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合集下载

《国民收入核算》课件

《国民收入核算》课件

定义
国内生产净值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反 映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计算方法
NDP可以通过GDP减去折旧得到 。
意义
NDP是反映国家经济新创造财富 的总量,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 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民收入(NI)
1 2
定义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 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THANKS
感谢观看
意义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人民实际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消费 政策、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据。
03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生产法
总结词
通过计算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核算国民收入。
详细描述
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出发,统计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GDP) 。它包括增加值和产业间的中间投入。
04入核算数据是制定经济政 策的重要依据,帮助政府了解经 济运行状况,制定出符合实际情
况的政策措施。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数据,政府可 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及时调整 政策方向和力度,确保经济稳定
发展。
国民收入核算数据还可以为政府 制定财政预算、税收政策等提供 参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
制定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为国家制定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提供依据,帮助政 府了解税收来源和税收负担情况,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为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提供依据,帮助政 府了解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02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 体系
意义
个人收入可以通过国民收入减去 企业未分配利润、政府未分配利 润和外国居民净收入得到。

国民收入核算课件

国民收入核算课件

计算方法
意义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的重要指标。
通过国民收入总量除以人口数量来计 算。
国民收入增长率
定义
国民收入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的增
长速度。
计算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来 计算增长率。
意义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 速度的重要指标。
03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支出法
定义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出发,将一定时期内 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的 支出相加,求得的总支出称为最终使用,从而计 算出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
优点
能反映最终使用规模和结构,有助于分析经济总 量的平衡状况。
计算公式
国内生产总值 = 最终消费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 物和服务净出口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增加值法、收入法、最终产品法等。
国民收入的计算单位
可以是名义GDP或实际GDP。
国民收入核算的范围
01
02
03
生产范围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外国 生产者在国内生产的产值 。
分配范围
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涉及劳动报酬、生产税净 额、营业盈余等。
最终使用范围
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 形成总额和净出口。
收入法
定义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 ,将增加值按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 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三种要素进行分 配的一种方法。
优点
能反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关系,有助 于分析收入分配结构。
计算公式
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局限性
无法反映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 境污染成本。

教材配套宏观复习题与答案

教材配套宏观复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单项选择题1.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2.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3.已知某国的期初资本存量为30000亿美元,它在该期生产了8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6000亿美元,则该国当期的总投资与净投资分别为()。

A. 22 000亿美元和24 000亿美元B. 38 000亿美元和 36 000亿美元C. 8 000亿美元和 6 000亿美元D.8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5.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企业间接税、B.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公司利润税D.政府企业盈余6.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A.GNP B. NNP C. NI D. PI7.当年计入GNP的消费支出大于当年生产的消费品,表明()A.购买了旧货 B.购买了库存产品C.当年产品出口增加 D.统计错误8.已知个人可支配收入为1800美元,个人所得税为30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l00美元,个人储蓄为500美元,个人消费为1200美元,则个人收入为()。

A. 2 000美元 B. 2 200美元C. 21 00美元 D.2 300美元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B.间接税不计入GNPC.间接税不计入NNPD.居民购买股票的行为在经济学意义上不算投资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总投资的是()。

A.商业建筑物和居民住宅B.购买耐用品的支出C.商业存货的增加D.购买设备的支出简答题1、简要说明国民收入的三种核算法。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1-1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学习目的: 1.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和基本分类, 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3.熟悉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和 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内容。
11-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作用 • 国民经济 是由多个生产部门、生产单位,多个生产环节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整体。 从横向上看,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各个生产部门所组成;从纵向上看, 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再生产环节所组成。 • 国民经济核算 即国民经济统计,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 算,通过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 果的数量规模、数量联系和数量规律。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指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经济总量、结构和相 互联系进行数量测定,对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的系统描述。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 system) 简称MPS体系,它把生产范围定为物质产品生产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国 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叫东方体系。 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简称为SNA体系,其生产部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社会活动部门,不但包 括物质性的生产,还包括广泛的非物质性的生产。SNA体系主要适用于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也叫西方体系。
11-7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 • 劳动者报酬 是指从事生产或服务得到的全部报酬 。 生产税净额 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 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 定资产折旧,或按照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 产折旧。 营业盈余 是指社会总产品抽出中间投入、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 后的剩余部分。 国民总收入(gross of national income,简称GNI)或地区总收入 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取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的总和。 国民总收入指标过去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会计学国民收入核算

会计学国民收入核算

会计学国民收入核算介绍会计学国民收入核算是一种经济学方法,用于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它通过记录并分析经济单位间的收入、支出、储蓄和投资等数据,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经济指标体系,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经济的现状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会计学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概念、核算方法和应用领域,并着重讨论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概念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创造的全部价值的总和。

它包括所有的个人收入、企业利润、政府收入以及净对外收入等。

国民收入是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核算国民经济规模的主要指标,也是比较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

核算单位在会计学国民收入核算中,核算单位包括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和对外部门。

这些单位从事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活动,是国民收入核算的基础单位。

收入法收入法是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统计各个经济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如工资、利润、国家福利等,计算出国民收入的总量。

支出法支出法是国民收入核算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统计各个经济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各种支出,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等,计算出国民收入的总量。

产出法产出法是国民收入核算的第三种方法,它通过统计各个经济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计算出国民收入的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在政府和企业决策、宏观经济分析和经济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民收入核算可以帮助政府了解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从而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次,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经济数据,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国民收入核算是比较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于国际经济比较和评估。

68-第11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68-第11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价值-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最终产品价值
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本国居民
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2019/11/24
上海交通大学
6
其它相关概念
国民生产净值( NNP )= GNP-资本消耗折旧 狭义国民收入(NI)=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个人收入: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PI)=NI-
2019/11/24
上海交通大学
20
I
2019/11/24
I
Y
上海交通大学
21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 C=a供给=总需求 Y=a+bY+I0 Y*=(a+I0)/(1-b)
2019/11/24
上海交通大学
22
AD
a+I0 0
18
储蓄函数
S=Y-C=-a+(1-b)Y MPS=S/Y或dS/Dy APS=S/Y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MPS+MPC=1 APS+APC=1
2019/11/24
上海交通大学
19
投资函数
投资的决定因素
利息率 资本的边际效率
为了使分析简化,将投资视为外生变量,不 随收入变化而变化
24
财政政策
AD不足时:失业,应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AD过度膨胀:通胀,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2019/11/24
上海交通大学
25
2019年将继续实行稳健财政政策
“双减”,即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 赤字规模。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增加较多,财政 收入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而且连续2年财政增收超 过5,000亿元。

经济学11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经济学11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2、支出法是指在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国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来计 算GDP的方法,是其他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
国内的所有消费总的分为四种: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以及进出口NX。 消费支出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耐用消费品,指寿命较长的消费品,如汽车、电视、电冰 箱等;二是非耐用消费品,指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的消费品,比如食物等;三是劳务,指 各种形式的服务。
THANK YOU
漏出包括三个方面:(1)储蓄,家庭部门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消费,还会将剩 余的一部分钱用于储蓄,这一部分钱因为没有被用于购买企业产品,于是从收入 循环流中露出;(2)税收;(3)进口支出,家庭所购买的外国的产品和服务, 从这部分收入也漏出了假设的封闭的循环流中。
总流出W=净储蓄S+净税收T+进口支出M
一、流入和流出
第十 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目录 C O N T E N T S
第一节 收入循环流的概念 第二节 流入和流出、储蓄和投资 第三节 收入循环流 第四节 国民收入统计 第五节 其他相关总量指标
第一节 收入循环流的 概念
要求:重点掌握收入循环流的概
念。
题型:单选
一、收入循环流的概念
收入循环流:经济活动主体之间收入与支出的流量就叫收入循环流量。储蓄是 一种漏出,导致收入循环流量的减少;而投资是一种注入,导致收入循环流量的 增加。在均衡条件下,漏出必须等于注入。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Y=C+I+G+NX Y是总支出,该等式成为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四个部分的加总必然等于GDP。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3、收入法:任何企业生产出最终产品后,销售得到收入,这部分收入会在提 供劳动的生产者、资本拥有者、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因此,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收 入,也就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即是GDP,这就是收入法。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黄敏)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黄敏)
• 产出 = 支出
总产出 = 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 企业外部净购买(已卖掉本年生产部分) + 企业存货投资 (未卖掉本年生产部分)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中间产品
出售最终产品和服务 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
企业
家庭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提供生产要素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注入
国内总收入(Gross Domestic Income, GDI) = A: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 (要素收入)
+ B: 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 C: 折旧 (B、C同样构成产品市场价值中的
生产成本)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 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
– 一个时期内用于个人消费(C)、投资(I)、
政府购买(G)、净出口(X – M)的支出总和
就是该国这段时期内的GDP。
– GDP = C + I + G + (X M)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 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1)
➢个人消费(Consumption, C):
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务上的支出,但不包 括住宅。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 种基本方法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 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3)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s, G): 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货币政策
两部门经济
漏出
意愿投资(100) 企业(生产1000)
资本市场
出售最终产品和服务
个人消费900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提供生产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 )。

A. 居民消费支出
B. 政府转移支付
C. 政府税收
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
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D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工资
C. 资本折旧
D. 间接税
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A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
B. 收入与就业分析
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
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
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D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
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
C. 家务劳动
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C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企业转移支付
C. 间接
税 D. 直接税
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B )。

A. 间接税
B. 折旧
C. 直接
税 D. 净出口
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A )。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政府税
收 D. 个人收入
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
B. 公司税前利润
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D. 资本折旧
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D )。

A. NNP=8.7亿
B. GDP=7.7 亿
C. GNP=8.7亿
D. NNP=5亿
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A )。

A. GDP=C+I+G+(X-M)
B. GDP=C+S+G+(X-M)
C. GDP=C+I+T+(X-M)
D. GDP=C+S+T+(M-X)
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B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B. 居民购
买粮食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
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B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间接税
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
D. 企业投资
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C )。

A. 政府转移支出
B. 折旧
C. 企业投
资 D. 间接税
14. NI包括的项目有( A )。

A. 利润
B. 间接税
C. 折
旧 D. 企业转移支出
15. 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 A )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6.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 建造一座住宅
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 以上都是
17. 在下列项目中,( D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 政府订购一笔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
18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
门经济中,一定有( D )。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
加政府购买 C.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19. 下列各项应计入GDP的是( B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
一笔贷款利息
二、判断题
1.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
理论。

T
2.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
产品的市场价值。

F
3.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
本GNP的一部分。

T
4. 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T
5. 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
收入。

F
6. 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T
7. 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F
8.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T
9.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F
10.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DP中。

F
三、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

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

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设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多少?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800,贸易赤字是100。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4.根据一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