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泰兴市西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西瓜行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西瓜行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西瓜行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国西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农业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以下将从西瓜产量、品种改良、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西瓜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西瓜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2019年西瓜总产量达到了约2.5亿吨,较前几年有所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种植技术的提升和品种改良的推广应用。

其次,品种改良成效显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西瓜品种的改良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选育抗病虫害、耐贮藏、口感更佳的新品种,不仅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也满足了市场对不同口味西瓜的需求。

再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西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西瓜不仅成为夏季消费的热门水果,还被加工成西瓜汁、西瓜冰淇淋等深加工产品,拓展了市场空间。

此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为西瓜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先进的种植技术、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提升,都为西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产业发展趋势值得期待。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西瓜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西瓜产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保护等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西瓜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西瓜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通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拓展市场空间等举措,进一步推动西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江苏泰兴市果树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江苏泰兴市果树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定。桃树长枝修 剪、套袋技术 , 全 自动 滴灌技术 ,梨主要病 虫害综合防治技 术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等,明显提高 了泰兴
市果树栽培管理 的技术水平 。对于一些新 引进的 品种 ,我们 积极进行栽培试 验与观察 ,总结成相应 的技术措施使之尽快 形成生产力。 目前 ,以上技术 已成为泰兴市果树生产 中的常 规技术 ,技 术普及率达 9 0 0 / 0 以上 。
桃 2 4 3 . 8 h m ,产 量 9 0 0多 t ,梨 8 0 h m ,产 量 4 5 0 t l
推广应用 , 得到广大葡萄种植大户的认可和接受 。泰兴市的 葡萄栽培管理水平 ,尤其是一些新技术 的推广应用 ,在全 省 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得到中国农学 会葡萄分会专家的肯
生产情况 ,主要具 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次性投入 大 ,见效快 ,经济效益 显著。栽植 3年的葡萄 园 , 常规 品种 如 ‘ 巨峰 ’ 、‘ 藤稔 ’ ,平均每 6 6 7 m 纯 效益超 过
1 . 1 果树 良种 引进持续推进
近年 来 ,根据 泰兴市果树 品种 滞后 的现 状 ,泰兴 市通
C HI Leabharlann E S E H OR T l CU L _ T U RE AB S T R AC T S
江苏泰兴市果树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陆莲凤 ,殷 国怀 ,戴亚红 ,朱东生
( 江苏省泰兴 市林业技术推 广 中心 ,江苏 泰兴 2 2 5 4 0 0 )
摘 要 :阐述泰兴果树产业 的现状 与特 点 ,分析果树 产业 发展过程 中存 在 的不足和 问题 ,提 出果树推广 良种 良法、
年来 ,市委 、市政府将 以葡萄 为主的水 果产业 作为发展 高 效 农业 的重 要 内容来 抓 ,成 为继 银杏 产业 后 的新兴 产业 , 果树 生产 呈现 良好 的发展态 势 ,成为 农 民增收 致富新 的增 长点 。

泰兴市种植产业化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

泰兴市种植产业化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
断提高 , 对农业增效 、 民增收 、 农 农村 发展起到 了极大 的推 动 作用。今年我们 围绕如 何 按 照 发展市 场 农 业、 大特 色 产 壮
业、 增加出 口创汇 、 保持我市农产 品强劲 的市场竞争 能力 、 努
力提 升种植业产业化经 营水平 等问题进 行 了深 入的研究 , 现
粉 、奥凯乐” “ 银杏 晶等 加工产 品具 有 优势特 色 , 为我 市农产 品出 口创汇培植 了新 的增长 点。我市环境 条件得 天独厚 , 空 气清新 , 质稳定 , 水 土壤 肥沃 , 适应 生产 优质农 产品 、 建立 相 对稳定 的农产 品种植基地 的要求 , 外 , 此 随农村公 路建 设 、 铁 路、 高速公 路 、 河道等 交通条件 改善 , 产 品流 通便捷 , 农 为加
对 目前种植业产业 化发 展状 况 、 存在 问题 、 预计前 景 以及 对
策措施提几点粗 浅看法。
l 现 状
1 1 龙 头企业初具规 模 .
在 种植业 结构 不 断优化 、 油等 粮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 十分可观。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 策
主体作物保持 稳定 协调发展情况下 , 一批农 产品加工 企业应 运而生 , 苏三 O” “ 象“ 、奥凯乐” “ 、宣堡肠 衣厂 ” 等企业 已成为 省级重点龙 头企 业 , 已经 和正 在牵 动我 市特 色产业 发展 , 成
率也不高 , 信誉度 的保 障体 系 尚不 健全 ; 府和相 关部 门对 政
农产 品生产 、 加工 、 销售的扶持和倾 斜力度有 待进一步加强 。 在 产业 化进程 中 , 许多矛盾得 不到及时 、 有效解决 。
3 前 景
植布局 区域化 、 培管理标 准化和产 品质量无 害化的水平不 栽

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4.05本期特稿西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正常年份种植面积约达3000万亩。

现根据对西瓜产区的调查,就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就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随着塑料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西瓜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1)种植模式多样化。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及塑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西瓜的栽培环境变得可人为控制,促使西瓜种植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从露地栽培发展到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促成栽培、多层覆盖栽培、暖棚栽培、温室栽培、促进早熟栽培、秋延后栽培等,种植模式的多样化使得西瓜的供应时间延长,目前市场上周年可见西瓜销售。

特别是设施栽培西瓜种植效益好,受到各生产区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西瓜栽培的主要方式。

如河北省清苑县年种植西瓜11.3万亩,温室、大棚、中小棚种植面积达10万亩;河北省新乐市年种植西瓜5.9万亩,全部采用大棚、中小棚种植;北京市大兴区年种植西瓜9万亩,温室栽培面积超过了4万亩;北京市顺义区年种植西瓜3.5万亩,全部采用大棚种植。

2)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虽然我国是以单家独户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但对于一个产区而言,种植是相对集中的,一个乡或一个县多注重规模化发展,种植面积在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

规模化发展可通过大基地对应大市场,促进西瓜大流通,节省交易成本,同时促使瓜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快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西瓜的商品化程度。

伴随规模化的推进,西瓜生产方式也逐步告别粗放,迈向集约化。

3)管理简便化。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人们对西瓜的生长习性认识加深,面对日益紧缺的劳动力资源和日渐上涨的工资,各地在不断的探索简化管理措施,以降低生产成本,有的已取得很大进展。

像生产中管理比较费工的枝蔓管理,甘肃静宁瓜农就创造性地应用了树枝固蔓措施,大大地减小了瓜园用工量。

4)生产高效化。

提高生产效益,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效益最大化,一直是农业经营所追求的。

08年简报初稿

08年简报初稿

突破瓶颈制约推动产业二次升级党委书记近年来,我乡西瓜产业发展较快,新一届乡党委、政府把发展西香瓜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来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质量意识淡薄、规模效益不高等现实问题。

如何面对本乡西瓜产业现状,正确研究制定今后发展思路,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努力探索发展对策,是实现我乡西瓜产业化发展重要途经。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展现状:今年,我乡西香瓜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种植农户发展到3800余户,8800人,涉及等个行政村。

全乡种植的西瓜品种主要有双抗2号、京抗小黄、台宝龙、国宝、长城黑红、丰乐、奔马等十六个品种,香瓜品种主要有富甜168、甜霸王、真甜王、回头客、香雄、懒汉王、红城5号、龙甜5号等十五个品种。

发展速度快,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增收效果明显。

三年内,由2005年全乡种植面积不足1000亩发展到万亩以上,为全乡增收500万元左右,真正使西香瓜为全乡人均增收400元。

存在的问题:一是轮茬问题还未解决。

西香瓜对茬口选择的要求特别严,一般来说,西瓜在种植后的第二、第四、第六年不能重茬种植,香瓜在种植后的第二年不能重茬。

重茬种植不仅容易得枯萎病,而且还会降低西香瓜的品质、产量。

另一方面,农户耕地有限,因轮茬问题得不到解决,遏制了部分农户扩大两瓜种植面积的愿望,进而严重制约了全乡西香瓜产业的规模发展。

另外,因不能重茬种植,广大农户不得不轮茬,致使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充分利用。

去年,我乡为解决瓜农浇水难的问题,在基地为瓜农打机井2眼,因轮茬的原因,今年能利用现有机井的西香瓜面积不足100亩,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是种植规模不大。

我乡西香瓜种植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每到销售季节供不应求,但一直没有真正成为主导产业,以至于等地所产的西香瓜经常借两瓜名誉销售,品牌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种植面积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以去年为例,全乡两瓜种植面积6500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7.4%,两瓜种植户发展到185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34%。

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点击:641西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正常年份种植面积约达3 000万亩。

现根据对西瓜产区的调查,就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就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随着塑料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西瓜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1〕种植模式多样化。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及塑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西瓜的栽培环境变得可人为控制,促使西瓜种植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从露地栽培发展到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促成栽培、多层覆盖栽培、暖棚栽培、温室栽培、促进早熟栽培、秋延后栽培等,种植模式的多样化使得西瓜的供给时间延长,目前市场上周年可见西瓜销售。

特别是设施栽培西瓜种植效益好,受到各生产区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西瓜栽培的主要方式。

如河北省清苑县年种植西瓜11.3 万亩,温室、大棚、中小棚种植面积达10万亩;河北省新乐市年种植西瓜5.9万亩,全部采用大棚、中小棚种植;北京市大兴区年种植西瓜9万亩,温室栽培面积超过了4万亩;北京市顺义区年种植西瓜3.5万亩,全部采用大棚种植。

2〕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虽然我国是以单家独户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但对于一个产区而言,种植是相对集中的,一个乡或一个县多注重规模化发展,种植面积在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

规模化发展可通过大基地对应大市场,促进西瓜大流通,节省交易成本,同时促使瓜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快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西瓜的商品化程度。

伴随规模化的推进,西瓜生产方式也逐步告别粗放,迈向集约化。

3〕管理简便化。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人们对西瓜的生长习性认识加深,面对日益紧缺的劳动力资源和日渐上涨的工资,各地在不断的探索简化管理措施,以降低生产成本,有的已取得很大进展。

像生产中管理比较费工的枝蔓管理,甘肃静宁瓜农就创造性地应用了树枝固蔓措施,大大地减小了瓜园用工量。

“德州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德州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 “德州西瓜”产业发展现状1.1 区域优势明显1.1.1 地理资源优势明显 德州市地处黄河故道,是山东省的北大门,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曾经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码头。

德州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山东西北部,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交汇区域。

西瓜生产主要是商品性生产,其特点是量大、货架寿命短。

如果没有相应的运输条件,大量生产是不可能的。

“德州西瓜”名产的形成与德州市交通便利是分不开的,20世纪初“德州西瓜”依靠其产地便利的交通条件而远销全国各地,成为西瓜名产。

德州市是华北地区交通要道之一,贯穿我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自市内穿过,清朝后期修建了津浦铁路,之后又建成了德石铁路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使“德州西瓜”顺利外销。

每到西瓜收获季节,德州运河码头及铁路货场车水马龙,送瓜的络绎不绝,除德州当地的西瓜外,故城、景县等地的西瓜也都运来德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西瓜集散基地。

发达的交通运输成为促进“德州西瓜”发展的动力。

1.1.2 自然气候条件优越 西瓜品质的优劣除了取决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自然气候条件是影响最大的外在因素。

西瓜性喜阳光及偏沙土地,需要雨量较少、日照充足的环境。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地处东经115°45′~117°36′、北纬36°24′25″~38°0′32″之间,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 592小时,平均气温12.9 ℃,有效积温4 000 ℃左右,年均降水量547.5 mm,无霜期长达208天,西瓜生长期间雨量较少、光照充足,有利于西瓜生长。

加之德州市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由于黄河及大运河的冲击,形成了大面积的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的沙壤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质地松散,易于排水,是栽培西瓜的良好土壤。

西瓜产业发展措施及打算

西瓜产业发展措施及打算

一、西瓜产业发展措施得力1、历届领导高度重视,西瓜产业发展是梁山镇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近些年,梁山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紧紧围绕发展西瓜“一县一业”的总体思路,以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发展为契机,以市场为依托,以科研为支撑,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种植品种,建设产业亮点,打造知名品牌,扩大产业面积和覆盖区域。

2、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产传统的西瓜种植方法,上市时间较集中,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效益相应也在降低。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适应市场,通过请专家讲课、外出参观、播放科技录像片、举办科技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发展设施生产,打上市时间差,实行反季节种植,春季提前上市,秋季延后销售,做到一年四季都有西瓜。

种植模式从单膜到小拱、大拱,发展到现在的冷棚、暖棚,使西瓜的上市时间延长至6月初到10月中旬.3、加强西瓜产业基地建设随着西瓜种植规模的逐年扩大,受耕地面积的限制,重茬问题成为制约西瓜种植上规模的“瓶颈”.从1986年开始,梁山镇大獾洞村就尝试采用嫁接技术繁育西瓜苗,近几年,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用瓠瓜根嫁接的西瓜苗进行移栽获得成功,彻底解决了西瓜重茬、抗病能力差的问题,为梁山西瓜大面积种植,找到了新的途径。

4、引进新的品种,加强瓜农培训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早花、郑州三号等个大解渴的1-2个种植品种,发展到80年代末的新红宝、金钟冠龙、特大新红宝等甜度浓、产量高的十几个种植品种。

到90年代又更新成京欣一号,小霸王,巨龙王,无籽1、2、3、4号和小地雷等好运输、口感佳、含糖量高的80多个新品种。

发展到现在,有蜜童、红玉、嘉年华等百余个最新优良品种.为使西瓜产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常年与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名优特农产品服务中心联系,不断引进适宜本地种植、商品性好、抗逆性强、耐储运的国内外西瓜新品种。

并请专家现场指导,培训瓜农,解决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还根据客户的需要,培育礼品西瓜和西瓜王,大瓜、小瓜,黄瓤的、带字的、方形的都有.5、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2006年,镇政府从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入手,向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申请注册了“关东小梁山”西瓜商标,获得批准.同时,按照安全、优质、无公害的要求,加快西瓜产业化和生产的标准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泰兴市西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为了更好地指导泰兴市西瓜大面积生产,提高种植效益,笔者对西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专题调查,并提出了泰兴市发展西瓜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西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江苏泰兴;2008年
2008年泰兴市新街、刘陈、蒋华、张桥等地种植西瓜面积近40hm2,均为设施栽培。

其中钢架大棚9.33hm2,水泥架大棚18.8hm2,小拱棚7.47hm2。

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大面积生产,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笔者对泰兴市西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1种植现状
2007年年底,在西瓜定植前后,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土地扭转进行协调,新建了水泥道路及部分相关设施。

对大棚建设及土地租金给予适当补助。

市农技推广中心以及镇农业服务中心从大棚搭建开始直至大田管理,不定期地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刘陈镇农业服务中心在技术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还抽调2名技术人员常驻西瓜种植地,免费帮助业主抓生产、搞记载、出谋划策,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

这次共调查西瓜种植业主5个,即蒋华镇新市村、刘陈镇鞠垛村、新街镇夏徐村和白马村、张桥镇褚陈村,调查面积为25.47hm2,占全市西瓜种植面积的64%。

其中产生效益的有3个(规模小,自身劳力没有计入成本),亏损的有2个,西瓜平均产量为29.4t/hm2,平均单价为1.24元/kg,产值3.625 5万元/hm2,而生产成本达4.92万元/hm2,平均亏损1.294 5万元/hm2。

2存在的问题
2.1产量偏低
根据调查,2008年西瓜平均产量29.4t/hm2,幅度为18.75~36.00t/hm2,与主产西瓜的东台市产量52.5t/hm2相比,其产量只有他们的1/2,这是导致生产效益上不去的主要因素。

2.2生产成本偏大
主要表现在肥料用量偏大,尤其是氮肥用量偏大,如蒋华镇新市村西瓜基肥是正常施肥量的2倍,增加成本9 000元/hm2左右;固定资产折旧率高,一般薄膜只能用1~2季,棚架使用寿命短等多种原因,增加了农本;部分业主管理人员费用较高,刘陈镇聘请的技术员月工资达6 000元,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2.3西瓜销售价格偏低
2008年5月份上市的西瓜价格还可以,价格均在1.6~2.0元/kg,而6月份上市的西瓜价格均在1.0元/kg以下,2008年全市西瓜平均价格只有1.0~1.2元/kg。

3西瓜效益偏低的主要原因
3.1西瓜种植技术掌握不够
泰兴市大面积种植西瓜刚刚开始,主要栽培技术掌握不够,导致在生长的各个环节管理跟不上,产量低。

如在基肥使用上,未摸清泰兴地区土壤、气候的特点,基肥施用量偏大,尤其是氮肥施量达450kg/hm2以上,超出标准用量的2倍以上,使瓜蔓前期营养生长过旺,西瓜难以坐果,加之整枝不及时、花期人工授粉不当,田间坐果率不足70%,低的田块坐果率在50%左右;再加上后期枯萎病防治不及时,造成早衰,影响产量。

3.2定植时间偏迟
大棚西瓜定植一般以2月下旬为宜,而泰兴市2008年除蒋华新市村外,其他几个乡镇定植时间都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比正常保护地栽培定植时间迟1个多月,导致西瓜坐果都在5月上中旬以后。

6月份为西瓜膨大成熟期,此时正遇梅雨,造成西瓜开裂、烂果严重,且西瓜上市气温偏低,西瓜价格低(此时是西瓜上市价格最低时候),即使西瓜产量高,也卖不出好价钱。

3.3现有水泥架大棚在薄膜覆盖的规格上有所缺陷
如12m宽的棚用8块2m宽的膜覆盖,膜缝多,一旦遇到大雨,雨水从缝间直接下来,造成棚内积水。

如2008年6月21日的一场暴雨过后,有些棚由于棚内积水严重,西瓜浮在水上,造成西瓜品质变差,甚至烂瓜。

由于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加之棚内温度偏高,瓜蔓早衰、死亡,影响产量。

3.4部分业主种植品种不对路
2008年在种植品种上除蒋华镇、新街镇种植了部分品质好的早春红玉、特小凤等品种,其他种植的均为品质一般的京欣、8424等品种。

这些品种一是品质差,单果重偏大(一般在3.5kg左右),不适应本地消费者的需求;二是抗性差,尤其是在泰兴地区种植裂烂瓜比早春红玉、特小凤高2~3倍;三是一般上市时间推迟5~10d,价格低,比西瓜批发价格低0.6元/kg左右。

4发展对策
4.1选用优质、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
如早春红玉、特小凤、特小兰等,适当搭配一些品质中等、瓜形偏大的品种,如京欣、8424、早佳等,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4.2适期早播
育苗一般以1月中下旬为宜,并采用电热线育苗,确保大部分的产量在梅雨前上市,以免影响西瓜产量及销售价格。

播种过早也不行,一是气温过低难以育壮苗,二是成本加大,三是上市过早需求量不大,销售不畅。

规模大的业主可考虑适当分期播种,分批上市。

4.3合理施肥
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加大磷、钾肥施用量。

一般用农家有机肥
45t/hm2(或商品有机肥7.5t/hm2)、三元复合肥450kg/hm2、硫酸钾450kg/hm2。

膨瓜肥要早施,幼瓜鸡蛋大时施第1次膨瓜肥,施三元复合肥150kg/hm2、硫酸钾75kg/hm2,每采收一批瓜后,视西瓜长势用三元复合肥150 kg/hm2、硫酸钾75~150kg/hm2,并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液1~2次。

4.4加强棚模覆盖
在棚膜覆盖上,尽量使覆盖的膜放宽一些,减少棚膜接头,减轻暴雨后漏水现象。

4.5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业主的扶持力度,为业主生产保驾护航。

一是协调好业主与周边农户的关系,解决好有关矛盾以及劳动力的安排。

二是帮助业主做好一些硬件建设,如水电、道路、排灌系统等,让业主安安心心抓生产,一心一意搞销售,让泰兴市高效农业稳定有效地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李国栋,石振华,刘博.东明县西瓜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77,79.
[2] 李名旺,仰中胜,王安东.安徽西瓜可持续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1999(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