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唐玲出品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宁强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理科)说明:本试卷分2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表格中。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能是二次能源B . 电能是二次能源C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D . 水煤气是可再生能源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 .Zn 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B .酸碱中和反应C .硫在空气中燃烧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代表燃烧热的是( ) A .CH 4(g)+3/2O 2(g)===2H 2O(1)+CO(g) ΔH 1B .S(s)+3/2O 2(g)===SO 3(g) ΔH 2C .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1) ΔH 3D .2CO(g)+O 2(g)===2CO 2(g) ΔH 4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s)+O 2(g) ===CO 2(g);△H=+393.5kJ/molB 、2SO 2+O 2===2SO 3; △H=—196.6kJ/molC 、H 2(g )+12O 2(g) ===H 2O(l);△H=—285.8kJ/molD 、2H 2(g )+O 2(g) ===2H 2O(l);△H= —571.6KJ5.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②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6.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ΔH 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A卷,无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A卷,无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A 卷)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2.本试题分选择题和填空题两部分。

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填空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页相应位置上,不按指定位置填写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100 kPa 和298 K 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有: H 2(g)+12O 2(g)===H 2O(g) ΔH 1=-241.8 kJ ·mol -1;H 2(g)+12O 2(g)===H 2O(l) ΔH 2=-285.8 kJ ·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 2燃烧生成1 mol H 2O(g)时,放出241.8 kJ 的热量B .O 2前面的12表示参加反应的O 2的分子数目C .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为燃烧热,H 2的燃烧热为285.8 kJ ·mol -1D .1 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 kJ 的热量 2.在298 K 、100 kPa 时,已知: ①2H 2O(g)===O 2(g)+2H 2(g) ΔH 1 ②Cl 2(g)+H 2(g)===2HCl(g) ΔH 2③2Cl 2(g)+2H 2O(g)===4HCl(g)+O 2(g) ΔH 3, 则ΔH 3与ΔH 1和Δ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 3=ΔH 1+2ΔH 2 B .ΔH 3=ΔH 1+ΔH 2 C .ΔH 3=ΔH 1-2ΔH 2 D .ΔH 3=ΔH 1-ΔH 23.已知:2CO(g)+O 2(g)=2CO 2(g) △H =–566.0kJ/mol.由此判断CO 的燃烧热是( ) A.283.0kJ/molB.-566.0kJ/molC.283.0kJD.566.0kJ/mol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 下降的是( )A、CuCl2B、AgNO3C、BaCl2D、H2SO45.下面列出了电解不同物质的电极反应式,其中错误的是( )A.用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阳极:Cu—2e-=Cu2+B.电镀铜时(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阳极:Cu2++2e-= CuC.电解熔融NaCl 阴极:Na++e-=NaD.电解NaOH溶液阳极:4OH-—4e-=2H2O+O2↑6.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命题人:张诚诚)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Cl-35.5 C 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大小D.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4.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 ΔH <0 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B.ΔH的值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锌为负极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L5.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Δ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C(s)+1/2O 2(g)CO(g)的反应热为110.5 kJ·mol-1,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1 mol NaOH 分别和1 mol CH 3COOH 、1 mol HNO 3反应放出的热量: CH 3COOH<HNO 36. 已知在1×105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B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C .H 2(g)+12O 2(g)===H 2O(g) ΔH =+242 kJ/mol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7.已知:N 2(g )+3H 2(g )2NH 3(l )△H=﹣132kJ/mol ,蒸发1mol NH 3(l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20kJ ,相关数据如下H 2(g ) N 2(g ) NH 3(g ) 1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 436946a一定条件下,在体积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 2(g )和3molH 2(g )充分反应,生成NH 3(g )放出热量Q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图可表示合成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a 的数值为1173 C .Q 的数值为92D .其它条件相同,反应使用催化剂时释放 出的能量大于无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介质中的负极反应式:O 2+2H 2O+4e 一=4OH -B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1-一2e 一 =C12↑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一2e -=Cu 2+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一2e —=Fe 2+9.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实质是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C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 .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10.以石墨棒作电极,电解CuCl 2溶液,若电解时转移的电子数是3.01×1023,则此时在阴极上析出的的铜的质量是( )A .8gB .16gC .32gD .64g11.下列反应没有涉及原电池的是( ) A .生铁投入稀盐酸中B .铜片与银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FeCl 3溶液中C .纯锌投入硫酸铜溶液中D.含铜的铝片投入浓硫酸中12.常温下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ml 0.1mol/L的硝酸铜和0.1mol/L的硝酸银组成的混合溶液,当阴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0.112L时(标准状况),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上产生0.025mol的O2B.电解过程中总共转移0.2mol的电子C.所得溶液中的C(H+)=0.3mol/L D.阴极增重1.08g13.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移动: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Ⅳ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e-===Cu2+14.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溶液的装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滕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Fe:56 O:16 C:12 Zn:56 Ag:108 Cu:64 Al:27(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个小题,满分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一个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②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③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④放热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③④D.②③④3. 已知:Mg(s)+Cl2(g)==MgCl2(s) △H(298K) =-642 kJ·mol-1,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B.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C. 高温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D. 高温下,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自发4.在298K 、100kPa 时,已知:2222()(g)2()H O g O H g =+ ⊿1H22(g)(g)2l(g)Cl H HC += ⊿2H2222(g)2(g)4l(g)(g)Cl H O HC O +=+ ⊿3H则⊿3H 与⊿1H 和⊿2H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3H =⊿1H +2⊿2HB ⊿3H =⊿1H +⊿2HC. ⊿3H =⊿1H -2⊿2HD. ⊿3H =⊿1H - ⊿2H5.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 棒变粗,N 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 、N 、P 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6. 碳酸铵[(NH 4)2CO 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瑞金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 据人民网报道,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激光↑+↑222222O H TiO O H 。

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② 氢气是一级能源;③ 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 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

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C(s)+O 2(g)==CO 2(g);△H=+393.5kJ/mol B 、2SO 2+O 2==2SO 3;△H= —196.6kJ/molC 、H 2(g )+1/2O 2(g)==H 2O(l);△H=—285.8kJ/molD 、2H 2(g )+O 2(g)==2H 2O(l);△H= —571.6KJ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5.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 Q 1>Q 2>Q 3B . Q 1>Q 3>Q 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 6.由:①2C(s)+O 2(g)=2CO(g) ΔH =-221 kJ/mol ②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可知:( ) A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B .稀硫酸与Ba(OH)2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C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7. 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1/3体积,CO 2占2/3体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3′×16=48′,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 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 0.5mol·L-1·S-1 B.υ(B) = 0.3 mol·L-1·S-1C.υ(C) = 0.8mol·L-1·S-1 D.υ(D)= 1 mol·L-1·S-12 .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3.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 + Q2 > Q3B、Q1 + Q2 > 2Q3C、Q1 + Q2 < Q3D、Q1+ Q2 < 2Q34. 已知:C(s,金刚石)=C(s,石墨)△H=-1.9KJ/molC(s,金刚石)+O2(g)=CO2(g) △H1C(s,石墨)+O2(g)=CO2(g) △H2根据已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H1=△H2B、△H1>△H2C、△H1<△H2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B、 C(s) +1/2O2(g) ==CO(g); △H=-110.5 kJ/molC. 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6.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2的转化率为20%,H2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反应前的……………()A.1/5B.3/4C.9/11D.1/27. 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Zn(s)+21O 2(g)ZnO(s);ΔH=-351.5 kJ·mol -1Hg(l)+21O 2(g) HgO(s);ΔH=-90.84 kJ ·mol -1 则锌汞电池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HgO(s) ZnO(s)+Hg(l)的ΔH 为………( )A. ΔH=+260.7 kJ·mol -1B. ΔH=-260.7 kJ·mol -1C. ΔH=-444.2 kJ·mol -1D. ΔH=+444.2 kJ·mol -18.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 +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加催化剂,V 正、V 逆 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 、加压,V 正、V 逆 都增大,且V 正 增大的倍数大于V 逆 增大的倍数C 、降温,V 正、V 逆 都减小,且V 正 减小的倍数大于V 逆 减小的倍数D 、增大氮气的浓度,V 正、V 逆 都增大,且V 正 增大倍数大于V 逆 增大倍数;N2 转化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9. 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 2H+Cr2O72-(橙红色)+ H2O 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 )A .H+B .OH-C .K+D .H 2O10.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mol A 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 ;(3)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 ,同时生成3amol B ;(7)A 、B 、C 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月考试卷.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月考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海南热带海洋附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高二化学理科试卷第I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钢铁腐蚀B.食物腐烂C.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3、有效碰撞是指()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B、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C、反应物分子发生合适取向的碰撞D、活化分子之间发生合适取向的碰撞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s)+O2(g)==CO2(g);△H=+393.5kJ/molB、2SO2+O2==2SO3;△H= —196.6kJ/molC、H2(g)+1/2O2(g)==H2O(l);△H=—285.8kJ/molD、2H2(g)+O2(g)==2H2O(l);△H= +571.6KJ6.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7.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8.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加压强C.升高温度D.减小压强9.100mL浓度为2mol·L-1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1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硝酸锌溶液C.加热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10.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A.vA =0.5 mol /(L·s)B.vB=0.3 mol/(L·s)C.vC =0.8 mol /(L·s)D.vD=1 mol /(L·s)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1 (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 ΔH=-296.8 kJ·mol-1 (反应热)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 (反应热)12.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浓度C.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13.已知:(1)Zn(s)+1/2O2(g) = ZnO(s)△H =-348.3 kJ/mol(2)2Ag(s)+1/2O2(g) = Ag2O(s) △H=-31.0 kJ/mol则Zn(s)+Ag2O(s) = ZnO(s)+2Ag(s)的△H等于()A.-317.3 kJ/mol B.-379.3 kJ/molC .-332.8 kJ/molD .+317.3 kJ/mol14、对于反应:A+B+C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增加A 的物质的量 B .升高体系的温度 C .增加体系的压强 D .减少c 的物质的量 15.一定条件下反应N 2(g)+3H 2(g) 2NH 3(g )在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 内,N 2的物质的量由20mol 减小到8mol ,则2min 内N 2的反应速率为A .1.2mol /(L ·min)B .1mol /(L ·min)C .0.6mol /(L ·min)D .0.4mol /(L ·min)16.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 ·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经过t min 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 (X2)=0.4 mol ·L-1, c (Y 2)=0.8 mol ·L-1, c (Z )=0.4 mol ·L-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A .X2+2Y2 2XY2B .2X2+Y2 X2YC .3X2+Y2 2X3YD .X2+3Y2 2XY3 17.如下图所示,△H 1=-393.5 kJ •mol -1,△H 2=-395.4 kJ •mol -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 C (s 、石墨)== C (s 、金刚石) △H= +1.9 kJ •mol -1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18.化学反应N 2(g)+3H 2(g)2NH 3(l)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ΔH 等于( )A.+2(a-b-c) kJ·mol-1B.+2(b-a) kJ·mol-1C.+(b+c-a) kJ·mol-1D.+(a+b) kJ·mol-1第‖卷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 +1/2O2(g)=H2O(l);ΔH=-285 kJ·mol-1②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1③C(s) +1/22O2(g)=CO(g);ΔH=-110.5 kJ·mol-1④C(s)+ O2(g)=CO2(g);ΔH=-393.5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H2的燃烧热为;C的燃烧热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月考试卷.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月考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高二化学月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A.太阳能B.核能C.氢能D.电力2.下列物质:①盐酸②食盐水③熔化的氯化钠④液态氯化氢⑤铜⑥氨水⑦SO3⑧醋酸,其中可以导A.只有③B.①②③⑥⑧C.④⑤D.全部都是3. 已知某化学反应A2 (g)+2B2 (g)===2AB2(g) (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B.该反应的ΔH=-(E1-E2)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断裂1 mol A—A键和2 mol B—B 键放出E1 kJ能量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B.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C.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5.对于制氢气原理CH 4(g)+H2O(g)CO(g)+3H2(g) ΔH=+206.4 kJ·mol-1,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降低压强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6.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7.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 2(g)+ H 2(g) 2HI (g);△H=-9.48 kJ ·mol -1(ii) I 2(S)+H 2(g)2HI (g) ;△H=+26.48 kJ ·mol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54g I 2(g)中通入2gH 2(g),反应放热9.48 kJB .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C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D .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8.合成氨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 ·mol -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增大了压强B .t 2时充入了稀有气体C .t 3时升高了温度D .t 4时降低了温度9.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0.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 一定小于7的是( A .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 .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 .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 . 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二、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1.已知:C(s)+H 2O(g)===CO(g)+H 2(g) ΔH =a kJ ·mol -12C(s)+O 2(g)===2CO(g) ΔH =-220kJ ·mol-1H —H 、O=O 和O-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 ·mol -1、496 kJ ·mol -1和462 kJ ·mol -1,则a 为( )A .-118B . +130C .-332D .+35012.室温下,将1 mol 的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 1,将1 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热效应为ΔH 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ΔH 2>ΔH 3B . ΔH 1+ΔH 3=ΔH 2C . ΔH 1<ΔH 3D . ΔH 1+ΔH 2>ΔH 3 13.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Cl 2+H 2O HCl +HClO 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 浓度增大,可加入( )A .NaHSO 3固体B .水C .CaCO 3固体D .NaOH 固体 14.将BaO 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 2(s)2BaO(s)+O 2(g)达到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B .M 与N 是同素异形体,由M =N ;△H =+119KJ /mol 可知,M 比N 稳定C .l mol H 2SO 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 .1 mol H 2与0.5 mol O 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 2的燃烧热2.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该物质是非电解质,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A .液溴B .干冰C .蔗糖D .硫酸钡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H 4NO 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B .同一种物质气态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熵值最小C .不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D .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4.已知:CO 2(g) + 3H 2(g) CH 3OH(g) + H 2O(g) ΔH =-49.0 kJ•mol -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测得CO 2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升高温度能使 增大B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 2的平衡转化率为75%C .3 min 时,用CO 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 用CH 3OH 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D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 2的平均反应速率 υ(H 2)=0.075 mol•L -1•min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32(CH OH)(CO )n nB .同温同压下,H 2 (g)+Cl 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C .已知:①2H 2(g) +O 2(g) =2H 2O(g) △H=-a kJ ·mol -1,②2H 2(g)+O 2 (g)= 2H 2O(1) △H=-b kJ ·mol -1,则a>bD .已知:①C(s ,石墨)+O 2 (g)=CO 2(g) △H=- 393.5kJ ·mol -1, ②C(s ,金刚石)+O 2(g)=CO 2 (g) △H=- 395.0 kJ ·mol -1, 则C(s ,石墨)=C(s ,金刚石)△H= + 1.5 kJ ·mol -1。

6.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I 2(g)+ H 2(g) 2HI(g)ΔH =-9.48 kJ ·mol -1 (ii) I 2(S)+ H 2(g)2HI(g)ΔH =+26.48 kJ ·mol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54g I 2(g)中通入2gH 2(g),反应放热9.48 kJ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 .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 .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7.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 2和8mo1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 .5% B .10% C .15% D .20% 9.可逆反应aA(?)+2 B(g)2C(g)+D(g),其中a 为正整数。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 %)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 %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C.a 可以为任意的正整数D.达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10、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O 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在500℃时,SO 2和O 2各10 mol 反应乙:在500℃时,用V 2O 5做催化剂,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丙:在450℃时,8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丁:在500℃时,8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乙、甲、丁、丙D .丁、丙、乙、甲 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并达到平衡。

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 %,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 )A .等于p %B .大于p %C .小于p %D .无法判断12、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A 、B 气体可建立如下平衡:2A (g )+2B (g ) C (g )+3D(g )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 .A 、B 的起始量均为2mol ;Ⅱ.C 、D 的起始量分别为2mol 和6mol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I 、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 .I 、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同C .达到平衡时,途径I 的 和途径Ⅱ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D .达到平衡时,途径I 的气体密度为途径Ⅱ密度的1/213、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主要反应为:Ur -+Na +NaUr(s);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往往在冬季,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4、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 (g )+B (g )xC (g ),符合下列图象(Ⅰ)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Ⅱ)的正确说法是 ( ).A .p 3>p 4,Y 轴表示A 的质量B .p 3<p 4,Y 轴表示B 的百分含量C .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密度 D. 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15、反应aA(g)+bB(g) cC(g) 有如下性质:v 正=K 1〔c(A)〕a ・〔c(B)〕b ,v 逆=K 2・〔c(C)〕c,K 1、K 2在温度一定时为常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压强增大一倍则 v 正应为原来的( ) A .a 倍 B .b 倍 C .2a 倍 D .2a+b倍 16、取5等份NO 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2(g )N 2O 4(g ),△H <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 2的百分量(NO 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 )变化的关系图。

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二、非选择题(52分)17.(3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参与下列探究。

(1)生产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C(s)+H 2O(g)H 2(g)+CO(g)ΔH =+131.3 kJ ,ΔS =+133.7 J/K该反应在低温下能否自发反应__________(填“能”或“否”)。

(2)已知在400℃时,N 2(g)+3H 2(g)2NH 3(g)的K ′=0.5。

①2NH 3(g)N 2(g)+3H 2(g)的K =__________(填数值)。

②400℃时,在0.5 L 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 2、H 2、NH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 、1 mol 、2 mol ,则此时反应v (N 2)正__________v (N 2)逆(填“>”、“<”、“=”或“不确定”)。

18、(6分)一定条件下,将SO 2和O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H <0。

反应过程中SO 2、O 2、SO 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 。

(3)反应进行至20 min 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

10 min 到15 min 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

a .加了催化剂b .缩小容器体积c .降低温度d .增加SO 3的物质的量 (4)维持容器体积不变,向该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 , 则平衡 ( 填“向左”或“向右”或“不”)移动;维持容器体积不变,向该反应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 , 则平衡 ( 填“向左”或“向右”或“不”) 移动。

19.(6分)氯气在298K 、100kPa 时,在1L 水中可溶解0.09mol ,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 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算该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将向____反应方向移动; (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实验室将氨水放在低温处密封保存 B .对于2HI(g)H 2(g)+I 2(g);ΔH >0,缩小容器的体积可使颜色变深。

C .在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20.(14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双氧水(H2O2水溶液)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5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

测定结果如下:催化剂(MnO2)操作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粉末状混合不振荡剧烈反应,使木条复燃 3.5分钟块状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分钟①写出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有关。

(2)取三份含有等量H2O2,但质量分数不同的双氧水,分别向其中加入1克MnO2粉末。

测定结果如下:双氧水体积操作情况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收集到气体体积反应后液体温度a1%的150mL11分钟539mL 24℃a2%的15mL 混合不振荡1分20秒553mL 56℃a3%的7.5mL 9秒562mL 67℃请简要说明:①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