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征 PPT

肾病综合征 PPT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
1.合理安排休息:注意休息,如水肿明显、合并感染、大量蛋白 尿应卧床休息。严重水肿者应经常变换体位。
2.预防感染:因为患者本身的免疫能力低下,且长期使用免疫抑 制剂,故很容易发生感染的并发症。注意进行无菌 操作,定时开窗通风,嘱患者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3.饮食护理: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蛋白摄入以0.8-1.0g/kg/d, 钠盐摄入小于3g/d,脂肪摄入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的植物油为主。
5.练习憋气:病人俯卧于床上,腹部垫一枕头,练习吸 气后屏气30s。 6.术前常规用药:邦亭1ku肌注,舒乐安定2粒口服。
护理
术后
术后3小时:
术后3小时内每小时饮水300ml,以保证每小时有一次尿
标本。
术后6小时:
1.术后常规平卧6小时可解开腹带和左、右侧卧翻身。
2.卧床24小时,术后一般测血压8次,前4次之间间隔半 小时,后4次之间间隔1小时,血压平稳后停止。
病因
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NS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多种病理类型构成。
分类
儿童
原发性
微小病变型肾病
(三膜一局一微小)
继发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青少年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微小病变型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2.若出现严重水肿,应减少肌肉注射的次数和频率。
原因:由于低蛋白血症、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较弱,血液 中的胍类物质十分容易随唾液排出,在口腔中经分 解作用最后产生氨,而氨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引发口腔溃疡。
措施:1.饭前饭后及时漱口。 2.若病情较重,应每天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口腔护理。

肾病综合征健康宣教

肾病综合征健康宣教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分析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如内容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改进健康促进计划
评价结果
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01
患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03
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医疗保健资源的利用得到优化。
肾病综合征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01.
基本概述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03.
危险行为因素
04.
健康教育策略
05.
健康促进计划
06.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基本概述
肾病综合征定义
01
04
02
03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
06
低蛋白血症:血液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07
高脂血症:血液中脂肪含量增加
08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大于5
水肿:可表现为全身水肿或局部水肿
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
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等
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
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由肾脏疾病引起,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03
健康效果改善率:通过健康促进计划,肾病综合征患者健康状况改善的比例
04
患者满意度:对健康促进计划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05
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健康促进计划,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程度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发病机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由于其病理类型不同, 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目前认为原发性肾 病的发病机制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发病机制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结构或电化学改变可导致蛋白 尿。实验动物模型及人类肾病的研究看到微小病 变时肾小球滤过膜多阴离子丢失,致静电屏障破 坏,使大量带阴电荷的中分子血浆白蛋白滤出, 形成高选择性蛋白尿。因分子滤过屏障损伤,尿 中丢失大中分子量的多种蛋白,形成低选择性蛋 白尿。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
3.肿瘤
肺、胃、结肠、乳腺、卵巢、甲状腺等肿瘤, 白血病及淋巴瘤,Willm瘤等。 4.系统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 炎、舍格伦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淀粉样 变等。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6.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Alport综合征、Fabry病、镰状 细胞贫血、指甲-膑骨综合征、脂肪营养不良、 家族性肾综等。 7.其他 子痫、移植肾慢性排异、恶性肾硬化、肾动脉狭 窄等。
足突的模式图
自1998年以来,对足细胞及 裂孔膈膜的认识从超微结构 跃升到细胞分子水平提示 “足细胞分子”nephrin、 CD2—AP、podocin。— actinin—4等是肾病综合征发 生蛋白尿的关键分子。
Cas, p130Cas; Cat,catenins; CD,CD2-associated protein; Ez,ezrin; FAk,focal adhesion kinase; ILK, integrin-linked kinase; M,myosin; N,NHERF2; NSCC,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 PC,podocalyxin; S,synaptopodin; TPV,talin, paxillin,vinculin; U,utrophin; Z,ZO-1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 Nephrotic Syndrome,NS)
内容
肾病综合征的概况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思路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概况
是由多种病因和多种病理类型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综合征, 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
NS病生与临床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 <30g/L
NS病生与临床低蛋白血症
尿中丢失白蛋白 >肝代偿合成
原 因
胃肠道:严重水肿,吸收不良
NS病生与临床低蛋白血症
对机体的影响
低蛋白血症 尿中多种蛋白丢失的影响 •感染:IgG、补体旁路B因子 •高凝状态:脂代谢改变、抗凝、纤溶有关因子 •内分泌系统紊乱:甲状腺结合蛋白 •微量元素缺乏:血清转铁蛋白 铜蓝蛋白 锌结合蛋白 •对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结合蛋白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老年
膜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继 小球肾炎
肾淀粉样变性
发 系统性红斑狼疮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骨髓瘤性肾病

淋巴瘤或实体肿瘤
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NS病生与临床大量蛋白尿
原 因
NS病生与临床大量蛋白尿
NS病生与临床大量蛋白尿

病所引起,占75%


继发性 NS
征Hale Waihona Puke 遗传性NSAlpot综合征
病因分类
Secondry NS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引起者
感染:乙肝、丙肝相关性肾炎 药物、中毒 肿瘤:实体肿瘤、多发性骨髓瘤 系统性疾病:SLE、过敏性紫癜、肾脏淀粉 样变 代谢性疾病:DN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定期检查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 感染和过敏。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肾病综合征。
THANKS
感谢观看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
起始剂量要足
通常采用泼尼松(Prednisone )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日每公 斤体重1mg,晨起一次顿服。
减量要慢
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每12周减少原剂量的5%-10%,减至 每日0.5mg/kg左右时,改为隔日 顿服。
维持治疗要长
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再维持一段时 间,一般不少于3-6个月。
高脂血症
血液中脂质物质含量升高,尤其是胆 固醇和甘油三酯。
0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明显水肿。
尿蛋白大于3.5g/d;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通常指肾脏本身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如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尿蛋白、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 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
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 ,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泡 沫长时间不消失。
低蛋白血症
由于尿中蛋白质大量丢失,血液中的 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
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引起 水肿。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总结词
发病率高,青少年多见,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详细描述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病综合征中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青少年。其病理特点为系膜区细胞和基 质弥漫性增生。约半数以上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多数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 疗反应较好。然而,部分病例病情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共129张PPT)【129页】

肾病综合征(共129张PPT)【129页】
肾病综合征不是疾病的最后诊断。因由多种 病因引起,故其机制、临床表现、转归和防治各 有特点。本章主要阐述原发于肾小球疾病所表现 的肾病综合征。
4
第四页,共129页。
1.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 2.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 水肿 4. 高脂血症
1与2必备。
5
第五页,共129页。
31
第三十一页,共129页。
治疗:本组轻度病变且临床表现为
肾病综合征者,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 药物的治疗反应好,重度患者疗效差。
32
第三十二页,共129页。
33
第三十三页,共129页。
34
第三十四页,共129页。
35
第三十五页,共129页。
36
第三十六页,共129页。
37
第三十七页,共129页。
1. 感染: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2.药物、中毒、过敏 3.肿瘤:肺癌、结肠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 4.系统性疾病:SLE,过敏性紫癜、血管炎、淀粉样变 。 5.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Alport’s综合征
8
第八页,共129页。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常见病因2
分类 儿童
青少年
中老年
原发性 继发性
和C3在病变肾小球呈节段性团块样沉积。电镜下可 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及其与肾小球基底膜 分离现象。
55
第五十五页,共129页。
根据硬化的部位及细胞增殖情况可分为以下几型:
经典型:硬化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血管极周围的 毛细血管袢
塌陷型:小球外周毛细血管袢塌陷,呈节段分 布,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呈特征性增生 及空泡变性
光阴性。电镜下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 胞足突广泛融合是其诊断依据。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 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促使肝脏合成 脂蛋白增加,脂蛋白分解减少,其中 的大分子脂蛋白难以从肾排除而蓄积 于体内,导致了血脂增高。病情缓解 时可恢复正常。 • 其它:体液免疫功能降低;高凝状态; 钙磷代谢紊乱;微量元素降低等。
分类
儿童
青少年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微小病变型肾病
老年
原 发 性
微小病变型肾病
•。
• 3.急性肾损伤 因有效血容量不足而至肾灌注 减少,诱发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利尿后 可得到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急性肾损伤,尤 以微小病变型肾病者居多,发生多无明显诱因, 表现为少尿甚或无尿,扩容利尿无效。该急性 肾损伤的机制不明,推测与肾间质高度水肿压 迫肾小管和大量管型堵塞肾小管有关,即上述 变化形成肾小管腔内高压,引起肾小球滤过率 骤然减少,又可诱发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坏 死,从而导致急性肾损伤。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本型在我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较为少见,好发于青壮年。 50%~70%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高血压、贫血及肾功能损害较为常见,常呈持续进行性进 展。本病治疗较为困难,50%患者在10 年左右进展至ESRD。 狼疮肾炎 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和严重的靶器官损害,也是 我国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首要病因(约占15%~20%)[5]。 根据 2003 年国际肾脏病学会/肾脏病理学会(ISN/RPS) 分型,LN 分为I~VI 型。
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①明确是否为肾 病综合征;②确认病因:必须首先除 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才能诊 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好能进行 肾活检,做出病理诊断;③判定有无 并发症。 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病因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29
PAS x 410
四、病理
30
肾病综合征





概述 分型 病因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31
五、临床表现(Clinical
临床四大特点

Manifestations)
Heavy proteinuria Hypoalbuminemias Hypercholesterolemia Edema
23
水 肿 (Edema)
25
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
水肿
肾病综合征





概述 分型 病因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27
四、病理
28
四、病理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光镜下肾小球结构正常(有些病例可有轻度系膜增宽)。
11
一、分型
3.病理分型:renal biopsy
微小病变型 (Minimal-Change Nephrotic,MCNS)占76% 非微小病变型: 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膜性肾病(MGN) 膜增生性肾炎(MPGN)
12
肾病综合征

来自PNS 学龄前 静电/分子屏障受损 大量蛋白尿为主 少见高血压 大多补体正常 多为微小病变型 须用皮质激素治疗 因病理类型而异
1.大量蛋白尿 (Heavy proteinuria)
形成原因: 肾小球滤过膜静电屏障或分子屏障受损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肾内分解代谢增高 标准:≥50mg/Kg/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缓解率 60%-70% 晚期缓解率
四、系膜增生性肾炎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ar nephritis、 IgA肾病(IgAN)
LM:系膜细胞增生、系膜 基质弥漫增生
IF:IgAN:以IgA或IgA为 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 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非IgAN:IgM或IgG、 C3沉积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 水肿
下行性 凹陷性 严重者可有体腔积液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水肿 原
①underfilled theory
NS
因 ②overfilled theory NS
蛋白尿
原发性水钠潴留
低蛋白血症
血浆胶渗透压↓
血容量↓
神经内分泌调节改变 (RAA,ADH,心房肽 等)
水肿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高脂血症
➢ 1/3敏感,1/3依赖,1/3抵抗 ➢ 延长激素治疗时间, 缓解率
• 细胞毒药物:缓解率:低、复发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三、膜 性肾病
membra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s nephropathy
LM:GBM增厚,有钉突 和上皮下IC
10-20% • 重度全身浮肿:胸水,腹水 • 一般无血尿,选择性蛋白尿 • 肾功能正常,血压正常,补体正常 • 对激素高度敏感,预后好 • 反复发作或长期大量蛋白尿病理类型可转换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局灶节段性 肾小球硬化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 sclerosis
分为三型。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PGN
Clinical features • 占原发性NS10%-20%,男性多于女性 • 青壮年,有前驱感染病史,持续性低补体血症 • 蛋白尿伴血尿 • 肾功能下降、高血压和贫血出现早,10年50%肾
» 轻症:敏感 » 重症:需加用细胞毒药物
五.系膜毛细血管性肾 炎(膜增生性肾炎)
mem branous proliferative GN
LM: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 弥漫重度增生,插入到 GBM和内皮细胞之间, 双轨征
IF:区I及gG毛、细C血3呈管颗壁粒沉状积系膜
EM:系膜区和内皮下电子 致密物沉积。
LM:硬化呈局灶、节段 分布,相应肾小管萎 缩、肾间质纤维化
IF:IgM、C3(+)
EM:足突融合、电子致 密物沉积,足突与 GBM分离及裸露的 GBM节段
Company Logo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Clinical features
• 发病率占NS 5-10% 。 • 青少年男性,隐匿起病 • 血尿(75%)、非选择性蛋白尿 • 高血压(50%)、肾功能不全(30%) • 激素治疗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
•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esangiocapillary
glomerlonephritis, MPGN)
•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 • 局灶节段硬化型(Focal segmental glomerular
EM:系膜细胞增生、系膜 区电子致密物。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Clinical features
• 发病率 占NS30% • 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有上感
史 • 蛋白尿伴血尿 、高血压 • 肾功能:正常或损害 • 激素治疗
IF:颗粒状IgG、C3沿肾 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
EM:上皮下电子致密物、 足突融合
分为五期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Clinical features
• 占原发性NS 20%,中老年多见,男>女 • 起病隐匿,高血压不常见 • 肾病综合征(80%),病变进展缓慢 • 约30% 有镜下血尿 • 5-10年出现肾衰(50%),1/4自行缓解 • 易发生血栓 • 自发缓解率:20-35% • 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
血浆白蛋白↓ ↓
脂质在肝脏代 偿合成增加
脂蛋白的分解 代谢障碍
高胆固醇血症
(>5.72mmol/L)
高脂血症
主要
危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导致肾小球硬化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Company Logo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病理类型
• 微小病变型(Minimal change disease, MCD) • 系膜增生型(Mesangial proliferative
肾病综合征 ( Nephrotic Syndrome,NS)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病理生理 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 并发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概述
是各种肾脏疾病,主要是肾小球疾病所致的临床
综合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1.大量蛋白尿(≥3.5g/d) 2.低血浆白蛋白(Alb<30g/L)
诊断必需
3.程度不等的水肿
原 因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 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 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 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 <30g/L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 低蛋白血症
尿中排出
肝合成状态


胃肠道:吸收不良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 低蛋白血症
对机体的影响
低蛋白血症 尿中多种蛋白丢失的影响 •感染 IgG、补体旁路B因子 •高凝状态:脂代谢改变、抗凝、纤溶有关因子 •内分泌系统紊乱甲状腺结合蛋白 •微量元素缺乏 血清转铁蛋白 铜蓝蛋白 锌结合蛋白 •对药代动力学影响
sclerosis, FSGS)
一、微小病变
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
肾病综合征 LM:基本正常 IF:(-) EM:足突融合
Company Logo
微小病变型Minimal change disease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s • 儿童多见(80%-90%),男:女=2:1,成人
4.常伴高脂血症
病因

原发性
由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肾

小球疾病引起

合 征
继发性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上皮细胞足突 包曼氏囊腔
毛细血管腔 =阴电荷 =中性分子 分子屏障
肾小球滤过屏障与蛋白尿形成
上皮细胞足突 包曼氏囊腔
毛细血管腔 阴电荷 中性分子
电荷屏障
肾小球滤过屏障与蛋白尿形成
返回
肾病综合征病生与临床 大量蛋白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