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古诗复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1-6年级古诗、日积月累复习汇总

苏教版1-6年级古诗、日积月累复习汇总

苏教版1-6年级古诗与日积月累汇总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下册: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年级上册: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年级下册: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丹青夜夜心。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五年级上册: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苏教版小学古诗词复习

苏教版小学古诗词复习

四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宋】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窃不通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火心要空,人心要实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四年级下册《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古今贤文(合作篇)》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苏教版小学古诗词复习

苏教版小学古诗词复习

四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宋】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窃不通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火心要空,人心要实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四年级下册《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古今贤文(合作篇)》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五年级上册《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苏教版1——6年级古诗整理(全解析)

苏教版1——6年级古诗整理(全解析)

苏教版1——6年级古诗整理(全解析)全解析: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2、咏华山宋代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简析:《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

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

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

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3、悯(mǐn)农(唐)李绅(shēn)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注释⑴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

苏教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苏教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苏教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 首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 黄华huā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 .敕(ch ì)勒(l è)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 óng)庐,笼盖四野y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 àn 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qi 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 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唐)王之焕(hu àn)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 èn) 山。

羌(qi 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gu àn)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春晓(唐)孟浩(hào) 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唐)王翰(h 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 .出塞(s ài)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u án)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 ào)胡马度阴山!13 .芙(f ú) 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 .鹿柴(zh ài)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阅读。

送柴侍卿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王昌龄(唐)李白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

②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B.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2]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2.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掘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几锄豆溪东,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录莲蓬。

[1]这首词描写了________。

[2]词中写到的人物分别在干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苏教版小学语文诗词复习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

苏教版小学语文诗词复习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

苏教版小学语文诗词复习一年级上册 (1)一年级下册 (2)二年级上册 (3)二年级下册 (5)三年级上册 (6)三年级下册 (8)四年级上册 (10)四年级下册 (13)五年级上册 (15)五年级下册 (18)六年级上册 (23)六年级下册 (27)一年级上册江南汉两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1、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2、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3、何:何等,多么。

诗意: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1)呼作:称为。

(2)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3)疑:怀疑。

(4)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诗意: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一年级下册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是当时社会的写照。

诗人对农民的辛苦劳动进行了真实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深切的同情。

诗意: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中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农民辛苦劳动了一年,终于获得了丰收,却仍免不了饿死的悲惨命运,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农民所遭受的剥削深重。

注释: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 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诗意: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全国各地没有不耕种的田地,农民却还是有很多被饿死了。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最新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最新

专项部分古诗文一、解释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诗中主要抓住了、、、等景物,表现了变化之快,动态三、用直线把下面诗题与相应诗句及作者连接起来。

《宿新市徐公店》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游园不值》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叶绍翁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入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选择题。

1.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1)因为(2)坐下(3)座位6.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五、古诗积累。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

试试你积累了多少。

(1)写出描写送别的诗(词)两句:;。

(2)写出描写春景的诗(词)两句:;。

(3)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两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升初诗歌总复习
(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三)《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五)《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六)《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七)《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八)《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十)《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十一)《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十二)《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十三)《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十四)《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十五)《江雪》宋.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十六)《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十七)《春日偶成》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十八)《池上》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十九)《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轮,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十)《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十一)《所见》清袁枚清.
(二十二)。

只在此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十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十四)《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十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十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十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二十九)《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十)《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十一)《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十二)《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三十三)《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十四)《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十五)《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附加
(三十六)《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十七)《长歌行》(节选)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十八)《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十九)《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十)《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十一)《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