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常见极度,高度危害介质

15.1哪些是易燃介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所指的“易燃介质”为主要用于爆炸危险介质类别的划定。
规程中的“易燃介质”即为爆炸危险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系数指其气体或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的介质,详见15.1
压力容器中介质为混合物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和爆炸危险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是否属于爆炸危险介质
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按HGJ43-9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中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2,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4
表15.2-2常毒性程度为极其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常见极度,高度危害介质

15.1哪些是易燃介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所指的“易燃介质”为主要用于爆炸危险介质类别的划定。
规程中的“易燃介质”即为爆炸危险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系数指其气体或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的介质,详见
压力容器中介质为混合物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和爆炸危险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是否属于爆炸危险介质
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按HGJ43-9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中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
表15.2-2常毒性程度为极其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常见高度危害介质

15.1哪些是易燃介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所指的“易燃介质”为主要用于爆炸危险介质类别的划定。
规程中的“易燃介质”即为爆炸危险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系数指其气体或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的介质,详见15.1
压力容器中介质为混合物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和爆炸危险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是否属于爆炸危险介质
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按HGJ43-9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中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2,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4
表15.2-2常毒性程度为极其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氯乙烯、α—萘胺(列入本表,作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入本表,作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密封性,致密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为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氯乙烯、α—萘胺应列为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
HG20660、GB5044、GBZ230介质危害等级对比

HG20
660
表3.0.3-2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名称
序号
名称
二甲腈(不对称)
32 肼(联氨)
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33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二氟化氧(一氧化氟)
34 环氧氯丙烷
二硝基苯(间、邻、对)
35 速灭威
二硝基氯化苯
36 臭氧
1,2—二溴乙烷
37 倍硫磷
1,2—二溴氯丙烷
38 敌百虫
四甲基铅
266
四甲基锡
267
名称 苯胺(阿尼林油) 乳酸乙酯 乳酸甲酯 1-庚烯 正庚烷 异庚烷 氢 1-癸烯 癸烷 烟碱(尼古丁) 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 联环已基 硝基乙烷 1-硝基丙烷 2-硝基丙烷 硝基甲烷 硝基苯 硝酸乙酯 硝酸正丙酯 硫化氢 喹啉[氮(杂)萘] 氰 氰化氢(氢氰酸) 氯乙烯
序号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续表3.0.5
名称
序号
2-甲基丙烯醛
244
2-甲基戊二醇-2,4
245
2-甲基戊烷
246
3-甲基戊烷
247
219 四氢呋喃 220 四氢糠醇 221 四羰基镍 222 发生炉煤气 223 亚硝酸乙酯 224 杂醇油 225 道生(联苯与联苯醚混合物) 226 呋喃[氧(杂)茂] 227 吡啶[氮(杂)苯] 228 1-辛烯 229 正-辛烷 230 汽油 231 环丁烷 232 环已烷 233 环已酮 234 环丙烷 235 环戊烷 236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恶烷) 237 1,2-环氧丁烷 238 环氧丙烷 239 环氧氯丙烷 240 苯 241 苯乙烯 242 苯(甲)酸乙酯 243 苯甲醛(苦杏仁油)
介质危害等级确定HG 20660和GB 5044

续表3.0.5 名 称 序号 丁基锂(溶于戊烷溶液) 146 丁基锂(溶于庚烷溶液) 147 丁烯-1 148 异丁烯 149 丁烯-2(顺) 150 丁烯-2(反) 151 丁烯醛 152 正丁烷 153 异丁烷 154 丁腈 155 丁酮[甲(基)乙(基甲)酮] 156 丁酸 157 正丁醇 158 异丁醇 159 仲丁醇 160
HG2066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表3.0.3-2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名 称 名 称 序号 二甲腈(不对称) 肼(联氨) 32 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33 二氟化氧(一氧化氟) 环氧氯丙烷 34 二硝基苯(间、邻、对) 速灭威 35 二硝基氯化苯 臭氧 36 1,2—二溴乙烷 倍硫磷 37 1,2—二溴氯丙烷 敌百虫 38 二氯四氟丙酮 敌敌畏 39 二氯氧化硒(氯氧化硒) 氟 40 3—丁烯腈(烯丙基腈) 氟化氢(氢氟酸) 41 十氟化硫 砷化氢 42 三氟化氯 菸碱(烟碱、尼古丁) 43 三硝基甲苯(TNT) 硒化氢 44 三氯化磷 硫酸二甲酯 45 五氯化磷 氰 46 丙烯腈 氯 47 丙烯酰胺 氯丹(氯化茚) 48 丙烯醛 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 49
甲基环戊二烯 甲基环戊烷 甲基肼 甲烷 甲硫醇 甲酸(蚁酸) 甲酸乙酯 甲酸正丁酯 甲酸异丁酯 甲酸正戊酯 甲酸异戊酯 甲酸甲酯 甲醇(木精) 甲醛 四乙基铅 四甲基铅 四甲基锡 四氢呋喃 四氢糠醇 四羰基镍 发生炉煤气 亚硝酸乙酯 杂醇油 道生(联苯与联苯醚混合物) 呋喃[氧(杂)茂] 吡啶[氮(杂)苯] 1-辛烯 正-辛烷 汽油 环丁烷 环已烷 环已酮 环丙烷 环戊烷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恶烷) 1,2-环氧丁烷 环氧丙烷 环氧氯丙烷 苯 苯乙烯 苯(甲)酸乙酯 苯甲醛(苦杏仁油)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12 2,6-二乙基苯胺
13 二甲胺
14 二甲基乙酰胺
15 二甲基二氯硅烷
16 二甲基甲酰胺
17 二甲基苯胺
18 N,N-二甲基苯胺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中度危 害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易燃易 爆
66 二甲腈(不对称)
67 二甲硫醚
68 二甲醚(甲醚)
69 二苯醚(联苯醚)
70 1,1-二氟乙烯
71 1,1-二氟乙烷
72 二氧六环
73 二硫化碳
74 1,1-二氟乙烯(偏二氯乙烯)
75 1,2-二氯乙烯(顺)(均二氯乙烯)
14 异氰酸甲酯
15 汞(水银)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极度危 害
16 苯并(a)芘
17 硫芥(芥子气)
18 氰化氢(氢氰酸)
19 氯甲醚
20 羰基镍
注:当毒 性程度分
类用于确 定压力容 器致密性
74 萘
75 a-萘胺(1-萘胺,甲萘胺)(注)
76 a-萘胺(1-萘酚,甲萘酚)
常见极度,高度危害介质

15.1哪些是易燃介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所指的“易燃介质”为主要用于爆炸危险介质类别的划定。
规程中的“易燃介质”即为爆炸危险介质
爆炸危险介质系数指其气体或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的介质,详见15.1
压力容器中介质为混合物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和爆炸危险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是否属于爆炸危险介质
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表15.2-4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按HGJ43-9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中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2,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3,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见表15.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乙拌磷(敌死通)
8
内吸磷(1059)
15
汞(水银)
2
亚乙基亚胺(乙烯胺)
9
四乙基铅
16
苯并[α]芘
3
二甲基亚硝胺
10Hale Waihona Puke 甲拌磷(3911)17
硫芥(芥子气)
4
二硼烷(乙硼烷)
11
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
18
氰化氢(氢氰酸)
5
八甲基焦磷酰胺(八甲磷)
12
对硫磷(1605)
19
氯甲醚
6
三乙基氯化锡
13
光气(碳酰氯)
20
羟基镍
7
五硼烷(戊硼烷)
14
异氰酸甲酯
21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氯乙烯、α—萘胺应列入本表,作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