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or CS 课件第四章
合集下载
Illustrator CC 平面设计课件-第4章第3-4节

通过【颜色】面板设置对象的填充颜色,效果如图所示。激活【笔触】按钮,单击 【颜色】面板中的【无】按钮,如图所示。
4.4.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使用【网格工具】 ,将鼠标移到填充好的椭圆对象的内部,此时鼠标变成 形状, 在椭圆对象上单击,即可创建一个简单的渐变网格物体,效果如图所示。此时椭圆内 部各增加了一条横向网格线和纵向网格线,网格线相交形成的网格点会自动的填上当 前的前景色。
4.4.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使用【直接选择工具】,单击选择相应的网格点,通过【颜色】面板设置颜色,最 终效果如图所示。
知识链接: 【创建渐变网格】对话框中的【外观】选项用于创建简单的高光效果,包括3个选 项设置。【平淡色】是将对象的原始颜色均匀的应用于表面,没有高光效果,如图所 示。 【至中心】可创建一个位于对象中心的高光,如图所示。 【至边缘】创建一个位于对象边缘的高光,如图所示。
4.3.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描边】属性: • 【粗细】:用来设置轮廓线的宽度,还可以通过工具选项属性栏设置轮廓线的 粗细。 • 【端点】:用来设置轮廓线中各线段的开始和结尾的形状,有平头端点、圆头 端点和方头端点3种不同的顶点样式,平头端点是系统默认的样式。 • 【边角】:用来设置轮廓线的拐点,即轮廓线的拐角形状。有斜接连接、圆角 连接和斜角连接3中拐角样式。 • 【虚线】:用来设置轮廓线的虚线效果。虚线是指虚线线段的长短,间隔是指 虚线线段之间的间距。 • 【对齐描边】:其中包括使描边居中对齐、使描边内侧对齐、使描边外侧对齐 3中对齐方式。 • 【限制】:用来设置斜角的长度,它将决定笔画沿路径改变方向时伸展的长度。
(13)选择如图所示的网格点,将RGB值设置为255、131、69。 (14)选择如图所示的网格点,将RGB值设置为194、0、0。
4.4.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使用【网格工具】 ,将鼠标移到填充好的椭圆对象的内部,此时鼠标变成 形状, 在椭圆对象上单击,即可创建一个简单的渐变网格物体,效果如图所示。此时椭圆内 部各增加了一条横向网格线和纵向网格线,网格线相交形成的网格点会自动的填上当 前的前景色。
4.4.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使用【直接选择工具】,单击选择相应的网格点,通过【颜色】面板设置颜色,最 终效果如图所示。
知识链接: 【创建渐变网格】对话框中的【外观】选项用于创建简单的高光效果,包括3个选 项设置。【平淡色】是将对象的原始颜色均匀的应用于表面,没有高光效果,如图所 示。 【至中心】可创建一个位于对象中心的高光,如图所示。 【至边缘】创建一个位于对象边缘的高光,如图所示。
4.3.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描边】属性: • 【粗细】:用来设置轮廓线的宽度,还可以通过工具选项属性栏设置轮廓线的 粗细。 • 【端点】:用来设置轮廓线中各线段的开始和结尾的形状,有平头端点、圆头 端点和方头端点3种不同的顶点样式,平头端点是系统默认的样式。 • 【边角】:用来设置轮廓线的拐点,即轮廓线的拐角形状。有斜接连接、圆角 连接和斜角连接3中拐角样式。 • 【虚线】:用来设置轮廓线的虚线效果。虚线是指虚线线段的长短,间隔是指 虚线线段之间的间距。 • 【对齐描边】:其中包括使描边居中对齐、使描边内侧对齐、使描边外侧对齐 3中对齐方式。 • 【限制】:用来设置斜角的长度,它将决定笔画沿路径改变方向时伸展的长度。
(13)选择如图所示的网格点,将RGB值设置为255、131、69。 (14)选择如图所示的网格点,将RGB值设置为194、0、0。
Illustrator CS5应用案例教程第4章

4.1.2 认识扭曲对象工具 在【变形工具】的工具组里有多种用来扭曲变换图形的隐藏工具。使用这 些扭曲变形工具可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形效果。其每个隐藏工具的具体使 用技巧在下表中逐一有所介绍。
/ / / / h ttp:/// / / http://www.hzp580.c om / / / http://www.xcdnpx.c om/ / / / http://www.dgxc / / / http://ww //// http:/ // / / / htt p:/// // http://www.023haier.n et/ / / / http://www.meidix.co m/ / / / http://www.hthq //bbs/
4.1.1 认识编辑对象工具
当设计师绘制的图形越来越复杂,包含的对象越来越多。如何排列与组织 这些对象和图形,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就需要更多的了解一些用 于编辑路径和图形的工具。 1.【旋转工具】、【镜像工具】,是用来旋转、镜像图形的,旋转、镜像 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双击【旋转工具】、【镜像工具】打开对话框, 通过设置参数来完成旋转、镜像。也以直接对图形进行自由旋转、自 由镜像。 2.【比例缩放工具】、【倾斜工具】、【整形工具】同属于工具箱中的一 组,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比例与倾斜程度。【比例缩放工具】是指在 水平、垂直方向,或是同时在这两个方向上扩大或缩小对象,是相对 于缩放中心点而言的。 3.【自由变换工具】与【比例缩放工具】相似,只是此工具没有中心点的 限制,变换图形更自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工具的操作技
巧,创建和绘制比较复杂的矢量图形。在案例绘制过程中进一 步体会【透明网格工具】、【宽度工具】、【形状生成器工具】 等新增功能的编辑效果。
Illustrator CC 平面设计课件-第4章第1-2节

4.2.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渐变颜色填充是指两种以上的颜色之间相互混合的填充方式,渐变是在一个或多个 对象中创建颜色平滑颜色过度的方法,渐变可以存储为色板,以便于将其应用到其他 的对象。
【渐变】面板用来应用、创建和修改渐变。单击工具箱中的【渐变】按钮 ,或执 行【窗口】|【渐变】菜单命令,可以打开【渐变】面板,如图所示。
本实例讲解如何利用渐变颜色填充文化用品,效果如图所示。
案例预览
4.2.1 知识要点
听我讲
本实例主要讲解通过选择工具选中图形对象,通过【渐变】和【颜色】面板更改填 充属性,重点掌握如何添加渐变色块以及对渐变工具的使用。
4.2.2 实现步骤
Hale Waihona Puke 听我讲(1)打开随书附带光盘中的素材|Cha04|文化用品.ai文件,如图所示。 (2)选择书的封面,即蓝色的线条,如图所示。 (3)打开【渐变】面板,将【类型】设置为【线性】,将0%位置处的RGB值设置为 0、172、236,将100%位置处的RGB值设置为113、122、186,将【角度】设置为18,将 【描边颜色】设置为无,如图所示。 (4)选择书的背面,即红色的线条,如图所示。
(13)效果如图所示。
4.1.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色彩模式是指同一属性下的不同颜色的集合,它反映了图像文件不同的色彩范围。 Illustrator CC 中提供了RGB、CMYK、HSB、Web安全RGB和灰度5中色彩模式。其中最 常见的是CMYK和RGB模式,而CMYK是默认的色彩模式。
RGB色彩模式是一种加色模式,其图像是由红、绿、蓝3种颜色叠加组合而成的,其 主要作用于显示。RGB这三种基色中的每一种单色都有一个0~255的取值范围,如图所 示。
Illustrator CC 平面设计课件-第4章第5-6节

(14)按Alt+Ctrl+3组合键,显示所有隐藏的图形对象,最终效果如图所示。
4.5.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在Illustrator中,提供了大量的应用颜色与渐变工具,包括工具箱、色板面板、 颜色面板、拾色器和吸管工具等,可以方便地将颜色与渐变应用于绘制的对象与文字 内。描边则将颜色应用于轮廓,填充将颜色、渐变等应用于填充对象。
4.6.2 实现步骤
听我讲
(1)启动Illustrator CC 软件,选择【文件】|【打开】命令,打开随书附带光 盘中的素材|Cha04|盆花.ai文件,如图所示。
(2)使用【选择工具】,单击选择第一个花盆对象,如图所示的对象。 (3)通过【颜色】面板将所选对象的填充颜色的RGB值设置为92、57、0,如图所 示。 (4)并将【描边粗细】设置为0.01pt,如图所示。
吸管工具技巧四: 吸管工具工具强大之处还在于可以吸取Illustrator软件界面之外的颜色。方法如 下: (1)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要改变颜色的图形,如图所示。 (2)然后使用【吸管工具】,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光标移到Illustrator界面之 外的任意目标颜色处,释放鼠标,即可将吸取的颜色填充到需要改变颜色的图像上面, 如图所示。
4.6.2 实现步骤
听我讲
பைடு நூலகம்
(5)使用【选择工具】,单击选择第一束花的花瓣对象,如图所示。 (6)并在菜单栏中选择【选择】|【相同】|【外观】,选择后的效果如图所示。 (7)在【颜色】面板中将描边属性设置为无色,效果如图所示。
4.6.2 实现步骤
听我讲
(8)使用【选择工具】,单击选择第二束花的花盆对象,效果如图所示。 (9)在【颜色】面板将所选对象的RGB值设置为130、58、0,效果如图所示。
4.5.3 知识解析
听我讲
在Illustrator中,提供了大量的应用颜色与渐变工具,包括工具箱、色板面板、 颜色面板、拾色器和吸管工具等,可以方便地将颜色与渐变应用于绘制的对象与文字 内。描边则将颜色应用于轮廓,填充将颜色、渐变等应用于填充对象。
4.6.2 实现步骤
听我讲
(1)启动Illustrator CC 软件,选择【文件】|【打开】命令,打开随书附带光 盘中的素材|Cha04|盆花.ai文件,如图所示。
(2)使用【选择工具】,单击选择第一个花盆对象,如图所示的对象。 (3)通过【颜色】面板将所选对象的填充颜色的RGB值设置为92、57、0,如图所 示。 (4)并将【描边粗细】设置为0.01pt,如图所示。
吸管工具技巧四: 吸管工具工具强大之处还在于可以吸取Illustrator软件界面之外的颜色。方法如 下: (1)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要改变颜色的图形,如图所示。 (2)然后使用【吸管工具】,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光标移到Illustrator界面之 外的任意目标颜色处,释放鼠标,即可将吸取的颜色填充到需要改变颜色的图像上面, 如图所示。
4.6.2 实现步骤
听我讲
பைடு நூலகம்
(5)使用【选择工具】,单击选择第一束花的花瓣对象,如图所示。 (6)并在菜单栏中选择【选择】|【相同】|【外观】,选择后的效果如图所示。 (7)在【颜色】面板中将描边属性设置为无色,效果如图所示。
4.6.2 实现步骤
听我讲
(8)使用【选择工具】,单击选择第二束花的花盆对象,效果如图所示。 (9)在【颜色】面板将所选对象的RGB值设置为130、58、0,效果如图所示。
中文版Illustrator+CS6第4章 图形的选择与编辑

案例位置:案例文件\第4章\制作炫彩 线条.ai 视频位置:多媒体教学\4.5.4.avi 实用指数:★★★★☆ 本例主要讲解【用顶层对象建立】命令 制作炫彩线条。
1.绘制矩形,利用网格工具创建网格填充 并改变颜色
2.复制多份矩形并利用调整颜色命令更改 不同的颜色
3.绘制不规则图形,利用封套扭曲将图形 变形
4.2.3 轮廓化描边 首先选择要轮廓化描边的图形对象,然后执行菜单栏中的【对象】|【路 径】|【轮廓化描边】命令,即可将选择的图形对象的描边轮廓化。轮廓 化后的描边变成填充区域,可以利用将其填充新颜色。
4.2.4 偏移路径
【偏移路径】命令可以通过设置【位移】的值,将路径向外或向内进行偏 移。
4.2.5 简化路径锚点 【简化】命令可以对复杂的路径描点进行适当的简化处理,以提高系统的 显示及图形的外观。
4.2.8 分割下方对象
【分割下方对象】命令可以根据选择的路径分割位于它下面的图形对象。 选择的路径可以是开放路径,也可以是封闭路径,但只能选择一条路径, 作为分割的路径,不能是多条。
4.2.9 分割为网格 【分割为网格】命令可以将任意形状的图形对象,以网格的形式进行分割。 利用该命令可以制作网格背景效果,还可以制作图形对象的参考线。
4.4.5 膨胀工具 【膨胀工具】 与【缩拢工具】 的作用正好相反,主要将图形对象进行扩张 膨胀变形。它也可以原地按鼠标膨胀图形或拖动鼠标膨胀图形。
4.4.6 扇贝工具
【扇贝工具】 可以在图形对象的边缘位置创建随机的三角扇贝形状效果, 特别是向图形内部拖动时效果最为明显。
4.4.7 晶格化工具 【晶格化工具】 可以在图形对象的边缘位置创建随机锯齿状效果。
案例位置:案例文件\第4章\制作空间 舞台效果.ai 视频位置:多媒体教学\4.3.8.avi 实用指数:★★★★★ 本例主要讲解利用【自由变换工具】制 作空间舞台效果。
AI 第4单元 课件

Illustrator CS5 平面设计与制作
第4单元 :图表设计与版式编排
任务3:杂志内页制作
8. 调整段落。 9. 仿照最终完成稿完成右侧文字排版。
The End
Thanks !
Illustrator CS5 平面设计与制作
第4单元 :图表设计与版式编排
图表制作 制作过程:
首先制作底图。底图共分了4个图层,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图层中的图形都 是由圆形构成或是由圆形变化而来,而且这几个圆的圆心是相同的。
底图由四部分图形组成
1.在工具栏中选中椭圆工具,之后按住“Shift”键在画板上绘制一个正圆, 并暂时将内部填充设置为单色(如右图所示)。
图表制作 制作过程:
8. 调整好渐变后,将隐藏的三个图层显示,并进行编组。
任务2 制作名片
Illustrator CS5 平面设计与制作
第4单元 :图表设计与版式编排
任务1:制作名片 制作完成图:
Illustrator CS5 平面设计与制作
第4单元 :图表设计与版式编排
任务1:制作名片 案例分析:
Illustrator CS5 平面设计与制作
第4单元 :图表设计与版式编排
任务1:制作名片 制作过程:
Illustrator CS5 平面设计与制作
第4单元 :图表设计与版式编排
任务1:制作名片 制作过程:
2. 利用钢笔工具绘制一组叶子造型。绘制完成后将叶子进行编组。
Illustrator CS5 平面设计与制作
Illustrator CS5 平面设计与制作
第4单元 :图表设计与版式编排
任务1:制作名片 制作过程:
5. 选中叶子图案,按住Alt 进行拖拽复制,将复制除得图形放大,并置于名 片的右侧底部,将放大的叶子图案填充渐变则进行调整。调整颜色完毕 后对其再次进行复制。 6. 调整两组较大的叶子图案的位置和角度,使它们一部分错开,一部分相 互重叠,并使叶子的一部分延伸到画板以外。 7. 将下层叶子的透明度调为30%,上一层叶子的透明度调整为70%。 8. 利用矩形工具在画板底部绘制一条绿色的横向细条。使其一部分在画板 内一部分在画板外。
【精品】illustrator cs4 实用教程PPT课件

Illustrator中还包括一种称为Web Safe RGB的模式(Web完全模式),它是 RGB模式的子集,用来定义适用于网络发布的颜色空间。
1.2.2 CMYK模式
CMYK模式与RGB模式产生色彩的原理不同,RGB模式模拟的是色 光混合效果,而CMYK模式模拟的是油墨混合效果,即当白光(3种最 大亮度的基色光的混合)照射到半透明油墨上时,部分光谱被吸收后, 剩余的光反射到人眼中产生的颜色,所以CMYK模式是一种减色模式。 理论上,纯青色(C)、洋红(M)和黄色(Y)色素在合成后可以吸收 所有光线并产生黑色,由于所有打印油墨都包含一些杂质,比如说有杂 质的青色油墨除了反射蓝光和绿光以外,还会反射一点点不能完全吸收 的红光,因此,这3种油墨的混合实际生成土灰色,必须与黑色(K)油 墨合成才能产生真正的黑色。为避免与蓝色混淆,黑色用K而非B表示。 将这些油墨混合重现颜色的过程称为四色印刷,CMYK模式又被称为印 刷模式。CMYK模式包含的色彩数量要少于RGB模式,有些在屏幕上看 到的颜色在印刷品上却无法显现,这部分颜色成为溢色,如图1-6所示。
1.1.1 点阵图
点阵图是由像素组成的。在Photoshop中随意打开一个像素图像文 件(如psd文件),用缩放工具将其放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看到紧密 排列的颜色方块,如图1-1所示。每个小方块就是一个像素,点阵图文 件记录了每一个像素的颜色信息。点阵图与图像分辨率有关,分辨率 越高,意味着可以把单位图像分割成更多的小方块,图像细节更丰富, 当然文件也就越大。
此外,通过菜单中的“新建”命令,也可新建文件。方法:执行菜单中 的“文件|新建”命令(快捷键〈Ctrl+N〉),将弹出“新建文档”对话框, 如图1-8所示。
在“新建文档”对话框中,设置文档的“名称”、“新建文档配置文 件”、“大小”、“单位、取向和“颜色模式”等参数后,单击“确定”按 钮,将会新建一个当前工作文档,从而出现完整的工作界面。
1.2.2 CMYK模式
CMYK模式与RGB模式产生色彩的原理不同,RGB模式模拟的是色 光混合效果,而CMYK模式模拟的是油墨混合效果,即当白光(3种最 大亮度的基色光的混合)照射到半透明油墨上时,部分光谱被吸收后, 剩余的光反射到人眼中产生的颜色,所以CMYK模式是一种减色模式。 理论上,纯青色(C)、洋红(M)和黄色(Y)色素在合成后可以吸收 所有光线并产生黑色,由于所有打印油墨都包含一些杂质,比如说有杂 质的青色油墨除了反射蓝光和绿光以外,还会反射一点点不能完全吸收 的红光,因此,这3种油墨的混合实际生成土灰色,必须与黑色(K)油 墨合成才能产生真正的黑色。为避免与蓝色混淆,黑色用K而非B表示。 将这些油墨混合重现颜色的过程称为四色印刷,CMYK模式又被称为印 刷模式。CMYK模式包含的色彩数量要少于RGB模式,有些在屏幕上看 到的颜色在印刷品上却无法显现,这部分颜色成为溢色,如图1-6所示。
1.1.1 点阵图
点阵图是由像素组成的。在Photoshop中随意打开一个像素图像文 件(如psd文件),用缩放工具将其放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看到紧密 排列的颜色方块,如图1-1所示。每个小方块就是一个像素,点阵图文 件记录了每一个像素的颜色信息。点阵图与图像分辨率有关,分辨率 越高,意味着可以把单位图像分割成更多的小方块,图像细节更丰富, 当然文件也就越大。
此外,通过菜单中的“新建”命令,也可新建文件。方法:执行菜单中 的“文件|新建”命令(快捷键〈Ctrl+N〉),将弹出“新建文档”对话框, 如图1-8所示。
在“新建文档”对话框中,设置文档的“名称”、“新建文档配置文 件”、“大小”、“单位、取向和“颜色模式”等参数后,单击“确定”按 钮,将会新建一个当前工作文档,从而出现完整的工作界面。
Illustrator平面设计第4章-(共10章)

4.6.4 使用智能参考线
智能参考线是一种临时性的参考线。选择“视图”>“智 智能参考线是一种临时性的参考线。选择“视图”>“智 能参考线”菜单,然后用鼠标移动图形, 能参考线”菜单,然后用鼠标移动图形,此时会显示出光 标当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例如当前选择对象的类型、 标当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例如当前选择对象的类型、角度 这些信息会随者鼠标的移动发生相应的改变。 等。这些信息会随者鼠标的移动发生相应的改变。
课堂练习——绘制折扇 课堂练习——绘制折扇
利用本章所学内容制作下图所示折扇。 利用本章所学内容制作下图所示折扇。
• 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封套的形状,制作出一些特殊效果。 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封套的形状,制作出一些特殊效果。
4.4.2 编辑封套对象
选择“对象”>“封套扭曲”菜单下的相关命令, 选择“对象”>“封套扭曲”菜单下的相关命令, 封套扭曲 可以编辑封套。 可以编辑封套。
4.5 管理对象
4.5.1 群组对象
• 选中要组合的多个对象,选择“对象”>“群组”菜单, 选中要组合的多个对象,选择“对象”>“群组 菜单, 群组” 或按【Ctrl+G】组合键,即可将对象组合 将对象组合。 或按【Ctrl+G】组合键,即可将对象组合。 • 如果使用选择工具进行选择,选中的是整个组合后的图形 如果使用选择工具进行选择, 对象;如要选择单独的一个图形进行修改,则选择编组选择 对象;如要选择单独的一个图形进行修改,则选择编组选择 工具。 工具。 • 选中组合对象后,选择“对象”>“取消编组”菜单,或 选中组合对象后,选择“对象”>“取消编组 菜单, 取消编组” Ctrl+Shift+G】组合键即可取消群组。 按【Ctrl+Shift+G】组合键即可取消群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隔墙有〔 耳) 16.有〔 口 〕无心
11.面红〔 耳 〕赤 12.充〔 耳 〕不闻 19.冷〔 眼〕旁观 20.巧立名〔 目) 23.历历在〔目 ) 24.〔 口 〕不择言 27出人〔头 〕地 31赏欣悦〔目 ) 28有〔 眼〕无珠 32.仰人〔 鼻〕息
35.良药苦〔 口) 36.举〔 目 〕无亲 39.品〔 头 〕论足 40.掩人〔 耳 〕目
感谢您的关注!ຫໍສະໝຸດ 2.〔 口 〕是心非6.虎〔 口 〕余生 10.信〔 口 〕开河 14.〔 口 〕说无凭 18.〔 眼〕明手快 22.另〔 眼 〕相看 26.如雷贯〔 耳) 30.改〔 头 〕换面 34.〔 口 〕提面命 38.迎〔 头〕痛击
3.祸从〔 口 〕出
7.洗〔 耳 〕恭听 15.光彩夺〔目)
4.苦〔口 〕婆心
41.〔 耳〕闻目 赌
44.以〔眼 〕还〔眼) 47.交〔头 〕接〔 耳)
42.獐〔 头 〕鼠〔目)
45.〔 耳 〕濡〔 目 〕染 48.〔 头 〕〔头 〕是道
43.〔 头〕痛医〔 头〕:
46.〔 耳 〕〔 目〕一新 49.〔 耳 〕聪〔 目 〕明
课题设计——《小静物表现》
把小的物体进行数倍的放大,以产生和小静物常态巨 大的视觉反差,展现静物的形态、质感、细节之美
创意课题
课题设计——《五官的联想》
以人的五官为设计元素,组合成两个创意图形。 可以利用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做形态处理。
1.一〔 目 〕十行
5.异〔口 〕同声 9.〔头 〕破血流 13.刮〔目 〕相看 17.有〔 目 〕共赌 21.过〔 眼 〕云烟 25.鼠〔 目 〕寸光 29 有〔口 〕难言 33〔 目 〕中无人 37.触〔目 〕惊心
11.面红〔 耳 〕赤 12.充〔 耳 〕不闻 19.冷〔 眼〕旁观 20.巧立名〔 目) 23.历历在〔目 ) 24.〔 口 〕不择言 27出人〔头 〕地 31赏欣悦〔目 ) 28有〔 眼〕无珠 32.仰人〔 鼻〕息
35.良药苦〔 口) 36.举〔 目 〕无亲 39.品〔 头 〕论足 40.掩人〔 耳 〕目
感谢您的关注!ຫໍສະໝຸດ 2.〔 口 〕是心非6.虎〔 口 〕余生 10.信〔 口 〕开河 14.〔 口 〕说无凭 18.〔 眼〕明手快 22.另〔 眼 〕相看 26.如雷贯〔 耳) 30.改〔 头 〕换面 34.〔 口 〕提面命 38.迎〔 头〕痛击
3.祸从〔 口 〕出
7.洗〔 耳 〕恭听 15.光彩夺〔目)
4.苦〔口 〕婆心
41.〔 耳〕闻目 赌
44.以〔眼 〕还〔眼) 47.交〔头 〕接〔 耳)
42.獐〔 头 〕鼠〔目)
45.〔 耳 〕濡〔 目 〕染 48.〔 头 〕〔头 〕是道
43.〔 头〕痛医〔 头〕:
46.〔 耳 〕〔 目〕一新 49.〔 耳 〕聪〔 目 〕明
课题设计——《小静物表现》
把小的物体进行数倍的放大,以产生和小静物常态巨 大的视觉反差,展现静物的形态、质感、细节之美
创意课题
课题设计——《五官的联想》
以人的五官为设计元素,组合成两个创意图形。 可以利用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做形态处理。
1.一〔 目 〕十行
5.异〔口 〕同声 9.〔头 〕破血流 13.刮〔目 〕相看 17.有〔 目 〕共赌 21.过〔 眼 〕云烟 25.鼠〔 目 〕寸光 29 有〔口 〕难言 33〔 目 〕中无人 37.触〔目 〕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