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523品文读诗找规律——高中诗歌与文言文的考点与积累技巧申怡老师课件课件ppt
专题01 读诗基本法(一) 圈点勾画 提要勾玄-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要点十讲 Word版含解析.doc

酒楼秋望 华岳①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①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点绛唇 张弘范 独上高楼,恨随春草连天去。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 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愁无语。野鸦烟树, 一点斜阳暮。
一、读诗关注信息
标题
交代基本内容(如诗人活动、地点、景物等)
作者
知人论世
主体
意象、字词、手法、结构
注释
背景、难点字词、典故出处
而做题(尤其是选择题),应对以下考点保持敏感X 形象人物景物 Nhomakorabea事物
意境
Y 语言
炼字
诗眼
炼句
语言特色
B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结构特点
S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思想感情
观点态度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 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 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 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 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 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 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古诗鉴赏之规律ppt课件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
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
者去体味。
(唐人七绝)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41
注意:
其实一种语言风格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 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事实上,在做题的时候, 我们往往不能单独析出一个特点,而往往连在一起说, 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的语言风格也远 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的。例如:
: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0
夸张 6、
: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
树,更吹落,星如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51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 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52
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与注释
: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
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
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
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49
设问 5、
近试上张水部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 的流派。
21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 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 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 易、陆游等。
22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 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 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 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新版“品文·读诗·找规律”——高中诗歌与文言文的考点与积累技巧(申怡老师)资料

• 【领悟阁】 • 体验·感悟
【文言文翻译的“16字原则”】
• 字字落实, • 句句到位。 • 直译为主, • 意译为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问卷调研】
高考文言文翻译常见“八大漏洞”
• ①译句不合语法规 • ②应译漏不译却译 • ③增添随意弹性大 • ④省略成分没补上 • ⑤删除词语仍保留 • ⑥以今释古闹笑话 • ⑦互文见义乱理解 • ⑧意译直译随便翻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 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 起拜。
• B、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 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 形势 。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回归书本】 ▲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
真题回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 【成语积累法】卧薪尝胆 坐视不管 【成语是浓缩的文言】
【文言文翻译的补丁④调换留删法】
• 调:调整(文言句式)
• 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习惯,对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置等 语序调整。
• 换:替换(词义改变)
• 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 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 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
文言文高考规律总结知识点

文言文高考规律总结知识点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
要想在文言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就需要掌握一些规律和知识点。
本文将从字音、词义、句法、篇章四个方面总结文言文高考规律,并提供一些备考技巧和策略。
一、字音规律在文言文中,字音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掌握一些字音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古文,防止在朗读或解答时出现问题。
1.平仄规律:文言文中的字音可以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字指声调平缓的字,仄声字指声调高低变化的字。
平仄的搭配是有一定规律的,如“平仄平平仄仄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等。
熟悉这种搭配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朗读文言文。
2.去声规律: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的声调在文言文中有所变化。
去声字在古代读音中的声调一般为入声(4声),但在文言文中,去声字多读成上声(2声)。
在解题时需要注意这一规律,以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二、词义规律词义是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关键。
了解一些常见词义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解读文言文中难懂的词语。
1.典型词义:文言文中有一些典型的词义使用较为频繁,如“国”常指国家,“人”指士人,“言”指语言等。
熟悉这些典型词义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引申义:古代词语的意义常常引申到现代用法中。
在文言文中,我们常常可以遇到这种情况。
对于这些词语,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进行推测和猜测其意义,注意其与现代用法的差异。
三、句法规律文言文的句法规律是我们理解和解答句子意义的基础。
了解一些常见的句法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分析和解答文言文试题。
1.主谓宾结构:文言文的句子中一般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的主谓宾结构较为常见。
解答这类句子时,我们需要关注主谓宾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的主旨。
2.动宾结构:文言文中的动宾结构比较灵活,有时候宾语可能放在谓语之前,有时候则放在谓语之后。
对于这种结构,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进行分析和推测。
四、篇章规律篇章规律是我们掌握文言文的整体思路和结构的关键。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总结+高二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第一部分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诗歌题材)第二部分诗歌各类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第三部分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修辞手法规范探析)第四部分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人生感悟:明确材料内容、事实论据积累、写作技巧指导、参考立意分享、佳作展示)一、诗歌题材按内容可分为咏物诗、咏物诗、羁旅诗、送别诗、咏古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闺怨诗、贬谪诗等。
题材内容情感手法举例咏物诗一般先描写物,然后议论抒怀,寄托诗人的情怀志向。
常见写法: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
陆游《卜算子》咏梅送别诗表现离愁别绪,或留恋、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感情、有惆怅期望等,感情色彩比较惆怅悲凉,但也有乐观豁达的送别佳句。
常见写法:直抒胸臆,借物抒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咏古诗写景或叙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及对于古人、事件的评论。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昔胜今衰的感慨。
常用写法:借古讽今,或曲折的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杜牧《过华清宫》、杜牧《泊秦淮》、《赤壁怀古》边塞诗常见表现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思念念家之情。
或者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常用写法:渲染、反衬、对比、细节、借景抒情、修辞。
陆游《渔家傲》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常见人物形象和例子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 例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例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例子:陶渊明《归田园居》、王维《山居秋暝》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例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例子: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例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战 例子:王昌龄《从军行》8.爱恨情仇,闺怨相思 例子:王昌龄《闺怨》(二)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 高考古代诗文阅读复习复习课件

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2.文言文试题选材于课外,知识点常常在课内。
2008年秋考: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
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 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 以令死士,其必济!”
①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年十一,游南都, 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 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 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 为明世第一。
②郡守欲荐周贤良,周遂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 胜,图书鼎彝充牣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 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 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 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
《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009年秋考: 香山居士 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
《考试说明》要求:“能写出课文涉及的著 名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化常识”。 应掌握第一流作家的名、字、号、代表作, 第一流作品的作者、体裁和一般知识,诗歌、 散文、小说、戏剧的一般知识;掌握古代称谓、 纪年、节令、礼仪的一般知识。
(《鸿门宴》)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咎:过失)(《出师表》) 则或咎其欲出者(咎:指责)(《游褒禅山记》) 句中关键词绝大部分出自课文和《文言文300个实词》。
2009年高考:
高中语文寒假学习方法——基础知识、阅读、诗歌方法突破0(申怡老师) PPT2246演示课件.ppt

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景物把握情感
从意境洞察心胸
精选文摘
15
1. 寻找有效切入 点,关注所有信息
⑴由诗歌题目入手 ⑵从重点词句突破 ⑶与补充注释结合
精选文摘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 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 深浅入时无?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 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 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 荠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 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例1·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例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 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例3·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旺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 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地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精选文摘
25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 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 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蚌头石桥 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 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 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 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 加饭酒,并且站在店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 面涂了厚厚的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 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 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 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 间具有的 丁 (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 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 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古诗词诵读复习课件-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复习课件

【文体知识】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 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 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 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 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 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也称艳情诗为宫体 诗。)
• 4.“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特 色?
• [提示]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 格,一方面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也为 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与旷达胸襟做了铺垫。
• 5.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5届课本复习选必上册 古诗词诵读
学习提示中包含的知识点 1、从《诗经》手法的角度 理解诗歌,重章叠唱的表 现形式及其效果。 2、联系阅读,理解秦人的 爱国精神。在对比阅读的 基础上,理解唐朝边塞诗 人的诗歌。 3、古代诗歌鉴赏简答题设 问方式,引用某人的评价, 结合诗句具体读一读,从 诗歌情感、表达手法、表 达效果角度分析。
• 4.这首诗的三章顺序能否任意改变?
• [提示]不能改变。内容上的逻辑关系,是先思想再行动,所以第一章必须在前。 后两章都是写行动的,但是应该先有行动口号,再有行动实际,这种逻辑关系也不 能改变,所以后两章顺序也不能改变。
文本探究
• 1.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诗中的用词之妙。
最有名的悼亡诗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最悲情的悼亡诗 沈园 陆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④ D.②⑤⑥
▲【
题】(检查你的分析能力)
• 《屈原列传》《张衡传》
【新课标2011-2013】真题回放
• ◤2011年全国卷◢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 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 起拜。
• B、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 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 形势 。
20140523品文读诗找规律—— 高中诗歌与文言文的考点与积累
技巧申怡老师课件
• 【透视窗】 • 考纲·考情
2014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①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 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字数 591字 708字 650字
篇目 《宋史•何灌传》 《宋史•萧燧传》 《旧唐书•李揆传》
性质 史传文 史传文 史传文
2014年
650字左右
二十四史?
史传文?
7
有信心,才能让自己放心!
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复习?
1.要有熟练地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一是提取主要信息法。 二是倒啖甘蔗法。这是根据试题的测试特点,利用试题题面快捷地 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方法。 2.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其具有 多义性,离开语境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 3.认真细致地做好文言文翻译题。 4.考查把握文意或分析概括方面的题目,不仅考查考生能不能 读懂原文,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思维细致、严密的品质。
•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 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
•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 灌阻止 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 战死。原文中说:“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意思是皇帝没有 给他命令,给他的命令是去守西边,而不是守京城。
埋头拉车,更需抬头看路。
【文言文翻译的“五个补丁”】
• ①纵横联系法 • ②对称阅读法 • ③成语积累法 • ④调换留删法 • ⑤翻译配平法
【文言文翻译的补丁①纵横联系法】
• 【领悟阁】 • 体验·感悟
【文言文翻译的“16字原则”】
• 字字落实, • 句句到位。 • 直译为主, • 意译为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问合语法规 • ②应译漏不译却译 • ③增添随意弹性大 • ④省略成分没补上 • ⑤删除词语仍保留 • ⑥以今释古闹笑话 • ⑦互文见义乱理解 • ⑧意译直译随便翻
【声东击西题】(检查你的家底)省略句、多音字、多义字 • 《卖油翁》(见其矢十中八九)《记王忠肃公翱事》(公劳之)《滕王阁序》
(东隅已逝)
【新课标2011-2013】真题回放
• ◤2014年全国卷◢
• 看似天马行空难以把握 • 其实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 只需把握课内适当延伸 • 定能一举攻克这道难关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技巧
• (一)以题知文法
• 为体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文言文试题重 点考查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因而可以用“题源在课 外,答案在课内”来概括命题的指导思想。
(二)文意索解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什 么人做(说)、怎样做(说),对谁做(说)等等,都是前后照应, 相互制约,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发生联系的,这些联系的方 式,为推断词语的含义提供了线索,成为文言知识题求解的 重要途径。
• (三)语法定位法
•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有助于提高翻译质 量。
【新课标2011-2013】真题回放
4、◤2011年全国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退却”)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 ▲ 【声东击西题】(检查你的家底)
• 《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项脊轩志》
【新课标2011-2013】真题回放
• ◤2011年全国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译: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译: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 【举一反三题】(课内迁移)
《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 《赤壁之战》 (夫山居而谷汲者)
《琵琶行》 (起敛容) 《小石潭记》 (日光下彻)
【新课标2011-2013】真题回放
» ◤2013年全国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
C.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
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
▲ 【声东击西题】(检查你的家底)
《活板》(五代时始印五经)《张衡传》(善属文)
《左忠毅公逸事》(汝复轻身而昧大义)《童区寄传》(恣所为不问)
【新课标2011-2013】真题回放
◤2012年全国卷◢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C 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 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 ④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 ⑤文中信息的筛选
• ⑥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 ⑦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2011-2013) 文言文正文字数统计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