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原发耐药 率 低 , 约1 0 %左右, 其 将 左 氧 氟 沙星 用 于 一 线 方 案, 根 除率高 于 9 0 %, 且依从 性 良好 J 。本组 资料治 疗组 总
有效率 为 9 6 . 7 %, 对照组总有效 率为 8 0 . O %, 两 组对 比差异
[ 5 ] 李
芳, 刘荣臻 , 原 素梅 .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 的研 究进展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 —1 7 编校 : 郑英善 ]
响患者 的身心健 康。幽 门螺杆 菌 是引起 消化 性溃 疡 的一种 主要因素 , 根除幽 门螺杆菌 已经 成为幽门螺杆 菌消化 性溃疡
患者必须进行 的治疗。一般来说 , 理想的 幽门螺杆菌 治疗方 案对幽 门螺 杆 菌 的根除 率应 在 9 0 % 以上 , 而初 次 治疗 失 败
[ 1 ] 戴
继续发展及恶变 , 减少 二次手术 。笔 者探讨 了剖宫 产同时 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的临床应用可行性与安全性 , 现报告如下。
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 待胎儿娩 出后 , 舌下含化米 索前列醇 4 0 0 g , 静 脉推 注 1 0 %葡 萄糖 酸 钙 1 O r r I l , 宫 体注 射催 产 素
负 面影 响 , 值 得 推 广应 用 。
[ 关键词 ] 剖宫产 ; 子宫肌瘤剔除术 ; 产褥感染 子宫 肌瘤是女性生殖器肿瘤 中最 常见的 良性 肿瘤 , 在 妊 置: 肌壁 间肌瘤 3 2例 , 子宫颈肌瘤 1 8例 , 膜下肌瘤 2 0 例, 浆黏 膜下肌瘤 1 O例。根 据 随机 抽 签 法分 为治 疗 组 与对 照 组 各 4 0例 , 两组上述资料对 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 具有
・
1 6 2 0・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临床分析

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 、 术・ f 1 缩宫素用量均显著增加( P< O . 0 5 ) 。两组术 中出血量 、 术后 2 4 h出血量 、 术后血红蛋 白下 降值 、 术后肛门恢复排气 时 间、 体温恢复时间 、 产褥病发生率 、 恶露干净时间及患者术后 的住院时间均无显 著性 差异( P> 0 . 0 5 ) 。结论 : 剖 宫产术同时行子宫 肌瘤剔除 术 安全 、 可行 , 可减少患者二次手术 的痛苦 , 但应注意手术病例 的术前筛选 。
结果 平均( 3 8 . 2 ±1 . 0 ) 周; 肌壁 间 肌瘤 3 3例 , 肌 膜下 肌 2
瘤2 1例 , 浆膜 下 肌 瘤 1 4例 。选 取 同期 在 本 院行 单
与对 照组 比较 , 观察 组 手术时 间 、 术 中缩 宫素 用 量均 显 著 增 加 ( P<0 . 0 5 ) ; 两组术 中出血量 、 术 后
n
体温恢复时 间( h ) 产褥病 ( n )
住院时间( d )
恶露 干净 时间( d )
肛门排 气时间( h )
62
2 0 1 3年 3月 第2 5卷 下半月 第 6期
中 国 民康 医 学
Me d i c a l J o u na r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2 0 1 3年 3月 第2 5卷 下半 月 第 6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d i c a l J o u na r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水一 电解 质平 衡 ,行 子宫 下段 剖宫 产术 。在胎 儿娩 出 ,第 三产 程 结 束后 ,对 照 组在 宫体 注 射催 产素 ,缝 合 子宫 切 口 ,关 闭 腹腔 。 观 察组 在第 三 产程 结束 后 ,宫体 注射 催 产素 2 0 u,同时静 脉滴 注 生理 盐水 5 0 0 ml J l l l 催 产素 2 O u 维 持 ,缝 合子 宫切 口后 ,以手 压或 加止 血 带 压迫 止 血 ,行 肌瘤 剔 除术 【 2 】 。壁 间肌 瘤 在肌 瘤 基底 做 纵 行切 口 ,剥 除后 连 续缝 合 。浆膜 下 肌瘤 在肌 瘤 的基底 部 做楔 形 切 口 ,剔 除 后 切 口做 … 8 ’字 缝合 。黏膜 下 肌瘤 经 官 腔 切除 肌 瘤 ,
缀 “ 除时 ,要 注意做 好 子宫 动 时施 行 子宫 肌瘤 剔除 术 。在 子宫肌 瘤剔
脉 的止 血 ,并尽 量少 做切 口 ,术 后要 将残 血 清理 干净 ,减 少感 染
有 严 重并 发症 者 ,排 除有 血 液病 或 出血倾 向者 。两组 患者 的 年龄 和 孕周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O . 0 5 ),具 有 可 比性 。
表1患者术中术后各情况对 比
比较项 目 手术时间 ( ±S,mi n) 术中 出血量 ( ±S,m1 ) 观察组 5 8 . 4 5±2 O . 3 3 3 6 3 . 2 5±1 5 . 3 2
对 照 组
全 部 伴 有 子 宫肌 瘤 ,肌瘤 最 大 ( 8 c m ×6 c m× 9 c m ),最 小 者
2 2 . 3 3 ± 2 . 1 4 3( 6 . 0 ) 1 6 . 2 2±2 . 1 4 5 . 3 6 4 - 1 , 6 2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行性探讨

c e a e n s c i n wih u my me t my. s t Th p r to i f c e a e n a s r a e to t o t o c o Re ul s e o e a i n tme o a s r a my me t my we e p o o g d c mp r d wih t e c n r l o c o r r ln e o a e t h o to
下 段 横 切 口。 究组 患 者 先 行剖 宫 产 , 后 切 除 肌瘤 。 宫肌 瘤切 研 然 子 除 操作 与 非 孕期 肌瘤 切 除相 同 , 用 缩 宫素 I U, 肌 瘤 四周 及基 先 O 于
行 子 宫 肌 瘤切 除 术 的 意 见 仍 不 一 致 。 本文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1 8 2 例 妊娠 合并 直 径>3m子 宫肌 瘤 患者 剖宫 产 同时 行子 宫 肌瘤 切 除术 , c
t e p r t o n t e p te t f h t r up wa n t s gn fc nt Con u i n h o e a i n i h a i n s o t e wo g o s s o i iia . cls o Th c e a e n my me t my e e tv l a c r i g o e a s r a o c o s l c i e y c o d n t t o ii n f he a i nt o e p r e e o s e r c a s wa s c r t n e s b e. he c nd t o o t p t e s f r x e i nc d b t t i i n s e u i y a d f a i l
【 文章 编 号 】1 7 - 7 22 1) 3c一O 0 —0 4 0 4 ( 0 0 () 0 4 2 6 0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论文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收治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进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是可行的,可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好手术病例的术前筛选。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筛选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18随着我国高龄产妇、晚育的产妇显著增多以及b超的临床普遍使用,对产妇的子宫肌瘤检出率有明显上升,对于剖宫产是否可以进行子宫肌瘤剔除一直存在争议[1]。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2885±105岁;孕期36~40周,平均3802±115周;存在肌壁间肌瘤21例,肌膜下肌瘤13例,浆膜下肌瘤12例。
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2875±102岁;孕期37~41周,孕期平均3815±121周。
两组的在年龄、孕期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等胎儿、胎盘娩出后,观察组同期再进行子宫剔除术。
两组术后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使用缩宫素促子宫收缩[2]观察项目: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分析

孕妇在怀孕期 间注意保持 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 , 少化
妆, 减少电脑手机等的接触 , 避免被动吸烟 , 保持心情愉快 , 制定合理锻
炼 身 体 的计 划 等 。 总之 , 引起 胚胎 停 育 的原 因十分 复 杂 。 孕娠 初 期 的 有效 防范 , 减 对
【 】 田丽, 4 王玉新 , 张石岭 , 郭文潮. 绒毛染色体异常在胚胎停育中的细 胞遗传学分析 Hbiei Io a,0 ,o3M ro eeMdc Junl2 1 V l2 an a r 0 【】张新影 , 5 杨华 . 胚胎停育相关原 因分析【】中外妇儿健康 ,0 . M. 21 6 1
3 讨 论
3 不要与 电脑接触 。 在必须的接触 ' b时后 , 应适当做些户外活动 , 吸新鲜空气【】在使用 电脑后 , 呼 5; 勤
洗脸和手 , 饮水, 多 接触 时 应穿 防辐 射 小 背 心 或 者 防辐 射 围裙 等 孕妇
免 食 用污 染 的食 物 。
4 3 婚 前 双 方 的检 查
婚前检查主要是及早发现染色体异常情况, 做到心里有数 , 早采取
措施。 4 4 养 成 良好 生 活 习 惯 .
影响导致孕妇停育或者胎儿畸形。 如果孕妇每周使用2 小时 以上计算 0 机, 其流产率增  ̄8 %t, 0 同时也增 加畸形儿出生率 。 I
( ) 14 7. 1 }0 -1 2 0
在孕早期 , 是胚胎发育最为敏感时期 , 孕妇严重贫血、 高血压等病症可
能造 成 生 殖道 的 畸形 、 官腔 粘 连 , 子宫 畸 形 发育 等 , 重 影 响了 胚 胎在 严 子 宫 内 的 发育 , 而 出现 停 育 现象 。 从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疗效观察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87-01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为产科常见的妊娠高危因素。
近年来由于晚婚、高龄孕妇及b超普及等因素影响,发病率及诊断率均有上升趋势,剖宫产率也随之增高。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肌瘤患者0.5%-1%,占妊娠0.3%-0.5%[1]。
剖宫产时肌瘤是否剔除成为目前产科医生的焦点问题,处理不当影响母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对我院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做回顾性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总分娩产妇为10889例,其中剖宫产为424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85例(占0.78%),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61例,孕妇年龄在21-41岁,平均年龄在29.2岁。
1.2 子宫肌瘤类型和部位肌壁间肌瘤53例(占62.35%),浆膜下肌瘤23例(占27.06%),粘膜下肌瘤7例(占8.23%),宫颈肌瘤1例(占1.18%),阔韧带肌瘤1例(1.18%)。
1.3 分娩情况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平产18例,产钳产2例,剖宫产65例,其中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61例,1例阔韧带肌瘤巨大且怀孕子宫解剖位置改变易损伤输尿管未行剔除,1例多发性宫颈肌瘤行子宫全切术,1例子宫多发性粘膜下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曾行子宫肌瘤剔除,本次又多发性子宫肌瘤,建议行子宫全切术拒绝而未行剔除,术后子宫复旧欠佳,住院期间未发生产后出血及发热,6天自动出院而失访。
1.4 分组两组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成功后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胎盘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61例为研究组;80例单纯性剖宫产为对照组,两组均无其他合并症,两组术中出血多者追加催产素10u静滴,术后均予以每天催产素10u及抗生素静滴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感染。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间术中、术后出血、术后复旧、恶露持续时间、产褥等情况。
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观察

『 王建民 , 国栋 , 2 2 1 杨 熊华 风 , . 分子肝素 钠治疗急性缺 血性脑卒 中 等 低
9 例报告【 . 8 J 实用临床医学 ,0 56 7 :6 】 20 ,( )5 .
依 达拉奉可抑制脂质过氧化 、 清除 自由基 , 而抑制血管 内皮细 从 胞、 神经细胞 的氧化损伤 。
【 4 】丁宏岩 , 董强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 出血 的治疗作用[.国外 J ]
医学 : 脑血管疾病分册 ,04,2 7 :9 — 9 . 20 1 ( )4 14 3
[】S i ioe 5 hc nh H, uo a S Y s d H,t 1.N u mt t e eet f h K rd , au a e a emp e i f c o cv s
较 治疗前明显下降 , 治疗后 A组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 B组 , 与 B组 比较 , 经统计学 分析 , 差异有 显著性 ( <00 ) P .5 。且 A组有效 率为 8 .%, 22 明显高 于 B组有 效率 (72 , 5. %)两组 总有效 率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0 5 。低分子肝 素钙 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 急 p . ) 0 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 明显优于常规用药 ,它们 能显著改善神经
2 结果
两组 13 2 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对照组术后 1 例患者发生尿 潴留; 同期手术组 1 例发生尿潴留、 例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 1 同期
手术组手术 时间为( 74 .) i, 照组为 (94 .) i, 5 71rn 对 - a 3 64 rn 同期 - a 手术组长于对照组 。同期手术组同对照组之间术 中出血量 、 术后 并发症、 术后子宫复原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 1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 p l i c a t i o n e fe c t o f r e ine f d n u r s i n g f o r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o p e r a t e d my o me c t o my
2 0 1 7年第 2 1卷第 2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o u r n a 1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P r a c t i c e ・l l 1・
精 细 化 护 理 在 剖 宫 产 术 同 时 行 子 宫肌 瘤 剔 除 术 患 者 中 的应 用 效 果
意义 ( P< O . 0 5 ) ;研 究 组 肛 I ' l a  ̄ 气、 恶 露干净 、 住院 时间 以及体温 转复 时间均 显著 短于对 照组 , 差异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精 细化护理应用 于剖宫产术 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具有较好 的护理效果 , 有利 于术后康复。
关键 词:精细化护理 ;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 护理效果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 7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7 ) 0 2 一 l 1 1 - 0 3 D O I : 1 0 . 7 6 1 9 / j c m p . 2 0 1 7 0 2 0 3 5
雷志 萍 , 代 明 月 ,肖雪梅 ,朱德 巧
( 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 中心 医院 产 科 ,四川 成都 , 6 1 0 0 3 1 )
摘 要 :目的 探讨精 细化护理在剖宫产术 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 中的应用效 果。方法 选取 5 O例剖宫产同时行
子宫肌瘤剔 除术 的患者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 5例 ,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 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护理 , 比较 2组护理满意度和恢复情况。结果 0 . 0 5) 。 结论 研 究组护理满意度 9 6 . 0 %( 2 4 / 2 5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 0 . 0 %( 2 0 / 2 5 ) ,差异具有统计学
LEI Zh i pi n g,DAI Mi n g yu e,XI AO Xu e me i ,ZHU De q i a o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b s t e t r i c s ,C h e n g d u C e n t e r H o s p i t a l o f w o m e n a n d c h i l d r e n ,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c o mp a r e d .R e s u l t s N u r s i n g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o f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a s 9 6 . O %( 2 4 / 2 5 ) ,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8 0 % ( 2 0 / 2 5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C h e n g d u,S i c h u a n,6 1 0 0 3 1 )
AB S T R A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o f r e i f n e d n u r s i n g f o r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s i mu l t a ne o us l y o pe r a t e d my o me c t o my .M e t h o ds A t o t a l o f 5 0 c a s e s wi t h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o p e r a t e d my o me c t o my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d i v i de d i n t o s t u d y g r o u p a n d c o nt r o l g r o up
a c c o r d i n g t o r a n d o m n u mb e r t a b l e m c h g r o u p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