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成语的象征意义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成语趣味通过成语学习英语

成语趣味通过成语学习英语

成语趣味通过成语学习英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是由一组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形象的形式。

成语在汉语中广泛应用,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够传递深刻的文化内涵。

然而,成语在英语学习中往往被忽视,被认为是难以理解和运用的。

然而,通过成语趣味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成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首先,通过成语趣味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成语的意义。

成语往往具有独特的形象和寓意,通过学习成语的故事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

例如,英语中的成语"break the ice"意为"打破僵局",它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在古代,人们在冰上行走时,为了避免摔倒,他们会用锤子敲打冰面,以打破冰层,从而保持平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break the ice"的意思是通过采取行动来打破僵局,使局势变得活跃起来。

通过了解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其次,通过成语趣味的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具有独特的形象和寓意,通过学习和运用成语,我们可以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例如,英语中的成语"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意为"轮到你了",它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在网球比赛中,当球在对方场地时,轮到对方发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的意思是轮到你采取行动或做出决定。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成语趣味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成语的故事和背景,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成语"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意为"入乡随俗",它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的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学习和使用外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外国语言中的成语,这些成语可能会有一些隐喻意义,那么这些隐喻成语有哪些特征,如何正确翻译它们,这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语言交流中,许多成语都具有比喻或隐喻的意思,这些成语所描绘的情境和故事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成语使用广泛的原因之一。

外语中的隐喻成语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们有很多特点。

1.隐喻含义所谓隐喻,是指语言表达中的隐含含义,在表面上看似乎毫无意义,但内隐着另外一种比喻或象征意义。

外语的隐喻成语也都具有这个特点,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举个例子,在英语中,“the apple of one’s eye”(眼中的瞳仁)这个短语的表面意思可能指人眼中的瞳孔,但其隐含意义为“最爱的人或东西”。

这样一个简短的短语,却很好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度。

2.文化背景外语中的成语都有其所属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了解背景,才能真正理解成语的涵义。

比如,某些成语可能具有宗教或神话相关的内涵,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就难以理解。

例如,希腊神话中有个故事,描述了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在他的迷宫中谋杀献祭,这个迷宫就被称为“Minotaur's Labyrinth”(米诺陶洛斯的迷宫)。

在这个词汇之中,除了迷宫这个意思,还隐含了许多关于希腊神话中的故事、神话中的人物和事件等。

3.多样的形式隐喻成语在外语中呈现的形式很多,有短语、成句、俗语、谚语等等。

它们各有千秋,具备自身的文化特色,并且有着具体的语境使用方式。

例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这个短语,指在达到一个目的的同时,还能顺便完成另一个目标,很生动地表达了一种巧妙的操作手法,适用于多个方面。

从词汇中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从词汇中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从词汇中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摘要】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

中西方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词汇是英语的主要构成元素,从词汇之中就可以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本文简单的从日常生活用语、成语和惯用语以及事物的命名规则来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abstract] language represents a kind of culture. Chinese and western there were some similar ities, but also has the very big differences.Vocabulary is the English major element, from vocabula ry it can reflec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is article simply from daily talk, idioms and thing naming rules to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 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兴旺,它实现着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语言学家EdwardSapir曾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

”因此,掌握一门语言实际上就是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在语言的构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上中方的差异。

下面简单的从日常生活用语、成语和惯用语以及事物的命名规则来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从生活日常用语来看,中西方的不同之处较为明显古人把上厕所大小便称为“如厕”、“出恭”或“更衣”,今人一般都是说“上厕所”(“去洗手间”这个说话是源自于西方)。

国际汉英成语

国际汉英成语

国际汉英成语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英语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

汉英成语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国际汉英成语及其在语言交流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国际汉英成语国际汉英成语是指在汉语和英语之间共同存在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成语。

这些汉英成语通常由汉字或汉语的词组组成,并以英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呈现。

二、国际汉英成语的来源和发展国际汉英成语的发展源于中英两种语言长期的交流与影响。

早在古代,中国和英国的商贸交流就已经存在,而后的殖民扩张更加促进了两种语言的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汉英成语逐渐形成并广泛应用于语言交流中。

三、国际汉英成语的应用领域1. 商务交流:国际汉英成语在商务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凭借着简洁明了的特点,汉英成语在商务会谈、合同谈判等场合被广泛使用,方便双方进行高效的沟通。

2. 旅游交流: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国际汉英成语在旅游交流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旅游指南、导览册等普遍采用了汉英成语,以便方便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

3. 学术研究:跨国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国际汉英成语在学术研究领域也频繁出现。

它们作为学术术语的一部分,为学者们提供了更加准确、规范的表达方式。

4. 媒体传播: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汉英成语在媒体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常采用汉英成语,提供全球受众更好的观看和阅读体验。

四、国际汉英成语的特点1. 简洁明了:国际汉英成语通常简洁明了,用词精准,能够准确表达出某一概念或含义。

2. 可读音译:由于汉字的特点,一部分国际汉英成语采用了读音译法,以方便英语母语者快速理解。

3. 文化融合:国际汉英成语融合了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要素,为语言交流提供了更丰富的内涵。

4. 可拓展性:国际汉英成语具有一定的可拓展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和衍生,以满足不同领域的表达要求。

五、国际汉英成语的例子1. "Kung Pao Chicken"(宫保鸡丁):这是一道中国传统菜肴,用英语表达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文名称,成为了国际汉英成语的代表之一。

英汉成语谚语中的语言文化差异

英汉成语谚语中的语言文化差异


切忌“望文生义” ,“生搬硬套”
文化差异与翻译
文化不可译现象

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语言学承载另一个民族的文化, 必然造成许多难以处理的翻译问题,即文 化不可译现象。

e.g. 妯娌,连襟
Women who are married to brothers; men who are married to sisters. e.g. 她们是妯娌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英国是, 岛国,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汉民族是农耕民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 地。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 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等。



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班门弄斧teach fish to swim.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妻管严henpecked husband 诸葛亮(的形象)“He is as wise as Solomon” 洗心革面 To turn over a new leaf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见风使舵 See which way the cat jumps 倾盆大雨 It rains cats and dogs. 一贫如洗 (穷光蛋)Poor like a church mouse. 度日如年 donkey years 班门弄斧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三伏天 dog days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语词汇 学语言就是学文化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语词汇 学语言就是学文化
为现代英语中的代名词的希腊罗马神话词汇
英语中许多普通词汇由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专有名词直接转化而来。这些希腊 罗马神话中的专有词汇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典型同义词。
三 源于希腊神话的英语习语
1、Pandora’s box(潘朵拉的盒子) :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为人类盗来了天火,激怒了宙斯(Zeus)。Zeus决定惩罚人类,于是他命令火神造出一个美貌的女人 Pandora,让她去勾引Prometheus的弟弟埃比米修斯(Epimetheus)。结果Epimetheus上当,接近了 Pandora,Pandora于是就将手中的盒子打开,放出了里面的罪恶、灾难、疾病、不幸,只留下了“希望”在盒子里。于是Pandora’s box就成了“灾难的根源”的代名词。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语词汇 学语言就是学文化
1、Flora: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花神。她嫁给了西风之神Zephyr,丈夫送给她一座满是奇花异草的园子。春天时,Flora和丈夫Zephyr手挽 手在园子里漫步,他们一路走过的地方百花齐放。Flora在现代英语里指代“植物”。衍生词:flower,flour, flourish, floral, florist。
5、apple of discord[5]:意思是“不和的根源、发生纠纷的事端”。佩琉斯和忒提斯举行婚礼时忘记了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大为恼火,留下 一个刻有“献给最美者”的金苹果,引起了雅典娜、赫拉和阿芙罗狄忒的纷争。此事导致漫长的特洛伊战争(Trojan War)。
2、Muses(缪斯):希腊神话中掌管艺术的诸神。共九位,分别是历史、抒情诗、喜剧(牧歌、田园诗)、悲剧、歌舞、爱情诗、颂歌、天文、史诗。 Muses的艺术衍生出单词music,Muses收藏艺术品的地方就是 museum。艺术带来的快乐便是amuse,amusement。

浅析英汉成语或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浅析英汉成语或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1972019年36期总第476期语言文化研究ENGLISH ON CAMPUS浅析英汉成语或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文/姚捷茜【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生存的基础,是语言的生命之源,反过来,语言又反映了文化。

成语或习语源于生活,是英汉语言各自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精品。

本文通过对英汉成语或习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发展、风土人情及生活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进而形成了各具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表达形式。

【关键词】英汉成语;语言文化;文化差异【作者简介】姚捷茜,广州工商学院外语系。

的文化内涵。

1.源于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

《圣经》不仅是一部经典的宗教著作,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和精神支柱,对西方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圣经》也是英语谚语的宝库,英语中有大量来源于《圣经》的成语谚语。

这些谚语是了解和研究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一把钥匙。

因此,许多英语成语或习语出自《圣经》。

比如:“Let the dead bury their own dead(既往不咎)”“Treat others the way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He who sows wickednessreaps trouble(撒罪孽的,必收灾祸)”“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要爱人如己)”“The price of wisdom is beyond rubies(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等。

中国人大多数信奉佛教或道教,所以汉语里有很多成语源于佛教和道教。

比如:“一尘不染”“不二法门”“五体投地”“回头是岸”“菩萨心肠”“借花献佛”等等。

此外,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被神秘化的数字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

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人民对数字“七”情有独钟,这是由于西方古人将七个天体(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与神联系起来,使数字“七”被神化,从而使这个神秘的数字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史培芹文秘112 0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

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

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

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

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

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1)人类创造的物质。

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

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

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

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

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

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

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

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 过分 析英语 成语 的 象征 意义 , 寻觅 英语 成语 的文化 渊 源 , 对 比 汉文化 特 征 , 而探 索语 言和 文化 的 并 从
关 系。
关键 词 : 英语 成语 ; 象征 意 义 ; 汉文 化差 异 ; 言 和文化 的 关 系 英 语 中图分 类号 : 3 3 H 1
{,争 ・ ・ ・ ・ ・ ・ ・ ・ ・ ・ — 牛 幸 夺 夺 夺 孛 ÷

狗 是人 类 最 忠 实 的 朋 友 , 是 在 汉 语 文 化 习 惯 中 , 的 但 狗
形象有时并不太光彩 , 常 常是人们 鄙视甚 至侮 辱 的对象 , 它
像 “ 水 狗 、 朋 狗友 、 心 狗 肺 ” 侮 辱 性 的 词 语 在 汉 语 里 落 狐 狼 等 比 比皆 是 。 狗 ( o ) 英 语 中的 形 象 并 不 像 在 汉 语 中那 么 丑 dg 在
面 略谈 一二 。
“ 愚蠢 ” 象 征 意 义 , 妙 惟 肖地 刻 画 出这 种 人 丑 恶 的 真 实 面 的 惟
目。 中 国古 代 大教 育 家 孔 子 日 : 知 之 为 知 之 , 知 为 不 知 , “ 不
是知也” 。但 生 活 中 总有 一 些 人 喜 欢 不 懂 装 懂 , 示 自 己 知 显 识 渊 博 。用 T eas agt hser. 驴 子 摇 耳 朵 , 瓜 装 聪 h s w geh i as( 傻 明) 讽刺这种 人岂不是恰如其分? 来 从 以 上 这 些 有 关 动 物 的成 语 可 以 看 出 , 方 面 它 们 借 助 一
特 点 折 射 出强 烈 的 褒 贬 色 彩 , 语 言 增 色 不 少 , 人 们 充 分 为 让
感 受 到英 语 成 语 的 无 穷 魅 力 。 很 多 情 况 下 , 汉 两 种 语 言显 英
种人 , 是个 贬 义 词 , 更 多 时 候 以 狗 来 形 容 人 的英 语 成 语 并 但 没 有 贬低 的 意 思 。在 英 美 人 眼 里 , 称 作 al k o ( 运 被 u yd g 幸 c

和 汉 语 习 惯 中羊 “ 顺 、 良 “ 温 善 的形 象形 成 了 巨 大 反差 。 在 汉 语 中人 们 常 用 “ 驴 、 脾 气 、 驴 技 穷 ” 容 那 些 蠢 驴 黔 形 又 笨 又 倔 的人 。英 语 里 驴 ( s) 是 怎 样 的 形 象 呢 ?从 下 面 as 又 两 个 成 语 可 一 目了然 。生 活 中人 们 对 拍 马 屁 之 人 深 恶 痛 绝 ,
这 一 成 语 是 “ 家子 、 群 之 马 ” 意 思 , 个 十 足 的贬 义 词 , 败 害 的 是
成 不 同的 文 化 特 征 。成 语 是 最 能 体 现 不 同 文 化 特 征 的 载 体 ,
是 语 言 的核 心 与 精 华 , 带 有 浓郁 的 文 化 特 征 和 强 烈 的 感 情 常 色 彩 。适 时 地 运 用 成 语 , 以 恰 当贴 切 地 表 达 意 思 , 语 言 可 使
从 英 语 成 语 的象 征 意义 看 语 言 和 文化 的关 系
申清 丽
( 马 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 南 驻 马 店 4 3 0 ) 驻 河 6 0 0
摘 要 : 同的语 言体 现 出不 同的 文化特 征 。成语 是语 言 的核心 与精 华 , 中反映 了文 化特征 。本 文 不 集
陋 , 然 英 美 人 常 用 ted g i tema a e ( 着 牛 槽 的狗 ) 虽 h o h n gr 霸 n 这 一 成 语 形 容 生 活 中“自己 不能 拥 有 , 不 让 别 人 拥 有 ” 那 也 的
些 典 故 表 达 成 语 背 后 深 刻 的寓 意 , 方 面 借 助 动 物 本 身 的 一
文献 标识 码 : A
・ ・ 夺
文章 编号 :6 1 7 6 (0 9 0 0 0 0 1 7 — 8 4 2 0 ) 6— 12— 2
每 一 种 语 言 在 其 发 展 过 程 中都 有 着 深 厚 的 文 化 积 淀 , 形
工 具 ) 一 成 语 , 那 个 被 人 当 枪 使 的 倒 霉 蛋 则 被 戏 称 为 这 而 ctSpw 猫 爪 子 ) 意 指 被 别 人 利 用 。 a’ a ( , 英 语 中有 关 动 物 的 成 语 还 有 很 多 ,k he l esep常 用 来 形 i 容 “ 做事时缺少独立思考能力 , 味地盲从” 人 一 。对 英 美 人 而 言 , 称 为 abaksep的 确 是 一 件 很 丢 面 子 的 事 情 , 为 被 l he c 因
英 语 成 语 a s kse 拍 马 屁 的 无 耻 之 尤 )恰 当 地 利 用 了 驴 s — i r( s

动物与 英 语成语
动 物 在 人 类 文 化 发 展 史 上 起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人 类
在与动物长期相处 的过程 中, 据 动物本 身具 有 的特征 , 根 创 造 出许 多脍 炙 人 口的 成 语 , 现 出 丰 富 的 文 化 象 征 意 义 , 体 下
显 得 生 动 活 泼 , 趣 横 生 , 满 活 力 。英 语 中 的 许 多 成 语 与 妙 充
人们 的 日常 生 活 紧 密 相 连 , 人 们 广 泛 使 用 。本 文 旨在 挖 掘 为 这些 成语 背后 的 故 事 , 析 英 语 成 语 的 象 征 意 义 , 觅 其 文 分 寻 化 渊 源 , 对 比汉 文 化 特 征 , 探 索 语 言 和 文 化 的 关 系 。 并 以
第 8卷
第 6期
漯 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a fLu h c to a c oo பைடு நூலகம் Colg o r lo o e Vo ai n lTe hn lg le e
V0 . . 1 8 No 6 NO .2 09 V 0
20 0 9年 1 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