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名校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名校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26分,每空1分)1.①X+23,②5﹣a=5,③0.12m=24,④X﹣2.5<11,⑤12×2=24,⑥12s;在这6个式子中,是等式;是方程.(填序号)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170平方分米=平方米; 11分=时; 20厘米=米.3.把20分米、16分米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都没有剩余,每段绳子最长是分米,一共可以剪成段.4.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全长的,每段长米.5.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6.如果X÷3=1.8,那么X+1.6= ;10﹣X= .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a,这三个数分别是、、.8.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和.9.分数,当x 时是最大真分数;当x 时是最小假分数;当X时,可以转化为最小的带分数.10.五(3)班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每组6人或每组7人都余5人,五(3)班最少有名学生.二、判断11.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判断对错)1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13.真分数都比假分数小..(判断对错)14.4千克的等于1千克的..(判断对错)15.分数单位和分数值都比大..(判断对错)三、选择(5分.填上合适的序号)16.张力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她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A.(6,4)B.(5,3)C.(4,4)D.(5,5)17.小明收集了一些邮票,拿出自己邮票的一半还少2张送给小军,这时他自己还剩50张邮票.求小明原有多少张邮票的正确算式是()A.(50﹣2)×2 B.(50+2)×2 C.50×2+2 D.50×2﹣218.把3公顷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A.公顷B.公顷C.公顷D.总面积的19.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三角形乙的面积是甲的,那么三角形丙的面积是甲的()A.B.C.D.无法确定20.如果y=5x(x和y是非0自然数),那么x和y的最大公因数是()A.y B.1 C.5 D.x四、计算2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8÷13=24÷4=40÷19=1÷7=22.解方程.3.74+X=6.26; X÷0.2=12; 25X=10; X﹣5.5=5.5.23.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5和6; 12和42; 40和8.24.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0和25; 9和11; 7和91.四、实践操作25.①用数对表示图上工商银行的位置是,体育馆的位置是.②电影院在(2,7),图书馆在(9,4),请你在图中标出来.③从实验小学走到高级中学要向走格,再向走格.④火车站向南走3格,再向东走2格就到了高级中学.表示火车站的数对是,在图上标出火车站的位置.五、问题解决(34分.第1、2题用方程解,各5分.)26.用一条6米长的铁丝围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27.妈妈买一套衣服,已知一件上衣168元,比裙子贵52元,一条裙子要多少元?28.从扬州到南京的路程有90千米,一辆汽车从扬州开往南京,已经行了35千米,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29.同一种毛巾,在甲超市的标价为5元3条,在乙超市的标价为7元4条,这种毛巾在哪一个超市里比较便宜?为什么?30.总务处买来3筐芒果,一共72千克,平均分给8个办公室.(1)每个办公室分到多少千克芒果?(2)每个办公室分到几分之几筐芒果?31.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一些乘客.到了A站,先下车一半人数,再上车7人;到了B站,只是上车9人,这时车上共有乘客30人.这辆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多少人?七、趣味题(共1小题,满分1分)32.有一些图形按的顺序排列.(1)请你算一算第55个图形是什么图形?(2)在前90个图形中,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26分,每空1分)1.①X+23,②5﹣a=5,③0.12m=24,④X﹣2.5<11,⑤12×2=24,⑥12s;在这6个式子中,②③⑤是等式;②③是方程.(填序号)【考点】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分析】等式是指用“=”号连接的式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据此进行分类即可.【解答】解:①只含有未知数,不是等式,所以它既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②是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所以它既是等式也是方程;③是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所以它既是等式也是方程;④是不等式,所以它既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⑤是用“=”号连接的式子,但没有未知数,所以只是等式,不是方程;⑥只含有未知数,不是等式,所以它既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所以②③⑤是等式;②③是方程.故答案为:②③⑤;②③.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170平方分米=平方米; 11分=时; 20厘米=米.【考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长度的单位换算.【分析】(1)低级单位分米化高级单位平方米除以进率100.(2)低级单位分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60.(3)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解答】解:(1)170平方分米=平方米;(2)11分=时;(3)20厘米=米.故答案为:,,.3.把20分米、16分米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都没有剩余,每段绳子最长是 4 分米,一共可以剪成9 段.【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一根长20分米,另一根长16分米.现要把他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求每段最长可以是几分米,只要求出20和16的最大公约数,就是每段最长米数,然后用总米数除以每段米数得段数.【解答】解:20=2×2×5,16=2×2×2×2,20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2×2=4,即每小段最长为4分米;(20+16)÷4=36÷4=9(根);答:每段绳子最长是4分米,一共可以剪成9段.4.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全长的,每段长米.【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分析】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则每段是全长的:1÷5=,每段的长为:4×=(米).【解答】解:每段是全长的:1÷5=,每段的长为:4×=(米).故答案为:,.5.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13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素数是2,2﹣=,里面的13个,即再添上 1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2﹣=,即再添上 1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故答案为:,13.6.如果X÷3=1.8,那么X+1.6= 7 ;10﹣X= 4.6 .【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含字母式子的求值.【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以3,求出X÷3=1.8的解是多少;然后把求出的x的值分别代入X+1.6、10﹣X,求出算式的值各是多少即可.【解答】解:X÷3=1.8X÷3×3=1.8×3X=5.4X+1.6=5.4+1.6=710﹣X=10﹣5.4=4.6故答案为:7、4.6.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a,这三个数分别是﹣2 、、+2 .【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分析】每相邻的两个奇数之间的差为2,所以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a,则中间的数为a÷2,再分别减去2和加上2即可.【解答】解:中间的数是:a÷3=第一个数是:﹣2第三个数是: +2.答:这三个连续的奇数为:﹣2,, +2.故答案为:﹣2,, +2.8.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和.【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表示.【解答】解:9.分数,当x 7 时是最大真分数;当x 8 时是最小假分数;当X 9 时,可以转化为最小的带分数.【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析】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因此当x为1至7的任何一个自然数时,都是真分数,其中分子等于7时最大;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大于或等于1时是假分数,当x大于或等于8时是假分数,其中最小是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1时可化成最小的带分数.【解答】解:分数,当x7时是最大真分数;当x=8时是最小假分数;当x=9时,可以转化为最小的带分数.故答案为:7,8,9.10.五(3)班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每组6人或每组7人都余5人,五(3)班最少有47 名学生.【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求五(3)班最少有多少名学生,即求6和7的最小公倍数多5的数,先求出6和7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5即可.【解答】解:6×7+5=42+5=47(人)答:五(3)班最少有47名学生.故答案为:47.二、判断11.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错误.(判断对错)【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大于,小于的同分母的分数只有一个,而不同分母的分数有很多个,如等.据此解答.【解答】解:大于,小于的同分母的分数只有一个,而不同分母的分数有很多个,如等.故答案为:错误.1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考点】等式的意义.【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解答】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需要限制相同的这个数,必须得0除外,因为0做除数无意义;故答案为:×.13.真分数都比假分数小.正确.(判断对错)【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直接判断即可.【解答】解: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所以真分数都比假分数小.故答案为:正确.14.4千克的等于1千克的.√.(判断对错)【考点】分数乘法.【分析】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分别求出4千克的和1千克的,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4×(千克),1×(千克),所以,4千克的等于1千克的相等.故答案为:√.15.分数单位和分数值都比大.×.(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的分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再把和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的分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故答案为:×.三、选择(5分.填上合适的序号)16.张力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她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A.(6,4)B.(5,3)C.(4,4)D.(5,5)【考点】数对与位置.【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张力的位置是第5列第4行,则她的同桌应该是在第6列第4行,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张力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她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6,4);故选:A.17.小明收集了一些邮票,拿出自己邮票的一半还少2张送给小军,这时他自己还剩50张邮票.求小明原有多少张邮票的正确算式是()A.(50﹣2)×2 B.(50+2)×2 C.50×2+2 D.50×2﹣2【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他拿出邮票的一半少2张送给小军,则自已手里还剩邮票的一半多两张,所以50﹣2正好是邮票的一半,则原来有邮票:(50﹣2)×2.【解答】解:根据题意列式为:(50﹣2)×2=48×2=96(张).答:小明原有96张邮票.故选:A.18.把3公顷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A.公顷B.公顷C.公顷D.总面积的【考点】分数除法.【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3(公顷)答:每份是公顷.故选:C.19.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三角形乙的面积是甲的,那么三角形丙的面积是甲的()A.B.C.D.无法确定【考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析】由图可知:甲图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则甲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乙的面积+丙的面积=甲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中三角形乙的面积是甲的,则丙的面积是甲的1﹣,解答即可.【解答】解:1﹣=答:三角形丙的面积是甲的.故选:A.20.如果y=5x(x和y是非0自然数),那么x和y的最大公因数是()A.y B.1 C.5 D.x【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根据题意可知:x和y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解答】解:因为x和y都是非0自然数,y÷x=5,所以x和y成倍数关系,y是较大数,x是较小数,因此x和y的最大公因数是x.故选:D.四、计算2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8÷13=24÷4=40÷19=1÷7=【考点】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线,除数相当于分母,商相当于分数值;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为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解答】解:8÷13=;24÷4==6;40÷19==2;1÷7=.故答案为:,6,2,.22.解方程.3.74+X=6.26; X÷0.2=12; 25X=10; X﹣5.5=5.5.【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74求解;②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0.2求解;③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5求解;④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5.5求解.【解答】解:①3.74+X=6.263.74+X﹣3.74=6.26﹣3.74X=2.52②X÷0.2=12X÷0.2×0.2=12×0.2X=2.4③25X=1025X÷25=10÷25X=0.4④X﹣5.5=5.5X﹣5.5+5.5=5.5+5.5X=1123.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5和6; 12和42; 40和8.【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解答.【解答】解:5和6是互质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12=2×2×342=2×3×7最大公约数是2×3=6;40和8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8.24.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0和25; 9和11; 7和91.【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要看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两个数互质,则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两个数有公约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选择情况解决问题.【解答】解:10=2×525=5×5最小公倍数是2×5×5=50;9和11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11×9=99;7和91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91.四、实践操作25.①用数对表示图上工商银行的位置是(9,1),体育馆的位置是(11,7).②电影院在(2,7),图书馆在(9,4),请你在图中标出来.③从实验小学走到高级中学要向南走 4 格,再向西走 3 格.④火车站向南走3格,再向东走2格就到了高级中学.表示火车站的数对是(1,5),在图上标出火车站的位置.【考点】数对与位置.【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再根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此即可填空.【解答】解:据分析可知:①用数对表示图上工商银行的位置是(9,1),体育馆的位置是(11,7).②电影院在(2,7),图书馆在(9,4),请你在图中标出来.如下图所示.③从实验小学走到高级中学要向南走 4格,再向西走3格.④火车站向南走3格,再向东走2格就到了高级中学.表示火车站的数对是(1,5),在图上标出火车站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9,1)、(11,7)、南、4、西、3、(1,5).五、问题解决(34分.第1、2题用方程解,各5分.)26.用一条6米长的铁丝围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考点】正方形的周长.【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就是铁丝的长度6米,利用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6÷4=1.5(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米.27.妈妈买一套衣服,已知一件上衣168元,比裙子贵52元,一条裙子要多少元?【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析】根据题意,用一件上衣168元减去52元就是一条裙子的钱数.【解答】解:168﹣52=116(元)答:一条裙子要116元.28.从扬州到南京的路程有90千米,一辆汽车从扬州开往南京,已经行了35千米,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用行的路程除以全程即可.【解答】解:35÷90=;答:行了全程的.29.同一种毛巾,在甲超市的标价为5元3条,在乙超市的标价为7元4条,这种毛巾在哪一个超市里比较便宜?为什么?【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分别用所需钱数除以可买数量,求出这种毛巾分别在甲、乙店的单价各是多少,比较即可.【解答】解:5÷3=(元)7÷4=(元)答:甲超市的毛巾单价低于乙超市的单价,所以这种毛巾在甲超市里比较便宜.30.总务处买来3筐芒果,一共72千克,平均分给8个办公室.(1)每个办公室分到多少千克芒果?(2)每个办公室分到几分之几筐芒果?【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1)根据除法的意义用芒果一共的千克数除以办公室的个数,列出算式72÷8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除法的意义用芒果的筐数除以办公室的个数,列出算式3÷8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72÷8=9(千克)答:每个办公室分到9千克芒果.(2)3÷8=(筐)答:每个办公室分到筐芒果.31.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一些乘客.到了A站,先下车一半人数,再上车7人;到了B站,只是上车9人,这时车上共有乘客30人.这辆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多少人?【考点】逆推问题.【分析】根据车上共有乘客30人,是到了B站上车9人后是30人,那么到B站之前是30﹣9=21人,到了A站,先下车一半人数,再上车7人后是21人,那么下车一半人数后是21﹣7=14人,所以这辆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14×2=28人;据此解答.【解答】解:(30﹣9﹣7)×2=14×2=28(人)答:这辆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28人.七、趣味题(共1小题,满分1分)32.有一些图形按的顺序排列.(1)请你算一算第55个图形是什么图形?(2)在前90个图形中,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考点】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图形排列规律是:6个图形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3个正方形,2个圆形,1个三角形依次循环排列;计算出第55个图形是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图形即可;(2)每个周期都有2个圆形,计算出前90个图形经历了几个周期,即可求出有几个圆形,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1)55÷6=9…1,答:第55个图形是第10周期的第1个图形,是正方形;(2)90÷6=1515×2=30(个)30÷90=.答:前90个图形中圆形占总数的.2016年8月17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16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每段长(_____)m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
4、港湾月色小区每层楼高2.85 m,熊大家住在16层,熊大家的地板距地面( )m;贝贝家在8楼,贝贝家的天花板距地面( )m。
5、自然数37(),当()里填(______)时,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是5的倍数。
6、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7、数a和数b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8、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9.88,则这些数中最小的是(____),最大的是(______)。
9.875 9.8849、在括号里填上“>”“<”或“=”0.25×0.99(____)0.99 0.78 ×2.6(____)0.78÷2.66.4÷0.01(____)6.4×100 a÷1.1(____)a÷0.9(a≠0)10、两个数相乘积是1.8,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是(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的面积大。
A.图(1)大B.图(2)大C.图(3)大D.同样大2、一个长方形活动框架,沿对角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与原来相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真题试卷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数a和数b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绳子长(_______)米,每段占全长的(_______)。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 ²。
4、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比是1:2:3,此三角形按角分类属于(___________)三角形。
5、a、b、c都是质数。
c是一位数,且a×b + c = 1993,求a + b + c 的值是(________)。
6、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与(_____)的小数点对齐。
7、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个.8、将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为6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_____),每段长(_____)米。
9、甲、乙两数的差是36.9,乙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和甲相等,那么,甲=___,乙=_____。
10、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同时这个三位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三位数可能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商最大的是()A.7.3÷0.025 B.7.3÷0.25 C.7.3÷2.52、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A.3 B.6 C.9 D.273、一个直角梯形若上底增加2厘米,则成为一个正方形;若上底减少4厘米,则成为一个三角形.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是()A.30平方厘米B.60平方厘米C.24平方厘米D.120平方厘米4、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杯。
【名校密卷】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一)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卷(一)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1225 - 4 1。
成 汇:4.如果要表示一个人体温的变化情况,阴影部分是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米,每段长是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座位号4. 5. 6. 7. 全长的一弘b 是非零自然数,如果a+l = b,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o在1〜20的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在―里填財“V”或“=” ),既是)o),最小公倍数是()o8.如果 4x+5 = 13,那么 8x —2 = ( )o)o10. 如下表,鸭的只数是鸡和鹅总只数的 一;鸡/只鸭/只鹅/只1610911. 五(1)班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每组5人或每组8人都正好分完,五(1)班至少有( )名学生;五(2)班学生每组6人或每组7人都剩1人,五(2)班至少有( )名学生。
二、我会判。
(每题1分,共5分)371. 大于湿 小于;的分数只有3个。
() 8 8 2. 每个偶数都可以分解质因数。
() 3. 分子、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154. 5吨煤的;和1吨煤的;一样重。
()JJ=4X3 —2X5 = 2,那么0.125 1.25 80.3=(= 0.1,那么 x=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这两个数中的任何一个数。
()三、我会选。
(每题1分,共3分)1. 如果〃是奇数。
下面( )也是奇数。
地不需要切割。
四、按要求做题。
(1题4分,2题12分,3题6分,4题5分,共27分) 1. 直接写得数。
2. 解方程。
3. 先圈出下面数中的合数,再把它们分解质因数。
A. n+1B. n+2C. n+3D. n-12.李菲家客厅长4.8米,宽4.2米,选用边长( )分米的方砖铺A. 4B. 5C. 6D. 73.把7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份的长是()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名校版

一、填空.
1.在讲“数的整除”时,我们所指的数,一般是指
,不包括
.
2.在 6÷ 12=0.5 91 ÷13=7 8 ÷5=1…3 25 ÷7=3…4,这三个式子里,能整除的式子
是
,能除尽的式子有
个,不能整除的算式有
个.
3.在 28=2×2× 7 这个形式中, 每个质数都是
30 和 50 人之间,如果分 4
人一组, 6 人一组或者 8 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学生有多少人?
40.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 84 厘米,宽是 56 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 这种正方形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多少块这样的长方形?
41.如图是五( 2)班学生爱吃的蔬菜统计图:
3 和 8; 3 和 10;
故答案为: 4 和 9, 8 和 9; 3 和 8,3 和 10.
8.在 20 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20 ,在 15 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15 .
【考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分析】利用一个数的约数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的本身,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据此可知这样的最小的三位数,百位上必须是
1,个位上必须是 0,所以十位上是 2 即可;
( 2)能同时整除 6 和 8 的最大的数,也就是求 6 和 8 的最大公因数,据此求解.
【解答】解: ( 1)能同时被 2、 3 和 5 整除最小的三位数 120.
( 2) 6 的因数有: 1, 2, 3, 6 8 的因数有: 1, 2, 4, 8 所以 6 和 8 的最大公因数是 2,也即能同时整除 故答案为: 120, 2.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八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四)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五)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六)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七)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八)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三个连续的奇数,当最小的奇数扩大到原来3倍后,这三个数的和是101,其中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__)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3、5.74的10倍是(__________); 3.25的一半是(___________)。
4、一个袋子里放着5个梨、6个桃子、4个桔子、7个苹果,如果任意拿一个水果,有_____种可能,拿到_____的可能性最大.5、操场上同学们做游戏,第一次分组时,如果每组6人还多2人;第二次分组时,如果每组4人还多2人;第三次分组时,如果每组8人还多2人。
问操场上至少有(____)人做游戏.6、把一根长粗细均匀的木料横截成四段,用时4.8分钟,如果横截成5段,一共用时________分钟。
7、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8、4.09×0.05的积有(_____)位小数。
5.2×4.76的积有(_____)位小数。
9、17个0.25的和是(______),0.5的4倍是(______)。
10、“鸟巢”占地20公顷,1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________个“鸟巢”的占地面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哥哥今年m岁,妹妹今年n岁,再过5年,哥哥比妹妹大()岁.A.m B.n C.m﹣n D.52、一个圆形花坛周围每隔2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28盆,花坛的周长是()A.52 B.54 C.56 D.583、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名校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10题;共20分)1.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________),最大两位数是(__________),最小三位数是(__________).2.的分子增加6,分母应增加(______),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增加14,分子应增加(______),分数的大小不变。
3.一个数除以5和除以7的余数都是1,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_5.根据4×5=20,我们可以知道:4和5都是20的数,20是4和5的数.6.把A分解质因数2×3×5,把B分解质因数2×2×5,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7.15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8.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40,最大公约数是12,已知其中一个数是60,另一个数是.9.用0,4,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既能被2整除,又有约数3和5,其中最大的是.10.在括号里填上“>”“<”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1.把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彩纸剪成一些相同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要使小正方形个数最少,它的边长应是()A.1厘米 B.18厘米 C.6厘米 D.3厘米1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A.15和90 B.45和90 C.45和3013.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 )。
A.公因数 B.最大公因数 C.公倍数 D.最小公倍数14.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30,这个数的因数共有()个。
A.8 B.9 C.101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比这两个数都()。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16.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可能是().A.15和90 B.30和60 C.45和9017.一根彩带,小红用去了米,还剩,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相比较,(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18÷11的商用简便记法写作(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__)。
2、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1716,这三个自然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3.2525……是(________)小数,循环节是(___________),用简便记法写(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___)。
4、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某医院一位值班领导需要紧急通知正在休假的32名医护人员回医院参加救护工作,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至少要(_____)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分米.6、王亮在班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5 ),与他在同一列的第一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
7、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_____种结果,摸出_____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_____.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_____)。
9、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 m2,底是2 m,高是(____)m。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选出数据中与其他数据不相等的那个数()A.4.06m3 B.406000cm3 C.4060dm3 D.4060000cm32、两个数相乘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A.2.507 B.2.579 C.2.573 D.2.5863、如果甲×1.01=乙÷1.01(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____)A.甲=乙B.甲>乙C.甲<乙4、10张连号的世博园如愿券,张老师一家人要拿3张连号的,共有()种不同的拿法.A.6 B.7 C.85、若一个梯形的高是6分米,上底和下底都增加4分米,则面积就增加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填空.(28分,每空1分)1.在6+2=8、27﹣x、52÷2=26、x﹣7>12、a﹣15=32、7x=30、x+y=30中,等式有个,方程有个.2.吨可以看做是1吨的,也可以看做是7吨的.3.在直线上用分数表示点,上面填带分数,下面填真分数或假分数.4.已知a÷b=8,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5.五(1)班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每组6人或每组7人都正好,五(1)班最少有名学生;五(2)班学生每组10人或每组8人都剩1人,五(2)班最少有名学生.6.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0和9 [ ];14和42 [ ];24和16 [ ].7.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分数.20厘米= 米; 45公顷= 平方千米; 15分= 时.8.把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锯了4次,每段占全长的,第二段长米.9.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10.300千克黄豆榨油39千克,平均1千克黄豆榨油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千克黄豆.11.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8米,长是8米,求宽是多少米,设宽为X米,方程()是正确的.A.28X=8 B.28÷8=X C.8X=28 D.8÷X=2813.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A.12个B.15个C.9个D.6个14.小刚今年X岁,小红今年(X+3)岁,再过10年后,他们相差()岁.A.10 B.13 C.3 D.X+315.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二次后,小长方形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A.B.C.D.16.把7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份的长是()米.A.B.C.D.三、计算.17.直接写得数.6.3+7= 42.8﹣4.28= 8.2×0.01=0.32×99+0.32= 1﹣0.01= 21.5+9.5=8.2÷0.01= 3.5÷0.5= 25×0.07×4=18.解方程.12.6x+x=6.84x÷0.5=1.66x+10.2=25.22x+1.8×0.3=3.54.19.简便计算28.7×3.3+3.3×71.3217.2﹣25.6﹣75.4﹣17.225×32×1.25.四、解决实际问题.20.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的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列方程解答)(1)小瓶容量是多少升?(2)大瓶单价是多少元?21.幼儿园买来5箱饼干,每箱18千克,平均分给6个班.(1)每个班分得这些饼干的几分之几?(2)每个班分到多少千克?(3)每个班分到几分之几箱?2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相等,求等边三角形的周长.23.王老师每4天去图书馆一次,李老师每6天去图书馆一次,如果今年2月17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下一次他们俩在图书馆相遇应是几月几日?24.王老师买来48米长的红彩带和36米的黄彩带,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做手工(每人分得的都是整厘米数)你知道这个小组最多有几位同学吗?25.天华小学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多150人,五年级人数是六年级的1.5倍,天华小学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2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上海开往北京,甲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几小时后两车相距300千米?(列方程解答)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28分,每空1分)1.在6+2=8、27﹣x、52÷2=26、x﹣7>12、a﹣15=32、7x=30、x+y=30中,等式有 5 个,方程有 3 个.【考点】等式的意义;方程的意义.【分析】等式是指用“=”连接的式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据此进行分类.【解答】解:等式有:6+2=8、52÷2=26、a﹣15=32、7X=30、X+Y=30,因为它们是用“=”号连接的式子,共5个;方程有:a﹣15=32、7X=30、X+Y=30,因为它们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共3个.故答案为:5,3.2.吨可以看做是1吨的,也可以看做是7吨的.【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吨可以看作将1吨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为1吨的,重1×=吨;也可以看作将7吨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为7吨的,重7×=吨.据此判断.【解答】解:吨可以看做是1吨的,也可以看做是7吨的.故答案为:,.3.在直线上用分数表示点,上面填带分数,下面填真分数或假分数.【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相邻的两个整数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由此进行求解.第一个空是,即;第二个空在1后面1格,是1,即;第三空在1后面3格,是1,.第四空在2后面1格,是2,即;第五空在2后面2格,是2,即2;第六空在3后面3格,是3;第七空在4上面,是.【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填空如下:4.已知a÷b=8,a、b的最大公因数是 b ,最小公倍数是 a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首先根据a÷b=8,可得a能被b整除,说明a是b的8倍;然后根据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a÷b=8,可得a是b的8倍,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b、a.5.五(1)班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每组6人或每组7人都正好,五(1)班最少有42 名学生;五(2)班学生每组10人或每组8人都剩1人,五(2)班最少有41 名学生.【考点】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分析】(1)求五(1)班最少多少人,就是求6和7的最小公倍数;(2)求五(2)班最少多少人,就是求10和8的最小公倍数最后加上1.【解答】解:(1)6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42,答:求五(1)班最少42人;(2)10=2×5,8=2×2×2,所以10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5=40,40+1=41;答:求五(2)班最少41人.故答案为:42,41.6.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0和9 1 [ 90 ];14和42 14 [ 42 ];24和16 8 [ 48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10和9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9×10=90;14和42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14,最小公倍数是42;24=2×2×2×316=2×2×2×2最大公因数是2×2×2=8最小公倍数是2×2×2×2×3=48.故答案为:1,90;14,42;8,48.7.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分数.20厘米= 米; 45公顷= 平方千米; 15分= 时.【考点】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分析】(1)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2)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3)低级单位分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60.【解答】解:(1)20厘米=米;(2)45公顷=平方千米;(3)15分=时.故答案为:,,.8.把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锯了4次,每段占全长的,第二段长米.【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1)因为段数=锯的次数+1,可算出段数,又因为锯的同样长,可求出每段占全长的多少.(2)第二段长多少米,就是求平均每段长多少米.【解答】解:(1)4+1=5(段),每段就是全长的1÷5=(2)2÷5=(米);故答案为:,.9.的分数单位是,它有7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11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1)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2)最小的素数是2,用2减去原分数的结果,再看有几个分数单位即可解答.【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因为:2﹣=;所以:再添上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素数.故答案为:,7,11.10.300千克黄豆榨油39千克,平均1千克黄豆榨油0.13 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7.69 千克黄豆.【考点】分数除法.【分析】根据题意,要求平均1千克黄豆榨油的千克数,平均分的是油的千克数,把油的千克数按黄豆的千克数分;要求榨1千克油需要黄豆的千克数,平均分的是黄豆的千克数,把黄豆的千克数按油的千克数分;都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解:(1)39÷300=0.13;答:平均1千克黄豆榨油 0.13千克.(2)300÷39≈7.69(千克);答:榨1千克油需要 7.69千克黄豆.故答案为:0.13,7.69.11.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先把全班的人数看成单位“1”,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那么女生的人数就是全班人数的(1﹣),用女生的人数除以男生的人数,即可求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答: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故答案为:.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8米,长是8米,求宽是多少米,设宽为X米,方程()是正确的.A.28X=8 B.28÷8=X C.8X=28 D.8÷X=28【考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设宽为x米,列方程为:8x=28.【解答】解:设宽为x米,列方程为:8x=28.故选:C.13.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A.12个B.15个C.9个D.6个【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4和18的公因数,要求分的最少就是求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为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用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除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纸的长边最少可以分几个,宽边最少可以分几个,最后把它们乘起来即可.【解答】解:24=2×2×2×3,18=2×3×3,所以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长方形纸的长边可以分;24÷6=4(个),宽边可以分:18÷6=3(个),一共可以分成:4×3=12(个);故选:A.14.小刚今年X岁,小红今年(X+3)岁,再过10年后,他们相差()岁.A.10 B.13 C.3 D.X+3【考点】年龄问题;用字母表示数.【分析】因为年龄差是一个不变的数值,所以小刚和小红10年后的年龄差,也就是今年的年龄差;据此解答.【解答】解:(X+3)﹣X=X﹣X+3=3(岁)现在相差3岁,10年后还是相差3岁.答:再过10年后他们相差3岁.故选:C.15.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二次后,小长方形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A.B.C.D.【考点】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一次,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对折两次,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二次后,小长方形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故选:B.16.把7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份的长是()米.A.B.C.D.【考点】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一根7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小段是全长,每段长多少米,就是求7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1÷8=,7×=(米)答:每段绳子长米;故选:B.三、计算.17.直接写得数.6.3+7= 42.8﹣4.28= 8.2×0.01=0.32×99+0.32= 1﹣0.01= 21.5+9.5=8.2÷0.01= 3.5÷0.5= 25×0.07×4=【考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分析】根据小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0.32×99+0.32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25×0.07×4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解答】解:6.3+7=13.3 42.8﹣4.28=38.52 8.2×0.01=0.0820.32×99+0.32=32 1﹣0.01=0.99 21.5+9.5=318.2÷0.01=820 3.5÷0.5=7 25×0.07×4=718.解方程.12.6x+x=6.84x÷0.5=1.66x+10.2=25.22x+1.8×0.3=3.54.【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1)先计算方程的左边,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3.6即可得到未知数的值;(2)先计算方程的左边,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即可;(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10.2,再同时除以6即可得到未知数;(4)先计算方程的左边,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减0.54,再同时除以2即可得到未知数的值.【解答】解:(1)12.6x+x=6.813.6x=6.813.6x÷13.6=6.8÷13.6x=0.5;(2)4x÷0.5=1.68x÷8=1.6÷8x=0.2;(3)6x+10.2=25.26x+10.2﹣10.2=25.2﹣10.26x=156x÷6=15÷6x=2.5;(4)2x+1.8×0.3=3.542x+0.54=3.542x+0.54﹣0.54=3.54﹣0.542x=32x÷2=3÷2x=1.5.19.简便计算28.7×3.3+3.3×71.3217.2﹣25.6﹣75.4﹣17.225×32×1.25.【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分析】①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②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性质进行计算;③把32写成4×8,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计算.【解答】解:①28.7×3.3+3.3×71.3=3.3×(28.7+71.3)=3.3×100=330②217.2﹣25.6﹣75.4﹣17.2=﹣(25.6+75.4)=200﹣101=99③25×32×1.25=25×(4×8)×1.25=(25×4)×(8×1.25)=100×10=1000四、解决实际问题.20.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的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列方程解答)(1)小瓶容量是多少升?(2)大瓶单价是多少元?【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1)设小瓶容量是x升,则小瓶容量×3=大瓶容量,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小瓶容量是多少升即可;(2)设大瓶单价是x元,根据大瓶单价﹣3.2=小瓶单价,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大瓶单价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设小瓶容量是x升,则3x=1.53x÷3=1.5÷3x=0.5答:小瓶容量是0.5升.(2)设大瓶单价是x元,则x﹣3.2=1.8x﹣3.2+3.2=1.8+3.2x=5答:大瓶单价是5元.21.幼儿园买来5箱饼干,每箱18千克,平均分给6个班.(1)每个班分得这些饼干的几分之几?(2)每个班分到多少千克?(3)每个班分到几分之几箱?【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1)把饼干的总数看成单位“1”,平均分到6个班,每班就分其中的1份即.(2)运用乘法求出总重量,再除以班数就是每班分到多少千克;(3)用总箱数除以班数就是每个班分到几分之几箱.【解答】解:(1)1答:每个班分得这些饼干的.(2)5×18÷6=90÷6=15(千克)答:每个班分到15千克.(3)5÷6=答:每个班分到箱.2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相等,求等边三角形的周长.【考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正方形的周长.【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即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据此解答.【解答】解:6×4=24(厘米)答: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24厘米.23.王老师每4天去图书馆一次,李老师每6天去图书馆一次,如果今年2月17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下一次他们俩在图书馆相遇应是几月几日?【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王老师每4天去图书馆一次,李老师每6天去图书馆一次,那么两人下一次都到图书馆再经过的时间应是6和4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求出6和4的最小公倍数即可.【解答】解:6=2×3,4=2×2,2×2×3=12(天),今年不是闰年,2月17日再经12天就是3月1日;答:下一次他们俩在图书馆相遇应是3月1日.24.王老师买来48米长的红彩带和36米的黄彩带,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做手工(每人分得的都是整厘米数)你知道这个小组最多有几位同学吗?【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也就是求48与36的最大公因数,即是这个组的最多人数;先把48和36分别分解质因数,进而找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再把公有的质因数相乘即可.【解答】解:因为48=2×2×2×2×3,36=2×2×3×3,所以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答:这个组最多有12人.25.天华小学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多150人,五年级人数是六年级的1.5倍,天华小学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考点】差倍问题.【分析】设六年级有x人,五年级人数是1.5x人,根据等量关系:六年级+150人=五年级,列方程解答即可得六年级人数,再求五年级人数即可.【解答】解:设六年级有x人,五年级人数是1.5x人,x+150=1.5x0.5x=150x=300300×1.5=450(人)答:天华小学五年级有450人,六年级有300人.2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上海开往北京,甲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几小时后两车相距300千米?(列方程解答)【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分析】设x小时两车相距300千米,则根据两车行驶的速度之差×相遇时间=总路程,即可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解答】解:设x小时两车相遇300千米,(60﹣40)x=30020×x=300x=15答:15小时后两车相距300千米.2016年8月20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