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压轴题展示12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突破12】二次函数中的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突破12】二次函数中的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中考压轴题专题突破】二次函数中的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1.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且OB=OC.直线y=x+1与抛物线交于A、D两点,与y轴交于点E,点Q是抛物线的顶点,设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P的横坐标为m.(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Q的坐标.(2)连接CQ,直接写出线段CQ与线段AE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3)连接P A、PD,当m为何值时S△APD=S△DAB?(4)在直线AD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PQ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经过A(1,0),C(0,3)两点,与x轴交于A、B两点.(1)若直线y=mx+n经过B、C两点,求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找一点M,使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3)设点P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的一个动点,直接写出使△BPC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提示: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P(x1,y1)、Q(x2,y2),则线段PQ的长度PQ=).3.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点A(﹣1,0)、B(3,0),顶点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M的坐标;(2)点E是抛物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设△BEC的面积为S,求出S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3,0)、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当x=﹣4和x=2时,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函数值y相等,连接AC,B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BC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连接MN,将△BMN沿MN翻折,B点恰好落在AC边上的P处,则t的值为,点P的坐标为;(4)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ACF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分析】(1)直线y=x+1与抛物线交于A 点,则点A(﹣1,0)、点E(0,1),可得出点B、C的坐标分别为:(3,0)、(0,3),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即可求解;(2)求出CQ和AE的长,可得出CQ=AE,由两直线的解析式k相等可得出CQ 与AE平行;(3)联立直线y=x+1与抛物线的表达式,并解得x=﹣1或2.故点D(2,3),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AD于点K,设点P(m,﹣m2+2m+3),则点K(m,m+1),根据面积关系可求出m的值;(4)分∠QOH=90°、∠PQH=90°、∠QHP=90°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答】(1)直线y=x+1与抛物线交于A点,则点A(﹣1,0)、点E(0,1).∵OB=OC,C(0,3),∴点B的坐标为(3,0),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将点C的坐标代入,得﹣3a=3,解得a=﹣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函数的对称轴为x=1,故点Q的坐标为(1,4).(2)CQ=AE,且CQ∥AE,理由:∵Q(1,4),C(0,3),∴CQ ==,CQ的解析式为y=x+3,又∵AE ==,直线AE的解析式为y=x+1,∴CQ=AE,CQ∥AE,(3)∵,∴,,∴点D的坐标为(2,3).如图1,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AD 于点K,设点P(m,﹣m2+2m+3),则点K(m,m+1)∴===.解得m=0或1.(4)存在,点P的坐标为(2,3)或(0,3)或.设点H(t,t+1),点P(m,n),n=﹣m2+2m+3,而点Q(1,4),①当∠QPH=90°时,如图2,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过点H、点Q作x轴的平行线,交过点P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于点M、G,∵∠GQP+∠QPG=90°,∠QPG+∠HPM=90°,∴∠HPM=∠GQP,∠PGQ=∠HMP=90°,PH=PQ,∴△PGQ≌△HMP(AAS),∴PG=MH,GQ=PM,即4﹣n|=|t﹣m|,|1﹣m|=|n﹣(t+1)|,解得m=2或n=3.当n=3时,3=﹣m2+2m+3,解得m1=0,m2=2,∴点P(2,3)或(0,3).②当∠PQH=90°时,如图3所示,同理可得m1=0,m2=3(舍去),故点P为(0,3).③当∠PHQ=90°时,同理可得n=2,解得(舍去),.故点P 为.综上可得,点P的坐标为(2,3)或(0,3)或.【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包括二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正确进行分类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直线BC与对称轴x=﹣1的交点为M,则此时MA+MC的值最小.把x =﹣1代入直线y=x+3得y的值,即可求出点M坐标;(3)设P(﹣1,t),又因为B(﹣3,0),C(0,3),所以可得BC2=18,PB2=(﹣1+3)2+t2=4+t2,PC2=(﹣1)2+(t﹣3)2=t2﹣6t+10,再分三种情况分别讨论求出符合题意t值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解答】(1)由题意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对称轴为x=﹣1,且抛物线经过A(1,0),∴把B(﹣3,0)、C(0,3)分别代入直线y=mx+n,得,解得:,∴直线y=mx+n的解析式为y=x+3;(2)设直线BC与对称轴x=﹣1的交点为M,则此时MA+MC的值最小.把x=﹣1代入直线y=x+3得,y=﹣1+3=2,∴M(﹣1,2),即当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时M的坐标为(﹣1,2);(3)如图,设P(﹣1,t),又∵B(﹣3,0),C(0,3),∴BC2=18,PB2=(﹣1+3)2+t2=4+t2,PC2=(﹣1)2+(t﹣3)2=t2﹣6t+10,①若点B为直角顶点,则BC2+PB2=PC2即:18+4+t2=t2﹣6t+10解之得:t=﹣2;②若点C为直角顶点,则BC2+PC2=PB2即:18+t2﹣6t+10=4+t2解之得:t=4,③若点P为直角顶点,则PB2+PC2=BC2即:4+t2+t2﹣6t+10=18解之得:t1=,t2=;综上所述P的坐标为(﹣1,﹣2)或(﹣1,4)或(﹣1,)或(﹣1,).【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利用轴对称性质确定线段的最小长度,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分析】(1)将点A、B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a、b的值即可;利用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2)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BC解析式,由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E、F的坐标,然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EF长度,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函数式,根据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求得点E的横坐标,易得其纵坐标,则点E的坐标迎刃而解了;(3)需要分类讨论:点A、P、C分别为直角顶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答案.【解答】(1)∵抛物线y=ax2+bx+3与x 轴交于点A(﹣1,0)、B(3,0),∴.解得.∴y=﹣x2+2x+3=﹣(x﹣1)2+4,则M (1,4);(2)如图,作EF∥y轴交BC于点F∵B(3,0),C(0,3),∴直线BC解析式为:y=﹣x+3.设E(m,﹣m2+2m+3),则F(m,﹣m+3).∴EF=(﹣m2+2m+3)﹣(﹣m+3)=﹣m2+3m.∴S =EF•OB =(﹣m2+3m)×3=﹣(m ﹣)2+.当m =时,S最大=.此时,点E 的坐标是(,);(3)设P(1,n),A(﹣1,0)、C(0,3),∴AC2=10,AP2=4+n2,CP2=1+(n﹣3)2=n2﹣6n+10.①当AC⊥AP时,AC2+AP2=CP2,即10+4+n2=n2﹣6n+10.解得n =﹣.②当AC⊥CP时,AC2+CP2=AP2,即10+n2﹣6n+10=4+n2.解得n =.③当AP⊥CP时,AP2+CP2=AC2,即4+n2+n2﹣6n+10=10.解得n=1或2.综上所述,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1,﹣)或(1,)或(1,1)或(1,2),【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与几何图形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代数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点的坐标的意义表示线段的长度,从而求出线段之间的关系.4.【分析】(1)由对称性先求出点B的坐标,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3)(x﹣1),将C坐标代入y=a(x+3)(x﹣1)即可;(2)先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AB,AC,BC的长,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明结论;(3)因为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BC边运动,所以BM=BN=t,证四边形PMBN是菱形,设PM与y轴交于H,证△CPN∽△CAB,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t的值,CH的长,可得出点P纵坐标,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将点P纵坐标代入即可;(4)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如图2,当∠ACF=90°时,点B,C,F在一条直线上,求出直线BC与对称轴的交点即可;当∠CAF=90°时,求出直线AF的解析式,再求其与对称轴的交点即可.【解答】(1)∵在抛物线y=ax2+bx+c中,当x=﹣4和x=2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函数值y相等,∴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又∵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 (﹣3,0)、B两点,由对称性可知B(1,0),∴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3)(x ﹣1),将C(0,)代入y=a(x+3)(x﹣1),得,﹣3a =,解得,a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3)(x﹣1)=﹣x2﹣x +;(2)△ABC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3,0),B(1,0),C(0,),∴OA=3,OB=1,OC =,∴AB=OA+OB=4,AC ==2,BC ==2,∵AC2+BC2=16,AB2=16,∴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3)∵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BC 边运动,∴BM=BN=t,由翻折知,△BMN≌△PMN,∴BM=PM=BN=PN=t,∴四边形PMBN是菱形,∴PN∥AB,∴△CPN∽△CAB,设PM与y轴交于H,∴==,即==,解得,t =,CH =,∴OH=OC﹣CH =﹣=,∴y P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 +,将点A(﹣3,0)代入y=kx +,得,k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 =x +,将y P =代入y =x +,∴x=﹣1,∴P(﹣1,),故答案为:,(﹣1,);(4)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 +,将点B(1,0)代入y=kx +,得,k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 =﹣x +,由(2)知△ABC为直角三角形,∠ACB =90°,如图2,当∠ACF=90°时,点B,C,F在一条直线上,在y =﹣x +中,当x=﹣1时,y=2,∴F1(﹣1,2);当∠CAF=90°时,AF∥BC,∴可设直线AF的解析式为y=﹣x+n,将点A(﹣3,0)代入y =﹣x+n,得,n=﹣3,∴直线AF的解析式为y =﹣x﹣3,在y =﹣x﹣3中,当x=﹣1时,y =﹣2,∴F2(﹣1,﹣2);∴点F的坐标为F1(﹣1,2),F2(﹣1,﹣2).【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解题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压轴题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压轴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1.已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在轴负半轴上,直角顶点在轴上,点在轴左侧.如图,若的坐标是,点的坐标是,求点的坐标;如图,若点的坐标为,与轴交于点,求线段的长;如图,若轴恰好平分,与轴交于点,过点作轴于点,则、、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交轴、轴于、两点,且,满足,且,是常数.直线平分,交轴于点.若的中点为,连接交于,求证:;如图,过点作,垂足为,猜想与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如图,在轴上有一个动点在点的右侧,连接,并作等腰,其中,连接并延长交轴于点,当点在运动时,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请求出它的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出它的长度.3.如图,点,分别在直线,上,,顶点在点右侧的两边分别交线段于,直线于,,,交直线于点.若平分,求证:;已知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请把图形补完整,并证明:.4.解答下列问题:如图,,射线在这个角的内部,点、分别在的边、上,且,于点,于点求证:如图,点、分别在的边、上,点、都在内部的射线上,、分别是、的外角已知,且求证:如图,在中,,点在边上,,点、在线段上,若的面积为,求与的面积之和.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与点,以为边作直角三角形,并且.如图,若点在第三象限,请构造全等,求出点的坐标;若点不在第三象限,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在的条件下,过点作交轴于点,求证:.6.已知,点在上以的速度由点向点运动,同时点在上由点向点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如图,,,若点的运动速度与点的运动速度相等,当时,与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并判断此时线段和线段的位置关系;如图,将图中的“,”为改“”,其他条件不变.设点的运动速度为,是否存在实数,使得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点,将一个的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角尺的两边分别交轴、轴正半轴于,即,求证:平分;作的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轴于,求的值;把角尺绕点旋转时,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值.8.画,并画的平分线.图图图将一块足够大的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射线的任意一点上,并使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垂直,垂足为点,另一条直角边与交于点如图证明:;把三角尺绕点旋转,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交、于点、如图,与相等吗?请直接写出结论:_____填,,;若点在的反向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与相等吗?若相等请进行证明,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9.如图,,点是的中点,直线于点,点在直线上,直线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沿路径向终点运动,运动时间设为秒.如图,当时,作直线于点,此时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如图,当点在上时,作于点,于点.是否存在或与全等的时刻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连接,当时,求的长.10.如图,已知在四边形中,,点、分别是边、上的点,连接、、,.直接写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若,猜想线段、、三者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如图,若点、分别是、延长线上的点,且,其它条件不变时,猜想线段、、三者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11.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是,上的点,且探究图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之二次函数篇(全国通用)专题12 二次函数-阿氏圆求最小值(学生版)

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之二次函数篇(全国通用)专题12 二次函数-阿氏圆求最小值(学生版)

第十二讲二次函数--阿氏圆求最值必备知识点点P 在直线上运动的类型称之为“胡不归”问题;点P 在圆周上运动的类型称之为“阿氏圆”问题,“阿氏圆”又称“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上两点A、B,则所有满足PA=k·PB(k≠1)的点P 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轨迹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称“阿氏圆”。

如图1所示,⊙O 的半径为r,点A、B 都在⊙O 外,P 为⊙O 上一动点,已知r=k·OB,连接PA、PB,则当“PA+k·PB”的值最小时,P点的位置如何确定?如图2,在线段OB 上截取OC 使OC=k·r,则可说明△BPO 与△PCO 相似,即k·PB=PC。

故本题求“PA+k·PB”的最小值可以转化为“PA+PC”的最小值,其中与A 与C 为定点,P 为动点,故当A、P、C 三点共线时,“PA+PC”值最小。

如图3所示:知识导航【破解策略详细步骤解析】例题演练1.如图,抛物线y=﹣x2+bx+c与直线AB交于A(﹣4,﹣4),B(0,4)两点,直线AC:y=﹣x ﹣6交y轴于点C.点E是直线AB上的动点,过点E作EF⊥x轴交AC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1)求抛物线y=﹣x2+bx+c的表达式;(2)连接GB,EO,当四边形GEOB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G的坐标;(3)①在y轴上存在一点H,连接EH,H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A,E,F,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出此时点E,H的坐标;②在①的前提下,以点E为圆心,EH长为半径作圆,点M为⊙E上一动点,求AM+CM它的最小值.2.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4,﹣4),B(0,4),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6,且与y轴相交于点C,若点E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EF⊥x轴交AC于点F.(1)求抛物线y=﹣x2+bx+c的解析式;(2)点H是y轴上一动点,连接EH,H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EAFH是矩形?求出此时点E,H的坐标;(3)在(2)的前提下,以点E为圆心,EH长为半径作圆,点M为⊙E上以动点,求AM+CM 的最小值.3.如图1,抛物线y=ax2+bx+c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点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若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120°,点B刚好与点C重合,点B的坐标为(3,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CP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以点B为圆心,以1为半径画圆,若点Q为⊙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Q,CQ,求AQ+CQ的最小值.4.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1)如图①,若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以点B为圆心,3为半径作⊙B.点E为⊙B上的动点,连接A,DE,求DE+AE的最小值.(2)如图②,若点H是直线AC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以点H为圆心,1为半径作⊙H,点Q 是⊙H上一动点,连接OQ,AQ,求OQ+AQ的最小值;(3)如图③,点D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为2的点,过点D作DE⊥x轴于点E,点P是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O上的动点,连接CD,DP,PE,求PD﹣PE的最大值.5.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x2﹣2mx+m2+m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D,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B交于点M.(1)当四边形CODM是菱形时,求点D的坐标;(2)若点P为直线OD上一动点,求△APB的面积;′(3)作点B关于直线MD的对称点B',以点M为圆心,MD为半径作⊙M,点Q是⊙M上一动点,求QB'+QB的最小值.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mx+m2+m的顶点为C,(1)求点C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当m=0时,直线y=x+2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A,点B分别在抛物线的对称轴左右两侧;①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B交于点M,点G(1,3),在直线AB上,作B点关于直线MC的对称点B′,以M为圆心,MC为半径作圆,动点Q在圆周上运动时,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比值;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②直接写出B′Q+QB的最小值.7.如图,已知点A(﹣4,0),点B(﹣2,﹣1),直线y=2x+b过点B,交y轴于点C,抛物线y=ax2+x+c经过点A,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D为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且tan∠ACD=,求点D的坐标;(3)平面内任意一点P,与点O距离始终为2,连接PA,PC.直接写出PA+PC的最小值.8.如图,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x+c经过A、B两点.(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如图1,点E在线段AB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不与A、B重合),过点E作ED⊥AB,交AB于点D,作EF⊥AC,交AC于点F,交AB于点M,求△DEM的周长的最大值;(3)在(2)的结论下,连接CM,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Q、C、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2,点N的坐标是(1,0),将线段ON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ON′,旋转角为α(0°<α<90°),连接N′A、N′B,求N′A+N′B的最小值.9.如图1,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点A的坐标为(﹣1,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PC的面积为16,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过点B作BF⊥BC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F,以点C为圆心,2为半径作⊙C,点Q为⊙C上的一个动点,求BQ+FQ的最小值.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C(2,﹣3),且与x轴交于原点及点B(8,0),点A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为⊙O上的动点,且⊙O的半径为,求的最小值.。

专练十二 几何压轴题(原卷版)-2022年中考数学双减改革重点题型专练

专练十二 几何压轴题(原卷版)-2022年中考数学双减改革重点题型专练

2022年中考数学改革重点题型专练(重庆专用)专练十二、几何压轴题1.在等边△ABC中,D是边AC上一动点,连接BD,将BD绕点D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E,连接CE.(1)如图1,当B、A、E三点共线时,连接AE,若AB=2,求CE的长;(2)如图2,取CE的中点F,连接DF,猜想AD与DF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BE、AP交于G点.若GF=DF,请直接写出的值.2.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BA=90°.以斜边AC为腰作等腰△CAD,使AC =AD,点E为CD边中点,连接AE.(1)如图1,当A、B、D三点共线时,若AE与BC相交于点F,求证:BF=BD.(2)如图2,射线BM是∠ABC的外角∠CBG的角平分线,当点D恰好落在射线BM上时,请求出∠CAE的度数.(3)如图3,连接BD,以BD为斜边作Rt△BQD,连接EQ,若AC=8,请直接写出线段EQ的最大值.3.在等腰Rt△ABC中,AB=AC,∠BAC=90°,点D在直线BC上.(1)如图1所示,点D在BC上,点E是AC的中点,连接DE.若tan∠EDC=,DE =2,求△ABC的周长;(2)如图2所示,点D在CB的延长线上,连接AD,过点B作CD的垂线交AD于点E.点F在BC上,FG⊥AD于点G,连接CG.若AC=FG,DF=CG+AG,求证:DE=2AG;(3)如图3所示,点D、E在BC边上,连接AD、AE,AD=AE,点F是AB的中点,连接EF,与AD交于点P.将△BEF沿着EF翻折,点B的对应点是点G,连接AG.若AE=EF,DP=,请直接写出△AGE的面积.4.△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点D为BC的中点,连接AD,在线段AD上有一点M,连接CM,以AM为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向右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MN.(1)如图1,若sin∠MCD=,CD=4,求线段MN的长;(2)如图2,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MN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连接CM、DM、CN,若DM∥CN,求证:4DM2+CN2=CM2;(3)如图3,线段MN交线段AC于点E,点P、点Q分别为线段BC、线段AC上的点,连接PM、QN,将△DPM沿PM翻折得到ΔD'PM,将△EQN沿QN翻折得到ΔE'QN,若AM=3DM,BC=8,在线段BC上找一点F,连接FD'、FE',请直接写出FD'+FE'的最小值.5.如图1,在等腰Rt△ABC中,AB=BC,D是BC的中点,E为边AC上任意一点,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F,连接EF,交AB于点G.(1)若AB=6,AE=,求ED的长;(2)如图2,点G恰好是EF的中点,连接BF,求证:CD=BF;(3)如图3,将△BDF沿DF翻折,使得点B落在点P处,连接AP、EP,若AB=6,当AP+DP最小时,直接写出△AEP的面积.6.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B=90°,点P是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AP,分别过B、C作直线A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取BC的中点Q,连接QE、QF.(1)如图1,若点P在BC的延长线上且∠P=30°,PC=2,求BC的长;(2)如将2,若P是BC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求证:CE+BF=QE;(3)如图3,作点C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C',连接QC',若AC=1,请直接写出当QC'取得最大值时PC的长.7.已知等腰直角△ABC与△ADE有公共顶点A,∠BAC=∠DAE=90°,AB=AC=8,AD =AE=4.现将△ADE绕点A旋转.(1)如图①,当点B,A,D在同一直线上时,点F为DE的中点,求BF的长;(2)如图②,连接BE,DC.点G为DC的中点,连接AG交BE于点P,求证:AG⊥BE;(3)如图③,点F为DE的中点,以BF为直角边构造等腰Rt△FBN,连接CN,在△ADE绕点A旋转过程中,当CN最小时,直接写出△BCN的面积.8.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边上一点,连接AD.(1)如图1,将AD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连接DE,BE,若,BC =6,求CD的长度;(2)如图2,将AD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E,连接CE交AB于F,G为AC边的中点,连接FG,猜想FG与AE存在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3,以AC为斜边向AC边右侧作Rt△AEC,连接BE,F为BE上一点,且BF =BE,连接DF,若AB=4,CD=1,当DF取最小值时,请直接写出△BDF的面积.9.在△ABC中,CA=CB,CA⊥CB,点D是射线AC上一动点,连接BD,将BD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ED,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AC上时,若DE=,BC=3,求△ABD的周长;(2)如图2,点D在AC延长线上,作点C关于AB边的对称点F,连接FE,FD,将F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GD,连接AG,求证:AG=CE;(3)如图3,点D在AC延长线上运动过程中,延长EC交AG于H,当BH最大时,直接写出的值.10.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P为平面内一点.(1)如图1,∠BAP=45°,∠APB=75°,若AB=2,则AP的长为.(2)如图2,将线段P A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QA,连接CQ,取CQ的中点M,连接MA,猜想线段BP与线段AM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AB=2,P为△ABC内一点,∠BP A=150°,H为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B、C两点重合),连接PH,是否存在点P、H使2PH+CH值最小,若存在,则2PH+CH的最小值为.11.在△ABC中∠BCA=90°且AC=BC.M为平面内一点,把CM绕着C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CN,射线AM与BN相交于点D.(1)如图1,M点在线段BC上且AM平分∠BAC,当AB的长为2时,求△BMN的面积.(2)如图2,M为三角形外一点,AM交BC于H,且∠MAC=15°.求证:CD=BH.(3)如图3,在△ABC中∠BCA=90°且AC=BC=4,D为动点且∠ADB=90°,连接CD.把CD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得CE,直接写出AE的最小值.12.如图1,在Rt△ABC与Rt△ABD中,∠ACB=∠ADB=90°,∠BAC=60°,CE⊥AB 交AB于点E,AE=AD,点F在线段BD上,连接AF.(1)若AC=4,求线段BD的长;(2)如图2,若∠DAF=60°,点M为线段BF的中点,连接CM,证明:2CM=BF+AC;(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ADF绕点A旋转得△AD′F′,连接BF′,点M 为线段BF′的中点,连接D′M,当D′M长度取最小时,在线段AB上有一动点N,连接MN,将线段MN绕点M逆时针旋转60°至MN′,连接D′N′,若AC=4,请直接写出(2MN′﹣D′N′)的最小值.13.如图,在△ABC中,∠ACB=90°,点D为AB边上任意一点,连接AD,以点D为旋转中心,将线段DA顺时针旋转90°,点A的对应点是点E,连接AE,取AE的中点F,连接DF.(1)如图1,若∠CAD=30°,DF=6,求线段CD的长.(2)如图1,连接CF,求证:AC+CD=CF;(3)如图2,若AC=6,BC=8,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G在线段DE上运动,连接AG,取线段AG的中点P,连接BP、BF、PF,当线段PB最大时,直接写出△BPF 的面积.14.如图,在Rt△ABC中,∠ACB=90°,在CB上截取CD=CA,连接AD,过点C作CE⊥AB于点E,交AD于点F.(1)如图1,若D为BC边的中点,且CE=2,BE=4,求线段AD的长度;(2)如图2,过点C作CG⊥AD于点G,延长CG交AB于点H,连接BG.若∠1=∠2,求证:CF+BH=BG.(3)如图3,过点C作CG⊥AD于点G,把△AGC绕点C顺时针旋转,记旋转后的△AGC为△A'G′C,过点A作直线AM∥G′C交直线A′C于点M,连接BM.当AC=DB=时,直接写出线段BM的最小值.15.△ABC为等边三角形,将线段CA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D,F为平面内一点.连接BF,作∠ABF的角平分线交CF延长线于点E,连接DE.(1)如图1,连接BD,若点F恰好在线段BD上,CE⊥BC,BC=2,求EF的长度;(2)如图2,若∠FBC=2∠ECD,证明:BE+DE=EC;(3)如图3,当BC=2,∠ACE=45°时,以CE为斜边构造直角△PEC,Q为CP中点,连接AQ.当AQ最大时,求△ACQ的面积.16.△ABC为等边三角形,D是边AB上一点,点G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CD,GC.(1)如图1,若BG=2,AC=4,求GC的长;(2)如图2,点E是BC反向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GE,若∠DCG=60°,CD=DE,猜想线段EG,CG,D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点M是AC的中点,将△ABC沿直线DM折叠,点A恰好落在CG上的点Q,连接DC,若AC=4,CD=,求△CQD的面积.。

初中数学几何12道压轴题

初中数学几何12道压轴题

初中数学几何的压轴题通常是涉及多个几何概念和技巧的综合题目,需要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12道初中数学几何的压轴题示例:
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

2.
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为40°,求底角的度数。

3.
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4.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且其中一条对角线长为10,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
在一个正方形中,如果一条对角线长为8cm,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6.
已知一个梯形的上底为3cm,下底为5cm,高为4cm,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7.
一个圆的半径为3cm,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求这个扇形的面积。

8.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9.
在一个圆中,如果弦长为6cm,圆心到弦的垂足距离为2cm,求这个圆的半径。

10.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且第三边长为整数,求第三边长的所有可能值。

11.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和8,求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12.
已知一个四边形的四边长分别为2、3、4、5,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否为直角梯形。

这些题目涉及了初中数学几何的多个知识点,包括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等。

通过练习这些压轴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请注意,这些题目仅为示例,实际考试时可能会有所不同。

《图形的面积》压轴题大全 五年级数学 (12)

《图形的面积》压轴题大全  五年级数学 (12)

《图形的面积》压轴题大全五年级数学1.在右图中,图A和图B的面积相比较是()。

A、A>B,B、A<B,C、A=B2.已知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4厘米,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42平方厘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3.下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米)4.右图梯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是150平方厘米,求梯形面积。

5.下图中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

6.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有阴影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25平方厘米,求图中a的长度。

7.求梯形的面积8.下图中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结果是()。

A、长方形面积大B、平行四边形面积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9.根据计算面积的算式把相应的图形画完整。

10.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如图),DE=EF=FC,DG=2BG,三角形GEF种的是小白菜,面积是8m2,求这块平行四边形ABCD菜地的面积是多少m2?11.有一种梯形纸板,如右图。

①这块纸板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如果把它剪成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如果把它剪成最大的长方形,剪掉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如图:ACEG是梯形、BDFG是正方形,GE=30厘米,GB=24厘米,C=39厘米。

求梯形ACEG的面积。

13.如图所示:甲和乙两幅图的阴影面积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甲=乙14.如右图,三角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比梯形少(),三角形面积比平行四边形少()%,梯形面积比三角形面积多()%,三角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15.右图中,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中,画了甲、乙两个三角形(用阴影表示),它们的面积相比()A、甲的面积大 B、乙的面积大 C、相等16.如右上图,甲、乙、丙三个图形的面积关系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 D、无法判断17.用2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成一个梯形形状的菜地(如图),求这块菜地的面积。18.有三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判断这三个图形的面积Sa SbSc 的大小关系。

2020年中考数学冲刺专题卷专题12 压轴题(解析版)

2020年中考数学冲刺专题卷专题12 压轴题(解析版)

2020年中考数学冲刺专题卷12 压轴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江苏中考真题)如图,△ABC 中,AB=AC=2,∠B=30°,△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α(0<α<120°)得到AB C ''∆,''B C 与BC ,AC 分别交于点D ,E.设CD DE x +=,AEC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连接B′C ,作AH ⊥B′C′,垂足为H ,∵AB=AC ,∠B=30°,∴∠C=∠B=30°,∵△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α(0<α<120°)得到AB C ''∆,∴AB′=AB=AC=AC′=2,∠AB′C′=∠C′=30°,∴AH=12AC′=1, ∴223AC AH '-=∴3,∵AB′=AC ,∴∠AB′C=∠ACB′,∵∠AB′D=∠ACD=30°,∴∠AB′C -∠AB′D=∠ACB′-∠ACD ,即∠DB′C=∠DCB′,∴B′D=CD ,∵CD+DE=x ,∴B′D+DE=x ,即B′E=x ,∴C′E=B′C′-B′E=23-x ,∴y=12C E AH 'g =12×(23-x)×1=132x -+, 观察只有B 选项的图象符合题意,故选B.2.(2019·四川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144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P 是以点C (0,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Q 是线段PA 的中点,连结OQ .则线段OQ 的最大值是( )A .3B .412C .72D .4 【答案】C【解析】∵抛物线2144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A (-4,0),B (4,0),即OA=4.在直角三角形COB 中BC=2222345+=+=OC OB∵Q 是AP 上的中点,O 是AB 的中点∴OQ 为△ABP 中位线,即OQ=12BP 又∵P 在圆C 上,且半径为2,∴当B 、C 、P 共线时BP 最大,即OQ 最大此时BP=BC+CP=7OQ=12BP=72. 3.(2019·山东中考真题)如图,点A 的坐标是(-2,0),点B 的坐标是(0,6),C 为OB 的中点,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B C '''∆.若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恰好经过A B '的中点D ,则k 的值是( )A .9B .12C .15D .18【答案】C【解析】作A H y '⊥轴于H .∵90AOB A HB ABA ∠=∠'=∠'=︒,∴90ABO A BH ∠+∠'=︒,90ABO BAO ∠+∠=︒,∴BAO A BH ∠=∠',∵BA BA =',∴()AOB BHA AAS 'V V ≌,∴OA BH =,OB A H =',∵点A 的坐标是()2,0-,点B 的坐标是()0,6,∴2OA =,6OB =,∴2BH OA ==,6A H OB '==,∴4OH =,∴()6,4A ',∵BD A D =',∴()3,5D ,∵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D , ∴15k =.故选:C .4.(2019·四川中考真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P ,90ADC ∠=o ,5AB =,3CD AD ==,点E 是线段CD 的三等分点,且靠近点C ,FEG ∠的两边与线段AB 分别交于点F 、G ,连接AC 分别交EF 、EG 于点H 、K .若32BG =,45FEG ∠=o ,则HK =( )A .223B .526C .322D .1326【答案】B【解析】∵90ADC ∠=o ,3CD AD ==,∴32AC =∵5AB =,32BG =,∴72AG =, ∵AB DC P ,∴CEK AGK ∆∆:,∴CE CK EK AG AK KG ==, ∴172CK EK AK KG ==,∴27CK EK AK KG ==, ∵32CK AK +=,∴22CK =, 过E 作EM AB ⊥于M ,则四边形ADEM 是矩形,∴3EM AD ==,2AM DE ==,∴32MG =, ∴2235EG EM MG =+=, ∵27EK KG =,∴53EK =, ∵45HEK KCE ∠=∠=o ,EHK CHE ∠=∠,∴HEK HCE ∆∆:,∴55HE EC HK EK ===,∴设3HE x =,5HK x =,∵HEK HCE ∆∆:,∴EH HK HC EH=, ∴532253x x x =+,解得:106x =,∴526HK =, 故选:B .5.(2019·辽宁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GFE 的顶点C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顶点B ,C ,G 在同一条直线上.O 是EG 的中点,∠EGC 的平分线GH 过点D ,交BE 于点H ,连接FH 交EG 于点M ,连接OH .以下四个结论:①GH ⊥BE ;②△EHM ∽△GHF ;③2BC CG =﹣1;④HOM HOG S S V V =2﹣2,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A【解析】如图,∵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CGFE 是正方形,∴BC =CD ,CE =CG ,∠BCE =∠DCG ,在△BCE 和△DCG 中,BC CDBCE DCG CE CG=⎧⎪∠=∠⎨⎪=⎩∴△BCE ≌△DCG (SAS ),∴∠BEC =∠BGH ,∵∠BGH+∠CDG =90°,∠CDG =∠HDE ,∴∠BEC+∠HDE =90°,∴GH ⊥BE .故①正确;∵△EHG 是直角三角形,O 为EG 的中点,∴OH =OG =OE ,∴点H 在正方形CGFE 的外接圆上,∵EF =FG ,∴∠FHG =∠EHF =∠EGF =45°,∠HEG =∠HFG ,∴△EHM ∽△GHF ,故②正确;∵△BGH ≌△EGH ,∴BH =EH ,又∵O 是EG 的中点,∴HO ∥BG ,∴△DHN ∽△DGC ,DN HN DC CG∴= 设EC 和OH 相交于点N .设HN =a ,则BC =2a ,设正方形ECGF 的边长是2b ,则NC =b ,CD =2a ,222b a a a b-∴= 即a 2+2ab ﹣b 2=0,解得:a =b =(﹣b ,或a =(﹣1b (舍去),212a b∴=1BC CG∴= 故③正确;∵△BGH ≌△EGH ,∴EG =BG ,∵HO 是△EBG 的中位线,∴HO =12BG , ∴HO =12EG , 设正方形ECGF 的边长是2b ,∴EG =b ,∴HOb ,∵OH ∥BG ,CG ∥EF ,∴OH ∥EF ,∴△MHO △MFE ,∴OM OH EM EF 2b 2===, ∴EMOM ,∴1OM OE ===,∴1HOM HOES S ∆∆= ∵EO =GO ,∴S △HOE =S △HOG ,∴1HOM HOGS S ∆∆= 故④错误,故选:A .6.(2019·湖北中考真题)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1x =-,且过点(1,0).顶点位于第二象限,其部分图像如图所示,给出以下判断:①0ab >且0c <;②420a b c -+>;③8>0+a c ;④33c a b =-;⑤直线22y x =+与抛物线2y ax bx c =++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2x x 、,则12125x x x x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答案】C【解析】 ∵对称轴在y 轴左侧,图象与y 轴交于y 轴正半轴,∴ab>0,c>0,故①错误,∵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x=-1,∴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a<0,∴x=-2时,4a-b+c>0,故②正确,∵对称轴x=2b a -=-1, ∴b=2a ,∵x=1时,a+b+c=0,∴3a+c=0,∴8a+c=5a<0,故③错误,∵3a+c=0,∴c=-3a ,∴3a-3b=3a-3×2a=-3a=c ,故④正确, ax 2+bx+c=2x+2,整理得:ax 2+(b-2)x+c-2=0,∵直线22y x =+与抛物线2y ax bx c =++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2x x 、,∴x 1+x 2+x 1⋅x 2=2b a --+2c a -=22(3)2a a a-++--=-5,故⑤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为②④⑤,共3个.故选C.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E是AB上一点,且DE⊥CE.若AD=1,BC=2,CD=3,则CE与DE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CE=3DE B.CE=2DEC.CE=3DE D.CE=2DE【答案】B【解析】过点D作DH⊥BC,垂足为H,∵AD=1,BC=2,∴CH=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H=AB=2222DC CH-=,∵AD∥BC,∠ABC=90°,∴∠A=90°,∴∠AED+∠ADE=90°,又∵DE⊥CE,∴∠AED+∠BEC=90°,∴∠ADE=∠BEC,∴Rt△ADE∽Rt△BEC,∴AD AE DE BE BC CE==,设BE=x,则AE22x=-,即122xx-=,解得x=2,∴2DECE=,即CE=2DE,故选B.8.(2019·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AE、AF分别交BD于M、N,连按EN、EF、有以下结论:①AN=EN,②当AE=AF时,BEEC=22,③BE+DF=EF,④存在点E、F,使得NF>D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 【答案】B【解析】①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BM=∠ADM=∠FDN=∠ABD=45°,∵∠MAN=∠EBM=45°,∠AMN=∠BME,∴△AMN∽△BME,∴AM MN BM EM,∵∠AMB=∠EMN,∴△AMB∽△NME,∴∠AEN=∠ABD=45°∴∠NAE=∠AEN=45°,∴△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N=EN,故①正确;②在△ABE和△ADF中,∵AB ADABE ADF90AE AF︒=⎧⎪∠=∠=⎨⎪=⎩,∴Rt△ABE≌Rt△ADF(HL),∴BE=DF,∵BC=CD,∴CE=CF,假设正方形边长为1,设CE=x,则BE=1﹣x,如图2,连接AC,交EF于H,∵AE=AF,CE=CF,∴AC是EF的垂直平分线,∴AC⊥EF,OE=OF,Rt△CEF中,OC=12EF=22x,△EAF中,∠EAO=∠FAO=22.5°=∠BAE=22.5°,∴OE=BE,∵AE=AE,∴Rt△ABE≌Rt△AOE(HL),∴AO=AB=1,∴AC2=AO+OC,∴1+22x2,x=22,∴BEEC=1(22)22---=(21)(22)-+=2;故②不正确;③如图3,∴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则AF=AH,∠DAF=∠BAH,∵∠EAF=45°=∠DAF+∠BAE=∠HAE,∵∠ABE=∠ABH=90°,∴H、B、E三点共线,在△AEF和△AEH中,AE AEFAE HAEAF AH=⎧⎪∠=∠⎨⎪=⎩,∴△AEF≌△AEH(SAS),∴EF=EH=BE+BH=BE+DF,故③正确;④△ADN中,∠FND=∠ADN+∠NAD>45°,∠FDN=45°,∴DF>FN,故存在点E、F,使得NF>DF,故④不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9.若数a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2122224x x x a-⎧≤-+⎪⎨⎪+>-⎩有且仅有四个整数解,且使关于y 的分式方程2a y +- 22y-=2有非负数解,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是__________. 【答案】-2【解析】解不等式组2122224x x x a -⎧≤-+⎪⎨⎪+>-⎩,可得342x a x ≤⎧⎪⎨+>-⎪⎩,∵不等式组有且仅有四个整数解, ∴-1≤42a +-<0,∴-4<a ≤-2,解分式方程222a y y +--=2,可得y =22a +, 又∵分式方程有非负数解,∴y ≥0,且y ≠2,即22a +≥0,22a +≠2,解得a ≥-2且a ≠2,∴-2≤a ≤3,且a ≠2, ∴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为-2,故答案为:-2.10.(2019·江苏中考真题)如图,过点C(3,4)的直线2y x b =+交x 轴于点A ,∠ABC=90°,AB=CB ,曲线0k y x x=>()过点B ,将点A 沿y 轴正方向平移a 个单位长度恰好落在该曲线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答案】4【解析】分别过点B 、点C 作y 轴和x 轴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相交于点M ,与x 轴的交点为N ,则∠M=∠ANB=90°,把C(3,4)代入2y x b =+,得4=6+b ,解得:b=-2,所以y=2x-2,令y=0,则0=2x-2,解得:x=1,所以A(1,0),∵∠ABC=90°,∴∠CBM+∠ABN=90°,∵∠ANB=90°,∴∠BAN+∠ABN=90°,∴∠CBM=∠BAN ,又∵∠M=∠ANB=90°,AB=BC ,∴△ABN ≌△BCM ,∴AN=BM ,BN=CM ,∵C(3,4),∴设AN=m ,CM=n ,则有413m n m n +=⎧⎨+-=⎩,解得31m n =⎧⎨=⎩, ∴ON=3+1=4,BN=1,∴B(4,1),∵曲线0k y x x =>()过点B ,∴k=4,∴4y x=, ∵将点A 沿y 轴正方向平移a 个单位长度恰好落在该曲线上,此时点A 移动后对应点的坐标为(1,a), ∴a=4,故答案为:4.11.(2019·四川中考真题)如图,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若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12,则k 的值为______.【答案】4【解析】∵E 、M 、D 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12OCE S k ∆=,12OAD S k ∆=, 过点M 作MG y ⊥轴于点G ,作MN x ⊥轴于点N ,∴四边形ONMG 是矩形,∴ONMG S k =矩形,∵M 为矩形ABCO 对角线的交点,∴44ABCO ONMG S S k ==矩形矩形,∵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0k >,∴ABCO S =矩形OCE S ∆+OAD S ∆+S 四边形ODBE =12422k k k ++=, 解得:4k =.故答案为:412.(2019·辽宁中考真题)如图,直线113y x =+与x 轴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A ,过点A 作AB AM ⊥,交x 轴于点B ,以AB 为边在AB 的右侧作正方形ABCA 1,延长A 1C 交x 轴于点B 1,以A 1B 1为边在A 1B 1的右侧作正方形A 1B 1C 1A 2…按照此规律继续作下去,再将每个正方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每条边都与其中的一条坐标轴平行,正方形ABCA 1,A 1B 1C 1A 2,…,111n n n n A B C A ---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n ,则S n 可表示为_____.【答案】42223n n -. 【解析】在直线113y x =+中,当0x =时,1y =;当0y =时,3x =-; ∴1OA =,3OM =,∴1tan 3AMO ∠=, ∵90OAB OAM ︒∠+∠=,90AMO OAM ︒∠+∠=,∴OAB AMO ∠=∠, ∴1tan 3OB OAB OA ∠==,∴13OB =. ∵正方形ABCA 1中的四个小正方形都与△AOB 全等, ∴第一个阴影正方形的边长为:12133-=, ∴212439S ⎛⎫== ⎪⎝⎭,同理:111tan tan 3B C CBB OAB BC ∠==∠=, ∴11111333B C BC AC AB ===, ∴1143A B AB =, ∴221141639S S S ⎛⎫== ⎪⎝⎭, 同理可得2321161699S S S ⎛⎫== ⎪⎝⎭,3431161699S S S ⎛⎫== ⎪⎝⎭,…,11116164999n n n S S --⎛⎫⎛⎫==⨯= ⎪ ⎪⎝⎭⎝⎭142442422222222222233333n n n n n ----⎛⎫⎛⎫⨯=⨯= ⎪ ⎪⎝⎭⎝⎭. 故答案为:42223n n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2019·山西中考真题)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26y ax bx =++经过点A(-2,0),B(4,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点D 的横坐标为(14)m m <<.连接AC ,BC ,DB ,D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BCD 的面积等于△AOC 的面积的34时,求m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若点M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点N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点B ,D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33642y x x =-++;(2)3;(3)1234(8,0),(0,0),(14,0),(14,0)M M M M -. 【解析】 (1)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2,0),B(4,0),∴426016460a b a b -+=⎧⎨++=⎩,解得3432a b ⎧=-⎪⎪⎨⎪=⎪⎩,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33642y x x =-++; (2)作直线DE ⊥x 轴于点E ,交BC 于点G ,作CF ⊥DE ,垂足为F , ∵点A 的坐标为(-2,0),∴OA=2,由0x =,得6y =,∴点C 的坐标为(0,6),∴OC=6,∴S △OAC =1126622OA OC ⋅⋅=⨯⨯=, ∵S △BCD =34S △AOC , ∴S △BCD =39642⨯=, 设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n =+,由B ,C 两点的坐标得406k n n +=⎧⎨=⎩,解得326k n ⎧=-⎪⎨⎪=⎩, ∴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362y x =-+, ∴点G 的坐标为3(,6)2m m -+, ∴2233336(6)34224DG m m m m m =-++--+=-+, ∵点B 的坐标为(4,0),∴OB=4,∵S △BCD =S △CDG +S △BDG =1111()2222DG CF DG BE DG CF BE DG BO ⋅⋅+⋅⋅=⋅+=⋅⋅, ∴S △BCD =22133346242m m m m -+⨯=-+(), ∴239622m m -+=, 解得11m =(舍),23m =,∴m 的值为3;(3)存在,如下图所示,以BD 为边或者以BD 为对角线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构图, 以BD 为边时,有3种情况, ∵D 点坐标为15(3,)4,∴点N 点纵坐标为±154, 当点N 的纵坐标为154时,如点N 2, 此时233156424x x -++=,解得:121,3x x =-=(舍), ∴215(1,)4N -,∴2(0,0)M ; 当点N 的纵坐标为154-时,如点N 3,N 4, 此时233156424x x -++=-,解得:12114,114x x ==∴315(114,)4N +-,415(114,)4N -, ∴3(14,0)M ,4(14,0)M -;以BD 为对角线时,有1种情况,此时N 1点与N 2点重合, ∵115(1,)4N -,D(3,154), ∴N 1D=4,∴BM 1=N 1D=4,∴OM 1=OB+BM 1=8,∴M 1(8,0), 综上,点M 的坐标为:1234(80)(00)(14(14M M M M -,,,,,,,.14.(2019·广东中考模拟)已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C是⊙O的直径,DE⊥AB,垂足为E.(1)延长DE交⊙O于点F,延长DC,FB交于点P,如图1.求证:PC=PB;(2)过点B作BG⊥AD,垂足为G,BG交DE于点H,且点O和点A都在DE的左侧,如图2.若AB=3,DH=1,∠OHD=80°,求∠BDE的大小.【答案】(1)详见解析;(2)∠BDE=20°.【解析】(1)如图1,∵AC是⊙O的直径,∴∠ABC=90°,∵DE⊥AB,∴∠DEA=90°,∴∠DEA=∠ABC,∴BC∥DF,∴∠F=∠PBC,∵四边形BCDF是圆内接四边形,∴∠F+∠DCB=180°,∵∠PCB+∠DCB=180°,∴∠F=∠PCB ,∴∠PBC=∠PCB ,∴PC=PB ;(2)如图2,连接OD ,∵AC 是⊙O 的直径,∴∠ADC=90°,∵BG ⊥AD ,∴∠AGB=90°,∴∠ADC=∠AGB ,∴BG ∥DC , ∵BC ∥DE ,∴四边形DHBC 是平行四边形,∴BC=DH=1,在Rt △ABC 中,3tan ∠ACB=3AB BC ∴∠ACB=60°,∴BC=12AC=OD , ∴DH=OD ,在等腰△DOH 中,∠DOH=∠OHD=80°,∴∠ODH=20°,设DE 交AC 于N ,∵BC ∥DE ,∴∠ONH=∠ACB=60°,∴∠NOH=180°﹣(∠ONH+∠OHD )=40°,∴∠DOC=∠DOH ﹣∠NOH=40°,∵OA=OD ,∴∠OAD=12∠DOC=20°, ∴∠CBD=∠OAD=20°,∵BC ∥DE ,∴∠BDE=∠CBD=20°.15.(2019·广西中考真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与点,A B 不重合),连接CE ,过点B 作BF CE ⊥于点G ,交AD 于点F .(1)求证:ABF BCE ∆∆≌;(2)如图2,当点E 运动到AB 中点时,连接DG ,求证:DC DG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C 作CM DG ⊥于点H ,分别交,AD BF 于点,M N ,求MN NH的值.【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54MN NH =. 【解析】(1)证明:∵BF CE ⊥,∴90CGB ∠=︒,∴90GCB CBG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CBE A BC AB ∠=︒=∠=,∴90FBA CBG ∠+∠=︒,∴GCB FBA ∠=∠,∴()ABF BCE ASA ∆∆≌;(2)证明:如图2,过点D 作DQ CE ⊥于Q ,设2AB CD BC a ===,∵点E 是AB 的中点, ∴12EA EB AB a ===, ∴5CE a =,在Rt CEB ∆中,根据面积相等,得BG CE CB EB ⋅=⋅, ∴25BG =, ∴2255CG CB BG a =-=, ∵90,90DCE BCE CBF BCE ∠+∠=︒∠+∠=︒, ∴DCE CBF ∠=∠,∵,90CD BC CQD CGB =∠=∠=︒,∴()CQD BGC AAS ∆∆≌,∴25CQ BG ==, ∴55GQ CG CQ a CQ =-==, ∵,90DQ DQ CQD GQD =∠=∠=︒,∴()DGQ DCQ SAS ∆∆≌,∴CD GD =;(3)解:如图3,过点D 作DQ CE ⊥于Q ,1122CDG S CG DQ CH DG ∆=⋅=⋅, ∴85CG DQ CH a DG ⋅==, 在Rt CHD ∆中,2CD a = ,∴2265DH CD CH a =-=, ∵90,90MDH HDC HCD HDC ∠+∠=︒∠+∠=︒, ∴MDH HCD ∠=∠,∴CHD DHM ∆∆∽,∴34DH HM H DH C ==, ∴910HM a =, 在Rt CHG ∆中,458,5CG CH a ==, ∴2245GH CG CH a =-=, ∵90,90NGH CGH HCG CGH ∠+∠=︒∠+∠=︒, ∴NGH HCG ∠=∠,∴NGH GCH ∆∆∽,∴HN HG HG CH=, ∴225HG HN a CH ==, ∴12MN HM HN a =-=,∴152245a MNNH a==。

专题12 三角函数(全题型压轴题)-2024年高考数学压轴专题复习(学生版)

专题12 三角函数(全题型压轴题)-2024年高考数学压轴专题复习(学生版)

.
6.(2023 春·上海普陀·高一上海市宜川中学校考期中)将函数 y 3sin 2x+ 0 π 的图像向左平移 π 个
6
单位后得到函数 y g x ,若函数 y g x 是 R 上的偶函数,则

③三角函数零点问题(解答题)
1.(2023 春·四川绵阳·高一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4.(2023 春·四川成都·高一统考期末)已知函数 f x 3 sin x cos x 1 sin 4 x cos4 x 1 x R ,函数 2
y 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 π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得到 y g x 的图象,
6
h x cos x cos x 3m mmR .
3
sin
x
π 6
0
的图象上相邻两个最高点
的距离为 π .
(1)求函数 f x 的图象的对称轴;
(2)若函数
y
f
x
m

0,
π 2
内有两个零点
x1
,
x2
,求
m
的取值范围及 cos x1
x2
的值.
7.(2023
春·江西·高一统考期末)已知函数
f
x 2cos2xcos cos
2sinxcosxsin
B.
π 2
,
17π 24
C.
7π 24
,
19π 24
D.
7π 24
,
17π 24
5.(2023·海南海口·校考模拟预测)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f
(x)
与偶函数
g(x)
满足
f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