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三国鼎立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六十八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三国鼎立练习题八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三国鼎立练习题八第1题【单选题】曹操统一北方后,成为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他随即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但是却被孙权、刘备的联军打败。
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它是指(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的作者自比“烈士”,他是( )A、项羽B、诸葛亮C、刘备D、曹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电视剧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②书桌上有一本《大明历》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一幅示意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那里的联系,夷洲就是今天的( )A、澎湖B、钓鱼岛C、金门D、台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蜀灭亡B、西晋定都洛阳C、西晋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 三国鼎立华师大版拔高训练第八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三国鼎立华师大版拔高训练第八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中国局势的县(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地理方位(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的是魏( )A、吴魏B、蜀魏C、吴蜀D、蜀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襄阳的隆中,下列与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地震灾害。
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B、蜀C、吴D、西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刘备B、孙权C、诸葛亮D、曹操【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曹操曾作诗《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组诗歌反映的时代是( )A、战国时期B、东汉末年C、三国鼎立时期D、南北朝时期【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后,全国兴起“三国热”。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三国鼎立习题精选第八十篇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第八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诗人杜甫在《八阵图》中用“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两句,表现了他对哪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A、徐庶B、诸葛亮C、王猛D、周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A、魏B、蜀C、吴D、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新版《三国》于2010年5月22日播出的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代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
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下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图中,方框中的两个朝代分别是( )A、南朝、北朝B、明、北魏C、吴、北魏D、吴、隋【答案】:【解析】:如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下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商朝、秦朝、三国B、春秋、战国、隋朝C、商朝、秦朝、唐朝D、春秋、战国、三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A、200年B、208年C、220年D、222年【答案】:【解析】:三国时期蜀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 三国鼎立]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 三国鼎立]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b72d5b1ed9ad51f01df2ba.png)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九十篇第1题【单选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展开决战。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绍军队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这场决战是( )A、桂陵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中不包括(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造船业发达C、修建许多水利工程D、丝织业兴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下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A、商朝、秦朝、三国B、隋朝、唐朝、元朝C、商朝、唐朝、明朝D、秦朝、唐朝、十六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赤壁之战发生在( )A、战国时期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战役。
下列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与战役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A、破釜沉舟——巨鹿之战B、草船借箭——赤壁之战C、风声鹤唳——官渡之战D、草木皆兵——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结束三国时期分裂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王朝是( )A、东晋B、西晋C、前秦D、北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三国鼎立”的资料,其中最接近第一手资料的是( )A、易中天《品三国》B、韩震《三国故事》C、陈寿《三国志》D、罗贯中《三国演义》【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中,你能找出哪些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三国鼎立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三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三国鼎立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三第1题【单选题】曹操家族DNA是复旦大学的课题研究成果,于2013年11月11日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证实曹操并非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
曹操是( )A、魏国人B、东汉人C、吴国人D、蜀国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B、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D、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曹丕称帝B、赤壁之战C、刘备称帝D、孙权称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的是( )时期的我国北方的历史情况A、七国之乱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八王之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与内地的联系。
夷洲是指今天的( )A、西藏B、蒙古C、台湾D、新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三国时期今四川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B、蜀C、吴D、西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今阿襄阳因文化而立,必将因文化而兴。
昔日襄阳因历史悠久,才会有人杰地灵。
襄阳的古隆中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曹操B、刘秀C、孙权D、诸葛亮【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与袁绍B、曹操和刘备、孙权C、袁绍和刘备、孙权D、刘备和孙权【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三国鼎立课后练习十八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三国鼎立课后练习十八第1题【单选题】七年级(4)班的同学排练课本剧“曹操故事”,情节安排错误的是( )A、在官渡,曹操亲率精兵出击B、在赤壁,曹操中了诈降之计C、在书房,曹操欣赏《兰亭序》D、曹操题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东汉末年历史的倒退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
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 )A、魏B、蜀C、吴D、西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①国家产生②民族融合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草木皆兵”这一典故来源于( )A、城濮之战B、淝水之战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式和民族关系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与下面哪个时期类似( )A、春秋B、战国C、三国两晋南北朝D、隋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赤壁之战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战役。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 三国鼎立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十八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三国鼎立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十八第1题【单选题】南京是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
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A、吴国B、辽代C、北宋D、元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图1所示局面中的魏国定都于( )A、长安B、建业C、成都D、洛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当时曹操的志向是( )A、统一天下B、废汉称帝C、统一北方D、建立魏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
这场战役(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是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与右图所示历史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赤壁之战B、八王之乱C、围魏救赵D、文景之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新版电视剧《三国》中的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
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电视剧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②书桌上有一本《大明历》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大败袁绍,统一北方C、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昆阳之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如图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A、魏B、蜀C、吴D、辽【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三国时期蜀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 三国鼎立课后辅导练习二十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三国鼎立课后辅导练习二十一第1题【单选题】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 )A、发生在三国时期B、袁绍全军覆没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活动中和曹操无关的一项是( )A、挟持汉献帝到许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建立魏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不是三国时代的人物是( )A、诸葛亮B、刘备C、曹操D、孙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宫渡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B、C、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那位政治家的评价( )A、曹操B、曹丕C、刘备D、诸葛亮【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下列事件与曹操有关的是( )A、三顾茅庐B、官渡之战C、到访夷洲D、建立魏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
“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读史使人明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三国鼎立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六十
八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出( )
A、司马迁
B、曹操
C、曹丕
D、曹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东汉末年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草木皆兵②四面楚歌③三顾茅庐④投笔从戎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8年,哪一场战役的失败使他一统天下的“志”破灭( )
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赤壁之战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战役。
它发生在( )
A、三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末年
D、隋朝末年
【答案】:
第8题【单选题】
如图的示意图是( )
A、春秋争霸图
B、赤壁之战图
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曹操家族DNA是复旦大学的课题研究成果,于2013年11月11日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证实曹操并非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
曹操是( )
A、魏国人
B、东汉人
C、吴国人
D、蜀国人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
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物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崇尚武力),非可文治(难以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帝王的家中),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 ——《魏书·任城王传》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答案】:
【解析】:
第15题【列举题】
列举三国及其开国国君名称。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