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全覆盖”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课 实 践教 学 过程 中 , 积极 地 组织 和 引导 学生 参 与各 种社 会实 践 活动 , 拉 近 了学生 与社 会之 间 的距 离 。 进 而 提 高 了学生 的社 会认 知能 力 。 有利 于学 生在 毕业 后快 速地 适应 社会 , 实现 自我 价值 与社 会价值 的结 合
2 高 职 院校 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 课 实践 教 学 的 现 状 分 析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6 — 1 8
作者 简介 : 党红艳( 1 9 7 9 一) , 女, 江苏南通人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学部讲师 , 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
, 6 2 l
南通 纺织 职业 技术 学 院学报 ( 综 合版 )
2 0 1 3 焦
2 1 改革教 学方式 , 充分 利 用多媒体 先进教 学 手段 。以丰富的 图片和 微 电影 等形 式来演 示课堂 内容 . 并
在 课件 中设置 实践 讨 论环 节 。 运用 问题 式 教 学方式 , 结 合 案例 讨 论法 等 多种教 学 方 法来 组 织学 生 开展 实
念 的变 迁和 生 活方 式 的 转变 进 行 系统 讲解 后 . 设计 了 “ 我 崇拜 的 商业 精 英 ” 实践 环 节 . 组 织 学 生收 集 市场 经 济 体 制下 涌 现 出来 的 成功 商 业人 士 , 并 对他 们成 功 的社 会 环境 、 个 人 成长 经 历 、 个 人 品质 的形成 、 企业 的发 展 、 行业 的法律 法 规 以及 同学 们对 他们 成 长成 功 的感悟 等 多个 方面 进 行分 析和 探讨 这 样 的教 学 内 容 改 革有 利于 提高 学生 收集 材料 、 分析 材 料 的能力 , 有 利于培 养学 生 的批 判式思 维能 力和 创业创 新能 力 。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的有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的有

20221034097【课程思政】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途径研究陈莹莹(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 要]实施“课程思政”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院校在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内涵和“课程思政”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加强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力度,深入提炼专业课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完善课程设计,将“课程思政”自然而然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

为国家、为社会、为产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肩负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有效途径[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2)10-0097-03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hen Yingying(Heilongjiang V 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0)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nd fulfill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Mo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ick to the core, i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connotation "course education" and "course educ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value orientation,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class teach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knowledge learning, change the specialized course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tensify the course education resources of mining, Further refin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s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mprove the curriculum design, naturally integra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pecialized courses,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the country, for the society, for the industry to shoulde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shoulder the new generation.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implementation; Effective Approach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法 。
关 键 词 :高 职 院校 ; 思想 政 治 理 论 课 ;课 堂 实 践 教 学 ;困境 ;出路
当前各 高 职 院校 的思 想 政 治理 论课 教 育教 学 工 作 都不 同程度 地 存在 着 教育 教 学 内容 抽象 、教 育教 学方 式单一 、教 育教学效果不 佳的 问题 。高职学生 的 身心 发展及其培养 目标具有特殊性 :第 一 ,高职教育 强调学 生应用型 技能的学 习、锻炼 与应 用 ,更加注 重 学做结 合 、在做 中学 、学 以致用 ;第 二 ,当前 以 “ 0 9 后 ”为主体 的高职学生有较 前更多的知 识、更 宽的视 野、更强 的主体意识 ,但也有认识易于偏 颇 、片面强 调 实用 、盲 目追求 自我 等不足 。这 些决定 了思政理 论 课教学必须 重视针对性 和实践性 ,必须 因材施 教 、因 势利 导 ,强调 实践 、强调人 人参 与 ,引导学 生全 面 、 客观 、辩证 地 分析 和 解 决 问题 ,促 进 他们 的 思 想道 德 、政治觉悟 、能力素 质等全面 的提高 。但是 ,如何 有效 实 施 与思 政理 论 课教 育 教学 目标相 适 应 的 、高 职 学 生 乐 于 参 与 并 且 可 以广 泛 参 与 的 实 践 教 学 方 式 ?这个 问题 需要 我 们在 现有 实践 中反 思与 探 必须 担 当起 实 践教 学 的组 织 者 、 引导者 、解 疑 者 、评价者 ( 当然 ,思政课教 师不是这些方 面的唯一 者) 。就是说 ,实 践教 学必须 是在 教师 指导 下 、有 师 生 共 同参 加 的 、 以学 生 的广 泛参 与 和全 面 受益 为 目 标 的 一种教 学 方 式 。 3 在方法 上 :把实践教学理解 为就 是走出校园的 . 参观 、调查 、公 益活 动 、假 期兼 职等社 会实 践活 动 , 思政 课 教 师配 合学 生 教育 管 理部 门 ( 学生 处 、 团委 等 )进 行实 践指 导 ( 主要是看 计 划 、阅总结 ) 。其 实 这种 做法 只是 狭义 理 解 的实 践教 学 —— 社 会实 践 教 学 。 当前 的客观条件决定 了这种社 会实践教学会遇 到 很多 困难 :首先是活动 经费不足 ,学校资金 并不 充裕 的情况下 怎么可能保证 不小的社会 实践专项资金 ?何 况 ,很多高 职 院校思 政课教 学还 有被边 缘化 的趋 势 。 其次 ,社 会实践教学 可供 使用 的资源短缺 ,能有几个 实践基地 可 以同时接 纳大量学生 ?去哪里进行社 会实 践?最 后 ,随着高 职的扩招 ,全体学生人 人参与社会 实践 的组织管理 困难 巨大 ,经常只能把实 践教学方案 虚置 于计 划 、不能得 到真 正 的落实 ;或者 以点带 面 , 只选 取一部分学生 代表参加 。更有甚者 ,有些实践教 学方 案简化 到只要 学生到实 践基地 参观或就 老师指定 的主题进行社 会调 查等 ,学 生交一篇 总结 报告就算 完 成 了实践任务 ,老师批完总结 报告 就算完成 了教学任 务 ,实 践教学 的实 效性 大打折 扣 。 我们认 为 ,思政 课 实 践教 学应 该 是包 括 事 实 内 容 、时间 ( 括课 内课外 ) 包 、空间 ( 括校 内校 外 ) 包 、 方式 ( 包括 多种多样 )各 种要素的有机结 合 ,其 目的 在 于培养学 生应用马克思 主义理论观察社 会、思考 人 生 、分析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引导学 生构建正确 的思 想品德和政治理论体系 。所 以,我们采用这样的定义 : “ 践教学 即在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教师组 织 下 ,为 了实 实 现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育教学 目标 ,根据既定 的教学 计 划 ,利用直 观鲜活 的图像 、案例 、情 境等 ,激 活学 生 学 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使学生通 过调研 、研讨 等方 式直接参与教学活动 ,感知社会 ,体验人生。实现 ‘ 教 化 ’与 ‘ 内化 ’ ‘ ’与 ‘ ’相 统一的一种教学模 、 知 行 式。 l ”f 】思政课 的实践有 同于专业 课实践 :都是 强调 学做结合 ;但二者又有 区别 :专业课 实践强调在动 手 中掌握一 种技能 ,思 政课实践注重 在多场所考察 、多 角度 思考 和多 方式 实践 中提 升综 合素质 能力 。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当前高职“课程思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思政课;现实问题;对策引言:高等专科学校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面向特定的社会职业而开展的一项以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活动。

它的目标和专业性质更加明显。

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本”的缺陷,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特殊问题。

一、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思政课”的实效性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念,使其具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意识。

加强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是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资讯大爆炸的年代,各种观念的冲击,使人的三观形成常常是盲目的。

而高职大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理想信念比较模糊,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促进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

其次,强化实践活动,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光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思政课是“知识、觉悟、能力”的教育目标,它既要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又要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他们懂得做人、做事,从而达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困境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它的有效性。

(一)普通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较低,知识面较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不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学生的兴趣会极大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业表现普遍较差,且缺乏系统性的政治理论学习,也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

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

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

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高职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高职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思想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等。

因此,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探索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内涵特点、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路径探究来探讨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问题提出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和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年学生面临着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价值观挑战,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如何让课程更加思政化,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不佳。

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思政能力,也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因此,对于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有效落实。

2. 正文2.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指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思政课”理念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大思政课”理念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大思政课”理念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摘要:“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提出的相关要求是高校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高校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转变死板、单一的教学形式,革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和思想发展需要,可以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思政课”理念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

关键词:大思政课;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思政课教学模式引言高职院校要“善用大思政课”,紧紧依托大思政课主渠道,积极打造协同育人主阵地,着力发挥师资队伍主力军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要善用主渠道,上好思政关键课程;筑牢主阵地,推进多方协同育人;建强主力军,扛起立德树人重任。

一、转变教师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这里提到的“协同育人”侧重强调育人的协作性,是通过整合事物间的内在要素“构建协同的育人机制”。

因此,教师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才能够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首先,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需要教师潜心研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其次,广大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改革是“大思政课”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德才兼备、德技双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再次,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引入“思政元素”,使理科知识与文科内容相结合,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1]。

二、丰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覆盖了历史与现实、政治和政策、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内容。

近年来,又加强了“四史教育”,新增了“学习筑梦”专题课程,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再次引燃了学生学习奋斗的热情和筑梦铸魂的精神。

课堂教学要和生活相结合。

大思政课要将教学内容从教材拓展到社会生活领域,积极与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热点及身边人、身边事相结合。

建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建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3 对 学 院 而言 ,是 实现 人 才培 养 目标 、创 新发 展 的 、
需要
迁 ,高职 学生 的思想 观念 暴 露 出许 多新 的问题 :集 体观 念
高 职院 校办 学 的宗 旨是 为社 会 培养 高技 能人 才 和高 素
淡 薄 、缺 乏社 会 公德 心 、理想 信 念 模 糊 ,社 会 责 任感 缺 乏 质 劳动 者 。这就 决 定 了高职 大 学生 应该 有较 好 的政 治理 论 等 。因此 ,必 须延 伸思 想 政 治理 论课 教育 空 问 ,让学 生 积 水平 和 良好 的思 想 道德 素质 。在 实 践 中培养 学生 的 实践 意
践 、再认 识 ,循 环往 复 , 以至无 穷 。作 为 高校 德 育 课程 的 长期 以来 ,思想 政 治理 论课 教 师 习惯 于沿 用传 统 的教 学方
思想 政治 理论 课 ,本 身就 具 有很 强 的 实践 性 ,它 既 强调 理 法 和 手 段 ,没 有 考 虑 学 生 自身 思 想 特 点 和 心 理 倾 向 的变
论 性 ,也 强 调 实 践 性 ;既 强 调 认 识 性 ,也 强 调 活 动 性 。 因
化 ,严 重脱 离大 学 生 的实 际状 况 。作 为思想 政 治理 论课 教 具体 化 、形 象 化 、才能 突 出教学个 性 和特 色 。
此 ,在 思 政 课 教 学 中 引 入 实 践 教 学 , 实 现 教 与 学 的 良性 互 师 ,只有 不 断地 创 新教 学方 法 和手 段 ,使抽 象 的理 论 知识

j辽。i|学磐豸≯ 尹劣职

Vo 1 l 2
. 慧I I H EVA N H ANIE UA ■■—— , .A N I ROT A EN LS 7ON 警■■ 9 O GG CI LCI T RL 圜 _ N H L O T CI J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路及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路及资源整合

治教 育 的针 对性 和 实 效性 。
【 关键词 】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的一 个重要组 成部 分和重要环节。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 ,工 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 式全面推广和实施的背景 ,高职院校思政 课要进一 步体 现其育人作用与效果 ,就必须积极探索和改革 思政课教 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文拟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 教学 的意 义和资源整合两方 面,对此进行 了初步探讨 。
二 、 工 学 结合 人 才 培 养模 式 下 实践 教 学 的关 键 环 节
概括来说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专 业技能为 目标 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将 现代 教育制度与劳动制 度有机结合 的一种新心 型学 习制 度 ,是将 学生的课堂学习与 实际工 作结合在 一起 ,培养学 生职业 发展 的人 才培养机制 。 工学结合是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 ,它强 调 了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应 与学生应未来职业的工作过程。工 学结合 才培养模式体 现了职业 教育发展的 内在规律和本质 要求 ,实施工学结合是 高等职业 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 ,是培 养高技能 型的出色 的职业 教育模 式。因此 ,更好地整合工学 结合期 间各种实践教学 资源 ,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 变化 、新要求 ,是 当前工学 结合 环境 下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 课实践教学改革 的题 中应有之义 。 思政专 业课 教师 要 自觉树 立和 实践教 育理 念 ,明确各 门课程都具有育人 功能和育人职责。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 学模式下实践教学 环节不断强化的教学环境下 ,把学生的思 想政治教育 与学生 专业 知识 与实践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 来 ,明确思政课教 育的 目标 ,互相配合 ,积极参与思政课实 践教学 的相关 活动 ,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训实践活动 中完成思 政课安排 的实践教 学任务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提 高思政素质和能力 。 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中,最显著 的变化和特点是理论教 学时数大 大减 少 ,实践 教学课时明显增多。课堂教学和实践 教学都是 思想 政治课 理论课教学活动不可缺少 的重要组成部 分,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 实践教学是对课 堂教学的延伸 、拓展和深化 ,是巩 固理论教 学成果 的重要 环节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因此要把实 践教学纳 入课 程教学计划 ,做好对实践教学 的总体设计和安 排 ,明确实践教 学 的教 学 目标 。工 学结合人才 培养模式 下 , 高职 院校 思政课 教学 ,应该尽可能地加大实践教学 比重 ,创 新实践教 学的方式方法 ,挖掘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尤其要 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 根据需要 ,因地 制宜 ,利用学生课余 时 间, 在校 内 、 课 堂上进行 。或在校外进行 。 这种类型便于操作 、 经常化 ,学生参与面广 ,应成为实践教学 的主体部 分 ,长期 坚持 ,形成系列模式 ,打造 实践教学 品牌 。第 三 ,优化整合 物质资源 。实践教学 的开展需要必要 的物 理空间资源 ,现实 状况是条块分割 , 各 种资源为个部 门所 占有 。应该统一协调 , 实行资源共享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正 常 开 展创 造 有 利 条件 。健 全 的规 章 制 度 是 实 践 教 学规 范 实施 的基本 保 障 , 这 就需要 建 立起 一套 由学
校党委统一 领导、 相关部 门分工 负责的管理体制 ,
学习兴趣 , 充分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 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 , 在教学管理部门的理解和参与 位, 最 终 达 到提 高 学生 发 现 问题 、 分 析 问题 和 解决 问 下 , 由学 校 教辅 部 门共 同组 织实 施 , 使 思 政课 实 践 教 题 的实 践能 力 。通过 制定 系统 的教 学计 划 , 统一 教学 学具 备 良性 发 展 的外 部环 境 , 没 有 后 顾之 忧 , 进 而 不 要求、 教 学标 准 和 实施 方 案 , 把 实践 教 学 的教 学 时数 断地发 展 和成熟 。… 纳 入 总学 时 , 确 保 实践 教 学 贯穿 于 教学 全 过 程 , 使 整 二、 以项 目化 教 学 为载 体 , 从 教 学 内容 上 落 实思 个实 践教 学过 程 具有 相对独 立性 。 政课 实践教 学 覆盖全 校 学生
0c t . 2 0 2 0l 4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9 6 4 0 . 2 0 1 4 . 1 0 . 0 7 4
实现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 全覆盖". 的有效途径
蓝 燕
( 鄂州 职业 大学 社科 部 , 湖北 鄂州 4 3 6 0 9 9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在推 进 思政 课 “ 三全 型 ”实践教 学新 模 式过程 中 , 针 对 实践教 学参 与人 数 少、 覆盖面小、 影 响 力有
限等 普遍 问题 , 围绕 实践教 学课程 体 系的构 建、 实践 教 学 活动载 体 以及 组 织 管理 等 方 面 , 探 讨 分析 如何 实现 实 践 活动 “ 全覆 盖”的有 效途径 , 为 实践教 学新模 式 的 完善 和 全 面推 进提供 借 鉴 。 关键 词 : 思政 课 ; 实践教 学 ; 全覆 盖 ; 项 目化 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G 7 1 1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8 — 9 6 4 0( 2 0 1 4)1 0 0 1 6 0 . 0 2
自“ 0 5方 案 ” 颁 布 实施 以来 , 在 各 高 校 大 力 进行 行全 面 考 核 、 综合 评 价 , 将 学 生 的实 践教 学 考 核成 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 结合本校教 改 规定 相应 的学 分 , 计入 整体 学业 成绩 中。在考 核方 式
的具体实际 ,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一线教学经验的 上注重多样性 , 既重视评价结果也重视评价过程 , 教 积累, 初步构建起全方位 、 全覆盖 、 全过程 的“ 三全型 ’ 师 评 价 与 自我评 价 相 结 合 , 形 成 开放 、 灵活、 互 动 的 实践 教学模 式 。 考核 评价 模式 。 以构 建课 程 体 系为 主 导 , 从 观念 上 转 变 对 思 最后 , 完善思政课实践教 学各项保障制度 , 形成 政课 实践 教学 的认 识 思政课 实践教学的合力 。思政课 实践教学体 系的有
其次 , 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 价标准 , 体现 项 目化教学是近几年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 中探 “ 能力 考核 ”的要 求 。思政 课实 践教 学 的考核应 该结 索 出来 的 最新 成果 , 其 主要 特 点是 以学 生 为 主体 , 以 合 自身 性质 和 特 点 , 突破 传 统 的知 识 考核 , 突 出能 力 能力为本位 , 以项 目为载体 , 通过学生直接参与项 目 目标 , 体现 “ 能力考核” 的要求 。在考核 内容上注重 全过程 , 实现教 、 学、 做 的一体化。项 目化教学强调 考 核学 生 的参 与程度 , 一 个 项 目任务 的实 施要 求人 人 学 生 的直 接参 与 , 正好 满足 了 思政课 实 践教 学覆 盖 全 参与 ; 对 学 生在 完 成 项 目任 务 中所 起 的作 用 , 以及 学 体学生的要求 , 从根本上解决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 生对实践任务结果 的展示效果 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进 参与积极性不高 、 参与人数不多的现状 。因此 , 建立
第3 4 卷 第 l O期
V0 1 . 3 4 No . 1 0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K a i f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Ed u c a t i o n
2 0 1 4年 1 0月 2 0日


高校尤其是倡导工学结合 的高职院校在思政课 效运 转 , 关键 在 于组建 一支 以思政课 专 职教 师为 主 、 中开展实践教学 , 既符合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各 院系学 生 工 作 干部 及 各 班辅 导 员 相 互 配合 的稳 定 规律 , 又契合高职院校突 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 的师资 队伍 , 对实 践教 学进 行具 体 管理 。实 践教 学基 式。要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实到位 , 一定要把实践教 地 是落 实思 政课 实践 教学 的物 质基 础 , 要建 立相 对 独 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 的地位 , 逐步构建系统的 课程体系, 纳入 到思政课 日常教学规范管理之中。 首先 , 明确思 政课 实践 教学 目的 , 制定相 对完 整 、 独 立 的 教学 计 划 。 思政 课 实 践 教学 的 目的 就是 要 调 动学 生参 与 实践 教学 的 主动性 和积 极性 , 激 发学 生 的 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 建立稳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 为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