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集】TOP10林冲对梁山的十大功勋
水浒传第十回主要内容乐乐课堂

水浒传第十回主要内容乐乐课堂
(原创版)
目录
1.文本背景介绍
2.第十回的主要内容
3.第十回的故事情节
4.第十回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文本背景介绍】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施耐庵。
该书以北宋末年民变领袖的事迹为主线,讲述了 108 位好汉梁山起义、抗击官府腐败,最终走向失败的故事。
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悲剧,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瑰宝。
【第十回的主要内容】
《水浒传》第十回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这一回主要讲述了林冲在遭受高衙内陷害、被发配充军后,在山神庙中杀死陆虞候等人,从而被迫投身梁山的故事。
【第十回的故事情节】
在第十回中,林冲被高俅所害,被充军到沧州。
为了报答林冲的救命之恩,陆虞候一路暗中保护林冲。
然而,陆虞候的身份暴露后,遭到了高俅的心腹陆谦的追杀。
在风雪山神庙,林冲偶然发现了陆谦等人欲烧死他的阴谋,愤怒之下,林冲将陆谦等人全部杀死,并留下了“梁山泊林冲”的字条。
随后,林冲离开山神庙,投奔梁山。
【第十回的意义和影响】
第十回是《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篇章,标志着林冲从一个忠良之士向梁山好汉的转变。
这一回描绘了林冲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再忍辱负重,毅然选择了反抗。
这种精神为后来的梁山好汉树立了榜样,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中一个经典的反抗形象。
2023林冲的事迹材料

2023林冲的事迹材料2023林冲的事迹材料1《林冲雪夜上梁山》应该是《水浒传》的七回到十一回,这五回故事当中讲述了林冲上梁山的全过程。
期间讲到,林冲遭遇了一些坎坷路,险些就死在了奸人之手,最终通过自身努力与朋友相助,终于在梁山获得了一席之地,有了一定的地位身份。
读完《林冲雪夜上梁山》,我能够感受到林冲身上这样一股正义感与豪气。
只是我觉得林冲的遭遇太过于悲惨了,这样的坎坷经历都让我怀疑其中是否有施耐庵的一些文学艺术修饰。
林冲可以算是水浒传当中最悲情的一股人物,一来他出生还算可以,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二来有房有妻,生活小康。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当时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厄运到了林冲的头上,一些奸险小人任要置林冲于死地。
面对林冲这样的冤屈,他是不得不反,当时社会的统治者逼得百姓不得不反,真是昏庸腐败到了极点。
从《林冲雪夜上梁山》当中我清醒地意识到了,一个国家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行的话,肯定是会催生出林冲这样的悲情人物的。
因此,应该让正义得到伸张,让社会多一些有正义感的人吧。
2023林冲的事迹材料2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那官人生的豹头环腿,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级……读到这儿大家一定便知,他是林冲。
忍辱负重他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就是隐忍,他很敬爱他的妻子,但妻子第一次被高衙内调戏后,林冲虽愤怒,但顾及高太尉的面子,并没有任何表现,而是选择了忍受,并让妻子也忍耐一下。
接下来高衙内再次调戏时,林冲气的把帮凶陆谦的家打碎了,却还是没有追究高衙内,这是一个多么懦弱隐忍的人啊,妻子被人调戏了却敢怒不敢打。
后来被高俅父子陷害,发配到沧州,逼得家破妻离,他还是继续忍,去沧州的途中,两个公差受了指示一直为难林冲,在酒馆中用开水给他烫脚,给他穿新草鞋,林冲哀求讨饶却没有反抗,到了野猪林,两个公差要杀死他时,鲁智深出手相救当他想杀死两个公差时,林冲却阻止了,称不关他俩的事,他们是无辜的,是高俅父子吩咐的……为了有个安定的生活,为了能有机会回去和妻子一家人团聚,武艺高强的他从不反抗,一忍再忍,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忠心。
水浒传第十回概括

水浒传第十回概括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水浒传第十回背景及主题
水浒传的创作背景与意义
水浒传创作于元朝
• 元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 民间反抗情绪高涨 • 水浒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民众的呼声
水浒传的创作意义
• 通过梁山好汉的故事传达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 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 强调民间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
生动的人物描绘与情节设计
生动的人物描绘
• 人物性格鲜明 • 人物形象立体 • 人物情感丰富
情节设计
• 情节紧凑 • 情节跌宕起伏 • 情节富有悬念
深刻的社会批判与道德观念
社会批判
• 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 对腐朽官员的批判 • 对民间疾苦的关怀
道德观念
• 强调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 强调忠诚与背叛的界限 • 强调人性的光辉
02
第十回故事情节概述
林冲被陷害与梁山好汉的救援
林冲被陷害
• 被陷害入狱 • 被陷害流放 • 家庭破碎
梁山好汉的救援
• 梁山好汉得知林冲的遭遇 • 设法营救林冲 • 成功救出林冲
梁山好汉的义举与朝廷的追捕
梁山好汉的义举
• 救援林冲 • 打击恶势力 • 造福百姓
朝廷的追捕
• 朝廷得知梁山好汉的行动 • 派遣官兵追捕梁山好汉 • 梁山好汉与官兵展开激战
梁山好汉的壮大与 吸收更多的英雄加入 • 势力范围扩大 • 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英雄形象的塑造
• 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 • 梁山好汉的正义感 • 梁山好汉的团结精神
03
第十回中的主要人物分析
林冲的英雄性格与悲剧命运
英雄性格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五十九回]水浒传第十回概括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五十九回]水浒传第十回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be7ddfe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a.png)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五十九回]水浒传第十回概括吴用赚金铃吊挂宋江闹西岳华山鲁智深不听武松及少华山众人的劝阻,只身去华州府,要救史进,结果入了大狱。
武松正在无奈时,戴宗赶到,戴宗得知此事,便急忙返回梁山。
当宋江得知此事便不由分说,点了:吴用、花荣、秦明、林冲、杨志、呼延灼,朱仝、徐宁、解珍、解宝、李应、杨雄、石秀、李俊、张顺等,计十六个头领,率七千人马赶往华州。
这一次梁山出兵华州,宋江更是对晁盖置之不理。
到了华州,面对这名镇高山,如何拿下华州呢这就有了吴用赚金铃吊挂”。
这次本章的核,也是宋江的命门原来,朝廷差了个殿司太尉宿元景,奉旨率队带着金铃吊挂,来西岳降香。
什么是金铃吊挂,就是皇家祭祀所用的宝物,为内府所造。
吴用设计劫了这皇家来华山降香的仪仗,将宿太尉及人马劫上了少华山。
当宋江见到钦奉圣旨西岳降香太尉宿元景”时便暗中自喜,因为这应了九天玄女遇宿重重喜”之说。
俗话说朝中无人莫做官,囊中羞涩莫进城”。
如果他早认识宿太尉,又何必当一回强盗呢如今有了宿太尉,宋江是要接上这缘份的,看宋江是如何表白的,他说:宋江原是郓城县小吏,为被官司所逼,不得已哨聚山林,权借梁山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
今有两个兄弟,无事被贺太守生事陷害,下在牢里。
欲借太尉御香仪从,并金铃吊挂去赚华州,事毕拜还,于太尉身上并无侵犯。
乞太尉钧鉴。
”这段话道出了宋江内心最真实的东西,宋江在江湖道义与儒家的仕字之间的取舍是有原则的。
江湖义气是他无法实现政治抱负时的无奈之举,也是他在无奈之下的一种生存方式,他自称小吏时却包藏着政治上更大的野心。
宿太尉面对宋江,经一番讨价还价,无奈之下,随了宋江,宋江这就有了拿下华州的办法。
华州的贺太守,老奸巨滑,但在钦奉圣旨西岳降香太尉宿元景”的旗帜之下,不由他不上当,当他率三百余人前来西岳大庙,拜见假太尉时,吴用一声令下,解珍、解宝要了他的性命,那三百余官兵全被扑杀了。
这一战,宋江又赚了,不但救了史进、鲁智深,收了少华山的人与财富,得华州官府的财物,还同宿太尉结了缘,这为实现他的政治主张埋下了伏笔。
水浒传第五十九回概括200字

水浒传第五十九回概括200字
《水浒传》第59回主要内容是:吴用计策赚取宿元景太尉上山,又派人员假扮太尉,杀死贺太守,救了史进和鲁智深。
之后,宋江、吴用等人借宿太尉和随行人员的衣服,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成功骗取宿元景太尉上山。
在山上,吴用借宿太尉去庙里焚香的机会,杀死了他。
公孙胜摆出石阵困住敌军,然后击败了敌军将领樊瑞、项充、李衮,宋江释放了他们,并表示归顺朝廷。
最后,宋江收服了芒砀山的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三人。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浒传》之林冲

水浒人物之林冲的微课
林冲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由公差薛霸和董超押送。
陆虞候买通他们,要于途中杀害林冲。
在路过一个酒店时,二人故意使用开水给林冲洗脚,并给他换上一双草鞋,使得林冲脚底磨出大水泡。
防送公人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
在野猪林,二公人将林冲绑在树上,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幸好鲁智深赶到救了林冲。
本要杀了董、薛二人,被林冲制止。
后亲自护送林冲到沧州。
在林冲雪夜上梁山后,王伦百般为难,幸好是柴进推荐的林冲才得以留在梁山。
但寨主王伦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头名状,结果林冲与青面兽杨志打得难分高下。
无奈,王伦将林冲留在梁山。
在晁盖等人上梁山时,王伦又推辞相拒,恐自己统领之位被夺,林冲早就不满,再加上吴用从旁激将,终于在晁盖等人打算告辞时,火并王伦,并拥晁盖为王。
好,这就是关于林冲的5个具体的故事情节,你对林冲有所了解了吗?。
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读书笔记(精选5篇)

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读书笔记(精选5篇)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读书笔记【篇1】在书的海洋中,我发现了一颗明珠——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这本书里人物多,故事也多,但作者却能通过每个故事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生动,这是我要学习的。
比如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等一系列故事,让我知道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爱自由,豪迈的人。
除了作者的描写手法,我还了解了封建社会的腐败:林冲入牢时,得交银子才能免去挨打,否则便要在土牢中等死;高俅误打误撞便得到了一个官职,而其他有用人,穷极一生都得不到;高俅的养子因为想纳林冲之妻为妾,便三番五次陷害他,使他背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罪名,把他送入牢中,使其被迫上梁山……可以说,一百零八为好汉是被迫上梁山的。
背后原因是人心的险恶,还是金钱的诱惑呢?可以说,读了这本书,我懂了很多,也学习到了很多,虽然我无法把所有故事都写下来,但我相信,如果你读了《水浒传》,一定比我写的要理解得更多。
《水浒传》真不亏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读书笔记【篇2】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书名为《水浒传》,这本书使我感慨万千。
这本书主要讲述北宋时期,一百零八位好汉陆续逼上梁山。
在宋江的带领下,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打抱不平,团结一心。
再到朝廷招安,然后大破辽兵。
最后却被高俅等奸臣所害,每个人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在这么多的好汉中,我最喜欢“及时雨”宋江。
他极为孝顺,为人仗义疏财,常常救济穷人,雪中送炭。
平时只好结江湖好汉,有人投奔他,便留在庄上好好款待,没有嫌弃的意思;要走时,还尽力相助。
和他比起来,我感到十分惭愧。
我平时十分小气,连一块饼干都不愿意分给同伴。
当同伴们一有吃的,我便会向他们索要。
我真应该向宋江学习啊!回到故事中去,仔细一想,这本书十分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污吏。
在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有多少好汉是被人冤枉而上梁山的?那些官吏们一收到别人的金钱,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给人判个死罪,太可恶了。
水浒传59回内容概括300字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描写农民起义军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宋朝末年,主要讲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以及他们抗击官府的种种传奇故事。
第一回,好汉梁山泊逞英雄:宋江因误会被拘,盖世无双,才智过人。
第二回,宣和局梁山庙会:好汉聚义时,因故起纷争,最终和解。
第三回,晁盖聚义开宝箱:晁盖被逼起义,收服朱武,与高俅周旋。
第四回,晁盖遇难解酒言:晁盖在遇难后,梁山好汉愤怒劫狱。
第五回,晁盖保孝慈庄:晁盖起兵抵抗,铁槛寨建立,宋江入梁山。
第六回,晁盖市井招亲:晁盖拐悔男,林冲怒醉招亲。
第七回,晁盖秦明平生恨:晁盖大闹通宵城,宋江因采花被逼起义。
第八回,传梁山花石纲:高俅安排了盘盗卖石头。
第九回,七林珠宝送雁丸:高俅为攻柞蠃城设下计谋。
第十回,高太尉屈死千金敬:梁山好汉因家事离去,几经挣扎之后终有复仇。
......第五十七回,朝廷营救忠臣显圣:梁山怀玉即被打倒,金枪手朝廷利用。
第五十八回,晁郭流亡怒漂遥:梁山郭、晁流亡流浪,寻求庇护。
第五十九回,对酒肆赚辽阳店:梁山好汉诱捣辽阳店,晁盖黑旗军在酒肆决裂。
......水浒传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塑造了一些威武非凡、侠义风范的英雄形象。
通过这些故事,作者表达了一种对正义与不公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对后世的历史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五十九回,对酒肆赚辽阳店:梁山好汉诱捣辽阳店,晁盖黑旗军在酒肆决裂。
故事续篇在辽阳店的决裂事件中,梁山好汉与晁盖黑旗军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原本以义气相投、同心协力的好汉们,因为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开始渐渐走向了裂变。
梁山的首领宋江,面对眼前的局面,也显得有些为难。
晁盖心中一片郁闷,整个黑旗军能够得以壮大,他也是出了不少心血。
但眼下却要面临着分裂的风险,这让他闷闷不乐。
而一旦与梁山结怨,定然会对自己的计划产生不小的影响。
可是,如果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对黑旗军的未来更是无法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9集】TOP10林冲对梁山的十大功勋豹子头林冲是《水浒传》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最早上梁山的核心头领,在梁山的两次领导人变更过程中都起到了决定全局的关键作用,对梁山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或缺的决定意义,是仅次于奠基者王伦、开拓者晁盖、壮大者宋江之外对梁山最为重要的人物。
可以说没有林冲,就没有梁山;没有林冲,就没有此后的一百零单八将。
TOP10 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梁山上的大事小情,只要用得着林冲的地方,林冲必不推辞,竭力去做。
无论是做为主力先锋,还是替别人压场作援;无论是兵团大仗,还是小道设伏,林教头从来不挑不拣,不埋不怨。
林冲这样既能干,又不讲条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干部,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领导最喜欢的干部。
搁现在,林冲必是爱岗敬业标兵、技术能手、全勤奖,突出贡献奖等等一系列奖项的大满贯得主。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论林冲的身份、地位如何改变,踏实敬业精神却是始终如一,从不因个人的荣辱变迁而对山寨之事有丝毫怠慢。
即使林冲最后功成名就、身居大头领的高位,仍旧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殊无半点倚老卖老、居功自傲的官僚作风。
从上梁山伊始,至征方腊病逝,几乎梁山上的所有战事,无不有林教头横枪立马的身影,以其实际行动为梁山树立了扎实苦干之风,堪称梁山上的第一劳模。
TOP9 一始而终,忠义楷模林冲身上有许多懦弱、退让和隐忍的性格缺陷,但在忠义的大立场上却显得十分坚定。
在宋江入主梁山之后,梁山内部的权力平衡被打乱,派系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许多人开始在晁、宋二人之间重新站队,原先晁盖的心腹或如吴用般改弦易辙,或如公孙胜般置身事外,而本非晁嫡系的林冲却一直忠于晁盖,在晁盖活着的时候从未有过二心,更在晁天王中箭生命垂危之际,拼命保护晁盖,并全心全意照顾晁盖直到身死。
从晁盖处处委以林冲重任和最后遗嘱明显抑宋挺林的表态来看,晁盖对林冲也是深信不疑,是晁盖心目中最可倚重的心腹大将。
以宋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焉能看不出晁盖“文靠吴用,武倚林冲”的权力格局,斩断了吴用、林冲这两个臂膀,晁天王便是任人宰割的瓮中捉鳖。
可以想象宋江对吴用和林冲下过怎样的苦功,连晁天王的发小吴用最终都抵制不住诱惑被宋江拉下了水,林冲能够做到岿然不动则愈显得难能可贵!林冲的此举虽然在短时间内加剧了派系斗争,延长了梁山集权统一的进程,但林冲所树立的忠义之风,却是梁山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赢得了包括对手在内的所有人的钦佩,宋江坐稳山寨之位后也不忘将林冲作为彰显自己忠义的一面旗帜。
正是林冲、鲁智深等正义之士的存在,才使梁山忠义的美名具有了真正的感召力,避免了仅仅停留在口头说义和纸上谈义的尴尬。
所以从长久来看,林冲对于晁盖忠心所产生的精神价值是远远利大于弊的。
TOP8 淡薄名利,甘居人后石碣排名尘埃落定,排在林冲前面的宋江、吴用、公孙胜都是林冲自己让出来的,而二头领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马步军中惟第一”,大名府中的一等长者,武功威望俱在林冲之上,更是遵照晁盖遗嘱斩杀史文恭之人,本应位居至尊之位,林冲既不愿自立为王,那么居于卢俊义之后也属正常。
可是大刀关胜姗姗来迟,寸功未立,本领也没有明显强过林冲的地方,居然位居五虎之首,力压林冲成了梁山仅次于四大常委的第五筹好汉。
如此不合情理的排名,任谁都会暴跳如雷。
可是林冲仍能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仍旧一如既往地为梁山事业尽心竭力,鞠躬尽瘁。
林冲对排名的这一淡薄态度,为梁山树立了标尺。
许多对排名不满的好汉去找宋江理论:“我这么能干,上山又早,怎么还在某某某之后?”想必宋江只一句:“林冲还在关胜后面呢?”就会让来人哑口无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林冲在石碣排名中的“被压低”以及他对此结果高风亮节的坦然态度,极大地平衡了排名失落人群的心理,抑制了那些不满情绪的发酵,可以说是石碣排名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功勋指数:7.0TOP7 纵横沙场,屡建奇功林冲是梁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梁山事业兴旺的见证者,从林冲雪夜踏上梁山的那一刻起,林冲的个人命运便与梁山的整体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在火并王伦拥立晁盖之后,林冲俨然有了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感觉,成为振兴梁山事业最积极的排头兵:立身之战破黄安夺战马,宋江处女远征斗祝龙救宋江擒三娘,高唐州杀于直慑高廉,曾头市战曾魁救晁盖,与秦明双斗关胜协擒郝思文,搠死马万里战平王焕,刺宝密圣戳伍肃斩柳元,其他攻城夺寨,伏路作援之功更是数不胜数。
林冲从晁盖时期,到宋江主政,再到攻大辽克三寇一直作为主力先锋冲杀在第一线,取得了无数次辉煌的胜利,并两次营救过梁山的核心领导人,是梁山阵营中最令敌人望而生畏的勇将。
功勋指数:7.0TOP6 营救二主,捍卫核心在深受皇权思想影响的封建正统价值观中,任何功劳都远不及救驾之功,如果所救之人又是一代雄主的话,那么功劳之大可比日月。
梁山上就曾有过两位先后营救过晁、宋两代领导人性命的好汉,一是朱仝,另一就是林冲。
朱仝是幸运的,仅靠徇私渎职,卖权施恩的方式,几乎不冒任何风险,就在晁、宋辉煌之时成为梁山的大恩人,受尽礼遇和膜拜,并在排名等一系列问题上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而林冲则是黯然的,他拼死护晁之时,晁盖已是生命垂危,即使保全了性命,以晁盖当时在梁山的尴尬处境,活着也只能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根本不可能给林冲任何的回报,而且此举无疑会令觊觎山寨之主已久的宋江如鲠在喉,锋芒在背。
也正因如此,林冲这次天大的功劳随着旧主的逝去和新主的忌恨而在功劳簿上被抹杀得一干二净,但林冲却毫无怨言,因为这是要对兄弟之谊和梁山正气一个交待;林冲救援宋江之际,林冲在山寨中的地位正因宋江的到来而明显下滑,本人从晁、吴、公孙、林四大常委体系中被宋江取代,手中的权力也悄无声息地被花荣、秦明等分化,但当看到一丈青追得宋江无路可逃时,林冲并没有选择作壁上观,借刀杀人,而是以山寨为重,大局为念,果断出手,仗义施援。
虽然此功劳因林冲的晁系身份以及李逵的抢先赶到被缩小、被淡化,甚至最终无人提及,但站在梁山发展的全局和实际的意义来看,功劳决不逊于朱仝当年放宋之功。
朱仝对晁盖、宋江的救命之恩,可以说完全是对晁盖、宋江个人的恩情,彼时的晁盖、宋江尚未上梁山,所以根本谈不上对梁山有何巨大贡献,不能因为晁盖、宋江后来的得势,就将其归为对梁山事业的功劳(这完全是一种反推出来、被放大了的功劳,以此逻辑晁、宋母亲的功劳最大,其他如曾给晁、宋看过病的郎中,教过晁、宋武艺的师父,给晁、宋擦过屁股的保姆,以及曾给宋江短暂愉悦的阎婆惜都算梁山的恩人了);而林冲对晁盖、宋江的营救之功,不仅是对晁盖、宋江个人的恩情,更是对梁山事业的莫大功勋,特别是对宋江的营救,完全是站在了梁山整体休戚相关的高度上的大公无私之举,是建立在对梁山事业和梁山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之上。
从这层意义上,林冲的救主之功,要远大于朱仝被升华了的救主之功。
功勋指数:7.5TOP5 顾全大局,放走高俅林冲是不反对招安的,但高俅的存在无疑是让林冲对招安望而却步的一个巨大心理包袱和实际障碍。
想想白虎堂前设下的阴谋诡计,想想野猪林里命悬一线的悲绝,想想陆虞侯家中所受的奇耻大辱,想想三尺白绫下香消玉殒的林娘子,在林冲心中燃烧的复仇之火绝不逊于当年草料场上的那场熊熊大火。
活捉高俅,对林冲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则可以一雪前仇,二则可以保证其招安后没有后顾无忧。
只可惜宋江、吴用的谄媚政策使林冲丧失了这么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但林冲并无怨言,在经过初见仇人时怒目而视的冲动之后,在这个关键点上,林冲还是服从和服务于招安这个事关梁山前途命运的大局,将个人的情感、仇恨暂时地抛在了一边(其实也和林冲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有很大关系),坚定地支持了宋江的招安工作。
被高俅迫害最惨、对梁山影响又最大的林冲作出如此的表态,对于那部分反对招安、誓杀高俅的人起到了很好安抚作用。
可以说,林冲的表态决定了招安是和平进行还武力实现的关键。
林冲在此事上再一次避免了梁山的分裂,也让梁山有了尝试改变命运的机会。
虽然最终的结果很惨很悲情,但当时的林冲还是作出了符合当时梁山实际情况的最明智选择。
功勋指数:8.0TOP4 划定格局,奠定基础林冲火并王伦之后,除了拥立晁盖为新的山寨首领之外,还做了一件足以影响梁山全部进程,堪称奠定梁山领导模式的大事,就是建立了四大常委领导制。
以往的山寨领导模式都是采用突出大头领权威,兼顾二把手职能地位,其他头领按资排辈就位的方式。
这种领导方式虽然保证了正副手的权威,但却无法兼顾智囊、法师的职能配置,对于以兄弟感情维系的小山头尚可,可是应用在兵多将广、结构繁杂的梁山就远远不适宜了。
并且这种将其他头领排除在外的领导模式很容易形成独断专行,不利于群策群断科学决策的形成,集团的兴衰完全取决于头把交椅者的个人水准,存在非常大的风险。
林冲在让位于晁盖之后,并没有贪恋二把手的职权,而是非常有创造性地将军师吴用、法师公孙胜推到了领导核心之内,形成了晁盖为“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先生同掌军权。
林教头等共管山寨”的四大常委模式(虽是晁盖语,却始于林冲让)。
林冲开创的这种新型领导模式,既保证了山寨之主的领导权威,又兼顾了智囊、法师的地位,同时保留了作为军事骨干的二把手(林冲虽然排名第四,但却具有晁盖接班人地位,是实际意义上的二把手),分工明确,互有侧重,形成了以大头领为核心的集体领导,非常适合管理梁山这种人数众多,结构复杂的庞大组织,因此被一直延用下去,至到公孙胜归隐。
功勋指数:8.5TOP3 平稳过渡,让位于晁梁山之上有过数次让位的精彩表演,比如林冲让位晁盖,晁盖让位宋江,宋江让位卢俊义、呼延灼、董平等。
在如此众多“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让更比一让假”的让位闹剧中,只有林冲真正做到了淡薄名利,让位于贤,让位于能,避免了梁山内部的权力斗争,有效地推进了梁山权力的集中和各派势力的整合,为日后梁山权力的平稳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少无人再敢公然做明面上的血腥夺权)。
功勋指数:9.0TOP2 力挺宋江,避免分裂晁盖一死,梁山再次出现权力真空,而晁盖的临终遗言则明确地将宋江排斥在了继承人之外。
在梁山上虽是呼风唤雨且已紧握实权的宋江却也无法逾越这条鸿沟,只好找来卢员外作解铃之人,而此事成败的关键人物不是卢俊义,而是林冲的态度。
晁盖之位来自于林冲的谦让,晁盖身死而报仇者卢俊义不能服众,那么依理当是林冲继位,而且林冲也确有继位的政治优势和实际力量:第一,林冲拥有优先权。
晁位林让,晁盖既死,那么对于晁盖之位最具有发言权的不是二把手宋江,而是此位的前所有者林冲。
当时排名在林冲之前的吴用,公孙胜,他们的位置都是林冲让出来的,林冲要坐头把交椅,吴用公孙胜至少面上是决不敢多言的;第二,林冲智勇双全,威震天下,具有坐头把交椅的实力,更兼得林冲为人谦和,待人无二心,很容易为各派势力接受,甚至包括宋江的一些嫡系;第三,林冲与初来乍到的卢俊义不同,有着自己过硬的班底,如继承晁盖而来的刘唐、三阮、白胜,生死挚友鲁智深及其代表的二龙山、少华山势力,自己的徒弟曹正,旧友徐宁,再加上与前朝廷官员天然的亲近关系,完全可以与宋江一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