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的日本垃圾分类

合集下载

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

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

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日本特别注重垃圾分类里,处理垃圾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甚至被看作是一个外国人是否融入该国的标志。

下面来说说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

日本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

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每户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十余种。

如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

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一目了然,偷不得懒。

英国每个英国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一个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

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

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垃圾回收中心则回收42种垃圾,如眼镜、家具等。

美国美国纽约的垃圾分类制度开始于1986年。

为便于民众分类,市政府规定,在学校、机关等地,垃圾桶分蓝色和绿色。

凡纸类垃圾都应放在蓝色桶中;而瓶子罐头等则放在绿桶里。

秋季的落叶和冬季的圣诞树则会在特定季节由专人回收——当落叶满地时,市政府就会明确要求居民把落叶装入纸垃圾袋中,按指定时间放在房屋前,由垃圾车收走。

澳大利亚一般澳大利亚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3个深绿色大塑料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

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则放可回收资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红盖子的桶放其他垃圾。

瑞典瑞典的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

瑞典的清扫公司由三家民间团体联合组成,该公司给每户居民四种纤维袋,分别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瓶和废纤维。

清扫公司利用特制的废弃物回收车每月登门收集一次,对其他垃圾则是每周收一次。

极致的日本垃圾分类

极致的日本垃圾分类

在日本,你如果你不严格的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在以住宅团体为单位的区域社会,落下个“不履行垃圾分类”的名声,那可是老丢人的事了。

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母亲手把手教下一代的。

从出生开始就学起的。

有些学到老也分不对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一个香烟盒,其间的纸盒、外包的塑料薄膜、封口处的那圈铝箔。

这个香烟盒就要分三类:外包是塑料,盒子是纸,铝箔是金属,所以这件东西就要分三类丢弃。

垃圾分类对日本的孩子来说,是从小旧看惯了的事,成年人遵守得一丝不苟,榜样的力量就会铸就他一生的习惯。

在日本的写字楼,楼道里的垃圾桶都干干净净的一大排,严格区分垃圾。

日本的办公场所都寸土寸金,尽管如此,垃圾箱也会毫不缩水的霸占一大片位置。

对于一个饮料瓶子,在中国可能只随手一扔就完了,在日本,丢弃之前需要以下五个步骤。

1、喝光或倒光。

2、简单水洗。

3、去掉瓶盖,撕掉标签。

4、踩扁。

5、根据各地的垃圾收集规定在“资源垃圾”日拿到指定地点,或者丢到商场或方便店设置的塑料瓶回收箱。

日本鲜奶多采用方形纸杯包装,这种纸杯所用的纸张因属于优质纸的缘故,有较高的回收率。

一个喝光的奶杯的处理步骤:1、洗净。

2、剪开。

3、晾干。

随便一个小小的商品,纸张和塑料都有分类处理的标识,也就是说,日本人在丢弃的时候必须分开丢弃。

在日本,有很多环保的生活习惯,人们不会拿着瓶子满街丢弃,他们会在自动售货机旁边喝完,把瓶子留在旁边的垃圾桶里再离开。

在日本,有很多环保的生活习惯在家庭里传承,比如吃完饭后,有油的碟子要先用废报纸(日本的油墨是大豆做的)擦干净再拿去清洗,这样会减少洗涤剂使用和让难分解的油污进入下水道。

日本超市里的塑料盒被主妇们带回家,她们把菜拿出来后,会把塑料盒洗干净,自觉送会超市。

厨房的废油,在日本是这样处理的:主妇们会自己出钱去超市购买一种凝固剂,凝固剂倒入废油,油就成为固体了,然后将固体的油用报纸包好,作为可燃垃圾处理掉。

日本的食品及其他生活用品以纸包装、环保包装居多。

日本的垃圾分类和处理

日本的垃圾分类和处理

日本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日本的生活垃圾一共分几大类:可燃烧垃圾,比如厨余垃圾、庭院杂草、树枝和碎纸等;不可燃烧垃圾,如金属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再生垃圾,如书本、杂志和报纸等纸制品以及旧衣物;粗大垃圾,如淘汰的冰箱、电视和家具等。

旧电池和打火机必须单独装在透明塑料袋中丢弃,医疗废弃物(针头、药瓶)等则是需要特别处理的垃圾。

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呢?在日本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周二、周六扔可燃烧垃圾,周五扔不可燃烧垃圾,周六扔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粗大垃圾则不能随便丢弃,而是给市区环保局打电话派人来拉,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关于特殊垃圾(会污染环境的物品,如电池类),管理更是严格,一个月只有1-2次的回收。

这些要求已经被日本公民认为是一种“国家规定,公民必须执行”责任,反之便是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

偶尔也有偷偷丢弃粗大垃圾的现象,一旦被发现就会被罚款,甚至遭到起诉。

日本对垃圾分类规定执行得一丝不苟。

他们在扔可燃烧时挑得非常仔细,一点不可燃垃圾也不能混入,就是一个小小的塑料药袋也要挑拣出来。

扔瓶子就更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在有的垃圾箱上,你会看见多出一个小筐子,里面堆满了瓶盖儿。

我曾经看见一位朋友,他把一支废圆珠笔的金属笔尖拧下来,分投在不可燃烧的垃圾袋中。

当时我很震惊,就问:“就那么一点点金属,你也拆下来,不怕麻烦吗?”他说:“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了,举手之劳嘛。

”从日本人的认真,也可见日本垃圾分类细化到什么程度,真是让人惊叹!如果问刚到日本的留学生或游客最不习惯的事情是什么,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扔垃圾太麻烦,分类太细。

我见过有位热心的邻居老太太,她把留学生扔的垃圾袋解开,把丢错的垃圾拣出来,重新归类,还和颜悦色地给留学生讲解。

日本装垃圾的塑料袋外面都印着“可燃烧”和“不可燃烧”字样。

垃圾袋中超市中出售,价格还是很便宜的。

有的日本家庭还购买了小型厨余垃圾处理器,随时把家中的厨余垃圾处理成肥料,供自家花园、花坛用,是很好的肥料。

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doc

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doc

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日本特别注重垃圾分类里,处理垃圾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甚至被看作是一个外国人是否融入该国的标志。

下面来说说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

日本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

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每户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十余种。

如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

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一目了然,偷不得懒。

英国每个英国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一个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

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

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垃圾回收中心则回收42种垃圾,如眼镜、家具等。

美国美国纽约的垃圾分类制度开始于1986年。

为便于民众分类,市政府规定,在学校、机关等地,垃圾桶分蓝色和绿色。

凡纸类垃圾都应放在蓝色桶中;而瓶子罐头等则放在绿桶里。

秋季的落叶和冬季的圣诞树则会在特定季节由专人回收——当落叶满地时,市政府就会明确要求居民把落叶装入纸垃圾袋中,按指定时间放在房屋前,由垃圾车收走。

澳大利亚一般澳大利亚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3个深绿色大塑料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

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则放可回收资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红盖子的桶放其他垃圾。

瑞典瑞典的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

瑞典的清扫公司由三家民间团体联合组成,该公司给每户居民四种纤维袋,分别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瓶和废纤维。

清扫公司利用特制的废弃物回收车每月登门收集一次,对其他垃圾则是每周收一次。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1.日本垃圾分类:日本通常将垃圾分为4类:①一般垃圾,包括厨余类、纸屑类、草木类、包袋袋类、皮革制品类、容器类、玻璃类、餐具类、非资源性瓶类、橡胶类、塑料类、撩凑自色褥衫以外酶衣服毛线类。

②可燃性资源垃圾,包括报纸(含传单、广告纸)、纸箱、纸盒、杂志(含书本、小册子)、旧布料(含毛毯、棉质融色衬衫、棉质霖单)、装牛奶饮料的纸盒子。

③不燃性资源垃圾,包括饮料瓶(铝罐、铁罐)、茶色瓶、无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在利用的瓶类。

④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包括小家电类(电视机、空调机、冰箱/柜、洗衣机)、金属类、家具类、自行车、陶瓷器类、不规则形状的罐类、被褥、草席、长链状物(软管、绳索、铁丝、电线等)。

每一种垃圾都有不同的收集时间,一般垃圾每周2次,其他类垃圾每月2次。

每到收集垃圾的日子,居民便将装着垃圾的透明塑料袋放到指定的地点。

2、日本垃圾的处理方法2.1垃圾处理技术由于日本土地资源的匮乏,焚烧处理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推崇,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本政府开始有计划在许多已建成的焚烧厂增设焚烧灰的熔融处理系统。

焚烧灰熔融指在1 200℃以上高温下熔融焚烧灰的技术,熔融的物质经冷却变成固体后形成的物质叫作“熔渣”。

制成熔渣后,焚烧灰体积减少一半左右,有助于延长处理厂的使用期。

因为熔渣可用作砾石的替代材料,所以很多建筑行业将其作为配管类的回填材料与土质改良材料、沥青铺路材料、预制件等建筑材料,促进其有效利用。

如三重县龟山垃圾焚烧处理厂采用熔融工艺,炉温高达1 800℃,每天处理80 t垃圾。

为了节省土地,该厂还将旁边的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挖出焚烧,焚烧后的熔渣经磁选分成金属渣和硅矿渣,硅矿渣可作为建筑材料;熔融灰制成陶粒,代替天然碎石加入混凝土制成大块砖材,用于铺筑河岸海岸。

2.2处理流程:日本垃圾处理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家庭产生的垃圾,在家庭完成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从住户至最终处理厂经过收集、搬运、中转、中间处理、最终处理环节。

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

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

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1.日本垃圾分类:日本通常将垃圾分为4类:①一般垃圾,包括厨余类、纸屑类、草木类、包袋袋类、皮革制品类、容器类、玻璃类、餐具类、非资源性瓶类、橡胶类、塑料类、撩凑自色褥衫以外酶衣服毛线类。

②可燃性资源垃圾,包括报纸(含传单、广告纸)、纸箱、纸盒、杂志(含书本、小册子)、旧布料(含毛毯、棉质融色衬衫、棉质霖单)、装牛奶饮料的纸盒子。

③不燃性资源垃圾,包括饮料瓶(铝罐、铁罐)、茶色瓶、无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在利用的瓶类。

④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包括小家电类(电视机、空调机、冰箱/柜、洗衣机)、金属类、家具类、自行车、陶瓷器类、不规则形状的罐类、被褥、草席、长链状物(软管、绳索、铁丝、电线等)。

每一种垃圾都有不同的收集时间,一般垃圾每周2次,其他类垃圾每月2次。

每到收集垃圾的日子,居民便将装着垃圾的透明塑料袋放到指定的地点。

2、日本垃圾的处理方法2.1垃圾处理技术由于日本土地资源的匮乏,焚烧处理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推崇,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本政府开始有计划在许多已建成的焚烧厂增设焚烧灰的熔融处理系统。

焚烧灰熔融指在1 200℃以上高温下熔融焚烧灰的技术,熔融的物质经冷却变成固体后形成的物质叫作“熔渣”。

制成熔渣后,焚烧灰体积减少一半左右,有助于延长处理厂的使用期。

因为熔渣可用作砾石的替代材料,所以很多建筑行业将其作为配管类的回填材料与土质改良材料、沥青铺路材料、预制件等建筑材料,促进其有效利用。

如三重县龟山垃圾焚烧处理厂采用熔融工艺,炉温高达1 800℃,每天处理80 t垃圾。

为了节省土地,该厂还将旁边的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挖出焚烧,焚烧后的熔渣经磁选分成金属渣和硅矿渣,硅矿渣可作为建筑材料;熔融灰制成陶粒,代替天然碎石加入混凝土制成大块砖材,用于铺筑河岸海岸。

2.2处理流程:日本垃圾处理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家庭产生的垃圾,在家庭完成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从住户至最终处理厂经过收集、搬运、中转、中间处理、最终处理环节。

日本垃圾分类

日本垃圾分类

亲历 | 日本垃圾分类细到极致!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初到日本的游客很难不为这里环境的整洁感到惊讶,天空湛蓝,城市像水洗过一样干净,街上见不到纸屑垃圾,优美的环境已成为日本的一张名片。

很难想象,日本在三四十年前也曾深受垃圾围城和环境污染的困扰。

新华社记者驻日本以来亲身体验到,日本城市环境的大幅改善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与其数十年如一日、全面细致地落实垃圾分类等环保政策分不开。

日本街头分类垃圾箱在日本,生活垃圾处理是件十分麻烦的活儿。

记者所租住的公寓,对垃圾分类投弃有明确要求:每周二和周五收可燃性的普通垃圾;每周一收塑料容器类垃圾;每周四收锡罐等“缶”类垃圾,每月的第四个星期三收报纸杂志及布制品等……这些垃圾都必须在指定日期的上午9点前放到指定地点。

如果要扔自行车、衣柜等大件垃圾,还需提前电话申请,并且购买处理券,每件价格在数百日元到上千日元不等。

这些复杂的要求图文并茂地画在一张宣传页上,在入住时交给住户。

具体哪些属于普通垃圾、哪些属于“缶”类垃圾等,都有图说明。

宣传页上还用红色字体醒目地标明:“不法投弃是犯罪”。

如果错过了指定投弃时间,就只能将垃圾存在家里,等到下个收集日再去丢。

日本一居民垃圾回收点据新华国际客户端了解,日本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起初只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

随着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发展,垃圾分类也越发细化和复杂。

如此繁琐的垃圾分类和投弃程序,之所以能落实,与日本政府和民众高度重视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分不开。

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华人方静告诉记者,她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时,学校提供的午餐中就包含瓶装牛奶,奶瓶的纸质瓶盖上有层塑料纸,孩子喝完牛奶后,被要求将纸质瓶盖和塑料纸投入不同的垃圾筐,将玻璃奶瓶冲洗干净后倒着放回筐里。

学校还会教孩子识别商品包装上的各种符号,了解这些包装分属哪类垃圾以及如何丢弃,并给家长寄送印刷信件,请家长督促孩子们在回家后继续实践垃圾分类,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日本的垃圾分类严格到“变态”,却值得全世界借鉴!

日本的垃圾分类严格到“变态”,却值得全世界借鉴!

日本的垃圾分类严格到“变态”,却值得全世界借鉴!一、垃圾分类标准精细因垃圾处置方式不同,不同城市分类标准略有差别,日本的垃圾大致分为八大类:第一种是可燃垃圾,比如厨余垃圾、衣服、橡胶制品、革制品、杂草等。

第二类是不可燃垃圾,比如餐具、厨具、玻璃制品、灯泡、小型家电等。

第三类大件垃圾,比如自行车、桌椅、沙发、微波炉、烤箱等。

第四类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比如水泥、砖瓦、农具、灭火器、废轮胎等。

第五类是塑料瓶类,比如装饮料、酒类、酱油等的塑料瓶。

第六类是可回收塑料类,比如商品的塑料包装袋、牙膏管、洗发水瓶子等。

第七类是有害垃圾,比如干电池,水银式体温计等。

第八类是资源垃圾,比如报纸杂志、硬纸箱等。

各个城市在大分类的基础上还会精细分类,如东京都建立包装废弃物四类十一种分类标准。

二、垃圾分类投放要求严格日本的街道上几乎不设垃圾桶,一般只在便利店门口和自动贩卖机旁边设置公共垃圾桶或者大型活动的时候会有临时的垃圾桶。

日本的行政区在年底会给住户送上第二年垃圾投放的“年历”,市民需购买专用的垃圾袋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各区政府根据垃圾的种类和产量的季节性变化制订详细的收集计划,不同垃圾收集频率各不相同。

名古屋市指定垃圾袋新居浜市政府垃圾分类投放指引新宿区垃圾分类投放指引日本某超市门口的垃圾分类回收箱投放时间表资源性垃圾:每月第2和第4个周四,餐厨垃圾每天最早投放,可燃垃圾:星期一、四早上8点前扔;不可燃垃圾:星期六早上8点前扔;报刊书籍纸箱、瓶瓶罐罐类:星期四早上八点半前扔;其他要求丢弃的报纸须捆扎得整整齐齐,谁想要的话可以直接提着就走;大件垃圾需市民购买并张贴专用回收券后,通过政府公开的电话预约上门回收或自行送往指定地点交由专业企业处理;盛装液体的容器,是被空干、清洗干净后扔掉的;用过的喷雾器,一定要扎个空,防止出现爆炸现象等等日本垃圾投放点三、分类收运处理路径清晰日本的垃圾处理站叫做是资源循环站。

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后变废为宝,有的用于火力发电,有的用来建设蒸汽游泳池,从垃圾里提取金属成为原料,最后剩下来的垃圾渣用来铺路和填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致的日本垃圾分类
金熙德刊发时间:2008-07-16 11:15:02 世界知识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

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

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

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

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

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

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

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

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

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三是人人自觉,认真细致。

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

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

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

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四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

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这不过是再次重演了一个成功的故事而已。

回首战后几十年,日本瞄准技术高峰急起直追,“日本制造”终于达到了笑傲世界的境地。

日本民族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往往把一个危机思考为十个,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

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

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

我的一位年长的日本友人曾被长期派驻西欧,他说起过每年回国探亲时逐年难买礼物的“尴尬”。

这是因为,他的亲戚、朋友由原来追捧西欧产品纷纷变得喜爱精工手表、丰田汽车、尼康相机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国产品了。

如此成就的取得,除了有高效、合理的管理体系外,靠的就是广大民众的精神与干劲。

而垃圾分类中透射出的那种认真精神,无疑是其中最放异彩的一个部分。

日本人最讲认真、细致,这在众多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东京都各商业区人行道上的地砖几十年都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筑师要求楼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整洁光滑,等等,不胜枚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的上述事例给我们很多启示。

仅就垃圾分类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硬件还远不能与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还是在软件上,即在于政府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在于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建设上,也在于每个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真细致精神和环保节能意识上。

由此引申开来,只有大家都摒弃嫌麻烦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维习惯和安于中流的低标准,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消灭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专人来治理脏、乱、差的现象。

由此看来,日本的垃圾分类,无疑给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培育文明意识树立了一个标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