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老城区
松江古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松江古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精神,我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得到区四套班子领导的充分重视,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
感奋之余,抒发一孔之见。
一、划定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意义在本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蕴含着上海之根特有的精神财富;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文化遗产,是千秋万代松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
作为城市记忆、城市生命符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功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韩正市长指出,建设是发展,保护也是发展。
这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上海城市规划局对来上海的外国友人作过调查,外国朋友对上海记忆犹新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豫园,二是外滩,三是新天地。
上海数以万计的高楼没有给人留下深刻记忆,而这三处作为城市文化的生命符号,谱写出史诗般的城市经典乐章。
在大拆大建之后,划定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意义显而易见。
二、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基本概况2005年10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上海市郊区及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其中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区共有三处:一是占地面积66公顷的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二是占地面积30.7公顷的松江府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三是占地面积13.2公顷的泗泾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三处共计占地面积为109.9公顷,1648.5亩土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
从目前情形来看,上述三处,以松江仓城和泗泾古镇二处相对原汁原味;以历史的、文化的、原始风貌的标准来考量,又以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地理位置、文化积淀、文物资源、社会影响为先,该区域之中的文物古建筑数量占据松江半壁江山,有一百多处,其中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保护单位81处,标志性的古建筑有颐园、三、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定位原则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风貌区面积25万平方米,占地约375亩。
我的家乡历史名城的松江

我的家乡历史名城的松江松江历史悠久,作为我的家乡,它承载了许多古老的记忆和传统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展示松江作为一座历史名城的魅力所在。
松江地处上海市区的西南,始建于公元前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相传,太湖上的一座五岳石是松江的由来。
根据史书记载,松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较为完善的城垣和行政管理体制,可见其作为一个重要城市的地位。
在明代,松江有着繁荣的商业和文化发展。
当时,许多知名的文人墨客都涌现在松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瑰宝。
例如,明代著名诗人杨基的诗集《悯农诗》中就有很多描绘松江农耕生活的篇章,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风貌。
随着时光流转,松江成为了乾嘉绅商和吴门画派的发源地,这两个文化流派对中国历史与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乾嘉绅商以商业文化为基础,旨在培养商人的品德和修养。
吴门画派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画派,创始人吴昌硕在这里出生并成长,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传世作品。
这些文化遗产将松江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除了文化影响,松江还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松江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如秀丽的山川、流淌的河流和壮丽的湖泊。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松江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九华镇,是一座以山为主,以水为辅的风景名胜区。
这里景色优美,风光绝佳,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松江的发展也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松江的许多城区中,仍然保存着许多古典建筑和历史遗迹。
老城区街巷上石板路、砖木结构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给游客们带来了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在当代,松江开始注重发展经济,提升城市形象。
松江不仅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还有现代化的商业区,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总的来说,作为一座历史名城,松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无论是历史遗迹还是自然景点,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并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这座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
松江区有哪些旅游景点

松江区有哪些旅游景点
松江区是中国上海市下辖的一个区,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
1. 清明上河园:一个以北宋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展示了中国古代风俗和历史文化。
2. 佘山:上海市的七大名山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十佳山水之地",有古刹佘山寺和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
3. 朱家角:一座有着近1700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保留了古老
的建筑风貌和水乡文化。
4. 方塔:方塔是松江历史古镇的象征,有十三层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5. 九亭古镇:具有悠久历史的水乡古镇,有古老的街道和传统建筑。
6. 松江文化旅游区:包括江湾古镇、欧洲风情村等景点,以展示松江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
7. 吴中路文化名人街区:以纪念和展示吴中路上的历史名人和文化艺术为主题,有文化名人故居和纪念馆。
8. 青湖湿地公园:一个拥有湖泊、沼泽、芦苇和丰富的水生动植物的湿地公园,是松江区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以上仅为部分松江区的旅游景点,还有其他历史古迹、自然风光等可供游客探索。
松江小区修缮工作总结

松江小区修缮工作总结1. 引言本文旨在对松江小区修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修缮工作的目标、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背景松江小区是一个拥有200户居民的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长时间未进行维修和修缮,因此出现了一些老化和损坏问题。
为了改善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小区委员会决定进行修缮工作。
3. 目标修缮工作的目标是改善松江小区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修复小区内的道路和人行道,确保安全和便利的交通;•检查和修复小区建筑的结构和外墙的损坏,确保居民的居住安全;•修缮小区公共设施,如照明设备和排水系统,提高小区的舒适度;•美化小区的景观,增加绿化和花坛。
4. 工作内容4.1 道路和人行道修缮首先,我们对小区内的道路和人行道开展了全面的检查,确定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们组织了修复工作,包括:•填补道路和人行道的裂缝和坑洼;•清理并重铺人行道的瓷砖;•修复道路的破损部分。
通过以上工作,我们成功地提高了小区道路和人行道的状况,为居民提供了更安全和便利的交通环境。
4.2 建筑修缮为了确保小区居民的居住安全,我们对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进行了以下工作:•维修建筑的结构问题,如墙体开裂和基础不稳定的情况;•修复外墙的裂缝和脱落的涂料;•更换老化严重的门窗。
经过修缮工作,小区建筑的结构问题得到了解决,外墙得到了修复和保护,大大提高了居民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4.3 公共设施修缮为了提高小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我们对公共设施进行了修缮工作,包括:•更换老化的照明设备,提供更明亮的照明效果;•清理和修缮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经过修缮,小区的公共设施得到了良好的维护,提高了小区的整体品质。
4.4 景观美化为了增加小区的绿化和美化,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种植更多的花草树木,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增设花坛,为小区增添色彩和活力。
通过景观美化工作,小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更加喜欢在小区内散步和活动。
松江旅游景点推荐

松江旅游景点推荐
1、松江古城:松江古城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松江古城曾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上海著名的“文化名城”。
2、松江古港:松江古港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的重要港口,历史上曾是上海的主要港口,也是上海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
3、松江南桥:松江南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最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上海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它横跨在松江河上,是上海市政府指定的旅游景点之一。
4、松江新城:松江新城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新城之一,也是上海发展最迅速的新城之一。
它有着完整的城市设施和完善的城市服务,是一处综合性的旅游景点。
5、松江公园:松江公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市最大的公园之一,也是上海最著名的公园之一。
它拥有完善的景观设施,是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松江老城区——仓城

松江老城區——倉城·秀野橋灘【圖文】“松江”名称由来及简要历史沿革:松江古称华亭,别称有云间、茸城、谷水等,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
至清嘉庆十年(1805年)演变为1府(松江)、7县(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1厅(川沙)。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3年(1914年)改称松江县。
解放后,苏南行政署设松江专区。
1958年3月,松江专区撤消,改隶苏州专区。
1958年11月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
1998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松江仓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松江古城十里长街的西隅,因境内建有明代漕运粮仓仓城而得名,在明清时期是松江府城向西延展的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从明代始,仓城一直是松江府漕粮的重要储藏地,也是漕运的始发地。
明宣德八年建水次西仓,嘉靖年间于水次西仓建仓城,座座粮仓连成一片。
河流纵横交错,沿老市河而建的桥梁、宅第、店铺、庙宇鳞次栉比,成为当时松江府城西谷阳门外又一市井热闹中心。
许多明清及民国建筑历经沧桑,保存至今。
“永丰”名称由来及简要历史沿革:大仓桥位于松江城西,是一座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桥(后因河道变窄,只有中间三孔在河道之中了),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
其原名“永丰桥”,后因桥南为松江府的漕运仓城,而被称之为“大仓桥”,是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
永丰街道位于松江区老城区西部。
1957年为城西乡,1958年成立城西人民公社,1978年,析出古松人民公社、城西人民公社所辖的部分区域,建塔汇人民公社。
1980年改名仓桥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仓桥乡,1994年撤乡建镇。
1997年,仓桥镇、茸北镇所辖的部分区域(现方松街道地区),新建松江新城办事处。
2001年,撤销松江镇、华阳镇、仓桥镇、茸北镇建制,新建岳阳、中山、永丰3个街道,并调整方松街道辖区范围。
松江新城旅游景点

松江新城旅游景点
松江新城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中心区域。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1. 松江古镇:松江古镇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古镇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建筑。
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石桥、宅院以及古老的街道风貌。
2. 梅龙湖公园:梅龙湖公园是松江新城的一大亮点,是一个以水体为主题的大型园林公园。
有美丽的湖泊、花草绿地和各种休闲娱乐设施,适合全家一同前往。
3. 方塔公园:方塔公园是松江新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公园内有一座仿古的方塔,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景色。
4. 泰晤士小镇:泰晤士小镇是一座欧洲风情的小镇,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各种美食、购物和欣赏文艺表演。
5. 昆山世博园:昆山世博园是一座集科技、自然和文化为一体的园区,有着丰富的展览和体验项目。
可以学习到各种前沿科技和自然环境知识。
以上是松江新城的一些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doc】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老建筑保护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老建筑保护十lJ专槁"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老建筑保护松江的人类文明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松江就有人居住繁衍生息.松江一带在唐天宝十载(751年)被设为华亭县,元朝升为松江府.存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其东北境一带被划出来设置为上海县,属于松江府管辖.所以,上海是从松江这个"主根"ll匕分枝出来的.可以说,走进松江,就是走进上海的历史.松fT历史上由于地理他置四通八达,海运,水运贸易繁忙,商贾往来,店铺林,是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尤其在元,明以后,松江地区成为全国主要的粮食和纺织品产地之一.黄道婆,丁娘子的纺织技术极大地提高丁当时生产力水下的纺纱效率,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任明代,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棉纺织品行销全国乃至日本等海外地区,历史上曾有"衣被大下…'苏(苏州府)松(松江府)财赋半天下"之称.松江历史悠久,人辈出.从宋代到清代,共有进七521人,就明代就有进士287人,占当时全国第一.享有"十J里一鼎甲,三里一进士,里里有举人"的美誉.文人墨客,经商者,为官者为松江留下的不仅是文化遗产,还有许多优秀的古建筑.松江是上海地面文物最为丰富的地,文物古建筑之多居上海各区县之首.除了有唐代经幢,宋代方塔, 元代清真寺,明代照壁和清代醉白池等这些人fi']比较熟悉的文物外,松江的老城区还留存有历代建筑,塔桥楼亭寺等,可谓"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上海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1991年3月,松江成为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5年上海市规划局拟定了上海郊区及浦东新区共30片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其中松江区有泗泾古镇,松江古城仓城和松江古城府城三片区域.对松江古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描述是这样的:沪杭铁路以北,乐都路以南, 花园浜路以东,西林路以西的区域内集中分布了一些以杜氏雕花楼,费哗宅,葆素常,杜氏宗裥和赵氏宅为代表的有特色的口程也/文历电建筑和大量保仔较好的民居建筑,是一个较完整的具有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反映了松江作为上海历史文化发祥地的历史风貌.松江古城是我国少有的有两座城的城镇,其中一个是位于阳路以东的"府城",另?个是位于大仓桥之南的"仓城",是当时忪江又一个市井热闹中心. 自明代起松江每年往北京运粮的"漕运" 的源头就任这,座座粮仓连成一片成为仓城,H趋繁荣.据记载,1919年,官产处招标出售仓城城砖,明代所建仓城遂被拆除,但地名留用至今.规划保护路漫漫早在1958年12月上海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制的《松江城区总体规划))中,就对松江的历史风貌予以了关注,首次提保护沿人民河的醉白池,方塔,烈J:墓,西林塔的原有风貌,并加以绿化,使桧江保持千年古城特色.但是当时并未沣意仓城地区的历史文化.划院,松江县建总体规划》提出控制要求:第一径200米以内为在9米以下,下为中心,半径150第三区,古建筑年丰人寿桥至大行建筑控制在9米l乔50米范围内的.县级以上文物勺建筑只拆不建,:超过9米.上述∈的多层建筑区.府批复原则同意1J了西,中,东3区保护范围以人山路两侧各约,为明清传统民…就是沿着这样文化风貌区的范步明确,并且在:程中,把保护与造和规划配合在经成立了老城改开发的工作将进"第一"-江最重要的水陆,屋后闻橹声".:状各异,具有江设计合理,耗资充分显示了古代<<<本刊专稿麓"云间第一桥"安就桥麓着名的明代大石桥大仓桥松江的科技水平,和松江仓城地区的历史风貌.其中有两个不同朝代的"云间第一桥"特别雄伟壮观,引人注目.最初建于南宋的安就桥,因横跨古浦塘又称跨塘桥.它是当时松江地区最大的桥,所以有"云间第一桥"的说法.初为石桥,后改为木桥.相传某年端阳节,人们挤在桥上看龙舟,致使桥超重坍塌.元代重建石桥,明清两代曾再度重修,呈三孔石拱桥,拱券部分用青石砌成,东面桥拱上有同治年间镌刻的一条"云间第一桥"额.几百年来,该桥一直保留着原来那端庄雄伟,古朴典雅的风貌.但是桥周边民居或是破败倾颓,或是已经改建成新式楼盘,古桥所处的历史风貌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安就桥是宋代的"云间第一桥",大仓桥则是明代的"云间第一桥"了.中山西路仓桥弄南的永丰桥俗称大仓桥,它是一座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桥,上海地区着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明代着名书画家董其昌曾作"西仓桥记,以赞此胜迹,可惜碑石现已无存.大仓桥南北走向,跨在老市河上,因是漕粮漕运起始点,所以这里河面开阔.桥为五孔石拱,中孔最高,依次递减.随着历史变迁,河道变浅变狭,该桥两端两孔下的河道曾淤积成河岸,五孔桥变成了三空桥.2002年有关方面在清理河道,保护古桥的精神下疏浚河道,并对古桥进行了整旧如旧的修复,恢复了大仓桥斑驳苍古的雄姿.大仓桥南接秀南街,河滩处原为连片过街楼,两岸较好地保留了江南水乡临水民居的原貌.从桥下看,桥孔中透出老宅粉墙,河埠野草,一派水乡风光,让人流连不已.重修颐园人未识明清两代,松江许多达官显贵在城郊建别业,出名的有东山草堂,半间精舍,万松园,南园等.从明代起松江画派屹起,不少画家择地筑园不但促进了松江第宅别业筑园之风,也进一步提高了松江筑园的水平.中国古代建筑史称: "当时松江第宅园林数量之多,技艺之精美与苏州,杭州,嘉兴府齐名."但是时至今日,松江大部分名园均已荡然无存, 留下为数不多的古园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醉白池",但是设计布局巧夺天工的颐园却是养在深闰人未识.颐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为罗氏私家园林.清道光年间(1821—1850) 为许姓购得,民国时期归高氏.高家主人高天梅为南社诗人,藏书十万余卷,常邀集当时着名诗人,画家,学者来园赏吟, 南社社员也在此雅集.社员曾多次在此集会.颐园本是住宅旁小园,当地人称"高家花园".约两亩的小天地里以水池为中心,池上有三曲石桥;园西有假山,山上古木参天,山下有山洞;西北有书斋,画舫;北面和东面有枋榭曲廊;园中还有两个楼,一个为戏楼,人们在另一个楼中观戏,会客,通过支摘窗,哪怕刮风下雨照样可以看戏……小小一个园子江南园林要素齐备,保留明代原物和建筑较多,基本上是一座原汁原味的明代私家宅园.而且,园中龙墙的曲率比豫园的更大,说明其工艺更加高超,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遗留.由于历史久远又无人管理,自然坏损非常严重,池塘干涸,假山开裂,楼厅等门窗的装饰残缺,梁柱脱榫.有关部门特查阅了许多历史资料,并邀请园林专家,博物馆研究员,老工匠等前来研究会诊,如何布局,何处种植植物,家居摆设等等无一处不细致,力求恢复这一古代园林的神韵.如今的颐园在整修一新的同时还保本刊专稿>>>眍墨强固墨髓图盔颐因一景留了开裂的地砖,破损的柱础等昔日古旧面貌.据徐副院长介绍,颐园的整修用了很多传统工艺,再现了当年的造园特色,如园中十一个漏窗的窗花各不相同,而且都是用方砖立起拼搭而成;地上的拼花是从民间俺成菜的坛子上取的材料.另一方面,现代工艺也在这次整修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原先池岸有黄石叠山,呈悬崖状凌空干池上,这种叠山法流行于明代中叶以前,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处景观.但是在恢复叠山的时候人们发现石头开裂严重,很容易掉落倒塌,传统工艺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最后施工人员用现代工艺从内部加固,用钢筋将石头一块块勾连起来,然后叠石成山,不仅仍旧能支撑两株古树的生长,而且外表复原,一派古风.正是如此巨大的投入和严谨的态度,颐同的整修把传统与现代工艺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这恐怕是其他古代园林,乃至古建筑修复值得参考的地方.但是,颐园也有自己的烦恼,保护古建筑不应该是"烧钱行为",而应该发拥历史价值,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人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实现这种价值呢?颐园长期坐落在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安静的一角,知道的人很少,参观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不免有些寂寞.但是其他占镇,老宅开放参观后人满为患,破坏严重的情形又不容轻慢,弹丸之地的颐园该如何掌握好这个尺度,有关方面还在考虑之中.这虽然是颐园的烦恼,恐怕在历史风貌保护中也具有共性.楼阁重重烟雨中杜氏是松江知名人族,家族房舍多而精,分布面广.颐园-ILN就是清代后期松江杜氏宗嗣.宗祠所存大厅为清代中期建筑, 仪门为民围式样.大厅九架梁,几乎所有粱枋挂落花镌雀替的可见面都满雕花纹,除了常见的吉祥图案外,还有大量栩}jj如生的反映宗族历史大事的人物场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松江城镇内明清名宅有2oo 余家之多,如今保停下来的大多集中在松江城西部仓城历史风貌区,且数量较多.其中比较着名的除了t,l氏宗祠,杜氏雕花楼外,还有葆素堂,莫氏宅等.僚素堂原为明代许善乐旧宅,俗称".L午家厅".现仪存明代大厅和厅北的后楼,火厅也是九架粱.据介绍其结构是古建筑中}皮称作"重椽复水"的草架结构.两层屋面,使得室内冬暖夏凉;…雾云,纱帽翅以及垫拱板上,镂雕以,鹤,倚,竹等罔案.葆素常具有明代厅堂建筑的鲜明特色,反映了明代中叶后日趋华H的风格.2000年松江区人民政府立项大修,2002年竣工.明代章简松江城诗云:"高一望民风厚,楼阁重重烟币中."除了大户人家的宅第裥堂外,大仓桥附近众多沿河民居也是年代久远风格独特.据介绍,松江的这些老房子除了江南水乡文化古城的共性外,在一些建筑的单体造型乃至细部做法上,更有着明显的松江特色.例如仪¨八字墙形式,苏州等地仅反映在平面,检江缙绅大宅的仪门还在立面作相应的处理;再如枫拱这种形式,经常出现_任松江楼厅的梁架上,与雀替组合,为他处所无;其他如挂落的重叠设置,风火山墙的起翘设计以及沿河住宅外墙内收,石级全部设在檐内;窄巷间"借天让地"的"过街楼"等形式,都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而松江部分老宅中独特的石库门设计,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则成为风靡全上海的石库门里弄住i龟潍过敬杜氏宗祠局部<<<本刊专稿■葆素堂宅的设计原型.松江历史上长期属吴郡(苏州I所辖),苏州地方性建筑技术后来被总结为"营造法源",对江南极有影响.值得一书的是松江明清民居却能在苏州I技艺的包围圈内创造出一套以进深"路"与面阔"发"为模数的独特构造方式,它具有平面组合灵活, 施工规范,估工备料简捷和通俗易懂等优点.松江的住宅善于吸收先进技术的特点和外地风格,并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式样,这种兼收并蓄,各地手法为我所用大概是日后"海派"建筑特点的源头.连点成线再成片令人惋惜的是,被列为中国古代一百位杰出科学家之一的清工部尚书张祥河规模宏大,历经沧桑得以幸存的故宅,以及清外务部尚书,首任驻奥国大臣雷补同的故宅等,均在近几年的城市改造中拆迁,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分布在仓城地区以百计的古建筑,古文物遭到破坏和拆毁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历史风貌是松江古城的魅力和特色所在,目前松江,上海乃至全国的有识之士对松江古街区保护利用的呼声不断.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在松江新城永丰街道辖区范围内,其中的历史建筑也相对比较集中,尤其是在中山西路两侧,那里集中了大量不可移动文物,无论是维修保护还是开发旅游都有一定的优势.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修缮了老市河上的几座桥和沿线的一些老宅等.基本以规划先行的方式进行,有些老宅破损比较严重,就将居民先迁出,然后进行整修,修葺如旧后再把居民迁入.这种方式与中心城区的首先置换房屋不同,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交流借鉴的尝试.另外,据永丰街道文明办马主任介绍,街道为了配合保护工作的开展,特别注意在增强群众保护意识上下功夫,不仅通过社区活动组织宣传,还在街道办的小报上专门开辟永丰典故》栏目,介绍仓城地区有关历史建筑的情况,让居民进一步了解身边老建筑的价值,增加自豪感和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保护.保护性开发和开发性保护是两个不同的慨念,前者以保护为主;后者以开发为主.松江的观点是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据永丰街道介绍,辖区内的老建筑采取了循环修缮的方法,因为整休老建筑牵涉到许多传统手艺和材料,耗资较大,工艺复杂,所以进度基本是一年修葺一处.但是仅仅挨个去修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方法.因为老建筑的教育, 欣赏,研究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而且建筑物有一个特点,没有人使用反而坏得很快.鉴于仓城地区老建筑众多,如果一味循环修缮则会出现待最后一处修好,第一处又到了需要修缮的程度.如何把这种修缮由被动变为主动,如何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和进行开发利用成为有关方面考虑的重要问题.据介绍,目前基本上各处都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实用和开发旅游等.有些建筑如葆素堂目前为一家幼儿园使用, 则让其在保护的基础上继续使用有些如杜氏祠堂则增加其社会功用,如开设老年活动室,演讲厅等;而有些则计划开放为旅游参观景点.但是总体而言,这些都还没有成气候,虽然各处老建筑比较集中,但是尚未能连接成~个完成的历史风貌观光线路,未挂牌或登记的老建筑还在不断被拆除,老市河两侧新老建筑的不和谐现象仍然存在.据介绍,恢复中山西路两侧历史风貌和开发老市河游船观光正在计划之中.与松江其他历史风貌区,风景区的呼应与联合也在设想之中.中山中路西段,东起人民路,西至西林路的华亭老衔被打造成了一条仿明清建筑的旅游商业街,串连起两处风貌区,与改造中的岳庙商街,方塔唐宋文化街,松江老街连线成景.新设置的ll路旅游专线车则平均每二十分钟从松江城东汽车站发车,沿途经过松江方塔园驶出.方塔,醉白池,大仓桥,西林寺,佘山,方便游客饱览松江古文化,新城区和自然风光.此外,松江区旅游管理部门透露,未来五年,松江地区将投资100多亿元全面打造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余山地区的中远期规划目标中将对包括古仓城改造在内的三个项目进行重点打造.■(本文摄影: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老城区,宽敞的道路,让你不得不对这干净而休闲的城市充满憧憬和期盼。
早间的风是微润泽的,很轻又带着点湿气,你会感觉凉爽得不一般,总归心情会是大好的啦。
我每每稚气地探头,看初阳害羞地一点点把脸从远处伸出来,呵呵,我们都是孩童的欢喜,在它已露出整个头的时候!金黄耀眼的光宇穿透了天际,穿刺进万物的心灵,也照着我赤诚的心,是希望之光呵,我开怀笑起。
哼着快乐的调子,向着我一天的工作地行径。
朝九晚五的工作,夜晚时,松江的人儿们,那心便要“疯”了。
这里的夜生活,甚至所有松江人的夜生活都这般丰富多姿。
灯火通明、红花绿树、歌舞欢愉的城中公园,是最多人前往的找乐地儿。
近居者步行而至,远居者或乘坐公交或驾驶私家车,一簇簇人儿都是牵手恋人、携家带眷的,你看到的身影总是那般喜气乐呵着。
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场嘻嘻哈哈地玩闹;歌者舞者们在露天广场渲染着开心和幸福的气息;健身的人们在跑道或健身器上尽情挥洒着年轻壮硕的热汗与激情。
烧烤园的秋千椅、圆桌旁,谈情说爱的情侣们、把酒言欢的朋友、同事、家人们,你何以没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和惬意?还有,谁奈何能不让这快乐传播开去。
最舒适的松江的夜,何以夜最舒适?请问问善解人意、温情秀美的风儿吧,因何?那是海之畔啊,海风阵阵,怎不让人觉轻松而幸福。
就这般轻轻慵懒着,那夜,就似白昼的繁华般,轻悄悄的,时间就快活地过了。
松江这几年里发生的变化很大,新城建设后,这座城市变得更美,人们的文化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人们的工资有了增长,单位为员工买社保的普及也让人们对老有所养不再忧怀。
已经建成松江大学城也是松江的一个值得骄傲的变化,它作为松江新城建设的重要一步,体现了上海“科教兴市”的理念,也使松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基地。
兴建起来的松江工业区吸引了许多投资家的眼光,也使许多企业、工厂纷纷落户松江,使松江从一个“鱼米之乡”的古镇发展为工业化、技术化、现代化的地区。
另外,近几年来松江有开出了许多大型超市,这为松江人民的生活、购物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还有泰晤士小镇的英伦风格凸现了松江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市区的特征和魅力。
我沉浸在这松江之美中。
那城,于晨,于夜,于风、雨、日光、云彩、绿湖、花厅、或是蓝调的夜酒吧;更甚有纵情文字的大学图书馆;街心温馨的公园;使得你开怀、刺激的游乐场……叹息一声,只是我太繁忙于工作,怎忘记要松松心绪,静观这鱼米之乡松江城的秀美。
再深呼吸罢,让我闭眼冥想,我内心的一隅爱之地,慢慢睁开眼眸——美,何似花颜比对?
松江——这是我们共同的家,美食和温馨的烛光正在洁白的餐桌布上铺摆,回家吧,可爱的人儿们,别让快乐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