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减震结构
(完整word版)建筑消能减震-阻尼器

一、消能减震结构的发展与应用:利用阻尼器来消能减震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等行业中早已得到应用。
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专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工程中。
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东西两个地震研究中心等单位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发表了几十篇有关论文。
90年代美国科学基金会和土木工程协会组织了两次大型联合,给出了权威性的试验报告,供工程师参考。
在我国,1997年,沈阳市政府大楼的抗震加固中首次采用了摩擦耗能装置,其后北京饭店、北京火车站和北京展览馆等多座建筑中应用消能减震技术。
在日本,目前已有超过100多栋的建筑物采用消能减震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结构受地震和风振影响十分明显,减小结构所受的地震和风振反应,成为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消能减震阻尼器,通过增加结构阻尼,耗散结构的振动能量来达到减小结构所受振动。
(1)“阻尼”是指任何振动系统在振动中,由于外界作用或系统本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振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性,以此一特性的量化表征。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2.1.1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3.1.2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二、阻尼器耗能减震原理:耗能减震的原理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描述。
传统结构:Ei =Er+Ed+Es耗能结构:Ei =Er+Ed+Es+EaEi为地震时输入结构的总能量;Er为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存储的动能和弹性应变能;Ed为结构本身阻尼消耗的能量;Es为结构产生弹塑性变形吸收的能量;Ea为耗能装置消耗的能量;(其中Er为能量转换,并不是能量的消耗。
)(1)传统结构中:构件在利用其自身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的同时,构件本身将遭到损伤甚至破坏。
(2)在消能减震结构中:耗能(阻尼)装置在主体结构进入耗能状态前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耗散大量输入结构体系的地震、风振能量,则结构本身需消耗的能量很少,主体结构反应将大大减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主体结构,使其不再受到损伤或破坏。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及设计方法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 及设计方法
消能减震,耗能减震,制震
薛彦涛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3501034240
消能减震结构
一、什么是消能减震结构
一、什么是消能减震结构 二、消能器有哪几种 三、消能减震适用什么样的结构 四、消能减震的试验研究 五、消能器与结构如何连接结构 六、消能减震结构如何设计 七、工程介绍
阻尼是靠结构局部损坏产生 的,例如梁、柱的塑性铰。
多遇地震下 多遇地震下: 地震下: 结构处于弹性状态,结构阻尼由组成 的材料决定。 如:钢筋混凝土结构5% 钢结构 2%
1
大震下结构几种塑性铰形式
地震中出现构件损伤
强柱弱梁型
强梁弱柱型
偏心支撑
不同阻尼下的反应谱
框架,框架剪力墙,消能减震框架 在ELCENTRO波输入的反应
。
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造成許多 人员伤亡,让人印象深刻。台湾地处板块交 界处,每年约有8000多次的地震发生,强度 不一。 当地震來临时高楼大厦搖晃严重,纵使 大樓没有破坏发生,也难以确保居住的安全 性。目前建筑用来抵抗地震的方法,除了建 物结构体外,就是加装隔震、制震装置。
1999
台湾许多建筑已经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在经 历过无数大小地震的震撼教育后,台湾民众及建 造商对建筑物有了防震的概念。选择信誉卓越及 优良技术的制震技术,來降低地震的损害,确保 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持建筑物的功能。 因应四川震灾,全台在预售豪宅推销宣传 中,又重新标榜各种超规格制震住宅,
优点 :
屈曲约束支撑的优点
利用各种类型消能器的组合成一个高 效的消能系统
3.支撑构件好比结构体系中可更换的保险丝, 既可保护其他构件免遭破坏,并且大震后, 可以方便地更换损坏的支撑。 4.由于屈曲约束支撑具有很高的变形能力,因 此框架支撑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倒塌能力,在 抗震加固中,屈曲约束支撑比传统的支撑系 统更有优越性。
耗能减震结构设计与应用

编辑课件
5
编辑课件
6
编辑课件
7
3 消能减震装置的类型与性能
编辑课件
8
3.1 粘滞阻尼器
图2.1-1 典型粘滞耗能器示意图
编辑课件
9
粘滞耗能器是根据流体运动,特别是当 流体通过节流孔时能产生粘滞阻力的
原理而制成的,是一种无刚度、速度 相关型的耗能器。
3.3.4 消能减震结构的总刚度应为结构刚度 和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之和。
编辑课件
46
6.3.2 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实际有效刚度 和有效阻尼比,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 位移相关型消能部件和非线性速度相关型 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可采用等价线 性化方法确定。
2 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可按下 式计算:
常见的粘滞耗能器主要有: 缸式粘滞流体耗能器 粘滞阻尼墙 圆筒式粘滞耗能器
编辑课件
10
3.2 粘弹性阻尼器
编辑课件
11
3.3 钢阻尼器
金属耗能器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钢 耗能器、铅耗能器和形状记忆合金耗能器。 钢耗能器又包括软钢制成的耗能器和低屈 服点钢制成的耗能器。
编辑课件
12
3.3.1 软钢耗能器
编辑课件
31
4.1.3 耗能减震结构体系
2)耗能减震结构的平面、立面布 置,主体结构、支撑结构材料和 施工应满足国家《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2010-5001)的要求;
编辑课件
32
12.3.8 当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时,主体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可适当降低。 降低程度可根据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影响系 数与不设置消能减震装置结构的地震影响 系数之比确定,最大降低程度应控制在1 度 以内。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优点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优点
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意思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
图为:蓝科减震产品-屈曲约束支撑
消能减振结构体系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
①安全性:阻尼器作为非承重的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在强震中能率先消耗地震能量,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并保护主体结构和构件免遭破坏,确保结构的安全。
根据有关振动台试验的数据,消能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比传统结构降低40%~60%。
图为:蓝科减震产品-摩擦阻尼器
②经济性:消能减振结构是通过“柔性消能”的途径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因而可以减少抗侧力结构构件的设置,减少结构断面和配筋,并提高结构抗震安全度;在高烈度区采用减振技术的结构可节约造价5%~10%。
用于旧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则可节约造价10%~60%。
③技术合理性:结构越高、越柔,消能减振效果越显著因此结构消能减振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就是蓝科为您分享的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几点优点。
隔震减震

基础隔震技术和层间隔震技术是建筑结构 减震防灾的有效手段。 减震防灾的有效手段。
隔震系统回顾
基础隔震的概念早在19世纪已有人提过, 基础隔震的概念早在19世纪已有人提过,广义的隔震方案则更是 19世纪已有人提过 源渊流长,如北京故宫就设有糯米加石灰的柔性减震支座层; 源渊流长,如北京故宫就设有糯米加石灰的柔性减震支座层;现代的 基础隔震理论和实践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基础隔震方案很多, 70年代 基础隔震理论和实践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基础隔震方案很多,下面 作简单介绍 1.早期隔震技术 河合浩藏的“地震时不受大震动的结构 ” 右图是1891年河合浩藏的“ 右图是1891年河合浩藏的“地震时 1891年河合浩藏的 不受大震动的结构” 不受大震动的结构”。其隔震思路是在 地基上并排铺设了数层圆木, 地基上并排铺设了数层圆木,并且把建 筑物周围挖空, 筑物周围挖空,从而地震时可对上部建 筑起到隔震
橄榄景医院(抗震结构) 橄榄景医院(抗震结构)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六日,台湾海峡发生了7.3级地震 级地震,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六日,台湾海峡发生了 级地震,震源距离 汕头市约200公里,汕头市烈度为 度,各类房屋摇晃厉害,居民惊 公里, 汕头市约 公里 汕头市烈度为6度 各类房屋摇晃厉害, 惶失措,水桶里的水溅出了1/3左右 左右……而陵海路隔震楼上的人并没 惶失措,水桶里的水溅出了 左右 而陵海路隔震楼上的人并没 有感到晃动,听到毗邻楼房和邻街喧闹声后下楼才知道发生了地震。 有感到晃动,听到毗邻楼房和邻街喧闹声后下楼才知道发生了地震。
阻尼器在消能减震结构中应用浅析

阻尼器在消能减震结构中应用浅析1 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特点(1)结合动力学和能量进行研究,通过耗能装置增加了结构阻尼,耗散结构部分能量,有效控制结构响应;(2)在风荷载或者小震作用下,耗能减震装置并未进入塑性阶段,耗能减震装置只是相当于主体结构的普通支撑,能够对侧向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结构主体依旧未发生塑性变形,处于弹性阶段。
(3)如果遭遇了中震或者大震,在主体结构发生塑性变形之前耗能减震装置就已经进入了塑性滞回耗能状态,大大减轻了主体结构的负担,分担了很大一部分输入主体结构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主体结构的安全,以达到耗能减震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
2 耗能减震器的分类[1]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耗能机理以及相应的构造决定了不同的消能减震装置,经过数十载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耗能减震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按照材料和耗能机理进行分类: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电磁感应阻尼器;按受力形式进行分类:弯曲型耗能减震器、剪切型耗能减震器、扭转型耗能减震器、挤压型耗能减震器、弯剪型耗能减震器。
3 主要阻尼器的耗能原理及性能3.1 摩擦阻尼器摩擦阻尼器主要是依靠装置自身产生相对滑移变形,依靠相关结构之间的摩擦或者阻尼力实现对地震能量的消耗。
遭遇小震或者风荷载作用下,摩擦阻尼器并未开始工作模式,主要是依靠结构自身耗能能力来完成对能量的消耗。
而在遭遇中震或者大震的情况下,主体结构在发生较大变形之前阻尼器开始发挥作用,有效的控制地震响应,实现振动控制[2]。
摩擦阻尼器的机械组合方式、摩擦介质类型较多,但是减震耗能原理都是通过摩擦来实现能量的消耗,接触界面包括钢与钢、黄铜与钢等形式。
如下图所示,X 形支撑摩擦阻尼器构造示意图。
图1 X 形支撑摩擦阻尼器3.2 粘弹性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是由粘弹性材料以及约束钢板组成,其中所采用的粘弹性材料一般都是由弹性、粘性双重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合成。
其消能减震主要是依靠粘弹性材料产生的剪切变形或拉压变形来实现的。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及设计方法

1. 结构阻尼
的途径结不构同阻:尼在结构不同振动阶段产生
多遇地震下: 的材结料构决处定于。弹性状态,结构阻尼由组成 如:钢钢筋结混构凝2土%结构5%
罕遇地震下:
阻尼是靠结构局部损坏产生 的,例如梁、柱的塑性铰。
1
大震下结构几种塑性铰形式
地震中出现构件损伤
强柱弱梁型 强梁弱柱型 偏心支撑
不同阻尼下的反应谱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
及设计方法
薛中国彦建涛筑科学研究院
13501034240
名称解释
消能减震,耗能减震,制震
消能减震结构
一二三、、、什消消么能能是器减消有震能哪适减几用震种什结么构样的结构 四五六七、、、、消消消工能能能程减器减介震与震绍的结结试构构验如如研何何究连设接计结构
一、什么是消能减震结构
起引构值阻到起通,尼因地了结过直,此震至构阻至振,发关的尼振动阻生重振消动将尼后要动耗完永在,的反振全远降地作应动停持低震用能止续,结能量下在。。构量去振如,振输动果减。动入过没小反结程有振应构中结动中,结构幅
一端固接 一端铰接
4
工作原理
双杆式
液尼括塞体开体器缸和,有粘主体粘活小滞要滞塞孔、阻包流上活.
双杆式
穿变两,双个粘杆腔滞式体液筒体,状从因液左此体到活粘右塞滞左,阻右或尼移从器动右中时到的腔左活体。塞体杆积贯不
单杆式
主体粘活小要、滞塞孔包活流上. 括塞体开缸和有,
调节贮油腔
贯体腔穿积。单一会杆个发式腔生筒体改状变,液因,体单此因粘杆活此滞式塞需阻左要尼右一器移个中动调的时节构中安装消 能器(阻尼器),人为增加结构 阻尼,消耗地震下结构的振动能
。 量,达到减小结构的振动反应,
实现结构抗震的目的 采用了消能减震技术的结构称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优点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优点
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意思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
图为:蓝科减震产品-屈曲约束支撑
消能减振结构体系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
①安全性:阻尼器作为非承重的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在强震中能率先消耗地震能量,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并保护主体结构和构件免遭破坏,确保结构的安全。
根据有关振动台试验的数据,消能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比传统结构降低40%~60%。
图为:蓝科减震产品-摩擦阻尼器
②经济性:消能减振结构是通过“柔性消能”的途径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因而可以减少抗侧力结构构件的设置,减少结构断面和配筋,并提高结构抗震安全度;在高烈度区采用减振技术的结构可节约造价5%~10%。
用于旧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则可节约造价10%~60%。
③技术合理性:结构越高、越柔,消能减振效果越显著因此结构消能减振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就是蓝科为您分享的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几点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 耗能减震结构设计9.3.l 结构耗能减震原理与耗能减震结构特点结构耗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主附结构间等)设臵耗能(阻尼)装臵(或元件),通过耗能(阻尼)装臵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或粘弹)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人结构中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震的目的。
装有耗能(阻尼)装臵的结构称为耗能减震结构。
耗能减震的原理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描述,如图9.11结构在地震中任意时刻的能量方程为:传统抗震结构 E in=E v+E c+E k+E h耗能减震结构 E in=E v+E c+E k+E h+E d式中E in——地震过程中输入结构体系的能量;Ev ——结构体系的动能;Ec——结构体系的粘滞阻尼耗能;E k——结构体系的弹性应变能;E h——结构体系的滞回耗能;Ed——耗能(阻尼)装臵或耗能元件耗散或吸收的能量。
图 9.11 结构能量转换途径对比a )地震输人b )传统抗震结构c )消能减震结构在上述能量方程中,由于Ev 和Ek 仅仅是能量转换,不能耗能,Ec 只占总能量的很小部分(约5%左右),可以忽略不计。
在传统的抗震结构中,主要依靠Eh 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但因结构构件在利用其自身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的同时,构件本身将遭到损伤甚至破坏,某一结构构件耗能越多,则其破坏越严重。
在耗能减震结构体系中,耗能(阻尼)装臵或元件在主体结构进入非弹性状态前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充分发挥耗能作用,耗散大量输入结构体系的地震能量,则结构本身需消耗的能量很少,这意味着结构反应将大大减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主体结构,使其不再受到损伤或破坏。
一般来说,结构的损伤程度与结构的最大变形Δmax 和滞回耗能Eh (或累积塑性变形)成正比,可以表达为:),(max h E f D ∆=在耗能减震结构中,由于最大变形和构件的滞回耗能较之传统抗震结构的最大变形和滞回耗能大大减少,因此结构的损伤大大减少。
耗能减震结构具有减震机理明确,减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目前,已被成功用于工程结构的减震控制中。
9.3.2 耗能减震装臵的类型与性能9.3.2.1 耗能减震装臵的类型与性能耗能减震装臵的种类很多,根据耗能机制的不同可分为摩擦耗能器。
钢弹塑性耗能器、铅挤压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等;根据耗能器耗能的依赖性可分为速度相关型(如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和位移相关型(如摩擦耗能器、钢弹塑性耗能器和铅挤压阻尼器)等。
(1)摩擦耗能器图 9 12 Pall型摩擦耗能器及典型滞回曲线摩擦耗能器是根据摩擦做功而耗散能量的原理设计的。
目前已有多种不同构造的摩擦耗能器,如Pall型摩擦耗能器、摩擦筒制震器、限位摩擦耗能器、摩擦滑动螺栓节点及摩擦剪切铰耗能器等。
图9.12(a)(b)为Pall等设计的摩擦耗能装臵,它是一可滑动而改变形状的机构。
机构带有摩擦制动板,机构的滑移受板间摩擦力控制,而摩擦力取决于板间的挤压力,可以通过松紧节点板的高强螺栓来调节。
该装置按正常使用荷载及小震作用下不发生滑动设计,而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其主要构件尚未发生屈服,装置即产生滑移以摩擦功耗散地震能量,并改变了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使结构在强震中改变动力特性,达到减震目的。
(如何设计,如何计算)摩擦耗能器种类很多,但都具有很好的滞回特性,滞回环呈矩形,耗能能力强,工作性能稳定等特点。
图9.12(c)为典型的滞回曲线。
摩擦耗能器一般安装在支撑上形成摩擦耗能支撑。
(2)钢弹塑性耗能器软钢具有较好的屈服后性能,利用其进入弹塑性范围后的良好滞回特性,目前已研究开发了多种耗能装臵,如加劲阻尼(ADAS)装臵、锥形钢耗能器、圆环(或方框)钢耗能器、双环钢耗能器、加劲圆环耗能器。
低屈服点钢耗能器等。
这类耗能器具有滞回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大,长期可靠并不受环境与温度影响的特点。
加劲阻尼装臵是由数块互相平行的X形或三角形钢板通过定位件组装而成的耗能减震装臵,如图9.13(a)所示。
它一般安装在人字形支撑顶部和框架梁之间,在地震作用下,框架层间相对变形引起装臵顶部相对于底部的水平运动,使钢板产生弯曲屈服,利用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地震能量。
图9.13u)为8块三角形钢板组成的加劲阻尼装臵的滞回曲线。
双环钢环耗能器由两个简单的耗能圆环构成,这种耗能器既保留了圆环钢耗能器变形大、构造简单、制作方便的特点,又提高了初始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使其耗能能力大为改善。
试验研究表明,这种耗能器的滞回环为典型的纺锤形,形状饱满,具有稳定的滞变回路。
加劲圆环耗能器由耗能圆环和加劲弧板构成,即在圆环耗能器中附加弧形钢板以提高圆环钢耗能器的刚度和阻尼,改善圆环钢耗能器承载能力和初始刚度较低的缺点。
试验研究表明,加劲圆环耗能器工作性能稳定,适应性好,变形能力强,耗能能力可随变形的增大而提高,而且具有多道减震防线和多重耗能特性。
低屈服点钢是一种屈服点很低、延性滞回性能很好的材料,图9.14所示为钢材型号为BT-I。
YP100、宽厚比D/t为40的屈服点钢耗能器试验后的形状和滞回曲线。
可以看出,该类耗能器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滞回曲线形状饱满,性能稳定。
(3)铅耗能器铅是一种结晶金属,具有密度大、熔点低、塑性好、强度低等特点。
发生塑性变形时晶格被拉长或错动,一部分能量将转换成热量,另一部分能量为促使再结晶而消耗,使铅的组织和性能回复至变形前的状态。
铅的动态回复与再结晶过程在常温下进行,耗时短且无疲劳现象,因此具有稳定的耗能能力。
图9.15为利用铅挤压产生塑性变形耗散能量的原理制成的阻尼器。
图9.15(a)为收缩管型,图9.15(b)为鼓凸轮型,当中心轴相对钢管运动时,铅被挤呀压通过中心轴与壁间形成的挤压口而产生塑性变形耗散能量。
铅挤压耗能器具有有“库仑摩擦”的特点,图915 铅挤压阻尼器及典型滞回曲线其滞回曲线基本呈矩形,如图 9.15(C),在地震作用下,挤压力和耗能能力基本上与速度无关。
此外,还有利用铅产生剪切或弯剪塑性滞回变形耗能原理制成的铅剪切耗能器I形铝耗能器等。
(4)粘弹性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是由粘弹性材料和约束钢板所组成。
典型的粘弹性阻尼器如图9.16(a)所示,它是由两个T形约束钢板夹一块矩形钢板所组成,T形约束钢板与中间钢板之间夹有一层粘弹性材料,在反复轴向力作用下,约束T形钢板与中间钢板产生相对运动,使粘弹性材料产生往复剪切滞回变形,以吸收和耗散能量。
图 9.16 (b)为粘弹性阻尼器的典型滞回曲线,可以看出,其滞回环呈椭圆形,具有很好的耗能性能,它能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
由于粘弹性材料的性能受温度、频率和应变幅值的影响,所以粘弹性阻尼器的性能受温度、频率和应变幅值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其耗能能力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在高频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耗能能力逐渐退化至某一平衡值。
当应变幅值小于50%时,应变的影响不大,但在大应变的激励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耗能能力逐渐退化至某一平衡值。
(5)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主要有筒式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墙系统等。
筒式粘滞阻尼器一般由缸体、活塞和粘滞流体组成。
活塞上开有小孔,并可以在充有硅油或其他粘性流体的缸内作往复运动。
当活塞与筒体间产生相对运动时,流体从活塞的小孔内通过,对两者的相对运动产生阻尼,从而耗散能量。
图9.17(a )为典型的油阻尼器,图9.17(b)为油阻尼器的恢复力特性,形状近似为椭圆。
油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一般与速度和温度有关。
9.3.2.2 耗能器的恢复为模型(1)速度相关型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图9.18为速度相关型耗能器的恢复力-变形曲线。
速度相关型耗能器的恢复力与变形和速度的关系一般可以表示为:d d d F k C =∆+∆式中d k 和d C ——耗能器的刚度和阻尼器系数;∆和 ∆—耗能器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
对于粘滞阻尼器,一般Kd=0,C=C 0,阻尼力仅与速度有关,可表示为:0d F C =∆式中C 0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可由阻尼器的产品型号给定或由试验确定。
对于粘弹性阻尼器,刚度和阻尼系数一般由式下式确定:()()()d d AG AG C K ηωωωωδδ==式中η(ω)、G (ω)—粘弹性材料的损失因子和剪切模量,一般与频率和速度有关,由粘弹性材料特性曲线 确定;A 、δ——粘弹性材料层的受剪面积和厚度;ω—结构振动的频率。
(2)滞变型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软钢类耗能器具有类似的滞回性能,可采用相似的计算模型,仅其特征参数不同。
该类耗能器的最理想的数学模型可采用Ramberg -Osgood 模型,但由于其不便于计算分析,故可采用图9.19(a )所示的折线型弹性-应变硬化模型来描述,恢复力和变形的关系可表示为:()101d y y F k k α=∆+∆-∆式中K1—— 初始刚度;a 。
——第二刚度系数;Δy —屈服变形。
摩擦耗能器和铅耗能器的滞回曲线近似为“矩形”,具有较好的库仑特性,且基本不受荷载大小、频率、循环次数等的影响,故可采用图9.19(b )所示的刚塑性恢复力模型。
对于摩擦耗能器,恢复力可由式(9.20)计算:()()0sgn d F F t =∆F 0-静摩擦力对于铅挤压阻尼器,恢复力可按式(9.21)计算: 1102ln d y A F f A βσ⎛⎫=+ ⎪⎝⎭式中 β——大于1的系数;A1——铅变形前的面积;A2——发生塑性后的截面面积;f0——摩擦力。
9.3.3 耗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要求(1)耗能部件的设臵耗能减震结构应根据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预期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耗能部件,耗能部件可由耗能器及斜支撑、填充墙、梁或节点等组成。
耗能减震结构中的耗能部件应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臵,耗能部件宜设置在层间变形较大的位置,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
(2)耗能部件的性能要求耗能部件应满足下列要求:①耗能器应具有足够的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和恰当的阻尼;耗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宜大于10%,超过20%时宜按20%计算。
②耗能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初始刚度,并满足下列要求: 速度线性相关型耗能器与斜撑、填充墙或梁组成耗能部件时,该部件在耗能器耗能方向的刚度应符合式(9.22)要求: 16b V k C T π⎛⎫≥ ⎪⎝⎭式中Kb —支承构件在耗能器方向的刚度;Cv —耗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T1—耗能减震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位移相关型耗能器与斜撑、填充墙或梁组成耗能部件时,该部件恢复力滞回模型的参数宜符合下列要求; /2/30.8Py Sy p Py s sy U U k U k U ∆∆≤∆⎛⎫⎛⎫≥ ⎪⎪∆⎝⎭⎝⎭式中Kp .——耗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初始刚度;ΔU py ——耗能部件的屈服位移;Ks ——设臵耗能部件的结构层间刚度;ΔU sy ——设臵耗能部件的结构层间屈服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