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带图题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江苏卷)高清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地理(江苏卷)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1~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4.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右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两次大地震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7~8题。
7. 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目(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2.(6分)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A.a1=g,a2=g B.a1=0,a2=gC.a1=0,a2=g D.a1=g,a2=g3.(6分)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4.(6分)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4.5×10﹣5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
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 B.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C.河南岸的电势较高D.河北岸的电势较高5.(6分)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B.C.tanθD.2tanθ6.(6分)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理(全国卷2)含解析(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 )(数学理)【教师简评】按照“保持整体稳定,推动改革创新,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命题指导思想,本套试卷的总体印象是:题目以常规题为主,难度较前两年困难,得高分需要扎扎实实的数学功底.1.纵观试题,小题起步较低,难度缓缓上升,除了选择题11、12、16题有一定的难度之外,其他题目难度都比较平和.2.解答题中三角函数题较去年容易,立体几何难度和去年持平,数列题的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由去年常见的递推数列题型转变为今年的数列求极限、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不易拿满分,概率题由去年背景是“人员调配”问题,转变为今年的与物理相关的电路问题,更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两道压轴题以解析几何和导数知识命制,和去年比较更有利于分步得分.3.要求考生有比较强的计算能力,例如立体几何问题,题目不难,但需要一定的计算技巧和能力.不管题目难度如何变化,“夯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硬道理.(1)复数231i i -⎛⎫= ⎪+⎝⎭(A )34i -- (B )34i -+ (C )34i - (D )34i + (2).函数1ln(1)(1)2x y x +-=>的反函数是(A ) 211(0)x y ex +=-> (B )211(0)x y e x +=+> (C )211(R)x y e x +=-∈ (D )211(R)x y e x +=+∈(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325x y x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A )1 (B )2 (C )3 (D )4 (4).如果等差数列{}n a 中,34512a a a ++=,那么127...a a a +++= (A )14 (B )21 (C )28 (D )35(5)不等式2601x x x --->的解集为 (A ){}2,3x x x -<或> (B ){}213x x x -<,或<< (C ) {}213x x x -<<,或> (D ){}2113x x x -<<,或<<(6)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A )12种 (B )18种 (C )36种 (D )54种(7)为了得到函数sin(2)3y x π=-的图像,只需把函数sin(2)6y x π=+的图像 (A )向左平移4π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4π个长度单位(C )向左平移2π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2π个长度单位(8)ABC V 中,点D 在AB 上,CD 平方ACB ∠.若CB a =uu r ,CA b =uu r,1a =,2b =,则CD =uu u r(A )1233a b +(B )2133a b + (C )3455a b + (D )4355a b +(9)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SA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A )1 (B (C )2 (D )3(10)若曲线12y x -=在点12,a a -⎛⎫ ⎪⎝⎭处的切线与两个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8,则a =(A )64 (B )32 (C )16 (D )8(11)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三条棱AB 、1CC 、11A D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 )有且只有1个 (B )有且只有2个 (C )有且只有3个 (D )有无数个(12)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F 且斜率为(0)k k >的直线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3AF FB =u u u r u u u r,则k =(A )1 (B (C (D )2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2010年上海高考数学文科试卷带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数学(文科)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6分)本大题共有14题,考生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已知集合{}1,3,A m =,{}3,4B =,{}1,2,3,4AB =则m = .【测量目标】集合的基本运算.【考查方式】直接给出两个集的并集,根据集合的定义求元素. 【参考答案】2【试题解析】显然m =2. 2.不等式204xx ->+的解集是 . 【测量目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考查方式】直接给出分数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 【参考答案】{}24|<<-x x 【试题解析】204xx ->+等价于(x -2)(x +4)<0,所以4x -<<2. 3.行列式ππcossin 66ππsin cos 66的值是 .【测量目标】行列式的运算.【考查方式】直接给出行列式,根据行列式运算法则求值. 【参考答案】0.5 【试题解析】ππcossin66ππsin cos 66=πππππ1cos cos sin sin cos 666632-==.4.若复数12i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z z += .【测量目标】复数的基本运算.【考查方式】直接给出复数z ,求其共轭复数,进而根据运算法则求值. 【参考答案】62i -【试题解析】z z z +=(12i)(12i)12i 62i -++-=-.5.将一个总数为A 、B 、C 三层,其个体数之比为5:3:2.若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应从C 中抽取 个体. 【测量目标】分层抽样.【考查方式】给出样本,根据分层抽样求样本的个体. 【参考答案】20【试题解析】从C 中抽取20102100=⨯. 6.已知四棱椎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6 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8PA =则该四棱椎的体积是 . 【测量目标】锥的体积.【考查方式】直接给出四棱锥的底面边长和高的值,利用椎体体积公式求体积. 【参考答案】96 【试题解析】9683631=⨯⨯=V . 7.圆22:2440C 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3440x y ++=的距离d = . 【测量目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方式】给出圆一般方程,得到圆心坐标,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参考答案】3【试题解析】圆心(1,2)到直线3440x y ++=距离为3542413=+⨯+⨯.8.动点P 到点(2,0)F 的距离与它到直线20x +=的距离相等,则P 的轨迹方程为 . 【测量目标】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考查方式】给出符合抛物线定义的动点数据,利用代数关系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参考答案】y 2=8x【试题解析】P 的轨迹是以(2,0)F 为焦点的抛物线,p =2所以其方程为y 2=8x. 9.函数3()log (3)f x x =+的反函数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 【测量目标】反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考查方式】直接给出函数,求其反函数,进而得出交点坐标. 【参考答案】(0,-2)【试题解析】函数3()log (3)f x x =+的反函数为33-=xy ,另x =0,有y =2-.10. 从一副混合后的扑克牌(52张)中随机抽取2张,则“抽出的2张均为红桃”的概率 为 (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测量目标】随机事件与概率.【考查方式】给出等可能事件,利用排列组合求概率.【参考答案】351【试题解析】“抽出的2张均为红桃”的概率为213252C 3C 51=.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每天9:00开园,20:00停止入园.在右边的框图中,S 表示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在每个整点报道的入园总人数,a 表示整点报道前1个小时内入园人数,则空白的执行框内应填入 .【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方式】根据程序框图的逻辑结构,得到S 与a 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S ←S +a.【试题解析】依步骤得S ←S +a.12.在n 行m 列矩阵12321234113*********n n n n n n n n n n ⋅⋅⋅--⎛⎫ ⎪⋅⋅⋅- ⎪⎪⋅⋅⋅ ⎪⋅⋅⋅⋅⋅⋅⋅⋅⋅⋅⋅⋅⋅⋅⋅⋅⋅⋅⋅⋅⋅ ⎪ ⎪⋅⋅⋅---⎝⎭中,第11 题图 记位于第i 行第j 列的数为(,1,2,)ij a i j n =⋅⋅⋅.当9n =时,11223399a a a a +++⋅⋅⋅+= . 【测量目标】矩阵的定义.【考查方式】给出矩阵的行和列,求出各对角元素值,最后求和. 【参考答案】45【试题解析】11223399a a a a +++⋅⋅⋅+=1+3+5+7+9+2+4+6+8=45.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Γ的中心在原点,它的一个焦点坐标为(5,0),1(2,1)e =、2(2,1)e =-分别是两条渐近线的方向向量.任取双曲线Γ上的点P ,若12OP ae be =+(a 、b ∈R ),则a 、b 满足的一个等式是 . 【测量目标】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方式】根据给出的方向向量,求出渐进线的方程,从而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再利 用平面向量得到点到坐标原点的向量坐标求出啊,a ,b 关系. 【参考答案】4ab =1.【试题解析】1(2,1)e =、2(2,1)e =-是渐进线方向向量,所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 为.x y 21±=,又1,2,5==∴=b a c (步骤1) 双曲线方程为1422=-y x ,12OP ae be =+=),22(b a b a -+,1)(4)22(22=--+∴b a b a ,化简得4ab =1 . (步骤2)14.将直线1:10l x y +-=、2:0l nx y n +-=、3:0l x ny n +-=(n ∈*N ,2n)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记为n S ,则lim n n S →∞= .【测量目标】简单的极限运算.【考查方式】直接给出直线方程,观察图形得出可行域代数关系,利用极限求最小值.【参考答案】12【试题解析】B )1,1(++n nn n 所以BO AC ⊥,(步骤1) n S =)1(21)2221(221+-=-+⨯⨯n n n n 所以lim n n S →∞=12 . (步骤2)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20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必须 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满足线性约束条件23,23,0,0x y x y x y +⎧⎪+⎪⎨⎪⎪⎩的目标函数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1B .32C.2D.3 【测量目标】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考查方式】直接给出约束条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当直线z x y =+过点B (1,1)时,z 最大值为2. 16.“()π2π4x k k =+∈Z ”是“tan 1x =”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测量目标】充要条件的判定. 【考查方式】充分,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ππtan(2π)tan144k +==,所以充分;但反之不成立,如5πtan 14=. 17.若0x 是方程式 lg 2x x +=的解,则0x 属于区间 ( ) A.(0,1) B.(1,1.25) C.(1.25,1.75) D.(1.75,2)【测量目标】二分法的计算.【考查方式】根据给出的函数,构造新的函数,将选项带入新函数得到答案. 【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04147lg)47()75.1(,2lg )(<-==-+=f f x x x f 由构造函数.02lg )2(>=f 知0x 属于区间(1.75,2).18.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sin :sin :sin 5:11:13A B C =,则ABC △ ( ) 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测量目标】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考查方式】给出三角形内角正弦的比值,从而得到三角形边长的比值,利用余弦定理得到 余弦值,最后判断角的大小.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由sin :sin :sin 5:11:13A B C =及正弦定理得::a b c =5:11:13由余弦定理得22251113cos 02511C +-=<⨯⨯,所以角C 为钝角.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74分)本大题共有5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 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 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π02x <<,化简: 2πlg(cos tan 12sin )lg[2cos()]lg(1sin 2)24x x x x x +-+--+.【测量目标】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对数的化简和计算.【考查方式】给出计算式,通过三角函数的变换,化简,再根据对数的基本运算求值. 【试题解析】原式=2lg(sin cos )lg(cos sin )lg(sin cos )0x x x x x x +++-+=.20.(本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7分,第2小题满分7分.如图所示,为了制作一个圆柱形灯笼,先要制作4个全等的矩形骨架,总计耗用9.6米铁丝,再用S 平方米塑料片制成圆柱的侧面和下底面(不安装上底面).(1)当圆柱底面半径r 取何值时,S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该 最大值(结果精确到0.01平方米);(2)若要制作一个如图放置的,底面半径为0.3米的灯笼,请作出 用于灯笼的三视图(作图时,不需考虑骨架等因素).【测量目标】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和三视图,柱体的面积.【考查方式】写出含未知量底面积代数式,利用函数的知识求最值,根据空间想像能力绘制 较为准确三视图.【试题解析】(1) 设圆柱形灯笼的母线长为l ,则l =1.2-2r (0<r <0.6), (2) 23π(0.4)0.48πS r =--+, (步骤1) (3) 所以当r =0.4时,S 取得最大值约为1.51平方米; (4) 当r =0.3时,l =0.6,作三视图. (步骤2)21.(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一个小题满分6分,第2个小题满分8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585n n S n a =--,n ∈*N(1)证明:{}1n a -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n S 的通项公式,并求出使得1n n S S +>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 . 【测量目标】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考查方式】给出数列前n 项和的代数关系式,证明等比数列,进而求出等比数列的前n 和, 利用比较大小求解.【试题解析】(1) 当n =1时,a 1=-14;当2n时,a n =S n -S n -1=-5a n +5a n -1+1,所以151(1)6n n a a --=-, (步骤1)又a 1-1=-15≠0,所以数列{a n -1}是等比数列;(2) 由(1)知:151156n n a -⎛⎫-=- ⎪⎝⎭,得151156n n a -⎛⎫=- ⎪⎝⎭(步骤2)从而1575906n n S n -⎛⎫=+- ⎪⎝⎭ (n ∈*N ); (步骤3)由S n +1 > S n ,得156522,log 114.96525n n -⎛⎫<>+ ⎪⎝⎭≈,最小正整数n =15.(步骤4) 22.(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3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8分. 若实数x 、y 、m 满足x m y m -<-,则称x 比y 接近m . (1)若21x -比3接近0,求x 的取值范围;(2)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a 、b ,证明:22a b ab +比33a b +接近2(3)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π,,D x x k k x ≠∈∈Z R .任取x D ∈,()f x 等于1sin x +和1sin x -中接近0的那个值.写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奇偶性、最小正周期、最小值和单调性(结论不要求证明).【测量目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奇偶性和周期..【考查方式】给出条件求符合条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满足条件的绝对不等式相互之间比较大小.根据函数的奇偶,周期性,以及最小值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试题解析】(1) x ∈(-2,2); (步骤1)(2) 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a 、b,有223322a b ab a b +>+>(步骤2)因为2233222()()0a b ab a b a b a b +--+-=-+-<,(步骤3)所以223322a b ab a b +-<+-,即a 2b +ab 2比a 3+b 3接近2(3) 1sin ,(2ππ,2π)()1|sin |,π1sin ,(2π,2ππ)x x k k f x x x k x x k k +∈-⎧==-≠⎨-∈+⎩,k ∈Z ,(步骤4) f (x )是偶函数,f (x )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T =π,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0,(步骤5) 函数f (x )在区间π(π,π)2k k -单调递增,在区间π(π,π+)2k k 单调递减,k ∈Z .(步骤6) 23(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已知椭圆Γ的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0,)A b 、(0,)B b -和(,0)Q a 为Γ的三顶点.(1)若点M 满足1()2AM AQ AB =+,求点M 的坐标; (2)设直线11:l y k x p =+交椭圆Γ于C 、D 两点,交直线22:l y k x =于点E .若2122b k k a=-,证明:E 为CD 的中点;(3)设点P 在椭圆Γ内且不在x 轴上,如何构作过PQ 中点F 的直线l ,使得l 与椭圆Γ的两个交点1P 、2P 满足12PP PP PQ +=12PP PP PQ +=?令10a =,5b =,点P 的坐标是(-8,-1),若椭圆Γ上的点1P 、2P 满足12PP PP PQ +=,求点1P 、2P 的坐标.【测量目标】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直线方程和椭圆标准方程,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椭圆中的探索性问题.【考查方式】通过向量坐标的基本运算求M.根据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的位置关系,解出两直线的斜率代数关系,再进行证明.根据向量等式的关系以及直线和椭圆方程的线性关系求出坐标. 【试题解析】(1) (,)22ab M -;(步骤1)(2) 由方程组122221y k x p x y a b=+⎧⎪⎨+=⎪⎩,消y 得方程2222222211()2()0a k b x a k px a p b +++-=,因为直线11l y k x p =+:交椭圆Γ于C 、D 两点,所以∆>0,即22221a k b p +->0,设C (x 1,y 1)、D (x 2,y 2),CD 中点坐标为(x 0,y 0),(步骤2)则212102221201022212x x a k px a k b b p y k x p a k b ⎧+==-⎪+⎪⎨⎪=+=⎪+⎩,由方程组12y k x py k x =+⎧⎨=⎩,消y 得方程(k 2-k 1)x =p ,(步骤3)又因为2221b k a k =-,所以2102222112202221a k p px x k k a k b b p y k x ya kb ⎧==-=⎪-+⎪⎨⎪===⎪+⎩,(步骤4)故E 为CD 的中点;(3) 因为点P 在椭圆Γ内且不在x 轴上,所以点F 在椭圆Γ内,可以求得直线OF 的斜率k 2,由12PP PP PQ +=知F 为P 1P 2的中点,根据(2)可得直线l 的斜率2122b k a k =-,从而得直线l 的方程.(步骤5)1(1,)2F -,直线OF 的斜率212k =-,直线l 的斜率212212b k a k =-=-,解方程组22112110025y x x y ⎧=-⎪⎪⎨⎪+=⎪⎩,消y :x 2-2x -48=0,解得P 1(-6,-4)、P 2(8,3).(步骤6)。
山东2010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安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与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I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㈠㈡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钱别(jiàn)晦涩(huì)铁栅栏(zhà)浑身解数(xiè)B.扒手(pá)吱声(zī)和稀泥(hé)步履蹒跚(pán)C.蓄养(xù)寒噤(jìn)露马脚(lòu)扪心自问(mèn)D.顺遂(suí)什锦(shǐ)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依稀澎涨戈壁滩云蒸霞蔚B.涵盖阴霾捉谜藏烘云托月C.贻误函道交际舞寥若晨星D.吆喝绪论擦边球名门旺族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移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天安门”前花团锦蔟,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想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2010年高考试题----文综地理(浙江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解析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解析:主要通过判断等温线、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是对影响气候因素的考查,欧洲1月0℃等温线实际上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也是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
因为这二种气候类型最冷月都是高于0℃的,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必须小于0℃。
西欧0℃等温线颁布受西风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及变质作用;是一道初高中知识结合的题目,这里涉及到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中的变质作用。
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是有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该地貌的基岩是石灰岩为主,因此再结合试题材料可以判断。
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A.风带南移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解析:本小题通过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判读及冬季降水成因的判读来考查气候形成因素。
读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可以得出,这是一个冬雨明显的区域,冬雨是被西风带控制时,盛行西风把海洋中水汽送到陆地,且距海洋越近降水越多。
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比较耶路撒冷与喀布尔冬温差异,二者纬度相差不大,影响气温因素不外乎在地势高低与距海远近了。
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1.(4分)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2.(4分)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3.(4分)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B.提供面料C.加工D.送货上门4.(4分)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5.(4分)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配送仓库B.面料厂C.制衣厂D.仓储中心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6.(4分)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7.(4分)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4分)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9.(4分)S地的纬度()A.与M地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C.高于N地D.低于M地10.(4分)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4分)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6分)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3.(2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1)读图,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河、黄河、河.(2)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1.(4分)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政策、交通等),沿海滩涂受海水影响明显,含盐量高,经过改良后方可种植农作物.【解答】解:沿海滩涂受海水的影响,盐度或含盐量较大,影响很多农作物生长,经过改良后,适应性的植物还应是耐盐。
2010安徽省高考试卷含解析最新考试题库(完整版)_图文

1、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0·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A B C D【解析】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答案】C2.(2010·浙江文综·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解析】图(1)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2)是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二牛抬杠)。
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
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
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
由此,战国、秦、西汉都早于东汉,排除!、B、C三项。
【答案】D1.(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图1 图2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解析】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的进步。
【答案】B2.(2010·海南单科·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如图2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C.带动民用企业D.与洋商争利【解析】题目的指向性,问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铁厂的选址,从成本,利润的角度都应该选在铁矿附近,看图汉阳铁厂距离铁矿很远,可见其选址主要考虑的是官府如何有效监管。
【答案】B2.(2010·海南单科·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如图2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C.带动民用企业D.与洋商争利【解析】题目的指向性,问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铁厂的选址,从成本,利润的角度都应该选在铁矿附近,看图汉阳铁厂距离铁矿很远,可见其选址主要考虑的是官府如何有效监管。
【答案】B5.(2010·江苏单科·1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
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建国后初期经济政策的理解。
根据图示反映的是1954年,经分析A 和 C项是在1958年,故应排除;B项是在1956年,故应排除。
【答案】D1.(2010·安徽文综·17)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图5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90年代初,排除②,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排除③。
【答案】B2.(2010·四川文综·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②选项,前半部分正确,属于其积极意义,但是后半部分与当时阶段特征不符合,因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还不可能做到与外企合作生产。
【答案】C2.(2010·重庆文综·22)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解析】注意宣传画中“保卫莫斯科”的字样,这是莫斯科保卫战时期,二战期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
苏联建设没有对外资本的依赖,因为二战的爆发,苏联没有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没有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不大。
【答案】B1.(2010·天津文综·5)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首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②。
【答案】C1.(2010·上海单科·35)从分散到整体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15分)(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2分)(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
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13分)(1)答案1: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2分)其他答案:两者颠倒或其他区域的文明。
(0分)(2)史实(10分)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
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琡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
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
其他答案。
(0分)组织(3分)答案1:时间准确,按阶段叙述且成结构。
(3分)答案2:以上三要素缺一。
(2分)答案3:只具备以上某一要素。
(1分)其他答案:(0分)3.(2010·北京文综·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所以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应该是在汉朝。
【答案】C1.(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9)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
此漫画反映了()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解析】此题如果单纯从画面去考虑,倒是很容易选择:双方把武器放下相互拥抱:流浪的女儿(左)箭头朝下,双臂紧握武器,仍具有防卫意识;“不列颠娜”(右)把盾牌放下,箭头向上,主动伸出双臂拥抱“美利坚”。
如此画意不是很明显吗?C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干扰,问题出在对漫画所反映的内容的历史背景知识没有牢固掌握,关于美国独立的战争的过程,新课程教材无论是人教和岳麓版,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很模糊。
所以此题实际上只涉及初中历史知识。
美国独立战争:1775(6)—1783,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由此可以排除C。
A、B容易排除。
当然漫画实际上反映的是1782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两国正式结束战争状态。
【答案】D2.(2010·江苏单科·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
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威海卫和刘公岛,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答案】A1.(2010·安徽文综·15)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解析】仔细观察图和注释,漫画瓢上有一个“鄂”字,标题《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已经顾此失彼。
B不能体现顾此失彼,C无法体现材料所体现的形势,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个瓢,无法准确的表达当时的形势。
漫画中没有体现革命派力量的强大,排除D。
【答案】A1.(2010·安徽文综·16)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析】从图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从广州出发,进军武昌,南京,上海,可以判定为北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
【答案】B2.(2010·全国Ⅱ卷文综·1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解析】注意时间是1925年,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以“时间”作为基点的选择题类型。
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中国革命需要“工人农民及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普遍的参加”,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
这次大会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宣传了自己的思想主张;1925年5月的五卅运动,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多次开会研究对策。
蔡和森提出:应当把工人的经济斗争转变到民族斗争。
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以不可遏止的浩大声势迅速席卷全国。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发展。
这年年初党召开四大时还只有党员 994 人,同年 10 月即增加到三千人,年底更达到一万人。
说明共产党快速发展是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所产生的作用。
【答案】D3.(2010·福建文综·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