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声音与环境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考点及题型归纳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声现象考点及题型归纳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考点及题型归纳【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诠释:1、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要点诠释: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

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

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019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知识点整理与中考题赏析

2019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知识点整理与中考题赏析

声学知识点整理与中考题赏析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题1 (2018•庆阳)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答案:B例题2 (2018•扬州)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答案:D例题3 (2018•无锡)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使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D.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答案:A二、常见发声体:1、人说话靠声带发声;2、弦乐靠弦的振动发声;3、管乐靠管内气柱振动发声;4、爆竹靠空气振动发声;5、蜜蜂飞行靠翅膀振动发声。

例题4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A.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 B.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C.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 D.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答案:A三、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在15℃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固>V液>V气,但是,有的固体传声速度比气体还慢,如软木。

例题5 (2018•遵义)2019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若一个人在发生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面,以下自救措施合理的是()A.就地静止等待B.大声呼救C.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D.用硬物敲击墙壁,水管等物传出声音答案:D例题6(2018•呼伦贝尔)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A.空气不能传声 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 D.固体不能传声答案:C例题7.(2018•杭州)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答案:D例题8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采用以下哪种方式开始计时误差较小()A.听到枪声时 B.听到发令员的哨声时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 D.看到发令枪冒烟时答案:D四、骨传声1、原理:固体能传声,且效果更好2、具体过程:声波经某一固体传导到颅骨或颌骨,经颅骨或颌骨到达鼓膜,由鼓膜经听小骨等传入听觉神经,传至大脑,人就产生了听觉。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全国各地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二○一三年福州市)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答案:15.振动音调(2019年庆阳市)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B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019年武汉市)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答案:D(2019年福州市)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振动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音调________。

(泰安市二〇一三年)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019年安徽)1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答案: D(乐山市2019年)4.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答案: B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2019年苏州市)2.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泰州市二O一三年)33.将钢锯条以图6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_▲__而发出声音。

(晨鸟)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01期2声的世界2019072459

(晨鸟)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01期2声的世界2019072459

2.声的世界一、选择(2019鄂州)13.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美D.频率高1.(2019淮安)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响度B音色 C.音调 D.频率(2019枣庄)4.关于图2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2019青岛)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C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2019自贡)2.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C)A. 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2019泰州)22.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D(2019乐山)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2019无锡)3.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A.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2019孝感)1.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2019庆阳)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2019武威)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2019苏州)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在的C:根据响度能分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 “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2019淄博)1、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填空题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填空题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1.(2019玉林,)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编钟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2019铜仁,10)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产生的,钟声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的。

3.(2019云南,15)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哨音是由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音的会发生变化(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4.(2019辽阳,13)周末康康和同学们去登山,当他首先到达山顶时,高兴地放声大喊,喊声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同学们在半山腰就能听出是康康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来判断的。

此时康康手腕上登山手表显示的大气压示数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山脚时的示数5.(2019辽阳,15)如图是一款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它正在监测一名孕妇腹中的胎儿,此监测仪采用了与医院B超类似的超声波技术,并能通过无线WIFI与智能手机连接,在手机屏幕上就能看到胎儿清晰的实时影像。

这款监测仪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智能手机通过波接收监测仪的数据;手机屏幕上的彩色影像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6.(2019株洲,1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7.(2019邵阳,21)在音乐演奏会上,艺术家使用笛子、二胡、古筝、钢琴等乐器合奏传统名曲,听众能分辨出有哪些乐器正在演奏,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

9.(2019江西,3)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

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__特征。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一、选择题。

1.(2019·东营2)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C2.(2019·青岛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答案】C3.(2019·淄博1)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C4. (2019·烟台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答案】A5.(2019·枣庄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通过声音的音调可辨别乐器的种类D.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答案】B6.(2019·临沂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B.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D.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答案】B7.(2019·泰安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D8.(2019·潍坊5)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的利用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的利用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的利用专题1.(2019娄底,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2.(2019邵阳,11)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3.(2019绥化,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地震、火山爆发只有超声波产生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4.(2019兰州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B.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C.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D.成语“震耳欲聋”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高5.(2019成都,3)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此现象可以说明()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6.(2019辽阳,15)如图是一款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它正在监测一名孕妇腹中的胎儿,此监测仪采用了与医院B超类似的超声波技术,并能通过无线WIFI与智能手机连接,在手机屏幕上就能看到胎儿清晰的实时影像。

这款监测仪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智能手机通过波接收监测仪的数据;手机屏幕上的彩色影像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7.(2019荆门,1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大B.医生利用超声波可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C.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高D.往暖瓶里灌水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8.(2019河北,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9.(2019广安,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0.(2019乐山,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11.(2019遂宁,3)关于能源、信息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天然气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广场舞的伴奏音乐“震耳欲聋”,这里的“震耳欲聋”指的是乐音的音调高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碱弱噪声12.(2019河南,8)13.(2019聊城,)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线和用电器之间,为了节能、方便,楼道照明灯普遍使用了声、光控开关,实现了只在夜晚天黑且有声音时灯才能亮,这种现象说明声波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14.(2019哈尔滨,38)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在月球上,表面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互相联系,其中的道理是15.(2019安顺,7)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声的世界(解析版)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声的世界(解析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 声的世界一、选择(2019鄂州)13.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美D.频率高1.(2019淮安)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响度B音色 C.音调 D.频率(2019枣庄)4.关于图2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2019青岛)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C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2019自贡)2.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C )A. 音调高低B. 音色好坏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2019泰州)22.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D(2019乐山)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2019无锡)3.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A.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2019孝感)1.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2019庆阳)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2019武威)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减弱噪声的(2019苏州)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在的C根据响度能分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 “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2019淄博)1、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 声音与环境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8•达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解答】解:A、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D、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2.(2018•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在学校周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D、教室安装隔音玻璃、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D错误。

故选:B。

3.(2018•攀枝花)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调B.响度 C.音色 D.声速【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ABC、两人同唱一首歌时,她们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她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错误、C正确;D、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4.(2018•怀化)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3)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物体;(4)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C错误;D、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5.(2018•兰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分析】(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3)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飞行;(4)辨别声音利用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

【解答】解: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都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演奏吉他时是琴弦振动发声,故B正确;C、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D、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

故选:C。

6.(2018•岳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弦的振动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吉它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B错误;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A。

7.(2018•天津)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 C.音色 D.频率【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选:A。

8.(2018•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响度与振幅有关。

【解答】解:A、超声波属于声音,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吹笛子时,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B错误;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振幅不同,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铜,故D正确。

故选:D。

9.(2018•安顺)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A、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D、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声传递信息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考点周围禁止鸣笛、禁止施工,即从声源出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

故选:D。

10.(2018•上海)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 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1.(2018•绵阳)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分析】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门窗关闭,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桌椅表面粗糙不平吸收声音,减小响度。

【解答】解:教室的长与宽约8m左右,在空教室讲话时,声音经墙壁反射回仅需0.04s左右,当回声比原声到达耳内的时间差低于0.1s时,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这就是空教室内讲话声特别响的原因;开着窗声音会传出室外减小响度,教室内放有桌椅,声音传播过程中会桌椅等物质吸收,使声音能量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即使有回声,也因能量变小而使声音变弱。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2018•湘西州)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A.mm B.cm C.dm D.dB【分析】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 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解答】解: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故选:D。

13.(2018•广东)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琴弦的振幅大,响度大,改变的是响度,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的,故C正确;D、小提琴和二胡是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4.(2018•黑龙江)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烛焰晃动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D.倒车雷达【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解答】解:A、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B、钢尺振动可以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C、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C错误;D、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