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52例临床与病理特征

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52例临床与病理特征

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52例临床与病理特征魏瑾莹;黄瑶;袁曙光;陈晓君;符晓;李峥;李瑛;孙林;刘虹;朱雪婧【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4(49)1【摘要】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

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2013年6月至2022年10月行肾活检诊断为以C3沉积为主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PIGN)组(n=15)和非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on-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N-PIGN)组(n=37)。

进一步行N-PIGN亚组分析,分为C3独立沉积组(n=16)与C3复合沉积组(n=21),或C3肾病(C3 glomerulopathy,C3G)组(n=27)与非C3肾病(N-C3G)组(n=10)。

结果:PIGN组相较于N-PIGN组,活检时血清肌酐值更低(84.60μmol/L vs179.62μmol/L,P=0.001),补体C3值更低(0.36 g/L vs 0.74 g/L,P<0.001),病理慢性化病变程度更轻。

在N-PIGN亚组分析中,C3复合沉积组较C3独立沉积组血清肌酐值更高(235.30μmol/L vs 106.70μmol/L,P=0.004),24 h尿蛋白值更高(4025.62 mg vs 1981.11 mg,P=0.037)。

PIGN组的预后好于N-PIGN组(P=0.049),C3独立沉积组的预后好于C3复合沉积组(P=0.017),C3G组的预后好于N-C3G(P=0.018)。

52例无症状性蛋白尿或(和)血尿的临床及病理与预后分析

52例无症状性蛋白尿或(和)血尿的临床及病理与预后分析
资 料 与 方 法
性硬化 )非 IA系膜 增生性 肾炎 ( P ) 2例( 2 .8 , , g Ms( 1 占 3 0 %) 均为轻度系膜增生 , 膜性 肾病 ( ) ( 3例 2例 I期 , 例 Ⅱ期 ) 1 ,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 S S 5 ( 中 1 VG )例 其 例伴局灶球性 炎康 复片 、 金水 宝胶囊 等 中成药 治疗 , 2例 表现 为 另
单纯血尿未予治疗 。() 2 临床 蛋白尿组 :4h尿蛋 白定 量 0 5 2 . ~ 10g共 2 例 , 受 AC IA B类 药物并 合 用抗 血小 板 聚集 . , 3 接 E/R 及 中成药治疗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 1 0 0年 5月第 1 卷第 5期 1
C I WN, y2 1 , 11 , . JT Ma 0 0 vo. 1No 5

45 ・ 4

体 会 与 交 流 ・
5 2例 无 症状 性 蛋 白尿或 ( ) 尿 的临床 及 病理 与预后 分 析 和 血
郑设锋① 薛增奇① 宋瑞芳① 卢 蝉① 缪初升①
兆 , 中不少患者的病理表现 已较重 , 其 如不积极处 理 , 情可逐 病
2 肾脏 活组织 检查
5 2例 患者 肾活 检结 果显示 :9例 2
占 5 7 %) g IA , -s I a 4 工 J 渐恶化 , 直至肾衰竭。本文 对我 院 7年来 5 无症 状性 蛋 白 ( 5 .7 为 IA肾病 (g N)其 中 I s 分级_ : 级 8例 , 2例 Ⅱ级 1 , 0例 Ⅲ级 1 例 ( 中 1例伴新月 体形成 , 例伴 局灶球 1 其 1 尿或 ( 血尿患者行 肾脏病 理检查 , 长期 密切 随访病 例 , 和) 并 予 回顾性病例分析 , 探讨 其临床 、 病理与 预后之 间的关 系。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73例临床病理分析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73例临床病理分析

ge sv nev nin tea yt h e ee p t0o a y ec ssc n b d o p sp n h rges0 fkd e rsieitre t l rp o te sv r ah l cltp ae a e ma e t o to e tep 0 rsino in y o l
YANG e . HU T e—c u L iZ i hi
( ea met f eh0 g , eFr ml t si l f n i gMe i l n esy Weh i 5 0 H n nP ・ D pn n 0 p rl y t it N o h s A ie Hopt x n dc i r t, iu 3 0 , e a mv ad a 0 Xi a aU v i 4 1 ic , hn ) ne C i a A !rc : jc v T v sgt tecii l f a 0o a tpso ae i s setdlt t o Ⅲl— b atobe6 e oi et ae I l c l p t l 蛐 n i l n a a d h c1y e f ss m up c a n me o c w e e
3 0± . , 中男 3 . 2 3年 其 9例 , 3 女 4例 , 龄 1 6 年 4~ 2岁 , 均年 龄 ( 6 0±l . ) 。IA 肾病 病 理分 级参 考 Has 平 3. 23 岁 g s
分级 19 , 97 临床上进行内生肌酐清除率 、 血肌酐、 免疫学和 B 的测定。结果 表现为单纯血尿最多见 3 例 , 超 2 占4 %尿 l 例 , 8 3 占1%。其中 l 例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 0m / 2 8 L mn其 中4例血肌酐升高并双肾萎缩。肾脏病理:3 i, 7 例中6 8例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A肾病2 例 ; I I g 8 非 g A系

肾小球疾病11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肾小球疾病11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肾小球疾病11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作者:蔡璐白友为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22期[摘要]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成人肾小球疾病11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疾病,分析其肾脏病理类型,以及病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结果 116例成人肾小球疾病患者中84例患者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2.4%;32例患者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7.6%。

其中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占39.8%。

对于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的患者,不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患者与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患者相比,两组间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2-32-03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n 116 cases with glomerular diseaseCAI Lu BAI YouweiDepartment of Nephrology,Lu'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Lu'an 237005,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lomerular diseas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6 cases with adult glomerular diseas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10 to June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glomerular disease by renal biopsy.The type of renal path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116 cases with adult glomerular disease,there were 84 patients with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 that accounted for72.4%,and 32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glomerular disease that accounted for 27.6%. Of which IgA nephropathy was a major pathological type of 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 and accounted for 39.8%. For the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and nephritic syndrom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urinary albumin,serum creatinine,blood uric acid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tubulointerstitial damage(P[Key words] Glomerular disease;Clinical manifestations;Pathological features临床上对肾脏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是肾脏活组织检查技术,肾组织活检对诊断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肾组织活检也直接影响着对患者肾脏疾病的治疗和预后[1-2]。

慢性肾炎隐匿肾炎

慢性肾炎隐匿肾炎

低钙血症、骨质疏松
前列腺素代谢变化、血栓形成 锌缺乏
脂蛋白酶
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变化
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一)蛋白尿
(二)低白蛋白血症 (三)水肿
(四)高脂血症
(三)水肿
• 发生机制:

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渗压下降,水分从 血管腔渗入组织间隙 水钠潴留

•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特征之一
• 水肿常常发生于踝部,晨起眼睑浮肿
治疗原则
• 防止和延缓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
• 积极改善临床症状
• 防治并发症为重点 (尿红细胞、蛋白根据临床情况)
一般治疗
• 避免剧烈的运动,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 摄入优质低蛋白、低磷、丰富的维生素 的食物为主。(一般每日热卡达到
35kcal/kg以上)
高血压及蛋白尿的治疗
原则:控制高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衰 1.力争控制血压在理想水平 当蛋白尿>1.0g/d,血压:125/75mmHg 当蛋白尿<1.0g/d,血压:130/80mmHg 蛋白尿<1g/d
(asymptomatic heraturia and/or proteinuria) (隐匿性肾炎)


患者无浮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仅表现为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源性血尿
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定 义 解 释
1. 无急、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疾病病史,肾功能基 本正常 2. 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而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 或(和)肾小球源性血尿 3. 排除非肾小球血尿或功能性血尿 4. 以轻度蛋白尿为主者,尿蛋白定量(24h)<1.0g, 但无其他异常,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 5. 以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为主者,无其他异常,相 差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以异常为主,可称为单纯 性血尿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概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一般指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不伴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及体征,仅部分患者可有腰酸、乏力,肉眼血尿等非典型表现。

病理病理改变多较轻,如可见轻微性肾小球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类型。

根据免疫病理表现,又可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为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一)无症状性血尿以持续性镜下血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共同临床表现,发病多为青年人,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是在体检时发现显微镜下肾小球源性血尿,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部分患者于剧烈运动、感染发热等情况是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并于短时间内迅速消失。

(二)无症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男性,呈持续性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通常在2g/d以下,以白蛋白为主。

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血液生化检查无异常表现。

一般可以持续多年,预后相对良好。

组织学上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早期。

(三)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有血尿和蛋白尿,但是蛋白尿往往仅在1.0-2.0g/d;此类患者甚至可以是非静止的进展性肾小球疾病,疾病和预后较单纯血尿重。

由于临床无高血压,无水肿和肾功能减退,易于被患者和医生忽略而漏诊。

实验室检查血尿:①离心尿高倍视野下>=3个RBC称镜下血尿;100ml尿液中有0.5ml血或红细胞多于5*109/l称为肉眼血尿。

②肾小球源性血尿: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若表现为多种形态的红细胞(草莓状、荷叶状、棘性等),可诊断为肾小球源性血尿③自动红细胞计数器测定尿中红细胞容积及分布曲线。

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值55+-6.0fl④镜检发现红细胞管型。

(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集合管中凝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液排出,称为管型。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6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6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

w r 1 c s s i h sn l— e a u i ( 2 6 ) 1 c s s (9 5 ) w t s n l — r t iu i , a d 0 c s s (8 4 ) w t e e 4 a e w t i g e h m t r a 2 . % : 8 a e 2 .% ih ige poe nr a n 3 a e 4 .% ih
t ea a e e s l v l o h i e s .M t o s 6 a e i g o e a e t g o e u o e h i i a e t n e w n e a i p yp n t r h w r n s e e f t e d s a e e h d 2 c s s d a n s d l t n 1 m r 1 n p r t s p ti n su d r e tr n l b o s u c u e a d r u i e e a n t o ,ki n y t s u s c e k dwi h m c o c p , i m n hi t c e s r n l c r n m c o c p .R s t T e e n o t n x mi a i n d e i s ewa h c e t i r s o y m u o s o h mi t y a d e e t o i r s o y e uI s h r
s vr y e (42) h r u fp oen ra a sca e ih hm tra eh b tdt eh ge t n iec fn pr p ty ( < e e e t p 2 . % .T e g o p o r t i u i s o i t d w t e a u i x i i e h i h s ic d n e o e h o a h 尸 0 0 ~0 0 ) h a h l g c l c a g s w r l o r l t v l e v .C n s S A t o g h a . 1 .t e p t o o i a h n e e e a s e a i e y h a y o e R lh u h t e p t o o i a y e e e v r e , l i u O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辩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肾炎患者5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本研究经治疗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11例(22%),基本缓解24例(48%),好转12例(24%),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辨证;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是一种原发或继发于肾小球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引起慢性肾炎的病因虽未完全阐明,以青中年多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病情冗长、病情反复发作,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贫血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

慢性肾炎,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方法和药物,本院共采用50例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资料为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住院的慢性肾炎患者共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6~57岁,平均31岁。

病程最短3月,最长12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治疗及疗效标准评定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血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和(或)肾穿刺组织学活检确诊,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血肌肝<177umoi/l)1.3 辩证分型和及治疗用药50例慢性肾炎患者中,除5例辅以西药治疗外,余均以中医辩证分型施治。

辩证分型及治疗方法如下:治疗前对患者做全身评估,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制定适合患者的中药治疗方案。

中药基本方剂:制附片10g、白茅根30g、肉桂5g(后下)、巴戟天10g、泽泻10g、淫羊藿10g、熟地黄20g、车前子10g、川芎10g、山药15g、茯苓15g、枣皮10g、生地20g、牡丹皮10g、大蓟10g、丹参30g、黄芪40g。

随症加减:阳虚甚者加附子10g、党参15g、枣皮10g;偏阴虚者,黄芪减量,加黄柏10g、女贞子15、知母10g、早莲草15g;湿毒壅盛者加土茯苓20g、黄芪10g;气虚甚者加太子参10g、白术10g;以蛋白尿为主,加白花蛇舌草15g、白术10g、益母草15g、党参10g、紫苏叶10g、黄精15、蝉蜕10g、菟丝子15g、石韦15g;以血尿为主,加鲜白茅根50g、仙鹤草10g、玄参15g、小蓟10g;合并高血压者加川牛膝20g、钩藤10g、野菊花10g、地龙20g;淤血明显者加水蛭10g、桃仁10g;肾功能不全者加龟甲10g、杜仲15g、土茯苓20g;急性发作加连翘15g、蒲公英20g、鱼腥草20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王祥峰张秀花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3期
【关键词】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
隐匿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肾脏疾病,病情隐匿,仅在偶然检查时发现有镜下血尿或 /和蛋白尿,多为持续存在但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这组综合征可能是一组独立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其他临床综合征病程中的一个阶段。

肾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最可靠的依据,不仅能明确诊断,还能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有关肾脏疾病的病理资料分析已有报道,但隐匿性肾小球肾炎(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LGN)的相关报道较少。

本文通过对50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后,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以了解其发病特点及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来本院体检健康人群800例,发现尿检异常50例,发现尿异常至肾活检时间4.5个月~4.5年,平均时间为(3.4±
2.23)年,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3~66岁,平均年龄(37±11.8)岁。

诊断标准[1]:①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正常; ②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单纯蛋白尿、蛋白尿合并血尿,尿蛋白定量
1.2 方法病理检查全部病例均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

肾活检组织以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分别作 HE、PAS、PASM、Masson-Trichrome 染色,行光镜检查。

同时肾组织冷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观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IgG、IgA、IgM 和 C3在肾脏中的沉积部位、分布特点和强度。

电镜标本以2%戊二醛固定。

病理分型参照1995年WHO制定的肾小球疾病分类标准,IgA肾病病理分级参考Hass分级1997[1]。

1.3 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免疫球蛋IgG、IgA和 IgM 等指标;留取尿标本测定白蛋白、微球蛋白、蛋白定量、尿渗透压以及尿红细胞相位差显微镜检查
2 结果
50例患者表现为单纯血尿最多见21例,占42%;蛋白尿合并血尿19例,占38%;单纯蛋白尿10例,占20%。

肾组织均有不同的病理学改变,50例中47例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21例,其中Ⅱ级13例,Ⅲ级4例,Ⅳ级3例,Ⅴ级1例(病理分级Hass1997);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6例;膜性肾病2例;轻微病变肾病1例;局灶增生性肾炎2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4例;薄基膜肾病1例。

继发性肾炎3例,其中狼疮性肾炎2例(Ⅱ型1例,ⅢA/C型1例,相应自身抗体检查阳性),紫癜性肾炎1例(病理表现似IgA肾病,追问病史曾有皮肤典型紫癜)。

其中12例(包括IgA肾病6例,局灶增生性肾炎1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3例,膜性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1例)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3 结论
隐匿性肾炎(LGN)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性血尿或少量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疾病,其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

日本的研究显示在大宗体检的发生率为0.015%(772/50501)[2],在行肾活检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半数是常规体检发现的无症状性尿检异常,为占同期住院患者8.66%[3],而本文观察病例占体检患者50/800(6.25%),均因体检而发现,多数为青壮年,显示了其较高发病率和隐匿的病情。

无症状性尿检异常的病理类型以IgAN、MsPGN常见,Yamagata对存在蛋白尿的151例隐匿性肾炎患者的肾活检研究中,发现IgAN占68.2%,非IgA沉积的MsPGN 12.6%,膜性肾病(MN)6.0%,轻微病变5.3%,FSGS 2.6%[4]。

由于LGN 临床过程隐匿易被忽略,或因临床表现轻微而未接受病理检查,所以实际发病率远高于此。

本文观察对象中因常规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做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而确诊为LGN,因此LGN 的漏诊当不在少数,值得引起人们重视。

LGN的肾组织病理诊断不尽相同。

有学者报道[5],成人无症状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病理可为轻系膜增生性肾炎(44.4%)、IgA肾病(29.6%)及局灶增生性肾炎(14.8%)。

本文资料涉及的病理类型与其近似,以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少部分病例表现为肾小球轻微病变、膜性肾病与局灶节段硬化等病理类型,还有3例为不同程度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隐匿性肾炎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病理类型较重者预后不良,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无明显的肾脏病史,特别是青壮年男性患者,发现时已为肾功能不全,甚至已到终末期,这类患者很可能为病理类型较重的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导致。

健康人进行体检尿检异常检出率较高,这部分患者往往未引起患者本身及我们医务人员的重视,很少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

通过本文笔者认为:对无症状尿检异常患者,随访半年后排除其他继发因素后,应常规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以期尽早明确病理类型,做到早期干预治疗,
延缓肾功能减退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邹万忠主编.肾活检病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05.
[2] Yamagata K,Takahashi H,Tomida C,et al.Prognosis of asymptomatic hematuria and/or proteinuria in men.High prevalence of lgA nephropathy among proteinuric patients found in mass screening.Nephron,2002,91(1):34-42.
[3]刘水琴,刘淮阳.成人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四川医
学,2002,23(1):32-33.
[4] Yamagata K,Yamagata Y,Kobayashi M,et al.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asymptonmatic hematuria and/or proteinuria in adults.Clin Nephrol,1996,45(5):281-288.
[5] Kunitoshi I,Yoshiham I,Chiho I,et al.Pmteinuria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end-stage renal disease.Kidney International,2003,63(4):1468-16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