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机课件6
人机工程学复习试题库2015

人机工程学复习试题库一、填空题1、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金国_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
因此,人机工程学有“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之说。
3、人机工程学在其形成与发展史中,大致经历了经验人机工程学、科学人机工程学和现代人机工程学三个阶段。
4、在经验人机工程学阶段,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5、科学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的“人的因素”,力求使」器适应于人。
6、在经验人机工程学阶段,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而判断人机工程学产生的理论基点是机器适应于人。
7、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8、本学科的根本研究方向是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达到确保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
9、环保性设计要求在设计好用产品的同时,就要考虑产品制造、使用和回收三大阶段的生态效应。
10、人机工程学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测法、实验法、模拟和模型试验法、计算机数值仿真法、分析法和调杳研究法。
11、人机工程学实际上是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
12、一项优良设计必然是人、环境、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巧妙平衡的产物。
判断最佳平衡点的标准,就是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主导思想。
13、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人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14、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两类。
15、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尺寸。
16、人体测量中,被测者姿势通常包括立姿和坐姿。
17、人机工程学中人体尺寸的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地域差异、个体差异等。
18、第5百分位表示有5 %的人群身材尺寸小于此值,而有95 %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
人机环料法课件

• 5、工作流程应有助于保护食品在送达到制成成品 的整个过程中免受污染。 • 6、食品场所内应设有合理的工作路线。 • 7、食品行业操作者应合理规划各自的工作,尽可 能减少穿越食品区域的次数。 • 8、用于构建食品场所的最佳材料莫过于持久耐用、 防水防湿、表面光滑且易于清洁的建筑材料。 • 9、食品场所的设计,包括设备的摆放位置,应有 助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 • 10、请勿在洗手池中清洗食品或器皿,或使用清 洗食品和碗筷的水池来洗手,以免传播细菌。
推荐的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
• 标准洗手方法
掌心对掌心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 对手背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 对掌心搓擦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6
拇指在掌中转 动搓擦
指尖在掌心中 搓擦
广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机
•
机器设备在控制厨房(食堂) 食品安全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正确使用厨房(食堂)机器设备, 控制关键控制点(CC P )是确 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方法。
厨房垃圾管理要点
• 1、食品制备区域附近应配备垃圾桶,但垃 圾桶应与食品区域保持安全距离,以免造 成污染。 • 2、食品场所外也应配备垃圾桶,户外及室 内的垃圾桶都应配备尺寸适宜的桶盖,里 面还应放置一次性的聚乙烯垃圾袋。 • 3、脚踏式垃圾桶是最佳选择,这样可以有 效避免双手接触垃圾桶的任何部分。
• 厨房中大部分的器皿之所以使用不锈钢材 质,是因为用于打造食品设备及器皿的最 佳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 • 持久耐用 • 表面光滑并能预防开裂或剥落 • 易于彻底清洁 • 无渗透、无毒、防锈
厨房(食堂)设备清洁的对象
• (一)、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 • 砧板、预加工台~工作台。 • 食品加工与机械,如切片机、搅拌机、粉 碎机、刀具及其它器皿。 • 容器(各种生熟盛装容器) • 生产传输带(升降机)
军事机器人ppt课件

Page
14
Page
15
智能机器人
人们现代战场战事每秒都在改变,一个全自 动机器人才能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根据美国 军方计划,在2025年,有可能制造出这种全自 动机器人。
Page
16
案例:日本的富士通公
司开发了一系列类人机器 人,他们是由人工神经网 络控制,这套网络是动态 的,可重构的,意思就是 这款机器人利用电脑模仿 人类大脑的运动,它不仅 能够向人类学学习,而且 当人工神经网络达到一定 的复杂程度时,机器人可 以在人类的教育下,自行 完成一些复杂工作,不需 要编程语言来控制。
Page 4
歌利亚机器人
第一个被投入战场使用的机器人是德国 人产的,他叫歌利亚,是一个自杀式机 器人。
Page 5
掠食者无人机:
67年后,又一种机器人被派上了战场,他也是通 过远程控制,像歌利亚一样会牺牲,只不过它有一 双翅膀,能飞,它有一个包含着恶兆的名称——掠 食者无e
17
懂思考会学习的类人机器人
机器人教机器人学做人
Page
18
自我复制机器人
而另一个担心就是这些机器人能否自我复制?尽管看似不 太可能,但实际已经在发生。在日本一些机械产,有的机器人 正在制造它的同类。这是一个令恐怖的情景。现在有些科学家 正在考虑用上千个同等的纳米机器人来制造机器人。这些只有 血细胞那样大机器人能通过聚合物质,产生和自己一样的机器 人。这些微型机器人就像分子一样,是构成一个机器人的基础。 在战争中还能重建你的不对,这绝对是一个吸引人的想法。一 个能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尤其是它还携带武装,很有可能是人 类社会的一个威胁
Page
22
Page
23
Page
10
玛塔机器人课件PPT

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 玛塔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级的认知 和决策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
杂环境和任务。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提升玛 塔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够 更准确地获取和处理信息,提高
自主性。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玛塔 机器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
案例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利用玛塔机器人与孩子进行互动,提高孩子的认知和语言 能力;在学校中,教师可以使用玛塔机器人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02
玛塔机器人技术解析
硬件架构
01
02
03
核心芯片
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芯 片,负责控制机器人的各 种动作和数据处理。
伺服舵机
提供机器人的动作执行, 具有高扭矩、高精度的特 点,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 执行指令。
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和 开发工具,方便开发者进 行软件的开发、调试和测 试。
人工智能技术
机器学习
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和学习,使 机器人能够自主地识别、分类和 预测,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
自然语言处理
使机器人能够理解和回应用户的自 然语言指令,提高人机交互的便利 性和智能性。
计算机视觉
使机器人能够识别和处理图像信息 ,增强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高级编程技巧
复杂算法实现
介绍如何使用玛塔机器人实现一些复 杂的算法,如路径规划、机器学习等 。
自定义模块开发
指导开发人员如何为玛塔机器人开发 自定义的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
04
玛塔机器项目一
玛塔机器人舞蹈秀
(话题简述)2015江苏中考人机对话纲要分析解读

His school has a Reading Week every term. Jack and his
classmates love it. They can read many books and
I love reading. I spend over seven hours a week reading different types of books. I am interested in history books, but I like novels best. 2.朋友们给我很多读书建议;我们常见面,讨论读什么书; My friends give me a lot of advice on books. We often meet together and discuss what to read. 3.阅读总是段美好的时光;好书让我在忙碌一天之后 轻松下来;同时也向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3-2] 1.这里有一些制作水果沙拉的小建议; Here are some tips for making a fruit salad. 2.首先,使用当季水果;其次,搭配不同颜色的水果;比 如,把红色的苹果、青色的梨子和紫色的葡萄搭配起来会 使沙拉看上去五彩缤纷;
First, use fruit in season. Then, use fruit of different colours. For example, mixing red apples, green pears and purple grapes together will make the salad look very colourful. 3.最后,在食用沙拉前再做沙拉;有些水果在空气中放 置一段时间后会很快变色。
人工智能ppt课件

比尔·盖茨: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 “我正在关注超级智能。首先,在开始的时 候机器会为我们做很多工作,这些机器并不是 超级智能。如果我们处理得很好的话,这应该 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那之后的几十年,人工智 能会强大到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同意伊隆 ·马斯克和其他一些人的说法,不明白为什么 有些人并不关心。” 盖茨所指的是伊隆·马
20
三、人工智能对人类是福是祸?
1、世界著名科学家与企业家对此的担忧 2、我们该怎么办
21
1、世界著名科学家与企业家对此的担忧
霍金宣称,现在不是担心谁控制人工智能 的时候,而应该担心人工智能是否能被完 全控制住。未来100年中,人类将面临比 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的挑战。 霍金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终结人类。 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但也许 也是最后一个发明。
6
大忽悠:强人工智能即将实现
强人工智能,是真正的像人类的 思考和决策,目前的典型例子都 是在电影里。 实际上,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领 域取得进展的领域都是在弱人工 智能上。
7
8
9
问题: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发展及应用 的认识?
10
科技
二、人工智能发成果
在安德森癌症中心这一全球最好的肿 瘤医院里,有一个超级“助理医 生”——“沃森”,它是一台超级计 算机。 “沃森”就像躺在口袋里的专 家,医生在它的界面中输入病人的信 息,几秒钟之内,它就会结合最新研 究为病人量身定制出多种诊疗方案, 供医生参考。 “沃森”能力超强:30 个医生夜以继日做上一个月的研究, 它9分钟就能搞定;它15秒就能吃透 的病,人类医生即使每天看150份病 人的资料,也要花费一万个星期。
12
工业机器人: 日本发那科(FANUC)
语言识别
人机匹配法ppt课件

第5章 安全方法论
安全方法论 安全方法论就是研究安全及其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安全科学的研究方
§5.2.3 人机的相互匹 配
1.人与机器功能特征的比 较(1/2)
人与机器各有自身的特 点,在人机环境系统中, 如何使人机分工合理,从 而达到整个系统的最佳效 率的发挥,正是人机工程 学研究的内容。人与机器 的功能特征比较见表5-1.
§5.2人机匹配法
§5.2人机匹配法
§5.2.3 人机的相互匹配
理一体化方法、安全教育方法、安全经济学方法等。
第5章 安全方法论
• 本质安全化方法 • 人机匹配法 • 安全生产管理一体化方法 • 系统方法 • 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方法 • 奖罚相结合的经济激励法 • 风险分析与评估
§5.2 人机匹配法
§5.2人机匹配法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共同造成的。因此,为 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要防止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人和机 的特点,使之在工作中相互匹配。
法可分为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两大类。 安全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揭示安全本质、安全的规律及其
发展的一般方法。 安全科学方法包括科学分析法以及数学分析法等。 安全科学研究的技术方法是在人们从事安全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中,
所采用的手段、途径、方法和行为方式等可操作的规则和模式。 安全技术方法包括本质安全化方法、人机匹配法、系统方法、生产安全管
1.人与机器功能特征的比较(2/2) 从表5-1中可以看出: 机器优于人的方面有:操作速度快,精度高,能高倍放大和进行高阶运算,人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课件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
自然语言处理 图像处理 数据挖掘
未来五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所趋
TWO
第二部分 发展阶段
2
第一阶段 计算阶段
什么是计算?
计算是将各种运算方法与 数据结合并得出结论的行 为。这种行为存在于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能机器人的计算
借助自然界(生物界)规律的启示,根据其规律,设计出求解 问题的算法。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 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现象与规律都可能成为计算智 能算法的基础和思想来源。
计算智能阶段智能设备特点
“能存会算” ——快速计算与存 储
第二阶段 感知智能阶段
什么是感知?
感知就是具有能够感觉内 部、外部的状态和变化, 理解这些变化的某种内在
含义的能力。
智能机器人的感知
一个鲜活的生命可以通过ta的各种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来 感受、理解外部和自己内部的变化。而一个智能机器人要感知 这个世界,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手段和信息处理方法。 对于许多机器人来说,获取信息的手段就是通过多种不同功能 的传感器来收集各种不同性质的信息。而对于信息的理解则是
?
简史
人工智能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但随着1941 年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技术已最终可以创造 出机器智能,“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 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 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 扩展,在它还不长的历史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比 预想的要慢,但一直在前进,从50年前出现至今, 已经出现了许多AI程序,并且它们也影响到了其 它 技术的发展。
粤教版 选修五
人工智能 第二讲
再论人工与智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1. 2. 3. 4.
第
章 疲劳程度:水平优于垂直。 视线变化习惯:左—右,上—下,顺时针。 准确性:水平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 观察情况的优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视区,仪表的布置必须考 虑这一点。 5. 设计依据: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6. 接受程度:直线轮廓优于曲线轮廓。 7. 颜色的易辨认顺序:红、绿、黄、白; 颜色相配时的易辨认顺序: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 白底红字。 8.物体的颜色在有色光源的照射下会产生变化,显现的颜色与物体本色, 照射光线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规律性。 9、眼睛在直视方向的最小分辨角和分辨颜色的情况。如表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
第
章
3
一、定量显示方式 二、定性显示方式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
章
3
信号表现形式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
第
章
3
仪表
仪表是信息显示器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种显示器, 按其认读特征分为两大类: 数字式显示器和模拟显示器。
第
章
3
常按对物体的辨认效果,即辨认的清晰程度和辨认速度,分为 4 个视区: 中心视区 最佳视区 有效视区 最大视区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提问: 有用吗? 举几个例子。
第
章
3
例如,地铁车厢里标示的线路图和站名。 公路、公交车站上各种路牌上的图形和字符(还要考虑行车速 度)、 产品上的标识符就更多了, „
3
视野和各视点上其反应速度及认读准确性 返回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2.色视野 白(最大) 黄 蓝 红 绿(最小) 水平 180° 120 100° 60° 60° 铅垂 130° 85° 80° 45° 40°
第
章
3
视野、色视野这些数据有用吗?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 视区
5.6 10.2 19.8 39.9 66.8
中刻度线长度(mm) 4.1 7.1 14.2 28.4 47.5
短刻度线长度(mm) 2.3 4.3 8.6 17.3 28.7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标数
标数的一般规则:
3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刻度、刻度线与单位值的关系
3
第
章
3
荣威550的一体化数字仪表键盘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4. 屏幕式显示
屏幕式显示装置是在有限面积的显示屏上显示各种类型信息的装置
特点:显示信息的种类多,显示效果好。 应用:显示器、示波器、雷达、彩超、各种产品上的显示屏等。
3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2) 数字式显示
后者误读率只有前者的1/10
第
章
3
直接用数码来显示机器有关的参数或工作状态。 特点:认读过程简单、直观,只要对单一数字或符号辨认识别就可以了。 认读速度快,精度高,且不易产生视觉疲劳。 应用:计算器、电子表及列车运行的时间显示屏幕。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混合显示
视觉的运动规律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视以线的移动对看清和看准物体有一定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利于在工程设计中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要求。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 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顺时针进行。 3)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 且不易疲劳。 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率优先 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3
第三章 视觉显示装置设计 显示装置是人机系统中,将机器的信息传递给人的一种 关键部件,人们根据显示信息来了解和掌握机器的运行情况, 从而控制和操纵机器. 按人接受信息的感觉通道不同,信息显示装置分为: 视觉显示,听觉显示和触觉显示。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1)模拟式显示
3
误读率约为33%
第
章
3
用模拟量(刻度和指针)来显示机器的有关参数和状态。
特点:显示的信息形象化、直观,使人对模拟值在全量程范围内所处的
位置一目了然,并能给出偏差量,对于监控作业效果很好。
应用:钟表、汽车上的油量表、氧气瓶上的压力表。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三种显示方式传递的信息特征
3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4.1 视觉显示器的类型和特征
显示器是指任何把信息由机器或环境传递给人的媒介. 因此
第
章
3
各种显示器可以是工业仪表、说明书、交通符号、报纸、收音机。
第
章
3
表3—4认读速度和准确度与直径大小的关系
刻度盘直径(mm) 25 44 70 观察时间(秒) 0.82 0.72 0.75 平均反应时间(秒)
视距为75cm
读错率 6 4 12
0.76 0.72 0.75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4. 刻度设计
度线)统称为刻度。图
第
章
3
(1)刻度:刻度盘上两最小刻度标记(刻度线)间的距离和刻度标记(刻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5)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其余97%的视 觉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在工作时,不应有突然转移的要求,否则会降低 视觉的准确性。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也应要求慢一些才能引起 视觉注意。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箭头或颜色预先引起人的注 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或者采用有节奏的结构; 6)对于运动一目标,只有当角速度大于1~2度/s时,且双眼的焦点同时 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才能监别也其运动状态。 7)人眼看一个目标要得到视觉印象,最短的注视时间为0.07~0.3s,这 里与照明的亮度有关。人眼视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0.17s。
第
章
3
优
最优
优于垂直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2 各仪表的误读率比较
3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 表盘尺寸设计
第
章
3
当刻度盘尺寸增大时,刻度、刻度线和指针、字符均可增大,这样可 提高清晰度。 但不是越大越好,因为刻度盘直径大了,眼睛观察仪表时的扫描路线 变长,这样反而影响读数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也多占据的安装空间。使 仪表安装即不紧凑又不经济。 当然刻度盘直径也不宜过小,这样使刻度标记过于密集,不利于认读。
人机工程学
第
章
3
3.4
显示设计——信息输入设计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4.1. 术语定义 1. 视野
(基本定义:)头部和眼睛在规定的条件下,人眼可觉察到的水平面与铅 垂面内所有的空间范围。(同义词:视场)
第
章
3
左眼、右眼和双眼的 直接视野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
章
3
细分的定义:直接视野 眼动视野 观察视野 直接视野 当头部与两眼静止不动时,人眼可觉察到的水平面与铅垂面 内所有的空间范围。 眼动视野 头部保持在固定的位置,眼睛为了注视目标而移动时,能依 次地注视到的水平面与铅垂面内所有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单眼和双眼眼动视 野。 观察视野 身体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头部与眼睛转动注视目标时,能依 次地注视到的水平面与铅垂面内所有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单眼和双眼眼动视 野。 观察视野 == 眼动视野 + 头的偏转角度(躯干、肩部不动)
第
章
3
3)两眼同时注视一处,很难分别看两处。目光巡视运动是点点 跳跃(如袋 鼠)而非连续(如蛇行)移动的。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4)对非中心视区的视觉对象,在偏离距离相同时,感知快慢(即敏感性) 的排序为: 左上, 右上, 左下, 右下 (有什么应用?)
第
章
3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5. 指针设计
3
第
章 模拟显示大多依靠指针指示。指针的设计能否适合人的视觉特征, 将直接影响仪表认读的速度和准确性,设计仪表指针一般应注意如下几个 问题。
3
• 指针的形状:简洁、明快、有明显的指示性形状 。见图T2
图 T2 指针的基本形状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
3
第
章
3
• 指针的长度 :对于指针不应遮挡刻度线的仪表,针尖应离开刻度线1— 2mm左右;对于覆盖刻度标记的窄条形指针,其长度不应超过大刻度标记。 • 指针的宽度:最重要的是针尖的宽度,针尖的宽度应与最小刻度线的宽度 相同;指针和刻度盘面应装配在相互靠近的平行平面内。
第三章 视觉与显示设计
人机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