8565caf1ffc4fff47ac2d.png)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2、懂得本篇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2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展开如诗如画的徽州描述,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神韵十足的水墨画徽州,晨光中的徽州:乌篷船、水鸟,徽州的大街小巷:高低错落的粉墙、黑瓦、清幽静谧的石板小巷、雾色朦胧的山水,雪中的徽州:静谧、沧桑。
文章以由表到里有三层意蕴。
第一层是徽州的美景;第二层是徽州的历史;第三层是徽州的文化。
3重点难点懂得本篇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重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难点)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读课题:水墨徽州在中国建筑史上,如诗如画的古城徽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徽州,领略徽州的独特风韵。
欣赏徽州影像《水墨徽州》媒体播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水墨徽州》那么,徽州与水墨画有什么联系呢?文章为什么以“水墨徽州”为题?我们还是跟随作者走进文本,去领略古徽州的首府——歙县。
品读课文回答问题。
(1)细细品读课文回答问题:课文描写了徽州的哪几幅画面?(2)学生自读课文。
(3)示课件:徽州的早晨、徽州的街巷、雪中的徽州(者用移步换景法,像一位导游一样向我们描绘了这三处景物,那么你能不能从文中·一找,哪句话写出了那就是一幅画呢?)三、细读课文,品味文章1、品读第2自然段(1)下面我们先品读第一句,细细的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到底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产生了这样的感觉“一时间,仿佛置身于画中。
”?(2)用线勾画出描写的景物,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3)出示课件:晨光中的徽州我们看到了几艘剪影似的乌篷船、波光闪烁的练江;远处灰蒙蒙的山影、晨雾之中无碍缥缈;白墙青瓦的街市,入目的景色非黑即白,再加上薄薄的一层晨雾,这岂不就是一幅画?一幅绝妙的山水画!(了解水墨画特点,徽州的黑白灰的基调,正好与中国水墨画的精神相契合,所以作者将古徽州称为“水墨徽州”。
翼教版《水墨徽州》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评价学生对《水墨徽州 》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及绘画技能的提高
程度。
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是 否积极,是否能够认真
完成学习任务。
创新能力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创 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
想法。
合作精神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 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评价实施
05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等方 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性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作品评定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 成果和水平。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 能力。
评价标准
,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06
教学反思Βιβλιοθήκη 成功之处1 2 3学生参与度高
通过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形式,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对徽州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资源丰富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的徽 州文化和艺术作品,加深了学生对水墨徽州的理 解。
教学环节紧凑
课程设计合理,各环节之间衔接紧密,使学生在 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体验。
制定评价计划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评价计划,明确 评价方式、标准和时间安排。
收集评价信息
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表现 、作业、考试成绩等评价信息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分析评价信息
对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进行分析 ,找出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发展 潜力。
反馈评价结果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 教师,以便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水墨徽州教学设计

水墨徽州教学设计引言:水墨徽州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使其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
水墨徽州绘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机会,使他们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本篇教学设计中,我们将介绍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将能够学习和理解水墨徽州的基本技巧和风格,并能够创作属于自己的水墨徽州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水墨徽州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水墨徽州的基本绘画技巧和方法;3. 学会分析并欣赏水墨徽州作品;4. 创作属于自己的水墨徽州作品。
教学内容:1. 水墨徽州的起源与发展:- 对徽州文化和徽派绘画的简要介绍;- 分析水墨徽州的特点,包括线条的运用、墨色的运用和构图的处理;- 了解水墨徽州在历史上的重要作品和代表性艺术家。
2. 水墨徽州的基本绘画技巧和方法:- 线条的运用:掌握水墨画中常用线条的描绘方法,如勾线、细线、虚线等;- 墨色的运用:学会运用不同浓度和质感的墨色,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构图的处理:了解水墨画的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层次等,掌握构图的基本技巧。
3. 分析与欣赏水墨徽州作品:- 对比分析水墨徽州作品中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方式;- 欣赏水墨徽州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来欣赏艺术作品。
4. 创作属于自己的水墨徽州作品:- 综合运用所学的水墨徽州绘画技巧和方法,在指导下完成一幅水墨徽州作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提供艺术家合作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策略:。
北戴河区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水墨徽州》教学设计(品读想象)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水墨徽州》教学设计(品读想象)教学构思:此课为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考察标准是: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本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学会将文字描绘的景致,转化为形象的景象,从而体会景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学生阅读,教师做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本中的景致,理解这些景物的特点,我向学生提供了专题网站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我的教学。
教材分析:古老的徽州静谧而安详,其景致上黑、灰、白的基调恰好与中国水墨画的精神相契合,所以作者以“水墨徽州“为题并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展开描述,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神韵十足的水墨画—-晨光中的徽州,徽州的大街小巷和雪中的徽州。
文章由表及里从三层意蕴展示了徽州的独特意蕴。
第一层是徽州的美景;第二层是徽州的历史;第三层是徽州的文化。
学生分析:水墨徽州这一南方特有的景致文化,对于居住在北方的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学生很难及时从图书中找到相关的资料,通过网络或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到的很零碎,只能是表面的理解,无法体会它特有的文化韵味,使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充分的朗读文本、想象画面、查阅资料、相互交流的过程来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特有地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解读文章内容,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教学难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专题网站,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几幅优美的水墨山水画,学生欣赏。
老师:同学们欣赏了上面几幅图画,说说这几幅图画美不美啊?这几幅图画和你们以前看到的关于风景的照片、图画有什么区别吗?教师适时介绍水墨画的常识和特征。
老师: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是和水墨相关的—-《水墨徽州》。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翼教版《水墨徽州》教学设计

翼教版《水墨徽州》教学设计
翼教版《水墨徽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水墨徽州》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文化。
这篇课文的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展开描述,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神韵十足的水墨画晨光中的徽州,徽州的大街小巷和雪中的徽州。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懂得课文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3、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并整理有关徽州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懂得课文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难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四、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关于徽州、徽商和徽州文化的资料。
老师准备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谈水墨画导入
1、教师: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先来欣赏几幅画。
教师出示课件,提问:你能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画吗?
你发现这三幅画有什么特点?你了解水墨画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注意徽字不好写,并且组词。
3、根据课题学生谈对课题的理解,并且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课文是从那几方面描写徽州的?
为什么用水墨徽州为题?
4、学生谈了解到的徽州的知识,教师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8水墨徽州 教案-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28水墨徽州教案-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28* 水墨徽州教学目标:1.了解徽州有关的知识。
2.通过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3.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国的古代,人们按着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将人分为士农工商四类。
其中,商人处在最末端,地位较低,不被人看重。
可是,在我国的南方有这样一处地方,那里涌现出许多不一样的商人,他们行走四方,苦营,积累财富后,返回故乡,建立学堂,教育后代,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别具特色的地方——徽州,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师:课前都预习了,那谁来读读这些词语,出示生机盎然雾霭起起伏伏隐隐约约山影朦胧人影绰绰葱茏迷蒙粉墙黛瓦轻轻浅浅疏树寒村 2.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徽州的哪些景色?板书(晨光中的徽州徽州的街巷雪中的徽州)3.真不愧是五年级的学生,借助预习就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晨光中的徽州。
二、晨光中的徽州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晨光中的徽州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2.①生答生机盎然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个特点的?生读谈谈你的理解?在这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他为什么只写这些景物?(典型代表性)对,描写风景的文章一定要抓住典型的景物板书典型老师这里也对这些景物进行了描写,你们来读一读。
出示什么感觉?剪影式的起起伏伏好在哪?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为我们读一读。
2. ②生答山影朦胧(雾霭缥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个特点的?生读谈谈你的理解?请读出你的这种感觉。
3.说得真好,是啊,晨光中的徽州既有着生机盎然的练江又有着隐隐约约朦胧的山影。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放音乐)用心地来感受,你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水墨徽州》教案
教材分析:
作者用如诗如画的语句,描述徽州高低错落的粉墙、鳞次栉比的黑瓦、清幽静谧的石板小巷、古趣盎然的石雕牌坊与雾色朦胧的山水,让我们感觉仿佛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长卷,感受到徽州建筑的独特风韵。
文章由表及里有三层意蕴。
第一层是徽州的美景;第二层是徽州的历史;第三层是徽州的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文插图,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2.通过补充有关徽州的义举、牌坊的来历、徽州历史上的文化巨匠等有关材料,帮助学生走进徽州的历史,了解徽州的辉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重难点分析:
l、可以通过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了解“水墨画”的特点,通过解读课文内容,发现徽州风景与水墨画的关系,感受徽州的独特风
韵,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了帮助学生了解徽州的历史、徽州的辉煌,可以通过补充有关徽州的义举、牌坊的来历、徽州历史上的文化巨匠等有关材料,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徽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徽州风情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在中国建筑史上,徽派建筑很有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徽州,领略徽州的独特风韵。
播放媒体资源库中的徽州影像《水墨徽州》(不要全屏播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徽州的?(晨光中的徽州、徽州的街巷、雪中徽州)出示相关课件
导入:这些描写与“水墨徽州”这个题目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看课文。
三、自读自悟,重点品味
(一)自读课文。
阅读提示:课件出示
文章为什么以“水墨徽州”为题?
(二)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1.一时间,仿佛置身于画中。
作者是看到了哪些景物后产生了置身画中的感觉?勾画出描写的景物。
课件出示
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会作者的这种心情,读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图片晨光中的徽州。
了解水墨画特点。
徽州的黑、白、灰的基调,正好与
中国水墨画的精神相契合,所以作者将古徽州的首府——歙县,称作“水墨徽州”。
2.眼睛的每一次定格,都是一幅写意的风物水墨丹青。
出示相关课件
定格是什么意思?眼睛的每一次定格是指什么?
请想象一下,你来到了徽州的大街小巷,你的眼睛会被什么景象吸引?
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一幅什么样的画呢?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徽州的街巷。
指导朗读。
3.寂寥的夜里,在灯光的映射下,大片大片的雪花飞扬,悄无声息地装扮着古老的徽州,描绘着一幅优美纯净的冬日画卷。
出示相关课件
雪夜中的徽州与白天相比有哪些不同?用“……不见了,出现在
画卷中的是……”的句式说一说。
课件出示雪中的徽州。
指导朗读。
四、补充材料,升华理解
(一)课件出示句子早上起来,我踏雪去看牌坊。
在通体洁白的世界里,它们兀自平静地立在那里,像一个个忠实的朋友从古老的时光隧道走来,牢记着远去的徽商的叮咛,从容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给人们讲述着存在的理由。
1.指名读。
2.教师补充材料:牌坊的来历、徽商的义举、徽州历史上的文化巨匠等。
出示相关课件
3.“徽商的叮咛”指什么?
(二)课件出示句子那么多意味浓郁的民居、廊桥、祠堂,无声地挺立在这方土地的怀抱里,无论沉睡或苏醒,都曲线玲珑,绵绵不绝地把一段历史、一段辉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1.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
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繁荣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兴衰的历史。
2.辉煌指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财富的聚拢,更是指徽商人格的提升,徽学的兴盛。
3.指导朗读。
(三)课件出示句子这就是古老又美丽的徽州。
欣赏若干幅徽州风光
五、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教师推荐相关网站。
课件出示
(三)搜集并整理有关徽州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