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 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2保护生物圈 从自身做起 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2保护生物圈 从自身做起 教案

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节课为全册教材的结束篇,其落脚点是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圈的活动,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从调查学生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入手,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就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小事入手,让学生自我反思保护生物圈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圈与人的关系。

2.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能力目标1.搜集资料、运用资料,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能力。

3.积极参加活动,提高交流和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2.认同保护生物圈要从自身做起。

教学重点1.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2.认同保护生物圈要从自身做起,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等。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地球及生命的发展历程师:地球及生命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发展,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生物圈。

人类只是沧海一粟。

二、新课教学(一)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活动一:通过课件依次展示原始社会人类打猎捕鱼,农业社会人类耕种,工业社会中造机器,建工厂等场景师:请大家分别想像并描述图片所展示的3个人类发展阶段中,人类是如何利用生物圈资源的?社会形态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原始社会人类依附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保持总体平衡农业社会人类主动改造生物圈,但对环境影响力弱,基本保持生态平衡近现代社会过度改造自然的活动使生物圈遭到了破坏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

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非常密切。

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破坏了曾经的生态平衡,而自然也在以另一种方式报复着人类,给人类以惩罚,沙尘暴、野生物种灭绝、资源危机、全球气候变暖……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又要靠谁来改变这些问题?生:人类自身。

师:“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人类只要立即行动,就可能改变目前令人担忧的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教案、教学设计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保护生物圈的实际操作技巧。
(3)组织课堂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导入新课:通过导入环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二)讲授新知
1.生物圈的概念:教师讲解生物圈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组成:详细介绍生物圈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
3.生物圈的作用:分析生物圈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3)实践:组织课堂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保护生物圈的行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总结: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实践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保护生物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物资源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个人的责任。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反馈指导: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4.13.2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13.2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教案苏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环境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了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个人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环保行动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请简述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2.列举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
3.请说明个人对环境的影响。
4.举例说明两种环保行动。
5.青少年如何参与环保?请列举三种方式。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回答以上问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这一章节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并识别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元素,以直观地展示环境问题的表现和环保行动的具体例子。
②用颜色标注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增加视觉冲击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③将环保行动的步骤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④设计一些有趣的环保标语或口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⑤利用形状、线条等元素,将板书设计成一幅环保主题的画作,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艺术的美。
1.环境的定义和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如气候、水、土壤、生物等;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
2.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板书设计
本文重点知识点、词、句等:
①环境定义: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生物等)和社会环境(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制度和行为规范)。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13第2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word教案 (5)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13第2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word教案 (5)
20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太行山绿化工程
近十年来,我国又陆续兴 建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 平原农田防护林、太行山绿化 工程等生态工程,并且已经取 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
200多名专业造林工人 奋战在瑞安海岸基干林 带的4个标段,种植榕 树、樟树、女贞等树木 7万多株,在标准堤坝 内扩建一条12.8公里长、 100米宽的海岸基干林 带瑞安海岸基干林带
近些年来 ,我国 不少地区 沙尘暴 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分析一下沙尘暴的 起因中哪些是与人 类活动有关的?这 将会产生怎样的后
除了用网捕杀 外,有些人还 用哪些手段残 害鸟类? 如果 鸟类 日益减少,
自然环境将会 发生哪些变化? 这些人为什么
滚滚沙尘
耕地沙化
小结
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减少,动植物生活场所越来越少 ---沙尘暴越来越严重 2.乱捕滥杀---动植物种类越来越少,很多珍惜种类正日益减少 3.生物入侵---更多的生物失去原有的生命活动区
过度放牧
残害鸟类
物 种 灭 绝
西亚虎
王者风范难在现
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 造成的严重后果
森林究竟能为人类提供多少财富?
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
1、1公顷森林能有效蓄涵9855吨水。按当地 用水的价格,它的价值是( 19710)元。 2、1公顷森林防止土壤流失量为244.2立方米, 按值3、固是森土(林的在费坡用)2地14元立4、2。方水米库为、1道0元路计、算沟,渠它及的江价河 沿岸有防止土石崩塌、护岸的作用,1公顷 森林可防崩7.5立方米,若工程维15护0 费用1立
改善生态环境的作为 1.植树造林 2.建立自然保护区

初中保护自然环境教案

初中保护自然环境教案

初中保护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3. 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4. 个人和集体在保护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和责任5. 环保行动计划和环保建议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环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 案例分析:分析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让学生了解环保的紧迫性。

4. 法律法规:讲解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环保志愿者、企业代表、政府官员等,讨论在保护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和责任。

6. 行动计划: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计划,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7. 总结和建议:总结课程内容,给出环保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践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环境的概念、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行动计划法: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行动计划:跟踪学生参与的环保行动计划,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创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教案(2)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教案(2)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教学目标1 、关注生物圈与人的关系,积极保护生物圈。

2 、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3 、认同保护生物圈要从自身做起。

教学重点1、关注人类发展与生物圈的关系2、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关注了生物圈,了解了生物圈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谁能告诉老师都有哪些问题?生 : 人口增长过快。

还有呢?生 : 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针对生物圈现在的状况,特别是环境问题,我们该做点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讲授新课( 一 ) 人类发展与生物圈的关系现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为什么要重视环境保护呢?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请大家回答以下问题 :1、原始社会,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是怎样的?2、农业社会,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是怎样的?3、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是怎样的?4、现在,人类是如何认识自身与生物圈的关系的?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归纳总结:1、原始社会,人类依附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保持总体平衡。

2、农业社会,人类开始主动改造自然,但对环境影响很小,基本保持生态平衡。

3、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人类的破坏性活动也超出了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人类开始遭到来自大自然的报复。

4、现在,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

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

总之,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我们要重视环境,保护环境。

在此基础上,调查“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 二 ) 探讨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教学程序: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感受音乐内涵——师生总结归纳 )我们刚才调查了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多数同学比较关心环境,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我们该如何关心和保护环境呢?请同学们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3.2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11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3.2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11

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完成教材上“自我环境保护意识的评价”,了解并关注自己的环保意识;2、通过探究“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认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3、通过模拟生活垃圾的分类,明确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4、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不同国家垃圾分类的大致情况;5、认同保护生物圈要从自身做起,认同青少年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认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2、明确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3、认同保护生物圈要从自身做起。

教学难点:1、认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2、明确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3、了解中国垃圾分类滞后的原因。

教学流程:一、情境创设3min【讲述】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播放】“环境污染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视频。

【讲述】“环境污染”成全球流行病,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是当务之急。

【提问】作为中学生,你的环保意识如何?跟其他国家公民相比,我们的环保意识处于怎样的水平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环境呢?二、新课活动一:自我环境保护意识的评价8min【要求】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119页,按照教材上的指导算出数值,小组记录员将本组数据情况汇报给老师。

【分析】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班有较强环保意识的同学约为百分之;有一定环保意识的同学约为百分之;缺乏环保意识的同学约为百分之。

【提问】大家觉得我们的环保意识如何?【讲述】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公民环保素质都很高,比如德国、韩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

【展示】日本公民的环保意识数据【讲述】日本互联网调查公司公布过一项关于日本人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结果:从2007年起,日本人的环保意识稳定保持80%以上,年龄越大,环保意识越强。

屏幕上显示的是2009年的一项数据,足以说明问题。

【提问】做了测试,看到区别,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讲述】我们应该向其他国家多学习,掌握更多的环保知识,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真正保护生物圈,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七年级生物下册《13.2 爱惜生物圈-从自身做起》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13.2 爱惜生物圈-从自身做起》导学案

爱惜生物圈-从自身做起【问题导学】一、自主学习一、人类进展和生物圈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进展于生物圈,也于生物圈。

(1)原始社会:人类于生物圈。

(2)农业社会:人类对环境的阻碍。

(3)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人类的破坏性生活也超出了生物圈的,被破坏,人类开始受自然的报复。

二、爱惜生物圈的计谋和方式(1)爱惜生物圈,从小养成的适应。

(2)垃圾处置方式:、和等。

(3)生活垃圾的分类:垃圾、垃圾和垃圾。

(4)1983年,我国确信是国家的一项大体国策。

二、合作探讨一、评判自己的环境爱惜意识:依照自己的真实方式、行为、适应或愿望填写教材106页调查表。

二、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惜环境。

3、讨论:垃圾什么缘故要分类处置?你能为此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4、我国西南某小镇,先后成立了多种乡镇企业。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进展,小镇的生活和生产污水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峻。

据环保部门测定:小镇街道上的声响日平均为90dB,1998年,在持续三个月的降雨中雨水的pH为3.6~4.6,河水中含氧量为2mg/L,致使鱼类和农作物大面积死亡,市民健康受到阻碍。

请据此分析回答:(1)该镇受到的污染有。

(2)该镇所降雨水常被称为,此种雨水直接危害农作物和植物的。

(3)治理该镇的环境污染最全然的方法是。

【反馈检测】一、以下各项中,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A、节约用水B、常常利用一次性筷子C、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染物D、养成用塑料袋盛装蔬菜和食物的适应二、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产生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物3、我国是土地沙漠化较严峻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造成的城市沙尘暴日趋严峻。

以下行为不能造成沙尘暴的是()A、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丛林,使丛林面积大量减少B、草原过度垦殖、放牧,植被受到破坏C、由于城市化加重,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尘D、工业污水未经处置直接排入大海4、各类废电池中,造成环境污染最严峻的是含什么的电池()A、锌B、锰C、碳D、汞和镉五、呼伦贝尔市政府曾举行了一次“汽车拉力赛”,近2000千米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感:1、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体验人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
关注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
2、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发,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你
有何想法和建议?
学生讨论,交流提出置疑
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活动:评价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行为、
习惯或愿望填写调查表
给学生划分小组,引导并参与
学生的交流活动
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
保护环境参与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些无意识的小活动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
探究活动讨论探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
要性的设计
讨论: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处
理?你能为此做哪些力所能
及的事
布置探究方案,巡视和指导各
组活动并参与各组设计
活动汇报将探究,调查结果在课堂上交
流,总结
参与学生交流活动课堂小结交流,表达提示,归纳,补充练习,小测验完成练习,小测验,巩固知

布置练习,小测验
板书设计:
第一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一、人类的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人类生存发展依赖生物圈,影响生物圈二、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