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7 中图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教案高中三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高中三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高中三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高中三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引言生物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的机制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高中三年级生物课程中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和保护层,起着选择性通透的作用;细胞质是由细胞器、细胞基质等组成的胞内介质;细胞核包含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物活动。

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 组成:脂质双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复合物。

2. 功能:a. 细胞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b. 信号传递:接收和传递细胞间的信号。

c. 细胞识别:通过细胞膜上特定的蛋白质和糖类,进行细胞识别。

d. 粘附和运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与其他细胞或基质发生粘附,并参与细胞的运动。

四、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器:a. 内质网:合成、折叠和运输蛋白质。

b. 基因:维护细胞形状和细胞质流动,参与细胞分裂。

c. 线粒体:产生细胞呼吸所需的能量。

d. 高尔基体:合成蛋白质和脂类,并参与物质的运输和分泌。

e. 溶酶体:降解废物和各种分解产物。

2. 细胞基质:包含溶质和有机分子的液体基质,在许多代谢反应中起到媒介和支持作用。

五、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 核膜:细胞核的边界,有核孔允许物质的进出。

3. 染色质: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4. 核仁:合成核糖体的场所,参与蛋白质合成。

六、细胞的功能1. 营养摄取: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质摄取营养物质。

2.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3. 合成代谢:细胞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合成蛋白质、脂质等重要物质。

4. 分泌:细胞通过高尔基体和细胞膜进行物质的分泌。

5. 运动:细胞通过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的变形实现运动。

6. 分裂和增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过程进行分裂和增殖。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常见细胞的形态特征。

3.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

2.常见细胞的形态特征。

三、教学内容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结构:(1)细胞膜:细胞的外界与内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由细胞膜来完成。

它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胞内液体,含有多种细胞器,参与细胞代谢活动。

(3)细胞核: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物活动的中心,包含基因信息,控制遗传性状的传递。

(4)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的生产者,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生成细胞内的能量分子ATP。

(5)内质网:内质网是由液泡样结构、管状结构和扁平囊状结构组成的一系列膜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6)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细胞分泌作用,对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运输起重要作用。

(7)溶酶体:溶酶体是细胞内的分解工厂,参与物质的降解和再利用。

2.常见细胞的形态特征(1)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常为方形或长方形,细胞壁由细胞素构成,细胞质包裹着大中央液泡。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2)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细胞表面光滑。

动物细胞中常见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溶酶体。

(3)细菌细胞:细菌细胞通常为杆状、球状或螺旋状,细胞壁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细菌细胞中没有真核细胞的细胞器。

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PPT展示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2.实物观察:给学生提供显微镜和玻璃片,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形态特征。

3.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小论文。

2.提问:随堂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和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了解生物体各种生理现象的基础。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I)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I)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I)人教版必修1(一)明确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①内质网、核糖体。

高尔基体、时心体、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相互转变。

①掌握: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2.能力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物结构的形象表达能力。

3.德育训练目标(1)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

(2)树立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4.学科方法训练目标(1)对比分析的记忆方法。

(2)通过图形形象表达生物结构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复习归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有关知识;师生共同通过CAI简略复习归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知识,填在成或结构有差别。

它们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有少量DNA和RNA;都有双层膜结构;都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有关。

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叶绿体含有多种色素。

线粒体则没有;②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粒体通过内膜折叠成嵴增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片层结构重叠成的基粒来增大膜面积;③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了解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时心体、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CAI显示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教师指引学生观察:细胞质的基质中,分布着一些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它叫内质网。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内质网都是由膜结构构成,因此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

再引导学生分析膜结构的组成,明确膜上的许多蛋白质部是生命活动中许多种化学反应所需要的酶,从而说明内质网为这些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条件。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内质网有两种:一种表面较光滑,另一种表面附着有许多小颗粒(不提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的概念),设问:这些小颗粒是什么?告诉学生:它是核糖体。

再指导学生观察:纲胞质基质中也有一些这种粒状小体,它也是核糖体。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常见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3. 理解细胞的代谢活动和生命特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代谢活动和生命特征。

三、教学准备教学资源:投影仪、细胞结构与功能的PPT、实验器材与材料。

教学环境:课堂、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对细胞有什么了解或认识?2. 提问:细胞是什么?它有哪些结构和功能?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展示PPT,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2. 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步骤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请同学们每组准备显微镜、玻璃片、草尖、尿素等器材和材料。

2. 将透明的草尖放在玻璃片上,加入几滴尿素溶液。

3. 用显微镜观察草尖细胞的结构,并记录你们观察到的内容。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引导学生总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步骤五:拓展知识(10分钟)1. 提示学生,细胞不仅存在于动植物身体内,还存在于其他的生物体内。

2. 就细菌、浮游生物等进行简单介绍,拓展学生对细胞的认识。

步骤六:归纳总结(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强调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紧密联系。

五、课堂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进一步巩固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验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在实验环节,学生能够亲自参与观察和记录,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 细胞结构和功能简介本节课将重点讲解细胞的基本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深入了解细胞的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各种生命现象和生物过程。

此外,本节课还将涵盖一些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关键概念,以提升学生对于细胞领域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是所有生命体的基本单位;2.掌握常见类型的细胞组织及其特点;3.理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器以及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功能;4.能够描述典型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5.了解一些特殊类型的细胞(如红血球、神经元等)。

教学内容1. 组成细胞的基本化合物•墨子素、蛋白质、核酸、脂质等。

2. 组成多种类型组织的细胞a)上皮组织•特点:相互紧密连接、形成层状结构;•功能:保护内部组织、分泌物质等。

b)结缔组织•特点:由胶原纤维基质和其他细胞组成;•功能:支持和连接身体各部分、填充空隙等。

c)肌肉组织•特点:富含肌纤维,能够收缩;•功能:产生力量和运动。

d)神经组织•特点:由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功能:传递和接受信号。

3. 典型细胞器及其功能a)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染色体等;•功能:控制细胞活动,包括遗传信息的储存和转录。

b)高尔基体•结构:扁平薄片状结构;•功能:合成和储存蛋白质。

c)线粒体•结构: 双层膜结构,内部有许多折叠的线粒体内膜。

•功能: 发生细胞呼吸过程,合成ATP供能。

d)液泡•结构:液体袋状结构;•功能:储存水分、离子和有机物质。

4. 异常细胞结构a)癌细胞•特点:失去正常细胞的控制机制,快速生长和分裂;•影响:导致肿瘤形成。

b)红血球•特点: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PPT展示和讲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概念。

2.观察与实验:观察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胞类型,加深对细胞形态特征的理解。

3.分组讨论:按照不同类型组织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加强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组织的理解和记忆。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分裂过程。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运用细胞结构与功能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器、细胞骨架、细胞膜。

3.细胞的生命活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4.细胞的分裂过程: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细胞的分裂过程。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2.投影仪3.教学软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动画演示4.实验器材:显微镜、细胞样品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前知。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的方法。

3.学生活动:观察细胞样品,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讲授新课:通过投影仪展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图片,结合黑板详细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

使用教学软件演示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分裂过程。

小组讨论细胞器的作用和功能。

使用实验器材观察细胞样品,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巩固练习:给出几个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测试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提供改进建议。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目录1.引言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与策略5.课堂活动设计6.教学评估与反馈7.总结1. 引言这个教案旨在对高中生物课程中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以及不同类型的细胞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授,学生将能够: -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并能够描述其重要性; - 辨认和描述常见细胞中重要的器官和组成部分; - 理解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差异,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绘细胞的技巧。

3. 教学内容3.1 细胞简介•细胞的定义、发现历程;•细胞原理及重要性;•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3.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组成、作用;•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质矩阵;•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染色体和基因:基本概念介绍。

3.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特征:细胞壁、叶绿体等;•动物细胞特征: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组织学级别上的差异。

4. 教学方法与策略4.1 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玻片,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描述所见到的细胞结构。

4.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在小组内形成合作学习氛围,互相讨论和分享对于不同类型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5. 课堂活动设计5.1 实验室观察活动安排实验室观察活动,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样品,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5.2 细胞构造模型制作让学生使用不同材料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模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6. 教学评估与反馈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以及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6.2 小组展示评估要求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细胞模型,并向全班介绍他们所理解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7.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差异,以及如何正确观察和描述细胞。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功能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理解细胞各结构的主要功能,如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细胞核的控制中心作用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细胞结构的图片和模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归纳总结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

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教学难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储存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细胞的微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那细胞到底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结构与功能。

(二)新课讲授1、细胞的基本结构展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对比观察,找出它们共有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简单介绍细胞质中包含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等。

2、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结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阐述细胞膜的功能,如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

举例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选择性,如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而细胞产生的废物可以排出细胞。

3、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线粒体:讲解线粒体的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基质等,强调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介绍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7 中图版必修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理解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和细胞核中染色质和染色体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

2.通过学习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绘图的技能。

在指导学生学习细胞微观结构时,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微观世界的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通过学习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是真核生物这一事实,使学生树立生物进化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是教学重点。

学好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知识,对后续章节的学习影响较大。

细胞膜知识是学习植物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动物新陈代谢的基础。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与细胞的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激素调节等都有密切关系。

2.教材中提及的七种细胞器,应把线粒体、叶绿体列为重点。

这两种细胞器与细胞能量转换关系密切。

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是学习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基础。

此外,内质网、核糖体、液泡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生理作用。

内质网是网状的膜结构系统,对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物质运输起重要作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与后面章节的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都有密切关系;液泡对植物的渗透吸水有明显影响。

高尔基体和中心体都较靠近细胞核。

应提醒学生注意它们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存在情况和生理作用,为后面学习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奠定基础。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教学重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是学习细胞分裂,掌握细胞分裂各期特点的基础。

上述知识的掌握关系到生物遗传变异的学习。

4.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物质出入细胞的主动运输方式;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微观结构;染色质和染色体在细胞增殖周期中相互转化的过程等是教学难点。

要让学生理解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必须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联系,要讲清楚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层次。

正是由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排列、分布的疏密程度不同,不均匀性以及作为骨架的磷脂双分子层的迁移、自转、水平运动等特点,加之蛋白质载体的特异性,才能保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还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至于能量的来源、产生的过程,在后面学习呼吸作用、能量代谢时还要介绍,这里点到为止即可。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都是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应尽量运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以加强教学效果。

染色体这个名词,学生听说过,有的同学较熟悉,但较少知道染色质。

教师要强调,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不同名称而已。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相互转变的动态变化,有何生物学意义,教师可略加介绍。

最后应指出,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才会发生。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三课时。

二、第一课时:1.本节教学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作为教学主线、突出细胞膜、各细胞器、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让学生在了解细胞各部分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去理解与功能相适应的种种形态、结构特点,从而认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统一是生物经历漫长时间进化的结果。

本节学习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要使这些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枯燥又乏味的知识能让学生学得进去,学得有兴趣。

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从直观着手、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化学成分,知道构成细胞的每一种化合物都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

打个比方,电视机的零部件各有各的作用,但任何一个零件并不具备收看电视的功能,只有当这些部件进行组装、调试后才能显示电视机功能。

同样道理,当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种结构——细胞,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细胞虽然很微小,但却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自控功能,因此,活细胞能够进行一切生命活动。

根据细胞结构和特点的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展示原核细胞模式图和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教师稍加提示,由学生得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针对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指出,初中阶段使用过的光学显微镜,对细胞膜和细胞内的细微结构是分辨不出来的。

近代,由于电子显微镜的运用,将细胞放大几千、几万、几十万倍后,我们在电镜下观察到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

教师强调我们所学的细胞是真核细胞,我们要学习的细胞结构是亚显微结构。

让学生观察、辨认植物或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

此时,学生也只能辨认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教师按亚显微结构图,简要地描绘一下,几种细胞器的名称和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细胞亚显微结构和探求细胞内部微观世界的兴趣。

3.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学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

教师可展示洋葱表皮细胞模型,分层展开,可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回忆原生质的结构组成,再次强调,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真核细胞细胞质的最外面是一层很薄的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有细胞壁)。

(1)细胞膜的功能,学生知道有保护作用,让学生说说细胞膜有保护作用的实例。

指出,正常的活细胞,由于细胞膜的保护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细胞形态和内部环境。

细胞膜还有什么作用呢?启发学生想,生活着的活细胞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当然要通过细胞膜物质才能出入细胞。

(2)细胞膜有什么结构特点,适于起到保护细胞内部和调节、控制、保证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作用呢?细胞膜很薄,厚度一般为80×10-10m,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坚韧性、伸展性和半透性。

介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时,要突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强调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深度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内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而且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具有一定位移、运动特点。

因此说,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这种结构特点对于细胞膜完成生理功能是很重要的。

物质如何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呢?将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图解,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或指导学生看书上图解。

培养学生看图、读图能力。

依次比较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最后列表小结如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相同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可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相同需要能量不消耗相同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甘油等脂溶性物质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K+进入红细胞Na+出红细胞通过物质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三种方式,可以得出细胞膜的生理特性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何谓选择透过性,让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议论,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①物质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中,你认为哪种方式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最重要,为什么?②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即水分子等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那么大分子如何出入细胞呢?例如水中的有机物颗粒是如何进入原生动物草履虫体内的,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这里,稍加指出,物质出入细胞除上述三种方式外,还有其它特殊方式。

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不等于大分子物质不能出入细胞。

一些大分子物质是以一定方式出入细胞的,如细胞的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白细胞对异物的吞噬作用,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作用等。

③下列物质能否通过植物根的细胞膜进入根细胞,若能通过,最终以什么方式通过?H2O、O2、K+、Mg2+、NO3-、C6H12O6、蛋白质、土壤有机质最后提一下,植物细胞的细胞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三、第二课时:1.复习提问:细胞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是怎样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功能特性?为什么说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小结指出,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同时与周围环境不停地进行物质交换。

此外,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如分泌、排泄、免疫等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密切有关。

总之,细胞膜维系着整个细胞的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内的一切生命活动正常地有序地进行。

那么,细胞膜之内、细胞核之外的细胞质里有哪些细微的结构,它们有什么功能呢?2.本课时主要讲述细胞质的组成和四种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和核糖体),以了解细胞器的功能为重点,以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统一为主线,运用模型、挂图、投影或绘板图等加强直观教学。

3.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活细胞,细胞质呈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

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很多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酸等。

为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环境,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质基质中悬浮着多种细胞器。

每种细胞器都有着各自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具有着一定的统一性。

4.真核细胞内的主要细胞器。

(1)线粒体:让学生观看线粒体的模型,大致什么形态。

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功能:举例,由学生思考推论线粒体的功能。

例①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中线粒体居多(如肝细胞中线粒体多达2 000个,一般细胞为几十至几百个),在代谢衰退的细胞中线粒体较少。

②鸟翼的肌原纤维、精子的尾部基端线粒体数目较多。

③线粒体一般是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但它在活细胞中能自由地移动,往往在细胞内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

例如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

让学生分析上述例子,说明线粒体有何功能,在分布上有何特点?教师加以引导,由学生得出结论:线粒体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有人称线粒体为细胞内供能的“动力工厂”。

线粒体在活细胞中能自由移动,有利于提供能量。

这些能量来源是什么,线粒体又是如何提供的?指出,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氧化分解糖类等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细胞的生命活动。

结论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那么线粒体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呢?讲解线粒体结构时,教师随讲随板图(图1-2),以利及时突出这些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小结时再用色彩鲜明且有立体感的挂图,由学生来讲有哪些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利学生理解掌握以下内容:①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加大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生化反应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