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四 教案
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

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说、认读四会字“耕地、开花、初夏、清明、是”。
2. 能够理解四会字的意义,并能在相关语境中正确运用。
3. 能够正确书写四会字,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读写四会字,理解其意义。
2. 难点:如何在语境中正确运用四会字,并将其与其他已学字词区分开。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二下识字4》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识字卡片、图片、电子设备。
3. 活动准备:图片展示、游戏道具、识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向学生展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入“耕地、开花、初夏、清明、是”五个字。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猜测图片内容与字词的关系。
2. 学习新字词a) 听读新字:老师读出“耕地、开花、初夏、清明、是”五个字,让学生跟读。
b) 认读新字:教师出示识字卡片,学生观看卡片并读出对应字词。
c) 理解新字: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并记忆“耕地、开花、初夏、清明、是”五个字的意义。
3. 巩固练习a) 分组游戏: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记忆新字词的游戏,如拼图、对对碰等。
b) 识字比赛:学生们通过识字卡片比赛,巩固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4. 拓展应用a) 情境演练:老师设计情景对话或故事,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并运用新字词。
b) 书写练习:学生在练习簿上正确书写“耕地、开花、初夏、清明、是”五个字。
5. 总结反馈让学生展示自己书写的题目,并针对学生书写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书写练习。
2. 复习“耕地、开花、初夏、清明、是”五个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新的四会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及时反馈和指导,提高了学生对新字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年级识字4教案(精选15篇)

二年级识字4教案二年级识字4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识字4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识字4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
第一组同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
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
【教学要求】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好习惯。
智育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日目”、“冫氵”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井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向称。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nu9n)]3.小姐姐在于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晒¨]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五、教师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
二年级语文《识字四》教案

二年级语文《识字四》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生字,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和基本意义。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生字的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1.生字的正确书写。
2.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
2.生字卡片。
3.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巩固生字。
2.引导学生关注本课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生字的读音、书写和基本意义。
3.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书写成果,教师点评。
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4.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四、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4.学生复述课文,巩固理解。
五、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课文相关的故事。
3.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给予鼓励。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一、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动,回顾上一课的生字和课文内容,巩固记忆。
2.教师出示本课课题,引导学生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熟悉生字读音。
2.教师逐个讲解生字的书写和基本意义,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学生展示书写成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课文情感。
3.学生分角色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四、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二年级语文识字4教案

二年级语文识字4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语文识字4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读并正确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本课时的生字词。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正确书写。
2.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黑板、彩色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生字词。
2. 引导学生思考本课时的标题,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Step 2:学习新知(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本课时的生字词,并带领学生一起读音。
2. 教师逐一解释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用法和相关例句。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生字词的构词规律和字形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Step 3: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教师分发生字词卡片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正确书写练习。
2. 学生两两合作,互相检查并纠正书写错误,然后与全班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编写简短的短文或对话,并进行展示。
Step 4: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时所学的生字词,并进行简单的复习测试。
2. 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3.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所学的生字词,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Step 5:课后延伸(可选):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并记录新的生字词,并在下一堂课上与全班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生字词。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年级《识字四》教学教案(精选7篇)

二年级《识字四》教学教案(精选7篇)二年级《识字四》教学教案篇1本课描写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
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感染中受到劳动美的熏陶。
二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
本课通过对田家四季有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
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生动。
所配的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学生会很有兴趣观察想象,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田家四季的特点,认识田家所特有的人文景色。
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结合每个季节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来记忆儿歌;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了解更多的田家农作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大胆想象,产生画面感。
2.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体会田园风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农民的敬意。
重点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难点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农民的敬意。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与农事有关的资料。
2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文本。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
大自然妈妈有四个非常漂亮的女儿,这四个漂亮的女儿各有各的本领,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晒得我们大汗直流;可以让树叶变黄,瓜果飘香;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
小朋友能告诉我这四位漂亮的姐姐的名字吗?(指名说)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
识4(一)-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识4(一)-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识别并掌握“识”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并能够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获得有益的知识。
3. 情感目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对词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识”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并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
2. 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理解单个字的意义,逐步融会贯通,理解词语和语句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识”字的书写及拼音,并请学生念读、抄写,打牢一些语音图形的基础,同时在学生熟练掌握拼音的情况下,讲述“识”字的含义及常见的搭配。
2. 学生自主探究(10分钟)让学生从课本中挑选出带有“识”字的词语,并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思。
鼓励学生尝试通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3. 教师讲解、辅导(30分钟)(1)通过真实的情境和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识”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通过幼儿园课业中常常使用的绘本、小说、生活常见情景等,让学生深刻理解“识”字的各种不同用法,并注意掌握语境中的“识”字用法和含义。
(3)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来迅速掌握和归纳“识”字的写法、读音和含义,并且复述和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
4. 活动练习(10分钟)(1)让学生配对,通过制作口头问答、配对游戏等方式,巩固“识”字的基础知识。
(2)使用语境游戏、填空游戏、连线游戏等形式来测试学生是否理解“识”字的含义,鼓励学生通过游戏来体会学习的乐趣。
5.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理解了“识”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并能够运用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识字4》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识字4》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梯、级、形、状、音、胡、闹、鸟”等9个生字,正确书写“级、形、状、音、胡”5个字。
2.会写“闹、鸟”两个字。
3.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三、教学难点1.生字的正确书写。
2.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汉字“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梯子的形状。
2.生生互动,分享自己认识的汉字。
(二)学习生字1.教师逐个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跟读,注意生字的发音和书写。
3.教师对生字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义。
(三)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四)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五)书写练习1.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学生自主练习,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分享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汉字谜语,学生猜谜底。
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汉字故事或趣味。
(四)书写练习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书写。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1.书写生字。
2.阅读课文,巩固生字。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认读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书写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为什么‘汉字是活的’?能从课文中找到例子吗?”学生小明举手回答:“因为汉字有形状,有声音,就像‘鸟’字,我们既能看到它的形状,又能听到它的声音。
二年级语文下《识字4》教案1

二年级语文下《识字4》教案11、认识个生字。
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一、读词识字?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
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
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四
教学目标:
1、会认“蛰、露、寒、霜、降”5个生字,会写“惊、分、谷、满、芒、至、暑、相”8个生字。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2、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了解二十四节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到教室上课了。
爸爸妈妈瞧着钟表,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去上班,也不会迟到。
可是古代的农民伯伯们呢?他们没有铃声没有钟表,是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呢?你知道吗?这可难不倒咱们聪明智慧的老祖先们。
他们呀,为了比较准确地把握季节变换的时间,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
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还把它们编成了诗歌,因此能耕田种地,准确无误地春种秋收。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节气歌》。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儿歌,学生试读;听读录音,纠正错音;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老师领读;分组轮读;对坐齐读。
2.自己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1)小组交流不认识的读音.
(2)从各小组中各选派一名代表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全班齐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注意以下生字读音.
翘舌音:蛰、霜、至、暑;前鼻音:露、寒、分、谷、满;后鼻音:霜、降、惊、芒、相
(2)指名学生读。
出示不带拼音的单字,学生认读.(小组读,个别读,全班读) (3)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4)写字指导
A.出示8个生字认清并组词.
B.指导书写.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D.学生展示书写本,互相评议.
2、逐句指名说说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
3、师生击掌接读各节气名称。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四季四句;开头先“立”;句中四季节气不同......)
(三)再读感悟。
1、观看视频,引导说出节气名称。
2、引导美读:原来,24节气还包含了这么多优美的风光啊!谁能美美地把这首节气歌读一读?
3、划分停顿朗读:再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原来,节气歌和古诗一样,每句长短一致,朗读时讲究节奏,就可以突出它的韵律美。
过渡:24节气歌呀,不仅所含的风光美,韵律美,而且知识也很丰富哦。
(四)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
(五)答题赛
(1)、指名四位代表上前,副组长记分,值日生看举手顺序。
(2)宣布规则:小组读题,代表答题。
公布答案,正确加分。
错误或说不出答案可以求助自己团队,队友里面有人答对了也能给你这一小组加分。
本组都答错或答不出,那这一题只能让别的组抢答。
都答不对则直接显示答案。
每答对一题记十分。
有人不举手就说话,老师没点名就说话,违反规则,你那组一次扣两分。
(3)依次出示以下题目,轮到的小组齐读题目。
学生代表回答。
答不出点名帮助,抢答,重点相机播放图片、视频,加深印象。
1、一年分为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几个节气?(六个)
2、每个季节是从哪个节气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3、各种躲藏起来过冬(冬眠)的动物开始被惊醒是哪个节气?(惊蛰)
4、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的节气是什么?(雨水)
5、“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是指哪个节气?(谷雨)
6、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指哪个节气?(白露)
7、哪个节气是说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小满)
8、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
(小雪)
9、天气渐冷,开始有霜是说哪个节气?(霜降)
10、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指哪个节气?(小暑)
11、哪个节气表示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处暑)
12、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哪个?(大暑)
13、“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说的是哪个节气?(寒露)
14、表示冬天来临的节气是哪个?(立冬)
15、表示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的节气是哪个?(芒种)
16、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是在哪一天?(清明)
17、民间有些人家喜欢熏制腊肉、火腿并祭祀祖先。
你知道是哪一天吗?(冬至)
18、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是哪个?(大寒)
19、民间传统,人们到了哪个节气开始上山摘茶籽、忙于播种麦子等农作物?(霜降)
20、“节气就是节日,节日也就是节气”这个说法对吗?(不对)
21、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推算还是按公历推算的?(是按公历推算的)
22、春季包括公历的哪几个月?(2月、3月、4月)
23、“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是什么意思?(表示春分、秋分这天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24、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习俗:在这天,大人会煮鸡蛋给小孩吃,意思是说这天吃了煮鸡蛋不会退夏(退瘦)。
请问这是哪天?(立夏)
(4)评比,颁发荣誉组牌。
为获胜组鼓掌。
(六)欣赏二十四节气歌儿歌版本
(七)读背节气歌
咱们24节气呀,里面还含着很多古诗词的文化呢,你发现了哪些?
1、学生自由读背,显示。
2、指导联系。
(八)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九)作业:
今天咱们学会了24节气歌,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果不会咱们可以当小老师,教教他们,好不好?也可以制作几张二十四节气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