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伤椎置钉和经伤椎置钉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6 8 3 . 2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4 6 5 9 . 2 0 1 4 . 0 3 . 0 3 0 0
A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e c t b e t w e e n T r a n s p e d i c u l a r S c r e w F i x a t i o n a n d B e y o n d - i n j u r e d - v e r t e b r a l I n t e r n a l
t r a n s p e d i c u l a r s c r e w i f x a t i o n( g r o u p A) , a n d 1 5 c a s e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b e y o n d - i  ̄u r e d - v e r t e b r a l i n t e r n a l i f x a t i o n( g r o u p B ) . B o t h
【 摘要】 目的 比较经伤椎置钉与传统跨伤椎 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 临 床疗效。方法 对 3 2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 1 7 例
采 用经伤椎椎 弓根置钉 内固定 ( A组) ,1 5 例 采用传统 的跨 伤椎 内固定 ( B组 ) ,两组均采用常规植骨 融合 。比较 两组手术 时间、
术 中出血量、伤椎 高度和后 凸畸形 ( C o b b角)的纠正与随访丢失 、术后下腰 痛的 De n i s 评分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 均获随访 ,

经椎弓根及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体会

经椎弓根及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体会

体骨折 4 例, 9 L 椎体骨折 3 O例, 其中 1 2例为双椎体骨折。
5 6例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按F ak1 rne 分级法[分类, 2 B级 5 C级 2 例, 例, 8 D级 2 例。所有患者均绝对卧床, 3 腰痛按 D n 分级为 V 手术均采用后路减压椎管成形( ei s 级。 碎骨取除 和用整复器将碎骨块嵌入椎体) 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
脊髓损伤的 5 例, 6 术后神经功能按 Fak1 rne 分级法l分 1 级, 3 C级 1 例, 2 例, 1 例。 B级 例, 3 D级 3 E级 7 跨伤椎组发
生断钉 3 松动 2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无松动, 例, 例,
无断钉、 断棒。根据术前、 术后及术后 1 年侧位 x线片, 用 C b 法测定椎体后凸畸形角度, ob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 38 .
刘华 , 胡瑞 , 万祥 , 晖 , 赵 邓 董 叶斯 波 , 雷子 贤
( 国人 民 解放 军 第 44医 院骨 科 , 疆 乌 鲁 木 齐 中 7 新 80 1 ) 3 0 3
摘要: 目的 总 结 跨 伤 椎 和 经 伤 椎椎 弓根 置钉 复位 固定 治疗 胸 腰 椎 骨 折 的 临床 效 果 。方 法 2 0 年 1 至 2 1 03 月 00 年 4 我 们 收治 1 6例 胸 腰 段 椎 体 骨 折 , 龄 2 ~ 6 月 2 年 3 1岁 。 用 后 路 减 压 椎 管 成 形 椎 弓根 内 固定 植 骨 融 合 术 , 伤 椎 固 采 跨 定9 7例 , 伤 椎 置 钉 固定 2 经 9例 。结 果 所 有 伤 椎 椎 体 前 缘 高 度 与后 缘 高 度 ( VH) 比值 由术 前 (. 4 0 1 ) 加 P 的 O 3 ± . 1增

两种方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效果分析

两种方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效果分析
[ 关键 词 】 胸腰椎 骨折 ; 神 经损 伤 ; 四钉 短 节段 固定法
【 中图 分 类 号 】 R 6 8 7 . 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2 2 — 2 1 1 一 O 2
Ef fe c t s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o r a c o l u m ba r f r a c t ur e s wi t ho u t ne u r o l o g i c a l
2 0 0 5年 8月 ~ 2 0 1 0年 7月来 我院就诊 的无神 经损伤 的胸腰椎 骨折患 者 6 2例 , 将 患者按 照治疗方 法分为两 组 , 对 照组及 观察组各 3 1例 , 分别采用 跨伤 椎 四钉 固定法 、 经 伤椎椎 弓根置 钉 四钉 短节段 固定法 治疗 , 比较两组 患者 的 VA S 评分、 O D I 、 术前 、 术后 3 d 、 术 后 3个月 、 术后 1年的 C o b b 角 及伤椎前缘 高度 比。 结果 对照组及 观察组患者术 后 V A S评 分及 O DI 与术 前 比较 均 明显降低 ( P< 0 . 0 5) ; 两组 患者 的 C o b b角在 术后 3 d 、 术 后 3个 月 、 术后 1 年 与
VAS s c o r e s , ODI ,t he Co b b a ng l e a nd v e te r b r a l a n t e io r r he i g h t r a t i o o f t wo ro g u ps b e f o r e s u r g e r y,a f t e r t h r e e d a y s ,t hr e e mo nt hs

经伤椎六钉法固定和跨伤椎四钉法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对照

经伤椎六钉法固定和跨伤椎四钉法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对照
度 神经损 伤症 状 。随机 将9 6 例患 者分 成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每组 4 8 例 ,两组 患者 在性 别 、年龄 、骨 折分 型 、损伤 部位 等一般 资料 方 面 比较差 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O . 0 5),具 有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两 组 均 行气 管 全 身 麻 醉 ,患 者 取 俯 卧 位 ,腹 部 悬 空 ,以伤椎 为 中心 ,于后 正 中位 置取 纵行 切 口 ,充 分暴露 伤椎 和
负荷 能力 【 4 】 。本 组研 究 中 ,观 察组 术后 7 d 、1 个月 、1 2 个 月柞 体 高度 及矢 状 面C o b b 角 变化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且未 见 明显不 良反应 ,表 明经 伤椎 六钉 固定法 治疗 胸腰 椎 骨折安 — 拿可 行 ,有利 于保证 患者 术后 椎体 稳定 性 , 促 进 骨折 复位 ,值得 临床 进一 步研究 和推 广应 用 。
平均 ( 2 7 . 4 ±6 . 7) 岁 。9 6 例 患者 无 合并 下 肢 骨折 、严 总胸 腹 部
损 伤及 颅 脑 损 伤 ,脊 柱 损 伤 程度 不 影 响术 后 功 能 锻炼 。重 物 轧
伤致 骨 折 l 9 例 ,车 祸 伤5 4 例 ,高空 坠落 1 6 例 ,其他 原 因7 例 。按 照D e n i s 分 类 ,爆 裂 骨折 2 1 例 ,压 缩骨 折 7 5 例 。3 7 例患 者 不 同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 下相 邻椎 体横 突及 棘突 根部 ,采用 人字 嵴法 行腰 椎进 钉 ,采用 R o y . C a mi l l e 法 行胸 椎进 钉 。伤 椎部 位相 邻椎 体 分别 置人 2 枚椎弓
根 螺 钉 ,恢 复伤 椎 高 度 。对 于 存 在神 经 症 状 患 者进 行 全 椎板 减

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患者加强护理, 早期行康复治疗 , 并制定康复计划, 防止血 栓形成 , 防止肌 肉萎 缩和关 节 挛缩 。
四、 结果 所 有患者 随访 1 ~1 O 5个月 , 平均 1 个 月 , 2 随访
内容 包括 C b 的维 持 , 体高 度 的 丢失 , 折 愈 o b角 椎 骨 合情 况 , 内固定 失败 情况 , 观察 椎管 内骨折 复位情 并 况 。所有 患 者 术 后 椎 体 压 缩 比 和 C b o b角 改 善 明 显 , 术 前 比较 , O 0 , 显 著 性 差 异 , 表 1 与 P< . 5 有 见 。
对 骨折 块 的判 断 确定 , 骨折 块在 伤椎 上 1 2者 , / 螺钉
尾 端略 偏 向头 侧 , 开 碎 骨 块 , 避 同时外 倾 角 略 减 小 ,
尽 量平行 椎 弓根进 钉 ; 骨折块 在伤 椎下 1 2者 , / 螺钉 尾 端略偏 向尾 侧 。行 伤 椎 椎 板 减压 , 除硬 膜 囊 压 解 迫, 突人椎 管 的骨 块 向前方 推 出 。根据 受 伤 节 段 的 正 常生理 弧度 弯钛棒 。将钛棒 一 端先 固定 于上位 椎 弓根钉 内 , 并拧 紧螺 钉 , 用压棒 器将 钛棒 压 入伤椎 和
螺钉 固定治疗 。根据 C T扫描选 择伤椎椎 弓根钉 , 在复位 时通过 直接 推顶 伤椎椎 弓根钉 , 使得 向后移位 的椎体 向前复位 , 复 恢 脊柱序列 。行椎板减压 , 横突问及 关节突间植骨融合 。结果 角基本纠正 。结论
【 关键 词】 脊 柱 骨 折 ; 疗 ; 折 固定 术 治 骨
・4 ・ 8
Ofh p e is 0 1 t o a dc ,2 1 ,Vo . 1 2,No 1 .
骨折存 在一定 的误 区 , 普遍 将 后 路钉 棒 系 统 作为 一 种撑 开复位器 械 大量 应 用 。胸腰 椎 骨 折 时 , 于前 由

经伤椎与跨伤椎万向钉置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经伤椎与跨伤椎万向钉置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级3 3例 , c级 2 1 例和 D级 1 3例。患 者均 排除 : 明显椎 体骨 质疏松 ; 合并其他部位损伤 ; 具有陈 旧性胸腰椎骨折 ; 多发椎 体 骨折 或伤椎双侧椎 弓根 均不完 整等。将所有 患者 随机分 为对照组 与观察组 , 每组各 4 8例 , 两组患者在性别 、 年龄 、 病 情及受 伤 原 因 等一 般 治 疗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较性 , 资料见表 1 。 1 . 2 治疗方法 1 . 2 . 1 对照组 : 患 者行 全麻 后取 俯 卧位 , 给予 常规 铺 巾 消 毒, 以伤 椎 为 中心 作 后 正 中切 口 , 逐层切开 , 显 露 椎板 及 关 节 突, 在 x线机透视下 , 于伤椎上 下相邻正常 椎双侧置 入 4枚 椎弓根螺钉 , 安放连接棒适 当撑开 , 使伤椎恢 复正常 高度 , 置
例数
对 照组
发病率呈逐年升 高的趋势 。 目前 , 临床 多采取手 术治疗 , 可 明显改善患者 预后 , 提高其生活质量 J 。随着近年来微创 脊柱外科伤椎 固定技术 的发展及生物力学的研究 , 微创经 皮 后路椎 弓根 固定术 已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 , 但经伤椎 固定 术受伤 椎 体 的 复 位 和 椎 体 形 态 的 长 期 影 响 有 待 临床 证
柱 骨折 效果显著 , 可明显增强脊柱稳定性 , 减少伤椎高度丢失 , 具有较好 的临床应 用价值。 关 键 词 经伤 椎 ; 跨 伤椎 ; 万向 钉 置 钉 ; 脊 柱 骨 折 [ 中图分类号】 1 1 6 8 3 . 2
文章编 码: 1 0 0 1 —8 1 3 1 ( 2 0 1 4 ) 0 1 一 o o 2 8一 O 2
效果 。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影像学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 0 . 0 5 ) ; 观察组治疗后椎 管前缘 高度和 C o b b角与对照组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椎 管 占位较对照组减 少, 但 无差异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经伤椎置 6钉 固定治疗脊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1 3 术 后处 理 .
常 规使 用抗 生 素 5d 术 后 第 2天拔 出 引流 管 , ,
术后第 1 天开始下肢功能锻炼 , 周后下床保护下 1 行走 , 后 3个 月 内配 戴 腰 围。对 于 年 龄 > 0岁 的 术 5 患者 , 特别是 女 性 绝 经 患者 , 以抗 骨质 疏 松 治 疗 , 予 肌 肉注 射鲑 鱼 降钙 素 2~ 4周 , 口服 钙剂 和二 磷 酸盐 类 药物 。采 用 Fak1 级 评 定 手术 后 神 经 功 能 恢 rne 分 复情 况 。采 用 S S 2 0统 计软 件进 行数 据分 析 。 P S1. 14 主要观 察指 标 . 采用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 和伤椎后 凸 Cb ob角 评 价术 后恢 复情 况 。测 量术 前 、 后及 末 次 随访 时 术 侧位 x线 片 上伤椎 前 缘 高度 ; 量相 邻 上 下 椎体 前 测 缘高度 , 取平均值为正常椎体 高度 。椎体 高度 丢失 率 = 正常椎体高度 一伤椎椎体高度 )正常椎体高 ( / 度 × 0 % 。伤椎 后 凸 Cb 10 ob角为 伤椎 上下 终板 连 线 夹 角 。 应 用 疼 痛 视 觉 模 拟 量 表 ( i a a aou vs l n l e u g sa ,V S 对 患者 术前 、 后及 末 次 随 访 进行 评 cl A ) e 术 分, 评估 患 者疼 痛程 度 。
采 用 脊 柱后 正 中切 口 , 以伤椎 为 中心 暴 露 上下 各 1 节段 , 椎板 骨膜 下剥 离 , 个 行 向两 侧剥 离骶 脊 肌

的比值均 明显改善 , 椎体前缘高度恢复 3 9m ~1 m, 平 均 1 . 26mm。与 术后 相 比 , 次随 访 时 A组有 1 末 1 例椎体前缘高度降低 , 内固定失败 ; 4例 B组有 3例 椎体前缘高度降低 , 内固定失败发生。 无 2组 术前 、 后 及 末 次 随 访 时 伤 椎 椎 体 高 度 丢 术 失 率 和伤椎 后 凸 C b ob角 比较 见表 12 、。2组术 前 伤 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和伤椎后凸 C b ob角与术后及末 次 随访 相 比 , 异 均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0 0 ) .5 。术 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和伤椎 后凸 C b ob角与末次 随访相 比 , A组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0 0 ) B组 .5 ,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0 ) .5 。2组 之 间 比较 , 术 前、 术后 及末 次 随访 时伤 椎 椎 体 高 度 丢 失率 和伤 椎 后凸 Cb 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 ob角 P>0 0 ) . 5 。2 组之间比较 , 术前与末次 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 差 值及 伤椎 后 凸 C b 差值 , 异均 有统 计学 意义 ob角 差 ( 00 见 表 3 。2组 之 间 比较 , 固定 失 败 情 P< .5, ) 内 况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0 0 ) .5 。

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伤后5~12d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植骨和融合手术。

结果:术后切口无感染,脊髓神经症状无恶化;神经功能改善均有1—3级的恢复;脊柱后凸角为2—6°,平均恢复21°;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1%~100%,平均98%;椎体后缘骨折块明显回纳,占椎管矢状径4%—18%,平均回纳39%。

结论: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较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技术神经功能椎体前缘【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05-02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对重建脊柱稳定、恢复脊髓和马尾功能以及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

脊柱爆裂骨折是指前中柱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其中胸腰椎损伤最为常见。

因其常合并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等损伤,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则疗效较差甚至引起严重后果[2]。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四钉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但固定后容易出现伤椎高度恢复不够,融合节段后突畸形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3]。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更佳[4]。

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以来,笔者应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24~61岁,平均40.3岁。

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车祸伤12例,重物砸伤7例。

骨折部位:t1 15例t1 28例,l1 10例,l2 7例,l3 4例,l4 3例。

骨折根据mcaffee分型:爆裂性24例,屈曲压缩性13例,骨折伴脱位5例。

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5例,d级15例,e级6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l e we r e me a s u r e d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Re s u l t s Al l p e d i c l e s c r e ws we r e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i mp l a n t e d wi t h g o o d l o c a t i o n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 T h e
r a c i c a nd Lu m ba r Sp i ne Fr a c t ur e
W A NG F a n g - y o n g , L I J i a n - j u n , HO N G Y i
1 . C a p i t a l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6 8 , C h i n a ;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S p i n e
・ 临床研究 ・
跨伤椎置钉和经伤椎 置钉治疗 A型胸腰椎骨折效果 比较
王方 永 ,李建 军 ,洪毅
l  ̄l g l 目的
探讨跨伤椎置钉和经伤椎 置钉治疗 A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胸腰椎骨折行后路椎 弓根 系统 内固定术
治疗患者 2 3 例 ,按手术方法分为 A组( 跨伤椎置钉组) 1 1 例 和B组( 经伤椎置钉组) 1 2  ̄ l r 。手术前后测量 伤椎 前缘高度 、伤椎后缘高 度 、局部后 凸角 。结果 所有柞 弓根螺钉均顺利植入 ,螺钉位 置及 内固定稳 定性 良好 。两组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均改善( J p < 0 . 0 5 ) ,B
a n d S p i n a l C o r d S u r g e r y , B e i j i n g B o ’ a i Ho s p i t a l , C h i n a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 B e i j i n g 1 0 0 0 6 8 , C h i n a
wi t h o r wi t h o u t p e d i c l e s c r e ws o n t h e f r a c t u r e d l e v e 1 . Me t h o d s 2 3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y p e A t h o r a c i c a n d l u mb a r s p i n e ra f c t u r e we r e i n c l u d e d , i n
1 3 08 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 0 1 5 年1 1 月第2 1 卷第 l 1 期C h i n J R e h a b i l T h e o r y P r a c t , N o v . , 2 0 1 5 , V o 1 . 2 1 , N o . 1 1
D O 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6 — 9 7 7 1 . 2 0 1 5 1 1 . 0 1 6
wh i c h 1 1 C a S e S r e c e i v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s h o r t — s e g me n t p e d i c l e s c r e ws s c r e ws o n t h e ra f c t u r e d l e v e l ( g r o u p A) , a n d o t h e r 1 2 c a s e s wi t h p e d i c l e s c r e ws o n t h e ra f c t u r e d l e v e l ( g r o u p B) . T h e a n t e r i o r v e r t e b r a l h e i g h t , p o s t e r i o r v e r t e b r a l h e i g h t a n d l o c a l k y p h o s i s a n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s h o r t — s e g me n t p e d i c l e s c r e ws s y s t e m o l l t y p e A t h o r a c i c a n d l u mb a r s p i n e r f a c t u r e
后路椎 弓根系统 内圊定结合经伤椎置钉 ,矫正后凸畸形的短期效果优于单纯 内固定 。 组后凸角矫 正程 度优 于A组( 尸 < 0 . 0 5 ) 。结论
f 关键词l 胸腰椎 骨折 ;伤椎置钉 ;手术 ;椎 弓根系统
Ef f e c t of Sho r t . s e g me nt Pe di c l e Sc r e ws S ys t e m wi t h or wi t ho u t Pe d i c l e Sc r e ws o n Fr a c t ur e d Le v e l on Ty pe A Th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