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家庭-导学案
燃料的家庭教案设计

燃料的家庭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燃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燃料的分类和特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燃料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燃料的分类,如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等。
3. 分析燃料的特性,如可燃性、污染性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燃料的了解。
3. 教师展示相关资料,介绍燃料的分类和特性。
第二章:化石燃料教学目标:1. 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和提取过程。
2. 掌握化石燃料的种类和用途。
教学内容:1. 讲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2. 介绍化石燃料的提取方法,如采矿、钻探等。
3. 分析化石燃料的用途,如发电、交通燃料等。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
2. 教师展示相关资料,介绍化石燃料的提取方法。
3.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分析化石燃料的用途。
第三章:可再生能源教学目标:1. 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内容:1. 讲解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特点,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介绍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应用,如太阳能板、风力发电等。
3. 分析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挑战。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特点。
2. 教师展示相关资料,介绍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应用。
3.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分析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挑战。
第四章:燃料的污染和环境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掌握减少燃料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内容:1. 讲解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和环境影响,如二氧化碳、硫化物等。
2. 介绍减少燃料污染的方法和措施,如净化设备、替代能源等。
3. 分析燃料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师展示相关资料,介绍减少燃料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3.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分析燃料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导学案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家用燃料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类型。
2、分析家用燃料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3、掌握合理使用家用燃料的方法和原则。
4、培养环保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家用燃料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合理使用家用燃料的方法。
2、难点(1)分析家用燃料变迁的深层次原因。
(2)理解家用燃料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学习方法1、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杂志、网站等,收集家用燃料的历史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2、实地调查:走访家庭、社区,了解不同家庭使用燃料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规律和趋势。
4、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燃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热能、电能等。
从传统的柴草到现代的天然气、电能,家用燃料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那么,家用燃料是如何变迁的?我们又该如何合理使用它们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家用燃料的发展历程1、柴草时代在很久以前,柴草是人们主要的家用燃料。
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收集枯草等方式获取柴草,然后用于生火做饭、取暖。
柴草的获取相对容易,但燃烧效率低,产生的烟雾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2、煤炭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煤炭逐渐成为主要的家用燃料。
煤炭的热值高,燃烧相对稳定,但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产生大量的煤灰、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3、液化气和煤气时代液化气和煤气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它们易于储存和运输,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但液化气和煤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爆炸等事故。
4、天然气时代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燃料之一。
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较少,对环境友好。
同时,天然气的供应也更加稳定和安全。
5、电能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能在家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燃料的家庭教学设计研学单反思

燃料的家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燃料的家庭》。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燃料的种类及每种燃料的特点和用途。
3、学会画树状图的方法。
4、学习分类、解释、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燃料的种类,各种燃料的特点和用途。
2、学习分类、解释、比较、抓特点、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板书:燃料)1什么是燃料?(燃烧时能产生热能、光能的物质)2出示句子:燃料是工业的粮食,没有燃料机器就不能开动,工业生产就要停顿。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燃料所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1)读句子,你们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这里其实用到了一种说明方法,知道是什么吗?打比方,把燃料比作工业的粮食,让我们明白(燃料在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重要作用。
)(2)师: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燃料的家庭。
大家齐读课题。
3这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一篇科普文章,先自己读一读课文链接,了解作家。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师:课前大家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齐读。
液体灰烬残渣泥炭缺乏熔铁炼钢鼎鼎大名2、提出难写的生字并在课堂本上练习写。
注意鼎字第六画是竖折折。
学生在文中找到”鼎鼎大名”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理解“鼎鼎大名”,学生随机理解,师出示几个近义词,学生可以摘抄在书上。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消除了生字词的障碍,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燃料的家庭?每一个燃料家庭中有哪些成员?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
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互助,共同完成。
也可以在老师的巡视中,帮助完成。
2、指名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修正树状图。
师告诉学生这就是树状图,一篇课文就像是大树的主干,课文的具体内容就像是大树的枝干,特别是说明文画树状图可以帮助我们较快的理清文章的脉络。
3、巩固练习画树状图《巴黎科技城》,展示学生画的树状图。
燃料的家庭 教案教学设计

燃料的家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燃料,如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2. 使学生了解燃料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节约燃料、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燃料的分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节约燃料。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了解燃料的特点和分类。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节约燃料的过程,培养节约意识。
四、教学准备1. 燃料样品: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2.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3.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燃料的使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探究燃料的分类与特点让学生观察各种燃料样品,引导学生了解燃料的分类。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各种燃料的特点,如木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煤炭燃烧产生硫dioxide 等。
3. 讨论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全球变暖等。
每组提出解决方案,分享给全班同学。
4. 体验节约燃料的重要性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如家庭用电、用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节约燃料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到节约燃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燃料、保护环境的理念。
6. 布置作业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学习燃料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了解燃料的化学反应和能量释放。
2. 活动设计:展示不同燃料的提取过程视频,如石油提炼过程。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燃烧木材观察火焰和烟雾。
让学生通过模拟游戏体验燃料的提取和加工过程。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探讨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种类。
2016-2017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燃料的家庭》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燃料的家庭》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了解燃料的种类及每种燃料的特点和作用。
3.感受作者用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语言为我们介绍燃料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4.学习分类、解释、比较、抓特点等说明方法。
5.让学生通过了解燃料的种类、特点和作用,了解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6.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的表达。
7.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和勤奋自学的主动性。
8.让学生懂得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
二、学习过程1.简介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硕士、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高士其(1905-1988),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
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
1931年回国历任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桂林盟军服务处技术顾问、食品研究所所长,《自然科学》副主编,一级研究员。
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中国科协顾问、常委,中国科普创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保护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
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8年去世。
2. 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它的工作场所是在高炉和平炉,它是熔.铁炼.钢的能手。
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炼:________________。
(2)它原本是枯烂..。
..植物的化身枯烂:。
化身:。
3. 什么是燃料?4. 出示自读要求:(1)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再读,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燃料家庭?每一个燃料家庭中有哪些成员?5. .课文按怎样的结构写的?6. 想一想: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介绍了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学习活动1. 搜集作者的资料。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燃料的家庭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燃料的家庭教学内容:燃料的家庭(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能源的种类,理解燃料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掌握生石油和煤炭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应用领域和危害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积极参与讨论,形成合理的观点。
(3)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重视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石油和煤炭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看图片展开对话:(出示燃料的家庭图片)老师:大家看这个图片,你们能看出来这幅画想表达的是什么吗?学生:是通过煤炭、石油等燃料带动工业发展的。
老师:那么煤炭和石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燃料是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燃料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老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主题是燃料的家庭。
它包括生石油、煤炭等燃料的来源、性质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
二、学习(20分钟)1.听音记笔记:(播放录音)听课文并记录关键词语:生石油:储藏、石油钻探、提取;煤炭:煤炭储量、用途和危害。
2.课文理解:(1)要求学生将听取到的关键信息尝试组成完整的句子,如“生石油是一种储藏在地下的可燃性液体,钻井可以开采石油,摇摆式探测系统是寻找油田的基本设备。
”(2)学生相互检查读出自己整理的句子是否合理,并就听力问题进行讨论。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煤炭和生石油的应用领域、优缺点,组长安排小组任务和时间。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证明,以优秀学生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和互评。
三、整合(15分钟)1.评价小组的讨论:要求学生认真审查小组工作的表现,对小组在提高小组语言表达的能力、团队协作、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燃料的家庭教案设计

燃料的家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燃料,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2. 燃料的性质:可燃性、爆炸性、毒性等。
3. 燃料的用途:生活用燃料、工业用燃料、交通用燃料等。
4. 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二氧化碳排放、空气污染等。
5. 日常生活中节约燃料的方法:合理利用能源、减少浪费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燃料的种类、性质、用途及环保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节约燃料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物模型或样品,展示不同类型的燃料。
3. 准备环保意识相关视频或短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燃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燃料的兴趣。
2. 讲解燃料的种类、性质、用途,让学生了解燃料的基本知识。
3. 分析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法。
6.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馈: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燃料家庭教案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设计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检验学生对燃料种类、性质、用途和环保意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是否能提出合理的节约燃料方法和环保建议。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燃料燃烧过程中环保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对日常生活中节约燃料实践的应用。
七、家庭作业:1. 要求学生调查家庭中的燃料使用情况,包括种类、数量和用途,并思考如何改进燃料的使用效率。
《燃料的家庭》教案设计

《燃料的家庭》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燃料,如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2. 使学生了解燃料的分类和特点,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3. 培养学生节约燃料、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常见燃料的特点和用途。
3.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燃料的分类和特点。
2.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3.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燃料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燃料。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燃料的分类、特点和用途。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燃料。
六、教学准备1. 燃料种类图片及资料2. 环境保护相关视频或图片3. 燃料使用与节约的相关活动材料4. 教学PPT或黑板5. 小组讨论指南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介绍燃料的分类,讲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燃料如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特点和用途。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节约燃料的措施。
八、课堂练习1. 填空题: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____等,不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____等。
2. 选择题:下列哪种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A. 木柴B. 煤炭C. 太阳能D. 天然气)3. 简答题:请列举三种节约燃料的方法。
九、课后作业1. 调查家庭燃料的使用情况,了解家庭成员的节约燃料意识。
2. 设计一个燃料使用与节约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编写口号等。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对燃料分类和特点的掌握。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家庭燃料使用调查报告和宣传活动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板书课题:燃料的家庭。齐读课题。这是拟人的说法,以这样的方法命题有什么好处呢?
4、读课文链接了解作者。让我们随着高士其爷爷走进燃料家庭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
2、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了解学情。
3、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引导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燃料的种类,各种燃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了解各种燃料,听写生字词。
情境导入
出示问题
(5分钟)
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燃料家庭的。
2、课文在介绍燃料的家庭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自学课文
释疑问难
(5分钟)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用“—”画出相关的语句、用“▲”标出相关的重点词语,搞不懂的问题或发现新的问题自己记录下来,提到学习小组讨论。
导学案
年级
初一
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
燃料的家庭
教学内容
燃料的家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燃料的特点和作用。
(3)感受作者用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语言为我们介绍燃料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4)学习分类、解释、比较、抓特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4.课文是按什么结构介绍燃料家庭的?按课文的结构分段。
三、细读理解,品位感悟
1.介绍分类说明,并指导学生仿写。
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完成表格。
3.指导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成果。相机指导说明方法。
四、展示交流,情感升华
为学生创造交流的平台,指导交流,点拨提升。
五、总结评价,拓展练习
总结:煤的形成需要经过多少亿万年的漫长岁月,各种燃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在现代化建设中,它们都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同学们,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宝贵的,我们一定要保护资源,节约资源。
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7分钟)
这节课我们对燃料家庭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科普说明文的特点,了解几种说明方法。希望同学们将来也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运用本文这种形式向广大的读者传递。
教学板书
设计
总起
固体燃料
燃料家庭分述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总结
互学讨论
分组合作
(8分钟)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1、每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问题。2、分工互助。副组长主持讨论,组员依次发言;组长负责人纠错和知道工作。记录员记录好小组归纳的意见和没搞明白的问题。汇报员做好在全班汇报交流的准备工作。
展示交流
反馈总结
(15分钟)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燃料,提问:什么是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