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word版 (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案分析一、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快乐地走进那块文化土壤深厚的麦地,与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真诚的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感受他的智慧,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2、在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次话?请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苏格拉底说的话。
3、哪三句话?谁找出来读一读?(出示)4、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是精辟的。
我们今天就从苏格拉底说的这三次话着手,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去解读这位哲学大师的精神世界。
(二)民主导学任务一:找出苏格拉底说的三句话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来到麦地里摘麦穗。
我们先来听听他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自主学习:学生读文画句子。
展示交流:、第一句:“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2、第二句:“你们已经到头了。
”3、第三句“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见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任务二:品读三句话认真读课文,边读边体会3句话的含义,在书上做批注。
自主学习:学生读文体会交流。
展示交流:交流第一句:“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请一位同学当苏格拉底,说说这句话,其他同学作弟子,听明白苏格拉底的要求。
2、指名读3、弟子们听明白了没有,明白了什么了?(苏格拉底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最大的麦穗,一个是只许进不许退。
)4、师:真好,大家从只许进不许退体会到什么?5、弟子们对于麦穗有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没有,就是要求弟子们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总结课文。
教学进程:一、温习反省1、读题。
2、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
请大家再读苏格拉底的话。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引读,面对满地是轻飘飘的麦穗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3、要表达苏格拉底不给先生们重选的时机或许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如何用朗诵来表达,生再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讨论弟子们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究竟有何目的?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读讲第二段1、自在读课文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先生的话。
2、交流:同窗们读得很投入,把你画到的句子来交流一下。
3、四人组协作学习,读中感悟。
师述:其实读书有声是个展现,协作讨论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课文最大的麦穗假设是一个肉体家园,那么,只需你走进这个家园,动脑去思索,用心去讨论,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不信你就试试。
要求:⑴自在读划出的这些话,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你体会到的。
⑵把感悟到的经过朗诵表达。
⑶最后小组长交流。
4、交流学习状况。
(1)小组长交流弟子们表现的句子。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有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讪笑他们。
〞·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体会。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围绕下面效果展开)〝如梦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们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弟子们摘麦穗时很仔细。
(抓〝埋头〞〝低着头〞〝用心挑挑拣拣体会)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目光不够开阔,这样是找不到最大麦穗的。
(启示先生抓重点词体会,〝埋头〞、〝低着头〞)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优柔寡断,不能犹豫不决。
〔出示几株麦穗图〕,(启示先生抓重点词体会,〝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随手扔掉了〞)】·读句子〝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走进弟子们的内心,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在一个收获的季节里,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了一块长满沉甸甸麦穗的麦地里,他要让弟子们干什么呢?(指名说)二、自主感知1、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默读,想想苏格拉底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语气呢?从哪个词语可以感受到?(2)只许进不许退言下之意就是说什么?指名说(3)指导读好这句话,读出严肃、命令的语气(4)指名读,齐读2、过渡: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话后,怎么去做的呢?3、默读课文3、4自然段,在旁边写写批注。
提示: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分析一下当时弟子们的表现,也可以写写对弟子们这样做的感受,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等等。
4、交流5、师小结:尽管弟子们很认真的在找那一穗最大的麦穗,但他们的目光短浅,不能把握住眼前的机会,到最后落的个两手空空。
6、苏格拉底看到弟子们这样的表现,他首先对他们说了一句什么话?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1)想想苏格拉底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感到怎样呢?(2)交流(失望、生气)(3)指导朗读(根据不同感受读出不同语气)7、过渡:失望也好,生气也罢,这都不是苏格拉底所要的,他是要告诉弟子们一个道理。
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默读,思考苏格拉底在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样的语气呢?(语重心长,意味深长)(2)指名读,齐读(3)这里的有一穗是最大的和最大的一穗意思同吗?(4)小结8、过渡:苏格拉底是一位大哲学家,他让弟子来麦田仅仅是为了找最大的麦穗吗?他想让弟子做什么?三、品读感悟,合作探究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4(两课时)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4(两课时)课题最大的麦穗备课人赵厚军授课人赵厚军备课内容二次备课16、最大的麦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要词语。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的。
”这句话的理解。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的。
”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苏格拉底简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读准些列字词的读音。
麦穗惋惜颗粒饱满不失时机沉甸甸麦垄定夺错失良机如梦初醒2、自读课文(不少于3遍),画出生字词,标出节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搜集关于苏格拉底的资料。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课时重点:读通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备课内容二次备课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最大的麦穗》(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苏格拉底的资料,请同学们简介苏格拉底。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语。
⑴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⑵词义交流: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是怎样弄懂的?还有哪些不明白,与同学们讨论互补不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做到“五不”,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师小结。
3、练读自己喜欢的章节,然后读给同学们听。
四、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垄”:上面的“龙”要写大一些,底下的“土”下面的横要写的长一些。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目标检测。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教师:李菊香2018年4月3日《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感悟文中揭示的深刻道理。
2、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二、活动导学,精讲点拨活动一:1、出示要求: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句话动笔划一划,再放声读一读,想一想该分别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2、学生自学。
3、交流:(一)第一句话课件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
2、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们听懂他的话了吗“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郑重其事)4、那么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二第二句课件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1 谁来读2 这七个字告诉弟子们什么3 你从中还读出了什么时间到头了, 机遇没有了……4、此时,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这句话惋惜、遗憾、失望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5 听了苏格拉底的话,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引读句子难道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他们怎么会两手空空呢6、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读一读,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在旁边作批注。
7、学生圈画批注。
8、交流:(1)交流弟子们是怎样摘麦穗的。
(2)交流弟子们摘麦穗时的心理活动。
①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②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们的体会。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教学目标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1.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1.4对古代西方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有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古代名人和文化的崇敬。
2教学过程:2.1谈话导入,直奔主题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块文化土壤深厚的麦地,与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真诚的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感受他的智慧,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在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话?哪三句话?谁找出来读一读?(出示)齐读2.2抓住重点,师生共学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精辟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
我们今天不妨就从苏格拉底的这三句话着手,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去解读这位哲学大师的精神世界。
2.21第一句话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①指名读②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你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很不错,能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③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命令)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④怎么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小结:看来大家不仅体会得好,读得更好。
2.22第二句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1)谁来读一下?2)几个字?(七个字)这七个字告诉弟子们什么?3)从这七个字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时间到头了,生命到头了,机遇没有了……)4)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这七个字?(惋惜、气愤、微笑……)5)出示:苏格拉底说:“你们已经到头了。
”(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6)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周翼林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的重要哲理。
2.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了解了文中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弟子们摘麦穗的最终结果是——(两手空空)结合学生回答完成相关板书:沉甸甸——两手空空。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原因。
二、思考感悟1.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老师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想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能否完整的把这个问题表述清楚。
(出示幻灯片1:弟子们摘麦穗的态度怎样,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简单评价并完成板书:认真。
2.弟子们的态度这么认真,可结果为什么却——3.生读课文,尝试找出原因。
(指名答)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眼前未来4.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这与生活中或书籍中的哪些现象相类似呢?(生思考,再指名答)5.结合刚才学生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把握“麦穗”的外延。
(麦穗仅仅是指麦穗吗?那具体还指那些?)6.师作进一步引导和总结。
(麦穗还可以指下棋时的胜利、新的称心如意的mp3、好的工作、好的成绩……)完成板书:机会希望7.所以文章的最后一段说: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幻灯2出示,生齐读)8.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学生思考。
(师继而出示幻灯3:“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并给出相关提示:先用自己的话概括其所隐含的道理,再举一个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进行说明,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作最后补充。
)(指名答,师相机引导)9.小结全文:是啊,这篇课文表面上在写麦穗实际上在写现实与理想啊,只有把握了现在,才能实现美好的未来啊!今天学习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够摘取自己人生中的一颗颗麦穗!三、阅读迁移1.生阅读《苏格拉底的麦田》思考:(1)学生们是怎样除草的?结果怎样?(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要想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抓住词语回忆内容师今日我们接着学习《最大的麦穗》。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相识了生字新词。
〔出示〕谁能声音洪亮地读给大家听?生挑挑拣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师自己试着用上这三个词语简洁地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古希腊的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们来到一块麦地边让他们走进麦地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尽管弟子们专心地挑挑拣拣到了地头还是发觉自己两手空空在教师的提示中才如梦初醒。
师抓住关键词语能协助我们很快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如梦初醒后又有哪些收获?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疑问,接着走进那片金灿灿的麦地。
二、研读图文自信质疑师:〔出示插图〕看!这位须发金黄机灵绝顶的老者他就是苏格拉底。
站在金黄的麦地边他正在对弟子们说——生:〔低头、怯懦地读〕“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终点等你们。
”师孩子抬起头自信一些。
因为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坚信自己其实你就是最好的。
”此时此刻你就是那博学多才、富有才智的大学者苏格拉底。
请把你的要求再向弟子们重复一遍。
让他们听得清晰一些明白一些。
生:〔抬起头来声音洪亮地〕“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强调‘最大’〕,只许进不许退〔强调‘只许……不许’〕,我在麦地的终点等你们。
”师倾听还要善思。
听完苏格拉底的要求后你的心里产生了哪些疑问?生为什么今日教师要把我们带到麦地里让我们去摘最大的麦穗?师你感到很纳闷。
生在摘麦穗时为什么只许进不许退?师你感到很惊奇。
三、品词析句感悟道理师带着教师的要求带着心中的疑问弟子们走进了那片金灿灿的麦地。
在麦地里弟子们能否摘到教师所要求的那个“最大的麦穗”?请你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画出相关词句把你的看法写在相关的词句旁边。
〔生读书〕师在麦地里弟子们能否摘到教师所要求的那个“最大的麦穗”?〔生:不能〕下面就请你抓住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理由。
生从“两手空空”,可以看出他们最终一无所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题。
2、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
请大家再读苏格拉底的话。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引读,面对满地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
们说……)
3、要表达苏格拉底不给学生们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如何用朗读来表达,生再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弟子们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教
育弟子的话到底有何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读讲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话。
2、交流: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你画到的句子来交流一下。
3、四人组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师述:其实读书有声是个展示,合作讨论也是一种学习形式。
课文最大的麦穗
如果是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只要你走进这个家园,动脑去思考,用心去讨论,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不信你就试试。
要求:⑴自由读划出的这些话,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你体会到的。
⑵把感悟到的
通过朗读表达。
⑶最后小组长交流。
4、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长交流弟子们表现的句子。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
·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体会。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围绕下面问题展开)
“如梦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们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
【弟子们摘麦穗时很认真。
(抓“埋头”“低着头”“用心挑挑拣拣体会)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眼光不够开阔,这样是找不到最大麦穗的。
(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埋头”、“低着头”)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
〔出示几株麦穗图〕,(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随手扔掉了”)】
·读句子“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
·他们为什么这样?(引读,他们总认为……他们总以为……)
·正因为这样,谁能用“虽然……但……”说说你对这些弟子们摘麦穗的有什么看法?(如何评价他们)
·他们的心情如何?(懊悔)读中表达。
过渡:面对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有什么想法。
请大家自由读读他说的话,就能体会出。
(2)小组长交流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
·读第5节苏格拉底说的话,你要表达出苏格拉底的什么意思?(对弟子们的表现惋惜,方法的不对而不满意)“到头了”突出读。
(启发,你这声音老师听上去不够苍老,“洪钟”的意思是声音浑厚、凝重、洪亮,练了再读)
·苏格拉底又说了一段话,谁来读一下?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你还体会到什么?(对弟子们的教育是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出示图〕
在小组里读的基础上,交流体会。
(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词突出读了,在最能表达句子的意思的词语下面加上·,再练读一下)
谁意味深长地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