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结构
作文的结构有哪些

作文的结构有哪些
作文是一种文体,它是一种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和观点的文体。
作文的结构是指作文的组织形式和布局,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一个好的作文结构能够使文章更加清晰、连贯和有条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合理的结构来展开表达。
一般来说,作文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开头,开头部分是作文的引子,它应该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
开头可以采用引言、描述、引题等方式,引出文章的主题,为文章的发展打下基础。
2. 中间,中间部分是作文的主体,是作者对主题进行展开和论述的地方。
在中间部分,作者可以通过举例、论证、对比等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和有说服力。
3. 结尾,结尾部分是作文的总结和收尾,它应该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回顾和总结,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结尾可以采用归纳总结、提出建议、引用名言等方式,使文章的结尾更加
有力和有感染力。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题和观点来灵活运用作
文的结构,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和有条理。
同时,作者还可以根
据不同的作文类型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总之,作文的结构是作文的骨架,它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一个合理的结构能够使文章更加清晰、连贯和有条理,让读者更容
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因此,作者在写作时应该注重作文结构
的构建,使文章更加完美和有力。
写作文有几种构段

写作文有几种构段几种常见的构段方式:1.总分关系: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述全段的主要内容,再围绕这句话从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分述。
它包括:①先分后总②先总后分③总—分—总2.并列关系:一段话中,围绕一个意思,分别写了几个方面,句与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并列存在3.因果关系:一般一段话中有两层意思:一层写原因,另一层写结果,两者构成因果关系,有的先因后果,有的先果后因。
4.承接关系:整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有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方位顺序组织材料的5.转折关系:段内层次的意思有肯定与否定之别,并有明显的转折词“可是”或“但是”等分开扩展资料:对于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都要有一定的行文逻辑,这样才能使文章有条理性、清晰性。
常用的逻辑分成两种:(1)表明顺序:空间、时间、事情的发展等(2)构段方式:总分、分总、承揽、同列等。
写下不好文章,首先必须把握住表明对象的特征,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合理的表明顺序。
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恰当的顺序能够恰当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够协助读者认知,在说明文等叙述性较强的文体中,表明顺序更是必不可少的。
课本中很多文章在篇章结构上很存有特色,例如总分短式构段、首尾呼应等,这就是文章的“文体”所在。
课文涉及的题材如此众多,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结构,为学生在写作中起到整体把握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的“导向”尤为重要。
以一段话为训练点,学习构段方式。
小学课文中段落的结构虽然形式不尽相同,但只要注重段落教学,就能够找出具备规律性的段落做为“例子”展开存有重点的教学,在“学段落写下段落”的过程中起著以少胜多的功效。
基准:“按事情发展顺序”唐璜的构段方法CX480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课文写给的一件事情的出现、经过和结果怎样,还要使学生懂课文中的段落就是怎样叙述事情的发展的。
作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作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作文是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写作形式之一,掌握良好的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对于提高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作文的结构和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帮助你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作文结构1.引言段:作文的引言段是整篇文章的开篇之作,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引言段可以使用引语、问题、事例等方式。
同时,还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并提前交代清楚文章的观点。
2.主体段:主体段是作文的核心部分,需要展开主题并进行论述。
主体段通常包括两到三个方面或论点,每个方面或论点分别组织成一个段落。
在主体段中,可以使用比较、举例、对比、引用权威观点等手法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
3.结论段:结论段是作文的总结与归纳,需要对前面的论述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结论或建议。
结论段可以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或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拓展。
二、写作技巧1.主题明确:在写作开始前,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观点,避免跑题和泛泛而谈。
主题明确有助于写作思路的清晰,使文章连贯有序。
2.逻辑严谨: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避免观点之间没有联系或链接不紧密。
可以通过使用连接词和过渡词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严谨。
3.言之有据:为了增强文章的可信性和权威性,需要使用事实、数据、实例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样不仅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还能提高作文的质量。
4.情感表达:在适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感人的事例等,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情感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5.语言简洁明了:在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繁琐的词语,力求言简意赅、明了易懂。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有利于提高作文的可读性和表达效果。
6.审稿修改: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进行审稿和修改。
审稿时要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同时还要审查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修改时可以删除一些冗余和重复的内容,确保文章的精炼和条理。
作文写作结构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 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 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 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 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 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 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 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 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 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 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 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辉煌。 刘翔,亚洲飞人,他用12.88秒的时间打破了世界 纪录,让世人为他骄傲,为中国骄傲,如果不是 他平时在训练中珍惜时间,秒秒必争,现在何以 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怎么能让全世界为他欢呼, 为他鼓掌?刘翔将时间变成他手中的王牌,在最 短的时间里发出王牌,赢得胜利。试问,一个不 珍惜时间的人,他懂得出示这张王牌吗?只可能 随意发牌,被别人的王牌重重的压在下面。 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吧,让我们的生 命唱起来,让我们的生命舞起来,让我们的生命 亮起来!
议论文常见结构
一、横向并列结构 二、纵向递进结构 三、正反对比结构
谈 意 气(06湖南高考优秀作文)
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肺 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 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 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 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 “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 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 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 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作文的结构有哪些

作文的结构有哪些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观点和感情的文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作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它应该简洁明了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并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言部分通常包括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事实、一个引用或者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
引言部分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主体,它是作者表达观点和论证论点的地方。
正文部分应该分段落进行,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接着用具体的事实、论据和例子来支持主题句。
正文部分的结构应该清晰,逻辑性强,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最后是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是整篇文章的结束,它应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申作者的观点,并给出一个深刻的结论。
结论部
分还可以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延伸,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展望未来。
结论部分的目的是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一篇好的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引言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正文部分表达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论点,结论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一个深刻的结论。
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文章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常见的作文结构

常见的作文结构
1、总分式结构
2、并列式结构
3、分论点结构
4、对照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
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后分,2先分后总,3先总后分再总。
【并列式结构】
是从若干方面入笔,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其特点是将事件、事物或论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叙写、说明和议论,每个部分都是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
【分论点结构】
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
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对照式结构】
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写作常用的手法】
1、比喻: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3、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
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

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一、引言。
随着高考的临近,作文成为备受关注的一大焦点。
而作文的框架结构模板,更是备受考生们关注和追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并分析其优缺点,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作文。
二、常见框架结构模板。
1. 五段式结构。
这是最为常见的作文结构模板,包括引言、论据1、论据2、论据3和结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用来引出文章主题,三个论据部分分别展开论述,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
这种结构模板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容易让读者理解。
但也容易陷入刻板化的表达,缺乏灵活性。
2. 对比式结构。
这种结构模板适合于对比性的议论文,包括对比两种不同观点或事物的优缺点。
首先介绍两种不同的观点或事物,然后分别进行论述,最后给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结构模板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对比的结果,但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三段式结构。
这种结构模板包括引言、论据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引出文章主题,论据部分展开论述,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
这种结构模板简洁明了,适合于短文或者议论文的写作,但也容易显得简单粗糙。
4. 时间顺序结构。
这种结构模板适合于叙事性的作文,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
首先介绍事件的发生,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详细叙述,最后给出总结。
这种结构模板能够清晰地展现出事件的发展过程,但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叙述能力。
三、分析优缺点。
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各有其优缺点。
五段式结构逻辑清晰,但缺乏灵活性;对比式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现对比结果,但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段式结构简洁明了,适合短文写作,但容易显得简单粗糙;时间顺序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但需要较强的叙述能力。
四、总结。
针对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考生们应根据具体的作文题目和自己的写作风格选择合适的结构模板,灵活运用,避免刻板化的表达。
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叙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作文。
怎么写好作文的正文结构

怎么写好作文的正文结构1. 清晰的逻辑顺序按照时间顺序:如果描述事件的发展,可从开始到结束依次叙述,让读者清楚了解事情的先后经过。
空间顺序:比如描写一个地方,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重要程度顺序:先阐述最重要、最核心的观点或内容,再论述次要的部分。
2. 合理分段每个段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避免一段内容包含过多的主题,导致混乱。
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可以使用过渡词、过渡句来衔接,如“”“”“然而”“”等。
开头点明主题,提出观点或概括主要内容。
中间部分详细阐述,通过举例、论证、说明等方式支持开头的观点。
4. 内容充实运用丰富的事例、数据、引用等素材来支撑观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描述具体、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文字更具感染力。
5. 详略得当重点部分详细描写,突出重点,让读者能够抓住关键。
次要部分简略处理,避免冗长繁琐,影响文章的整体节奏。
例如,如果要写一篇关于“旅游的意义”的作文,结构可以这样安排:开头点明“旅游具有丰富人生、开阔视野等重要意义”。
接着,中间部分详细阐述:从“增长见识”方面,讲述在旅游中亲身经历不同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比如参观古老的建筑、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如何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从“放松身心”角度,描述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如宁静的海滩、壮丽的山脉,感受到的宁静和愉悦,压力得到释放。
从“促进人际交往”入手,分享在旅途中结识新朋友,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培养沟通能力和拓展人际关系的经历。
写好作文的结构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合理的布局和丰富的内容,这样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的结构
摘要:对话属于口语交际的范畴。
“言为心声”,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谈话内容无所不包,对话又显得自由灵活。
关键词:作文结构完整
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作文时,对文章结构要求不那么重视,往往偏重于审题立意的训练,偏重于运用语言的训练,于是写作时行止随意,信马由缰,造成文章层次不清晰,结构不完整,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
什么是文章的结构?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
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所以,轻视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
试试从三方面着手,使作文的结构质量有所提高。
一、结构要完整
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
知道什么是残缺,也就明白什么是完整了。
举例来说,写“规则伴我行”,开头写过去如何缺乏遵守规则的意识,洋洋洒洒写了几十行,然后写现在在新的形势下自己增强了规则意识,这两部分占了全文绝大部分篇幅,而中间的转变过程,也就是“规则伴我行”的“伴”字一
笔带过,给写丢了,这就丢掉了文章的主体部分,不符合记叙文的结构特点,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二、层次要清楚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就是层次关系。
层次关系是否合理、清晰,直接反映着思路是否合理和清晰。
有些考生作文的层次欠缺合理、清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划分段落不合理,不是一段到底,就是分小段太碎,这两种表现形式都让人摸不清文脉;另一个是这个段落的内容和那个段落的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缠不清。
这些表现虽然不同,但是都反映了作者写作前欠缺整体构思,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心中没谱,自然就模糊不清、杂乱无章了。
三、要勾连照应
这里讲的是首尾照应,前后一致。
有的同学作文,段落之间意思跳跃性很大,彼此缺乏过渡和照应,显得文意不是那么圆合贯通,更谈不上浑然一体。
怎样解决结构问题呢?从根本上说,要做到写作前做好“锻炼文章思路”(张志公语)的工作,体现在结构上,就要“整体构思,列纲定局”,列个简单的写作提纲,哪怕寥寥几笔,也可做到心中有数。
写作前做好“布局谋篇”的工作,成文自然就不会出现结构方面大的问题了。
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介绍一些结构的技法:
1、照应圆合法。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创作时曾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
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在那儿。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技法呢?前面写作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交代,这就是所谓的“照应圆合”法。
“照应圆合”,一般分以下几种:
(一)首尾照应。
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就是说,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有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以首尾圆合的印象。
(二)文题照应。
这种照应法,往往用在标题含蓄的文章中,文中须有一定的注释、说明。
因些行文标题起了注释和点化的作用。
(三)对话照应。
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语言多次重复照应。
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这句话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祥林嫂的沉重打击。
2、对话互动法。
对话属于口语交际的范畴。
“言为心声”,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谈话内容无所不包,对话又显得自由灵活。
作文中运用对话的形式,可以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幻想中今人与古人的对话。
在结构安排上常采用以下形式:
(一)辩论式。
即采用辩论会的方式,确定论题之后,让正方与反方交错发言。
在辩论中应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推理加以阐述,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方的见解,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辩论的语言应讲究逻辑性。
(二)访谈式。
这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从采访那里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对话形式。
运用这种形式作文,要选好采访对象,围绕话题精心设计问题,让采访对象逐一回答,介绍情况,采访中,采访者也可以对问题发表与被采访者不同的看法。
3、镜头剪接法。
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剪接法”。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串联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所选的镜头片段,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段,或是景物描写片断,都要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选好表现主题的镜头后,怎样把镜头接起来呢?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二是纵向排列组合。
例如写“灯”这个话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作文:先祖点明灯,祖父点桐油灯,父亲点煤油灯,到我们这一代用电灯,将来可能有更先进的灯。
通过这些片断的描写,歌颂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就是纵向排列法。
在实际写作中,还有其它不同的剪接方法,如纵横式、阶梯式、对比式、跳跃式等。
镜头剪接法运用得当,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像能力,又能使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多彩。
总之,只要同学们掌握了上述方法和技巧,我相信以后的写作定不是一个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