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实验五 多态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手册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上机地点(以上由学生填写)实验教师(签字)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年月日一、实验说明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
从第三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即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
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三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16周结束,共28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上机内容参见实验任务书。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相应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和一个综合性实验报告,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一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实验目的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文件管理操作。
实验要求(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2)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3)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4)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实验内容(1)窗口与菜单操作(2)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与属性设置(3)中文输入法的切换、全角输入与半角输入的切换(4)输入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5)“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备注:参见《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实验1-1-1实验1-2-1和实验1-2-2,并完成实验任务中的全部任务实验二控制面板与任务管理器的使用实验目的掌握Windows控制面板和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大纲一、实验总学时:24学时学分:二、应开实验个数:19个必开实验个数:19个三、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文科类)四、考核方式及评定标准: 交各实验完成的文档、单元测验、上机操作考试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及习题集》六、实验项目:实验一认识和配置你的计算机实验学时数:1(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1.认识计算机系统,掌握测试计算机配置的方法。
2.了解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
(四)实验内容:1.了解开机启动过程,学习CMOS设置。
2.在Windows环境下了解计算机系统的配置信息。
3.学习使用3DMARK、PCMARK、Winbench、CrystalMark 等软件来测试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五)要求:必修(六)每组人数:1(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实验二文件管理实验学时数:1(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1.掌握资源管理工作界面的定制;2.掌握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和文件夹;3.了解资源管理器的其他用途。
4.掌握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递;(四)实验内容1.根据要求设置资源管理工作界面;2.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新建、复制、移动、修改名称等操作;3.搜索各种特性的文件和文件夹。
4.利用剪贴板将系统对话框作为图片保存;5.将计算器应用程序中的计算结果粘贴到记事本中并保存。
(五)要求:必修(六)每组人数:1人(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实验三系统环境优化实验学时数:1(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1.了解控制面板的功能;2.掌握使用控制面板进行系统环境设置的方法;3.掌握【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的设置方法;4.掌握任务管理器的用法;5.了解其他系统工具的用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册

2)圆形类中定义用带默认参数值的构造函数。
3.程序代码
4.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报告三
实验二数据的共享与共享数据的保护
1.实验目的
1)通过执行程序分析:类的静态成员的定义和其实现数据共享的特点。
2)通过执行程序分析友元对数据共享的实现。
3)编写程序分析各种常数据对数据保护作用的具体体现。
3.程序代码
4.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报告五
实验五多态与虚函数
1.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方法和格式,会编写简单的运算符重载函数
2)能编写简单程序,并理解使用虚函数和抽象类实现多态性的含义。
2.实验内容
在实验四的基础上,完成下面的要求:
1)将图形类定义为抽象类,将其中的求图形面积的函数定义为虚函数。
2)定义函数,函数的参数为指向图形类的指针变量,借助该函数实现多态。
3)通过主函数针对以上的修改进行测试。
3.程序代码
#include<iostream.h>
class shape
{
public:
virtual void area()=0;
};
class picture:public shape
{
public:
3.程序代码
4.程序运行结果:
实验报告二
实验二类与对象
1.实验目的
1)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创建符合要求的类;能准确写出并实现类的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能根据需要定义类的构造和析构函数。
2)能准确定义一个类的对象;能准确对对象进行操作。
2.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建立矩形、圆形类,类的所有数据成员设置为私有的访问属性通过类的成员函数获取类的数据成员,并通过主函数求确定边长或半径的矩形和圆形的面积,类中必须有构造和析构函数。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五——Word 2003基本操作与编辑

实验小结:
(1)、通过本实验我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我了解Word窗口的界面组成和基本操作。
(2)将上述文字按下列要求进行设置:标题设置为一号、红色、楷体、居中;将正文文字设置为四号仿宋,将文中的所有“学生”替换为“student”;保存文件,文件名为“5-2.dot”。
操作3.按要求完成如下操作。
(1)在Word中原样录入下列文字,并保存成文件名为“5-3”的Word文档文件扩展名默认。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五Word 2003基本操作与编辑
学号
123
姓名
123
实验日期
123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性质
基础性实验□
综合、设计性 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2.了解Word窗口的界面组成和基本操作。
3.熟悉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保存、打开和保护。
4.熟悉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如文字的输入、修改、删除、查找和替换等。
视频领域面临着从模拟制全面走向数字化的一场革命。由Adobe公司推出的非线性工作软件After Effects凭借其强大的影视处理能力以及低廉的价格,成为Macintosh与PC平台上的主流非线性工作软件。After Effects5.0在After Effects4.0的基础上,加入众多崭新的编辑合成理念,使软件日趋完美,因而拟定了其在高端视频系统中的主导地位。After Effects简介:After Effects是一款用于高端视频编辑系统的专业非线性编辑软件。他借鉴了许多软件的成功之处,将视频编辑合成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计算机基础实验实验报告

圆柱体对象:v(1.0,3.0);
本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
圆柱体属性数据:
半径:1米
高度:3米
面积:3.14平方米
体积:9.42立方米
题目:定义一个类为形状,由它公有派生出圆、正方形、长方形。
利用多态性以虚函数的形式完成计算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
具体要求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形状类名为shape,圆、正方形、长方形的类名分别为circle,square,rectangle。
(2)基类shape中只有一个公有的成员函数:virtual double area();用于求面积,操作为空。
(3)各派生类的数据成员均是私有的,数据类型为double型。
圆的半径为r,正方形的边长为a、长方形的边长为a,b,各派生类均需要定义公有的构造函数。
源代码
(10)题目函数递归问题:求n的阶乘,π的近似值
源代码
2.面向对象题目(5题)
设计一个长方体类Box,它能计算并输出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具体要求如下:
(1)私有数据成员
数据成员floata,b,c;//分别存放长方体的三条边长
数据成员floatvolume,area;//分别存放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公有成员函数:float getr(); //取圆的半径r
double area(); //求圆的面积
(2)类colum
保护数据成员:float h; //圆柱体的高
公有构造函数:colum(float,float); //初始化r和h
公有成员函数:float geth(); //取圆柱体的高h
double vol (); //求圆柱体的体积
类的多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Java中类的多态概念。
2. 掌握多态在Java中的实现方式。
3. 学习如何通过多态实现代码的复用性和扩展性。
4. 熟悉多态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IntelliJ IDEA3. 编程语言:Java三、实验内容1. 多态的概念多态是指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
在Java中,多态主要表现为方法的多态和对象的多态。
2. 方法多态方法多态又称为重载(Overloading),是指在同一类中存在多个同名方法,但参数列表不同(参数个数、类型、顺序不同)。
Java编译器通过参数列表来区分同名方法。
实验示例:```java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void print(int a) {System.out.println("int参数");}public void print(double a) {System.out.println("double参数");}public void print(String a) {System.out.println("String参数");}}```3. 对象多态对象多态是指不同类型的对象可以指向同一个父类引用。
当调用方法时,会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来决定执行哪个方法。
实验示例:```javapublic class Animal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动物吃东西");}}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狗吃东西");}}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猫吃东西");}}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nimal a1 = new Dog();Animal a2 = new Cat();a1.eat(); // 输出:狗吃东西a2.eat(); // 输出:猫吃东西}}```4. 多态的应用多态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列举几个应用场景:a. 代码复用:通过多态,可以在不同的子类中复用相同的方法,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

⒉ 设置文件排列形式
⒊ 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4. 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5. 选定文件与文件夹
命名
6. 文件或文件夹的重
7. 复制或移动文件与文件夹 8. 删除文件与文件夹 9. 保存文件 10.设置文件或文件夹属性 11.设置文件或文件夹的显示效果
二、 资源管理器及控制面板的操作
实验一 利用控制面板进行一些简单的系统设置 实验二 设置桌面和任务栏 实验三 学会打开资源管理器,并进行相关的操作 实验四 设置中文输入法、并能利用中文输入法输入汉字
实验四 中文输入法的设置及使用
实验目的
⒈ 熟练键盘的操作 2. 掌握汉字输入法的设置及删除方法 3. 掌握汉字输入法的转换方法 4. 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拼音输入法或五笔输入法)
实验内容
1. 键盘指法练习 2. 中文输入法的选择 3. 输入法的切换 4. 汉字输入法的设置/删除
三、常用附件的使用
⑹ 合并单元格 ⑺ 拆分单元格 ⑻ 表格对齐方式 ⑼ 表格的移动和缩放 ⑽ 绘制斜线表头 3.表格的计算 4. 上机操作题2(P125)
实验五 Word版面设计
实验目的
1. 掌握图片/剪贴画的插入和编辑方法 2. 掌握自选图形的插入和编辑方法 3. 掌握艺术字的插入和编辑方法 4. 掌握在Word文档中如何添加文本框
实验一启动和关闭Windows 7
实验目的
掌握安装有Windows 7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方法
实验内容
1. 计算机的启动 2. 计算机的退出 3. 重新启动
实验二 个性化Windows 7桌面
实验目的
1. 掌握在 Windows 7系统下对桌面背景、桌面图标、 “开始”菜单、任务栏等进行个性化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报告
局域网与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系统的功能与要求
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是图像存档于通讯系统(Pi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首字母缩写,
近几年来,医学影像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技术已被学术界炒得沸沸扬扬,但在真正实用意义上,能是医院产生兴趣,并引起重视的是数字医学影像的诊断价值,以及数字影像的可储存性、可重复利用性、越来越方便的课传送、可携带特性。
医院将提出的具体需求有:※③由于医学影像集中了医院对病人进行各种检查的80%以上信息量,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医学影像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局域网必将对网络硬件系统的海量存储、宽带高性能、安全性、开放性、可拓展升级特性,以及要求提供优秀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软件产生强烈的系统需求。
※②对传统的和现代的医学影像具有优良的数字化显示技术,通过医院影像局域网能够正确、清楚地再现医院现有的所②②②有医学图像,并且有可能集中在同一个场地,使用现代化的显示设备与技术,将同一个病人的各种检查图像同时显示出来,供医学专家们会诊使用。
※①逐渐将所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医学影像设备接入医院数字影像局域网。
这里,所有医学影像包括:CT、DSA、MRI、传统X线影像及X线数字影像、ECT、B超、彩超、内镜图像、显微图像,以及最近兴起的CR、DR数字图像等等。
医院数字影像局域网与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系统是一个涉及新技术较多、领域较宽,软硬件结构及环境平台均较为复杂的技术工程项目,其系统框图如图1.总体上,这一项目可区分为下述个工程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系:计算机学院
实验课程: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
实验项目:多态
指导老师:XXX
开课时间:XXXX~ XXXX年度第 2学期专业:XXXX
班级:XXXX级本X班
学生:XXX
学号:XXXXXXXX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运算符重载的基本方法。
2.掌握虚函数的定义及多态性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
(一)实验题目一:
编写有理数(即分数,包括整数类型的分子和分母)类,并进行运算符重载,编写运算符“+”、“-”、“*”、“/”的重载函数,在主函数的函数体内中实现使用运算符直接进行有理数对象的加、减、乘、除运算。
1.程序清单:
#includ 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Rnumber
{
public:
Rnumber(){a=0;b=0;}
Rnumber(int,int);
Rnumber operator +(Rnumber &);
Rnumber operator -(Rnumber &);
Rnumber operator *(Rnumber &);
Rnumber operator /(Rnumber &);
void display();
private:
int a;
int b;
};
Rnumber::Rnumber(int x,int y):a(x),b(y){}
Rnumber Rnumber::operator +(Rnumber & x)
{
int i;
i=(a>x.a)?a:x.a;
for(;i!=0;i++)
{
if(i%b==0 && i%x.b==0)
break;
}
return Rnumber(i/b*a+i/x.b*x.a,i);
}
Rnumber Rnumber::operator -(Rnumber & x) {
int i;
i=(a>x.a)?a:x.a;
for(;i!=0;i++)
{
if(i%b==0 && i%x.b==0)
break;
}
return Rnumber(i/b*a-i/x.b*x.a,i);
}
Rnumber Rnumber::operator *(Rnumber & x) {
return Rnumber(a*x.a,b*x.b);
}
Rnumber Rnumber::operator /(Rnumber & x) {
return Rnumber(a*x.b,b*x.a);
}
void Rnumber::display()
{
int n;
n=(a<b)?a:b;
for(;n>1;n--)
{
if(a%n==0 && b%n==0)
{
a=a/n;
b=b/n;
}
}
cout<<a<<"/"<<b;
}
int main()
{
Rnumber a1(3,5),a2(3,4),a3,a4,a5,a6;
a3=a1+a2;
a4=a1-a2;
a5=a1*a2;
a6=a1/a2;
cout<<"a1=";
a1.display();
cout<<" a2=";
a2.display();
cout<<endl;
cout<<"a1+a2=";
a3.display();
cout<<endl;
cout<<"a1-a2=";
a4.display();
cout<<endl;
cout<<"a1*a2=";
a5.display();
cout<<endl;
cout<<"a1/a2=";
a6.display();
cout<<endl;
return 0;
}
2. 程序运行结果:
(二)实验题目二:
BaseRun类定义如下:
class BaseRun
{ public:
void Run(){cout<<〝\n…………class BaseRun::Run()……\n〞;} };
定义DogRun,CarRun和PeopleRun类,都继承自BaseRun类,并重载Run()函数,使各类中的Run()函数分别输出不同的内容。
1.程序清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Run
{
public:
void Run()
{
cout<<"\n……class BaseRun::Run()……\n";
}
};
class DogRun:public BaseRun
{
public:
void Run()
{
cout<<"\n……class DogRun::Run()……\n";
}
};
class CarRun:public BaseRun
{
public:
void Run()
{
cout<<"\n……class CarRun::Run()……\n";
}
};
class PeopleRun:public BaseRun
{
public:
void Run()
{
cout<<"\n……class PeopleRun::Run()……\n";
}
};
void main()
{
BaseRun BR;
DogRun DR;
CarRun CR;
PeopleRun PR;
BR.Run();
DR.Run();
CR.Run();
PR.Run();
cout<<endl;
}
2.程序运行结果:
(三)实验题目三:
将BaseRun:: Run()函数声明成虚函数,用基类指针分别指向派生类对象,并通过基类指针调用派生类对象的Run()函数,体会继承中的多态性。
1.程序清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Run
{
public:
virtual void Run()
{
cout<<"\n……class BaseRun::Run()……\n";
}
};
class DogRun:public BaseRun
{
public:
void Run()
{
cout<<"\n……class DogRun::Run()……\n";
}
};
class CarRun:public BaseRun
{
public:
void Run()
{
cout<<"\n……class CarRun::Run()……\n";
}
};
class PeopleRun:public BaseRun
{
public:
void Run()
{
cout<<"\n……class PeopleRun::Run()……\n";
}
};
void main()
{
BaseRun *pt;
BaseRun BR;
DogRun DR;
CarRun CR;
PeopleRun PR;
pt=&BR; pt->Run();
pt=&DR; pt->Run();
pt=&CR; pt->Run();
pt=&PR; pt->Run();
cout<<endl;
}
2.程序运行结果:
三、实验小结:
1. 出现问题分析:
(1)对于实验一中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功能的较难实现;当生成新的有理数(分数)时,还要考虑是否为最简形式。
(2)对于实验二中重载函数的调用,和实验三中用基类指针实现对同名函数的调用都是难点。
2.解决方法:
(1)对于加减乘除的运算,根据其不同的运算法则(如乘法直接使分子分母各自相乘),得出初步结果,再将该分数进行化简。
(2)重载函数由不同类的对象进行调用,对于基类中定义了虚函数,只需要定义基类指针进行,然后每次分别指向不同类的对象,再调用函数。
3. 经验教训:
(1)对于类的多态性的内容,以后要多加练习。
而且自己要熟练掌握函数
承载、运算符承载等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2)在以后的编程中,尽量是程序简单明了,运行出来的界面让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