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的关于手部卫生的标准和措施。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是预防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重要步骤,对患者和自身健康都至关重要。
下面是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内容:1. 洗手:医务人员应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特别是接触了患者、体液、分泌物或病原体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
洗手时间应控制在20秒以上,包括手腕、指间、指尖以及手背。
2. 消毒:在无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使用酒精洗手液进行消毒。
酒精洗手液应涂满双手,按摩至干燥,整个过程约需20秒。
3. 戴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与体液接触的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手套。
手套应在进入患者隔离室或直接接触患者之前戴好,并在接触完患者后立即脱下,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处理。
4. 专用手套:特定工作场所和操作需要使用特殊功能的手套,如抗菌手套、耐化学手套等。
医务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专用手套,确保安全和卫生。
5. 避免做面部接触: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和体液时,应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自己的脸部,以防止疾病传播。
如有必要,应先洗手或消毒后再接触自己的面部。
6. 常规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每次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进行常规手卫生,包括洗手或使用酒精洗手液消毒双手。
特别是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或病原体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
7. 隔离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隔离患者时,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
进入患者隔离室前要正确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在接触完患者后立即脱下,进行彻底的手卫生。
8. 保持手部皮肤完整:医务人员应保持双手皮肤的完整性,避免伤口、破损和皮肤病变。
如有皮肤问题,应及时处理和报告,以免对患者和自身造成交叉感染。
9. 定期修剪指甲:医务人员应定期修剪指甲,确保指甲干净整齐,以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10. 培养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医务人员应积极培养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时刻保持双手干净卫生。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定期检查和评估等措施来促进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习惯。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
标题:手卫生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来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在医疗机构、食品格业、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手卫生管理规范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卫生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正确洗手的步骤
1.1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湿润双手
1.2 磨擦双手掌
1.3 磨擦双手背
二、消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2 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2.3 避免消毒剂残留
三、正确佩戴手套的方法
3.1 选择合适的手套材质
3.2 确保手套的尺寸合适
3.3 定期更换手套
四、避免手部皮肤损伤的措施
4.1 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洗手液
4.2 避免频繁使用酒精类消毒剂
4.3 使用护手霜保护皮肤
五、培训和监督
5.1 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
5.2 建立监督机制
5.3 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手卫生行为
结论:
手卫生管理规范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惟独通过正确的手卫生措施,才干有效减少病原体在人际传播中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希翼本文介绍的手卫生管理规范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等措施,预防疾病传播的一种重要措施。
良好的手卫生管理规范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公众健康。
以下是手卫生管理规范的详细内容:一、洗手设施要求:1. 洗手设施应该位于易于接近的位置,便于人们使用。
2. 洗手设施应该配备洗手液、肥皂、纸巾或者干燥器等必要设备。
3. 洗手设施应该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堆积,水龙头和洗手池应定期清洁和消毒。
二、洗手步骤:1.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适宜,湿润双手。
2.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搓揉双手至起泡,包括手掌、手背、指缝、指尖、指甲等部位。
3. 按摩手背、手指和手腕,确保整个手部都得到清洁。
4. 持续搓揉双手至少20秒,确保彻底清洁。
5. 用流动的水冲洗双手,确保洗净所有洗手液或肥皂。
6. 用纸巾或者干燥器彻底擦干双手。
7. 使用纸巾关闭水龙头,避免重新污染双手。
三、消毒要求:1. 在无法使用洗手设施的情况下,应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2. 消毒剂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保持有效期内。
3. 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并搓揉双手至干燥。
四、手卫生教育:1. 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2. 制作宣传资料,张贴在洗手设施附近,提醒公众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3. 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牌,播放手卫生相关的宣传视频,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
五、监督和检查:1. 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负责对各类场所的手卫生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定期对洗手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 对从事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手卫生培训和考核。
六、记录和报告:1. 各类场所应建立手卫生管理的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洗手设施的维护情况、消毒剂的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2. 发现问题或者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纠正。
手卫生管理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的手卫生规范。
手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途径,不良的手卫生习惯会增加医务人员感染和传播感染的风险,因此,建立科学的手卫生制度对于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洗手要求:医务人员应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病原体和患者体液后,或者手上有明显的污垢时。
洗手应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按照正确的手洗方法进行。
2. 手消毒要求:在无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应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手消毒需要涂抹足够数量的消毒剂,全面涂抹双手和手腕,按照正确的手消毒方法进行。
手消毒应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病原体和患者体液后,或者手上有明显的污垢时进行。
3. 穿戴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接触患者体液、处理污染物品等高风险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手套,并在操作完成后立即脱除手套。
脱除手套时要避免污染双手。
4. 手部伤口处理:医务人员应及时处理手部伤口,避免伤口污染及感染。
5. 良好的手卫生宣教: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提高对手卫生的认识,并积极宣传和教育公众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方法。
通过建立和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标题:手卫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正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对于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洗手、消毒、手套使用、手部皮肤护理和定期培训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卫生管理规范。
一、洗手1.1 使用肥皂和清水进行洗手:彻底洗手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应该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
1.2 洗手时机:在进食前、接触食物前、处理伤口前、接触病人前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都需要洗手。
1.3 洗手方法:应该注意洗手的方法,包括涂抹肥皂、揉搓手掌、揉搓指缝、揉搓指尖、清洗手腕等步骤。
二、消毒2.1 消毒液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消毒液对于有效杀灭细菌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消毒液。
2.2 消毒时间:消毒时间也是关键,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时间进行消毒,确保细菌被有效杀灭。
2.3 消毒频率: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制定合适的消毒频率,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手套使用3.1 选择合适的手套:根据不同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确保手套的质量和适用性。
3.2 正确佩戴手套:佩戴手套前应该洗净双手,避免手套内外交叉感染,佩戴后应该注意手套的保持干燥。
3.3 定期更换手套:手套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手套破损或变脏应及时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四、手部皮肤护理4.1 保持双手清洁干燥:手部皮肤应该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皮肤过于干燥或潮湿。
4.2 使用护手霜:经常洗手或接触化学品的人群应该使用护手霜,保护手部皮肤。
4.3 定期修剪指甲:指甲是细菌滋生的地方,应该定期修剪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五、定期培训5.1 培训内容: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消毒液的选择和使用、手套的佩戴和更换、手部皮肤护理等内容。
5.2 培训频率: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流动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频率,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
5.3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手卫生管理规范的执行力。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卫生是指保持双手清洁、无菌的一系列操作,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手卫生管理规范是指在医疗、食品加工、公共场所等领域中,对手卫生操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手卫生管理规范。
一、手卫生前的准备1.1 清洁工具准备:准备洗手液、肥皂、清洁毛巾等清洁工具,确保它们干净、无菌。
1.2 装备检查:检查洗手池、消毒器具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正常使用。
1.3 个人卫生:保持指甲短、整洁,不带饰物,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
二、手卫生操作规范2.1 湿润双手:将双手用温水湿润,确保水温适宜,避免烫伤。
2.2 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取适量肥皂或者洗手液,搓揉双手,包括手背、手指缝等部位,持续搓揉20秒以上。
2.3 彻底冲洗双手:用流动的清水将肥皂或者洗手液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
三、手卫生后的操作3.1 用纸巾擦干双手:用干净的纸巾或者洁净毛巾轻轻擦干双手,避免细菌再次滋生。
3.2 关闭水龙头:用纸巾或者肘部关闭水龙头,避免手部再次接触污染物。
3.3 保持手部干燥:手部干燥后,避免触摸其他物品,保持双手干净。
四、手卫生时机的选择4.1 接触污染物后:如接触垃圾、污水、动物等,应即将进行手卫生。
4.2 接触食品前:在食品加工、餐饮等环节,接触食品前必须进行手卫生。
4.3 接触病人先后:在医疗机构、养老院等场所,接触病人先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以防交叉感染。
五、手卫生管理的监督与培训5.1 监督检查: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2 培训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培训,提高其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5.3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结论:手卫生管理规范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准备工作、操作规范、后续处理、时机选择以及监督与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医护工作者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制度

医护工作者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制度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医护工作者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制度,以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这些准则的遵守对于防止感染的传播至关重要。
2. 手卫生规范医护工作者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手卫生:- 接触患者前后- 处理可能污染的物品前后- 进食前后- 上厕所后- 打喷嚏、咳嗽或用手触摸口鼻后- 手部可见污垢或不洁时手卫生应遵循以下步骤:1. 用流动水湿润双手。
2. 使用适量的肥皂,并在双手上搓揉至少20秒。
3. 包括手指、手背、指甲缝和手腕在内充分清洁。
4. 冲洗双手并用干净的纸巾或空气干燥器擦干。
3. 无菌操作制度无菌操作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下面是一些关键步骤:1. 确保使用无菌器材和环境。
2. 遵守无菌操作的安全操作规范。
3. 经常检查无菌器材的完整性和有效期限。
4.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双手应进行洗手消毒,穿戴干净的手套和口罩。
5. 避免对无菌区域进行触摸,避免和非无菌物品接触。
6. 必要时使用无菌液体来清洁操作区域。
4. 感染控制措施除了手卫生和无菌操作,还需采取其他感染控制措施:- 遵循正确的废物处理和清洁消毒程序。
- 减少接触患者时的交叉感染风险。
- 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知识更新。
- 持续监测医疗环境的清洁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
- 定期评估和更新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制度。
5. 总结本文档所制定的医护工作者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制度是确保医疗环境清洁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所有医护人员都应严格遵守这些准则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同时,持续的监测和培训也是保持高质量医护环境的关键。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等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手卫生管理规范是为了确保在各种场所和环境中,人们能够正确地实施手卫生措施,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下面是手卫生管理规范的详细内容:一、手卫生设施1. 手卫生设施应该便于人们使用,位置合理,数量足够。
在公共场所、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场所等需要注意手卫生的场所,应设置洗手池或配备洗手液、洗手液消毒剂等设施。
2. 洗手池应该具备流动水源,并且保持水流的稳定性和适宜温度。
同时,洗手池应配备肥皂、纸巾或烘干设备等。
二、手卫生操作规范1. 在洗手前,应先将手上的手表、戒指等首饰摘下,以免影响洗手的效果。
2. 手卫生操作应该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包括打湿双手、取适量肥皂、搓揉双手、清洗双手、冲洗双手、擦干双手等步骤。
搓揉双手的时间应持续至少20秒。
3. 在搓揉双手时,应注意搓揉手背、手指间、指尖、指关节、手腕等部位,确保每个部位都得到充分清洗。
4. 洗手后,应用纸巾或烘干设备将双手擦干,避免用手擦拭。
三、手卫生消毒规范1. 在特定场所和环境中,如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场所等,除了洗手外,还需要进行手卫生消毒。
手卫生消毒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2. 手卫生消毒剂的使用应注意剂量和浸泡时间的控制,确保消毒的效果。
同时,应注意手卫生消毒剂的保存和更换,避免使用过期或失效的产品。
四、手卫生教育宣传1.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手卫生的重视和认识。
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宣传视频、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操作方法。
2.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手卫生教育宣传计划。
例如,在学校中,可以将手卫生教育纳入课程内容,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
3. 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食品从业人员等应特别加强培训,以确保他们正确地实施手卫生措施。
五、手卫生监测与评估1. 建立手卫生监测与评估机制,对手卫生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者常洗手,救人是圣手
• 美国CDC • • 拯救生命:从清洁双手开始
• •
好好学习 天天洗手
手卫生
医院感染多为接触性传播,其中通 过医务人员手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约占 30%—50%。手部卫生作为一种最基本, 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 体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 最重要的措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 务人员短暂的手上沾染病毒是医院感染 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手消毒指征
•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 后 •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 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在下列情况,医务人员选 择洗手或使用手消
•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 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伤口敷料等前后
手卫生规范
院感办 时双兰
创建等级医院要求
• 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 基本要求 • 1、医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95% • 2、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5% • 3、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 100%
院感办采取的措施
• 加大全员培训力度,加大科室考核力度 • 首先中层干部必须全员培训并参加手卫 生依从性知识考题 • 科室主任、护士长必须对本科室医护人 员进行全员考核 • 院感办在大查房科室必须进行考核 • 手卫生设施——领导会解决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
• 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 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中和剂的 无菌棉签在在双手指曲面从指端到指端往返涂 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 中同时转动棉签;将棉签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 去,投入试管中,及时送检。
手卫生检查方法
• 手卫生知识提问? • 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是洗手步骤(普通科室检查) • 外科洗手检查(除步骤外,还看冲水细节、干 手方法、洗干净手的摆放位置、时间等) • 换药、体检病人时的手卫生 • 护士在为病人护理不同部位、不同导管时的手 卫生 • 等等……
控制感染传播,手卫生是 关键
• • • • • 医者常洗手 洁净您的手 洗净一双手 保持手卫生 双手卫生 救人是圣手 病菌全溜走 健康跟您走 不用找医生 百病不生
洗手方法
• • • • • • 掌心对掌心搓揉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拇指在掌中搓揉 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手卫生要求
•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cm2
•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5CfU/cm2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 的原则
•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 污染时,应洗手
•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 毒剂
洗手指征
•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 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 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 4、脱手套后 • 5、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术语和定义
•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 和外科洗手的总称 • 洗手: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的过程 •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 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 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结束语
• 感控工作任重而到远,需要你我共同参
与!!!
• 让我们大家的行为 • 更规范、更理性、更科学、更文明!!!
• 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 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 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 酶阴性葡萄酒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 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 病
• 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 很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病人 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 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在下列情况,医务人员选 择洗手或使用手消
•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 之前 •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 6、处理药物前或配餐前
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先 洗手,然后进行手消
•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 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 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如图
外科洗手方法图片
手卫生要求
•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 医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95%
• 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5% •双手至少15s? • 普通洗手时间40-60s • 普通手消毒时间20-30s(本科教材每个 步骤来回3次) • 外科手消毒时间2-6min • 外科洗手时间2-6min(不超过10min)
注意事项
• 1、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 2、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 部流向肘部 • 3、摘手套后,用皂液清洁双手 • 4、洗手与消毒可用物品,每人使用后消毒或 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每日清洁与消毒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 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 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 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 口腔科等部门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的 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与手卫生有关时, 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 物的检测
外科手消毒
•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先洗手,后消毒 • 2、不同患者手术之前、手套破损或手被 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
• 1、洗手之前先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长 度不超过指尖 • 2、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冲 洗时手掌的位置应高于肘部,使水由手掌流向 肘部,不能使水倒流,并且避免碰到洗手衣 • 4、用无菌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严禁来回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