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

合集下载

物质的状态由其分子间作用力决定

物质的状态由其分子间作用力决定

物质的状态由其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要素,而物质的状态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密切相关。

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这三种状态的转换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密切相关,掌握这些概念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强大,使得分子之间紧密排列、振动非常有序。

固体具有相对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它们的分子仅在极限小范围内做微小振动。

这种有序的结构使得固体有较高的密度和较低的可压缩性。

在固体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分为三种:离子作用力、共价作用力和金属键。

离子作用力是一种由正负离子之间电荷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通常存在于离子晶体中,如氯化钠(NaCl)晶体。

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使得离子晶体形成紧密的排列结构,具有高熔点和固定的形状。

共价作用力是一种由共用电子对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所产生的作用力。

共价键的强度决定了固体的形成和性质。

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构建起共享的电子云,形成稳定的结构。

硅晶体(SiO2)就是由大量硅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的固体。

金属键是一种通过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的共享而形成的作用力。

金属键是导电性和热导性的主要原因,因为通过电子云的自由流动使电流易于通过。

金属常常具有高的熔点,并且由于金属键的存在,金属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变形性。

液体是另一种物质的状态,其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要弱一些,分子之间的有序性也相对较低。

在液体中,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有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是一种各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被看作是瞬时诱导出的电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液体中范德华力相对较弱,使得分子可以相对自由地流动和改变位置。

由于范德华力的存在,液体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可压缩性。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存在于含有氢原子的分子中。

氢键的特点是氢原子与较电负的原子(如氮、氧、氟)之间形成强烈的电荷吸引力。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1期)(原卷版)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1期)(原卷版)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跨学科实践】1.(2024·安徽)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

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中考新考法】2.(2024·福建)探究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

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1)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2)分析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水的沸点是℃。

推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3)对比图乙中两条图线可知,选用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结合生活实际】3.(2024·山东临沂)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叶尖露珠B.山间薄雾C.枝头白霜D.房檐冰挂【新科技新情境】4.(2024·河北)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

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改变D.数目改变考点1温度1.(2024·江苏连云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2熔化和凝固2.(2024·江西)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

中考化学分子原子考点初三化学知识点: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

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如金属汞有汞原子聚集而成。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指物质在受到一定条件时可以被转变为固态、液态或气态三种不同的物质形态。

在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特性的同时,它们也是相互连接的,根据热力学理论,它们也能够从一个态变为另一个态。

固态是由分子间受强烈依附引起的相对稳定的物质形态,比如石头、冰块、水滴等。

它们的物质分子之间相对来说容易产生化学键,所以它们拥有固定的形状和相对较低的能量状态。

液态是物质密度较低、能量状态较高的形态,因此物质分子分布比较松散,没有形成固定的形状,能够在容器中自由流动、而不会发生受力平衡。

气态是物质能量最高的形态,特点是分子分布最松散,不易形成化学键,所以气态的物质能被很快游走离开形成物质的地方。

根据热力学的原理,物质的三态变化能够实现,比如水的固态+热能=水的液态,水的液态+更多的热能=水的气态;同样的,当有降低温度的作用时,水的气态能够变成水的液态,水的液态再变成水的固态。

当然,物质的三态变化也可以在物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彼此进行转换,比如夏季的冰块可以在炎热的夏日里融化,充满了活力的气体白雾可以构成了冰块来展示美丽的冰雪之灵,这就是物质的三态变化。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含解析)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邗江区一模)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C.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2.(2015•宁化县模拟)90℃的水全部变成120℃的水蒸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水分子在125℃时比90℃时热运动更激烈3.(2015春•潜江期中)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4.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的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是怎样解决的()A.凭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B.把物质不断分割,分到物质看不见为止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D.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5.下面是云贵中学水和火钳的自述,其中正确的是()A.水说:可悲啊,由于我分子间隔比较大,又会流,所以天天都要充厕所B.水说:我的比热容大,多喝我啊,可以调节体温C.火钳说:我的动力臂长,用我捡垃圾既方便又干净D.火钳说:我有很多自由电子,千万不能用我去插入电路插座6.固态、液态、气态所对应的分子状态如图所示.关于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状态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B.只有乙状态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C.丙状态分子间力的作用最弱D.任何状态下分子间的引力都大于斥力7.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强到弱的排列顺序()A.固体、液体、气体B.液体、气体、固体C.气体、固体、液体D.气体、液体、固体8.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固体、气体、液体B.气体、液体、固体C.液体、固体、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9.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微观模型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分子是可以用人眼直接观察到的B.所有的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都变小C.所有的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都增大D.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与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无关10.下列关于物质特征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体积和形状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没有一定的体积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11.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这说明()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12.物质的状态改变时体积发生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大B.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气态物质的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D.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变化13.下列现象或事例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连线错误的是()A.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及体积﹣﹣﹣﹣分子间距很大,分子几乎不受力B.鞋底上的花纹﹣﹣﹣﹣增大摩擦C.铁轨铺在路枕上﹣﹣﹣﹣﹣减小压力D.船闸﹣﹣﹣﹣连通器原理14.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极小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其结构特点大同小异没有根本区别15.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6小题)16.如图所示,是水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甲图的物质处于状态,该物质由乙图直接变成甲图的过程中物体的内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7.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18.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的排列紧密,分子间的距离,作用力.在固体内部的分子只能在各自的位置附近做运动.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19.分别处于固态,液态,气态的三种物质,具有流动性的是和,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的是.20.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相比,固态物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液态物质与气态物质相比,气态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21.(2011秋•河南月考)图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状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体积,分子间的作用力,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热.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邗江区一模)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C.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1)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的一员,不是宇宙的中心(2)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3)分子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4)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解答:解: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B正确;C、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扔在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原子结构、宇宙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2.(2015•宁化县模拟)90℃的水全部变成120℃的水蒸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水分子在125℃时比90℃时热运动更激烈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内能的概念;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根据微粒的基本性质解答: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化.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具有的能量越大,所以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大.此选项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是状态改变,在此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所以气态水分子间距比液态水分子间距大.此选项错误;C、水蒸气可以通过热传递和做功两个途径变为水.此选项错误;D、微粒本身的体积、质量不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水分子在125℃时比90℃时热运动更激烈.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3.(2015春•潜江期中)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来判断.解答:解:固体分子被紧紧吸引成一堆,固体间的作用力相当大,固体间分子的距离最小,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液要大;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则较紧密堆积,分子与分子的距离较大,所以液体间的作用力比气体大;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弱,分子间的距离最大;所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次序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4.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的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是怎样解决的()A.凭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B.把物质不断分割,分到物质看不见为止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D.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物理学方法.分析: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的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采用根据现象首先进行假设,再收集证据进行验证.解答:解:A、凭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这是伪科学.不符合题意.B、物质内部结构是微观结构,用眼睛无法分辨.即使把物质不断分割,人眼也无法看到.不符合题意.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符合题意.D、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无法推导物质的内部结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猜想假设,再用实验或数据等去证明其正确性.5.下面是云贵中学水和火钳的自述,其中正确的是()A.水说:可悲啊,由于我分子间隔比较大,又会流,所以天天都要充厕所B.水说:我的比热容大,多喝我啊,可以调节体温C.火钳说:我的动力臂长,用我捡垃圾既方便又干净D.火钳说:我有很多自由电子,千万不能用我去插入电路插座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杠杆的分类;导体.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最大,使物体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次之,使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气体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2)水的比热容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可以用水冷却降温.(3)杠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4)金属中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是导体.解答:解:A、液体分子之间作用力比固体小,能够流动,可以用来冲厕所;故A错误;B、水的比热容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多喝水可以调节体温;故B正确;C、捡东西用的火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叙述错误;D、火钳是金属制成的,属于导体,插入电路插座会发生触电,故D叙述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熟记知识点即可正确解答,属于基础题.6.固态、液态、气态所对应的分子状态如图所示.关于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状态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B.只有乙状态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C.丙状态分子间力的作用最弱D.任何状态下分子间的引力都大于斥力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气态.(1)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2)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3)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解答:解:AB.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AB错误;C.丙状态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弱,C正确;D.在平时状态下,物质内分子的引力等于斥力,D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子的状态通过图形判断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是一个考点,要注意掌握.7.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强到弱的排列顺序()A.固体、液体、气体B.液体、气体、固体C.气体、固体、液体D.气体、液体、固体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强弱与物质的状态有关.解答:解:因为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故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强;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弱;气体既没一定形状也没一定体积,气体分子间作用力最弱.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状态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不同,是中招的热点.8.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固体、气体、液体B.气体、液体、固体C.液体、固体、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固体分子被紧紧吸引成一堆,固体间的作用力相当大,固体间分子的距离最小,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液要大;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则较紧密堆积,分子与分子的距离较大,所以液体间的作用力比气体大;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弱,分子间的距离最大.解答:解: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故选B.点评: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9.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微观模型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分子是可以用人眼直接观察到的B.所有的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都变小C.所有的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都增大D.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与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无关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很小,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2)一般来说,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但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要变大,密度减小.(3)固态时分子,间距很小,液态时分子间距比固态大些,气体分子间距很大.(4)物质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大小;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气体时分子间间隔增大,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固态时分子间间隔减小.解答:解:A、分子很小,不能用人眼直接观察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要变大,这是个特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质量一定时,分子的个数相同,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距变大,体积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D、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是由于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物质状态变化时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的变化情况,是一道基础题.10.下列关于物质特征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体积和形状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没有一定的体积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1)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2)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不易被压缩.(3)气态分子除碰撞外,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易被压缩.解答:解:A、固体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有一定体积和形状,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因此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情况,属于识记性内容,是一道基础题.11.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这说明()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液体变成固体时由于分子间距离减小而使体积减小.解答:解:液态的蜡凝固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减小了,由此可说明多数物体从液体变为固体时体积减小.故选B.点评:要记住多数物体从液体变为固体体积减小.12.物质的状态改变时体积发生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大B.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气态物质的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D.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变化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主要从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去分析.①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②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不易被压缩.③气态分子除碰撞外,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易被压缩.解答:解:A、液态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符合题意;B、固态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不符合题意;C、气态分子除碰撞外,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易被压缩,不符合题意;D、物质状态的改变,分子间距发生改变,质量一定时,分子的个数相同,分子间距变化,即是排列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正确掌握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13.下列现象或事例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连线错误的是()A.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及体积﹣﹣﹣﹣分子间距很大,分子几乎不受力B.鞋底上的花纹﹣﹣﹣﹣增大摩擦C.铁轨铺在路枕上﹣﹣﹣﹣﹣减小压力D.船闸﹣﹣﹣﹣连通器原理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连通器原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故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是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的.(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种方法.(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4)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特点是: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解答:解:A、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鞋底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了鞋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列车从铁轨上行驶,对路基的压力一定,铁轨铺在枕木上,增大了路基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从而达到保护路基的目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模型、摩擦、压强以及连通器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4.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极小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其结构特点大同小异没有根本区别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固体物质分子位置固定,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力较大;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小;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力较小,分子可以自由运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结构不同.解答:解:A、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故A正确;B、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故B正确;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极小,故C正确;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其结构特点不同,由于分子排列不同、物质结构不同,因此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性质不同;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固、液、气态物质的组成及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15.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D.无法判断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时分子,间距很小,液态时分子间距比固态大些,气体分子间距很大.解答:解:液态时分子间距比较小,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在质量一定时,分子的个数相同,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距变大,体积增大故选B.。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其性质和状态的变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存在三种不同的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本文将以物质的三态变化为主题,以整洁美观的排版方式展开论述。

一、固态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状态之一,其特点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分子排列紧密有序。

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呈现稳定的固定结构。

1.1 冻结当物质的温度降至一定程度时,热量无法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分子开始减慢活动并定位在固定的位置。

这就是冻结的现象。

例如,我们常见的冰是水在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冻结成固体的形式。

1.2 融化与冻结相反,当物质受热增温时,分子的活动能量增大,足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分子开始从固定的位置中逐渐解开。

这就是融化的过程。

融化可以将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例如,当我们将冰块加热,它会逐渐融化成水。

二、液态液态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状态,其特点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呈不规则的有序排列。

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且具有一定体积。

2.1 汽化当物质受热增温到一定程度时,分子能量增大,足以克服彼此之间的引力,分子开始从液体表面跳离。

这个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可以将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

例如,将水煮沸时,水会逐渐蒸发成水蒸气。

2.2 凝结凝结是汽化的反过程,当气体受冷降温时,分子的能量减小,开始被彼此之间的引力吸引,逐渐接近并重新排列。

这个过程叫做凝结。

凝结可以将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例如,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

三、气态气态是物质的第三种状态,其特点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分子无规则地分散运动。

气体既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3.1 气化气化是固态或液态物质直接转变为气态物质的过程,无需通过液态的中间过程。

气化又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分子活动达到一定程度时,部分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液体跳离并进入气相的过程。

在自然条件下,液体会缓慢蒸发,例如,湖面上的水会慢慢蒸发成水蒸气。

物质的状态概要

物质的状态概要

1.(2012•莆田)如图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A.甲B.乙C.丙D.甲和乙2.(2012•北京)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显示解析试题篮3.通常情况下,在气温0℃时的室内,水所处的状态是()A.固态B.液体C.气态D.三态都有可能显示解析试题篮4.下列物质通常状态下是气体的是()A.矿泉水B.氧气C.木头D.石油显示解析试题篮5.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描述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显示解析试题篮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B.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C.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定变大D.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显示解析试题篮7.既没有一定的体积又没有一定形状是物质哪种状态的正确描述()A.固体B.液体C.气态D.固、液、气都行显示解析试题篮8.图中三幅图是形象地描述固体分子、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排列情况,甲、乙、丙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的是()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液态、固态、气态D.固态、气态、液态显示解析试题篮9.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汽化、凝固B.凝固、升华C.液化、凝固D.汽化、升华显示解析试题篮10.下列对物体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结构的描述,就像学生做广播操一样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在操场上跑动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D.固态、液态、气态的结构,实际都一样,没什么区别11.下列哪一项属于气态物质分子的排列特点()A.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作用力较小D.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显示解析试题篮12.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但没有一定的体积B.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C.气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显示解析试题篮13.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固态、气态、液态显示解析试题篮14.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B.具有一定的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C.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固体D.不能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一定是气体显示解析试题篮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显示解析试题篮16.下列自然现象中,水都表现为固态的是()A.霜、雾B.冰、露C.雨、露D.雪、雹显示解析试题篮17.下列对物体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D.固态、液态、气态分子排列都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自由跑动显示解析试题篮18.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A.霜的形成B.樟脑丸变小C.湖水结冰D.雾的形成显示解析试题篮19.下列物质具有一定体积的是()A.冰块B.水银C.二氧化碳气体D.水显示解析试题篮20.家里用的液化石油气,在使用过程当中,下面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体积C.密度D.压强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十分紧密B.液体物质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移动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几乎不受力的约束D.既然物质是同分子构成的,那么不同的物质中分子排列情况应该相同显示解析试题篮22.下列物质具有一定形状的是()A.矿泉水B.氧气C.木头D.石油显示解析试题篮2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A.固态、液态、气态B.固态、气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气态、固态、液态显示解析试题篮24.下列物质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一定形状的是()A.玻璃B.氯气C.水D.铁板显示解析试题篮25.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状态变化,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B.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无规则的运动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较大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显示解析试题篮26.在探讨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状态进行类比.比如以同学们课间在教室里的活动状态类比()A.固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B.液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C.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显示解析试题篮27.判断下列哪一变化过程是物态变化()A.把铜块加热到100℃B.0℃的冰变成0℃的水C.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D.把大铁片剪成许多块小铁片显示解析试题篮28.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D.无法判断显示解析试题篮29.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显示解析试题篮30.关于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一定的形状B.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C.有一定的体积D.既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31.下列有关固体、液体、气体有不同特征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B.气体可以流动,是因为气体的分子之间完全没有作用力C.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且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作用力较小,分子位置不固定D.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显示解析试题篮32.如图所示,液态铁水具有固定的()A.形状B.体积C.温度D.颜色显示解析试题篮3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显示解析试题篮34.如图所示的物体是由液态物质组成的是()A.硬币、铅笔B.食用油C.玻璃杯D.塑料鞋、橡胶手套显示解析试题篮35.水的状态除了气态、液态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时体积缩小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时体积膨胀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D.玻璃态水是晶体物质显示解析试题篮36.通常情况,下列物质属于液体的是()A.酒精B.冰C.氧气D.玻璃显示解析试题篮37.下列关于固、液、气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B.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C.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D.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显示解析试题篮38.零摄氏度的冰熔化成零摄氏度的水,下列说法正确()A.冰块中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小B.冰块中水分子间的势能较小C.冰块中水分子的动能较小D.冰块中水分子的热运动活动空间较大显示解析试题篮39.有一定体积,但没有确定形状的物质形态是()A.固态B.液态C.气态D.无法确定显示解析试题篮40.物质的状态改变时体积发生改变,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变化B.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气态物质的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D.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大41.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放热的是()A.将水蒸气通入冷凝管中收集蒸馏水B.冰箱中冷凝剂制冷C.在衣柜内放“卫生球”防蛀D.冬天将冻肉放在水中解冻显示解析试题篮42.下列对物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D.以上都不正确显示解析试题篮43.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显示解析试题篮44.关于物质的微观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形状,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B.液态物质中,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C.气体物质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不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具有流动性D.所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都要变小显示解析试题篮45.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各种救援物资被运往灾区,其中大量的储氧钢瓶更是作为重要角色出现在抗震第一线,下列关于被储藏在钢瓶中的液氧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是由于氧气分子在排列上发生变化B.固体特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气态氧气的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D.液态氧气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氧气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显示解析试题篮46.(2011•湘西州)我们周围的物质一般是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的,我们喝的水是态.显示解析试题篮47.(2010•湘西州)任何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强影响下将呈现不同的物态.人们常说“物质有三态”,比如水,能通常以三种形态出现.显示解析试题篮48.(1)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铜钥匙、铁钉、粉笔、钢锯条按硬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2)将铜棒、水银、玻璃棒、盐水、钢笔芯、塑料尺分成两类.其中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物品是,其特征是.显示解析试题篮49.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体积不变,但没有确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的是.显示解析试题篮50.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和.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态,酒精是态,氧是态.5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显示解析试题篮52.物质通常有,和三种状态,物质从叫做物态变化.显示解析试题篮53.在人造雨的实验探究中,你可以看到: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态、态和态.并且,水的三态在一定条件下是(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的.显示解析试题篮54.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情况.、显示解析试题篮55.物质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其中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显示解析试题篮56.物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原因是分子间距离很,相互作用力,绝大多数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的振动.显示解析试题篮57.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显示解析试题篮58.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和.显示解析试题篮5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熔化现象的是,汽化现象的是,升华现象的是,凝固现象是,凝华现象的是.其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填现象前的序号即可).①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寒冬,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⑤飞机把干冰撒在空中后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⑥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遇到冷空气变成石头落到地上.显示解析试题篮60.雨、雪、霜、露、水蒸气都是水的不同状态,其中属于固态的是.属于液态的是.61.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所以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性;而气态物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故气体容易被,并具有显示解析试题篮62.在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因而,固体有一定的和;在液体中,分子靠在一起,但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运动或滑动,因而,液体确定的形状,但一定的体积(选填“有”或“没有”);在气体中,分子分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固定的形状,也确定的体积(选填“有”或“没有”).显示解析试题篮63.通常情况下,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在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间相互转化,如水,常温下为态,给它加热可变成态,给它冷却可变成态.显示解析试题篮64.自然界中物质通常是以三种形态存在,即态、态、态.显示解析试题篮65.现有橡皮、盐水、水银、塑料尺、充气的气球五种物品.其中是固态,特征是.显示解析试题篮66.物质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显示解析试题篮67.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的晶体物质的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也可能是.显示解析试题篮68.物质通常是以三种形态存在,即固态,例如、液态,例如、和态,例如.显示解析试题篮69.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之为,这种物态变化有、两种方式.显示解析试题篮70.填表71.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示解析试题篮72.把铁棒、纸、大理石、水、钢尺、玻璃这六种物体分类,其中一类是;另一类是;分类的标准是.显示解析试题篮73.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存在,在这三种状态中分子排列最紧密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显示解析试题篮74.自然界物质存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显示解析试题篮75.水蒸气、云、雨、露、雾、霜、雪、雹、冰等,都是水的化身,它们中:属于气态的是;属于液态的是;属于固态的是;不能确定状态的是.显示解析试题篮76.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三态)形式存在.显示解析试题篮77.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示解析试题篮78.物质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和具有流动性.显示解析试题篮79.一般物质具有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同一种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物质的有关;如果物质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那么这种物质处于.81.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1)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2)态物质没有确定形状,具有流动性;(3)态物质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选填“气”、“液”或“固”)显示解析试题篮82.水的三种状态是液态、固态、气态.雨、露、雾、霜、雹、水蒸气都是水的“化身”,属于固态的有,液态的有,气态的有.显示解析试题篮83.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氢原子的半径0.5×10-10m,人的头发的直径约为2×10-5m.把个氢原子一个一个排成一条直线,其长度才与头发直径相等.显示解析试题篮84.同态、液态、气态是物质三种基本形态.请你将液态与气态物质进行对比,归纳它们具有的共同点.(写出2点)(1):(2).显示解析试题篮85.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相比较,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分子间距最小的是.显示解析试题篮86.判断题(1)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2)小明看到妈妈将湿衣服晒在阳光下,他认为水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3)给水加热,水分子的运动加快()显示解析试题篮87.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和.显示解析试题篮88.在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放热的有、、.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显示解析试题篮89.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显示解析试题篮90.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和,其中具有一定的体积而没有固定的形状.91.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成功举行.作为中学生更应关注奥运信息的有关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我们将五个福娃比做组成物体的分子,五环将它们彼此连在一起,可以改变它们的形状,但不能改变体积,则这时福娃的组合相当于物体以态存在.显示解析试题篮92.我们在生活中能看到的常见物质形态有、、.显示解析试题篮93.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模型.其中甲是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是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是体分子的排列模型.显示解析试题篮94.请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铜块,②水,③饼干,④水银,⑤蜡块,⑥牛奶;其中是一类(只填序号),依据是.显示解析试题篮95.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其分子在上发生变化,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压缩.显示解析试题篮96.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三种状态存在,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有关.显示解析试题篮97.物质有,,三种状态,当变化时物体可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称为变化.在物态变化时必须或.由态变为态叫凝固.显示解析试题篮98.物质的三种状态:、、.显示解析试题篮99.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1)酒放在瓶子里逐渐减少:;(2)春天,冰雪消融:(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4)冰冻衣服的晾干:(5)用旧的白炽灯灯壁变黑:.显示解析试题篮100.将“铁、水银、水晶、白酒、牛奶、巧克力”这六种物品按某性能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其特性是;另一类包括,其特性是.显示解析试题篮101.如图所示,液态的蜡在凝固时体积,中间凹陷下去,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上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显示解析试题篮102.请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铜块、水银、饼干、水、蜡块、牛奶.一类包括,其特征为;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显示解析试题篮103.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中,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物质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显示解析试题篮104.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不同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将会发生物态之间的变化.显示解析试题篮105.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显示解析试题篮106.物质的三态为、和.显示解析试题篮107.常见物质存在的状态有态、态和态.从宏观上看,固态物质的特点是具有一定和,而没有流动性;气态物质的特点是:.显示解析试题篮108.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的是.显示解析试题篮109.如图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状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体积,分子间的作用力.显示解析试题篮110.在通常情况下,物质处于哪种状态是由决定的,如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液态氧的凝固点是-218℃,那么在-258℃时,氢是态,氧是态.显示解析试题篮111.如图是同种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大”或“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大”或“小”),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吸热”或“放热”).显示解析试题篮112.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分子间有的作用力.显示解析试题篮113.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其特征为;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显示解析试题篮114.请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铜块、水银、饼干、水、蜡块、牛奶.你的分类标准是:;可分为和.显示解析试题篮115.固体与液体比较,相同点是,不同点是,气体与液体比较,相同点是,不同点是.显示解析试题篮116.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相互作用力,以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形状变化而变化.显示解析试题篮117.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显示解析试题篮118.同学们,你看过动画片《雪孩子》吗?“兔妈妈怕小兔宝宝在家寂寞,就为它堆了一个小雪人.谁知调皮的兔宝宝不小心把房子引燃了,听到兔宝宝的呼救声,小雪人勇敢地冲进火海.兔宝宝得救了,小雪人却化成了一汪水.”(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小雪人化成了一汪水是什么现象?(2)太阳出来了,地上的那汪水也渐渐消失了.兔妈妈指着天上的一片白云说:“你看,宝宝,那就是我们的雪孩子!”你说,兔妈妈的话有道理吗?(3)雪孩子还会回到兔宝宝的身边吗?119.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分成两类:一类包括:,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另一类包括:,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显示解析试题篮120.有一块奶糖、一只铁钉、一瓶酒、一张木凳、一瓶浓药和一只粉笔盒等六样物体.请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并说明你这样分的理由.121.请你把下列方框中有关联的词用线左右连起来:显示解析试题篮122.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和.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态,酒精是态,氧是态.显示解析试题篮。

固液气分子间隔的大小

固液气分子间隔的大小

固液气分子间隔的大小固液气分子间隔的大小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固态中,分子间的间隔非常小,分子紧密排列,无法自由移动,因此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而在液态中,分子间的间隔比固态要大一些,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可以相互滑动,这使液体具有流动性和适应性,能够填满容器的形状。

而在气态中,分子间的间隔最大,分子几乎不受限制地自由运动,因此气体具有较高的可压缩性和扩散性。

在固态中,分子间的间隔非常小,通常为分子直径的几倍甚至更小。

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强,使得固体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强的形状稳定性。

这也是固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持形状不变的原因。

当固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很小,分子只能做微小的振动而无法改变位置,因此固体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强度。

在液态中,分子间的间隔比固态要大一些,通常为分子直径的数倍。

液体的分子可以相互滑动,但相互作用力仍然比较强,使得液体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流动性。

当液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分子可以沿着一定方向流动,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一定的形状,这也是液体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的原因。

在气态中,分子间的间隔最大,通常为分子直径的数十倍甚至更大。

气体的分子几乎不受限制地自由运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使得气体具有较高的可压缩性和扩散性。

当气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分子可以自由扩散并填满容器的整个空间,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完全适应容器的形状。

总的来说,固液气分子间隔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固态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形状稳定性,液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适应性,而气态具有较高的可压缩性和扩散性。

通过控制分子间的间隔,人们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实现固液气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化工、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

固液气分子间隔的大小,正是物质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