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及读写器常识

合集下载

IC卡基础知识介绍

IC卡基础知识介绍

IC卡基础知识介绍一、内容概述首先简单说说IC卡的概念。

IC卡是一种集成电路卡片,它的内部嵌有微小的芯片,可以存储和处理信息。

可别小看了这个芯片,它可是IC卡的核心呢!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芯片,IC卡才能实现多种功能。

接下来我们说说IC卡的应用场景。

现在IC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我们平时坐公交、地铁时用的公交卡,就是IC卡的一种。

还有小区的门禁系统、公司的考勤系统,也常用到IC卡。

另外银行卡、社保卡等也都是IC卡的典型应用。

那么IC卡有哪些功能呢?简单来说IC卡可以实现信息存储、身份识别、支付等功能。

比如公交卡可以用来支付乘车费用;门禁卡可以识别持卡人身份,进出小区;银行卡则可以用来存款、取款、转账等。

1. 介绍IC卡的背景和历史其实IC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效、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于是IC卡作为一种集成电路技术的产品,就这样诞生了。

初期的IC卡主要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或者政府部门使用,比如说电话卡、银行卡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IC卡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功能也越来越多。

从简单的身份识别到复杂的支付、存储等功能,IC卡都能轻松应对。

到了现在IC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购物消费,还是进出小区、访问公司门禁系统,都可能用到它。

可以说IC卡的普及和应用,是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一个实实在在的福利。

接下来我们就更深入地了解一下IC卡的其他知识吧!XXX卡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一走进现代社会,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IC卡了。

IC 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交通出行、购物消费,还是工作学习,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重要性吧!IC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像我们的公交卡、地铁卡、共享单车卡等等,都是IC卡的身影。

有了它我们的出行变得如此便捷,再比如在商场、超市、餐厅等消费场所,IC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C卡读写器使用说明

IC卡读写器使用说明

IC卡读写器使用说明一、产品特点:1.高度兼容性:IC卡读写器支持多种类型的IC卡,如非接触IC卡、接触式IC卡、CPU卡等。

2.快速读写:IC卡读取和写入速度快,可以实现迅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3.简单易用:IC卡读写器的操作简单方便,只需将IC卡放入读卡槽即可完成读取或写入操作。

4.高安全性:IC卡读写器支持密码认证功能,保证IC卡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5.强大的扩展性:IC卡读写器支持多种接口类型,可以与不同设备进行连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二、使用步骤:1.连接读写器:将IC卡读写器与电脑、POS机等设备的通信接口相连,确保接口连接正常。

2.安装驱动程序:根据设备的系统要求,在电脑上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确保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3.打开读写器:打开IC卡读写器的电源开关,待指示灯亮起后,表示读写器已经准备就绪。

4.放置IC卡:将要读取或写入信息的IC卡放入读卡槽中,确保IC卡与读卡槽接触良好。

5.进行操作: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读取或写入操作,按照设备的操作提示进行操作。

6.完成操作:待操作完成后,及时将IC卡从读卡槽中取出,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IC卡无法读取:首先检查IC卡与读卡槽是否接触良好,如果接触不良,可以用干净软布擦拭IC卡的金属接点。

还需检查读写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以尝试更换其他IC卡进行测试。

2.驱动程序无法安装:检查驱动程序是否与设备的操作系统相匹配,也可尝试重新插拔连接线,重新安装驱动程序。

3.读取或写入速度慢:可以尝试降低IC卡读写器与设备的通信速率,或者将IC卡稍微调整位置,以提升读取或写入速度。

4.IC卡读写器无法被识别:首先检查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可以尝试更换连接线。

还可以尝试连接到其他设备,以确定是否是设备的问题。

5.场景应用不稳定: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稳定性问题,可查看设备是否与电源或其他干扰源距离过近,或者调整设备与电源之间的距离,以消除干扰。

IC卡读写机具的原理和应用

IC卡读写机具的原理和应用

IC卡读写机具的原理和应用IC卡读写机具(IC Card Reader/Writer)是一种用于读取和写入IC卡中信息的设备,一般由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组成。

它通过与IC卡进行通信,实现读取卡内信息、写入新的信息、修改原有信息等功能。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与塑料卡片相结合的智能卡,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社保、教育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IC卡读写机具的原理和应用。

一、IC卡读写机具的原理1. 通信原理IC卡读写机具与IC卡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进行的。

接触式的IC卡读写机具通过金属接点与IC卡接触,通过与IC卡之间的电气连接来传输数据。

非接触式的IC卡读写机具则通过无线射频技术与IC卡之间进行通信,通过电磁波传输数据。

2. 数据交换原理IC卡读写机具与IC卡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串行模式和并行模式。

串行模式采用一位一位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通信速度较慢但可靠性较高。

并行模式同时传输多位数据,通信速度较快但可靠性较低。

一般情况下,IC卡读写机具通过半双工方式与IC卡进行数据交换,即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进行单向数据传输。

3. 数据传输协议IC卡读写机具与IC卡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

常用的协议有ISO 7816、ISO 14443等。

ISO 7816是一种通用IC卡标准,规定了IC卡与读写机具之间的物理接口和数据传输规范。

ISO 14443是一种非接触式IC卡标准,规定了IC卡与读写机具之间的射频通信规范。

二、IC卡读写机具的应用1. 金融领域IC卡读写机具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等的读写,实现取款、存款、转账、消费等功能。

IC卡读写机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防范银行卡的复制、篡改等风险,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

2. 交通领域IC卡读写机具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交卡、地铁卡等领域。

乘客可以通过IC卡读写机具进行充值、检票、乘车等操作。

IC卡读写机具的使用指南和操作技巧

IC卡读写机具的使用指南和操作技巧

IC卡读写机具的使用指南和操作技巧IC卡读写机具,也被称为智能卡读写器,是一种能够读取和写入IC卡信息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金融、物流、交通等,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和安全的服务。

本文将为您介绍IC卡读写机具的使用指南和操作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应用这一设备。

一、IC卡读写机具的基本介绍IC卡读写机具是一种具备读取和写入IC卡信息能力的设备。

它可以与各类IC卡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并通过这些卡片实现相应的功能。

例如,金融领域中的银行卡、交通领域中的公交卡、物流领域中的门禁卡等,都可以通过IC卡读写机具来读取和写入信息。

IC卡读写机具通常由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程序组成。

硬件设备部分包括读卡口、键盘、显示屏等,用于用户操作和信息显示。

而软件程序部分则是指控制卡片信息读取和写入的程序,通常会提供相应的用户界面以供操作。

二、IC卡读写机具的使用指南1. 准备工作在使用IC卡读写机具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IC卡读写机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接通电源,并插入相应的通信线缆。

同时,也需要保证所使用的IC卡是正常的、已激活且具备相应的功能。

2. IC卡读取将IC卡放入读卡口中,并确保卡片与读卡口接触良好。

有些IC卡读写机具会自动读取卡片上的信息,而其他的可能需要用户手动触发读取操作。

在读卡过程中,注意保持卡片和读卡口的清洁,避免灰尘或刮伤对读取质量产生影响。

3. IC卡写入如果需要对IC卡进行写入操作,首先确保所使用的IC卡具备可写入的功能。

然后,通过IC卡读写机具提供的相应软件程序进入写入操作界面。

根据需要填写或选择相应的字段,然后点击写入按钮进行写入操作。

4. 安全性注意事项在使用IC卡读写机具时,需要注意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首先,确保IC卡读写机具的软件程序是安全可靠的,不会泄露用户信息。

其次,在进行读写操作时,需要确保所在环境的安全性,避免他人窥视或非法读取用户信息。

另外,及时更新IC卡读写机具的系统或软件程序,以免遭受恶意攻击或病毒侵袭。

IC卡相关知识

IC卡相关知识

IC卡相关知识
一、IC卡简介
IC卡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也称智能卡(Smart card)、智慧卡(Intelligent card)、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或微芯片卡等。

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

IC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

根据通讯接口把IC卡分成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和双界面卡(同时具备接触式与非接触式通讯接口)。

二、工作原理
IC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读写器向IC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

三、技术参数:。

非接触读写器(IC卡)基础知识

非接触读写器(IC卡)基础知识

非接触读写器(IC卡)基础知识一、非接触IC卡简介IC卡全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 art Card)。

可读写,容量大,有加密功能,数据记录可靠,使用更方便,如一卡通系统,消费系统等。

按连接方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卡片存在着操作慢,环境适应性差,可靠性欠佳等问题,这些先天的不足限制了他们在一些重要领域应用。

非接触式IC卡,90年代中期出现,有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优良的电气和机械性能,极高的安全性,将逐渐取代现在接触式IC卡,成应用最为广泛的主流卡。

非接触式IC卡,又称"无触点IC卡"或"射频卡",是世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它的芯片全部封于卡基内,无暴露部分。

不但如此,在卡体内还嵌有一个微型天线,是为了嵌入的芯片与读卡器之间的相互通信,它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磁场的感应来交换信息。

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两大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该技术的优势是信息的交换不需要卡和读卡器之间有任何接触。

卡的存储容量一般在256kb到72kb之间,目前最流行的技术有Legic,MIFARE,DESFire,I Code和HID class等,同时也遵从I SO14443 A&B通信协议的芯片。

通常用于门禁、公交收费、地铁收费等。

非接触式IC卡所使用的芯片以PHILIPS公司出品的MIFARE One S50或S70芯片居多,约占到80%,所以很多人习惯上称非接触式IC卡为"M1卡"。

非接触式IC卡又可分为:1). 射频加密式(RF ID)通常称为ID卡。

射频卡的信息存取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的。

主机和射频之间没有机械接触点。

比如HID,INDARA,TI,EM等。

2). 射频储存卡(RF IC)通常称为非接触IC卡。

射频储存卡也是通过无线电来存取信息。

ic卡

ic卡

Mifare IC卡介绍2006-09-20 22:05:18| 分类:一卡通系统| 标签:技术智能卡系统:门禁|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1. 非接触IC卡简介目前世界范围内采用的是都是荷兰飞利浦公司Mifare-I IC卡,是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是世界最近几年IC卡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该技术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2. 非接触IC卡性能∙可靠性高: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不存在机械性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的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操作方便、快捷: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拔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任意方向扫过读写器表面,即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防冲突: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提高了系统工作速度。

多用性:非接触式卡存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能应用于不同的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

∙加密性能好: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检验读写器的合法性。

非接触式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此外,卡中多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3. 非接触IC读写器结构图10-2 IC卡读卡器结构4. 读写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射频载设频率:13.56MHz∙射频卡读写操作有效范围:100mm∙通讯接口:标准485接口/标准232接口∙访问射频卡通讯速率:106K bit/s∙输入/输出装置:读写器有扩展总线接口,适用于各种用户的功能开发和扩展,可对多张卡进行操作∙安全性:三次相互认证(ISO/IEC DIS9798-2)通讯过程中所有数据均加密,以防止信号截取传输密码,写保护∙抗干扰性:对某张卡片进行处理时,其它卡可进入或离开射频区域典型处理时间:∙识别一张卡8ms(包括复位应答和防冲突)∙读一个块2.5ms(不包括认证过程)、 4.5ms(包括认证过程)∙写一个块+读控制12ms∙典型交易过程<100ms∙高温卡工作温度:-15℃~+110℃∙环境湿度:10%~90%∙卡片处息容量:8K bit5. 读写器与非接触式IC卡的通讯∙复位应答:射频卡的通讯协议和通讯波特率是定义好的,通过这两项内容,读写器和卡片互相验证,当某张卡片进入读写器的操作范围时,读写器的特定的协议与它通讯,从而确定该卡是否为合法射频卡,即验证卡片的卡型、类别。

IC卡基础知识介绍

IC卡基础知识介绍

IC卡基础知识一、IC卡概念IC卡又叫智能卡(SmartCard),一般用于指一张给定大小的塑料卡片,上面封装了集成电路芯片,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图1 IC卡外形我们常用的智能卡大致分四种: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实际上,只有具备了微处理器的IC卡,才是智能卡,但是人们习惯上吧IC卡统称为智能卡。

智能卡包括三个部分:塑料基片(有或没有磁条)、接触面、集成电路1.半导体厂家将大的硅片切成小块,一个六英寸直径的硅片可以造出上千个芯片。

2.对小硅片进行光刻以产生必要的电路,并将她封装在黑色的集成电路模块中。

3.将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结到大的接触面上,便于今后读写器的操作。

4.最后,把造好的模块嵌入到卡上。

图2构造示意图二、IC卡分类智能卡属于半导体卡。

半导体卡片采用微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

按照其组成结构,智能卡可以分为一般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和超级智能卡:1、存储器卡(MemoryCard)其内嵌芯片相当于普通串行E2PROM存储器,这类卡信息存储方便,使用简单,价格便宜,很多场合可替代磁卡,但由于其本身不具备信息保密功能,因此,只能用于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

2、逻辑加密卡(SecurityCard)加密存储器卡内嵌芯片在存储区外增加了控制逻辑,在访问存储区之前需要核对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才能进行存取操作,这类信息保密性较好,使用与普通存储器卡相类似。

芯片结构如下:图3 带有安全逻辑的IC卡用存储器芯片3、CPU卡(SmartCard)CPU卡内嵌芯片相当于一个特殊类型的单片机,内部除了带有控制器,存储器,时序控制逻辑等外,还带有算法单元和操作系统,由于CPU卡有存储容量大,处理能力强,信息存储安全等特性。

因此,广泛用于信息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场合。

芯片结构如下:图4 带有加密运算及安全逻辑的IC卡用微控制器芯片4、超级智能卡在卡上具有MPU和存储器并装有健盘、液晶显示器和电源,有的卡上还具有指纹识别装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卡及读写器常识
人们常说的IC卡,其实际的概念是怎样的呢?
IC是英文集成电路的缩写,其含义是指集成电路芯片。

由于法国人的发明,使集成电路芯片嵌入一张PVC 之类的材料制成的卡内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IC卡。

IC卡由于其可以认为有3个分支:
1、IC 存贮卡,包括加密存贮卡。

读写器对卡的读写为接触式,因而称这种卡为接触式IC卡。

2、CPU卡,即IC卡内含有至少一个运算芯片CPU的IC卡。

读写器对卡的读写为接触式,因而称这种卡为接触式IC卡。

3、RF射频卡,射频卡内包括有加密逻辑电路,有的带有CPU芯片,读写器对卡的读写
为非接触式,因而称这种IC卡为非接触式IC卡。

IC卡在使用中,有一些参数在卡型选择时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例如:
1)、如果IC卡的使用环境低于0℃时,最好不要选用CPU卡,因CPU卡的工作温度在0℃时以上。

而MemoryCard 可以工作在-20℃的低温下工作。

2)、IC卡是有工作电压指标的,西门子公司的IC卡一般工作电压在4.75V~5.25V之间。

ATMEL公司的IC卡工作电压约在2.7V~5.5V之间,用户在自己设计读写电路时应加以注意。

3)、IC卡是有寿命的。

它的寿命是由对IC卡的擦写次数决定的,对于西门子的IC卡,指标为1万次擦写寿命;ATMEL的IC卡,指标称擦写寿命为10万次。

4)、IC卡读写器的使用寿命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a、读写器本身器件的选择;
b、卡座的寿命;卡座的寿命分别有10万次,20万次和50万次。

国内一些个体经济也生产了相当数量的少于7000次寿命的卡座,其卡座的批发价格一般低于10元。

主要用于IC卡收费的终端表内,如IC 卡电表,IC卡民用水表,IC煤气表等。

5)、IC卡收费器具的底层开发可以自己完成,但管理系统包括发卡系统,配置专业厂家的机具较自己开发要好,原因是,专业厂家的机具配有各种上层接口函数,对于其用户是免费发放的,可以免去用户自己开发的时间。

另外,专业厂家提供的产品由于其用户较为广泛,或许已经过一些系统的考验,这些情况,用户可以通过向经销商或厂家提问,得出一些正确的结论。

6)、读写器对IC卡的上电操作,仅在接到软件发出的指令以后才能进行,并且,在IC卡没有插入的情况下,应给出上电出错的返回代码。

7)、读写器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通信和系统的可靠性问题。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目前使用的环境多种多样,从DOS操作系统到WIN95。

从FOXBASE、FOXPRO FOR DOS 到Delphi3.0。

随着IC卡容量的增大,目前ATMEL的AT45D041卡已达到512KB(实际为528KB)的容量,读写器对IC卡的多线程操作已被一些系统商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与读写器相配的多线程动态库,支持WIN95下多任务、多进程操作,对系统商而言,在今后多任务,多进程操作的场合,这还是很重要的。

8)、在今后对大容量IC卡操作的过程中,提高PC机与读写器之间通信的实际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目前,先进IC卡读写器在通信速率为56Kbps的情况下,读取AT45D041的512KB的数据,实测时间为2分40秒,写全程包括读全程(因读写器对IC卡的操作带有写后读)的时间为7分20秒。

今后有望将读全程的时间缩短为2分钟。

目前在串口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实现56Kbps和9600bps跳频操作的,可能为数不多。

因为这对于底层软件的操作有着较严格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